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06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態(tài)【母題來源】2024年新課標全國卷Ⅱ第9—11題【母題題文】霍林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為山前半干旱區(qū)及部分半潮濕區(qū)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庫和澆灌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據(jù)此完成9—11題。9.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qū)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的力主要來自A.構(gòu)造運動 B.流水 C.冰川 D.風10.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蝕 C.風力侵蝕 D.凍融塌陷11.伴隨著凹地增多增大,周邊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A.水土流失 B.沼澤化 C.土地沙化 D.鹽堿化【答案】9.B10.C11.C【試題解析】9.霍林河上游流經(jīng)大興安嶺,流速快、泥沙搬運實力強,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勢變得低平、水流速度減慢,從上游攜帶的泥沙、碎石在此積累形成山前平原(沖積扇),因此營造該地區(qū)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的力主要來自流水,B對。山前平原地勢平坦,構(gòu)造運動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變得凹凸不平,A錯;該地緯度較低且大興安嶺海拔較低,山前地帶沒有大規(guī)模的冰川活動,C錯;修建水庫前,山前地區(qū)因有河流流經(jīng),水資源較豐富,氣候較潮濕,受風力侵蝕、沉積等作用影響小,D錯。故選B。10.山前平原屬半干旱、半潮濕地帶,因河流斷流使氣候漸漸變得干旱,風力作用增加,風力的侵蝕作用使在山前積累的泥沙不斷被吹蝕、搬運,形成風蝕凹地,隨著風力的不斷侵蝕,凹地不斷增多、增大,C對。地面沉降通常規(guī)模較大、發(fā)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從地下向地面?zhèn)鞑?,與該地凹地漸漸由地表向地下不斷侵蝕、加深的特征不符,A錯;此時河流斷流,流水侵蝕作用極微弱,B錯;地下凍土凍融塌陷應(yīng)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性,夏季氣溫高,地面凍融塌陷,冬季氣溫低土壤結(jié)冰則不再凍融塌陷,并不會使凹地始終變大、變深,D錯。故選C。11.凹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該地受風力侵蝕作用加劇,被風力吹蝕、搬運的泥沙在周邊地區(qū)沉積,使周邊地區(qū)土地更簡單沙化,C對。河流斷流,地面徑流短缺,水流難以搬運泥沙,即水土流失問題少,A錯;河流斷流,水資源短缺,形成沼澤需有穩(wěn)定、豐富的水源條件,B錯;周邊地區(qū)泥沙不斷沉積,使其地勢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簡單出現(xiàn)土地鹽堿化,D錯。故選C?!久}意圖】該本題組以霍林河流域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為背景材料,通過霍林河流域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和演化為切入點,考查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等相關(guān)學問和獲得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相關(guān)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實力?!镜梅忠c】霍林河流域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jié)果:山前半干旱區(qū)及部分半潮濕區(qū)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河流泥沙沉積形成山前平原;斷流期冬春季節(jié)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使凹地變大增多;本區(qū)位于位于半干旱區(qū)域且山前河段多年斷流,凹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該地受風力侵蝕作用加劇,被風力吹蝕、搬運的泥沙在周邊地區(qū)沉積,使周邊地區(qū)土地更簡單沙化。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分布地區(qū)風化作用使地表巖石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普遍(例:花崗巖的球狀風化)侵蝕作用風力侵蝕風力吹蝕和磨蝕,形成戈壁、風蝕凹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蝕侵蝕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寬,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裂,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tài)?!凹t色沙漠”“石漠化”潮濕、半潮濕地區(qū)(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溶蝕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坎坷,地表水易滲漏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分布地區(qū)(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蝕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蝕平原、冰蝕凹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例:挪威峽灣、中歐—東歐平原)海浪侵蝕形成海蝕柱、海蝕崖、海蝕穴、海蝕平臺等海蝕地貌濱海地帶積累作用冰川積累雜亂積累、形成冰磧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qū)流水積累形成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顆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積(具有明顯的分選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黃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風力積累形成沙丘(靜止沙丘、移動沙丘)和沙漠邊緣的黃土積累干旱內(nèi)陸及鄰近地區(qū)(例: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的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海浪積累形成沙灘等海岸地貌濱海地帶(2025屆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測試)下圖為我國某湖泊示意圖,其沉積物一年中由粗和細兩層組成,據(jù)材料及圖示完成1—3題。1.形成該湖泊沉積物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A.冰川作用、風化作用 B.冰川作用、流水作用C.流水作用、風力作用 D.風化作用、風力作用2.該湖湖濱濕地廣布,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湖濱濕地位于湖泊的A.西北部 B.東北部 C.東南部 D.西南部3.湖泊沉積層可還原古代氣候環(huán)境,若湖底細顆粒層較厚,可推想該年比往年A.冬季風力偏大 B.夏季氣溫偏高 C.夏季降水偏多 D.冬季光照較強【答案】1.C2.D3.B【解析】1.依據(jù)經(jīng)緯度位置可推斷出該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夏季冰川融水多,河流水量較大,以流水積累為主;冬季該地氣候干燥,風力強,冬季風將顆粒物吹到冰面積累,春季冰面溶化后,顆粒物沉入湖底形成粗顆粒層,因此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故選C。2.結(jié)合圖中等深線可看出,湖泊西南部等深線稀疏,湖水較淺,且有河流注入,最簡單形成大面積濕地,規(guī)模最大的湖濱濕地位于湖泊西南部。故選D。3.依據(jù)經(jīng)緯度位置可推斷出該湖泊位于青藏高原,湖底細顆粒為夏季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若湖底細顆粒層較厚,說明流水沉積用強;青藏高原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可推想該年比往年氣溫高,冰川溶化量多,河流徑流量大。故選B。(2025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其次次練習)石河一般多發(fā)育在0℃海拔高度旁邊,高大山地凍土層發(fā)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塊礫順著潮濕的碎屑墊面發(fā)生整體運動,大量礫石充填凹槽或溝谷形成石河景觀。讀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圖和天山石河景觀圖,完成4—6題。4.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A.500米以下 B.1500—2000米 C.2500—3000米 D.3500—4000米5.天山石河景觀的形成緣由主要是A.凍融積累 B.凍融侵蝕 C.流水積累 D.流水侵蝕6.天山石河景觀分布明顯的地帶主要在A.南坡溝谷 B.北坡溝谷 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答案】4.D5.A6.B【解析】4.由材料可知石河多發(fā)育在0℃海拔旁邊,即雪線旁邊,吐魯番的海拔為34米,夏季的日最低氣溫為23—25℃。依據(jù)氣溫隨海拔的遞減規(guī)律,海拔每上升1千米,氣溫下降6℃,因此可以算出氣溫0℃處的海拔為3800—4100米之間,只有D選項最接近。故選D。5.由材料可知高大的山地凍土層發(fā)育,山坡上倒塌的礫石順著下墊面往地勢較低的地方移動,遇到溝谷或凹槽便沉積下來對其進行填充,這就是石河景觀,因此它的形成是由于凍土層溶化物積累,;留意是礫石土塊進行移動,因此與河流無關(guān)。故選A。6.由材料可知,高大山地凍土層發(fā)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塊礫順著潮濕的碎屑墊面進行移動;天山北坡受大西洋水汽的影響,降水較多,因此相對南坡比較潮濕,大量礫石在凹槽或溝谷進行沉積。故選B。(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高三5月教學質(zhì)量檢查)我國南方花崗巖區(qū)分布著很多“崩崗”地貌(下圖),深厚的風化殼是崩崗形成的基礎(chǔ)。下表示意福建省不同高程的土地面積所占比例與崩崗面積。據(jù)此完成7—9題。7.南方花崗巖區(qū)風化殼厚度大的主要緣由是A.風力強勁 B.氣候暖濕 C.太陽輻射強 D.晝夜溫差大8.形成崩崗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斷裂下陷 D.地殼上升9.福建省最易發(fā)育形成崩崗地貌的高程范圍是A.100—250米 B.250—500米 C.500—800米 D.800—1200米【答案】7.B8.A9.A【解析】7.南方花崗巖區(qū)風化殼厚度大是因為風化作用劇烈,風化的影響因素有溫度、水、光照以及生物等因素,和風力關(guān)系不大。南方地區(qū)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暖濕,簡單使花崗巖遭遇風化,降水多,相對來說太陽輻射較弱;南方地區(qū)晝夜溫差并不如北方西北和東北等地區(qū)大,南方多低山丘陵,風力也并不強,它也不是影響風化的主要因素。故選B。8.由材料可知,深厚的風化殼是崩崗形成的基礎(chǔ),外力作用是影響深厚的風化殼形成的主要緣由,南方地區(qū)降水較多,高溫多雨,巖石簡單遭遇風化以及流水侵蝕作用,因此簡單形成崩崗,A正確;風力侵蝕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南方是潮濕地區(qū),B錯誤;外力作用是根本緣由,跟內(nèi)力作用如斷裂下陷以及地殼運動無關(guān),花崗巖最典型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球狀風化殼,CD錯誤。故選A。9.最易發(fā)育形成崩崗地貌的高程范圍是單位土地面積所發(fā)育的崩崗面積,可以進行大體的估算。由材料可知,100—250米單位土地面積所發(fā)育的崩崗面積是54hm2,250—500米單位土地面積所發(fā)育的崩崗面積是44hm2,500—800米單位土地面積所發(fā)育的崩崗面積是11hm2,800—1200米單位土地面積所發(fā)育的崩崗面積是5hm2。故選A。(2024年廣東省揭陽市中學畢業(yè)班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川西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緣,地勢起伏和緩,高原面海拔4000米左右,多季節(jié)性凍土。高原面上河谷淺切,谷底寬敞平坦,河谷內(nèi)階地組成為基本無分選的砂礫層,而高原面以下河谷深切,谷底狹窄,谷坡陡峻。如下圖,川西北高原的地貌垂直地帶性明顯。請完成10—12題。10.推想圖中甲、乙、丙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冰川侵蝕 B.流水侵蝕、凍融侵蝕、冰川侵蝕C.流水積累、冰川侵蝕、凍融侵蝕 D.凍融侵蝕、流水積累、風力侵蝕11.川西北高原面上的植被類型是A.常綠闊葉林 B.針闊混交林 C.針葉林 D.灌叢草甸12.巖石性質(zhì)對川西北高原地貌的形成演化帶來的影響是A.花崗巖強度高,抗寒凍風化實力強,形成冰斗角峰B.砂板巖風化巖土含土量較高,易富水,強度高,形成凍融土流C.砂板巖構(gòu)造破裂較劇烈,抗寒凍風化實力強D.花崗巖風化巖土含土量低,透水性差,易被侵蝕【答案】10.B11.D12.A【解析】10.甲、乙、丙分別位于流水地貌帶、冰緣地貌帶和冰川地貌帶,且甲處海拔較高,坡度較大,以流水侵蝕為主;乙處相對較平緩,應(yīng)為凍融侵蝕;丙海拔較高,冰川侵蝕明顯。故選B。11.川西北高原面海拔4000米左右,四川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川西北高原面夏季最高溫在10℃以內(nèi),不適合高大的喬木生長,應(yīng)為灌叢草甸。故選D。12.由圖可知,海拔較高處為冰川地貌帶,是因花崗巖強度高,抗寒凍風化實力強,形成冰斗角峰,A正確、D錯誤;砂板巖構(gòu)造破裂較劇烈,強度低,抗寒凍風化實力弱,BC錯誤。故選A。土林是一種土狀積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貌,因遠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體高大挺立,每棵“林柱”均有獨特的造型,形成了風姿各異的土林奇觀。下圖示意我國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據(jù)此完成13—15題。13.土林一般形成于A.高原塬面 B.石灰?guī)r臺地 C.谷地或盆地 D.山頂14.塑造該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作用 B.物理風化作用 C.重力倒塌作用 D.風力沉積作用15.該地土林柱體植被稀疏,是因為土林柱體A.旱季沙塵暴危害大,土壤遭遇嚴峻風蝕 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沖刷作用強C.物理風化嚴峻,巖石袒露,土層淺薄 D.地勢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貧瘠【答案】13.C14.A15.D【解析】13.土林是一種土狀積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貌。厚厚的土層是在低洼處沉積作用形成,再被流水侵蝕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泌尿外科疾病護理
- 山東省棗莊市棗莊五中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山東卷沖刺訓練解析含解析
- 平邑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shù)學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末調(diào)研測試物理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陽泉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施工組織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城市學院《中小學美術(shù)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文理學院《傷寒論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泰前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教學反饋檢測試題試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漢語現(xiàn)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年初三中考模擬試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審核員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 湖南省長沙市實驗小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第4版)尼曼課后答案【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尼曼】課后小結(jié)與重要術(shù)語解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 (什么是面積)面積教學課件
- 第七講-信息技術(shù)與大數(shù)據(jù)倫理問題-副本
- 新版PFMEA自動判定
- 建筑工程材料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高考閱讀理解(main-idea)(課堂)課件
- 有限元分析研究匯報課件
- 醫(yī)院檢查報告單模板
- 《洗紅領(lǐng)巾》(教學設(shè)計)-一年級下冊勞動浙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