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南開中學高2023級高二(上)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所有答案都寫在答題卡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社會生活中的基本問題,對一切社會來說,這個關系有著共性,對這個問題的處理,也有著共同的基本原則。個人利益服從社會公利是一個基本原則,古今中外任何社會都只有遵循這一原則,才能保證社會的正常發(fā)展。中國古代關于義利公私關系的思想,肯定義以為上,要求見利思義,以義制利,私利服從公利的基本精神,反映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然而,不同社會制度下社會與個人的關系又有不同的情況,對這個關系的處理也就有不同的具體原則。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思想也有著古代等級制所決定的時代特點。具體說,在傳統(tǒng)思想中有著把義與利、公利與私利對立起來,否定和壓制個人私利的情形。漢代董仲舒說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典型的表現(xiàn)。以后宋儒更以“欲”為“萬惡之源”,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甚至滅盡人欲,更表現(xiàn)了這種否定和壓制個人物質(zhì)利益的傾向。在法家那里也有類似的情形,法家要求百姓私利服從公利,同時提出立法去私,也要求當權者大公無私。韓非說:“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彼压c私利的關系等同于人主與匹夫的關系,以人主為公利的代表;實際上,這也就是以人主一人、一家的私利為天下、國家的公利。這就不能不導致對普通百姓物質(zhì)利益的否定和壓制。清初黃宗羲曾尖銳地批評過這種現(xiàn)象。他說,堯舜時期,他們“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而后來的君主則不然,是“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產(chǎn)業(yè);把自己的私利說成是天下的公利,“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私利服從公利的原則精神是正確的,但其實際的實行卻是壓制了個人的物質(zhì)利益。這是傳統(tǒng)思想中深刻的矛盾。傳統(tǒng)思想中的這種矛盾,有深刻的根源。在人類的歷史發(fā)展中,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的利益關系是不同的,從而反映這種利益關系的道德原則也是不同的。在存在著利益對立的社會里,一般來說,占統(tǒng)治地位的道德原則總是代表著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統(tǒng)治階級也總是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的公利,要求人們服從其私利。在中國古代的等級制度社會條件下,儒家所提倡的義,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等級制的需要。荀子在講到以義制利的時候曾經(jīng)具體提出了“進則近盡,退則節(jié)求”的原則。他說,對于國君,其物質(zhì)利益不可能完全滿足,但可以盡量求接近于滿足;對于像守門人那樣地位低賤的人,其物質(zhì)欲望不可能完全去掉,但可以盡量節(jié)制。一方面是盡量滿足,另一方面是盡量節(jié)制,這就是其以義制利的具體內(nèi)容,清楚地反映出等級制的特點。就是在同一社會制度下,不同的人們對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端疂G傳》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點。那里,梁山好漢與官府之間,對于一切問題的義與不義,都有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梁山好漢認為是替天行道的義舉,官府都認為是大逆不道,是搶劫,是造反。但他們的原則卻是一個,就是以義為取舍的根據(jù),不取不義之財。所以,基本精神是一個,但社會公利、公利與私利的關系卻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義的具體內(nèi)容更因人們的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揪袷钦_的,具體內(nèi)容則是服務于等級制的。我們對傳統(tǒng)思想的批判繼承,就是要繼承其有普遍意義的基本精神,而批判和拋棄其具體的、時代性的內(nèi)容;要繼承其以義為上、見義思利、私利服從公利的原則,而對于傳統(tǒng)的義的內(nèi)容則要加以改造。在我們的社會里,社會的公利與個人的私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社會的發(fā)展是每一社會成員個人利益的根本保證;另一方面,個人物質(zhì)利益的滿足和提高,又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今天我們提倡的義,應該反映公利與私利的這種統(tǒng)一的關系,樹立公利與私利統(tǒng)一的義利觀。(摘編自錢遜《中國古代人生哲學》)1.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是社會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社會發(fā)展的有力保障。B.中國古代社會始終存在著公利與私利對立的情形,這是統(tǒng)治者維系自身利益造成的。C.社會制度決定了利益關系,利益關系又決定了道德原則,道德原則決定了公私矛盾。D.新的義利觀,要對傳統(tǒng)思想進行揚棄,更重要的是賦予傳統(tǒng)“義”的內(nèi)容以時代性。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宋儒“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法繼承了荀子以義制利、否定和壓制個人追求私利的思想。B.董仲舒提出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不乏積極意義。C.法家的立法去私,將公利與私利轉換成人主與百姓的關系,這就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矛盾。D.梁山好漢與官府都認可以義制利的觀點,二者對“義”的具體內(nèi)容的理解是一致的。3.下列選項,對原文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所法混淆了私利與公利的界限。B.“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種見利思義的觀點,仍可作為當代社會的標準。C.“舍生取義”,是孟子提出的價值觀,是一種道德追求,并不反映公利與私利的矛盾。D.“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這是墨子為了達到緩解社會矛盾的目的而提出的主張。4.本文是如何逐層深入論證的,請簡要分析。5.對于某網(wǎng)絡主播偷稅被罰13.41億人民幣的事件,請結合本文的義利觀,談談你對偷稅這一行為的看法?!敬鸢浮?.A2.B3.C4.①文章采用“引論——本論——結論”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結構;②首先提出觀點,私利要服從公利;③接著探討傳統(tǒng)社會義利公私之間的矛盾和原因;④最后提出在當今社會解決義利矛盾的方法。5.①當代社會已經(jīng)保障了個人的權利,個人通過網(wǎng)絡致富是可行的;②偷稅行為只圖一己之私利,損害了公利,這一做法是錯誤的;③我們應該樹立公利與私利相統(tǒng)一的義利觀。(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幽冥鐘汪曾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過懷疑,認為夜半不是撞鐘的時候。我從小就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夜半不是撞鐘的時候呢?我的家鄉(xiāng)就是夜半撞鐘的。而且只有夜半撞。半夜,子時,十二點。別的時候,白天,還聽不到撞鐘?!澳汗某跨姟?。我們那里沒有晨鐘,只有夜半鐘。這種鐘,叫做“幽冥鐘”。撞鐘的是承天寺。關于承天寺,有一個傳說。傳說張士誠是在這里登基的。張士誠是泰州人。泰州是我們的鄰縣。張士誠在承天寺登基,找人來寫承天寺的匾。來了很多讀書人。他們提起筆來,剛剛寫了兩筆,就叫張士誠拉出去殺了。接連殺了好幾個。旁邊的人問他:“為什么殺他們?”張士誠說:“你看看他們寫的是什么?‘了’,是個了字!老子才當皇帝就‘了’了!”后來來了個讀書人。他先寫了一個“王”字,再寫了左邊,再寫上邊,然后一豎到底。張士誠一看大喜,連說:“這就對了!——先稱王,左有文臣,右有武將,戴上平天冠,皇基永固,一貫到底!——賞!”我小時候的小學就在承天寺的旁邊,每天都要經(jīng)過承天寺,曾經(jīng)細看過承天寺山門的石刻的匾額,發(fā)現(xiàn)上面的“承”字仍是一般筆順,合乎八法的“承”字,沒有先稱王、左文右武、戴了皇冠、一貫到底的痕跡。我也懷疑張士誠是不是在承天寺登的基,因為承天寺一點也看不出曾經(jīng)是一座皇宮的格局。承天寺在城北西邊,挨近運河。一進山門,哼哈二將和四大天王的顏色都暗淡了。大雄寶殿的房頂上長了好些枯草和瓦松。大殿里很昏暗,神龕佛案都無光澤,觸鼻是陳年的香灰和塵土的氣息。一點聲音都沒有,整座寺好像是空的。偶爾有一兩個和尚走動,衣履敝舊,神色凄涼。大殿西側,有一座羅漢堂。羅漢也多年沒有裝金了。長眉羅漢的眉毛只剩了一只,那一只不知哪一年脫落了,他就只好捻著一只單獨的眉毛坐在那里。羅漢堂外面,有兩棵很大的白果樹,有幾百年了。夏天,一地濃蔭。冬天,滿階黃葉。羅漢堂東南角有一口鐘,相當高大。鐘用鐵鏈吊在很粗壯的木架上。旁邊是從房梁掛下來的撞鐘的木材。鐘前是一尊地藏菩薩的一尺多高的金身佛像。地藏菩薩戴著毗盧帽,跏趺而坐,低眉閉目,神色慈祥。地藏菩薩前面點著一盞小油燈,燈光幽微。為什么在鐘前供著一尊地藏菩薩呢?因為這鐘在半夜里撞,叫“幽冥鐘”,是專門為難產(chǎn)血崩而死的婦人而撞的。不知道為什么,人們以為血崩而死的女鬼是居處在最黑最黑的地獄里的,——大概以為這樣的死是不潔的,罪過最深。鐘聲,會給她們光明。而地藏菩薩是地之神,好心的菩薩,他對死于血崩的女鬼也會格外慈悲的,所以鐘前供地藏菩薩,極其自然。撞鐘的是一個老和尚,相貌清癯,高長瘦削。他已經(jīng)幾十年不出山門了。他就住在羅漢堂里。大鐘東側靠墻,有一張矮矮的禪榻,上面有一床薄薄的藍布棉被,這就是他的住處。白天,他隨堂粥飯,灑掃庭除。半夜,起來,剔亮地藏菩薩前的油燈,就開始撞鐘。鐘聲是柔和的、悠遠的。“東——嗡……嗡……嗡……”鐘聲的振幅是圓的?!皷|——嗡……嗡……嗡…”,一圈一圈地擴散開,就像投石于水,水的圓紋一圈一圈地擴散?!皷|——嗡……嗡……嗡……”鐘聲撞出一個圓環(huán),一個淡金色的光圈。地獄里受難的女鬼看見光了。她們的臉上現(xiàn)出了歡喜?!拔恕恕恕苯鹕墓猸h(huán)暗了,暗了,暗了……又一聲,“東——嗡……嗡……嗡……”又一個金色的光環(huán)。光環(huán)擴散著,一圈,又一圈……夜半,子時,幽冥鐘的鐘聲飛出承天寺?!皷|——嗡……嗡……嗡……”幽冥鐘的鐘聲擴散到了千家萬戶。正在酣睡的孩子醒來了,他聽到了鐘聲。孩子向母親的身邊依偎得更緊了。承天寺的鐘,幽冥鐘。女性的鐘,母親的鐘……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四日中午,飄雪。(節(jié)選自汪曾祺《橋邊小說三篇》)文本二:近來有人寫文章,說我的小說開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戀,我看后啞然。當代小說尋覓舊文化的根源,我以為這不是壞事。但我當初這樣做,不是有意識的。我寫舊題材,只是因為我對舊社會的生活比較熟悉,對我舊時鄰里有較真切的了解和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jīng)過反復沉淀,除凈火氣,特別是除凈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但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我的感情是相當浮躁的?!队内ょ姟穾缀踹B人物也沒有,只有一點感情。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簡直近似隨筆。結構尤其隨便,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這樣做是有意的(也是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的)。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行一次沖決: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小說要真誠,不能?;ㄕ小P≌f當然要講技巧,但是,修辭立其誠。(節(jié)選自汪曾祺《橋邊小說三篇·后記》)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舊生活。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具體呈現(xiàn)了頗有特色的民俗風情,同時也寄寓了作者的深情厚誼。B.小說用語自然而不失典雅,開篇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起筆,既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又奠定了全文的基調(diào)。C.小說精于構思,不著痕跡。文中寫張士誠因“承”字的寫法而濫殺無辜的情節(jié),看似閑筆,實則與后文鐘聲的慈悲形成對比。D.“鐘聲撞出一個圓環(huán),一個淡金色的光圈”運用通感,形象地寫出了鐘聲的質(zhì)感,又表現(xiàn)了鐘聲的圓渾。7.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一中寫承天寺撞鐘的老和尚,年老體衰,生活清貧,每天重復簡單的工作,蘊含著作者對他的深切同情。B.文本一結尾寫孩子聽到鐘聲后,“向母親的身邊依偎得更緊了”,表現(xiàn)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以及母親對孩子的庇護。C.文本二中作者說習慣寫家鄉(xiāng)的人事物,并不是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戀,而是與對傳統(tǒng)生活的熟悉和舊時鄰里的感情有關。D.文本二作者以后記的形式,回應了讀者對其作品的誤讀,對小說散文化給予了他個性化的理解,反映了求變求新的態(tài)度。8.文本一后半部分反復描寫鐘聲,請簡要分析作者這樣安排有何用意。9.文本二汪曾祺說“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作者的這一小說的創(chuàng)作主張?!敬鸢浮?.B7.A8.①照應題目,具體表現(xiàn)“幽冥鐘”的鐘聲;②用柔和而悠遠的鐘聲,暗示對苦難的撫慰,深化小說的主題。③鐘聲的反復出現(xiàn),營造了小說的空寂肅穆的氛圍,有余音繚繞之效。9.①《幽冥鐘》不以故事、矛盾為中心,打破了傳統(tǒng)小說的理論界限,因此不是編故事;②《幽冥鐘》取材于作者個人沉淀過的生活見聞,體現(xiàn)了扎根于生活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③《幽冥鐘》以作者的記憶片段來組織全篇,寄托了作者真實的生活情感。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主父偃,齊國臨菑人也。學長短術,晚乃學《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齊諸子間,不容于齊。北游燕、趙、中山,皆莫能厚。以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關見衛(wèi)將軍。衛(wèi)將軍數(shù)言上,上不省。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曰:“昔秦皇帝務勝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諫曰:‘不可?!鼗实鄄宦?,遂使蒙恬將兵而攻胡,卻地千里。地固澤鹵,不生五谷,然后發(fā)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死者不可勝數(shù)。又使天下飛芻輓粟【注】,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yǎng),蓋天下始叛也?!蹦税葙葹槔芍小Y葦?shù)上疏言事,歲中四遷。尊立衛(wèi)皇后及發(fā)燕王定國陰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或說偃曰:“大橫!”偃曰:“臣結發(fā)游學四十余年,身不得遂,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辟仁⒀运贩降胤署?,外阻河,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內(nèi)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覽其說,下公卿議,皆言不便。公孫弘曰:“秦時嘗發(fā)三十萬眾筑北河,終不可就,已而棄之?!敝熨I臣難詘弘,遂置朔方,本偃計也。元朔中,偃言齊王內(nèi)有淫失之行,上拜偃為齊相。至齊,遍召昆弟賓客,散五百金予之,數(shù)曰:“始吾貧時,昆弟不我衣食,賓客不我內(nèi)門。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吾與諸君絕矣,毋復入偃之門!”乃使人以王與姊奸事動王。王以為終不得脫,乃自殺。偃始為布衣時,嘗游燕、趙,及其貴,發(fā)燕事。趙王恐其為國患,欲上書言其陰事,為居中,不敢發(fā)。及其為齊相,出關,即使人上書,告偃受諸侯金。及齊王以自殺聞,上大怒,乃征下吏治,遂族偃。(節(jié)選自《漢書·主父偃傳》,有刪減)【注】飛芻輓粟:迅速地運送糧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B.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C.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D.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不容于齊余威震于殊俗B.以諸侯莫足游者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C.吾與諸君絕矣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D.為居中,不敢發(fā)為楚懷王左徒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主父偃學識淵博,卻不受歡迎。他先后游歷齊國、燕國、趙國、中山國,在這段時間都沒有受到諸侯的厚待。B.主父偃人品不端,貪財重權。他曾宣言自己年事已高,所以行事不惜違背常理,即使遭受死刑也不以為意。C.主父偃審時度勢,頗有見地。他尊立衛(wèi)皇后,揭發(fā)燕王罪行;建議君王休養(yǎng)生息,設立了朔方郡,鼓勵生產(chǎn)。D.主父偃半生坎坷,大起大落。他曾貧賤困頓,后來向皇帝積極進言而得到寵信,但最終身死名敗,慘遭滅族。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臣結發(fā)游學四十余年,身不得遂,我厄日久矣。(2)始吾貧時,昆弟不我衣食,賓客不我內(nèi)門。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14.主父偃批評秦始皇討伐匈奴的理由有哪些?請簡要概括?!敬鸢浮?0.D11.C12.C13.(1)我從年輕時就開始游歷四方,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始終不能成就功名,我遭受苦難的日子太長久了。(2)起初我貧賤時,兄弟不接濟我衣食,賓客不讓我進門,如今我為齊相,你們有的便跑到千里之外去迎接我。14.①奪取的土地五谷不生;②戍邊軍人傷亡慘重;③百姓由于要運送糧草,疲于應付,生活困窘,是滅國的誘因。參考譯文:主父偃,齊國臨淄人。早年學習戰(zhàn)國縱橫家的游說之術,后來學習《周易》《春秋》及諸子百家學說。游說于齊國諸侯王子間,不被齊國所容。只好向北游于燕、趙、中山之地,但都沒能得到厚待。他認為諸侯之中沒有值得交游的了,于是于元光元年,向西入關拜見衛(wèi)青大將軍。衛(wèi)青多次向武帝舉薦他,武帝沒有理會。主父偃資金匱乏,待的時間久了,各侯王貴族門下的賓客都很討厭他,于是他自己上書給武帝。早上上奏,晚上便得到召見。奏章中談到了九件事,有八件是涉及律度法令的,有一件是勸諫討伐匈奴事的,所說如下:“從前秦始皇求勝之心無休無止,又想攻打匈奴,李斯勸諫說:‘不可以?!厥蓟什宦爮模谑桥擅商衤时ゴ蛐倥?,擊退匈奴千里。奪取的土地都是低洼鹽堿地,五谷不生,于是征發(fā)天下成年男子來戍守北河。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又讓天下百姓夜以繼日地運送糧草,百姓疲敝,孤兒寡婦老弱者不能養(yǎng)活自己,就這樣,天下人開始反叛秦朝了。”于是授命主父偃為郎中,他多次上表奏章議論政事,一年之中升遷了四次。在尊立衛(wèi)皇后及揭發(fā)燕王劉定國逆?zhèn)愡`法這兩件事情上,主父偃都立下了功勞。大臣們都懼怕他的那張利嘴,行賄他的財物累計達千金。有人批評他說:“你太張狂驕橫了!”主父偃說:“我從年輕時開始游歷四方,已達四十多年,始終不能成就功名,我遭受苦難的日子太長了。大丈夫活著的時候不能擁有列食五鼎的榮華富貴,縱然是死了也要嘗試下五鼎烹的酷刑!現(xiàn)在我年紀越來越大了,因此才會不擇手段地違犯常理。”主父偃極力陳說朔方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饒,外有黃河天然險阻,蒙恬在這里修筑防御工事來驅逐匈奴,對國內(nèi)可省卻轉運糧草和軍隊必需品的麻煩,又拓展了中原版圖,是剿滅匈奴的根本。漢武帝聽了他的建議后,把這件事交由公卿商議,眾大臣都不同意。公孫弘說:“秦朝曾經(jīng)發(fā)兵三十萬在北河駐守,始終不能成功,后來便放棄了。”朱買臣與公孫弘辯難,使其屈服,于是設立了朔方郡,這本是主父偃所獻的計策。漢武帝元朔年間,主父偃上奏說齊王行為放蕩,內(nèi)有淫亂,武帝便任命主父偃為齊國佐相,派往齊國。主父偃到齊國后,把原來的兄弟賓客都召到府中,散發(fā)五百金,數(shù)落他們說:“起初我貧賤時,兄弟不接濟我衣食,賓客不讓我進門,如今我為齊相,你們有的便跑到千里之外去迎接我。我和諸位從此斷絕關系,以后不要再進我主父偃的家門了!”之后,便派人用齊王與他姐姐通奸之事觸動齊王。齊王自認為最終不能免于懲罰,便自殺了。當初主父偃為平民時,曾經(jīng)在燕、趙游歷,后來做了官,便揭發(fā)了燕國隱藏的種種違法之事。趙王劉彭祖害怕他成為趙國的禍患,打算上書揭發(fā)主父偃暗中做的一些壞事,但因為他一直身在朝中,故遲遲不敢揭發(fā)。等到主父偃到齊國當佐相,離開關中時,便即刻讓人上書給武帝,告發(fā)主父偃收受諸侯王賄金。等到齊王自殺的消息傳到朝中,武帝龍顏大怒,就將主父偃交給官吏審問,于是誅滅主父偃全家。(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李陵臺【注】南宋·姜夔李陵歸不得,高筑望鄉(xiāng)臺。長安一萬里,鴻雁隔年回。望望雖不見,時時一上來。漢地南宋·趙崇嶓漢地文書密,胡天歲月深。但高蘇武節(jié),不察李陵心。過雁西風急,荒臺朔氣沉。同生不同恨,萬里一霑襟。【注】李陵臺:相傳李陵不能歸漢,高筑望鄉(xiāng)臺以寄相思。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姜詩最后兩句“望望”“時時”兩個疊詞,音韻優(yōu)美,塑造了李陵登高望遠、心懷故土的形象。B.趙詩“密”“深”二字對仗工整,點明了胡漢兩地音訊頻繁,但蘇、李二人仍然滯留胡地不得歸。C.趙詩末句的“一”字用語精當,“一”是“一下子”的意思,寫出了情感的噴涌而出,不可遏止。D.這兩首詩都涉及漢時舊事,抒情方式上,都采用了借景抒情。但趙詩除了抒情,還有議論。16.兩首詩在李陵身上寄托了復雜的情感,請比較其異同?!敬鸢浮?5.C16.同:①都流露出對李陵不得歸漢的同情;②都懷古傷今,把李陵淪落胡地、南望思鄉(xiāng)和南宋偏安一隅,不得北渡相比,表達了南宋人民的故國之思。異:趙詩除了表達出對李陵不得歸漢的同情,還流露出對李陵受到世人誤解的同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小雅》進行評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有言“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過秦論》指出哪怕陳涉起義軍手執(zhí)農(nóng)具和木棍,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響力。(3)《伶官傳序》中晉王臨終之時留有遺恨,他通過“____________”的方式提醒莊宗“______________”。(4)《燕歌行》運用對比手法把交戰(zhàn)失利的矛頭直指漢將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竣佟秶L》好色而不淫②.《小雅》怨誹而不亂③.天下云集響應④.贏糧而景從⑤.與爾三矢⑥.爾其無忘乃父之志⑦.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⑧.美人帳下猶歌舞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寒冷有什么不好呢?享受一種賜予的時候,總有一份剝奪。如是,你不必喜柔條于芳春,亦不必悲落葉于寒風。(),美在憑吊與傷感;(),美在決絕和悲壯。寒,從來就是一種不比照于春色的獨立審美。此刻,看看窗外的樹木吧。蒼穹之下,一根根黑色的樹枝,沉默而蒼勁,在宋元山水似的寂寞里。這里,沒有生命的汪洋恣肆、沛然勃發(fā),是不是有一種迥異于春天的風骨【①】天寒地凍,是不是另一種峻峭的詩情?歌德說【②】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③】在我看來,相對于夏日黎明的噴薄,寒夜更像是一曲莊嚴的頌歌。(),()。寒夜的燈火,像那人間的眼【④】而庭中月色,正如遠方捎來的薄薄信箋。你在爐火的微光里,獨自懷念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經(jīng)歷的事。近者,;遠者,暗吐芳華。傷感,夾雜;自在,又生出慈悲。所有這一切,皆在寒冷與溫暖之間,歷史與未來之間,內(nèi)心與天地之間,彌漫【⑤】縈繞【⑥】升騰……這樣的寒夜,可以沒有主客,卻不能少了那一壺老酒,那一卷歷史與詩歌。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如影隨形延展昭昭在目湮滅B.形影相隨舒展歷歷在目湮滅C.形影不離蔓延昭昭在目幻滅D.如影隨形伸展歷歷在目幻滅19.依次填入文中方括號內(nèi)的標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①②③④⑤⑥A.?,“”。。、、B。?:“。”;,,C。,:“”。。,,D。,,“?!?;、、A.A B.B C.C D.D20.將下面四個句子按恰當?shù)捻樞蛱钊胛闹欣ㄌ杻?nèi),使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甲冷夜如鐵乙蟲聲隱退丙西風愁起綠波間丁風蕭蕭兮易水寒順序:【答案】18.D19.B20.丙丁乙甲(二)語言文字語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謀略是一種特殊的創(chuàng)造性智能決策行為,是智慧之樹上最艷麗的花朵。而要讓謀略之花盛開怒放,(1)。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毛澤東當年講“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因為文化是謀略的源泉,謀略是文化的升華,奇謀是文化沃土中迸發(fā)出的創(chuàng)新之花。與西方崇尚暴力的軍事文化傳統(tǒng)不同,(2),“止戈為武”“以戰(zhàn)止戰(zhàn)”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才有了“上兵伐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等經(jīng)典謀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陰陽為代表的樸素辯證思維,導致了看問題禍福相依的思維習慣,這成為“守正出奇”“避實擊虛”等的直接來源。俗話說的“急中生智”“計上心頭”,指的是奇謀妙計往往都是以靈感的方式出現(xiàn),(3)。比如,在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中,埃及一位工兵參謀提出用高壓水槍沖擊以軍沙堤的戰(zhàn)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之所以能出此奇謀,在于他有著豐富的物理、裝備、地形等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占有的知識越豐富,文化基礎越牢固,思維越發(fā)達,思考問題角度就越多,創(chuàng)新思維就越活躍,奇謀就越容易萌發(fā)。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以陰陽為代表的樸素辯證思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看問題禍福相依的思維習慣,這成為“守正出奇”“避實擊虛”等的直接來源。B.以陰陽為代表的樸素辯證思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導致了看問題禍福相依的思維習慣,這成為“守正出奇”“避實擊虛”等的直接來源。C.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陰陽為代表的樸素辯證思維,形成了看問題禍福相依的思維習慣,這成為“守正出奇”“避實擊虛”等謀略的直接來源。D.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陰陽為代表的樸素辯證思維,導致了看問題禍福相依的思維習慣,這成為“守正出奇”“避實擊虛”等謀略的直接來源?!敬鸢浮?1.①則離不開文化的沃土(關鍵詞“則”或“就”,文化沃土)②中國傳統(tǒng)軍事文化崇尚智力(關鍵詞“傳統(tǒng)軍事文化”,“智力”)③這離不開深厚的文化(關鍵詞“深厚的文化”)22.C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的新年賀詞中說,“我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zhàn)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語出《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師職稱考試學生心得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語種考試各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透徹理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經(jīng)濟政策試題及答案
- 2025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復習周期設定建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語種考試沖刺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金融趨勢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4小語種證書考試全景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職稱考試難題試題及答案攻略
- 網(wǎng)絡編輯師證書就業(yè)市場的試題及答案狀況
- 土地承包合同易懂一點(2025年版)
- 雨季三防知識培訓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第7課《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第1課時 虎門銷煙 課件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tǒng)編版
- DB13-T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規(guī)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宣教》課件
- 江蘇省蘇北四市(徐州、宿遷、淮安、連云港) 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chǎn)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表(2024版)
- 2025年廣西南寧市殘疾人勞動就業(yè)服務指導中心招聘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專題16 書面表達技巧-2023年江蘇中考英語一輪復習牛津譯林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