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講精練-必修1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解析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講精練-必修1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解析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講精練-必修1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解析版)_第3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講精練-必修1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解析版)_第4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講精練-必修1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強化二:連接體模型

考點一、動力學的連接體問題

1.連接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的物體組成的具有相同運動狀態(tài)的整體叫連接體.如幾個物體疊放在一起,

或并排擠放在一起,或用繩子、細桿等連在一起,如圖所示,在求解連接體問題時常用的方法為整體法與隔離法.

2.整體法:把整個連接體系統(tǒng)看作一個研究對象,分析整體所受的外力,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優(yōu)點

在于它不涉及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3.隔離法:把系統(tǒng)中某一物體(或一部分)隔離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優(yōu)

點在于將系統(tǒng)內(nèi)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轉化為研究對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單個物體(或一部分)的受力情況或單

個過程的運動情形.

考點二.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選用

(1)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連接體問題時,要優(yōu)先考慮整體法;如果還需要求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再用隔離法.

(2)求解連接體問題時,隨著研究對象的轉移,往往兩種方法交替運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種方法求加速度,

再用另一種方法求物體間的作用力或系統(tǒng)所受合力.

考點三.常見連接體的類型

(1)同速連接體(如圖)

特點:兩物體通過彈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速度和相同加速度.

處理方法:用整體法求出a與F合的關系,用隔離法求出F內(nèi)力與a的關系.

(2)關聯(lián)速度連接體(如圖)

特點:兩連接物體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但有所關聯(lián).

處理方法:分別對兩物體隔離分析,應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題型一: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連接體問題

1.(2023下·浙江紹興·高一??计谥校┤鐖D所示,A、B兩個木塊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mB,第

一次用水平力F從左邊推動兩木塊一起運動,此時它們的加速度為a1,A、B間彈力為N1,第二次將水平力F反向,

大小不變,從右邊推動兩木塊一起運動,此時它們的加速度為a2,A、B間彈力為N2,則()

A.a(chǎn)1a2B.a(chǎn)1a2

C.N1N2D.N1N2

【答案】D

【詳解】AB.第一次用水平力F從左邊推動兩木塊時,A、B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對整體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a1

mAmB

同理,當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塊B的右端時,整體的加速度為

F

a2

mAmB

可知

a1a2

故AB錯誤;

CD.第一次用水平力F從左邊推動兩木塊時,隔離B分析有

mBF

N1mBa1

mAmB

當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塊B的右端時,隔離A分析有

mAF

N2mAa2

mAmB

因為

mAmB

可知

N1N2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2023下·重慶沙坪壩·高一重慶八中??奸_學考試)如圖所示,5塊質(zhì)量均為m的木塊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編

FF

號為3的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其他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當用水平力F推第1塊

10mg20mg

木塊使它們共同加速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右向左,兩塊木塊之間的摩擦力依次變小

B.木塊加速度為0.2m/s2

C.第2塊木塊與第3塊木塊之間的彈力大小為0.90F

D.第3塊木塊與第4塊木塊之間的彈力大小為0.38F

【答案】D

【詳解】A.木塊之間只有彈力,無摩擦力,A錯誤;

B.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

FF

Fmg4mg5ma

10mg20mg

7F

a

50m

F

由于未知,加速度無法求得結果,B錯誤;

m

C.對前兩塊木塊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F2mgF2ma

20mg23

F230.62F

C錯誤;

D.對前三塊木塊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F

F2mgmgF3ma

20mg10mg34

F340.38F

D正確;

故選D。

3.(2022上·江蘇南京·高一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茧A段練習)高鐵已成為重要的“中國名片”,領跑世界。一輛由

8節(jié)車廂編組的列車,從車頭開始編號的第2、3、6和7共四節(jié)為動力車廂,其余為非動力車廂,每節(jié)車廂質(zhì)量均

為m。當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加速啟動時,每節(jié)動力車廂牽引力大小均為F,每節(jié)車廂所受阻力為車廂重力的k倍,

重力加速度為g。則()

A.啟動時車廂對乘客作用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F2kmg

B.整列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2m

F

C.第3節(jié)車廂對第2節(jié)車廂的作用力大小為

2

F2kmg

D.第2節(jié)車廂對第1節(jié)車廂的作用力大小為

2

【答案】B

【詳解】A.啟動時車廂對乘客豎直方向有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有沿動車運動方向的水平摩擦力,兩個力

的合力方向斜向上方,故A錯誤;

B.對整體列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4F8kmg8ma

解得

F2kmg

a

2m

故B正確;

C.對第1、2節(jié)車廂的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32F2kmg2ma

解得

F320

故C錯誤;

D.對第1節(jié)車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21kmgma

解得

F

F

212

故D錯誤。

故選B。

題型二:彈簧或細繩相連的連接體問題

4.(2023上·云南保山·高一校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兩塊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塊A、B,A的

質(zhì)量為m1,B的質(zhì)量為m2,A、B之間用輕質(zhì)細繩連接?,F(xiàn)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A、B開始一起做勻加速

運動,運動過程中把一塊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塊上面,系統(tǒng)仍加速運動。則在粘上橡皮泥并達到穩(wěn)定后,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無論粘在哪個木塊上面,系統(tǒng)的加速度都將不變

B.若粘在木塊A上面,繩的拉力增大

C.若粘在木塊B上面,繩的拉力增大

D.無論粘在哪個木塊上面,繩的拉力都增大

【答案】C

【詳解】粘上橡皮泥前,以A、B為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m)gF

a12g

m1m2m1m2

以B為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TmgT

a2g

m2m2

可得繩的拉力大小為

m

T2F

m1m2

粘上橡皮泥后,以A、B、橡皮泥為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mm)gF

a120ga

m1m2m0m1m2m0

若粘在木塊A上面,以B為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TmgT

a2g

m2m2

解得

mm

T2FT2F

m1m2m0m1m2

若粘在木塊B上面,以B為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T(mm)gT

a20g

m2m0m2m0

解得

mmm

T20FT2F

m1m2m0m1m2

故選C。

5.(2023上·江蘇連云港·高一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塊通過細繩繞過輕質(zhì)定滑輪,與光滑水平桌面上

質(zhì)量為M的物塊相連,繩與桌面平行,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g

A.M的加速度大小為

M

B.繩中拉力等于mg

C.將M與m互換,M的加速度大小不變

D.將M與m互換,細繩中的拉力大小不變

【答案】D

【詳解】AB.設繩的拉力為F,對物體M研究,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對物體m,有

mgFma

聯(lián)立可得

mgMmg

a,F(xiàn)

MmMm

故AB錯誤;

CD.將M與m互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MgFMa

聯(lián)立可得

MgMmg

a,F(xiàn)

MmMm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6.(2022上·河南安陽·高一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將物塊A、B連在一起靜止不動。物塊B

1

的質(zhì)量是物塊A質(zhì)量的,如果在物塊B的下面再吊上一個與物塊B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C后,發(fā)現(xiàn)連接A、B細繩上

3

的拉力是原來的1.8倍,則物塊A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1113

A.B.C.D.

8424

【答案】C

【詳解】開始時,繩上拉力

1

Tmgmg

B3A

如果在物塊B的下面再吊上一個與物塊B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C后,發(fā)現(xiàn)連接A、B細繩上的拉力是原來的1.8倍

T'1.8T0.6mAg

對B、C整體分析

2mBgT'2mBa

對A分析

T'mAgmAa

解得

1

2

故選C。

題型三:含有懸掛小球的連接體問題

7.(2023上·四川遂寧·高一射洪中學??茧A段練習)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的小車車廂底部有一質(zhì)量為m1的木塊,木

塊和車廂通過一根水平輕彈簧相連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在車廂的頂部用一根細線懸掛一質(zhì)量為m2的小球。某

段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在這段時間內(nèi)木塊與車廂保持相對靜止,彈簧的形變量為x,如圖所示。

不計木塊與車廂底部的摩擦力(重力加速為g),則在這段時間內(nèi)()

A.小車一定向左做加速運動

B.細線拉力大小為m2gcosθ

C.彈簧可能處于壓縮狀態(tài)

mgtan

D.彈簧的形變量為x1

k

【答案】D

【詳解】AB.由題意知,木塊、小車、小球相對靜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有:小球受重力

mg和細線的拉力T,在兩個力作用下小球在豎直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水平方向產(chǎn)生加速度,所以有

Tsinm2a,Tcosm2g

解得小球的加速度

agtan

方向水平向左,則小車的加速度為agtan,方向水平向左,而小車的速度方向不確定,所以小車可能向左做加

速運動,也可能向右減速運動。解得細線拉力大小為

mg

T2

cos

故AB錯誤;

C.對木塊m1分析知,m1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合力水平向左,彈簧對m1必定有水平向左的拉力,所以彈簧一定處

于伸長狀態(tài),故C錯誤;

D.對m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kxm1a

解得

mgtan

x1

k

故D正確。

故選D。

8.(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如圖所示,水平面上的小車內(nèi)固定一個傾角為θ=30°的光滑斜面,平行于斜面的細繩

一端固定在車上,另一端系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小球和小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且

加速度大小不超過a1時,小球仍能夠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過a2

時,小球仍能夠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則a1和a2的大小之比為()

A.3∶1B.3∶3C.3∶1D.1∶3

【答案】D

【詳解】分析小球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由正交分解法得,水平方向上有

FNsinθ-FTcosθ=ma1

豎直方向上有

FNcosθ+FTsinθ=mg

解得

FNsinFTcos

a1=g

FNcosFTsin

球仍能夠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的臨界條件是細繩拉力

FT=0

解得

a1=gtan30°

同理可得,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則

FTcosFNsin

a2=g

FNcosFTsin

球仍能夠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的臨界條件是斜面對小球的彈力

FN=0

解得

g

a2=

tan30

所以

a1a2=1∶3

故選D。

9.(2023上·山西運城·高一康杰中學校考期末)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質(zhì)量為3m的小車在沿斜

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小車支架上用細繩懸掛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若在小車下滑的過程中,連接小球

的輕繩恰好水平,則外力F的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

A.6mgB.5mgC.4mgD.3mg

【答案】A

【詳解】對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水平方向繩子的拉力,由于小車沿斜面下滑,則小球的合力沿斜面向下,

根據(jù)幾何關系可知,小球的合力

F'合2mg

則小球的加速度為

F'

a合2g

m

對小車和小球整體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4mgsin304ma

聯(lián)立解得

F6mg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題型四:加速度不同的連接體問題

10.(2022上·黑龍江哈爾濱·高一哈爾濱三中??计谀┤鐖D所示,物體A置于水平地面上,B、C疊放,A、B間

連有輕質(zhì)彈簧,彈簧被壓縮后用細線把A、B固定住,細線的拉力為F,A、B質(zhì)量均為2m,C的質(zhì)量為m,重力

加速度為g,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細線剪斷,則在剪斷細線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F

A.C物體的瞬時加速度為0B.B物體的瞬間加速度為

m

F

C.A物體對地面壓力為5mgD.C對B的壓力為mg

3

【答案】D

【詳解】剪斷前,設彈簧的彈力為F,對B、C有

3mgFF

AB.剪斷瞬間,繩的拉力消失,B、C加速度相同,則

F3mg3ma

聯(lián)立解得

F

a

3m

故AB錯誤;

C.對A分析得

N2mgF5mgF

故C錯誤;

D.對C分析得

Nmgma

解得

F

Nmg

3

故D正確。

故選D。

11.(2021上·河南·高一校聯(lián)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的裝置中,質(zhì)量為2kg滑塊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與水平面間

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一輕繩水平連接A過兩輕質(zhì)滑輪豎直系在橫梁上,現(xiàn)將一質(zhì)量為4kg的物塊B掛于動滑

輪上,手先按著滑塊A不動,再釋放A,則在B豎直下落過程中A的加速度大小為(g取10m/s2)()

71055

A.m/s2B.m/s2C.m/s2D.m/s2

4343

【答案】B

【詳解】釋放A時,設繩的拉力為T,滑塊A的加速度為aA,物塊B的加速度為aB,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對

滑塊A,有

TmAgmAaA

對物塊B,有

mBg2TmBaB

根據(jù)動滑輪知識可知

aA2aB

聯(lián)立解得

10

am/s2

A3

故選B。

12.(2016·甘肅天水·高三階段練習)如圖,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半球形物體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過最高

點處的釘子用水平輕質(zhì)細線拉住一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為g,則()

A.地面對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Rr

B.B對A的壓力大小為mg

R

r

C.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mg

R

2

RrR2

D.若剪斷繩子(A不動),則此瞬時球B加速度大小為g

R

【答案】B

【詳解】A.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整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地面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沒有外力,

A對地面的摩擦力為零,故A錯誤;

B.以B球為研究對象,B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的繩子拉力和沿大球半徑方向向外的支持力,根據(jù)幾

何關系可得

mgR

cos

NRr

得出支持力的大小為

Rr

Nmg

R

故B正確;

C.根據(jù)幾何關系,拉力

(Rr)2R2

Tmgtanmg

R

故C錯誤;

D.若剪斷繩子(A不動)的瞬間,相當于B球從所在點的切線組成的斜面下滑,根據(jù)幾何知識可得

(Rr)2R2

sin1cos2

Rr

故有

(Rr)2R2

agsing

Rr

故D錯誤。

故選B。

題型五:連接體綜合問題

13.(2023上·江蘇揚州·高三校聯(lián)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傾角為37的斜面體C固定于水平面上,質(zhì)量mB10kg

的物體B置于斜面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5;物體B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物體A相連接,連接B

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滑輪通過輕桿固定在天花板上。重力加速度為g10m/s2(sin370.6,cos370.8)

(1)若物體B恰好沿斜面勻速下滑,求物體A的質(zhì)量mA;

(2)若物體A的質(zhì)量為mA15kg,由靜止釋放A物體,求運動過程中,繩中拉力的大小FT。

【答案】(1)mA2kg;(2)FT120N

【詳解】(1)B勻速下滑,A勻速上升繩中拉力為

FTmAg

B勻速下滑,則

mBgsinFTmBgcos0

解得

mA2kg

(2)由于

mAgmBgsinmBgcos

則B沿斜面加速上滑動,對B有

FTmBgsinmBgcosmBa

對A有

mAgFTmAa

解得

FT120N

14.(2023上·天津寧河·高一天津市寧河區(qū)蘆臺第一中學校考期末)如圖所示,斜面體上固定一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豎

直擋板,質(zhì)量m1.0kg的勻質(zhì)光滑球置于斜面體與擋板之間,斜面體質(zhì)量M2.0kg、傾角37,置于粗糙水平

面上,現(xiàn)對斜面體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使斜面體向右運動。已知斜面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0,

sin370.6,cos370.8,取g10ms2。則:

(1)若在外力作用下斜面體與球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求斜面體對球的彈力大小FN1和擋板對球的彈力大小FN2;

(2)當擋板對球的作用力剛好為零時,求斜面體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大小F。

【答案】(1)FN112.5N,F(xiàn)N27.5N;(2)F28.5N

【詳解】(1)根據(jù)題意,對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有

mg

F,F(xiàn)mgtan

N1cosN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FN112.5N,F(xiàn)N27.5N

(2)當擋板對球的作用力為零時,設斜面體與球一起向右運動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對球有

mgtanma

對整體有

FMmgMma

聯(lián)立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F28.5N

15.(2023上·江蘇鹽城·高一校聯(lián)考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3kg的一只長方體形空鐵箱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

平面向右勻加速運動,鐵箱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為0.2,此時有一個質(zhì)量為1kg的物塊恰好能靜止在空鐵箱

2

內(nèi)壁上,如圖所示,物塊與鐵箱內(nèi)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為0.5,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求:

(1)物塊受到鐵箱的摩擦力Ff大??;

(2)鐵箱向右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a大??;

(3)水平拉力F的大小。

【答案】(1)10N;(2)20m/s2;(3)88N

【詳解】(1)根據(jù)題意可知,物塊恰不下滑,則由平衡條件可得

Ffmg10N

(2)物塊隨鐵箱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則可知物塊與鐵箱的加速度相同,設為a,鐵箱對物塊的支持力為FN,由牛

頓第三定律可知,鐵箱對物塊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塊對鐵箱的壓力大小,則有

Ff2FN

解得

FN20N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Nma

解得

a20m/s2

(3)對鐵箱,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1(mM)g(mM)a

解得

F88N

專題強化

一、單選題

16.(2023上·遼寧沈陽·高一遼寧實驗中學??计谥校┤鐖D所示,小車內(nèi)沿豎直方向的一根輕質(zhì)彈簧和一條與豎直

方向成角的輕質(zhì)細繩拴接一小球,此時小車與小球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繩一定對小球有拉力

B.輕彈簧一定對小球有彈力,彈力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

C.細繩一定對小球有拉力,但是輕彈簧不一定對小球有彈力

D.細繩不一定對小球有拉力,輕彈簧也不一定對小球有彈力

【答案】D

【詳解】A.若小車勻速運動,則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力為零,可知此時細繩對小球無拉力,選項A錯誤;

B.當車有向右的加速度時,且當加速度大小為

a=gtanα

時輕彈簧對小球無彈力,選項B錯誤;

CD.由以上分析可知,細繩不一定對小球有拉力,輕彈簧也不一定對小球有彈力,選項C錯誤,D正確。

故選D。

17.(2023上·湖南長沙·高一長郡中學??计谥校┤鐖D所示是采用動力學方法測量空間站質(zhì)量的原理圖,飛船與空

間站對接后,在推進器工作時測出飛船和空間站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為a,若已知飛船質(zhì)量為m1,推進器的平均推力

大小為F,則空間站的質(zhì)量m2為()

FFFF

A.mB.mC.mD.

a1a11aa

【答案】B

【詳解】對整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

a

m1m2

則空間站的質(zhì)量

F

mm

2a1

故選B。

18.(2023上·山西運城·高一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兩個傾角相同的滑桿上分別套有A、B兩個圓環(huán),兩個圓環(huán)分別

用細線懸吊兩一個物體C、D,當它們都沿滑桿向下滑動時A的懸線與桿垂直,B的懸線豎直向下。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A、B環(huán)與滑桿之間都有摩擦力

B.A、B環(huán)與滑桿之間都沒有摩擦力

C.A環(huán)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D.B環(huán)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詳解】AC.假設A環(huán)與桿間的摩擦力為f,對A環(huán)受力分析如圖1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mAgsinfmAa

對小球C則有

mCgsinmCa

聯(lián)立解得

agsin,f0

即可知A環(huán)與桿間無摩擦,A環(huán)與小球C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C錯誤;

BD.對D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假設D球合力不為零,則其合力一定在豎直方向上,由于D球

沿著桿做直線運動,合力應與速度方向共線,即沿著桿的方向,顯然假設不成立,D球所受合力一定為零,即D球

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對B環(huán)受力分析,假設受到桿的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圖2

由于D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則B環(huán)也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為零,分析可知,B環(huán)一定要受到沿桿向上的摩擦

力作用合力才能為零,因此假設成立,B環(huán)受摩擦力作用,故B錯誤,D正確。

故選D。

19.(2023上·湖北鄂州·高一??计谀┤鐖D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分別為1kg和2kg的物塊A和B與輕質(zhì)彈

簧相連,用大小為F15N的恒力作用在A上,使A和B相對靜止一起向左勻加速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彈力大小等于5N

B.A的加速度大小為15m/s2

C.突然撤去F瞬間,B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

D.撤去F后的短暫時間內(nèi),A、B的速度都將減小

【答案】C

【詳解】AB.以A、B為做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AmBa

解得

a5m/s2

隔離B,對B受力分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彈mBa

解得

F彈10N

故AB錯誤;

C.撤去外力F的瞬間,彈簧彈力來不及發(fā)生變化,故B的加速度瞬間不變,仍為5m/s2,故C正確;

D.撤去F后的短暫時間內(nèi),A物塊在彈簧彈力作用下,速度將減小,B在彈簧彈力作用下,速度將繼續(xù)增大,故

D錯誤。

故選C。

20.(2023上·山東泰安·高一??计谀┵|(zhì)量為2m的物體A和質(zhì)量為m的物體B相互接觸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

示。若對A施加水平推力F,使兩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F

A.若水平面光滑,物體A的加速度為

3m

2

B.若水平面光滑,物體A對B的作用力為F

3

Fmg

C.若物體A與地面無摩擦,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物體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

3

Fmg

D.若物體A與地面無摩擦,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物體B的加速度為

3

【答案】A

【詳解】A.如果水平面光滑,以A、B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2mma

解得

F

a

3m

故A正確;

B.如果水平面光滑,以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對B的作用力為

1

TmaF

3

故B錯誤;

CD.若物體A與地面無摩擦,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g2mma'

解得

Fmg

a'

3m

以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T'mgma'

解得

F2mg

T'

3

故CD錯誤。

故選A。

21.(2023上·河北邢臺·高一邢臺一中??计谀┤鐖D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物體疊放在豎直彈簧上并保持

靜止,用大小等于1.5mg的恒力F向上拉B,運動距離為h時,B與A分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與A剛分離時,彈簧長度等于原長

B.B與A剛分離時,它們的加速度為0.5g

mg

C.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等于

h

D.在B與A分離之前,它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答案】B

【詳解】B.B與A剛分離時,B與A間彈力為零,對物體B受力分析有

F合Fmgma

可得

a0.5g

B與A剛分離時,加速度相等,它們的加速度為0.5g,故B正確;

A.B與A剛分離時,對物體A受力分析有

F彈mgma

解得

F彈1.5mg

彈力方向向上,可知B與A剛分離時,彈簧長度處于壓縮狀態(tài),故A錯誤;

C.A、B兩物體疊放在豎直彈簧上并保持靜止有

kx12mg

B與A剛分離時,有

kx2F彈1.5mg

x1x2h

解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等于

mg

k

2h

故C錯誤;

D.在B與A分離之前,將A和B作為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kx2mg

a

2m

在B與A分離之前,彈簧彈力一直大于mg且在減小,可得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逐漸減小,故它們做加速度減小

的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B。

22.(2023下·河南平頂山·高一汝州市第一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13kg、m22kg

的物塊1、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間用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連接。兩個大小分別為F140N、F230N的水平拉力

分別作用在物塊1、2上,則()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0N

2

C.在突然撤去力F2的瞬間,物塊2的加速度大小為8m/s

2

D.在突然撤去力F1的瞬間,物塊2的加速度大小為2m/s

【答案】D

【詳解】AB.以物塊1、2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F

a122m/s2

m1m2

以物塊1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1Fm1a

解得

F34N

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4N,故AB錯誤;

C.在突然撤去力F2的瞬間,彈簧測力計的彈力不發(fā)生變化,故物塊2的加速度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