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知識點12.3機械效率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0?鳳翔縣一模)某建筑工地上,工人通過圖示裝置用250N的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將重600N的建筑材料勻速提起。已知AOB是輕質(zhì)杠桿且OA:OB=1:2,不計繩重與摩擦,則()A.輕質(zhì)杠桿AOB為費力杠桿 B.動滑輪的重力是100N 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60% D.可通過減少所提升建筑材料的重量,來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2.(2020?安慶一模)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500N的重物在5s內(nèi)勻速提升3m,所用拉力F為30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人做的總功為1800J B.動滑輪的重力為50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1.7% D.提升更重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變小3.(2020?龍沙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300N的力沿斜面把600N的重物勻速拉到頂端,重物在斜面上移動的距離為4m,上升的高度為1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過程中,重物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重物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C.運動過程中,重物的機械能不變 D.斜面的機械效率是50%4.(2020?常州一模)如圖所示,斜面高2m、長4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重6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已知拉力F=350N,對此過程,下列結(jié)果中錯誤的是()A.有用功為1200J B.總功為1400J C.額外功為200J D.機械效率為80%5.(2020?東營模擬)力F1將物體A勻速提升了s,若改用滑輪組把A勻速提升相同高度s,拉力為F2,此過程滑輪組()A.總功為F1s B.可通過增加動滑輪重力的方法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 C.機械效率η=FD.該滑輪組省力同時省距離6.(2020?西安模擬)如圖所示,2021年全運會吉樣物金金正在通過定滑輪將一重物拉上去,她所用的拉力為50N,所拉物體的質(zhì)量為4kg,物體向上升高了4m(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金金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做功為400J B.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沒有被忽略 C.克服被拉物體的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其大小為160J D.此次使用定滑輪的過程中,其機械效率為80%7.(2020?海淀區(qū)一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機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B.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D.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8.(2020?東莞市一模)如圖所示,把重力為100N的物體從底端勻速推到斜面頂端,斜面長為10m,高為3m,實際推力為50N,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推力做功為500J B.克服物體重力做功為300J C.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0% D.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50N二.填空題(共5小題)9.(2020?山亭區(qū)一模)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240N的重物,動滑輪重60N(不計繩重和摩擦),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0.(2020春?鄭州月考)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起重140N的水桶,動滑輪重20N(不計繩重和摩擦),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如果向水桶內(nèi)再加入40N的水,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提起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1.(2020春?淮安期中)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把300N的重物勻速提升3m,人對繩的拉力為2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如果用該滑輪組提升400N的重物,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2.(2020?平房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滑輪在10s內(nèi)將重為45N的物體勻速提升2m,已知拉力F為3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若勻速提升重為90N的物體,則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3.(2020?荔城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建筑工地上工人用560N的拉力將一捆重為840N的建筑材料提升2m,不計繩重及各種摩擦,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動滑輪重為N。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4.(2020?烏魯木齊一模)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同學用滑輪安裝了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每個滑輪重0.5N)。次數(shù)物體的重力G/N物體被提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η120.11.0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1)表格內(nèi)的第4次實驗中應補充的數(shù)據(jù)是(結(jié)果精確到0.1%)。這次數(shù)據(jù)是用圖(選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輪組測得的。(2)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判定,若增大提升物體的重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3)用甲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時,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與總功的比為定值k,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k=。15.(2020?昌邑市一模)小明在做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3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次數(shù)鉤碼重/N鉤碼上升距離/cm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彈簧測力計上升距離/cm機械效率12100.83083.8%24101.53036103090.9%(1)在實驗中,小明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的值。(2)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3)如圖丙所示,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四.計算題(共4小題)16.(2020?昌邑市一模)小華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動貨箱,已知貨箱重為600N,地面對貨箱的滑動摩擦力f為貨箱重的0.2倍。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貨箱沿直線勻速運動6m,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7.(2020?沈河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為一打撈船的工作示意圖,通過電動機和滑輪組將水中的物體提升出水面。圖中被打撈物體的體積為0.3m3(不吸水),物體的重力為8000N.已知物體沉在水底10m深度,動滑輪的重力為700N.(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忽略物體在水中提升時受到的阻力,g=10N/kg,ρ水=1.0×103kg/m3)求:(1)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2)物體從水底被勻速拉起4m,此時該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3)物體出水后仍保持勻速上升,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8.(2020春?龍沙區(qū)期中)如圖所示,沿斜面將一個質(zhì)量為6kg的物體勻速由A點拉到B點拉力為40N,升高的高度為0.5m,AB的長度為1m,求:(1)拉力做的有用功;(2)物體受到的摩擦力。19.(2020春?西城區(qū)月考)用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為600N的物體A,動滑輪受到的重力為200N.在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體A在10s內(nèi)豎直勻速上升了1m。在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輪與軸間的摩擦。求:(1)物體A上升的速度v。(2)拉力F。(3)動滑輪提升物體A的機械效率η。參考答案及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0?鳳翔縣一模)某建筑工地上,工人通過圖示裝置用250N的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將重600N的建筑材料勻速提起。已知AOB是輕質(zhì)杠桿且OA:OB=1:2,不計繩重與摩擦,則()A.輕質(zhì)杠桿AOB為費力杠桿 B.動滑輪的重力是100N 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60% D.可通過減少所提升建筑材料的重量,來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C【解析】:A、讀圖可知,O為支點,動力作用在B點,阻力作用在A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杠桿AOB屬于省力杠桿,故A錯誤。B、由圖知n=2,用該裝置勻速提起600N的物體,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杠桿A端施加的拉力:FA=12(G+G動)=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OA=FB×OB,即:12(600N+G動)×OA=250N×解得G動=400N,故B錯誤;C、不計繩重與摩擦,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WD、減小所提升建筑材料的重量,在提升高度相同時,有用功減小,這樣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減小,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會降低,即不能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故D錯誤。故選:C。2.(2020?安慶一模)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500N的重物在5s內(nèi)勻速提升3m,所用拉力F為30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人做的總功為1800J B.動滑輪的重力為50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1.7% D.提升更重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變小【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n=2,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3m=6m,工人做的總功W總=Fs=300N×6m=1800J,故A正確;B.不計繩重和摩擦,由F=1n(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2×300NC.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500N×3m=15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D.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據(jù)此可知提升更重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變大,故D錯誤。故選:A。3.(2020?龍沙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300N的力沿斜面把600N的重物勻速拉到頂端,重物在斜面上移動的距離為4m,上升的高度為1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過程中,重物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重物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C.運動過程中,重物的機械能不變 D.斜面的機械效率是50%【考點】:摩擦力的大??;斜面的機械效率;機械能的概念.【答案】:D【解析】:(1)運動過程中,重物受到四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A錯誤;(2)重物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所以動能不變;同時高度增加,則重力勢能增大,因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所以重物的機械能增大,故C錯誤;(3)克服物體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1m=600J,拉力做的總功:W總=Fs=300N×4m=1200J,斜面的機械效率:η=W(4)克服摩擦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用=1200J﹣600J=600J,由W額=fs可得摩擦力:f=W故選:D。4.(2020?常州一模)如圖所示,斜面高2m、長4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重6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已知拉力F=350N,對此過程,下列結(jié)果中錯誤的是()A.有用功為1200J B.總功為1400J C.額外功為200J D.機械效率為80%【考點】:有用功和額外功;斜面的機械效率.【答案】:D【解析】:A、小明對物體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2m=1200J,故A正確;B、拉力F做的總功:W總=Fs=350N×4m=1400J,故B正確;C、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用=1400J﹣1200J=200J,故C正確;D、斜面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故選:D。5.(2020?東營模擬)力F1將物體A勻速提升了s,若改用滑輪組把A勻速提升相同高度s,拉力為F2,此過程滑輪組()A.總功為F1s B.可通過增加動滑輪重力的方法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 C.機械效率η=FD.該滑輪組省力同時省距離【考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有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C【解析】:A、由圖知,n=3,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3s,拉力做的總功:W總=F2s′=F2×3s=3F2s,故A錯誤;B、物重不變,提升高度相同時,有用功不變;增加動滑輪重力,額外功變大,總功變大,根據(jù)機械效率公式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減小;故B錯誤;C、使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直接對物體做的功):W有用=F1s;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D、使用簡單機械有時為了省力,有時為了省距離,有時為了改變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功,即不能省力同時省距離,故D錯誤;故選:C。6.(2020?西安模擬)如圖所示,2021年全運會吉樣物金金正在通過定滑輪將一重物拉上去,她所用的拉力為50N,所拉物體的質(zhì)量為4kg,物體向上升高了4m(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金金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做功為400J B.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沒有被忽略 C.克服被拉物體的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其大小為160J D.此次使用定滑輪的過程中,其機械效率為80%【考點】: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A【解析】:A、由于使用的是定滑輪,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h=4m,所以金金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做功:W總=Fs=50N×4m=200J.故A錯誤;B、物體的重力:G=mg=4kg×10N/kg=40N,如果不考慮繩重及摩擦,施加的拉力應該等于物重,即F=G=40N,而實際施加的拉力是50N,所以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沒有被忽略,故B正確;C、克服被拉物體的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即W有用=Gh=40N×4m=160J,故C正確;D、定滑輪的機械效率為:η=W有用W故選:A。7.(2020?海淀區(qū)一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機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B.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D.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考點】:機械效率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答案】:B【解析】:A、由于使用簡單機械時,總會做一些額外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00%,故A項說法正確。B、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小與機械效率的高低無關(guān),故B項說法不正確。C、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快,故C項說法正確。D、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所以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故D項說法正確。故選:B。8.(2020?東莞市一模)如圖所示,把重力為100N的物體從底端勻速推到斜面頂端,斜面長為10m,高為3m,實際推力為50N,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推力做功為500J B.克服物體重力做功為300J C.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0% D.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50N【考點】:功的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斜面的機械效率.【答案】:D【解析】:由題知,斜面長s=10m,斜面高h=3m,物體重G=100N,推力F=50N。A、推力做的總功:W總=Fs=50N×10m=500J,故A正確;B、克服物體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N×3m=300J,故B正確;C、斜面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100%=300J500J×100%=60%,故C正確;D、克服摩擦力做的額外功:W額外=W總﹣W故選:D。二.填空題(共5小題)9.(2020?山亭區(qū)一模)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240N的重物,動滑輪重60N(不計繩重和摩擦),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究键c】: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100;80%【解析】:(1)由圖可知,n=3,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拉力大?。篎=13(G+G動)(2)繩端移動的距離:s=nh,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100%=G?Fs故答案為:100;80%。10.(2020春?鄭州月考)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起重140N的水桶,動滑輪重20N(不計繩重和摩擦),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如果向水桶內(nèi)再加入40N的水,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N;提起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考點】:動滑輪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80;100;變大【解析】:由圖可知,該滑輪為動滑輪,有兩段繩子拉著動滑輪,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繩子的動力:F=1n(G+G動)如果向水桶內(nèi)再加入40N的水,小明拉繩子的動力為:F′=1n(G′+G動)使用同一滑輪組,在提升高度相同時,所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水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所以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變大,機械效率會變大。故答案為:80;100;變大。11.(2020春?淮安期中)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把300N的重物勻速提升3m,人對繩的拉力為2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如果用該滑輪組提升400N的重物,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75%;增大。【解析】:(1)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N×3m=900J;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3m=6m,人做的總功:W總=Fs=200N×6m=12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2)當提升重物的重力增加,做的有用功就變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故答案為:75%;增大。12.(2020?平房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滑輪在10s內(nèi)將重為45N的物體勻速提升2m,已知拉力F為3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若勻速提升重為90N的物體,則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75%;變大【解析】:(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45N×2m=90J;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30N×4m=12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2)動滑輪重力一定,增大滑輪組提升的物重,有用功變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總功變大,使得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變大,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大。故答案為:75%;變大。13.(2020?荔城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建筑工地上工人用560N的拉力將一捆重為840N的建筑材料提升2m,不計繩重及各種摩擦,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動滑輪重為N?!究键c】: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75;280【解析】:(1)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60N×4m=2240J,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840N×2m=168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2)不計繩重及各種摩擦,拉力F=12(G+GG動=2F﹣G=2×560N﹣840N=280N。故答案為:75;280。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4.(2020?烏魯木齊一模)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同學用滑輪安裝了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每個滑輪重0.5N)。次數(shù)物體的重力G/N物體被提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η120.11.0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1)表格內(nèi)的第4次實驗中應補充的數(shù)據(jù)是(結(jié)果精確到0.1%)。這次數(shù)據(jù)是用圖(選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輪組測得的。(2)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判定,若增大提升物體的重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3)用甲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時,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與總功的比為定值k,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k=?!究键c】: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答案】:(1)66.7%;乙;(2)變大;(3)1【解析】:(1)第4次實驗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由s=nh可得,n=s(2)比較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對于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因此增大物體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根據(jù)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有用功為:W有=Gh=2N×0.1m=0.2J;總功為:W總=Fs=1N×0.3m=0.3J;克服動滑輪做的功為:W動=G輪h=0.5N×0.1m=0.05J;則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為:W額=W總﹣W有﹣W動=0.3J﹣0.2J﹣0.05J=0.05J;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與總功的比值k為:k=W故答案為:(1)66.7%;乙;(2)變大;(3)1615.(2020?昌邑市一模)小明在做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3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次數(shù)鉤碼重/N鉤碼上升距離/cm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彈簧測力計上升距離/cm機械效率12100.83083.8%24101.53036103090.9%(1)在實驗中,小明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的值。(2)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3)如圖丙所示,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究键c】: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答案】:(1)勻速豎直緩慢;(2)88.9%;(3)2.2;(4)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窘馕觥浚海?)在實驗中,小明勻速豎直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的值。(2)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W有W(3)如圖丙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N;(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故答案為:(1)勻速豎直緩慢;(2)88.9%;(3)2.2;(4)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四.計算題(共4小題)16.(2020?昌邑市一模)小華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動貨箱,已知貨箱重為600N,地面對貨箱的滑動摩擦力f為貨箱重的0.2倍。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貨箱沿直線勻速運動6m,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考點】:有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720J;80%【解析】:(1)由題知,地面對貨箱的滑動摩擦力:f=0.2G=0.2×600N=120N,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120N×6m=720J;(2)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3s物=3×6m=18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0N×18m=9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720J;(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17.(2020?沈河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為一打撈船的工作示意圖,通過電動機和滑輪組將水中的物體提升出水面。圖中被打撈物體的體積為0.3m3(不吸水),物體的重力為8000N.已知物體沉在水底10m深度,動滑輪的重力為700N.(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忽略物體在水中提升時受到的阻力,g=10N/kg,ρ水=1.0×103kg/m3)求:(1)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足球服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超聲波凸探頭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財務管理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觀光農(nóng)業(yè)行業(yè)市場深度調(diào)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采購部個人試用期工作總結(jié)
- 2025-2030中國藥用甘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養(yǎng)老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2025-2030中國舞臺燈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自動泡沫皂液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自動催化鍍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GB/T 3091-202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 豬場買賣合同協(xié)議
- 【9語一?!?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 啤酒分銷合同協(xié)議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直銷隊管理制度
- 股份代持協(xié)議合同6篇
- 貴州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NB-T 47013.1-2015 承壓設(shè)備無損檢測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shù)要求及試驗方法
- 中小學生守則ppt課件(18頁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