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吳文博:初中古詩詞鑒賞講座一、從初中課文中學過的詩詞中看古代詩詞的特點、規(guī)律
(一)先看體制小的詩,如絕句。
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似乎截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規(guī)格看,有的后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韻,也押平聲字。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
別看小小的絕句,寫起來特別不簡潔。古人在結構章法上是有規(guī)則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山行留客】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他擅長草書,是唐代聞名的書法家,長于七絕,寫景尤佳。
四句詩是根據起、承、轉、合的方式來結構全篇的。
起句“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寫山林之景。嚴冬過盡,萬象更新,陽光和煦,山色特別明媚,萬物在春光中顯得生氣勃勃、光采煥發(fā)?!芭弊痔厥庥幸馕?,擬人修辭法,寫出了萬物活躍的情態(tài)。
承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挽留客人的意思。你不要因為天際飄來一片薄薄的陰云就準備下山啊,山中的萬般景致你還沒來得及欣賞哩!
由此我們可以想見詩人勸留客人的情真意切而又委婉懇切。
轉句是全詩翻出新意的地方。一般都要聯想想象,跳動轉換?!翱v使晴明無雨色”是設想之辭,虛寫,不是眼前景。即使是天氣晴朗,你走入深山,也不免沾衣欲濕。更何況眼前這空山幽谷,云封霧鎖,水氣朦朧,花葉露濃的情形呢。
結句是全詩的結尾,一般要點題?!叭朐粕钐幰嗾匆隆本o承上一句,完整表達了詩懇切留客的意愿。全詩題為“山行留客”,讀到此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希望客人留下來的劇烈意愿,在表達了實行了委婉的修辭方法,語淺情深,委婉動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根據起、承、轉、合的章法,四句詩的內容理解就簡潔得多了。
起句“強欲登高去”與承句“無人送酒來”起承緊密,共同完整地敘述了一件事:重陽佳節(jié),詩人牽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zhàn)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飲。轉句合句筆鋒一轉,從眼前想到家鄉(xiāng),心情沉重地遙望家鄉(xiāng)長安,那菊花也許傍在這戰(zhàn)場零星地開放了?!斑b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睆淖置嫔侠斫馑坪鯖]有什么,但聯系詩人身處戰(zhàn)場,節(jié)日期間難免思念家鄉(xiāng),而思念家鄉(xiāng)之中更體現了對國事的憂慮以及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這是一個邊疆戰(zhàn)士的思念,國事、家事,天下事融為一體。
可見,古人寫詩是根據肯定規(guī)律寫的。這個規(guī)律就是起、承、轉、合四字結構章法。
練習一、請根據絕句結構章法四字規(guī)律理解下面絕句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提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宏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安慰的一首七絕。起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承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憐憫;轉、合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風等意象,以奇妙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明珠暗投的惋惜與憐憫之意。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提示】《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xiāng)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復信。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改變。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致,長于象征、示意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予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提示】《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fā)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吸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tǒng)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厚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劇烈的藝術感染力。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愛;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提示】《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詩的前半部是爭論,后半部是描摹,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方,通過寫山區(qū)行路的感受,創(chuàng)建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一個具有簡潔意義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斗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提示】這首詩富于啟發(fā)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云影。要問這池塘怎么這樣澄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方學習,要不斷吸取新學問,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提示】這首詩語言清爽美麗,文字簡練利落;文章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繪景致美麗,意境幽遠,尤其是多種感官的調動,讀來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閑神往。文中句式齊整,以四言為主,多用工整的對偶,又間以六言,使文句整飭勻整,節(jié)奏疏宕諧婉,語意轉折敏捷。細細品讀,韻味十足。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提示】這是詩人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趣,屬閑情偶寄,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安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清幽安靜、高雅絕俗的境界。全詩雖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有景有情、繪聲繪色、有靜有動、有實有虛,對立統(tǒng)一,相映成趣,是詩人生活看法以及作品特點的絕佳表述。此詩已被選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提示】是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美麗,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喜聞樂見的名篇之一。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提示】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xiāng)。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余蘊,令人回味無窮。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立刻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提示】這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名篇之一。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以勸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具有濃烈的人情味。詩文語言樸實,不加雕琢,卻包含著兩大情懷:思鄉(xiāng)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一親情一豪情,交織相融,真摯自然,感人至深。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提示】這是詩人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剌史時,巡游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悲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明珠暗投的不平。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季節(jié)又逢君。
【提示】這首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卻包含著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詩中撫今思昔,世境的離亂,年華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涼流落,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語言極平易,而含意極深遠,包含著特別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表達了出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凄涼飄舞之感。那種昔盛今衰,構成了尖銳的對比,使讀者感到詩情的深厚與凝重。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從前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吧,表達了作者當時的看法。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
【提示】這首詩共四句,前兩句寫靈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兩句寫詩人目送靈澈上人辭別歸去的情景,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傷感與戀戀不舍之情,表達了對靈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現了靈澈清寂的風度以及詩人雖然失意卻閑適淡泊的情懷。全詩純?yōu)閷懢?,恍如圖畫,借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意境閑淡,是一首感情深厚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圖奇妙的景物畫,為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約客】趙師秀
黃梅季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到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提示】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詩歌采納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困難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爽雋永、耐人尋味的精妙小詩。
【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簇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提示】這是清代詩人趙翼論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他提倡創(chuàng)新,反對機械仿照。詩中以歷史的發(fā)展眼光指出,各個時代都有其獨領風騷的人物,不必惟古是從。
【秋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提示】這是抒發(fā)爭論的即興詩。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別出心裁,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提示】這是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陸游退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第一首詩寫大雨和詩人所處,其次首詩表明陸游投身抗戰(zhàn)、為國雪恥的壯志至老不衰。但是,詩人空懷壯志,卻不為朝廷所重,只能"僵臥孤村",把為國家復原中原的志向寄予到夢境之中。感情深厚悲壯,凝合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激情。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提示】前二句借歷史遺物寫歷史,后二句借歷史人物隱晦地慨嘆自己生逢時。
【己亥雜詩】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提示】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己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全詩分前后兩部分,前兩句為第一部分,后兩句為其次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詩人以天際、日暮、落花寫出一片浩蕩的離愁,以落花自況,給予自己的身世之感;其次部分以落花為過渡,從落花--春泥綻開聯想,把自己變革現實的熱忱和不甘孤獨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傾吐了深曲的旨意。全詩意象單純,而情景渾成,比興無端,而心跡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揭示了一種難能珍貴的生命價值觀,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稱定庵詩的壓卷之作。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提示】這是家韓愈寫給張籍的兩首七言絕句,是作者的經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廣為流傳。這首詩是韓愈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因張籍在其兄弟間排行第十八,故稱張十八。
【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提示】這是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越州(紹興),寫下此詩。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志向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fā)抒胸臆,寄予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月夜】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提示】更深夜靜,月光傾灑人間,詩人仰視寥廓天宇,發(fā)覺斗轉星移,感到時間流轉,春其萌發(fā),蟄蟲涌動,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二)再看體制稍大的律詩和詞。
1、律詩
起、承、轉、合的四字結構章法依舊是律詩的結構行文方法。
先來熟識一下律詩。律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每首八句。單句叫出句,雙句叫對句,合起來稱為一聯。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一般要對仗。首句可用韻可不用韻,通常押平聲韻。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
【漢江臨眺】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仍舊根據起、承、轉、合的章法行文。不同的是,律詩中的起、承、轉、合分別是一聯詩,而不是一句詩。我們詳細來看一下。
起聯寫景?!俺娼?,荊門九派通”勾畫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詩人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
承聯沿著起聯接著寫景,不同的是放眼遠望,景色壯闊?!敖魈斓赝?,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似乎始終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漫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轉聯筆鋒一轉,由眼前景轉入寫郡邑,也即由山水轉入人文。“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岸邊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動,水天相接波濤滾滾蕩云空。詩人有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突出了景色壯麗。
合聯直抒胸臆,表達了留戀山水的志趣。“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襄陽的風光的確令人沉醉,我愿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按起、承、轉、合的結構章法理解也特別簡潔。
起聯點題,登臨黃鶴樓,想起古人,起懷古意。從前的仙人已乘黃鶴離開了,此地只空余一座黃鶴樓。
承聯緊承首聯意思,深化懷古意義。黃鶴一去不再回來,朗朗碧空千百年來只有白云悠悠。
這兩聯是實景虛寫,奠定懷古意味。圍繞黃鶴樓的由來反復吟唱,似脫口道出,語言俗白,卻一揮而就,文勢貫穿。
轉聯寫眼前所見景色。晴朗的大地,遠方漢陽的綠樹歷歷在目;鸚鵡洲上,萋萋芳草如茵。
合聯即景生情,薄暮的美麗與思鄉(xiāng)的幽怨交織在一起。黃昏的霧靄靜靜地在江心聚集,鄉(xiāng)愁也在詩人的心中涌起;江面水氣氤氳,鄉(xiāng)愁依附在飄渺的煙波中。日暮煙波與悠悠白云相照應,形成一個悠遠渺茫的意境。
練習二、根據律詩結構章法四字規(guī)律理解下面詩句。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家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提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詩由寫遠游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后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zhèn)?,想象奇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游、倜儻不群的特性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提示】這首詩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細心打造,慎重其事。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頷聯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劇烈的抒情。頸聯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劇烈的呼喊。尾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提示】這首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安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tài)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實清爽,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艷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獨具匠心。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提示】這首詩是一首投贈之作,通過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詩中對于原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進行了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使此詩事實上已成為山水杰作。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度,宛轉地表達了想做官無人引薦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為官、為民謀利而深感慚愧的心情。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提示】這是唐代詩人崔顥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奇妙景色,是一首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后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jié)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揮而就,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
這首詩在當時就很出名,傳聞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李白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眹烙稹稖胬嗽娫挕吩u:“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提示】這是一首充溢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戀戀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
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huán)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別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魯山山行】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提示】這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語言樸實,描寫了詩人深秋季節(jié),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沉醉之情表露無遺。
【咸陽城西樓晚眺】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提示】登上高樓萬里鄉(xiāng)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咸陽樓。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東流。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裂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提示】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馀。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相識: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行避開,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成功,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特別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堅決果斷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揚的力氣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終南別業(yè)】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提示】這是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把作者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終點就坐看行云變化,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特別自由滿意,這是詩人捕獲到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詩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zhèn)洹?/p>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提示】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蠟作比,特別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愛護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傳誦千古。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家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提示】這首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發(fā)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整首詩正文雖然沒有出現一個“早”字,但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致地描繪出來。全詩語言明凈,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是唐詩中的名篇,也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歷來為詩詞選家所重視,尤其是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喜聞樂見,備受推崇。
2、詞
發(fā)端于燕樂,成熟于唐末,盛行于宋代。有小令(58字以內)和長調(59字以上)之分。詞有詞牌、詞題及正文的區(qū)分,鑒賞時不要混淆了二者的區(qū)分。
詞的理解稍有難度。但近年似乎已經明確,在初中階段不會作為升學考試的內容。當然,詞的理解也有其章法。一般是先敘事寫景后爭論抒情。單片體現在前后內容的連接上,上下兩片的結構體現在上下片上。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是一首小令,內容為回憶少年生活。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終一句,純凈天真,言盡而意不盡。全詞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美麗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浣溪沙】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酷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看法。
上片寫暮春游清泉寺所見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擴散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干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著。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fā)感慨和爭論,迸發(fā)一段坦蕩、樂觀、令人奮勉的爭論。門前流水還能執(zhí)著奔向西!不必苦惱嘆白發(fā),多愁唱黃雞。
練習三、請根據詞的結構章法規(guī)律理解下面詞。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提示】這是晏殊的代表作。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厚,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
【水調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許久,千里共嬋娟。
【提示】這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綻開想象和思索,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困難而又沖突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酷愛生活與主動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反映執(zhí)著人生,下片表現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卷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溢哲理,是蘇軾詞的典范之作。
【蘇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提示】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xiāng)愁的詞。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云、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寬闊蒼茫的景色,勾畫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其主要特點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并茂,意境宏深,呈現了范仲淹詞柔媚的一面。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提示】邊疆上的秋天風景與內地完全不一樣,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緊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高山的環(huán)繞中,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年老酒,思念遠隔千山萬水的家鄉(xiāng),可是燕然山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想回家也毫無方法。夜里,羌人的笛聲憂怨綿長,寒霜像月光一樣的撒滿大地,令人不能入眠,一年又一年,將軍的頭發(fā)白了,戰(zhàn)士淚流干了。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提示】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如同從前的孫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fā)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瞄望,奮勇射殺敵人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很多愁。
【提示】這首詞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奇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溢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苦痛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奇奇巧,深厚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huán)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提示】這首詞是寫給他的摯友陳同甫(陳亮)的。首句敘寫了現實生活,“看劍”表現他不忘收復中原的大事。從“夢回”句起到“贏得”句止,通過寫夢,從各個角度來想象抗金軍隊的雄壯軍容和自己為國家立下不朽功勛。結句筆鋒急轉,“可憐白發(fā)生”是夢醒后的嘆息,表達了雄志未籌而年紀以老的境況。
這首詞在布局方面也有一點值得留意?!白砝锾魺艨磩Α币痪?,突然發(fā)端,接踵而來的是聞角夢回、連營分炙、沙場點兵、克敵制勝,有如鷹隼突起,凌空直上。而當翱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發(fā)出了“可憐白發(fā)生”的感嘆,使讀者不能不為作者的壯志難酬灑下惋惜憐憫之淚。這種陡然下落,同時也嘎然而止的寫法,假如運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產生劇烈的藝術效果。這首詞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光輝,情調激揚,描繪生動,形象顯明,用詞精煉,藝術造詣很高。
二、詩詞鑒賞的一般方法
中考試題中的鑒賞其實重點是對詩歌內容、表現手法的理解,談不上鑒賞。假如要以鑒賞的眼光來看,那么就須要了解鑒賞的一般操作方法。
【賞詩四步法】
首先是誦讀。讀題目,讀正文及相關注釋。要求讀出音樂美、情感美。做到:讀準字音,讀準韻腳,讀出情感,并通過聯想和想象,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對詩歌的景物造型、色調、聲音、味道、質地等進行體驗,獲得情感享受。
其次是理解。分兩種狀況:一是理解字詞,二是理解詩句。
理解字詞是理解詩句的前提。古人做詩講究煉字,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講究詞語運用。凡是煉字得意之處,都是詩中最有意義之處,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等。精確理解詩中的詞語運用,對于理解全詩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理解詩句是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要求理解詩歌中的景與情、事與理等關系,理解詩歌所描寫的事務及其描寫方式,如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反面襯托以及描寫時所運用的修辭方式,必要時還要留意詩前小序、詩后日期、詩外注釋等。這樣才能精確理解詩歌的社會思想內涵及其文學意義。
第三是再現。一個是再現全詩的意境,可以在腦子里過一過電影,不肯定寫出來;一個是重點詩句的意境,按答題要求,通常要能夠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詩句所表現的情境來。
最終是評價。古人講究煉字,無非是想以最精練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的內容,并且增加詩歌語言的形象性,即平常所說的繪聲繪色、生動傳神、情景交融等等。評價中運用的術語。要在閱讀古代詩歌鑒賞的相關文章中去感受、學習,不斷積累。
三、八年來陜西中考語文詩歌鑒賞題給我們的啟示
陜西中考語文試題從2008年起先涉及古代詩歌,現將七年來陜西中考語文試題中古代詩歌考查的狀況加以匯總,希望能給驚慌復習的初三師生一些有益的啟示。
第一部分逐題分析,體會試題特點及其答題方式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①,側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注〕①綸,釣絲,“垂綸”即垂釣。②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這里是寫小兒選取了一個偏僻、利于垂釣的地方。
21.結合全詩,說說其次句寫小二“側坐莓苔”有何作用。(2分)
22.詩中“遙招手”這是誰?為何“遙招手”?(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題《小兒垂釣》已經告知了讀者詩的主要內容是描寫小兒垂釣這件事的。從詩句看,沒有語言障礙,簡潔理解。一個頭發(fā)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明顯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畫面,詩作視察細膩,平淡自然,富有生趣,堪稱佳作。正因為如此這首詩被指定為小學必背古文篇目。試題限制了鑒賞考查的難度,重點考查了理解,反映了近年來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的要求。21題理解某種寫法的作用,有鑒賞意味,寫出了小兒很會選取釣魚的地點,同時也為后面寫“怕得魚驚不應人”做鋪墊。22題兩問都側重于理解?!奥啡私鑶栠b招手”是個結構上須要分辨清晰的句子,路人借問誰招手,所以第一問須要答出垂釣兒童或小兒,其次問是理解小兒招手這個動作的意義的,簡潔回答:他怕答話聲把魚驚走。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2014】
山行〔清〕姚范
百道飛泉噴雨珠,
春風窈窕綠蘼蕪。
山田水滿秧針出,
一路斜陽聽鷓鴣。
【注】蘼蕪(míwú):香草名。
21.請品析其次句中“窈窕”一詞的表達效果。(2分)
22.結合全詩,分析“一路斜陽聽鷓鴣”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春天在山中行走,觸景生情,抒發(fā)感情的,好讀易懂。起承兩句寫景,轉合兩句抒情。不同于一般詩特點的是,這首詩抒情方式不是干脆抒情,而是借敘述抒發(fā)感情的。命題集中在兩個點上。21題理解(或欣賞)詞語的表達效果,即理解(或欣賞)詞語移用這種修辭手法的意義和作用,這屬于鑒賞;22題理解詩句的表達內容之一,試題側重于詩句的情感內容,簡潔理解。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2013】
送李副使赴磧西①官軍[唐]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②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③,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④,送軍萬里西擊胡。
功名只向立刻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釋】①磧(qì)西:安西都護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縣西南。③祁連城:地名,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南。④酒家壚(lú):酒家。
21.詩歌首聯寫塞外酷熱難耐、人跡罕至的惡劣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2分)
22.有詩評說,此詩為送別詩中的“另類佳作”。你是否同意“另類”這種說法?請聯系學過的詩句說明理由。(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七言詩,頷聯、頸聯對仗不是很嚴整,不能按七言律詩對待。從題目看是送別詩。這是唐代邊塞詩的典型風格,送別也顯得豪邁大氣。試題也沒有考慮詩體形式特點,著重于詩歌的內容、表達技巧方面命題??疾辄c小而詳細,設問明確。21題考查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這屬于鑒賞,22題有近年命題探究意味,有肯定難度。試題考查對“另類”評價的看法,只要通過比較能理解這首送別詩的內容特點就可以作出推斷。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4分)【2012】
過山農家[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
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
卻喜曬谷天晴。
2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加以描述。(2分)
22.后兩句詩中的“莫嗔”“卻喜”,反映出山農怎樣的心情?(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絕句。從題目看是詩人經過山村農家時的所見所聞,起承兩句寫景,轉合兩句抒情。命題著力于詩歌的兩個重要特點考查。21題理解詩歌描繪的畫面內容,22題理解兩個關鍵詞的意思。本年度沒有考查詩歌鑒賞的內容。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2011】
西歸絕句①[唐]元稹
五年江上損容顏,
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②臨水讀,
小桃花樹滿商山。
【注釋】①本詩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從被貶地奉召還京途中。②書:信。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復言和白居易的書信。
21.詩歌前兩句都是通過敘事來抒情,其中第一句對其次句起到了作用。(2分)
22.景語皆情語,第四句以景語收住全篇。請用自己的話,對此句加以描述。(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絕句。與一般詩歌不同,這首詩起承兩句敘事,五年前與今日形成對比,為轉合兩句借景抒情作了鋪墊。命題抓住前轉句與合的這一特點,重在理解。21題理解對比的意義,有鑒賞意味,第一句“損容顏”襯托了其次句“春風”;22題理解第三四句寫景的內容,特殊是理解寫景句子里所抒發(fā)的喜悅之情。要說明的是,借景抒情是一種比較難理解的抒情方式,表面上看是寫景,事實上卻抒情,作者沒有干脆表達贊美厭惡之情,而是把深厚的感情注進了寫景句子里。命題者正是理解到了這一點,所以命題有意實行了先解說,后命題的方法,引導考生理解題意,作準答案。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l—22題。(4分)【2010】
農家望睛[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
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fā)老農如鶴立,
麥場高處望云開。
21.第三句運用比方的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
22.在《農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觀刈麥》中,兩位詩人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點?(2分)
【試題點評】這是一首絕句。寫秦地農村夏忙季節(jié)老農盼望天晴的情形。命題點小,簡潔組織答案。21題考查比方的修辭效果,屬于鑒賞題。22題考查對詩歌內容情感的理解,為便于限制答案,試題用《觀刈麥》所抒發(fā)的思想情感加以引導。
(七)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0—21題。(4分)【2009】
湖上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
20.說說詩中運用“亂”字的好處。(2分)
21.全詩寫出了游人怎樣的心情?(2分)
【試題點評】這是其次年古代討伐詩歌命題,依舊照搬了上一年的試題。選取五言絕句,但內容好理解,試題難度大大降低。詩歌起承兩句寫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生氣勃勃。轉合兩句抒發(fā)感情,一看就是風和日麗,心情開心的情景。雖然詩中有“亂”字,但也不會想到不好的情景,無非寫鶯啼聲多,應和鳴唱的情形。
(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20—21題。(4分)【2008】
吳門道中二首(其一)宋·孫覿
數間茅屋水邊村,
楊柳依依綠映門。
渡口喚船人獨立,
一蓑煙雨濕黃昏。
20.說說詩中運用“濕”字的好處。(2分)
21.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試題點評】這是第一次中考涉及古代詩歌鑒賞內容,選材相對簡潔一些,為五言絕句。起承兩句交代地點,寫景,轉句合句敘事,寫人,重在抒發(fā)感情。難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學課程的編制與改革
- 配電網運維知識培訓課件
- 績效管理的評價誤區(qū)
- 高端房地產周末暖場活動
-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建筑設計A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秋天漫畫節(jié)氣課件
- 天津商業(yè)大學寶德學院《數字產品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9校聯考初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福建福州市臺江區(qū)達標名校2025年中考英語試題沖刺卷(一)含答案
- 科爾沁藝術職業(yè)學院《閱讀與寫作專業(y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專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考核評估細則
- 2023工會春游活動方案(7篇)
- 二年級音樂上冊 《大頭娃娃》教學課件
- 第四章莖尖分生組織培養(yǎng)
- 政治表現及具體事例三條經典優(yōu)秀范文三篇
- 阿司匹林論文參考文獻(精選98 個),參考文獻
- .net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精選98個),參考文獻
- (青海專版)2023中考化學命題研究中考真題分析及2023備考策略
- 政策性搬遷計劃書
- 2023年廈門市海滄區(qū)(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