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現(xiàn)象 磁場課件_第1頁
磁現(xiàn)象 磁場課件_第2頁
磁現(xiàn)象 磁場課件_第3頁
磁現(xiàn)象 磁場課件_第4頁
磁現(xiàn)象 磁場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磁現(xiàn)象 磁場,第二十章 第節(jié),公元1世紀初,東漢學(xué)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一、磁現(xiàn)象,中國人很早就利用羅盤(指南針)在航海中指示方向。,你還知道哪些?,磁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1若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zhì),我們就說物體具有磁性。(吸鐵性),磁體: 具有磁性的物體。,磁體分類:,按形狀:,條形磁鐵 針形磁體 蹄形磁體(U型磁體),按來源:,天然磁體(鐵礦石) 人造磁體,按磁性保持時間:,硬磁體(永磁體)鋼 軟磁體 鐵,1. :能吸引鐵、鈷、鎳 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2. :具有磁性的物體。,條形、針形、蹄形、圓柱形,一、磁現(xiàn)象,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叫磁極。 注意:

2、每個磁體都有兩個磁極,演示1,南極(S極):,實驗,小磁針靜止后的位置總是指向南北方向(指向性),能夠自由轉(zhuǎn)動的磁體靜止時指南的那個磁極,能夠自由轉(zhuǎn)動的磁體靜止時指北的那個磁極,北極(N極):,思考,如果磁體被分割成兩段或幾段后,每一段磁體上是否仍然有N極和S極,每一段磁體上仍然有N極和S極,一根條形磁鐵,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下列表示從S極到N極磁性強弱變化情況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D,練習,如圖水平放置的條形磁鐵的一端吸引著一個較重的鐵釘,若另一根同樣的條形磁鐵的S極與原來磁鐵的N極靠攏時,則出現(xiàn)的情況( ) A將鐵釘吸得更牢 B鐵釘落下 C鐵釘尖端將吸向右端的鐵釘

3、D鐵釘尖端將吸向左邊的鐵釘,D,練習,演示2,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有甲、乙兩根形狀完全相同的鋼棒,當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時,乙按如圖方式轉(zhuǎn)動起來,則可判斷( ) A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無磁性; B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無磁性; C甲、乙都一定有磁性; D甲、乙都可能有磁性。,D,判斷磁性的方法:,1、根據(jù)磁鐵的吸鐵性判斷,2、根據(jù)磁鐵的指向性判斷,3、根據(jù)磁鐵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小宇同學(xué)為了檢驗?zāi)掣摋l是否具有磁性,它將鋼條的A端靠近小磁針的N極,發(fā)現(xiàn)它們相互吸引;當仍將鋼條的A端靠近小磁針的S極時,發(fā)現(xiàn)它們?nèi)匀幌嗷ノ?,則( ) A鋼條A端為南極,

4、另一端為北極 B鋼條A端為北極,另一端為南極 C不能確定鋼條是否具有磁性D鋼條沒有磁性,D,練習,磁化現(xiàn)象: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獲得磁性的過程。,實驗,磁化,被磁化的物體如果是鐵棒,獲得的磁性會立即消失,被磁化的物體如果是鋼棒,獲得的磁性就會保持較長的時間,磁化:一些物體(鐵鈷鎳)在某些條件下可以獲得磁性,這種現(xiàn)象叫做磁化。,用磁體的一個磁極沿同一個方向多次摩擦鋼針; 用導(dǎo)線把鐵棒等纏幾圈,然后給導(dǎo)線通電;,磁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科技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地質(zhì)工作者正在進行磁法勘探,磁共振成像的胸部顯影片,錄音帶、錄像帶,應(yīng)用:磁懸浮列車,連接上海國際機場與市區(qū)的磁懸浮列車最高速度達到4

5、31千米/小時,全線長17.3千米。該列車由德國磁懸浮高速列車國際公司承建,并于2002年12月31日首次通車。,計算機房的磁盤存儲器,如圖所示,磁鐵吸引住兩根鐵釘?shù)囊欢?,那么兩鐵釘?shù)南露藢?) A相互吸引,如圖甲 B相互排斥,如圖乙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圖丙 D無法判斷,B,練習,5、某物體的一端靠近靜止的一根小磁針,當靠近 小磁針的N極和S極時都能吸引,則這物體的這端( ) A可能是無磁性的 B可能是N極 C可能是S極 D一定有磁性 6、一根條形磁鐵從中間切開,得到的是( )。 A.一段只有N極,另一段只有S極 B.兩端都沒有磁性的鐵塊 C.兩端都有N極和S極的磁鐵 D.原來的N極

6、一端變成了S極,原來的S極一 端變成了N極,A,C,磁場,彼此不接觸的兩個磁體,通過什么發(fā)生作用?,桌面上放一小磁針,用條形磁體繞小磁針轉(zhuǎn)一圈,你觀察到了什么?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磁針受到了力的作用。,1磁體周圍存在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zhì),稱為磁場。 磁體兩極磁場最強,離磁鐵越遠,磁場越弱。,將磁針放到磁體附近,磁針指向發(fā)生偏轉(zhuǎn),說明什么?,思考,2、磁場的性質(zhì):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將幾個小磁針放在條形磁體周圍的不同地方。,(1)磁針所指的方向相同嗎? (2)小磁針所受磁力的方向相同嗎? (3)這樣的現(xiàn)象反映了磁場有什么性質(zhì)?,實驗1,磁場中各點的磁場方向是不同的,方向:

7、 磁場中任意一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2、磁場方向的規(guī)定: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1、不同位置小磁針的北極指向一般_(相同/不同),說明了什么?,議一議,不同,不同位置磁場方向不同,在磁體周圍放很多小磁針。,如果我們想知道磁體周圍整個磁場的分布,要怎樣做?,用鐵屑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活動4,用鐵屑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活動4,從鐵屑在磁場中的排列情況看出,其分布好似許多條曲線.如果按小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在該處標上箭頭,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了.,物理學(xué)中把這樣的曲線叫做磁感線.,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些帶箭頭的曲線, 表示磁場的大小和方向。,根據(jù)小

8、磁針在磁場中排列情況,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使其任一點的曲線方向都和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北極的指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叫做磁感線。,模型法,四、常見磁體的磁感線分布,各種磁體的磁感線,各種磁體的磁感線,用鐵屑探究磁極周圍的磁場,活動5,各種磁體的磁感線,各種磁體的磁感線,各種磁體的磁感線,1、磁感線只是假想的曲線,是幫助我們描述磁場而模擬出的(模型法),實際并不存在,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三、磁感線的特點,四向一致 某點磁感線方向,該點磁場方向,該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在,該點受力方向,條形磁鐵的磁感線,蹄形磁鐵的磁感線,2、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分布規(guī)律,從磁體極出發(fā),回到S極

9、。,3、磁感線布滿磁體周圍的整個空間,在磁體內(nèi)部,磁感線的方向從S極到N極。,4、磁感線的疏密表示磁場的強弱。磁體兩端處磁感線最密,表示其兩極處磁性最強,5、任何兩條磁感線都不會相交。因為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只有一個確定的方向,如果某一點兩條磁感線相交,該點就有兩個磁場方向,而這是不可能的。,磁場的強弱: ACB,磁感線的特征:,1、磁感線假想的一種物理模型。 (但磁場真實存在),2、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N極發(fā)出,回到S極。,5、磁感線永不相交。,3、磁感線分布在磁體四周空間中,并非只在一個平面內(nèi)。,4、磁感線的疏密表示磁場的強弱。,( 磁感線某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圖中箭頭表示磁

10、感線的方向,則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應(yīng)(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B,練習,條形磁鐵周圍存在磁場,圖中能正確表示所在點磁感線方向的小磁針是( ) A.小磁針A、B B.小磁針B、C C.小磁針C、D D.小磁針D、A,C,練習,練習,磁針受力轉(zhuǎn)動是磁場作用的結(jié)果,那么指南針在世界各地都能夠指南北又是誰的磁場在施加作用呢?,1地球周圍存在的磁場叫做地磁場。,2研究表明地磁場的形狀與條形 磁體的磁場很相似。,三、地磁場,思考,地磁N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 地磁S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理兩極與地磁兩極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3地磁場特點,磁偏角,這一現(xiàn)象最早由我國宋代學(xué)者沈括記述。,1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