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學史知識辨析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哪部作品被后世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A.《史記》

B.《漢書》

C.《三國志》

D.《資治通鑒》

參考答案:A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B.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C.李白《將進酒》

D.杜甫《登高》

參考答案:A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王之渙《登鸛雀樓》

B.李白《將進酒》

C.杜甫《登高》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孟浩然《春曉》

B.王之渙《登鸛雀樓》

C.杜甫《春望》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5.“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李白《將進酒》

B.杜甫《春望》

C.王維《鹿柴》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C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李白《靜夜思》

B.杜甫《春望》

C.王之渙《登鸛雀樓》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李白《贈汪倫》

B.杜甫《春望》

C.王之渙《登鸛雀樓》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李白《靜夜思》

B.杜甫《春望》

C.王之渙《登鸛雀樓》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9.“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王之渙《登鸛雀樓》

B.杜甫《春望》

C.李白《將進酒》

D.王維《鹿柴》

參考答案:B

10.“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A.王之渙《登鸛雀樓》

B.杜甫《春望》

C.李白《將進酒》

D.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參考答案:A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詩人屬于唐代?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蘇軾

E.辛棄疾

參考答案:ABC

2.下列哪些作品屬于《詩經》?

A.《關雎》

B.《離騷》

C.《九歌》

D.《國風》

E.《楚辭》

參考答案:AD

3.下列哪些詩人屬于宋代?

A.蘇軾

B.辛棄疾

C.李清照

D.杜甫

E.白居易

參考答案:ABC

4.下列哪些作品屬于《楚辭》?

A.《離騷》

B.《九歌》

C.《詩經》

D.《國風》

E.《楚辭》

參考答案:ABE

5.下列哪些作品屬于《史記》?

A.《本紀》

B.《表》

C.《書》

D.《世家》

E.《列傳》

參考答案:ABCDE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參考答案:√

2.《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

參考答案:√

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參考答案:√

4.《楚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參考答案:×

5.《詩經》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

參考答案:×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簡述《詩經》中的“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法。

答案:《詩經》中的“賦”是指直接陳述或描寫事物,如《關雎》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比”是指通過比喻手法表達情感,如《桃夭》中的“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興”是指借助他物引發(fā)情感,如《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三種手法共同構成了《詩經》獨特的藝術風格。

2.簡述唐代詩歌的主要特點。

答案:唐代詩歌以內容豐富、風格多樣、技巧高超而著稱。主要特點包括:題材廣泛,有詠史抒懷、山水田園、邊塞征戰(zhàn)等;風格多樣,有豪放、婉約、清新、古樸等;技巧高超,如對仗工整、用典巧妙、意象鮮明等。

3.簡述宋代詞的主要特點。

答案:宋代詞以抒情為主,注重意境的營造和情感的抒發(fā)。主要特點包括:題材廣泛,有詠史抒懷、山水田園、愛情離別等;風格多樣,有豪放、婉約、清新、古樸等;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

4.簡述《史記》的紀傳體特點。

答案:《史記》采用紀傳體,以紀為綱,以傳為目,將歷史事件與人物傳記相結合。其特點包括:紀傳結合,以紀為主,紀傳相輔相成;以人物為中心,記載歷史事件;詳實記載,客觀公正;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五、論述題

題目:試述古代文學史上的“文學流派”及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答案:古代文學史上的“文學流派”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由于文學思想、藝術風格、審美趣味等方面的相似性,形成的一定規(guī)模的文學群體。這些流派在文學史上具有以下意義:

1.促進文學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文學流派的形成往往伴隨著不同文學思想的碰撞與融合,推動了文學觀念的更新和發(fā)展。

2.豐富文學創(chuàng)作形式:不同的文學流派在藝術風格、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各具特色,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形式和可能性。

3.形成文學史上的分期:文學流派的出現(xiàn)往往標志著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有助于我們理解文學發(fā)展的脈絡和規(guī)律。

4.塑造文學史上的代表人物:文學流派中涌現(xiàn)出的代表人物,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和思想影響,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

5.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文學流派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古代文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A.《史記》

解析思路:題干中“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因此選擇A。

2.A.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解析思路:通過題干中的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可以確定這是蘇軾的作品,且出自《念奴嬌·赤壁懷古》。

3.A.王之渙《登鸛雀樓》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4.A.孟浩然《春曉》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是孟浩然的《春曉》中的名句。

5.C.王維《鹿柴》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王維的《鹿柴》。

6.A.李白《靜夜思》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名句。

7.A.李白《贈汪倫》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出自李白的《贈汪倫》。

8.A.李白《靜夜思》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次確認是李白的《靜夜思》。

9.B.杜甫《春望》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出自杜甫的《春望》。

10.A.王之渙《登鸛雀樓》

解析思路:題干中的詩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

解析思路:唐代詩人包括杜甫、白居易、李白,而蘇軾和辛棄疾屬于宋代。

2.AD

解析思路:《詩經》包括“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和“雅”是詩歌,而“頌”是歌頌樂曲,“楚辭”和“九歌”是屈原的作品。

3.ABC

解析思路:宋代詞人包括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而杜甫和白居易屬于唐代。

4.ABE

解析思路:《楚辭》包括屈原的作品,如《離騷》、《九歌》,而《詩經》和《國風》是《詩經》的組成部分。

5.ABCDE

解析思路:《史記》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涵蓋了不同類型的歷史記載。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

2.√

解析思路:《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以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