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工作任務 地下 害蟲防治技術_第1頁
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工作任務 地下 害蟲防治技術_第2頁
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工作任務 地下 害蟲防治技術_第3頁
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工作任務 地下 害蟲防治技術_第4頁
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工作任務 地下 害蟲防治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疆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六園林植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主講人:楊金紅職稱:副教授工作任務6-4地下害蟲防治技術園林技術專業(yè)群資源庫-園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地下害蟲的分布規(guī)律;

2.熟悉地下害蟲的生活習性;3.掌握地下害蟲的形態(tài)特征及綜合防治技術。能力目標思政目標能根據(jù)地下害蟲的生活習性制定切實可行的綜合防治方案。1.啟迪學生自覺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堅持“綠色發(fā)展”理念;

2.培養(yǎng)學生具備信息化應用能力,能夠通過使用信息技術獲得學習資源;3.培養(yǎng)學生具備從事病、蟲、草等防治工作的責任感。目錄

一.蠐螬類;

二.螻蛄類;三.地老虎類;四.其他類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概述

生活在土中危害苗木根部的害蟲,又稱地下害蟲。棲居于土中,取食剛發(fā)芽的種子或苗木的幼根、嫩莖及幼芽。由于其危害,常造成缺苗斷垅,對苗木的產(chǎn)量、質(zhì)量影響很大。西北地區(qū)116種。主要種類有:直翅目的螻蛄、蟋蟀。鞘翅目的蠐螬、金針蟲、象甲、擬步甲等。

鱗翅目的地老虎類。

雙翅目的種蠅類。西北地區(qū)危害最大的是地老虎、蠐螬、螻蛄3大類,其它種類次之。蠐螬地老虎一.蠐螬類 蠐螬類(金龜總科)蠐螬是金龜類幼蟲的總稱。蠐螬中除少數(shù)腐食性種類外,大部分為植食性,其成蟲和幼蟲均能對林木造成危害,且多為雜食性。蠐螬主要在苗圃及幼林地危害幼苗的根部,除咬食側根和主根外,還能將根皮剝食盡,造成缺苗斷條。成蟲以取食闊葉樹葉居多,有的則取食針葉或花。往往由于個體數(shù)量多,可在短期內(nèi)造成嚴重危害,果樹受害更甚。金龜生活史一般都很長,多數(shù)最少需經(jīng)過1年才能完成1代,以成蟲或幼蟲在土中越冬。成蟲日出或晝伏夜出,以后者為多,夜出性種類往往具趨光性。通常有假死習性。

白星花金龜以成蟲危害為主,食性很雜,取食葡萄、桃、杏等果樹的花器或果實,另外還取食向日葵、玉米、小麥等農(nóng)作物和胡蘿卜、番茄、西甜瓜等蔬菜。在果樹上,成蟲危害果實、嫩葉和芽,以危害果實為主,尤其是果實近成熟時,以成蟲群集于果實傷口、裂口和感染病蟲果實上取食。1、分布及危害白星花金龜

2、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16~24mm,全身黑銅色,具有綠色或紫色閃光,前胸背板和鞘翅上散布眾多不規(guī)則白絨斑,腹部末端外露,臀板兩側各有3個小白斑。3、發(fā)生規(guī)律該害蟲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成蟲壽命較長,飛行能力強。成蟲5月上旬出現(xiàn),發(fā)生盛期為6~7月,9月末期交尾后產(chǎn)卵于土中,幼蟲生活在腐爛的植物質(zhì)、廄肥和堆肥中。在昌吉市該害蟲成蟲始見于6月,主要危害早熟玉米、向日葵等作物的花器。7~9月隨著西甜瓜、番茄等作物以及葡萄、李、桃等果樹果實的陸續(xù)成熟,成蟲在這些作物和果樹果實上轉(zhuǎn)移危害,喜聚集危害。成蟲具假死性和趨化性,對蜜糖、果醋寄生腐爛果實具較強的趨性。白星花金龜防治關鍵措施:白星花金龜主要以幼蟲在有機糞肥中越冬,加強對有機類肥的處理,是防治白星花金龜?shù)幕A。7月底之前加強誘集工作,可大幅度降低種群數(shù)量,是有效防止白星花金龜秋季為害農(nóng)作物瓜果收獲的關鍵的時刻。具體措施如下:1、消滅堆肥中的幼蟲和卵,進行翻堆噴灑殺蟲劑。4、防治措施2、糖醋液誘集,誘集工作從5月初開始3、瓜皮誘集(可加入農(nóng)藥誘殺,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牛養(yǎng)等動物取食中毒!)4、搭建防蟲網(wǎng)5、保護天敵二.螻蛄類螻蛄俗稱拉拉蛄、土狗子,是苗圃地常見的主要地下害蟲,對播種苗造成大害。螻蛄的食性很雜,除以成、若蟲危害多種針闊葉樹的根芽,還能危害多種糧食作物、煙草和蔬菜。國內(nèi)分布的有4種:臺灣螻蛄分布在臺灣、廣東和廣西;普通螻蛄只新疆有分布,危害不嚴重;華北螻蛄較普遍,危害比較嚴重;東方螻蛄華北螻蛄和普通螻蛄的區(qū)別華北螻蛄體長45-50mm(最大66mm),后足脛節(jié)內(nèi)緣有1-2個刺普通螻蛄體長35-50mm,后足脛節(jié)內(nèi)緣有4-5個刺左:東方螻蛄,后足脛節(jié)有刺3—4根;右:華北螻蛄,后足脛節(jié)有刺1-2根。東方螻蛄后足華北螻蛄后足生活史及習性

華北螻蛄的若蟲13齡,完成1世代需3年左右。普通螻蛄1年1代。螻蛄在北方活動的6個階段1、冬季休眠:9月下旬到來年3月上、中旬,為越冬階段,以成蟲、若蟲在深土層處0-1.5m越冬,即在地下水位之上和凍土層之下。2、春季蘇醒:3月至4月中旬為蘇醒階段。清明后,進入表土層活動。這時華北螻蛄洞頂隆起10cm左右的新虛土隧道;也是春季調(diào)查蟲口密度和挖洞滅蟲的好時機。

3、出窩遷移: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地表出現(xiàn)彎曲虛土隧道,這標志著螻蛄已出窩危害。4、危害猖獗:5月上旬開始,經(jīng)過冬眠的螻蛄需要大量取食,以準備交尾產(chǎn)卵。5、越夏產(chǎn)卵: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氣炎熱,若蟲潛入30~40cm以下的土中越夏。成蟲已是交尾產(chǎn)卵末期。華北螻蛄產(chǎn)卵50~500多粒不等,一般為120~160粒左右。越夏產(chǎn)卵期是人工挖窩毀卵和消滅若蟲的良好時機。

6、秋季危害:9月上旬至下旬,越夏的若蟲和新羽化成蟲急需取食危害,以積累營養(yǎng)準備越冬。螻蛄其它與防治有關的習性螻蛄晝伏夜出,趨光性很強對香甜物質(zhì)特別嗜食對馬糞等腐爛有機質(zhì)糞肥也有趨性趨潮濕土壤。螻蛄堿地雙胞胎,螻蛄跑濕不跑旱不怕螻蛄咬,只怕螻蛄跑(1)施用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可減少螻蛄的產(chǎn)卵。(2)燈光誘殺成蟲:特別在悶熱天氣、雨前的夜晚更有效??稍?9:00-22:00時點燈誘殺。(3)鮮馬糞或鮮草誘殺:在苗床的步道上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土坑,將馬糞、鮮草放入坑內(nèi),次日清晨捕殺,或施藥毒殺。(4)毒餌誘殺:用40.7%樂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拌入50kg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餌料(麥麩、米糠等)中作毒餌,傍晚均勻撒于苗床上。(5)灌藥毒殺:在受害植株根際或苗床澆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措施:三.地老虎類地老虎俗稱地蠶、切根蟲,危害幼嫩植物,切斷根莖之間取食。目前我區(qū)危害嚴重的主要有:黃地老虎、“八”字地老虎、警紋地老虎。黃地老虎

分布與危害:國內(nèi)分布于北方各省區(qū),以新疆受害最重,是農(nóng)作物和苗木的主要害蟲之一。識別特征成蟲:前翅灰黃、灰褐、甚至灰黑色。前翅內(nèi)橫線、中橫線不明顯,腎狀紋、楔狀紋都明顯,各具黑褐色邊;后白色,前緣略帶黃褐色。生物學習性

黃地老虎在新疆北部和甘肅河西年發(fā)生2—3代,在新疆南部年發(fā)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越冬。越冬深度隨土壤質(zhì)地不同而異,一般7—10cm,沙質(zhì)土中較深,粘質(zhì)土中較淺。

老熟幼蟲第二年開春后,又爬到土壤表層4—5cm處作土室化蛹,化蛹以田埂最多。南疆于3月底、北疆在4月中下旬為化蛹盛期,此時正是榆錢盛期、梨花盛期、杏花凋謝、白楊花落滿地之時,根據(jù)物候期,掌握化蛹盛期是及時進行鏟除蛹防治的有利時機。成蟲的習性:白天隱蔽,夜晚活動(取食、交配)。對黑光燈有很強趨性。喜食糖醋等酸甜芳香氣味物質(zhì)。卵散產(chǎn),800-1000粒。幼蟲的習性:幼蟲共6齡,1~2齡群集危害,3齡以后潛入地下生活。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中為多,晝伏夜出,咬斷或咬傷幼苗,老熟幼蟲在土壤中化蛹。濕潤土壤、粘性土易發(fā)生;雜草多易發(fā)生。(1)清除雜草。雜草是小地老虎產(chǎn)卵的主要場所及初齡幼蟲的食料。

(2)誘殺成蟲。

①在春季成蟲羽化盛期,用糖醋液誘殺成蟲。糖醋液配制比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加適量敵百蟲及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g,盛于盆中,于近黃昏時放于苗圃地中。

②用黑光燈誘殺成蟲。(3)在播種前或幼苗出土前,用幼嫩多汁的新鮮雜草70份與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1份配制成毒餌,于傍晚撒于地面,誘殺3齡以上幼蟲。(4)人工捕殺。清晨巡視苗圃,發(fā)現(xiàn)斷苗時,刨土捕殺幼蟲。(5)藥殺幼蟲。幼蟲危害期,噴灑農(nóng)藥;也可用農(nóng)藥噴澆苗間及根際附近的土壤。防治措施:小地老虎成蟲四.其他地下害蟲金針蟲又名鐵絲蟲、黃夾子蟲,屬鞘翅目叩頭蟲科。金針蟲是叩頭蟲類幼蟲的統(tǒng)稱,常在苗圃中咬食苗木的嫩莖、嫩根或種子。幼苗受害后逐漸枯死。危害園林植物最常見有溝金針蟲和細胸金針蟲兩種。1、分布及危害金針蟲類2、形態(tài)特征成蟲:金針蟲身體細長,圓柱形,略扁,頭和末節(jié)特別堅硬,顏色多數(shù)是黃色或黃褐色。觸角鋸狀、線狀或梳狀;前胸背板發(fā)達,后緣兩側有刺突;前胸腹板中間有1齒;前胸上下能活動,似叩頭。幼蟲體細長堅硬,呈黃褐色,生活于地下,是重要的地下害蟲之一。如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等。成蟲幼蟲幼蟲體細長堅硬,呈黃褐色,生活于地下,是重要的地下害蟲之一。如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等。3、發(fā)生規(guī)律生活在土壤中,取食植物的根、塊莖和播種在地里的種子。一年中也隨氣溫的變化,在土壤中作垂直遷移,所以危害主要在春、秋兩季。

4、防治措施(1)食物誘殺:利用金針蟲喜食甘薯、土豆、蘿卜等習性,在發(fā)生較多的地方,每隔一段挖一小坑,將上述食物切成細絲放入坑中,上面覆蓋草屑,可以大量誘集。(2)翻耕土地:結合翻耕,檢出成蟲或幼蟲。(3)藥物防治:溝施或穴施3%呋喃丹顆粒劑,具體用量為50-55kg/hm2;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澆苗間及根際附近的土壤。(4)毒餌誘殺:用豆餅碎渣、麥麩等16份,拌和90%晶體敵百蟲1份,制成毒餌,具體用量為15-25kg/hm2。又名地蛆、種蛆,分布于全國各地。以幼蟲危害月季、仙客來、馬蹄蓮、榆葉梅、銀杏及松柏等植物的種子、幼苗的根、幼莖以及插條的愈傷組織等?;ㄆ?、盆花均有發(fā)生。1、分布及危害種蠅2、形態(tài)特征成蟲:成蟲體長4.0-6.0mm,體灰黃色至褐色。幼蟲體長8-10mm,乳白色。3、發(fā)生規(guī)律種蠅1年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于3-4月間羽化,成蟲喜在晴朗干燥的天氣活動,早晚及多風天氣大都躲在土塊縫隙或其它隱蔽場所。常聚集在肥料堆上或田間地表的人畜糞堆上,并在那里產(chǎn)卵,第1代幼蟲為害最重。種蠅喜歡生活在腐臭或發(fā)酸的環(huán)境中,對蜜露、腐爛有機質(zhì)及糖醋液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