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文學閱讀與寫作(三)
16.登泰山記/姚鼐登泰山記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預習·語言建構與運用預習·語言建構與運用課前預習1.作者簡介[生平]姚鼐(1732—1815),字姬傳,因書齋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派三祖”。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破格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撰寫書錄91篇。次年秋辭官歸家,后以授徒為生,先后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作品]著有《惜抱軒詩文集》16卷等;選錄戰(zhàn)國至清代的古文,輯為《古文辭類纂》75卷。[貢獻]姚鼐文宗方苞,師承劉大櫆,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于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的觀點,發(fā)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2.背景解讀姚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養(yǎng)親為名,告歸田里,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觀賞日出,并寫下了這篇游記。到,到達。方方正正的,指山石。5.文言句式(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2)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3)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省略句,“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語“雪”)(4)生石罅(省略句,“生”前面省略主語“樹”,“生”后面省略介詞“于”)(5)復循西谷(省略句,“西谷”后面省略謂語“走”)①其:代詞,它,指泰山。②當:在。]段解: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
[③以:在。④乘:冒。⑤歷:經過。⑥限:界限。⑦磴:臺階。⑧循:順著。⑨幾:幾乎。⑩負:背。?燭:照。?居:停留。]段解:采用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的方法,描寫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段解:日觀峰看日出。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1.桐城派“桐城派”是中國清代的散文流派。創(chuàng)始人是方苞。桐城派的繼承發(fā)展者雖眾,但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劉大櫆和姚鼐。因方苞、劉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稱“桐城派”?!巴┏桥伞钡奈恼摚浴傲x法”為中心,逐步豐富發(fā)展,成為一個體系。方苞認為“義”,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義經法緯之說,是要求文章的內容和形式要統(tǒng)一,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劉大櫆發(fā)展了方苞關于“法”的理論,進一步探求散文的藝術性,強調神氣、音節(jié)、字句的統(tǒng)一。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的統(tǒng)一,發(fā)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巴┏桥伞痹谇宕膲嫌绊憳O大,對矯正明末清初的文風,促進散文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形成干支歷。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用于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干支還有其他的功能和內涵,比如十二生肖文化。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3.中國古代的陰陽概念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連的自然現(xiàn)象,如天地、日月、晝夜、男女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4.年號、廟號、謚號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chuàng),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基本上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后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努爾哈赤稱太祖,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后,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謚號是后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敝u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予。還有私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xiāng)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xiàn)。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于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后,私謚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謚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謚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謚曰武穆,海瑞謚曰忠介。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任務活動一疏通文意,品讀內涵解讀第一段思考1:概括本段的內容及作用。明確: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由面(汶和濟)到線(古長城)再到點(日觀峰),為下文寫觀日出埋下伏筆。思考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并分析其效果。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明確:“皆”。兩個“皆”字,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句子顯得頓挫有力。解讀第二段思考1:概括本段的內容。明確:記述登山時間、同伴、路線,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后所見的景象。思考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并分析其效果。(1)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明確:“乘”“歷”“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lián)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xiàn)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仆仆的神態(tài),寫出了急于登泰山的濃厚游興。(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明確:“四十五”“皆”“石”“七千”。這些詞寫出了山勢高拔,道路漫長,登山艱險,興致勃勃諸多內容。(3)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明確:“迷霧冰滑”“幾”“登”。從云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確了。(4)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明確:“負”“燭”。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tài)的青山以人的動態(tài),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積雪的光彩。(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明確:“照”“畫”“居”“帶”。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云霧好像飄帶一般?!鞍肷骄屿F”,不僅把動態(tài)的物寫成靜態(tài),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思考3:試概括這一部分景物的特點。明確:高峻、壯闊、雄渾。解讀第三段思考1:概括本段的內容。明確:
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思考2:試概括這一段描寫了怎樣的勝景?明確: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現(xiàn)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日出時: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日出后: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從形狀、色彩和光的角度,描繪了一幅絢麗壯美的日出圖景。思考3: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并分析其效果。(1)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明確:“揚”“擊”“皆”。作者寫日出,先造聲勢,用五更時分的風雪交加、云霧彌漫來襯托日出景象的瑰麗。(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明確:“丹”“紅光”“動搖”“東?!?。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紅的色彩,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和令天地一變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艷艷,海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托著太陽一般。這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把太陽躍動而雄渾的形象表現(xiàn)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語調應高亢激昂。解讀第四段思考1:概括本段的內容。明確: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思考2:這一段列舉了哪些人文景觀,有何好處?明確:(1)人文景觀: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跡——道中石刻。(2)好處:這樣寫可以表現(xiàn)泰山之歷史悠久。解讀第五、六段思考1:概括本段的內容。明確: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交代記游人。思考2:分析文末的景色描寫。明確:以極平實簡練的語句,將景物進行對比,寫出泰山有別于其他名山的特征。雖無細部刻畫,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語言簡練,準確生動,緊扣時令特點,體現(xiàn)了桐城派文章“雅潔”的特點。整體探究思考1:整理全文思路。明確: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經過→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思考2: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明確:①志當存高遠,敢于迎難而上。②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xiàn)的景色就越壯闊。③世之奇?zhèn)ス骞郑浅V^常在于險遠,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④不經風雨,怎么能見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艱辛的代價不可。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才能驅散心靈的陰霾。任務活動二分析特色,學以致用思考1: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明確:①“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tài)的青山以人的動態(tài),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边@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云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思考2:桐城派劉大櫆提出了古文寫作的“因聲求氣”說:“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币ω菊J為“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請誦讀品味文章的前兩段,解說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樣的內在精神——“神氣”?明確: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渾壯麗,表現(xiàn)的神氣:向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時間是寒冬臘月,表現(xiàn)的神氣:迎難而上,不畏艱險。山頂所見表現(xiàn)的神氣:歷經艱險,始得奇觀。思考3:姚鼐首次系統(tǒng)地提出和闡述了義理、考證(考據)、文章(辭章)三者相統(tǒng)一的觀點,樹立了桐城派文論的綱領和旗幟。請結合全文內容證明此觀點。明確:①義理方面,不僅寄寓了“神氣”,還描寫泰山本身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②辭章方面,全文脈絡分明,結構有序,語言節(jié)奏分明,描寫形象。③考證(考據)方面,寫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紹了登山路線和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且說明了汶水與長城的位置,是寓考據于文辭的典型。思考4: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明確:①章法嚴明,剪裁得當。②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進行烘托。③用筆簡潔,詞語精當。④句式多變,靈活傳神。任務活動三比較閱讀,拓展延伸活動:對比并思考次日登大小清涼臺。臺下峰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將武庫兵仗布散地上。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此云鋪海也?!背鯘鳚魅?,镕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F(xiàn)狀。俄而離散,則萬峰簇簇,仍還原形。余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云起為蔭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門觀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絕矣。喚數(shù)十夫芟夷之而后行。東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shù)十峰,類天臺瓊臺。紅日將墜,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風掀落;不能襪,被水沃透;不敢杖,動陷軟沙;不敢仰,慮石崩壓。左顧右睨,前探后矚,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峰皆到。當海馬①負時,捷若猱猿,沖突急走,千萬山亦學人奔,狀如潮涌。俯視深阬、怪峰,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無益。若禁緩之,自覺無勇。不得已,托孤寄命,憑渠所往,覺此身便已羽化?!痘茨献印酚小澳憺樵啤敝f,信然。(節(jié)選自袁枚《游黃山記》)【注】
①海馬,前文僧人曾建議:“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彼伎迹阂ω竞驮兜巧剿娋拔镉心男┫嗨频奶攸c?請用三個形容詞加以概括。明確:奇異、險峻、壯觀。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素材積累1.課內素材保持正確的心態(tài)《赤壁賦》給人一種別樣的享受:清風、明月、飲酒、賦詩、高歌,再加上洞簫相和,使得全文充滿了詩情畫意,仿佛進入美妙的神話境界。在這樣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蘇軾被貶后的苦悶不平之情,這正是《赤壁賦》的美之所在:人生在世,要學得豁達,要活得瀟灑。個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會把你壓垮;不如盡情享受“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因為蘇軾對待得失是這樣的:“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別人得了,我不羨慕;我沒得到,我不遺憾。對人生得失如此達觀,才使得《赤壁賦》帶給我們純美的享受,在文中看不到不平之氣,充斥眼簾的只是“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適用話題】“達觀”“心態(tài)”“得與失”“完美與殘缺”等。2.課外素材北宋時侯蒙本來相貌有些丑陋,加上他年齡又大,很多人都不尊敬他,只要有機會就會對他嘲諷一番。那年春天,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又到了放風箏的大好時光,人們紛紛走出戶外游玩。侯蒙也帶著自己的風箏來了,沒想到他的風箏還沒飛起來,就看到一旁許多人都爭相圍著一只風箏看,還傳來陣陣哄笑聲。原來,有一個生性輕薄的家伙,看到侯蒙也來放風箏,就故意把他的形象畫到了一只風箏上面。隨著帶有侯蒙畫像的風箏在空中飄來飄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圍觀看笑話。侯蒙的仆人看到主人被羞辱,急得要找那個放風箏的人算賬。侯蒙卻不在乎這惡作劇,他哈哈一笑,讓仆人拿來筆墨,當場作了一首《臨江仙》詞,把它題到了自己帶來的風箏上面,詞中寫道:“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蹦切﹪^看笑話的人,讀了侯蒙這首詞,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從此再也不敢隨意取笑他了。侯蒙回去之后繼續(xù)面壁讀書,第二年就一舉成名,考取了夢寐以求的進士,不到50歲就成為戶部尚書?!具m用話題】“豁達”“反敗為勝”“尊嚴”“智慧的錦囊”等。人物速寫蘇軾的一字功課蘇軾被貶到黃州,司農朱載上正在此地管理糧倉,蘇軾與他還不熟識。有一天,一位來訪客人吟詠了兩句詩:“官閑無一事,蝴蝶飛上階?!碧K軾聽了,十分驚訝地問這首詩是誰寫的,客人回答說是司農朱載上所作。蘇軾再三稱贊欣賞,他認為這首詩充滿了優(yōu)雅的意境和情趣,覺得是寫給自己的,因此對朱載上印象很深。后來,朱載上專門去拜訪蘇軾,兩人一見如故,交談甚歡,于是就成了知己。偶有一天,朱載上又來見蘇軾,家丁已報告過來訪者的名字了,可是過了好長時間,蘇軾才出來見他,滿臉慚愧地感謝朱載上久久等候的誠意,并且說:“剛才我做完了每天的功課,才耽誤了些時間,有失迎接。我正在學習《漢書》,每天都是邊讀邊手抄?!敝燧d上聽后,很是吃驚,說道:“憑先生的天賦,打開書卷,一經瀏覽,就會終身不忘,怎么還要用手抄這種費力的辦法呢?”蘇軾說:“非也!我讀《漢書》,到今天一共手抄了三遍!最初是一段手抄三個字作為標記,第二次則減少為兩個字,現(xiàn)在則減少到一個字就行了?!敝燧d上看了蘇軾的書稿,有些困惑。蘇軾說:“足下可以隨便找出我標記中的一字為例,我來背誦。”朱載上隨便找出一個字,蘇軾就應聲背出了那一段幾百字的內容,結果與《漢書》原文無一字差錯;朱載上接著又挑了幾個字試驗,都沒有一點錯誤。朱載上感嘆很久,不禁說道:“先生真是下凡神仙一樣的天才??!”回去后,朱載上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兒子:“蘇軾尚且如此認真學習,天賦一般的人怎么能不更加勤奮讀書呢?”學以致用修辭巧妙《登泰山記》這篇文章有多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比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tài)的青山以人的動態(tài),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請按要求把下面詩句擴展成一段話。夕陽無限好要求:①采用寫景和抒情相映襯的手法;②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③想象要符合詩句的語境;④融入個人的情感;⑤不少于200字?!臼纠糠艑W后,漫步在回家的路上,不能錯過那道風景——夕陽。那圓圓的、紅紅的夕陽在離地平線不遠的空中向我微笑著,我感受到了它的溫暖與柔情。然而,夕陽畢竟不像初升的太陽那樣充滿活力,也沒有正午的火熱,更沒有午后那令人流連忘返的嫵媚。瞧,天空中像有無數(shù)朵形態(tài)各異的彩云在不停變幻,又像有無數(shù)條五彩繽紛的綢帶在隨風飄舞。遠遠望去,那一大片彩霞像一幅流動的風景巨作,鑲嵌在天空中。而這幅風景巨作究竟是誰創(chuàng)作的呢?是夕陽,是看似平庸的夕陽。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比平時更美的夕陽??粗@美景,我想:夕陽的生命雖已接近尾聲,但它卻沒有悲傷,它不僅在盡力展現(xiàn)自己的美,而且把周圍的云朵打扮得更漂亮,創(chuàng)造出大自然變幻的美,正像曹操所寫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聚焦高考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對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礎上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以直譯為主,要求做到“信”“達”“雅”?!袄斫狻卑ㄈ齻€層次:一是能讀通、讀懂并領會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內部以及分句間的邏輯關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內涵和深層含意。采分點1重點實詞——關注是否為5種特殊實詞作為文言文翻譯的重要采分點的實詞,從詞性上看,以動詞居多,其次是形容詞和名詞。對關鍵實詞翻譯是否到位,需要關注該詞是否是“通假字”“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活用實詞”。需要特別關注兩點:①對“多義實詞”的準確翻譯,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②要熟悉實詞活用的各種類型(名詞作狀語、形容詞作動詞、意動用法、使動用法等)。采分點2重點虛詞——思考譯或不譯虛詞是準確理解、翻譯文言句子的基礎,作為采分點的虛詞,主要指文言句中的副詞、連詞、介詞。對虛詞的翻譯要注意兩點:①一定要有語境意識,仔細辨別詞性及意義;②有實詞義項的,必須譯出其意思,如作為代詞的“之”“其”等,在句中起語法作用、發(fā)語詞及語氣詞時可不譯。采分點3文言句式——關注是否為特殊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譯題中是重要的得分點,翻譯時應該仔細甄別句中是否有文言特殊句式。??嫉奈难蕴厥饩涫街饕校菏÷跃洹⒈粍泳?、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固定句等。(2022·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玻 敝貫橹s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泵蠂L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壁w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孟嘗君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孟嘗君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酰俊痹唬骸把嗖痪任?,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孟嘗君,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請合于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孟嘗君。(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國已經連續(xù)兩年收成不好,現(xiàn)在又要跋涉幾千里去援助魏國,這將怎么辦呢?燕國不去援救魏國,魏王屈節(jié)割地,把國土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歲”,年;“熟”,有收成,豐收;“行”,跋涉;“助”,援助;“奈何”,怎么辦。(2)“折節(jié)”,屈服于別人;“以”,把;“與”,送給;“去”,離開。【參考譯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了,您替寡人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諸侯援救,國家就可以保存下來?!蔽和跽f:“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說?!编嵵氐貫槊蠂L君準備了百輛馬車。孟嘗君來到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從趙國借些軍隊去救魏國?!壁w王說:“寡人不能借?!泵蠂L君說:“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壁w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強,魏國的軍隊也并非比趙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弱。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脅,百姓也沒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魏國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脅,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運,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面做了趙國的屏障?,F(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同秦國歃血結盟,這樣就如同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了,趙國土地也將年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前優(yōu)化反思的重要性與常見策略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親子交流考題及答案
- 育嬰師考試成功的影響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日照地理面試題及答案
- 知識產權的社會公眾認知試題及答案
- 婚姻法 司法試題及答案
- 理論聯(lián)系實踐2024年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技能鑒定測試題及答案
- 分析光電工程師證書考試的趨勢與機遇試題及答案
- 正確認識與應對飲食恐懼癥試題及答案
- 站臺保潔服務方案
- 2024-2030年中國高端半導體激光芯片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發(fā)展前景研判報告
- 植物拓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課件
- TD/T 1044-2014 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guī)程(正式版)
- 裝修合同增項補充協(xié)議工程
- 腦膠質瘤診療指南2022年版
- 乳腺結節(jié)手術后的護理
- 電廠灰場環(huán)境風險評估報告
- 設備購置分析報告
- 《動物的家》課件
- 超聲評價頸動脈易損斑塊中國專家共識 2023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