國畫山水篇-《山石的畫法》_第1頁
國畫山水篇-《山石的畫法》_第2頁
國畫山水篇-《山石的畫法》_第3頁
國畫山水篇-《山石的畫法》_第4頁
國畫山水篇-《山石的畫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國/學/教/育/中國畫山石的畫法山水篇國畫基礎知識零零國畫基礎知識

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

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有壁畫、卷軸、屏障、扇面等畫幅形式,富于傳統(tǒng)特色。表面上,中國畫是以題材分為這幾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中國畫之所以分為人物、花鳥、山水這幾大類,其實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認識國畫零國畫基礎知識人物可分為古今兩類:古裝人物,或者是歷代英士為一類;現代服裝,或者模特兒寫生為一類。由于人物要有動作、表情,所以人物畫是比較深奧的制作。根據制作技巧、筆法,國畫可以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B

花鳥種類繁多,大小不一,獅、虎、貓、犬可稱為走獸,各種魚類可稱為游魚,蟬、蝶、蜻蜓稱為草蟲,各種雀鳥稱為翎毛。山水欣賞中國山水畫,先要了解國畫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畫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儲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為佳,而以“通意”為主。一樹一石、一臺一亭,皆可代表畫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計較透視比例等顯示的問題。

認識國畫零國畫基礎知識

筆:分大、中、小號。有羊毫、狼毫、兼毫之分。

墨:常用的有有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是油燒出的煙子制成的,油煙墨色有光澤,宜于作畫。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制的墨,松煙墨黑而無光澤,宜于書寫,作畫不常用。墨放在硯盤中加水研磨后可用。初學者,用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等即可。

紙:畫寫意畫多用生宣紙,吸水性和滲水性都比較好。

硯:加水磨墨用,有蓋者為佳。

顏料:中國畫顏料。

其它:調色盤用來調色,小水桶或者其他用來洗筆,鎮(zhèn)紙用來壓紙,印泥用來蓋章等等。國畫工具與材料零國畫基礎知識

握筆:拇指和食指及中指夾住筆管偏上端,無名指在下頂住。要作到“指實掌虛”,使筆能夠靈活運用。用筆方法零國畫基礎知識

中鋒:筆桿垂直于紙面,行筆時鋒尖處于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筆桿傾斜于紙面,筆鋒和筆肚接觸紙面。側鋒運筆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筆鋒常偏向線的一邊,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由于側鋒運筆使用的是毛筆的側部,故可以畫出粗壯的線條。

藏鋒:筆鋒要藏而不露,畫出的線條才沉著含蓄,力透紙背。露鋒:與藏鋒的運筆剛好相反,它以筆尖著紙,故意露出筆鋒,收筆時漸行漸提筆桿。以這種筆法畫出的線條靈活而飄逸。逆鋒:行筆時筆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采用拖筆運行,畫出的線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波?;具\筆技法零國畫基礎知識基本運筆技法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零國畫基礎知識

中國畫通過墨的干、濕、濃、淡、清來體現物象的遠近、凹凸、明暗、陰陽、燥潤和滑澀。

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而決定這五種墨色的關鍵是這五種墨色的比例。焦墨是半干的墨汁,烏黑而有光澤。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重墨含水比濃墨多,色相稍淺。淡墨的含水量較多,色相更淺。清墨只有極淡的墨跡,甚至全是水。

基本用墨方法零國畫基礎知識

墨法:墨之韻味與節(jié)奏可以產生淡雅、沉厚、豐富、淋漓、滋潤等各種不同的藝術趣味,并以此表現物象的某些行體與質感、意境與情趣。(1)破墨法:在作畫時,趁前面的墨跡還沒有干的時候,接著又畫上一層墨色,使畫面中的水墨達到相互融合的效果,墨法中最常用的是破墨法。(2)積墨法:是指各種不同墨色、不同筆觸在不斷交錯重疊后產生的特殊藝術效果,給人以渾樸、豐富、厚實之感。積累時每一層次的筆觸的重疊,一般在前一次的筆觸干時才進行,而筆觸的相疊必須具有形式感又能表現物象?;居媚椒ㄆ颇ǚe墨法零國畫基礎知識

(3)潑墨法:是指隨筆將多余的不勻之墨水揮潑于宣紙上的作畫方法。這種揮潑而成的筆痕、水痕,有一種自然感與力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與隨意性,是作者有意與無意的產物,容易出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4)宿墨法:宿墨即隔夜之墨,墨汁存放時間較久,水分蒸發(fā)而濃縮,墨色最黑。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極易枯硬污濁,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較高的筆墨功夫。(5)濃墨法:以濃墨法描繪物象,落墨較重,可使畫面厚重有神。用濃墨要“薄”,需要筆法靈活。只有干、濕、深、淺變化有致,才能濃而不凝滯。基本用墨方法潑墨法宿墨法濃墨法零國畫基礎知識關于國畫山水

國畫山水,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傳統(tǒng)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fā)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后蜀后主孟昶創(chuàng)設翰林圖畫院;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chuàng)新風;明清及近代,續(xù)有發(fā)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學習山水畫先從畫石頭或樹木基本練習畫起,熟悉各種山石、樹木、石質、樹葉、樹干等等的基本畫法。最好能做到熟記于胸,能默寫出來,然后把熟記于腦中的一山一石,一樹一木隨意拼裝起來變成一幅作品。零國畫基礎知識關于國畫山水一、山水畫的組成: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臺、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云、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征等。二、山水畫主要代表:(1)

淺絳山水淺絳山水,在水墨勾勒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其他色彩為輔,比如石青石綠,但絕不能承擔主色。淺絳山水講究以水墨為主,彩色為輔,是高雅的山水畫,不失水墨畫特色,還有暖色色彩烘托,是典型的中國畫特色。(2)青綠山水青綠山水是用礦物質石青、石綠等重彩顏料來表現山石樹木,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由此而看,青綠山水就是水彩畫,但是構圖是散點透視,不是西方的焦點透視。(3)金碧山水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筑物。零國畫基礎知識國畫山水基本技法

鑒于山水畫的特點,為了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一般來講是以用筆“勾、皴、擦、點、染、積墨、設色”和用水調配粘取不同濃淡的“墨色變化”為其基本技法要領。同時不同的藝術家也會在繪畫實踐中常試加之不同的繪畫技巧和理念,不斷地發(fā)展水墨山水畫更好的表現力,形成藝術家的個人繪畫風格。零國畫基礎知識國畫山水基本技法

勾就是用毛筆在生宣紙上勾線,說的準確些就是用線表現被畫物體的體面輪廓形態(tài),用現代寫實素描的觀念來講,這是就用抽象的線條畫法來塑造物象。

皴是在勾出形的基礎內,用不同形態(tài)的點、線、面進一步畫出形態(tài)的凹凸和肌理變化。一般來講皴要區(qū)別于勾線的墨色,加強形態(tài)的鮮明性。

擦是再皴后的基礎上,用干筆側鋒擦出肌理的平滑、粗糙質感。

點意思是用不同形態(tài)的點,點出物象上的附屬物體抽象感受。

染是在皴擦點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淡墨大筆罩染出物象的明暗和黑白色彩特征。零國畫基礎知識國畫山水基本技法

皴法是中國畫表現技法之一。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各種山石的不同地質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tài),加以概括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表現程式。其皴法種類都是以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的。皴法一般分為錘頭皴、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頭皴)、雨點皴(雨雪皴)、彈渦皴、荷葉皴、礬頭皴、骷髏皴、鬼皮皴、解索皴、亂柴皴、牛毛皴、馬牙皴、點錯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變)、破網皴、折帶皴、泥里拔釘皴、拖泥帶水皴、金碧皴、沒骨皴、直擦皴、橫擦皴等。清·鄭績將它列為十六家皴法。目錄壹課前準備與工具材料貳叁肆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課程導入與引導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伍課程總結與老師點評課前準備與工具材料壹壹壹課前準備與工具材料班級類型8-9歲教學時長90-120分鐘繪畫技法國畫山水的基本繪畫技法紙張類型、規(guī)格33*33或38*38cm半生半熟宣卡或生宣卡畫筆類型、規(guī)格大號兼毫毛筆、小號狼毫毛筆其它材料練習紙、國畫顏料、墨汁、調色盤、筆洗(小水桶)、毛氈、吸水紙、金墨汁、金色閃光膠貳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貳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國畫山水的種類及區(qū)別,學習山水畫的基本技法;2、了解國畫山水中山石的寫意技巧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山水畫各種形式的山石的分解練習,掌握山水畫中山石這一部分的繪畫技巧,提高觀察及創(chuàng)作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國畫山水的藝術魅力,體會山水作品的意境之美,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教學重難點1、畫面構圖以及各種形式的山石的刻畫。2、注意畫面的層次以及細節(jié)的點綴。叁課程導入與引導叁課程導入與引導

無論是山水畫小品,還是山水畫巨制,亦或壯觀雄偉,或娟麗秀氣,或寓忌雋永,或博大精深的山水畫都離不開山石樹木的點綴。山石是國畫山水畫中最基本的內容,故而一幅精美的國畫山水畫必然少不了一個精湛的國畫山石的畫法點綴!叁課程導入與引導

山石是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tǒng)的國畫中山的外形可分為、丘、壑、峰、巒、崗、嶺、巔等,又有坡度起伏連綿不絕的形勢或因朝暉夕陰,風雨云霧變化流露出來的自然美,故畫山之前必先遠觀其勢,然后再近看其質。叁課程導入與引導

中國山水畫家在積累了數百年觀察和剖析的綜合體驗,逐漸發(fā)展成各種皴法,用筆墨、線條來表現不同紋理的山水感受。叁課程導入與引導

在傳統(tǒng)畫法中,山石的技法很多,風格各異。山石的畫法最能夠體現出作者的個性,這也是形成不同流派的重點所在。山石的基本表現方法主要有勾、皴、擦、點、染五大類。其中皴法是山石畫法中變化最多的表現方法。叁課程導入與引導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于山石的畫法。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步驟與組合構圖

畫石起手是以勾線為基礎,整體概括山石的外形結構。畫好一塊完整的山石,基本步驟為勾、勒、皴、擦、染、點六步,方能充分表現山水畫中山石的造型。在一組石頭上,如果把勾勒比成骨頭,則“皴”是肌肉、“擦”是筋脈、“染”是皮膚、“點”是精神,和諧統(tǒng)一,才更有生命力。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步驟與組合構圖勾:用線條勾出石頭的輪廓大輪廓。用筆肯定,用墨一般略重。勒:勾的下一步,勾勒出轉折、前后、大小組合關系。皴:指石頭獨特的肌理紋路,體現石頭的不同質感和明暗關系。用筆松活,用墨比勾略淡一些,要見筆痕。擦:皴的深入表現。用干淡墨色在皴的地方加上擦筆,銜接勾與皴之間聯系不夠緊密之處,使石頭更精致。擦用干筆,不見筆觸。染:擦的深入表現。用淡墨渲染石頭的明暗交界處,把石頭的明暗過渡關系、前后關系染出來,使整體和諧統(tǒng)一。點:在石頭交接處的主要結構線上施以重墨點,提亮畫面,拉開層次。近石上的點可表示苔草,遠石上的點可代表樹木。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步驟與組合構圖國畫山石構圖方法:聚石法、大小相間法、石間坡法,這里主要演示常用的兩種。一、聚石法聚石法是指在一塊石塊的基礎上,把二塊、三塊或更多的石塊聚集在一起的畫法叫聚石法。聚石法的畫法一般先用中側鋒勾勒出前面一塊石塊,在此基礎上再勾勒后邊的石塊,使幾塊石塊聚集在一起,勾勒完成后根據明暗關系進行擦。也可先勾勒后邊的石塊,再勾勒前面的石塊。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注意石塊穿插有序和聚集的合理性。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步驟與組合構圖二、大小相間法大小間法是大石塊多、中間夾著少量小石塊的畫法為大間小法。小間大法是小石塊多、中間夾著少量大石塊的畫法為小間大法。無論是大間小法還是小間大法,實際上都是石塊之間的穿插變化。三、石間坡法石間坡法就是指石塊、土坡、石坡在一起的一種畫法。石間坡畫法是在大小相間法基礎上,先勾勒出大小不等的石塊,然后再勾勒石坡或土坡,也可反之,使大小石塊和石坡或土坡相聚在一起,以增加畫面的空間感,使畫面變得豐富,更有層次和意境。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的各種皴法

皴,指皮膚上粗糙的裂紋。自然界中的山石、樹木表面的紋理脈絡似粗糙的皮膚,畫家為表現山石樹木的脈絡、紋路、質地、陰陽、凹凸等關系,逐漸創(chuàng)造了皴擦的筆法,形成中國畫獨特的技法—法。隨著畫家的不斷觀察、提煉概括,創(chuàng)造并命名了數十種皴法。

皴法的種類繁多,但按照筆法的表現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1、以線為主的皴法(線皴)例如:披麻皴、解索皴、荷葉皴、折帶皴、牛毛皴、云頭皴等2、以面為主的皴法(面皴)例如:斧劈皴、拖泥帶水皴、刮鐵皴等3、以點為主的皴法(點皴)例如:雨點皴、豆瓣皴、釘頭皴、米點皴等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的各種皴法

常用的有六種,分別是披麻皴、解鎖皴、折帶皴、荷葉皴、斧劈皴、雨點皴。披麻皴: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線條輕松靈活,適于表現有植被的土質松軟的紋路或較長的土山山脈。因用線長短有別,有長披麻和短披麻之分,代時期的董源多用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被麻皴。解鎖皴:由披麻皴演化而來,運筆比披麻皴要長,行筆曲回,因形如解開的繩索而得名。中鋒運筆,呈散發(fā)狀,濃墨淡墨混合使用,皴出的山石有層次、有變化。折帶皴:用筆多以側鋒取勢,橫平的線條,轉折處用力,線條轉筆鋒不轉是折帶皴的特點,宜用干筆,使轉折處有堅削的山石感,表現山鋒或平坡石骨寒瘦的氣氛,元倪瓚精此法。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山石的各種皴法荷葉皴:皴筆從峰頭向下屈曲紛披,形如荷葉的筋脈,故名。用來表現堅硬的石質山峰,經自然剝蝕后,巖石出現深刻的裂紋。當你遠望黃山的蓮花、蓮芯二峰時,可以看到荷葉皴在自然界中的情景。斧劈皴:分為大斧劈和小斧劈,大斧劈是一種偏鋒直筆皴。筆線粗實,起筆較重,直勢皴出。大斧劈皴筆跡寬闊,清晰簡潔,適宜表現大面積的石塊。小斧劈皴:屬于面皴,筆線細勁,運筆頓挫曲折,如刀砍斧劈,表現出山石的細致結構。雨點皴:雨點皴如同雨點擊打在石頭上,有著長點形的短促筆觸。山石輪廓用明顯的中鋒線條確立體勢,內廓石紋用短條式的雨點表現,用筆樸茂剛健,用墨深厚明快。常用雨點皴來描繪陜西一帶的山景,有一種堅實利落之美。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披麻皴的運用

在山水畫中,運用“披麻皴”畫出的山石形似左右分披的麻纖維,用以表現江南一帶土層較厚的山石的特點。我們一步步學習一下。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披麻皴的運用

一、調中墨,用中鋒勾勒出山石以及后面山峰的輪廓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披麻皴的運用

二、然后,以中鋒為主,略帶側鋒用淡墨皴山石和山峰的暗部,注意疏密有致。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披麻皴的運用

三、待線條干后,用稍深的墨色,皴擦山石暗部,使山石渾厚、滋潤。可在山石上加一些小松樹、大雁等細節(jié)豐富畫面,最后點苔完成。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折帶皴用中鋒拖筆,再用側鋒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再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因此而得名。這種皴法用以表現方解石和水層巖的結構。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畫折帶皴,用“渴筆”(筆頭含水很少)畫出,虛靈秀峭,極有藝術魅力。接下來,我們一步一步來練習。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一、用濃墨勾勒出山石的輪廓,筆不要帶很多水,干一些,由上至下畫山石,逆鋒向左運筆,再轉折向下。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二、折帶皴一般是勾皴并舉,在勾皴中塑造山石的形狀。依舊筆上的水要少。山石凹進去的地方多皴一些,注意立體感。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三、大的樹干用雙勾畫出,小一些的可以用單勾,然后用單勾加上樹小枝。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四、把樹用直筆皴皴一下,然后給樹加上葉子,可以用你喜歡的葉子方式哦~這里用到的是個字葉和點葉。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折帶皴的運用

五、用淡墨去擦皴一下石頭,淡赭石色染樹干,花青加藤黃調藍綠色涂個字葉,用朱膘色或者紅色點染其他的樹,石頭染一些淡赭石。豐富畫面,添加細節(jié),題字蓋章,完成。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斧劈皴是山水畫皴法之一,運筆時筆線遒勁,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稱為斧劈皴。運用時以中鋒勾勒山石輪廓,而以側鋒橫刮之筆畫出皺紋,再用淡墨渲染。筆線細勁的稱小斧劈,筆線粗闊的稱大斧劈。這種皴法宜于表現質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巖石。接下來我們一步一步練習一下。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一、用濃墨勾出山石的輪廓,筆不要帶很多水,干一些。線條強直有力度。畫好山石,在左下方畫一個平臺。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二、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勒出結構線。用側鋒、中側鋒行筆,對山石進行斧劈皴,用筆由里到外,果斷利落。并用淡墨過渡一下加一些紋理。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三、濃墨雙勾畫出樹枝,加上小枝,在右上方再加一棵小樹。給樹葉畫上樹葉,用你喜歡的方式,這里大樹用的是圓夾葉,小樹用的是點葉。把樹干皴一下。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四、設色。大樹葉子用紅色,小樹用藤黃,山石和地面用淡赭石色。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斧劈皴的運用

五、綜合調整畫面,加大雁、苔蘚等細節(jié),題字蓋章,完成。肆繪畫步驟與范畫參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