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精選2
(二十一)
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shù)
月,遷御史大夫。后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木起獄法小吏,后學(xué)《詩》《禮》,皆通
大義。及居相位,尚寬大,好禮讓。掾史有罪臧,不稱職,輒予長休告”},終無所案
驗??突蛑^吉日:“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奔眨骸胺蛞匀?/p>
有案吏之名,吾竊陋焉?!焙笕舜?,因以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屬掾史,
務(wù)掩過揚善。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普主吏白欲斥之,吉日:“以
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fù)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彼觳蝗ヒ病?/p>
此馭吏邊郡人,習(xí)知邊塞發(fā)奔命警備事,嘗出,適邊都發(fā)奔命書馳來至。馭吏因至公車
刺取{2},知虜入云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未已,詔召丞相、御史,問以虜所入
郡吏,吉具對。御史大夫猝遺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吉
乃嘆日:“士無不可容,能各有所長。向使丞相不先聞馭吏言,何見勞勉之有?”掾史
由是益賢吉。吉又嘗出,逢清道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吉前行,
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謂丞相前后失問,
或以譏吉,吉日:“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奏行賞罰而已。
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于道路問也。方春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jié).
恐有所傷害也。是以問之?!鞭蚴纺朔?,以吉知大體。五風(fēng)三年春,吉病篤。薨,謚日
定侯。(節(jié)選自《漢書?丙吉傳》)
[注]{1}長休告:放長假,使……離職。
⑵刺?。捍烫?。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因至公車刺取,知虜入云中、代郡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召丞相、御史,問以虜所入郡吏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2.卜.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丙吉“為人寬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組是
后人代吉,因以為故事。
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掾史獨謂丞相前后失問。
于官屬掾史,務(wù)掩過揚善。
歲竟奏行賞罰而已。
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
非所當于道路問也。
3.卜.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丙吉以獄吏出身,修習(xí)《詩》《禮》,通曉大義.最終官至丞相。他處理政
務(wù)以寬松禮讓為懷,三公之阿不直接處分屬更,從丙吉開始而形成慣例。
R.丙吉的車夫因酒醉而在車上嘔吐,西曹主吏報告丙吉并主張趕走車夫,丙吉
認為因醉酒將他趕走,會使他無處容身,于是勸西曹主吏予以容忍。
C.車夫被丙吉的寬容所感動,他主動要求去探聽敵虜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
并詳盡報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問時,丙吉能從容應(yīng)對,受到褒獎。
D.內(nèi)吉觀察問題十分細致,長于以小見大。他見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進而聯(lián)
想到氣候可能出現(xiàn)異常,將產(chǎn)生不利影響,他的下屬對此十分佩服。
(二十二)
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悻候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悻候奉調(diào),余去富陽。富陽
高傅占,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周豐,字維城,其先紹興
人也,有贊。父曰重章,火災(zāi)蕩其家,流寓富陽,抑郁無聊,益躋弛,不問生產(chǎn),遂大
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寒,父中夜自外歸,輒引父足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
卒,學(xué)賈。晨有老人過肆,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
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母脫有不當意,或端坐
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孫遠見者,
言其寢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豐年四十二,過吳山,有相者睨
之良久,引其手指之F1:“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隨德.當有子,富壽康寧,自今始矣」
豐致富,有子二人、孫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豐于鄉(xiāng)里能行其德,有長者行。
嘗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已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物。以告豐,豐急令如故藏,誡勿
言,其來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人。然豐嘗曰:'吾愧吳翁、
焦翁吳翁者,徽州人,貴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默置其戶中,
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fā),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
與一金。凡數(shù)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贊遣之歸。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
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清?張惠
言《周維城傳》,略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流寓富陽,抑郁無聊無聊:精神無所寄托
B益新她,不問生產(chǎn)生產(chǎn):生活與財產(chǎn)
C殆不自覺也自覺:自己意識到
D吾生平感婦翁知我生平:有生以來,平素
2.卜.列各組句了?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忐者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B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
眾人皆醉,何不宜甫其糟而啜其酶
C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嘗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
問其與飲食者,皆富貴也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周維城優(yōu)良品質(zhì)的一組是
①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②過吳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乃砂,公殆有隱德④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
⑤吾愧吳翁、焦翁⑥默置其戶中,不使知也
A①④⑤B???C②??D②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維城祖上本為富人,后來家中發(fā)生火災(zāi),周家資產(chǎn)蕩盡。十余歲時父親離世,他
開始學(xué)習(xí)經(jīng)商,并因經(jīng)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沒見過周維城,從他人的轉(zhuǎn)述中了解到他的許多事跡。在作者看來,周維城
雖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值得稱贊。
C高傅占曾向作者談起吳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維城同樣也能施舍助人,
只是與年長的吳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資讓漁人從洪水中救起許多落水者,并將他們留下來,供給飲食,等到他們
賺了錢以后,再把他們分別遣送回家。
(二十三)
H褒城驛壁(唐)孫樵
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
甚蕪,堂虎甚殘,烏睹其所謂宏麗者?
訊于驛吏,則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節(jié)度治所,龍節(jié)虎旗,馳驛奔粘,
以去以來,轂交締制①,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且一歲賓至者
不下數(shù)百輩,茍夕得其庇,饑得其飽,皆暮至朝去,寧有顧?quán)囊??至如棹舟,則必折
篙破舷碎鶴②而后止:漁釣,則必枯泉汩泥盡魚而后止;至有飼馬于軒,宿隼于堂:兒
所以污敗室廬,糜毀器用。官小者,其下雖氣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橫,難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與曩類。某曹八九輩,雖以供饋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補數(shù)十百人
殘暴乎?”
語未既,有老航笑于旁,且曰:“舉今州縣皆驛也。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
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而戶口日益破,疆場
無侵削之虞,而墾田口益其,生民日益困,財力口益竭,其故何哉?凡與天子共治天下
者,刺史、縣今而己,以其耳目接了民,而政令速丁?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輕任刺史、
縣令,而又促數(shù)于更易。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近者一二歲再更。故州縣之政,
茍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則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縣
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當愁醉醴,當饑飽鮮,囊帛樓金,笑與秩終。”嗚
呼!州縣真驛耶?知③更代之隙,鉆吏因緣恣為奸欺,以賣州縣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
不困,財力不竭,戶口不破,墾田不寡,難哉!
予既揖退老航,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
[注]①舸(md):磨擦。②鶴(yi:水鳥,古代在船頭以彩色畫譴鳥之形,這里指船頭。③好l(shOn):況旦。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視其舟,則離敗而哆膠:擱淺。
B.庭除甚蕪除:廢棄。
C.疆場無侵削之摩虞:憂慮。
D.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條:整理。
2.卜.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視其沼,則淺混而污「以賣州縣者乎
I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I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0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D(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
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I四海之大,有幾人欽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由是拳修其驛,以示雄大B.則必折篙瑕舷睜鵲而后止
C.則必怵泉汩泥與魚而后止D.零帛帙金,笑與秩終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巴褒城驛由宏麗變?yōu)槠茢〉脑?,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民
風(fēng)奢靡的不滿。
B.文中“舉今州縣皆驛也”承上啟下,是連接二、三兩段的關(guān)鍵,表明天下凋敝與驛站
破敗事異而理同。
C.文章借題發(fā)揮,以一驛之興廢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議于敘,切中時弊,有小中見大之
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敗壞,因吏治敗壞而生民困頓,文章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朝廷。
(二十四)
鮑勛字叔業(yè),泰山平陽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勛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勛為中
庶子,出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為曲周縣史,斷盜官布,法應(yīng)棄市。太子數(shù)手書為
之請罪,勛不敢擅縱,具列上。勛前在東宮,守正不撓,太子周不能悅,及重此事,恚望滋
甚。會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勛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禪,勛每陳”今之
所急,唯在軍農(nóng),寬惠百姓。臺榭苑囿,宜以為后?!蔽牡蹖⒊鲇潍C,勛停車上疏。文帝手
毀其表而兢行獵,中道頓息,問侍臣曰:“獵之為樂,何如八音也?”侍中劉嘩對日:“獵勝
于樂?!眲滓蜃啵骸皠县槻恢?,阿順陛下過戲之言。請有司議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
罷還,即出勛為右中郎將。黃初四年,上書令陳群等并舉勛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
百僚嚴憚,罔不肅然。六年秋,帝欲征吳,勛面諫。帝益忿之,左遷勛為治書執(zhí)法。帝從壽
春還,屯陳留郡界。太守孫邕見,出過勛。時營壘未成,但立標埒,邕邪行不從正道,軍營
令史劉曜欲推之,勛以塹壘未成,解止不舉。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細遣,而曜密表勛
私解邕事。昭曰:“勛指鹿為馬,收付廷尉/廷尉法議:“正刑五歲」三官駁:“依律罰金
二斤?!钡鄞笈唬骸皠谉o活分,而汝等敢縱之!”太尉鐘繇等并求請勛罪。帝不許,遂誅勛。
勛內(nèi)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無余財。后二句,文帝亦崩,莫不為勛嘆恨。
注:標埒1的:標記。
1.對下列句子中四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子手書為之請罪書:書信
*
B.恚望滋甚恚望:怨恨
C.劉曄佞諛不忠佞諛:奸偽、奉承
D.勛奏細遣細:通“物J”,罷免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今之所急,唯在軍民
A*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
文帝手毀其表而蛻行獵
*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請有司議罪以清皇朝
C.,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但立標埒
D.,
但欲求死,不復(fù)顧利害
*
以下3--4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3.①及重此事②劉曜欲推之
A.①又加上了這件事②劉曜想要查辦他
B.①乂加上了這件事②劉曜將陷害他
C.①又從重判了這一案子②劉曜將陷害他
D.①又從重判了這一案子②劉曜想要查辦他
4.①勛無活分②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
A.①勛頑固不化
②然而劉曜已經(jīng)私卜.里散布了鮑勛徇私情寬免孫邕的事
B.①勛頑固不化
②然而劉曜卻秘密上表奏報了鮑勛私自寬免孫邕的事
C.①勛已經(jīng)沒有活命的指望了
②然而劉曜卻秘密上表奏報了鮑勛私自寬免孫邕的事
D.①勛已經(jīng)沒有活命的指望了
②然而劉曜已經(jīng)私下里散布了鮑勛徇私情寬免孫邕的事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鮑勛“守正不撓”的?組是()
①立太子,以勛為中庶子②勛不敢擅縱,具列上
③文帝將出游,勛停車上疏④百僚嚴憚,罔不肅然
⑤勛以簟壘未成,解止不舉⑥勛內(nèi)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B.①④(⑥C.②⑤⑥D(zhuǎn).②的
6.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帝即位前,鮑勛曾在東宮任職,那時他就不喜歡鮑勛,后來鮑勛外出任職乂拒絕了他
的請托,就更被他厭恨。
B.文帝要去游獵,鮑勛犯顏直諫,文帝怒而拒諫。獵罷歸來后,文帝卻又不得已提升他為
右中郎將。
C.文帝抓住鮑勛私解孫邕一事,要泄私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張從重判刑,這使得文帝
十分憤怒。
D.文帝不顧大臣們的求情處死/鮑勛。不久文帝也死了。人們都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鮑勛
嘆息和遺憾。
(二十五)
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yè)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xué)之士,
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諂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上嘗陳樂于勤政樓,垂簾觀之。兵部待郎盧徇謂上已起,垂鞭執(zhí)名萼?,橫過樓下;徇風(fēng)標清
粹,上目送之,深嘆其蘊朝。林甫嘗厚以金帛賂上左右,上舉動必知之,乃召徇子北謂曰:
“尊君素望清崇,今交、廣藉才,圣上欲以尊君為之,可乎?若憚遠行,則當左遷;不然,
則以賓、詹分務(wù)東洛,亦優(yōu)賢之命也,何如?”徇懼,以賓、詹為請。林甫恐乖眾望,乃除
華州刺史。到官未兒,誣其有疾,州事不理,除詹事、員外同正。
上又嘗問林甫以“嚴挺之今安在?是人亦可用」挺之時為絳州刺史。林甫退,召挺之弟損
之,諭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為見上之策,奏稱風(fēng)疾,求還京就醫(yī)?!蓖χ畯闹?。林甫以
其奏白上云:“挺之衰老得風(fēng)疾,宜且授意散秩,使便醫(yī)藥」上嘆吒久之;夏,四月,壬寅,
以為詹事,又以為汴州刺史,河南采訪使齊浣為少詹事,皆員外同正,與東京養(yǎng)病。浣亦朝
廷宿望,故病忌之。
1.對下列加粗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勢位將逼己者逼:逼迫,脅迫B.若憚遠行若:你
C.亦優(yōu)賢之命也賢:通“閑”D.林甫恐乖眾望乖:違背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
垂簾觀之
.兵部待郎盧徇手上已起金鞭執(zhí)答
A.4B.■
乃召徇子弟謂曰
乃除華州刺史林甫嘗厚以金帚賂上左右
*f
[除詹事、員外同正D.?
凡才望功業(yè)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
3.下列各句中“為”字與“挺之時為絳州剌史”中的“為”字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以為詹事B.視為止,行為遲
C.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D.不足為外人道也
4.下列各句中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項是()
A.李林甫任丞相時,嫉賢妒能,使盧循、嚴挺之等人不能被重用。
B.李林甫頗有欺卜瞞上的本領(lǐng),但皇上對此亳無覺察。
C.李林甫利用欺騙手段以達到自己排斥賢才的目的,確實說明他是個狡猾卑.鄙、詭計多端
的人。
D.本文以奸相當?shù)赖氖穼?,說明唐玄宗是個昏庸無道、偏聽偏信的昏君。
(二十六)
蚊對(明)方孝孺
天臺生困暑,夜臥^帷中,童子持嬰①感于前,適甚就睡。久之,童子亦唾,投饕倚床,
其音如雷。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
慕,拂肱刺肉,撲股潸面。毛發(fā)盡豎,肌肉欲顫;兩手交拍,掌濕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
然也。大愕,不知所為。蹴童子,呼曰:“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燭至,^帷盡張。蚊
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鐵腹,充赤圓紅,生罵童子曰:“此非潛吾血
考耶?爾不謹,變帷而放之入。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
火于端,其煙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日:“可以寢矣,蚊已去矣?!?/p>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載之間,二氣煙
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雖巨細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乜。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
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今人乃自貴其貴,號為長雄。水陸之物,有生之類,
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港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
物獨不可食于人耶?茲夕,蚊一舉喙,即號天而訴之;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告于天,
則天之罰人,又當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今有同類者,
啜栗而飲湯,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儀貌,無不同者。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
陵之,吮其言?而睡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
今子一為蚊所潛,而寢輒不安: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本文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脩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形受質(zhì)質(zhì):資質(zhì)。B.今人乃自貴其貴貴:以...為貴。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養(yǎng)。D.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鄰之厚,君之薄也
B.爾不謹,褰帷而放之人宇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其孰能譏之乎
D.而物獨不可食于■人耶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3.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臺生困暑,夜臥(于)統(tǒng)帷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煙勃郁,(煙)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D.蚊一舉喙,(人)即號天而訴之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奏對、對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陳述見解,提出建議。本文借用“對”
的形式,以小喻大,信物諷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尋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筆,從聞蚊、拍蚊寫到照蚊、驅(qū)蚊,然后引發(fā)議論,逐步推進,
最后以天臺生“叩心太息”、“坐以終夕”作結(jié),照應(yīng)開篇。
C.本文描寫細致生動,頗富情趣:議論鞭辟入里,啟人深思:句式長短交錯,整散結(jié)
合,加之韻腳的巧妙運用,讀來淋漓酣暢,令人擊節(jié)贊嘆。
D.本文借童子與天臺生的對話,既揭露了同類相殘的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又批判了忽視
異類生存權(quán)利的錯誤認識,闡發(fā)了萬物平等、物我為一的主題。
(二十七)
何遠字義方,東海鄭人也。武帝踐昨,為后軍鄱陽王恢錄事參軍。遠與恢素善,在府盡
其志力,知無不為?;忠嗤菩恼讨?,恩寄①甚密。遷武昌太守。遠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
杜絕交游,饋遺秋亳無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遠患水溫,每以錢買民井寒水。不取
錢者,則捷②水還之。跡雖似為.而能委曲用意。車服尤弊素,器物無銅漆。江左水族甚賤,
遠每食不過干魚數(shù)片而已。然性剛嚴,吏民多以細事受鞭罰,遂為人所訟,征下廷尉,被劾
十數(shù)條。后為武康令,愈厲廉節(jié),除淫祀,正身率職,民甚稱之。太守王彬巡屬縣,諸縣皆
盛供帳以待焉。至武康,遠獨設(shè)糧③水而已。武帝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自縣為近畿④大
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經(jīng)寇抄,遠盡心綏理,受著名跡。期年,迂樹功將軍、始興內(nèi)史。時
泉陵侯朗為桂州,緣道多剽掠,入始興界,草木無所犯。遠在官好開途巷,修葺墻屋,民居
市里,城隍廄庫,所過若營家焉。田秩奉錢,并無所取,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diào),以此為
常。而性果斷,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為立祠,表言政狀,帝每優(yōu)詔答焉。遷東陽太守。遠
處職,疾強富如仇觸,視貧細如子弟,特為豪右所畏憚。在東陽歲余,復(fù)為受罰者所謗,坐
免歸。遠性耿介,無私曲,居人間絕請謁,不造詣。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其所會遇,未
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居數(shù)都,見可欲終不變其心,
妻子饑寒如下貧者。及去東陽歸家,經(jīng)年歲,口不言榮辱,士類益以此多之。其輕財好義,
周人之急,言不虛妄,蓋天性也。每戲語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綠。”眾共
伺之,不能記也。
1節(jié)選自《南史?何遠傳》)
[注]①恩寄:對下級信任托付。②攜(lidn):擔(dān)運。③糧(qid):干糧。④近黑(jl):
京城附近地區(qū).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遠與恢素普善:友好。
B.遠本倜儻,啰輕俠尚:崇尚。
C現(xiàn)貧細如子弟視:愛撫。
D.士類益以此多之多:稱贊。
2.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何遠“生性耿介”和“為官清廉”的一組是
|跡雖似偽.而能委曲用意。‘正身率職.民甚稱之。
A.不取錢者,則搓水小B.?
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diào)。
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
C.vD.1
、田秩奉錢,并無所取。【盡心綏理,復(fù)著名跡。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遠任錄事參軍時盡心盡力,很受上級信任倚重;但性情剛正嚴厲,任武昌太守時
常因小事鞭罰吏民,因而被檢舉審理的罪狀有十數(shù)條之多。
B.何遠堅守節(jié)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屬縣,何遠僅給他提供干糧、飲水:為
官有才干,任始興內(nèi)史時,未再發(fā)生過界內(nèi)盜匪搶掠侵氾的事。
C.何遠在任時,像經(jīng)營家業(yè)一樣整治轄境,百姓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詔予以表彰;
但在東陽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罰者的誣告,而被免職還家。
D.何遠品行正派,不循私情,與人交往不受請托,也不拜訪他人;為人輕財好義,能
周人之急,說話從無虛妄,大家始終無法找到他說謊話的證據(jù)。
(二十八)
李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嗎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shù)密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
求布「金,季布修濮陽周氏。周氏髡鉗季布,衣褐衣,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
乃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因謂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
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滕公心
知朱家大俠,尊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贝g,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殍為郎中。
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娛由呂后,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口:“臣愿得
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敝T將皆㈣呂后意,曰:“然”。季布日:“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
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
遂不復(fù)議擊匈奴事,季布為河?xùn)|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fù)
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xùn)|。陛下
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
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卜用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楚人
曹丘生,辯士,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行,柬竇長君日:“吾聞曹丘生非
長者,勿與通。”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悅足下,足下無往?!?/p>
固請書,遂行。普丘至,即揖季布日:“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李布一諾',足下何
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游揚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悅,引入
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聞?wù)?,曹丘揚之也。
(節(jié)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注]①為氣任俠:任性使氣而見義勇為。②娛(man):用言辭輕侮。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布匿濮陽周氏匿:隱瞞。
B薦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呼為郎中拜:授官。
D.諸將皆阿呂后意阿:迎合。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季布“任性使氣”的一組是
①季布為項籍用,職耳。
②樊噲可斬也!
③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卜者。
⑤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
⑥季布乃大悅,引入為上客。
A.①??B.?@?C.?@④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季布本為項籍舊將,打仗時屢次陷漢王于困境。項羽滅后,漢高祖懸賞緝捕季布,魯人
朱家通過汝陰侯滕公勸說高祖,李布才最終得到赦免。
B.漢惠帝時,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極為氣憤,樊噲表示要率軍痛擊匈奴。季布援引歷
史故事,認為貿(mào)然出兵難以取勝,說服呂后收回成命。
C.漢文帝時,有人稱贊李布賢能,文帝想任命他為御史大夫。李布到京后,在住所滯留一
個月,擬議卻未見實行;季布說起此事,文帝無言以對。
D.曹丘有口才,他聽說季布不喜歡自己,仍然堅持前往拜訪。見面時,他熱情地贊揚季
布,盡力與之聯(lián)絡(luò)感情,終于使季布改變看法而善待自己.
(二十九)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粟于民,三請,不如許。公
命柏遮巡國,篡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逐分家栗于氓,致任器、于陌,俅行用公曰:“霖
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禍,饑餓不得糟糠,
敝撤Q無走,四顧無告。而君不恤,日夜飲酒,令國至樂不?。馬食府粟,狗梭芻豢,二室
之妾俱足梁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眾有上矣:
?-----------
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木不恤,嬰之罪大
矣?!痹侔莼祝埳矶?,逐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厚。令趨架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
驅(qū),及石康g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約也,夫子不
顧社稷百姓乎?原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貨,季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
子之令」逐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
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撩,使足以畢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
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鐘,薪撩萬三千
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
歌舞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得容器②敝撤:艱難的樣子
③樂:喜歡、樂意④康:大路
I.下列語句總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本理的一項是
A.您能歌者致:使……到來
B.徒行見公曰徒:步廳
C.兼于涂而不能稗逮:趕上
D.李之百姓委:任命
2.卜.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J三請,不多許令國致樂不e
i徒行外公曰狗嗎室妾,不已厚乎
C1公驅(qū),乃石康內(nèi)D.晏子乃返
I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L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補出后句子意思不行令原文的一項是
A.(但)無樂有上矣。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爰民帝國的一組是
①遂分家栗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了?請左右馬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A.①(D@B.⑤C.(D?⑥D(zhuǎn).M⑥
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巧哪的一項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纖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晏了?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三十)
王衷裒①,字偉元,城陽營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儀,高亮雅直,為文帝司馬。
東關(guān)之役,帝問于眾日:“近日之事,誰任其咎?”儀對日:“貴在元帥。"帝怒日:“司馬欲
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斬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禮,身長八尺四寸,容貌絕異,音聲清亮,辭氣雅正,博學(xué)多能。
痛父非命,未嘗四向而坐,小小臣朝廷也。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棉昏本就。廬于墓側(cè),旦
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號,狒汨著樹,樹為之枯。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軌到墓日:''裒
在此?!奔白x《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助勞”,未嘗不三復(fù)流涕,門人受業(yè)者并廢《蓼莪》
之篇。
家貧,躬耕,計口而田,度身而蠶?;蛴兄撸宦?。諸生密為刈麥,裒遂棄之。
知舊有致遺者,皆不受。門人為本縣所役,告裒求屬令。裒曰:“卿學(xué)不足以庇身,吾德薄
不足以蔭卿,屬之何益!且吾不執(zhí)筆己四卜年矣?!蹦瞬綋?dān)干飯,兒負鹽豉,草履,送所役
生到縣,門徒隨從者千余人。安丘令以為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卜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
云:”門生為縣所役,故來送別」因執(zhí)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縣以為恥。
鄉(xiāng)人管彥少有才而未知名京獨以為必當自達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許為婚。彥后為
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陽,裒后更嫁其女。彥弟馥問裒,裒口:“吾薄志畢愿山藪,昔嫁姊
妹皆遠,吉兇斷絕,每以此自誓。今賢兄子葬父于洛陽,此則京邑之人也,豈吾結(jié)好之本意
哉!”馥曰:“嫂,齊人也,當還臨淄?!表撛唬骸鞍灿性岣负幽隙S母還齊!用意如此,何
婚之有!”
北海那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負笈游學(xué),鄉(xiāng)邑僉②以為郵原③復(fù)出。裒以春性險狹
慕名,終必不成。其后春果無行,學(xué)業(yè)不終,有識以此歸之。裒常以為人之所行期于當歸善
道,何必以所能而責(zé)人所不能。
及洛京傾覆,寇盜蜂起,親族悉欲移渡江東,裒戀墳壟不去。賊大盛,方行,猶思慕
不能進,遂為賊所害。
(選自《晉書?孝友傳》)
[注]①哀:音p6u。②僉:皆。③郵原:漢末學(xué)者。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或有助之者,不聽聽:聽任
B.裒告求膈令屬:聯(lián)系
C.安丘令以為阜己詣:造訪
D.猶思笨不能進慕:依戀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萬步擔(dān)干飯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B.固執(zhí)手涕泣而去
國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此則京邑之人也
無以,則上乎
D.安有葬父河南則隨母還齊
某所,而母立于茲
3.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組是
①每雷,輒到墓曰:“裒在此?!?/p>
②安丘令以為詣己,整衣出迎之
③計口而出,度身而蠶
④裒以春性險狹慕名,終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隨母還齊
⑥辭氣雅正,博學(xué)多能
A.②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zhuǎn).①③@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A.王裒因父親為文帝所殺痛而不仕。
B.王裒對管彥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態(tài)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為管彥去世。
D,王裒的學(xué)生怕觸及老師的思親之情而不讀《蓼我》一詩。
(三H~)
涉務(wù)
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
吾見世中文學(xué)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
喪亂之禍;外廟堂之下,不知有戰(zhàn)陣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
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yīng)世經(jīng)務(wù)也。晉朝南渡,優(yōu)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干者,擢為令、
仆以下,尚書郎、中書舍人以上,典學(xué)機要。其余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wù),纖微
過失,又惜行捶楚,所以處于清名,蓋護其短也。至于臺閣令史、主書、監(jiān)帥,諸王簽行,
并曉習(xí)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tài),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
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車輿,入則扶侍,郊郭之內(nèi),無乘馬者。周
弘正為宣城王所愛,給一果下馬,常服御之,舉朝以為放達。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
及侯景之亂,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充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橘之艱難,斯蓋貴谷務(wù)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
父子不能相存。耕種之,茄鋤之,刈獲之,我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兒涉手而入倉康,
安可輕農(nóng)事而貴末業(yè)哉!江南朝上,因晉中興而渡江,本為羈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比,
悉資俸祿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俺仆為之,未嘗目觀起一戰(zhàn)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
幾月當收,安識世間余務(wù)乎?故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皆優(yōu)閑之過也。
(選自《顏氏家訓(xùn)》,有刪節(jié))
【注】①涉務(wù):涉及、從事實際事務(wù)。②果下馬:-?種矮小的馬,可在果樹下行走。
I.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餞高談虛論徒:只是
B.及有試用,多無所承堪:勝任
C.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科劾之糾:糾正
D.本為般旅羈旅:寄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當時士大夫“崇尚空談”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不良習(xí)氣的一組
是
“品藻古今,若指諸掌
-出則車輿,入則扶侍
膚脆骨柔,不堪行步
B:
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
C工
I晉朝南渡,優(yōu)借士族
r體羸氣弱,不耐寒暑
D-i
[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wù)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主張士大夫要應(yīng)世經(jīng)務(wù),不要白白浪贄君王的俸祿。
B.這些上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愛中下層官吏。
c.作者以周弘正騎果卜.馬受到朝廷官員的稱贊為例來批評時風(fēng)。
D.重視農(nóng)耕是立國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農(nóng)民的辛苦,才能做好其他事務(wù)。
(三十二)
《湖南文征》序曾國藩
吾友湘潭羅君研生,以所編撰《湖南文征》百九卜卷示余,而屬為序其端。國藩陋甚,
齒又益衰,奚足以語文事?
竊聞古之文,初無所謂法也?!兑住?、《書》、《詩》、《儀禮》?!洞呵铩分T經(jīng),其體勢聲色,
曾無一字相襲。即周秦諸子,亦各自成體。持此衡彼,畫然若金玉與卉木之不同類,是烏有
所謂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強取古人所造而摹擬之,于是有合行離,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
俟摹擬,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約有二端:日現(xiàn),日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
筆諸書而傳請世,稱吾愛惡悲份之情而綴辭以達之,若剖肺肝而陳簡策。斯皆自然之文。性
情敦厚者,類能為之。而淺深工拙,則相去十百千萬而未始有吸。自群經(jīng)而外,百家著述,
率有偏勝。以理勝者,多闡幽造極之語,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勝者,多俳惻感人之言,
而其弊常非緡而其實。自東漢至隋,文人秀士,大抵義不孤行,辭多儷語。即議大政,考大
禮,亦每綴以排比之句,間以婀娜之聲,歷唐代而不改?!?/p>
湖南之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群苗所革,蓋亦山國荒僻之亞。然周之
末,屈原出于其間,《離騷》諸篇為后世言情韻者所祖。逮乎來世,周子夏生于斯,作《太
極圖說》、《通書》,為后世言義理者所祖。兩賢者,皆前無師承,創(chuàng)立高文。上與《詩經(jīng)》、
《周易》同風(fēng),下而百代逸才舉莫能越其范圍。而況湖湘后進,沾被流風(fēng)者乎?茲編所錄,
精于理者盜十之六,善言情者,約I?之四:而駢體亦頗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素。惟考
據(jù)之文搜集極少。前哲之倡導(dǎo)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學(xué),稽《說文》以究達詁,箋
《禹貢》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據(jù)家之說。而論文但崇體要,不尚繁稱博引,取其長而不溺
其偏,其猶君子棋于擇術(shù)之道歟?
(選自《曾國藩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I.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乏項的一項是
A.國藩陋甚,詼又益衰齒:年齡
B.若剖肺肝而際簡策陳:陳述
C.回以婀娜之聲間:間或
D.北枕大江,南尊五嶺?。航咏?/p>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r逮乎?來世,周子復(fù)生于斯
一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B.r亦每綴以排比之句
1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r不言法加法未始或紊
V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
D.r上與《詩經(jīng)》、《周易》同風(fēng)
t蘇子可客泛舟游于赤壁之卜
3.下列各項中,小能說明”古之文,初無所謂,法,也”的一項是
A.其體勢聲色,曾無一字相襲
B.周秦諸子,亦各自成體
C.若其不俟摹擬,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離騷》諸篇為后世言情韻者所祖
4.下列各句中對文章的闡述,不正頤的一項是
A.從行文的順序看,作者先說文集,次論文法,再論文風(fēng),然后談湖南文化源流,最后
是府《湖南文征》及其編撰者的評價。
B.論及群經(jīng)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認為,無論是以理勝者,還是以情勝者,都有其自身
的不足,并非盡善盡美。
C.談到文化源流,作者認為,湖南雖屬“山國荒僻之亞”,但由屈原、周子(敦頤)所開創(chuàng)
的文化傳統(tǒng),澤被后世。
D.文章結(jié)尾,作者認為,《湖南文征》收錄考據(jù)之文極少的客觀原因是羅研生深明考據(jù)
家之學(xué),”論文但崇體要,不尚繁稱博引”。
(三十三)醉書齋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二》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數(shù)學(xué)文化與歷史》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xué)期第二次診斷性測驗化學(xu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醫(yī)學(xué)高等??茖W(xué)校《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技術(shù)導(dǎo)論》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洛陽理工學(xué)院《摩登》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萍鄉(xiāng)學(xué)院《實變函數(shù)B》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傳統(tǒng)中國畫研習(xí)》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重慶對外經(jīng)貿(mào)學(xué)院《高分子物理(新創(chuàng)碳谷)》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醫(yī)學(xué)??茖W(xué)校《和聲1》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土木法規(guī)》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試題
- 煤礦防治水細則解讀
- 2022塔式太陽能熱發(fā)電站吸熱系統(tǒng)施工規(guī)范
- 溺水的預(yù)防與急救 課件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2024)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 勤務(wù)輔警合同模板
- 2023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化學(xué)試卷(含答案解析)
- 房地產(chǎn)用戶需求分析報告
- 年獸來了課件
- JT-T-524-20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纖維
- DL-T5501-2015凍土地區(qū)架空輸電線路基礎(chǔ)設(shè)計技術(shù)規(guī)程
- DZ∕T 0173-2022 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shù)規(guī)程(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