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同步習題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_第1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同步習題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_第2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同步習題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_第3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同步習題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_第4頁
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同步習題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2017年單元測試

卷(湖南省邵陽市武岡三中)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

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井水B.娃哈哈牌純凈水

C.硬水D.冰水混合物

2.下列事實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消融B.鐵杵磨成針C.火燒赤壁D.滴水成冰

3.下列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由高到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蒸儲

B.蒸儲、過濾、吸附沉淀、靜置沉淀

C.吸附沉淀、靜置沉淀、過濾、蒸儲

D.過濾、蒸儲、吸附沉淀、靜置沉淀

4.印度洋海嘯使當地的飲用水受污染.醫(yī)療救助人員打算給當地居民提供一些

關于飲用水處理的建議,以下建議不合理的是()

A.用明機使懸浮顆粒沉降下來

B.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

C.只要無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飲用

D.飲用前加熱煮沸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農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D.水分子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

6."臭氧(。3)層空洞”是目前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大氣中的臭氧層可吸收紫外線,

對地球起保護作用,下列有關臭氧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臭氧是金屬單質

B.臭氧是混合物

C.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

D.臭氧由3個氧元素組成

7.下列化學用語表示含義最多的是()

2

A.20B.N2C.mAlD.Zn'

8.下列有關化合價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無關

B.氨氣(1\1七)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

C.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D.有些元素在不同條件下可表現出不同化合價

9.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u>Ro十0<>

A.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B.圖中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C.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10.分析下列物質的按化合價排列規(guī)律,KCI,Cl2,,KCIO3,KCIO4,在橫

線上應填入的化學式為()

A.HCIB.NaCIOC.HCIO3D.CI2O7

11.洪澇地區(qū)的災民用幾個步驟將河水轉化為可飲用水:①化學沉降(用明磯);

②消毒殺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熱煮沸.該處理過程順序合理的是

()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12.如圖是實驗室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圖,通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對該實驗描

述錯誤的是()

A.a試管收集的是一種可燃性氣體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可增強水的導電性

C.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D.a、b試管內收集氣體的質量比為2:1

13.黃曲霉素(化學式為Cl7Hl2。6)廣泛存在于變質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農產

品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黃曲霉素一種化合物B.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12

C.每個分子中含有6個也0D.每1個分子由35個原子構成

14."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某臨界點時,就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氣態(tài),也不同

于液態(tài)和固態(tài)的新的流體態(tài)--超臨界態(tài),該狀態(tài)的水即稱之為超臨界水.將有

機廢物如二惡英等和空氣、氧氣等氧化劑在超臨界水中進行均相快速氧化,能將

有害物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無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內

容與所給信息不相符的是()

A.超臨界水可處理有機毒物

B.超臨界水是一種新物質

C.超臨界水是水的一種狀態(tài)

D.超臨界水氧化技術不形成二次污染

15.圖中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如圖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16.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生物生存、工農業(yè)生產等息息相關.下列有關

水的認識或觀點錯誤的是()

A.盡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的

B.在淡水資源缺乏的海島上,可以用蒸儲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水的用途廣泛,例如實驗室可用于清洗儀器

17.根據下表中物質的分子排列規(guī)律,空格中物質的分子式應該是()

12345678

CH4c2H4c3H8c4H8c6H12C7H16c8H16

A.C6H12B.C5H10C.C4H10D.C5H12

18.要使SO2和SO3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S02和S03的質量比為()

A.3:2B.2:3C.6:5D.5:6

19.下列物質中:①單質,②氧化物,③化合物,④混合物,不可能由一種元素

組成的是()

A.僅①B.僅②③C.僅④D.①②③④

20.血紅蛋白是一較復雜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68000,已知其中鐵元素的

質量分數為0.33%,則平均每個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的鐵原子個數為()

A.1B.2C.3D.4

二、填空題

21.(10分)用正確的化學符號填空:

(1)2個氮原子;

(2)2個二氧化硫分子

(3)2個鈉離子

(4)3個硫酸根離子―

(5)紅磷燃燒后的產物

(6)過氧化氫,

(7)鎬酸鉀

(8)負二價的硫元素—

(9)在氫氧化鎂中鎂為正二價—

(10)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是—.

22.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顯+2或+3價,因此FesS可寫成氧化物形式

或鹽的形式()它屬于偏鐵酸鹽.在化合物里顯

FeO*Fe2O3,FeFeO22,Pb+2

價或+4價,那么Pb3O4也可以寫成—或—.

23.含有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試列舉硬水的一種危害:—.

24.(6分)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如:氧氣由構成,銅由

構成,氯化鈉由—構成.

25.按要求些文字表達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應―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應—.

26.物質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請用兩個不同的分類標準,將氫氣、氧氣、鐵、

二氧化碳四種物質中的三種包括在某一個標準,另一種不在該標準中.

(1)所選物質—(填寫在標準內的物質),分類標準是—

(2)所選物質—(填寫在標準內的物質),分類標準是—.

27.下列符號:①Nth②2N0③SOf中,數字"2"表示分子個數的是;表

示每個分子中所含某原子個數的是;表示一個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三、實驗題:

28.(7分)小東同學制作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水中的

異味和色素.

(2)凈化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我認為可以用—來檢驗.若是軟水,檢驗

時的現象是—.

(3)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的健康不利,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

方法.

(4)對于①沉淀、②蒸儲、③過濾等凈化水的操作中,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

最高的是—,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用序號填空)

29.有些化學實驗必須嚴格遵循操作的順序,請你舉出兩個這樣的實驗,并仿照

示例填寫下表:

必須遵循操作順序的實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示例:裝藥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入藥品

點燃氫氣點燃氫氣

用酒精燈加熱物質

30.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過濾裝置圖,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玻璃儀器的名稱如玻璃棒、、.

(2)實驗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一

(3)過濾2?3次后,濾液仍然是渾濁的,可能的原因是(寫一點即可).

四、計算題(共7分)

31.近來,人們越來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攝取.碘元素對人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

用.某地市場銷售的一種“加碘食鹽”中加入的是碘酸鉀(KIO3).請回答下列問

題:

(1)碘酸鉀(KIO3)中鉀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2)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是—(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2.2008年9月曝光的引起國人共憤的“結石寶寶”事件,與嬰幼兒服用含有三

聚鼠胺的奶粉有關.三聚氟胺的化學式為C3H6必,請你計算:

(1)三聚氧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一.

(2)三聚鼠胺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個數比為一.

(3)126g三聚鼠胺中氮元素的質量相當于多少克硝酸核(NH4NO3)中氮元素的

質量?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單元自然界的水》2017年單

元測試卷(湖南省邵陽市武岡三中)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

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井水B.娃哈哈牌純凈水

C.硬水D.冰水混合物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分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據

此逐項分析即可.

【解答】解:A、井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B、娃哈哈純凈水中含有水和其它添加劑,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C、硬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正確.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qū)別,要分析物質是由幾種物質

組成的,如果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就屬于純凈物,如果有多種物質就屬于混合物.

2.下列事實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消融B.鐵杵磨成針C.火燒赤壁D.滴水成冰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

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冰雪消融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鐵杵磨成針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火燒赤壁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滴水成冰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

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下列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由高到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蒸僧

B.蒸儲、過濾、吸附沉淀、靜置沉淀

C.吸附沉淀、靜置沉淀、過濾、蒸儲

D.過濾、蒸儲、吸附沉淀、靜置沉淀

【考點】水的凈化.

【分析】靜置沉淀可以使水中懸浮的大顆粒固體沉降,吸附沉淀可以使不溶性的

小顆粒雜質沉降,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蒸饋可以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解答】解:凈化水時一般是先通過靜置使水中懸浮的大顆粒固體沉降,再加入

絮凝劑使水中懸浮的小顆粒固體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過過濾能除去水中不溶

性固體雜質,但對于可溶性雜質過濾并不能除去,蒸儲除去了水中所有的雜質,

所得到的水為純凈物,所以在這四個過程中靜置沉淀的凈化程度最差,其次是吸

附沉淀,再次是過濾,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儲;觀察選擇項,A正確.

故選A.

【點評】熟練掌握凈化水的方法,解答時要充分理解過濾、蒸儲等操作分別可以

除去哪些物質.

4.(2005?揚州)印度洋海嘯使當地的飲用水受污染.醫(yī)療救助人員打算給當地

居民提供一些關于飲用水處理的建議,以下建議不合理的是()

A.用明磯使懸浮顆粒沉降下來

B.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

C.只要無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飲用

D.飲用前加熱煮沸

【考點】水的凈化.

【分析】A、明磯溶于水能形成膠狀物,能夠吸附水中的懸浮物;

B、漂白粉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C、無色透明的水不一定符合飲用水標準;

D、飲用前加熱煮沸既可以殺菌消毒,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解:A、用明磯可以使懸浮顆粒沉降下來.正確;

B、可以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正確;

C、無色透明的水不一定符合飲用水標準,例如含有汞離子、鉛離子的水也是無

色透明的,其中的汞離子、鉛離子對人體有害.錯誤;

D、飲用前加熱煮沸既可以殺菌消毒,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確.

故選C.

【點評】天然水中一般含有多種物質,其中一些物質對人體有害,需要對水進行

凈化處理.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農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D.水分子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

【考點】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據水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水體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分子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水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選項

說法正確.

B、水污染主來源于工業(yè)農業(yè)及生活等方面,水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農業(yè)

污染、生活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

子,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故選項說法正確.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水體污染的原因、水的微觀構成、分子的特征等是

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2010?株洲)"臭氧(。3)層空洞”是目前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大氣中的臭氧層

可吸收紫外線,對地球起保護作用,下列有關臭氧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臭氧是金屬單質

B.臭氧是混合物

C.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

D.臭氧由3個氧元素組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的區(qū)分;純凈物和混合物的

判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分析】A、臭氧是非金屬元素組成,為非金屬單質;B、臭氧是由同種元素

組成的單質,為純凈物;

C、考查了分子的構成: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D、元素只論種類,不

論個數.

【解答】解:A、臭氧是金屬單質,說法錯誤,故A錯誤;B、臭

氧是混合物,說法錯誤,故B錯誤;

C、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說法正確,故C正確;D、臭氧由3

個氧元素組成,說法錯誤,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的區(qū)分,學會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

掌握物質的元素組成.

7.下列化學用語表示含義最多的是()

2+

A.20B.N2C.mAlD.Zn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根據(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4層含義:微觀1、表示

物質的一個分子;2、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宏觀:1、表水一種物質;2、表不

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2)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字表示幾個這樣的原子;進行解答.

【解答】解:A、20表示2個氧原子;

B、根據(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4層含義,因此此表示4種含

義;

C、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字表示幾個這樣的原子,mAl表示m個鋁原子,1種含

義;

D、ZB表示1個鋅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1種含義;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及意義的正確理解,并能在解題中

靈活應用的能力.

8.(2013?泰安)下列有關化合價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無關

B.氨氣(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

C.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D.有些元素在不同條件下可表現出不同化合價

【考點】化合價規(guī)律和原則;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分析】A、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有著密切的關系.

B、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氨氣的化學式進行解答.

C、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的數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非

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的數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8,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氫元素顯+1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

為零,可得:x+(+1)X3=0,則x=-3價,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氧氣屬于單質,故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選

項說法錯誤.

D、有些元素在不同條件下可表現出不同的化合價,在此(單質)中氮元素顯0

價,在KNO3中氮元素顯+5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對化合價知識的理解,掌握常見的化合價規(guī)律、

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是正確的解答本題.

9.(2017?羅平縣一模)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

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京。+0-0=>40O

A.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B.圖中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C.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

【分析】A、根據原子的種類分析元素的種類;

B、根據物質的微觀構成分析物質的類別;

C、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的實質;

D、根據微粒的變化分析分子種類的變化.

【解答】解:A、由物質的微觀構成可知,原子的種類共有三種,所以,該反應

中共有三種元素.故A說法正確;

B、在反應物中,有一種反應物的分子由同種的原子構成的,該物質屬于單質.故

B法錯誤;

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故

C說法正確;

D、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故

D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題是微觀模型考查題,認真閱讀分析圖示,看懂每個圖形表示的含義

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

10.分析下列物質的按化合價排列規(guī)律,KCI,CL,,KCIO3,KCIO4,在橫

線上應填入的化學式為()

A.HCIB.NaCIOC.HCIO3D.CI2O7

【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分析】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

別計算KCI、CL、KCI03、KCI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找出化合價排列規(guī)律;確定

所給選項的四種物質中氯元素化合價,找出符合這一規(guī)律的物質.

【解答】解: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KCI、

。2、Kg、KCI0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0、+5、+7,可得出:物質是按

氯元素化合價由低到高進行排列;則橫線上物質中氯元素化合價應在0和+5之

間.

A、氫元素顯+1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

為零,可得:(+1)+x=0,則x=-l.

B、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在化合物中

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y+(-2)=0,則y=+l.

C、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在化合物中

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z+(-2)X3=0,則z=+5.

D、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w,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

和為零,可得:2w+(-2)X7=0,則w=+7.

B選項中氯元素化合價應不在0和+5之間,符合要求.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

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

題.

11.洪澇地區(qū)的災民用幾個步驟將河水轉化為可飲用水:①化學沉降(用明磯);

②消毒殺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熱煮沸.該處理過程順序合理的是

()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考點】水的凈化.

【分析】根據水的凈化的原理、凈化水的步驟在水的凈化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分

析判斷.

【解答】解:①用明磯沉降,明研能對雜質進行吸附,使雜質沉降,在此凈化過

程中是最初的階段,應排在自然沉降之后.

②消毒殺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氣殺死水中病菌,此時水中

含有少量氯氣不能直接飲用,在此過程中不能為最后的凈化操作.

③自然沉降,能使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體大顆粒雜質沉降,在此凈化過程中應是

最初的階段.

④加熱煮沸,通過加熱煮沸,可使水中氯氣揮發(fā),并進一步殺菌,經過此步凈化

后的水達到了飲用標準,為凈化過程的最后步驟.

故該處理過程順序為③①②④.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水的凈化原理、各步驟在水的凈化中所起的作用是

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2.如圖是實驗室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圖,通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對該實驗描

述錯誤的是()

原h(huán)*--引

A.a試管收集的是一種可燃性氣體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可增強水的導電性

C.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D.a、b試管內收集氣體的質量比為2:1

【考點】電解水實驗.

【分析】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和結論回答,電解水生成氫氧兩種氣體,說明水

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為了增強水的

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

【解答】解:A.a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體積大,是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描

述正確;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硫酸鈉能解離出鈉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能增強水的

導電性,描述正確;

C.該實驗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描述正確;

D.a、b兩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1:8,體積比約為2:1,描述不

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電解水的實現現象和結論,屬于實驗性簡答題,難度比較小,

要求同學們都知識掌握牢固,準確.

13.黃曲霉素(化學式為Cl7Hl2。6)廣泛存在于變質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農產

品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黃曲霉素一種化合物B.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12

C.每個分子中含有6個H2OD.每1個分子由35個原子構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

計算.

【分析】A、根據化合物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黃曲霉素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每個黃曲霉素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黃曲霉素(化學式為Cl7H12。6)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屬于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B、黃曲霉素(化學式為Cl7Hl2。6)相對分子質量為12X17+1X12+16X6=312,

故選項說法正確.

C、黃曲霉素是由黃曲霉素分子構成的,不含水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每個黃曲霉素分子是由17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的,則

每1個分子由35個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

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某臨界點時,就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氣態(tài),也不同

于液態(tài)和固態(tài)的新的流體態(tài)--超臨界態(tài),該狀態(tài)的水即稱之為超臨界水.將有

機廢物如二惡英等和空氣、氧氣等氧化劑在超臨界水中進行均相快速氧化,能將

有害物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無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內

容與所給信息不相符的是()

A.超臨界水可處理有機毒物

B.超臨界水是一種新物質

C.超臨界水是水的一種狀態(tài)

D.超臨界水氧化技術不形成二次污染

【考點】水的性質和應用.

【分析】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臨界點時,就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氣態(tài),也不同

于液態(tài)和固態(tài)的新的流體態(tài)--超臨界態(tài),該狀態(tài)的水即稱之為超臨界水.超臨

界水仍然是水,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化學性質不會改變.超臨界水能將有害物

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無毒小分子化合物,不形成二次污

染.

【解答】解:A、根據將有機廢物如二惡英等和空氣、氧氣等氧化劑在超臨界水

中進行均相快速氧化,能將有害物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

無毒小分子化合物,可知超臨界水可處理有機毒物.故A正確;

B、超臨界水仍然是水,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故B錯誤;

C、超臨界水是水的一種狀態(tài).故C正確;

D、超臨界水能將有害物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無毒小分

子化合物,不形成二次污染.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水的性質與應用.超臨界水仍然是水,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

15.圖中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如圖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分析】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兩種或兩種

以上分子構成,屬于混合物.

【解答】解:A、該物質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錯誤;

B、該物質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錯誤;

C、該物質由兩種分子構成,屬于混合物,故正確;

D、該物質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錯誤.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物質是由幾種分子構成的,如果由多種分

子構成就屬于混合物.

16.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生物生存、工農業(yè)生產等息息相關.下列有關

水的認識或觀點錯誤的是()

A.盡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的

B.在淡水資源缺乏的海島上,可以用蒸偏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水的用途廣泛,例如實驗室可用于清洗儀器

【考點】水的性質和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據分子的構成來分析;B、在淡水缺乏的海島上,可以采用蒸儲

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C、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來滿足蒸騰作用;D、

根據實驗室中水的作用考慮.

【解答】解析:A、水分子可分成原子,故A正確;

B、利用海水獲得淡水的主要方法是蒸儲,故B正確;

C、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蒸騰作用,故C錯;

D、水的用途廣泛,例如實驗室可用于清洗儀器,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各種物質的性質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

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7.根據下表中物質的分子排列規(guī)律,空格中物質的分子式應該是()

12345678

CH4C2H4C3H8C4H8c6H12C7H16C8H16

A.C6H12B.C5H10C.C4H10D.C5H12

【考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分析】根據表格中物質的化學式,找出從1-8各物質的分子組成或構成上的

規(guī)律,判斷符合該規(guī)律的化學式.

【解答】解:從1到8,物質的分子中C原子個數遞增,因此物質5的分子中應

含有5個碳原子,故A、C不符合規(guī)律;各物質的分子構成中H原子符合1與2、

3與4、7與8的H原子個數相等,則可推斷5與6的分子構成中H原子個數相

等,即物質5的分子中含有12個H原子;

綜合以上分析,物質5的化學式為C5H12;

故選D.

【點評】對比化學式,發(fā)現物質組成與構成中所存在的規(guī)律,表現出歸納與整理

的能力.

18.要使S02和S03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S02和S03的質量比為()

A.3:2B.2:3C.6:5D.5:6

【考點】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

【分析】要使S02和S03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氧原子的個數應相等,3s02

和2sO3中氧原子個數相等,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要使S02和S03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氧原子的個數應相等,

3s。2和2s。3中氧原子個數相等,則S5和S03的質量比為(64X3):(80X2)

=6:5.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

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9.下列物質中:①單質,②氧化物,③化合物,④混合物,不可能由一種元素

組成的是()

A.僅①B.僅②③C.僅④D.①②③④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氧化物、酸、堿和鹽的

概念.

【分析】單質是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氧化物是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不同物質組成的物質,純凈物是只含有一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據此回答.

【解答】解:①根據單質的定義可知,單質只有一種元素組成,故①錯誤;

②氧化物是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不可能由一種元素組成

的,故②正確;

③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最少含有兩種元素,故③正確;

④混合物中至少兩種物質,但可能由一種元素組成,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

故④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物質的類別、組成之間的關系,學生應善于根據習題信息

抓住物質的組成來判斷物質的類別,本題的考查能對學生起到知識遷移的訓練.

20.血紅蛋白是一較復雜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68000,已知其中鐵元素的

質量分數為033%,則平均每個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的鐵原子個數為()

A.1B.2C.3D.4

【考點】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

【分析】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X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

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血紅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8000,其中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0.33%,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6,平均每個血紅蛋白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是

68000X0.33%+56^4.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

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填空題

21.(10分)用正確的化學符號填空:

(1)2個氮原子2N;

(2)2個二氧化硫分子2s。2

(3)2個鈉離子2Na*

(4)3個硫酸根離子3SO42

(5)紅磷燃燒后的產物P2O5

(6)過氧化氫仁。2,

(7)鎘酸鉀KzMnCU

(8)負二價的硫元素1

(9)在氫氧化鎂中鎂為正二價)(OH)2

(10)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I2O3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

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

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

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

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2個氮原子,就可表示為:2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

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2個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為:2s。2;

(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

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

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鈉離子可表示為:2Na1

(4)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

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

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3個硫酸根離子可表示為:3sO’?

(5)紅磷燃燒后的產物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學式為:P2O5;

(6)過氧化氫的化學式為:H2O2;

(7)錦酸鉀的化學式為:K2MnO4;

(8)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

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負

二價的硫元素,故可表示為:1;

(9)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

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在

氫氧化鎂中鎂為正二價,故可表示為:(OH)2;

(10)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氧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其化學式為:AI2O3;

+2

故答案為:(1)2N;(2)2so2;(3)2Na;(4)3SO4;(5)P2O5;(6)

H2O2;(7)K2MnO4;(8)(9)1(OH)2;(10)AI2O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

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

目難度較易.

22.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顯+2或+3價,因此Fes。4可寫成氧化物形式

FeO-Fe2O3,或鹽的形式Fe(FeO2)2,它屬于偏鐵酸鹽.Pb在化合物里顯+2

價或+4價,那么Pb3O4也可以寫成2PbO?PbO2或Pb2Pb。4.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合價規(guī)律和原則.

【分析】分析Fe3O4的兩種書寫形式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及對應化合價原子的個

數,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將規(guī)律引用到Pb3O4中,先根據其化合價寫

出兩種氧化物的化學式,然后根據元素守恒確定其氧化物形式和鹽的形式.

【解答】解:Pb在化合物里顯+2價或+4價,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寫出

Pb的兩種氧化物形式為:PbO和PbO2,那么Pb3O4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寫

成2PbO?PbO2;鹽的形式可以寫成PbzPbCU.

答案:2PbO?PbO2或Pb2Pb。4

【點評】表示物質的化學式時,不能在化學式前面加數字,化學式前面加數字就

只表示微觀意義,不能表示這種物質了.

23.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離子、鎂離子化合物的水叫硬水,試列舉硬水的一種

危害:鍋爐煮硬水易形成水垢,會浪費燃料,嚴重時會引起爆炸.

【考點】硬水與軟水.

【分析】根據硬水的概念和特性進行分析,硬水是指含較多鈣離子、鎂離子的

水.使洗滌的衣物變硬;鍋爐煮硬水易形成水垢等.

【解答】解:硬水是指用含較多鈣離子、鎂離子的水.硬水洗滌衣物會浪費洗衣

粉,使衣物變硬;鍋爐煮硬水易形成水垢,會浪費燃料,嚴重時會引起爆炸.

故答案為:鍋爐煮硬水易形成水垢,會浪費燃料,嚴重時會引起爆炸.

【點評】此題考查了硬水的含義,通過對硬水的認識,了解硬水軟化水的方法的

理解與掌握,在解題中靈活應用.

24.(6分)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如:氧氣由_氧

分子構成,銅由銅原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考點】物質的構成和含量分析.

【分析】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根據金屬、大多數固態(tài)非金

屬單質、稀有氣體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氣態(tài)的非金屬單質

和一般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氫氣、水等;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

一般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氧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

質,是由氧分子構成的;銅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氯化鈉是含

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故答案為:分子;原子;原子;氧分子;銅原子;鈉離子和氯離子.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方面的知識,對物質進

行分類與對號入座、掌握常見物質的粒子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5.按要求些文字表達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應氫氣+氧氣點燃水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應碳酸玲二氧化碳+水.

【考點】書寫文字表達式.

【分析】首先根據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文字表達式的

書寫方法、步驟(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分別寫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并在式

子的左、右兩邊之間標出一個指向生成物的箭頭;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有多種時,

中間用"+”連接起來)進行書寫即可.

【解答】解:(1)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屬于化合反應,反應的文字表達

式為:氫氣+氧氣點燃水.

(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碳酸

少二氧化碳+水(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氫氣+氧氣型水;(2)碳酸T二氧化碳+水(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反應原理書寫文字表達式的能力,掌握文

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26.物質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請用兩個不同的分類標準,將氫氣、氧氣、鐵、

二氧化碳四種物質中的三種包括在某一個標準,另一種不在該標準中.

(1)所選物質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填寫在標準內的物質),分類標準

是常溫下為氣體

(2)所選物質水、氧氣和鐵(填寫在標準內的物質),分類標準是單質.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物質的簡單分類.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

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氧氣、氫

氣、水和二氧化碳四種物質都屬于純凈物,從物質的狀態(tài)來看,其中氧氣、氫氣

和二氧化碳都屬于氣體,水屬于液體;從是否含有氧元素上分類,氧氣、水和二

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而氫氣不含有氧元素.

【解答】解:氧氣、氫氣、鐵和二氧化碳四種物質都屬于純凈物,從物質的狀態(tài)

來看,其中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都屬于氣體,鐵屬于固體;

從物質的分類上來看,氫氣、氧氣、鐵都屬于單質,二氧化碳屬于化合物;

故答案為:(1)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常溫下為氣體;(2)水、氧氣和鐵;

單質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

中.

27.下列符號:①NO?②2N0③SO『中,數字"2"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②;

表示每個分子中所含某原子個數的是3;表示一個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分析】標在分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

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

電荷數.

【解答】解:標在分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2N。中的"2"表示一氧

化氮分子的個數為2.

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N5中的"2"

表示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Of中的"2"表示一個硫酸根

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負電荷.

故答案為;②,①,③.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掌握

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三、實驗題:

28.(7分)小東同學制作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過濾,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2)凈化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我認為可以用肥皂水來檢驗.若是軟水,

檢驗時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的泡沫.

(3)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的健康不利,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煮沸

的方法.

(4)對于①沉淀、②蒸儲、③過濾等凈化水的操作中,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

最高的是②,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用序號填空)

IL妙布

_小卵石

—即布

:,一石英沙

一妙布

S7^妙布

【考點】水的凈化;硬水與軟水.

【分析】(1)小卵石、石英砂的目的是過濾,活性炭可吸附色素、異味等;

(2)可用肥皂水來鑒別凈化后是硬水還是軟水;

(3)將硬水軟化,實際上就是設法除去硬水中的鈣、鎂化合物,使之軟化成軟

水;常用的硬水軟化法有煮沸;

(4)根據凈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靜置可以使不溶于水的物質沉淀下來,吸附沉

淀可以是不溶性的小顆粒雜質沉降,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蒸儲可以

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解答】解:(1)小卵石、石英砂的目的是過濾水中的部分不溶性雜質;活性

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異味等;故填:過濾;吸附;

(2)可用肥皂水來鑒別凈化后是硬水還是軟水,其中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泡

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產生大量的泡沫;

(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故填:煮沸;

(4)凈化水時一般是先通過靜置使水中懸浮的大顆粒固體沉降,再加入絮凝劑

使水中懸浮的小顆粒固體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過過濾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體

雜質,但對于可溶性雜質過濾并不能除去,蒸儲除去了水中所有的雜質,所得到

的水為純凈物,能使硬水軟化,所以在這幾個過程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儲,且

能將硬水軟化;故填:②;②.

【點評】本題考查知識注重基礎,難度不大,能考查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情況.熟練掌握凈化水的方法,并且解答時要充分理解各項操作分別可以除去哪

些物質,從而分析得出結論.

29.有些化學實驗必須嚴格遵循操作的順序,請你舉出兩個這樣的實驗,并仿照

示例填寫下表:

必須遵循操作順序的實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示例:裝藥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入藥品

點燃氫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