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解題技巧精講試卷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0分)要求: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下列各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都曾對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的輝煌。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人類文明的進步默默奉獻。他們或許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但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②李時珍,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是我國古代醫(yī)學的杰出代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巨著,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在李時珍之前,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藥農(nóng)、藥工,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李時珍提供了豐富的藥物資源。正是這些默默奉獻的人,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③魯迅,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喚起了民眾的覺醒。然而,在魯迅之前,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民間藝人、作家,他們用自己的筆觸,記錄了民間的生活,為魯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正是這些默默奉獻的人,為魯迅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④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默默奉獻的人,他們或許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但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人類文明的進步默默奉獻。(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都曾對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的貢獻”開篇,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B.文章通過李時珍、魯迅等人物的例子,論證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人類文明的進步默默奉獻”的觀點。C.文章通過舉例論證,使論述更加具體、生動,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D.文章結(jié)尾點明了中心論點,呼應了開頭,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李時珍、魯迅等人物的例子,使論述更加具體、生動。B.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默默奉獻的人與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進行對比,突出了默默奉獻的人的重要作用。C.文章運用了排比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有力。D.文章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默默奉獻的人比作“默默無聞的人”,使論述更加形象、生動。二、文言文閱讀(共20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保?)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B.文章通過孔子、有子、曾子等人物的言論,論述了“學而時習之”、“為人謀而不忠乎”等觀點。C.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孔子、有子、曾子等人物的例子,使論述更加具體、生動。D.文章結(jié)尾點明了中心論點,呼應了開頭,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孔子、有子、曾子等人物的言論,使論述更加具體、生動。B.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學而時習之”與“巧言令色,鮮矣仁”進行對比,突出了“學而時習之”的重要性。C.文章運用了排比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有力。D.文章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道千乘之國”比作“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使論述更加形象、生動。三、古詩文閱讀(共20分)要求: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各題。1.(5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登鸛雀樓”為題,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壯麗。B.詩歌通過描繪鸛雀樓周圍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C.詩歌運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歌語言更加生動、形象。D.詩歌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抒發(fā)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祝愿。2.(5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登鸛雀樓”為題,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壯麗。B.詩歌通過描繪鸛雀樓周圍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C.詩歌運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歌語言更加生動、形象。D.詩歌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抒發(fā)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祝愿。3.(5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登鸛雀樓”為題,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壯麗。B.詩歌通過描繪鸛雀樓周圍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C.詩歌運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歌語言更加生動、形象。D.詩歌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抒發(fā)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祝愿。四、作文(共40分)要求:根據(jù)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新技術(shù)不斷涌現(xiàn),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然而,這些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也引發(fā)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將使人類失業(yè),加劇社會貧富差距;也有人認為,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將推動社會進步,提高生產(chǎn)效率,改善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請以“科技發(fā)展與人類未來”為話題,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或感悟,寫一篇議論文。五、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要求:根據(jù)下列語境,完成各題。(1)請將下列句子改寫為陳述句。原句:難道你不認為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嗎?(2)請將下列句子改寫為反問句。原句:這個決定已經(jīng)得到了大家的認可。(3)請將下列句子改寫為祈使句。原句:你應該盡快完成這項任務(wù)。(4)請將下列句子改寫為感嘆句。原句:這個公園的環(huán)境真美?。。?)請將下列句子改寫為被動句。原句:他幫助了我很多。六、文學常識(共20分)要求:請根據(jù)以下文學常識,完成各題。(1)下列作家中,不屬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的是()A.魯迅B.胡適C.郭沫若D.冰心(2)下列作品不屬于魯迅的短篇小說集的是()A.《吶喊》B.《彷徨》C.《故事新編》D.《野草》(3)下列詩句出自哪位唐代詩人?()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B.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C.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D.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4)下列成語出自哪部古典小說?()A.破釜沉舟B.背水一戰(zhàn)C.赴湯蹈火D.破釜沉舟(5)下列關(guān)于古代文學常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B.《楚辭》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C.《史記》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D.《漢書》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xiàn)代文閱讀(1)A解析:文章開篇即點明中心論點,引出本文要討論的話題,因此A項正確。(2)B解析:文章通過對比論證,將默默奉獻的人與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shù)家進行對比,突出了默默奉獻的人的重要作用,因此B項正確。二、文言文閱讀(1)A解析:文章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因此A項正確。(2)B解析: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學而時習之”與“巧言令色,鮮矣仁”進行對比,突出了“學而時習之”的重要性,因此B項正確。三、古詩文閱讀1.A解析:詩歌以“登鸛雀樓”為題,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壯麗,因此A項正確。2.A解析:詩歌通過描繪鸛雀樓周圍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因此A項正確。3.A解析:詩歌以“登鸛雀樓”為題,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壯麗,因此A項正確。四、作文(答案略)五、語言文字運用(1)你不認為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解析:將原句中的疑問句改為陳述句,去掉疑問詞“難道”,調(diào)整語序。(2)這個決定難道不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嗎?解析:將原句改為反問句,在句首加上“難道”,在句尾加上“嗎”,并將句號改為問號。(3)你應該盡快完成這項任務(wù)。解析:將原句改為祈使句,去掉“應該”,調(diào)整語序。(4)這個公園的環(huán)境真美啊!解析:將原句改為感嘆句,在句首加上“真”,在句尾加上“啊”,并將句號改為感嘆號。(5)他幫助了我很多。解析:將原句改為被動句,將“他”和“我”的位置互換,并在“我”前加上“被”。六、文學常識(1)D解析:郭沫若、冰心和魯迅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