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議學情境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1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22.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3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課標要點核心素養(yǎng)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guī)律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掌握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2.明確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規(guī)律,學會用相關知識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3.明確樹立科學思維必須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教學重點: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義、思維規(guī)范及應注意的問題教學難點: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政治認同:運用科學思維方法,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堅持真理,駁斥詭辯。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正確思維活動、社會實踐之間的關系。公共參與:自覺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理解邏輯與科學思維的關系,讓思維合乎邏輯。1.同一律的原因、公式、含義、要求、注意問題?★★2.矛盾律的原因、公式、含義、要求、注意問題?★★3.排中律的原因、公式、含義、要求、注意問題?★★4.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規(guī)律?自主學習3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P10—13,找出相關內容,并劃出來。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甲與乙的對話中有沒有邏輯問題?談談你的理由。“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鬧鬧地在宿舍打牌,影響別人休息?!薄坝绊憚e人,又不影響你。別人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甲乙轉換思考:兩個“別人”分別指什么?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結論: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這種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維,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探究與分享
P10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壹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3.同一律的要求?4.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5.運用同一律應注意的問題?不能游移不定
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②要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和規(guī)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1)常用公式:“A是A”。
(必須前后一致,不能把A換成非A。A可指代概念或判斷)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同真同假)1.遵循同一律的原因(作用):P10-1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
:P10-1
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結論:若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會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評析:買茶葉的人所說的“好茶”指的是品質優(yōu)良的荼葉,賣荼葉的人說的“好茶”指的是沒有變質的茶葉。示例評析P10特別提醒:①在使用概念的過程中沒有遵守同一律,將會出現(xiàn)“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混淆概念就是把不同的概念當作同一概念來使用)②在使用判斷的過程中沒有遵守同一律,將會出現(xiàn)“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偷換論題就是把不同的判斷當作同一判斷來使用,從而使議論離開了原來的論題)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4.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
錯誤表現(xiàn):P10-2
3.同一律的要求:P10-2
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偷換概念】---使用概念中犯錯A:別吵我,我想靜靜。B:靜靜是哪個班的?好看嗎?【偷換論題】---使用判斷中犯錯A:你那么有錢,居然在路邊吃麻辣燙。B:不在路邊吃,難道在路中間吃?例1:老師:你是怎樣認識孫中山的?學生:老師,我不認識孫中山。
例2:爸爸:你整天游手好閑,好吃懶做,以后打算怎么辦?兒子:您經(jīng)常說,中國人民非常勤勞,我也是中國人,我怎么會懶呢?
例3: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某單位召開的一次安全生產(chǎn)會議上,該單位的某領導發(fā)表了這樣一段講話:“時間不多了,簡單講幾句吧。今天是安全生產(chǎn)會議,我想講幾個與之有關的問題:一、關于綠化問題;二、關于計劃生育……”違背同一律的邏輯謬誤偷換概念:評價和理解→日常生活的交往偷換概念:集體概念→個體概念
轉移論題:安全生產(chǎn)→綠化問題、計劃生育01
小張去年還是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律師了。①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②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fā)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5.同一律的條件性:P10-3
靈活變通:
該論斷違反同一律的要求嗎?同一律所維護的思想確定性是認識變化發(fā)展中的相對確定性。不違反,不同條件下說明了:同一律并不否認客觀事物及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發(fā)展,反映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正確認識并不違反同一律的要求。
我國邏輯學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說明:“西紅柿是由蘋果綠變紅的,當它是由綠變紅的時候,它就是由綠變紅的。當它是綠的時候,它就是綠的。而當它成為紅的時候,它就是紅的了。當然,它會有不綠不紅的時候,不錯,可是當它是不綠不紅的時候,它就是不綠不紅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狀態(tài)或它們的變化,而是形色狀態(tài)和它們的變化的確實性的同一。思考:材料說明了什么邏輯問題?相關鏈接《韓非子·難一》載:“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边@位楚人為什么“弗能應”(啞口無言)?探究與分享
P11存在邏輯矛盾。即同時肯定了“此矛可戳穿此盾”和“此矛不可戳穿此盾”。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違反矛盾律的要求?!拔岫苤畧裕锬芟菀??!闭摂?:論斷2:“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此矛可戳穿此盾”“此矛不可戳穿此盾”在同一時間,論斷一和論斷二不能同時為真。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貳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3.矛盾律的要求?4.違反矛盾律所犯的邏輯錯誤?5.運用矛盾律應注意的問題?6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的區(qū)別?不能自相矛盾1.遵循矛盾律的原因:P11-1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P11-1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①常用公式:“A不是非A”(不能自相矛盾)②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以真推假)例1:小明想畫一個方的圓。例2:這幾周的軍訓太緊張了,但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有同學說:“我堅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這位同學的話是否成立,為什么?
提示:
不成立。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該同學一邊說“堅信一位哲人的話”,一邊又說“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很顯然是自相矛盾的。探究與分享
P12①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②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3.矛盾律的要求①“概念”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對象不能同時用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來反映。②“判斷”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不能同時作出兩個相互矛盾的判斷。
例如:對于同一個幾何圖形,不能既用“三角形”又用“非三角形”來反映它。
例如:“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與“有些人是不自私的”。
根據(jù)矛盾律,對這兩個判斷不能同時肯定。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與唯物辯證法所講的矛盾是一回事嗎?方的圓
禍福相依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P12-1(1)邏輯矛盾:斷定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都成立
;是思維混亂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對
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可以避免(2)辯證矛盾:斷定的是事物同時具有兩種對立統(tǒng)一、相反相成的屬性。客觀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任何科學都要求排除邏輯矛盾,又都要求認識事物本身的辯證矛盾。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邏輯矛盾辯證矛盾區(qū)別聯(lián)系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是思維混亂的一種表現(xiàn)。是主觀的,可以消除避免指事物同時具有對立統(tǒng)一、相反相成的屬性,是事物的客觀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觀的。允許邏輯矛盾則是詭辯論的特征。承認辯證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具有矛盾關系的論斷,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的判斷,在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從不同方面對事物作出的判斷,并不違反矛盾律。知識拓展:比較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1)邏輯矛盾(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矛盾的錯誤反映。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確把握客觀矛盾的必要條件。(2)任何科學都要求排除邏輯矛盾,而任何科學又都要求認識事物本身的辯證矛盾。下列論斷有些是自相矛盾的,有些不是。①小明想畫一個方的圓
。
②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③人類的認識能力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④這幾周的軍訓太緊張了,但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過去了。請你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①和④論斷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要么畫圓,要么畫方,不存在“一個方的圓”;既然“太緊張”,就不可能“不知不覺”。②和③論斷沒有自相矛盾?!霸搿迸c“靜”“鳴"與“幽”是對立統(tǒng)一的;認識能力的“無限"與“有限”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探究與分享
P12①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向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不能做出兩個相反的判斷(補充到12頁1段)。自相矛盾的判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②客觀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5.矛盾律的條件性“雷鋒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逼渲械摹捌椒病敝杆墓ぷ鲘徫缓褪论E;而“偉大”是指他的精神和價值。是從不同角度談論同一對象,不違背矛盾律。其中“死了”是指自然生命的結束;“活著”是指精神永存。這樣的矛盾是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的認識,因而屬于辯證矛盾,不違反矛盾律的要求。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學以致用某珠寶店鉆石被盜,現(xiàn)查明罪犯是趙、錢、孫、李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
趙:不是我偷的。錢:李是罪犯。
孫:錢是罪犯。李:不是我偷的。
四人中只有一人說了假話,請問罪犯是誰?為什么?
結合矛盾律的相關內容,得出錢與李的口供矛盾;同時應結合“只有一人說假話”這一條件進行分析。
因為錢的口供“李是罪犯”和李的口供“不是我偷的”相互矛盾,根據(jù)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根據(jù)題意說假話者只有一人,那么說假話者非錢即李。因此,趙和孫的口供都是真的,按照孫的口供,錢是罪犯。錢與李的口供矛盾真真會議主持人的話是否合乎邏輯,為什么?
在一次討論會上,關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作品,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意見。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有人認為它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討論結束時,會議主持人表態(tài)說:“我反對第一種意見,也反對第二種意見?!薄八且徊績?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肯定判斷“它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否定判斷主持人對這兩個判斷同時加以否認。結論:主持人的話不符合邏輯。因為兩個判斷構成矛盾關系,對兩個具有矛盾關系的判斷之一加以否定,必須對另一判斷予以肯定。邏輯思維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探究與分享
P12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叁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是什么?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4.違反排中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什么?5.運用排中律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不能騎墻居中1.遵循排中律的原因:P13-12.排中律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P13-1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1)常用公式:“A或者非A”(不能騎墻居中)。(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以假推真)例:有人說《紅樓夢》值得讀,有人說不值得。兩種意見我都不贊成。讀,太花時間;不讀,又有點兒可惜。二、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3.排中律的要求:P13-2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對“是”與“非”各打五十大板。4、違反排中律的邏輯錯誤:(1)“概念”角度,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于一定領域的某一個對象,或者用概念“A”來反映,或者用概念“非A”來反映,二者必居其一。(2)“判斷”角度,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個對象的斷定,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必須承認其中一個是真的,不能同時否定。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不能都否定)二、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5.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區(qū)別和意義:P13-3(1)區(qū)別:①適用范圍不同
矛盾律——適用于矛盾關系判斷,也適用于反對關系判斷;
排中律——適用于矛盾關系判斷。
矛盾關系:是許昌人和不是許昌人
反對關系:輸和贏(還有平局)
②要求不同
矛盾律——“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不能都肯定;(“A不是非A“)
排中律——“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都否定。(“A或者非A“)二、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2)意義:識別與把握“A”與“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甲:下周去香山看紅葉,你去嗎?乙:誰說我不去?甲:你去,請登記吧!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記了甲:那么,你是不去呀?乙:我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甲說:下周去香山看紅葉,你去嗎?乙答:我去,也不去。甲說:你到底是去還是不去?乙說:我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0201違背了排中律(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違背了矛盾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同時肯定了“去”和“不去”否定我不去否定我去肯定去和不去示例評析P13【請你破案】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罕I車的不是我(2)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則罪犯是誰?(2)乙和丁供詞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詞是真,根據(jù)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這唯一的真話在乙和丁中,則甲、丙的供詞為假。甲說他不是罪犯為假,因此甲是罪犯。(1)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則罪犯又是誰?(1)乙和丁供詞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根據(jù)矛盾律,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和丁中必有一假,則甲、丙為真話。甲說我不是罪犯是真話,則甲不是罪犯;丙說的話為真,因此乙是罪犯。關系矛盾律排中律區(qū)別含義不同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要求不同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不能都肯定,必有一假)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不能都否定,必有一真)錯誤不同承認兩個相矛盾的事物同時存在“自相矛盾”(“兩可”)對于兩個相矛盾的事物都不承認它們存在“兩不可”作用不同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真,則另一個必假,強調假,常用于反駁,即駁斥(舍棄)假的條件以推翻對方的觀點。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假,則另一個必真,強調真,常用于證明,即找出真條件以佐證自己的觀點聯(lián)系矛盾律與排中律都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是人們在運用概念、進行判斷、進行推理時必須遵守的具體規(guī)則,它們從不同側面保證思維的確定性?!局R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關系【知識整合】比較三大邏輯基本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要求思維的確定性要求(自身同一)思維的一致性要求(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思維的明確性要求(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基本內容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fā)展)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指明“有假”)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指明“有真”)范圍概念和判斷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矛盾判斷公式“A是A”“A不是非A”“A或者非A”錯誤表現(xiàn)
“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自相矛盾”(兩可)“兩不可”6.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P13-3(1)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一致性、明確性的思維(2)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
①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②來源: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既認識到了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也認識到了思維自身的規(guī)律。
③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課堂小結對比1.故意違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
)提示: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2.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
)提示: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3.排中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
)提示: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
排中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真。4.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同一律的內容。(
)提示: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
通常用公式“A是A”來表示同一律的內容。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边@一詩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
)提示:這一詩句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渲染山林的幽靜,體現(xiàn)了動與靜的辯證統(tǒng)一,屬于辯證矛盾?!疽族e易混】1.(2023湖北卷)某校舉辦教職工健康長跑比賽,分男女兩組記名次。賽后,趙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錢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第三?!睂O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最后。”李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彼奈焕蠋熕詫賹?,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
)A.李、錢、趙、孫 B.錢、李、趙、孫C.李、趙、錢、孫 D.李、錢、孫、趙A【解析】D:根據(jù)“趙老師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孫老師是男子組的最后”可以推斷孫老師是全校最后,趙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三個到達終點,孫老師在四位老師中最后一個到達終點,故D排除。BC:根據(jù)“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和“李老師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師,但是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所以錢老師的成績位于李老師之后。故李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一個到達終點,錢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二個到達終點,BC排除。A:根據(jù)四位老師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李、錢、趙、孫,A正確?!局睋舾呖肌?.(2023天津)“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為避免與觀棋人犯相同的邏輯錯誤,在同一思維過程中(
)A.不能違背排中律,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B.不能同時肯定論斷“A”和論斷“非A”C.應看到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fā)展D.應遵循邏輯規(guī)律,克服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B【解析】B: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八麄z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這話反映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同真,違反了矛盾律,其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B正確。A: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漫畫沒有涉及排中律,A排除。C:漫畫強調不能違背矛盾律,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錯誤。但客觀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C排除。D: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漫畫沒有涉及辯證矛盾,D排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德陽中江縣聯(lián)考2025年普通高中初三教學質量測試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西運城大禹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數(shù)學試題試卷(2)含解析
- 沈陽城市學院《體育競賽組織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大學《安裝工程施工圖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萊山一中2025屆高三1月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修水縣2025年六年級下學期5月模擬預測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裝修工程墊資合同范本
- 江西省贛州于都思源實驗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三次驗收化學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麗江地區(qū)永勝縣2025年三下數(shù)學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qū)阜新二中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二階段檢測試題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e-fim otnm2000傳輸網(wǎng)子網(wǎng)級網(wǎng)管系統(tǒng)操作指南中文版
- GB/T 5231-2022加工銅及銅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 白中英數(shù)字邏輯習題答案課件
- 強夯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財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管理國內外文獻綜述》
- 井蓋管理應急預案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動火作業(yè)風險告知牌
- 鍋爐專業(yè)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小石潭記》作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