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_第1頁
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_第2頁
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_第3頁
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_第4頁
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下語文必背--古詩詞單元知識點采薇采薇(節(jié)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1.讀準音雨(yù)霏(fēi)載:zǎi記載、三年兩載zài載重,本課讀zài行:háng銀行

xíng行走,本課讀xíng2.看注釋(1)薇:野豌豆(2)雨[yù]:下雨,落下。雨雪,下雪。3.解詩意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4.知背景《采薇(節(jié)選)》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寫一位遠征戰(zhàn)士歸來,在回鄉(xiāng)途中,他撫今追昔,回想自己在軍中的情況和心情。原詩共六章,本詩節(jié)選的是第六章:歸途之景?!对娊洝肥俏覈钤绲脑姼杩偧蠹s編成于春秋時期,分為“風”“雅”“頌”三大類。詩篇形式以四言為主,運用“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與“風”“雅”“頌”合稱“六義”。5.悟詩情《采薇(節(jié)選)》描寫了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戊邊戰(zhàn)士在歸途中的所思所想,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服役思歸的思想感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四句是《詩經》中以景寫情的成功范例,是描述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詩人借景抒情,以春天隨風吹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舍,用雨雪紛飛來表現(xiàn)今日返家途中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厭惡。6.勤拓展:有關思鄉(xiāng)的古詩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代:宋之問《渡漢江》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讀準音“舍”(shě)舍己為人(shè)旅舍,這里讀shè2.認清形“渭”的右部為“胃”,“陽關”的“陽”不能寫成“洋”3.看注釋(1)使:出使;到某地。(2)客舍:旅店。(3)君:你(本課指元二)。(4)盡:飲完。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它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從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時即使騎馬也要用半年的時間。4.解詩意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5.知詩人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蓖蹙S詩書畫都很有名,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6.悟詩情《送元二使安西》通過寫細雨中設宴為朋友餞行時勸酒的情景,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蔽覀兎路鹂吹搅藘蓚€好朋友難分難舍的場面,體會到詩人送別友人時關心、不舍的復雜情感?!案弊直砻骶埔褎窳硕啻?,敬了多杯,這依依惜別之情雖只字未提,但都見于言表。7.勤拓展:關于友情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1.讀準音“潛”這里讀qián“重”(chóng)重新(zhòng)沉重這里讀zhòng2.看注釋(1)乃:于是,就。(2)潛:飄灑。(3)曉:早晨。杜甫離開長安回陜西蒲城探親,卻不料爆發(fā)了安史之亂,杜甫與家人從此開始流亡生活。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這首詩作于杜甫居于此處兩年后,當時那兒發(fā)生了大旱災。老百姓剛經歷安史之亂,又遭遇旱災,生活更是雪上加霜。3.知詩人杜甫(712~770)唐詩人。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他的詩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社會面貌,被稱為“詩史”。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宋以后被尊為“詩圣”,對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巨大影響?!侗囆小贰洞和贰睹┪轂榍镲L所破歌》“三吏”“三別”等詩,皆為人傳誦。有《杜工部集》傳世。4.解詩意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候。它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的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5.悟詩情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fā)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贊美之情。(感受到作者對鄉(xiāng)下樸素生活的喜愛之情。)6.賞析詩題中的“喜”字是怎樣表現(xiàn)的?答:杜甫是按這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1)春雨及時,善解人意,喜;(2)春雨夜至,不擾人而滋潤萬物,喜;(3)春雨下得透徹,喜;(4)經春雨滋潤后,花色更艷,喜。四聯(lián)無“喜”字,,卻從各種感覺上寫,用擬人、對比、襯托等多種手法,充分寫出詩人內心超乎尋常的喜悅。7.拓展:與雨有關的詩句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近代·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唐·白居易《長恨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1.讀準音“酥”讀sū2.看注釋(1)呈:恭敬地送給。(2)天街:京城街道。(3)酥(sū):酥油。(4)處:時刻。(5)絕勝:遠遠超過(6)題意:讓十八員外不要老在京城里,多出來看看早春這一美好時光。3.解詩意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奶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4.知詩人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5.悟詩情《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欣悅之情。全詩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時節(jié)在它萌生的階段,它正朝著極盛方向前進,給人以希望和期盼。6.勤拓展:描寫春雨的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鸥Α洞阂瓜灿辍反撼睅в晖韥砑?,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江上漁者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1.讀準音“沒”(méi)沒有

(mò)淹沒,這里讀mò2.認清形“鱸”的左部為“魚”3.看注釋(1)漁者:捕魚的人。(2)但:只(3)愛:喜歡(4)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5)君:你。(6)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7)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8)風波:波浪。4.解詩意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纯茨切┛蓱z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5.知詩人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對后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6.悟詩情這首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危境與艱辛。

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7.勤拓展:描寫民眾疾苦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讀準音“重”這里讀chóng2.認清形“洲”的左邊有“三點水”3.看注釋(1)泊船:停船靠岸。泊,停泊。(2)綠:吹綠。(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zhèn)江市。(4)瓜洲:鎮(zhèn)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5)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shù)情況下稱河流為“水”。這里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6)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區(qū)東。4.解詩意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5.知詩人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神宗時任宰相,實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6.悟詩情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xiāng)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愿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7.勤拓展: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游園不值游園不值(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1.讀準音“應”這里讀

yīng2.認清形“屐”的中間是“雙人旁”3.看注釋(1)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沒得到機會。(2)應憐: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3)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4)小扣:輕輕地敲門。(5)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6)題意是:我在游園時沒有遇到主人。4.解詩意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枝條伸到墻外來了。5.知詩人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詩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補遺》。6.悟詩情《游園不值》描寫了作者游園不成,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不但表現(xiàn)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描寫出田園風光的幽靜安逸、舒適愜意。這首詩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切美好、充滿生命的新鮮事物,必須按照客觀規(guī)律發(fā)展,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7.勤拓展:蘊含哲理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讀準音“橫”這里讀héng2.認清形“聚”由取+爪組成,“鮑”左邊有“魚”字3.看注釋(1)卜算子:詞牌名。北宋時盛行此曲。(2)鮑浩然:生平不詳,詞人的朋友,家住浙江東路,簡稱浙東。(3)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4)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段骶╇s記》載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為遠山,這里反用。(5)欲:想,想要。(6)行人:指詞人的朋友(鮑浩然)。(7)眉眼盈盈處:

一說比喻山水交匯的地方,另有說是指鮑浩然前去與心上人相會。盈盈:美好的樣子。(8)才始:方才。4.解詩意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歸去。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5.知詩人王觀(1035~1100),字通叟,如皋(現(xiàn)屬江蘇南通如皋)人,宋代詞人,與高郵的秦觀并稱二觀。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臨江仙·離杯》《高陽臺》等。6.悟詩情這首送別詞通過描寫春末時節(jié)送別好友鮑浩然歸家時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他的生活送出祝福。上片含蓄地表達了詞人與友人的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7.勤拓展:送別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浣溪沙浣溪沙(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1.讀準音“浣”這里讀huàn

,“蘄”讀“q픓少”本課讀“shào”2.認清形“蘄”的下面由“單+斤”組成3.看注釋(1)浣溪沙:詞牌名。(2)浸:泡在水中。(3)蕭蕭:形容雨聲。(4)子規(guī):又叫杜宇、杜鵑、催歸。據(jù)說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發(fā)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叫杜鵑啼歸、這種鳥也叫子規(guī)。(5)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6)白發(fā):老年。(7)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4.解詩意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知詩人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贰端{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6.悟詩情這首詞通過描寫清泉寺周圍優(yōu)雅的風光,詞人即景抒情懷,體現(xiàn)出自己不服老、執(zhí)著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清平樂清平樂(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讀準音“樂”這里讀

yuè,“囀”讀zhuàn“薔薇”讀音qiángwēi2.認清形“囀”左邊有“口”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