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CCSB05

44

廣東省地方標準

DBXX/TXXXX—XXXX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ofgoldennaiplum

(報批稿)

(本草案完成時間:2023.01.31)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XX/TXXXX—XXXX

黃金奈李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黃金奈李生產(chǎn)的術語和定義、果園選擇、定植、幼樹期管理、結果樹管理、病蟲害防

治以及果實采收。

本文件適用于廣東省黃金奈李的生產(chǎn)。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84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

GB/T8321(所有部分)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19341育果袋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1839-2010果樹術語

3術語和定義

NY/T1839-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奈李naiplum

奈李(RwussalicinaLindl,var.Cordatal.Yhangetal.)是薔薇科李屬植物,是桃和李的自然

雜交品種,因形似桃味似李而得名。

3.2

黃金奈李Goldennaiplum

在奈李生長硬核期利用內(nèi)黑外黃的雙層專用果袋對果實進行套袋,成熟的奈李果皮呈金黃色,果肉

呈黃色。

3.3

幼樹期vegetativestage

果樹從苗木定植到開花結果所經(jīng)歷的生長發(fā)育階段。

注:【來源:NY/T1839-2010.3.2】

3.4

1

DBXX/TXXXX—XXXX

結果樹FruitPlumTree

結果樹從開始結果到衰老前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包含初果期(initialbearingstage)和盛果期(full

bearingstage)。

注:【來源:NY/T1839-20113.3和3.4】

4果園選擇

4.1環(huán)境條件

年平均氣溫18.6℃~22.0℃,絕對最低溫度≥-5℃,年平均有效積溫在4500℃~8000℃,年

平均日照時數(shù)1500h~2000h,年降雨量1400mm~1800mm。土壤質(zhì)地良好,疏松肥沃,以pH5.5~

6.5、有機質(zhì)含量≥20g/kg為宜;產(chǎn)地環(huán)境應符合GB15618和GB5084要求。

4.2建園

4.2.1基本要求

園區(qū)修筑必要的機耕道路,建設排灌和蓄水池、水肥一體化等配套設施。

4.2.2產(chǎn)地條件

坡度≤25°的緩坡地或坡地。背風向陽的丘陵山地,且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果園。

4.2.3園地規(guī)劃

4.2.3.1緩坡地園地規(guī)劃

平地及坡度在≤6°的緩坡地,栽植行為南北向,采用長方形栽植。

4.2.3.2坡地園地規(guī)劃

坡度在6°~25°的丘陵、山地按等高線修筑水平梯田,梯地水平走向比降0.3%~0.5%。3000m2~

7000m2一個作業(yè)小區(qū)。沿等高線開挖起畦,要求溝寬100cm,深80cm,定植溝位于梯面前1/3處。回

填時,將地表的植被及表土回填入溝,溝面土層高出梯面20cm~25cm為宜。梯面要求外埂內(nèi)溝,外高

內(nèi)低,防止水土流失。

5定植

5.1苗木選擇

選擇無檢疫性病蟲害,主根系發(fā)達的毛桃砧木嫁接奈李品種苗。主根上有3條~5條側根,須根宜

多。苗主干莖粗≥0.6cm,全苗高度≥80cm。

5.2定植時間

每年12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種植為宜。

5.3定植密度

株距為4.0m~4.5m,行距為5.0m~6.0m,每667m2植25株~30株為宜。

2

DBXX/TXXXX—XXXX

5.4定植方法

在定植溝上挖定植穴,穴深60cm,寬50cm,每穴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10kg~20kg,與土充分拌

勻。定植前,修整苗木受傷的根系和嫁接口枯樁。定植時,將苗木的根系和枝桿適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

中央,舒展根系,扶正填土,輕緩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充分密接;填土后澆足定根水。栽植

深度宜為嫁接口露出地面5cm~10cm,栽苗后應澆足定根水,并覆蓋秸稈或干草等。

6幼樹期管理

6.1整形修剪

定干高度為60cm~80cm,采用自然開心形。留3個~4個主枝,抹掉整形帶以下芽。主干枝70cm

時,及時摘心,其它枝30cm時進行摘心,直立枝要進行拉枝。

6.2間作或生草

果園實行間作或生草制,種植的間作物或草類應是與奈李無共生性病蟲,淺根、矮桿,宜為豆科植

物、禾本科牧草和霍香薊,在開花前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蓋于樹盤。作物不宜種近樹盤或間種高稈作

物。

6.3水分管理

新梢的萌芽、生長和轉綠,如遇上久旱天氣應及時灌溉;遇上多雨天氣應及時排水,樹盤覆蓋桔稈、

干草等。

6.4施肥管理

以薄施勤施為原則,每年追施4次~6次,在每次新梢萌發(fā)前至老熟期間,各追施1次~2次,以速

效性氮肥為主,11月結合中耕松土施充分腐熟有機肥一次,要求溝寬50cm,深50cm,每667m2施充分

腐熟有機肥1500kg。每次施肥應在樹冠滴水線下對稱開挖半月形溝,長度60cm~80cm,寬度10cm~

15cm,深度10cm~15cm,施后覆土。肥料的施用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

6.5深翻擴穴

深翻擴穴一般在秋梢停止生長后進行,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逐年向外擴展寬50cm、深60cm~

80cm的擴穴溝。回填時混每穴以綠肥、雜草20kg~30kg,腐熟有機肥25kg,鈣鎂磷肥1kg~2kg。

土壤pH5.0~6.0時,每穴加1kg生石灰粉。表土放在底層,心土放在表層,并對穴內(nèi)灌足水分。

7結果樹管理

7.1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濕潤,達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70%。

7.2施肥管理

肥料使用符合NY/T496要求。每年分四次施用,以每株樹結果50kg計算施肥量如下:

7.2.1基肥

3

DBXX/TXXXX—XXXX

在果樹落葉前,深施腐熟有機肥20kg~30kg,鈣鎂磷肥0.5kg~0.75kg。

7.2.2追肥

2月上旬在春梢萌發(fā)前施催芽肥,開淺溝深10cm,施高氮復合肥0.5kg~1.0kg、生物有機肥2.0

kg~2.5kg;5月上旬在果實硬核期,施壯果肥,開環(huán)狀溝深20cm~30cm,施高鉀復合肥0.50kg~

0.75kg、尿素0.20kg~0.30kg;8月份采果后施采后肥,開環(huán)狀溝深20cm~30cm,施平衡復合肥0.50

kg~1.00kg,尿素0.20kg~0.30kg。

7.3?;ū9?/p>

7.3.1防霜凍,花期易發(fā)生凍害的地方,采用花前蓋膜、熏煙等方法,防止花器官受凍。

7.3.2開花期放養(yǎng)蜜蜂,1hm2果園宜放養(yǎng)2群~3群蜜蜂;

7.3.3謝花后幼果期,宜噴施50mg/L赤霉素和2g/L磷酸二氫鉀。

7.4疏果

疏果宜早不宜遲,生產(chǎn)上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花后20d~30d)進行,最遲在硬核開始時完成。

根據(jù)果形大小、樹勢、枝條壯弱決定留果量。每根枝長10cm~15cm留1個~2個果。

7.5果實套袋

7.5.1果袋選擇

選用50g~60g,尺寸長19.5cm,寬15.5cm,內(nèi)黑外黃的雙層專用果袋,果袋紙張質(zhì)量應符合GB

19341的規(guī)定。

7.5.2套袋時間

套袋時間選擇在果實硬核后(5月上旬~6月上旬)晴天進行,采收前40d全部完成套袋。

7.5.3套袋前期處理

套袋前一天對需套袋的果樹進行樹冠噴藥,用80%代森錳鋅6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和

液體鈣1000倍進行噴施。農(nóng)藥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7.5.4套袋的方法

套袋時,撐開果袋,托起袋底,使通氣排水孔張開,套在果實上,輕提果袋,使果袋至于袋口前低

點,將果袋兩側向中心折疊,袋口兩側集聚后將金屬線扭緊密封,操作要輕,避免果實脫落。套袋的次

序應從果樹的上面到下面,從里面到外面。

7.6結果樹修剪

修剪應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應去弱留強、去病留壯、去老留新,并分批回縮復壯,對樹冠外圍

和上層的強壯枝,疏密留稀,對延長枝中度短截。

8病蟲害防治

8.1防治原則

4

DBXX/TXXXX—XXXX

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進行化學防治。

8.2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8.2.1農(nóng)業(yè)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體抗病、抗蟲能力;增施有機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合理修剪;嚴格疏花疏

果,合理負載,保持樹勢健壯。

8.2.2物理防治

用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吸引和誘殺吸果夜蛾、金龜子、卷葉蛾等;用黃板誘集蚜蟲。

8.2.3生物防治

應用性誘劑、生物源農(nóng)藥防治害蟲;在園內(nèi)施放性誘器和黃板,每667m2掛10個性誘器,誘殺針

蜂,每667m2掛50個黃板,誘殺白粉虱等害蟲。

8.2.4化學防治

加強病蟲害發(fā)生動態(tài)的監(jiān)測與預報,適時用藥以提高防治效果。嚴格控制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施用

量、施用濃度和次數(shù),盡量減輕化學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天敵的傷害、避免對果實的污染。注意不同作

用機理的農(nóng)藥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避免病蟲產(chǎn)生抗藥性。農(nóng)藥的使用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

的要求,具體防治方法見附錄A。

9果實采收

9.1采收期

謝花后120d~140d或果皮金黃色占表面積比例1/2~4/5時為成熟期,選擇天晴時分期分批進行采

收。

9.2采收方法

按先冠外果實后冠內(nèi)果實,先上層后下層的順序進行采摘。采收時連果袋一起采收,輕采輕放,避

免損傷。

5

DBXX/TXXXX—XXXX

A

A

附錄A

(資料性)

黃金奈李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

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見表A.1。

表A.1黃金奈李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

序號防治對象防治時期防治方法

休眠期、生長期(開花末至展休眠期噴施1:2:200波爾多液。生長期噴80%甲基托布津

1李紅點病

葉期及果實膨大期)。1000倍液。

(1)早春發(fā)芽前,噴4~5波美度石硫合劑。

休眠期、生長期(早春發(fā)芽前、

2李穿孔病(2)噴20%噻唑鋅600倍。

展葉后及果實近成熟期)。

(3)噴3%噻霉酮2000倍+65%唑醚代森聯(lián)4000倍。

(1)早春萌芽前噴2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120倍波

休眠期、生長期(早春萌芽時、爾多液。

3李褐腐病

盛花末期及果實近成熟期)。(2)盛花末期及果實近熟時噴80%代森猛鋅600倍。

(3)果實近成熟期噴50%異菌脲1500倍。

(1)大枝涂白,涂白劑配制方法:生石灰12kg,食鹽2kg,

休眠期(芽膨大前)、生長期

4流膠病大豆粉0.5kg,水36kg。

(流膠發(fā)生期)。

(2)早春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

(1)地面噴藥。越冬成蟲羽化前,或第一代幼蟲脫果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