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速率(5篇)_第1頁
化學反應速率(5篇)_第2頁
化學反應速率(5篇)_第3頁
化學反應速率(5篇)_第4頁
化學反應速率(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化學反應速率(5篇)化學反應速率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掌握運用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比較反應速率大小的方法;

(2)通過識別有關化學反應速度與壓強、溫度或濃度等的圖像,提高識圖析圖能力,培養(yǎng)從圖像中挖掘化學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壓強對化學速率的影響,用活化分子理論解釋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教學過程]

見ppt文件。

[隨堂練習]

1.一般都能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溫;②改變生成物濃度;③增加反應物濃度;④加壓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NO和CO都是汽車尾氣里的有害物質(zhì),它們能緩慢地起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2NO+2CO=N2+2CO2

對此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B)改變壓強對反應速率沒有影響

(C)冬天氣溫低,反應速率降低,對人體危害更大

(D)無論外界條件怎樣改變,均對此化學反應的速率無影響

3.設C+CO22CO-

Q1,反應速率為υ1;N2+3H22NH3+

Q2,反應速率為υ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υ1和υ2的變化情況為()。

(A)同時增大(B)同時減小

(C)υ1增大,υ2減?。―)υ1減小,υ2增大

4.把鎂條投入到盛有鹽酸的敞口容器中,產(chǎn)生H2的速率可由如圖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鹽酸的濃度,②鎂條的表面積,③溶液的溫度,④氯離子的濃度,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5.下表中是各組反應的反應物和反應溫度,反應剛開始時,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編號金屬(粉末狀)酸的濃度及體積反應溫度

(mol)(℃)

AMg,0.16mol·L-1硝酸10mL60

BMg,0.13mol·L-1鹽酸10mL60

CFe,0.13mol·L-1L鹽酸10mL60

DMg,0.13mol·L-1硫酸10mL60

6.容積固定的2L密閉容器中進行的某一可逆反應

A(氣)+2B(氣)2C(氣)

以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改變表示的反應速度υ正,υ正、υ逆與時間的關系圖如所示。已知反應速率υ的單位為mol·L-1·s-1,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可表示()。

(A)A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減少(B)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減少

(C)C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D)B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

7.煅燒硫鐵礦產(chǎn)生二氧化硫,為了提高生成二氧化硫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把塊狀礦石碾成粉末(B)向爐內(nèi)噴吹氧氣

(C)使用Fe2O3作催化劑(D)降低體系的溫度

8.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1)和S(+6)的反應速率如圖2-1-4所示,已知這個反應速率隨著溶液中[H+]增大而加快。

(1)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

(2)反應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9.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2SO2+O22SO3反應,現(xiàn)控制下列三種不同的條件:

①在4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

②在400℃時,20molSO2與5molO2反應;

③在3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

問:開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正反應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10.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應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正向反應速率和I-、Fe3+的濃度關系為υ=k[I-]m[Fe3+]n(k為常數(shù))

[I-](mol·L-1)

[Fe3+](mol·L-1)

υmol·L-1·s-1)

(1)

0.20

0.80

0.032k

(2)

0.60

0.40

0.144k

(3)

0.80

0.20

0.128k

通過所給數(shù)據(jù)計算得知:

在υ=k[I-]m[Fe3+]n中,m、n的值為______。[選填A、B、C、D]

(A)m=1,n=1(B)m=1,n=2(C)m=2,n=1(D)m=2,n=2

碘離子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______鐵離子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選填:小于、大于、等于)

課堂練習答案

1B,2AC,3A,4C,5D,6B,7AB。

8.(1)2KClO3+6NaHSO3=3Na2SO4+KCl+3H2SO4,氫離子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2)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9.②;③。10.C;大于。

化學反應速率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建議

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jié)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的影響:

1.聯(lián)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xiàn)。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fā)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制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后據(jù)實驗現(xiàn)象概括出濃度對影響的規(guī)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的影響規(guī)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

4.通過對本節(jié)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并當堂課完成課后“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作為側(cè)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jié)側(cè)重介紹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的影響。教材注意聯(lián)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zhì)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xiàn)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和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數(shù)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shù)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jié)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jié)重點是濃度對的影響。難點是濃度對影響的原因。

第12頁

化學反應速率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建議

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jié)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的影響:

1.聯(lián)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xiàn)。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fā)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制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后據(jù)實驗現(xiàn)象概括出濃度對影響的規(guī)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的影響規(guī)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

4.通過對本節(jié)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并當堂課完成課后“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作為側(cè)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jié)側(cè)重介紹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的影響。教材注意聯(lián)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zhì)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xiàn)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和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數(shù)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shù)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jié)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jié)重點是濃度對的影響。難點是濃度對影響的原因。

教學設計示例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3.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情感目標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重點濃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外界條件對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

難點濃度對影響的原因。

教學方法誘思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閱讀教材引入]本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學習本章的意義

兩個問題:反應進行的快慢-問題。

反應進行的程度-化學平衡問題。

意義:是學習化學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并能指導化工生產(chǎn)。

[錄象]古代建筑物受到腐蝕的記錄片。

[講述]從片中我們知道,古代建筑物在本世紀所遭受的腐蝕比過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所遭受的腐蝕還要嚴重的原因是酸雨。為什么會使腐蝕的速度變快呢?這就是我們第一節(jié)要研究的問題。

[板書]第一節(jié)

[指導實驗][實驗2-1]等濃度的鹽酸和醋酸分別與大理石反應。

現(xiàn)象:在加入鹽酸的試管里,大理石與鹽酸迅速反應,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而加入醋酸的試管里,反應緩慢,只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

[講解]不同的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不一樣,如何表示呢?

結論:不同的化學反應有快有慢。

[板書]一、

1、定義: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2、表達式:略

[設問]對于同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物質(zhì)表示,數(shù)值是否一樣呢?讓我們看下面的練習。

[投影]練習:在給定條件下,氮氣與氫氣在密閉容器中合成氨。起始時加入氮氣和氫氣且濃度分別為1.0mol/L和3.0mol/L,2秒后,氮氣的濃度為0.8mol/L,氫氣的濃度為2.4mol/L,氨氣的濃度為0.4mol/L。分別用氮氣、氫氣和氨氣的濃度變化表示的這2秒內(nèi)的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計算、思考]

3H2+N2=2NH3

起始3.01.00

濃度mol/L

2S后2.40.80.4

濃度mol/L

[總結]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zhì)濃度表示,數(shù)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數(shù)比,應指明是用那種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表示的速率,實質(zhì)是平均反應速率。

[過渡]下面來研究影響的因素。

補充實驗:

在三只試管里分別放入5mL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分別加入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銅絲,鋁絲,鐵絲。

[講解]銅是氫后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鋁的反應速率快,說明物質(zhì)的性質(zhì)即內(nèi)因是決定的重要因素。那么,外界條件對是如何影響呢?

現(xiàn)象:銅絲與稀鹽酸不反應;鋁絲比鐵絲溶解的快,氣體生成的快。

[板書]二、外界條件對的影響

[指導實驗][實驗2-2]大理石與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并給其中一個加熱。

[實驗2-3]H2O2的分解反應

(2-2)現(xiàn)象:在加入1mol/L鹽酸的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冒出,在加入0.1mol/L鹽酸的試管中氣泡產(chǎn)生得很慢。加熱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2-3)現(xiàn)象: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時,立即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在沒有加入MnO2粉末的試管只有少量氣泡。

[提出問題]通過以上實驗,說明影響的外界條件有那些?是如何影響的?

[回答]

影響的外界條件有濃度、溫度和催化劑。濃度越大、溫度越高、使用催化劑,則越快。

[板書]1、濃度對的影響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

[設問]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壓強對也有影響,為什么?

[回答]

對于氣體來說,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體積與所受的壓強成反比。如果氣體的壓強增大,體積就縮小,則濃度就會增大,就加快。

[板書]

2、壓強對的影響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可以增大。

3、溫度對的影響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增大。

4、催化劑對的影響

使用催化劑可以加快。

[閱讀]P35最后自然段。影響的外界條件還有什么?

[設問]為什么在補充實驗中選擇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金屬?

[回答]因為固體顆粒的大小對也有影響。

[追問]怎樣影響?

[回答]顆粒越細,接觸面積越大,越快。

[留疑]外界條件對的影響的原因是什么?

[課堂練習]

1、反應4NH3(g)+5O2(g)==4NO(g)+6H2O(g),在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汽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了0.45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v(x)(反應外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為()

A.v(NH3)=0.010mol/(L·s)

B.v(O2)=0.0010mol/(L·s)

C.v(NO)=0.0010mol/(L·s)

D.v(H2O)=0.045mol/(L·s)

2、在四個不同的容器中,采用不同條件進行合成氨反應,根據(jù)下列在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用H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mol/(L·min)

B.用NH3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3mol/(L·min)

C.用N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2mol/(L·min)

D.用H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3mol/(L·min)

3、增大壓強,能使下列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

B.CO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O2和H2

C.將CO2通人石灰水中

D.Na2O溶于水

4、在帶有活塞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e2O3+3H2=2Fe+3H2O,采用下列措施不能改變反應速率的是()

A.增加Fe2O3投入量

B.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增加通人H2的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

D.充入N2,保持容器內(nèi)體積不變

[答案]

1、C;2、C;3、B、C;4、A、D

[作業(yè)]P36一、二

探究活動

找出身邊因變化而受到影響的實例,并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總結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化學反應速率篇四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作為側(cè)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jié)側(cè)重介紹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的影響。教材注意聯(lián)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zhì)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xiàn)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和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數(shù)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shù)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jié)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jié)教學重點:濃度對的影響。

本節(jié)教學難點:濃度對影響的原因。

教學建議

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jié)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的影響:

1.聯(lián)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xiàn)。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fā)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制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后據(jù)實驗現(xiàn)象概括出濃度對影響的規(guī)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的影響規(guī)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

4.通過對本節(jié)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并當堂課完成課后“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2.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情感目標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濃度對的影響。外界條件對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

三、教學難點濃度對影響的原因。

四、教學方法目標引讀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二章化學平衡。

【板書】第二章化學平衡

【指導閱讀】閱讀P.30引言,了解這一章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及學習此章的意義。

【閱讀教材、思考并回答問題】

兩個問題:反應進行的快慢——問題。

反應進行的程度——化學平衡問題。

意義:是學習化學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并能指導化工生產(chǎn)。

【引言】我們這節(jié)課進一步從微觀角度研究影響的條件。

【板書】第一節(jié)

【復習提問】1.什么是?

2.影響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響?

【投影】影響的因素

內(nèi)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zhì)。

外因: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

濃度、壓強越大、溫度越高、使用正催化劑,則越快。

【板書】一、濃度對的影響

【提出問題】投影

1.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zhì)是什么?

2.化學反應的實現(xiàn)靠什么?碰撞有幾種可能?

3.什么是有效碰撞?什么是活化分子?

4.為什么增大濃度會增大?

【展示】媒體演示濃度對的影響。

【投影】小結

【傾聽、記錄】

【回憶、討論】

【回答、補充完善】

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反應物分子總數(shù)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不變)→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增大

活化分子:具有較高能量的分子。

【閱讀教材】P.31~34,討論(四人一組)

【回答、補充完善】

【記錄】

【板書】二、壓強對的影響

【提問】壓強如何影響?

【投影】小結

有氣體存在的反應:

壓強增大→體積縮小→濃度增大→增大

僅有固體、液體存在的反應:壓強對化學反應

速率無影響(壓強的改變實質(zhì)上是濃度的變化。壓

強變化時固體、液體的體積變化可以忽略不計)。

【提出問題】溫度、催化劑是如何影響化學反應速

率的?

【指導閱讀、討論】

【思考、回答】

,壓強增大,氣體體積縮小,濃度增大。

【板書】三、溫度對的影響

四、催化劑對的影響

【投影】小結

溫度對的影響(濃度一定):溫度升高使不少非活分子獲得能量成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增大。

催化劑對的影響:使用正催化劑改變反應途徑→降低反應所需的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增大。

【討論】P.35討論題。

【設問】哪些方法不適合作為加快這個呢?

【小結】我們學習了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但對具體的某一個化學反應,應具體分析改變速率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閱讀教材】P.34,討論問題(四人一組)。

共同總結。

【討論、回答】

可以采用使用鐵粉、增大鹽酸的濃度、加熱、加壓和使用催化劑的方法增大。

【思考并回答】增加鐵的量不影響,加壓不適合,通常也不使用催化劑,增大鹽酸濃度使氫氣中氯化氫含量過量。

【練習】投影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0.1mol/L的鹽酸和0.1mol/L的醋酸分別與2mol/L的反應的速率相同

B.0.1mol/L的鹽酸和0.1mol/L的硝酸分別與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應的速率相同

C.Mg和Fe與0.1mol/L鹽酸反應速率相同

D.大理石和大理石粉分別與0.1mol/L的鹽酸反應速率相同

2.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加快分子運動速度,增加分子碰撞的機會

B.降低反應所需的能量

C.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3.反應M+N→P溫度每升高10℃,增大3倍。已知在10℃時完成反應的10%需81min,若將溫度提高到30℃時完成反應的10%,需要的時間為()

A.9minB.27min

C.13.5minD.3min

4.將10molA和5molB放入10L真空箱中,某溫度下發(fā)生反應:。在最初0.2s內(nèi),消耗A的平均速率為,則在0.2s時,箱中有molC生成。

【作業(yè)】P.36一、二、三、四、五

答案:

1.B

【解析】鹽酸、硝酸是強電解質(zhì),當酸的濃度相同時,所含氫離子的濃度也相同。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等濃度時氫離子濃度不相等,所以A選項反應速率不相等,B選項反應速率相等。C、D選項分別是金屬活動性(內(nèi)因)、顆粒大小不同,所以反應速率都不同。

2.C

【解析】升高溫度能加快分子運動速度,但不是加快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

3.A

【解析】升高溫度后的的公式為(為每升高10℃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shù))

4.0.08mol

化學反應速率篇五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