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主講人: 商洛學院教授 王思懷,1,中華飲食文化,一枝獨秀,曾博得“食在中國”的美譽。孫中山民生主義建國方略:“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化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fā)現之食物,固大勝于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并駕。”林語堂吾國吾民一書中說,西方人對待吃,僅把它看成是給機器加油料,而中國人則視吃為人生至樂。 中國飲食走向世界。,2,飲食文化乃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內涵十分豐富,它至少包括飲食資源、烹調技術、食品制造、食物治療、飲食民俗、飲食文藝等方面內容。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A.物質層次,包括飲食結構和飲
2、食器具; B.行為層次,包括烹飪技藝、器具制作工藝、食物保藏運輸方法等; C.精神層次,包括飲食觀念、飲食習俗以及蘊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內涵。,3,本專題簡要講四個問題: A. 中國傳統食文化 B. 中國傳統酒文化 C. 中國傳統茶文化 D.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征,4,一、中國傳統食文化 1.農業(yè)的發(fā)展是飲食文化發(fā)展繁榮的基礎 飲食與農業(yè)有密切聯系。沒有農業(yè),飲食就成了無米之炊。何謂“農”?班固漢書食貨志:“辟土植谷曰農”,此即我們今天所說的狹義農業(yè)。其實,我國古代并不僅限于此,而是注意到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今天所說的農、林、牧、副、漁都得到發(fā)展。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
3、蔬菜就已開始種植。西安半坡出土的一個陶罐中就盛有芥菜、白菜種子。夏、商、周三代畜牧、園藝都有一定規(guī)模發(fā)展。戰(zhàn)國時成書的管子常常將五谷(黍、稷、麥、菽、麻)和六畜(豬、牛、羊、馬、雞、狗)、“桑麻”并提。當時糧食、園藝、畜牧收入之比為60:20:20,這還未包括桑麻漁采,可見是多種經營。,5,漢代出現了“人丁興旺,牛馬布野”的繁榮景象,因戰(zhàn)爭需要,西漢政府對畜牧,尤其是養(yǎng)馬非常重視,武帝還不惜動用武力掠得了西北大宛汗血馬。魏晉以后,水稻在南方普遍種植。唐代我們今天所有的作物除番薯、煙草等少數作物外其余都有,尤其植茶發(fā)達,“江淮人什二三以茶為業(yè)”,產生了一代“茶圣”陸羽(著茶經)。養(yǎng)魚業(yè)也比較發(fā)達
4、,嶺南還出現了稻田養(yǎng)魚。明清以后,農業(yè)更加細密,出現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生態(tài)農業(yè)。“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在嘉湖一帶真正實現了結合。農諺云:“養(yǎng)豬不賺錢,回頭望望田”。,6,在我們自己發(fā)展的同時,還從國外引進了不少作物品種,有糧食,也有蔬菜佳果:據統計,僅漢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種就有葡萄、石榴、苜蓿、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蠶豆、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萵苣、香菜、芹菜、胡蘿卜、扁豆、大蔥、金桃、蓖麻、胡椒、波斯棗、無花果、茴香、巴旦杏、齊墩果等許多種。明清時期從海外引進的糧食作物有:番薯(紅苕,原產美洲。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后傳入歐洲、東南亞。1953年,居住菲律賓的華僑陳振龍冒著巨大危險
5、,沖破西班牙殖民統制者“嚴禁甘薯外銷”的禁令,將薯藤秘密地纏繞在航船攬繩上,表面涂上污泥,躲過檢察,先在福建種植成功。,7,17世紀,大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居上海,在上海郊區(qū)引種成功,徐還專門寫了甘薯疏,總結種紅薯的13種優(yōu)點),玉米(苞谷,16世紀從東南沿海或西域傳入),花生(原產美洲,16世紀初從南洋群島引入),馬鈴薯(土豆,原產于美洲,清前期從南洋傳入。山西農諺云:“五谷不收也無患,只要有二畝山藥蛋。”)。明清時期從海外引進的蔬菜品種有:辣椒,番茄(來自西蕃,故名),菜豆,甘藍,向日葵(17世紀從南洋傳入),花菜(歐洲種,光緒時傳入)。發(fā)展到今天,我們已有160多種蔬菜品種,在世界上首屈一
6、指。外來作物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內地的菜肴品種,改善了作物品種結構,豐富了物質生活,飲食文化。,8,2.飲食的結構是谷食多,肉食少 飲食結構即配餐方式,指飲食中主食、副食、飲料的搭配方式。飲食結構受經濟發(fā)展、民族習慣、社會變化、宗教信仰等多種因素影響。盡管長期以來有北人嗜蔥蒜、蜀湘嗜酸辣、粵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的習俗,但幾千年來,漢民族基本形成了以谷物為主食,其它肉類、蔬菜瓜果為副食的飲食傳統,一直延續(xù)至今。這與西方以肉食為主,無主副食之分迥然不同(我國西北、北方少數民族以肉食和乳酪為主)。這種飲食結構符合營養(yǎng)衛(wèi)生原則。肉固然好,但谷物、蔬菜甚至野菜中都含有肉所沒有的營養(yǎng)成分。中醫(yī)認為酒肉肥
7、甘是爛腸腐胃之物。,9,我國古代十分重視食品的加工。如先秦時的谷物主要是粒食、豆飯、麥飯等。石磨出現后的面食,易消化、吸收。用面粉可以制成餅,通過發(fā)酵可以做成饅頭、包子等多種食品;再如大豆由粒食到磨成漿作成豆腐就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豆腐是漢代淮南王劉安在煉丹過程中發(fā)現的。據研究,大豆粒食蛋白質吸收率只65%,做成豆腐后可達92%到96% 小康16項指標到2000年3項未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85%,農村衛(wèi)生保障80%,人均蛋白質攝入量90%(73克)。豆腐可做多種菜,老少皆宜 ,今天已是天下何人不食君”。日本人格外推崇。,10,3.飲食文化在繼承中不斷發(fā)展完善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獻中,飲食著述占
8、有一席之地。漢書藝文志上就有神農食經七卷,記載了先秦的飲食烹飪經驗;魏晉南北朝及其以前的有關著述不下數十種,僅以食經命名的就有五部;齊民要術是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集大成。它談到了食物的儲存、釀造、加工、烹飪,全而系統地論述了飲食生產的整個過程。要術既考慮到皇帝貴族“烤乳豬”等高檔菜肴,也更多的考慮到平民百姓的中低檔葷素菜之需:唐宋以后,北方的飲食技法伴隨著大運河的漿聲帆影傳到南方,反映南方飲食烹飪技術的著述越來越多。北宋高僧贊寧筍譜專門介紹竹筍的采食方法,強調要吃出筍之“本味”。他自己的食法是:在竹林里取鮮筍和山泉水,用筍皮慢慢煨熟,坐在林中享用,認為如此才能吃出“本味”、“真
9、味”。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一書記述了山區(qū)居民的飲食原料和制作方法。重點介紹蔬食,從籮卜開始共包括栽培作物,烹制方法40幾條?!颁掏萌狻弊钤缫娪诖藭?,后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了“涮羊肉”等。,11,明、情以降,天災頻仍,饑民失所。出現了好多救荒著作。如明宗室周定王朱橚的救荒本草收錄了數萬種植物,并繪有圖,指出其可食部位及如何食用。作者說自己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百姓在饑餓時,無選擇的吃一些野生植物而中毒。李時珍本草綱目也對許多野生植物的可食與不可食加以分析說明,以避免誤食中毒。,12,4傳統飲食食譜豐富,烹飪風格多彩 別說紅樓夢、詩經、楚辭記載的食單就可以開一個不小的宴筵,離騷、招魂中的食單也是可以開
10、一個筵席。漢代保留下來的食單有三張(一張見牧乘七發(fā),二張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之帛書)。傳統飲食講求色、香、味、形俱佳,食器制造要求“雅麗”,傳統飲食常伴有音樂,舞蹈,這些講究都極具美學價值。到明清時,食品制作非常精細。如紅樓夢記賈府的一道小菜“茄鲞”制法:嫩茄子去皮,切成丁,用雞油炸過,加入雞脯丁、香菇丁、新筍丁、磨菇丁、五香豆腐干丁、各色干果丁,用雞湯煨熟,香油收湯,加酒糟油拌勻,放入瓷罐封嚴,吃時將雞脯肉炒熟與之拌勻。,13,齊民要術僅作醬一項,從葷到素就介紹了十多種,制醋法介紹了21種,涉及原料近10種;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日市夜市生機勃勃。武林舊事中記載了當時的“從事”41種,菜疏21種
11、,粥9種,雜肉食30種,冷飲80種,蒸食56種,酒類54種,除日常食品外,酥、酪、乳、糖、花都加入食品大家族;南宋吳自牧把當時都城臨安(杭州)各大飯店菜單都收集到他的夢粱錄里,竟有335款之多;本草綱目記載的粥更是五花八門,有柏花粥、茶葉粥、蓮子粥、百合粥等48種粥。,14,由于地方習俗、地理環(huán)境等差異,在漫長的傳統飲食文化發(fā)展中形成了人們所公認的八大菜系: 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皖菜。,15,魯菜發(fā)祥于齊魯文化的中心,山東。其與禮儀的完美結合堪稱八大菜系之首。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府菜系”,它糅歷代宮廷、官府、山東民間菜為一體,宋時已成為北方菜系的代表。明清時成為宮廷御膳的主
12、體??赘酥攸c是用料廣泛,上至山珍海味,下至普通瓜果;制作精細,講究刀工精細,調味得當,工于火候;講究滋補,高熱量、高蛋白菜居多;極其講究菜名與造型,此乃孔府菜之一大特色。如“當朝一品鍋”,“御帶蝦仁”、“詩禮銀仁”等皆有“天下第一公府”之特色。“滿漢全席”乃魯菜中之極品,在清代成為宮廷御宴的代表品種。“全席”包括南北名點名菜約100款。,16,當朝一品鍋,17,川菜發(fā)源于巴、蜀二地。其特點是重油重味,以麻辣見長。川菜講究調料,且善于翻新。一塊豆腐在四川廚師手中可做出十幾種味。川菜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麻婆豆腐,18,粵菜廣州、潮州、東江三種地方菜組成,特點突出一個“雜”字。選
13、料廣而雜,鳥、獸、蟲、蛇皆可入;口味清淡,爽口生脆,大多偏甜;季節(jié)性強,有“時菜”之稱。清末隨著海岸通商,粵菜揚名歐美。,19,蘇菜又稱淮揚菜,以蘇州、揚州、杭州為中心。以清淡雅致著稱,是“南食”的代表。選料多為鮮活河類;口味兼有南北風味,濃而不膩,淡而不寡;極講飲食環(huán)境、飲食器皿、飲食風尚。常借船舶大擺宴席。飲食場所與工藝,雕刻園林,盆景,音樂,建筑,書法,裝潢結合。使人在吃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陶冶。,煙花三月淮揚菜番茄松鼠魚,20,浙菜以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菜肴為代表,具有濃厚的江南特點,選料多為魚類河鮮,肉,禽,筍兼顧,料重味鮮。許多菜都含有寓意:“年年有余(魚)”,“早生貴子”
14、(棗,花生,桂圓,荔枝),“油炸燴”(秦檜),“宋嫂魚”,“東坡肉等”。,東坡肉,21,閩菜以海鮮著稱,善制藥膳。講究味道醇厚。福建地方菜。 湘菜湖南地方菜,以辣椒和熏臘食品為主流。與川菜之麻辣不同的是只辣不麻,口味濃厚刺激。湘人還多嗜苦,如苦瓜等。 皖菜-安徽地方菜。多用沙鍋燒燉食品,微火慢制,選料多肉、魚,喜生蒜、香菜配肉,油重,咸中帶辣。熏、腌、臘制食品也是其特色。 除八大菜系外,鄂、陜、豫、晉諸省的烹飪也多有特色。,湘菜剁椒魚頭,22,古代不少文人雅士都精于烹調??鬃泳吞岢隽恕捌卟皇场钡娘嬍硺藴省笆抽於g(飯變味),魚餒而肉?。~爛肉腐)不食;色惡(食物變色)不食;臭惡(變味)不食;失
15、飪(烹調不善)不食;不時(不熟或不到吃飯時間 )不食;割不正(刀工不好)不食;不得其醬(調料使用不當)不食。”還主張不食動物內臟、蟲、蛇等污穢,陰邪之物。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嘗遍南北佳肴。他做的燒肉“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東坡肉”流傳至今。陸游與東坡相反,喜歡素食,寫了幾十首贊嘆素食的詩。明末清初劇作家李漁強調“鮮”是食物的本味,對“暴燴天物”深惡痛絕。,23,另外,中國節(jié)日飲食也非常講究。大者如:除夕的餃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節(jié)的粽子、中秋的月餅、臘八的臘八粥,不僅各具風味,且包含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也是傳統飲食文化不得不提的一朵奇葩。,24,二.中國傳統酒文化 中國釀酒、飲
16、酒的歷史十分久遠。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浪漫豪放氣質的流露、體現出道家不拘于物、心隨意造的浪漫氣息。一些儒者將酒與茶比,認為茶是“始于禮”、“終于禮”的理想修養(yǎng)方法,而酒則是“始于禮”而“終于亂”的禍根所在。,25,傳說酒的發(fā)明者是杜康(一說儀狄),時間大約在四、五千年前。最早的酒是果酒,由野生水果自然發(fā)酵而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多種祭祀、會盟、慶典、外交活動盛行,大量的酒類需求更刺激了造酒業(yè)的發(fā)展。西漢時期酒類主要是谷物壓榨或釀造酒。晉代出現了藥酒,不僅風味獨特,且具有醫(yī)療保健效果。唐代出現了烈性燒酒,即蒸餾酒,酒精含量可高達65,而同期他國無一超過11,到元時,中國現存的酒類大都已經出現。,2
17、6,酒之分類向無定規(guī)。習慣上分為黃酒、白酒、葡萄酒、果露酒、啤酒,再加療疾健身的藥酒: 黃酒世界上最古老的飲料酒。色澤黃亮,香氣濃郁、富含氨基酸、舒筋活血、促脾補胃。名品如紹興酒,即墨老酒,沉缸酒等。,27,白酒高度酒,大多在40-65,最高可達67,一般以香型分類:醬香型以茅臺為代表,濃香型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代表。董酒、西鳳酒屬特殊香型。,28,葡萄酒果酒類。按釀造方法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按口味分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四類?,F以法國產最為著名,我國的長城、張裕葡萄酒也頗有影響。將葡萄酒蒸餾后的酒液放入橡木桶中存放一定時間就是白
18、蘭地,我國在唐代已開始釀制,它酒精度適中(40左右),有獨特的脂香、清香,后味綿長。煙臺生產的金獎白蘭地為我國名品。,29,果酒、露酒前者以各種水果釀造,后者以植物的花、莖、葉入酒釀造。四川紅桔酒、廣柑酒,遼寧蘋果酒,黑龍江“三梅酒”都是果酒中的杰出者,長白山五味子酒,山西杏花村竹葉青酒,廣州五加皮酒都是露酒中的精品。 啤酒-舶來的低度酒,近年來在我國發(fā)展非常迅速,其特點是營養(yǎng)豐富、口味醇和、清爽。 藥酒更是五花八門。,30,最初因酒稀少珍貴,往往做祭品之用,祭祀完畢方可分享。酒在民間婚喪嫁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所謂“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無酒不言歡”。如謝媒酒、定親酒、喜酒、交杯酒、滿月酒、
19、周歲酒等。大觀園里每每用酒,金瓶梅中女眷們常常請吃酒或被請。黃元英商洛民俗文化述論P63:在古代典籍四庫全書電子版中,能搜索到“酒”字52008次和364062個匹配。經、史、子、集中,記錄“酒”字的次數分別是134、3644、3434、2319,共計9531次。詩經運用“酒”字57次。全唐詩出現“酒”字5113次,“醉”字4184次。,31,“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論朋友聚會,還是宴前歡洽,或是灑淚告別,酒都是助興添情的媒介?!熬票欢?,政策放寬”。歐陽修“十載相逢酒一卮”謂朋友久別相逢;白居易“添酒回燈重開宴”謂款待賓客,擺酒細談;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謂餞行勸飲之悲壯;柳永
20、“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又刻畫出曲終人散,獨自漂泊異鄉(xiāng)的凄涼。曹操煮酒論英雄,李白斗酒詩百篇。宋代詩人楊萬里留簫伯和仲和小飲:“要入詩家須有骨,若除酒外更無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醉真能出百篇。”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高興了借酒慶賀,痛苦了借酒澆愁。 文人以酒明性情,武人以酒壯豪氣?;蛘叽髷钞斍埃瑫筹嬛涟牒?,膽量倍增,殺敵如入無人之境;或者微醉之間,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或者連飲十八碗,迷迷朦朦走上景陽岡,借酒猛拳打死猛虎,或者暢飲數斗,高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概然自刎烏江。,32,歷史上,有許多重大事件以酒為媒。鴻門宴上,項羽欲借酒殺人,大宋初年,趙匡胤
21、杯酒釋兵權。歡宴之中,殺機四起。若無酒,恐歷史難以如此酣暢淋漓。 與酒相關的著作很多,齊民要術有“酒”之專題,朱翼中北山酒經有極為詳盡的釀造、飲用之法,蘇軾酒經一文廖廖數百字,從制曲到釀造,無不備述。陶淵明也有類似作品傳世。 是功?是過?是飲?是酗?中國青年1989年4期:1988年我國白酒產量600萬噸,成人人均年消費量10公斤;白酒生產廠家3萬多家,每天酒精中毒1470萬人,均居世界第一。釀酒每年耗糧120億公斤。,33,三中國傳統茶文化 茶,原產我國川、滇兩省,最初被作為藥、菜用。西晉時成為接待貴賓、修身養(yǎng)性的媒介。南北朝時隨佛教的流傳飲茶成為祭祀神靈的高雅之物(今之填箱,上梁,死人皆用
22、)。唐時飲茶文化達到巔峰時期,唐人陸羽總結成茶經三卷,使飲茶從單純的消食解渴上升為一種藝術“茶藝”。陸被后人尊為“茶圣”、“茶神”。宋代的茶肆更是遍布城鎮(zhèn),時四川諺云;“頭上晴天少,眼前茶館多?!?34,茶大致可分為六類: 綠、紅、烏龍、白、花、磚(緊壓)茶。 綠茶六類中歷史最久,產量最大,品種最多。名品若西湖龍井,碧螺春,蒙頂茶(產于四川蒙山香火鼎盛之地,據傳說一年只采365片芽葉專供皇帝祭天、祖之用?!懊缮巾斏喜琛迸c“揚子江心水”并稱“雙絕”)、廬山云霧茶、黃山毛峰等。我市商南、鎮(zhèn)安、山陽之茶亦此類。,35,西湖龍井,36,碧螺春,37,甘露(蒙頂茶之一),38,紅茶全發(fā)酵茶。起源于明中葉
23、,最為國外嗜茶者所愛。名品若祁門紅茶,多供出口。,祁門紅茶,39,烏龍茶介乎綠、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其特點也介乎二者之間。名品若福建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臺灣烏龍等。其中武夷巖茶中的“大紅袍”據傳只有四株茶樹,生于深山峭壁,每年僅產8兩新茶,極為珍貴。,40,白茶由采自福建的白茶樹嫩芽尖加工而成,色白如銀,素雅甘涼,歷來為宮廷貢品。名品如“白毫銀針”等。 花茶出現于明、清之時,用鮮花與茶葉加工制成,使得茶、花之香交相輝映。 緊壓茶用粗大茶葉枝梢或綠、紅茶葉末為原料,調制蒸壓成不同形狀。質地堅實,久存不變質,價格低廉。 另外,近年生活節(jié)奏加快又出現了速溶茶、袋泡茶。此只形式而非一類也。,白毫銀針
24、,41,隨著飲茶文化的不斷深化和普及,形成了以下特征: A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飲茶規(guī)范,即“茶道”。對泡茶用水、茶具、沖泡方法、飲用環(huán)境都有細致要求。 明以前飲茶多用烹煮法,對水質要求極高。傳說陸羽曾指“揚子江心水”為“天下第一泉”。還說煮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茶經);詩僧韜光曾用竹管從靈隱山巔引水;清乾隆皇帝特制銀井貯水。,42,茶具以瓷器、紫砂陶具為上品。瓷器中景德鎮(zhèn)的白瓷最好。陶具乃品茶圣器,其特點是古雅、保味、不燙手。 沖泡方法也十分悠關。古人是煮茶,最強調水溫火候。陸羽說剛沸騰時為好,過則水
25、老,有損茶香;現代飲茶是沖泡,茶不同所需水溫不同,一般80左右為宜,泡3分鐘,壺不加蓋。 飲茶很講究環(huán)境。一般說來,名人飲茶喜在竹下、林間、花前、雪后。普通人多在茶坊、茶樓。宋時茶坊已使用鮮花裝點,掛名人字畫,兼賣酒,有音樂伴奏。無論林間還是茶樓,真正的茶客都講究“品”茶而非“喝”茶。明代有品茶“十三宜”、“七禁忌”之說,對飲茶時的條件、設施、心情都有要求和講究。認為“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奔t樓夢41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妙玉說“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驢了”?!捌贰弊非竺栏?,不求數量,必求質量,止渴次,精神愉悅主;“喝”則相反,追求快感,生理需要;“品
26、”用時長,“喝”用時短。,43,B飲茶與宗教、文學、藝術等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成為修心養(yǎng)性的媒介。 “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道觀往往建在名山大川附近,環(huán)境清幽,云霧繚繞,有利于茶樹生長。僧、道都講求“靜修”,而打坐容易困乏,茶正好有提神醒腦的功效。故僧、道都愛種茶、飲茶,寺院旁往往辟有大片茶園。修行之人認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倡導“茶禪一味”。 中國文人飲茶、贊茶,以茶喻人。常以茶入詩入畫。如:“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比人;“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將茶比香花。元代趙孟頫斗茶圖畫出了賣茶人爭相比賽茶質優(yōu)劣的情景,生動活潑,洋溢著生活氣息。唐寅的事茗圖,
27、繪出了幽居高人林間品茗的情景。 飲茶與宗教、文學、藝術之結合,使簡單的飲茶行為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氣息。,44,C.飲茶在民間形成了一系列相關的風俗習慣,成為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客來敬茶”是我國人民傳統的禮節(jié),不論古今、不論貧富,莫不如此。敬茶也有規(guī)矩:一道茶不飲,表示迎客;二道茶細品漫談、深談、暢談;三道茶茶味已淡,談興既盡,即可送客。將茶性與人際關系巧妙地聯系起來了。 古人以為茶樹只能種子萌芽不能移植,因此視茶為堅貞至性之物,作為婚姻的代名詞。最早的婚姻用茶始于唐代,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即帶去大量名茶。此后婚姻與茶結下不解之緣。見聞錄
28、記載:“通常訂婚,以茶為禮,故稱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為茶金,亦稱茶禮,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王熙鳳說黛玉:你既然吃了我們家的茶,還不給我們家當媳婦?”,45,D.茶是中外交流的見證。飲茶習慣自漢代開始向外傳播,至今已遍及100多個國家,產茶國也已達到50余個。 唐時傳入日本,在日本發(fā)展成舉世聞名的“茶道”。日本茶道有一套完整的儀式,既是陶治性情的方式,也是一種隆重嚴肅的外交禮儀。其茶道精神可概括為“和、敬、清、寂”四字,即和睦友善、尊長愛幼、心平性和、氣定神凝。英國人是歐洲最重要的茶客。18世紀,在英倫三島茶會即已盛行,尤其在學術界,許多詩人組織了以飲茶為內容的沙龍、賦詩作文。在劍橋大學,學
29、者們聚會討論學術問題時,一邊品茶,一邊心平氣和的交換意見,推行科技發(fā)展。這種精神被稱為“劍橋精神”,也叫“茶杯與茶壺的精神”。,46,新加坡肉骨茶,邊吃豬排邊飲茶。且講究茶須是福建烏龍,茶具須是一套精巧的陶瓷壺和小盅,飲一次要花半天功夫,也叫“功夫茶”。毛里塔尼亞人飲茶一日三次,一次三杯,節(jié)日次數可達10多次。一般是煮飲,煮畢加白糖、薄荷葉,然后將茶葉注入酒杯大小的玻璃杯,色如咖啡香甜醇厚。,土耳其人不講究茶之優(yōu)劣,而喜歡夸自己煮茶的功夫。土耳其人喜喝紅茶,多數早晨一起床先是一壺茶,然后才刷牙、洗臉、早飯。在美、法、俄等國飲茶也大行于世。 茶:“始于禮”、“終于禮”。,功夫茶,47,四.中國傳
30、統飲食文化的特征 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1.科學性 科學性直接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身體素質。,48,首先,選料廣泛。葷素兼?zhèn)?,飛禽、走獸、游魚無所不有,尤其漢族無宗教性的禁忌,營養(yǎng)的平衡性更強。 其次,飲食習慣與地理、氣候密切聯系,以食補身。如四川多霧陰,濕氣重,川菜以油重味重麻辣抵擋潮濕;嶺南炎熱,為祛熱開胃,粵菜生脆清淡多粥;魯地天寒,魯菜擅長高熱量、高蛋白。 再次,重視精工細作。各菜系均重火工,擅調味,這有利于清除食品表面的不良物質,食之安全衛(wèi)生,利于營養(yǎng)吸收。,49,而中國飲食中獨有的“藥膳”,以藥為食,以食祛病,更是食之科學性的直接、集中體現。 科學性在茶、酒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古人提倡飲春茶,且強調水溫及煮茶方法,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茶葉中的維生素及其它營養(yǎng)成份。夏季茶可以解暑祛濕卻易變質,紫砂茶具則又解決了這一向題。飲茶時講究環(huán)境、氛圍、心情,實質是調整心態(tài),保持心理健康;古人嗜酒但卻強調冬飲夏停。而藥酒更是吸收有關營養(yǎng)成份直接輸送到人體的臟器之中,每日少量,日久見效。,50,2藝術性 十分講究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帆船教練職業(yè)能力考核試卷:帆船運動教練員教練員職業(yè)發(fā)展路徑試題
- 2025年度合同委托書簽署盛典
- 疫情防控安全課件
- 2025-2030細胞計數器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紅豆越橘行業(yè)供給規(guī)模預測及重點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研究報告
- 2025-2030糖衍生表面活性劑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粉碎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2025-2030空氣炸鍋產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磁控健身車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硬管鏡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斯蒂芬·P·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筆記14版(自己整理)
- 植保無人機基礎知識試題含答案
- 砂(碎石)墊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 黑紅色簡約風《白夜行》名著導讀好書推薦PPT模板
- 吉春亞神奇的漢字-完整版PPT
- 上海市初三數學競賽(大同杯)試題
- 付款審批表(標準樣本)
- 《船舶安全檢查表》word版
- 市政工程監(jiān)理規(guī)劃范本(完整版)
- 壓裂設計步驟
- 交管12123駕照學法減分題庫及答案共155題(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