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兩首-公開課課件.ppt_第1頁
李商隱詩兩首-公開課課件.ppt_第2頁
李商隱詩兩首-公開課課件.ppt_第3頁
李商隱詩兩首-公開課課件.ppt_第4頁
李商隱詩兩首-公開課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錦瑟,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與杜牧合稱“小 李杜”。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薦,得中進 士。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 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李商隱一生雖短暫坎坷,但感情的經歷絕非尋常。 李商隱那時二十三歲,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陽山東峰學道。而玉陽山西峰的靈都觀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宮女、后隨公主入道的女子宋華陽,宋年輕美麗,聰慧多情,兩人很快雙雙墜入情網。 兩個多月后,這段超出常規(guī)的愛戀,終因不為禮教和清規(guī)容許而豪無結果,短暫的歡娛,無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隱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痛。他有些留傳至今,蕩心動魄的無題詩即完成

2、于此時。,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這些回憶前情的詩作。辭藻華麗,音韻悠揚,深情眷念,凄婉動人。運用比喻、典故和強烈對照的手法,抒寫失意的愛情,失意的際遇,對愛情熱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懷春的惆悵與偷情的愉悅,執(zhí)著的愛戀和綿長的相思。我們可以相信李商隱和女道士宋華陽的戀情既纏綿沉痛,又極其真誠的。李商隱的心靈深處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終生難忘。他的

3、一生都在這段回憶中悵惘與悲哀,直到李商隱晚年,還設法在長安與宋華陽相見。,李商隱的詩歌,特別是他的近體律 律絕,其中的優(yōu)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 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 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 這首詩大約作于大中十二年,這年詩人 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 久病故。,義山的錦瑟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 梁啟超,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于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說古代詩歌

4、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這首詩為李商隱46歲時所作,據說懷戀一個贈予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女也好,是當時貴人愛姬也罷。正如玉溪生詩集箋注說:“吐詞含味,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實之?!?,“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花,言有盡而意無窮”。,課堂教學目標: (1)錦瑟每一聯都代表了一種情境,一種心緒,你能試著說說嗎? (2)本詩中間兩聯用了哪些典故?這些典故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情調,留下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3)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 (4)探究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5、?,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翻譯: 錦瑟啊,你沒來由地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那弦弦柱柱所奏出的悲音使我不由自主地思憶起那逝去的盛歲年華.,詩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進而由“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這其中運用了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首聯以“錦瑟”起興,思議青春年華,一種惋惜、傷感和無可名狀的情緒涌上心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翻譯: 象莊生夢化蝴蝶,變幻迷離,曉夢醒來,轉眼成空.象望帝身死化魂,滿腔的春情春恨,都托于泣血悲啼的杜鵑 “莊生夢蝶”說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戀的夢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情感的追懷。 “杜鵑啼血”傳達出一種凄涼悲慨的情調來生而不能,死則續(xù)夢! 頷

6、聯,表現出對過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懷戀,以及惆悵、迷惘之情。,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翻譯: 像青蒼的大海之中明月映照著寂寂流淚的遺珠,像藍田玉山之上升起絲絲縷縷可望不可及的青煙 “滄海、明月、明珠、淚珠”,這一連串憑借聯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個難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帶有哀婉的意境; “藍田日暖玉生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遠觀,不能把握,終究是空。 象征夢想和情思都破滅了,所得只是眼淚和迷惘。 頸聯,寫才美不外現,或美好的事物不能長在,寄寓了悲傷嗟悼之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情可待成追憶”表明作者到老還是很珍重這份情感的,無需“追憶”,分明

7、已然在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反迭前句,言當時身處其境已是凄迷難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捉摸不到了。 尾聯,從“追夢”中醒來,并知道那夢已遠去,并且當時就不甚分明,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情懷。,翻譯: 這種情境何須今天再去追憶,既便在它們產生的當時就讓人不勝惘然!,本詩中間兩聯用了哪些典故?這些典故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情調,留下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共用了四個典故:,望帝魂化杜鵑,南海鮫人珠淚,藍田山產玉,莊周夢蝶化蝶,-表現了對美好情感的追懷,-凄涼悲慨,-對夢想和理想破滅的傷心,-夢想和思想都破滅后的迷惘,四個典故的運用表達了詩人悵惘、悲傷的內心情感,帶給讀者的是一種撲朔迷離的意境

8、。,分析詩歌營造了怎樣一種意境的方法,答題步驟:景、境、情、,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用自己的聯想和想 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 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 闊、蕭瑟凄涼、悵惘感傷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翩躚飛舞的蝴蝶,十分愉悅,后來驚醒,不知是莊周 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 成莊周呢?,望帝春心托杜鵑,傳說周朝末年蜀主杜宇禪位退 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 為杜鵑,杜鵑在晚春啼鳴,希 望留住春天,啼聲哀怨凄悲。,滄海月明珠有淚,傳說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珠得月

9、華,始極光瑩。又有南海鮫人泣淚,顆顆成珠。,藍田日暖玉生煙,搜神記載:吳王夫差小女紫玉與韓重相愛,欲嫁未成,氣結而亡。后韓重前去祭奠,紫玉顯形,韓重欲抱,化煙而逝。其它見注釋。,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 象征與比喻有共同之處,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點,但它們也有不同之處。比喻像人間的橋梁,一般有兩個硬性的端點,可以找出本體和喻體;象征則像天上的彩虹,物質表象所聯系的對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帶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比如錦瑟一詩,無論是起興的“錦瑟”還是主打的“蝴蝶”“杜鵑”“珠”“玉”等,他們表現的情調可以猜想出來,但一追究其具體所指,就如墜入五

10、里云霧了。,李商隱不像一般詩人,把情感內容的強度、深度、廣度、狀態(tài)等,以可喻、可測、可比的方式,盡可能清晰地提示出來。為了表現復雜矛盾甚至悵惘莫名的情緒,他善于把心靈中的朦朧圖像,化為恍惚迷離的詩的意象。這些意象分明有某種象征意義,而究竟要象征什么,又難以猜測,由它們結構成詩,略去其中的邏輯關系的明確表述,遂形成如霧里看花的朦朧詩境,辭意飄渺難尋。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詩。,詩歌主旨:,歷來眾說紛紜,有悼亡說、 戀情說、自傷身世說等等。,探究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我認為,錦瑟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遠,感情真摯,可意會不可言

11、傳,可感悟不可支離,須從大處讀之。,李商隱詩歌名句集錦: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園); 何時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二首(其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無題);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晴);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課外拓展: 1、對下面一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賈 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A這是詩人想象的情景:漢文帝求賢,召見被流放的賈誼。賈誼非常興奮,大談安邦治國之道,言談高雅,無人可比

12、。 B這是詩人向往的情景:漢文帝求賢若渴,賈誼連夜獻策。鬼神也被當作賢臣詢問。 C第三句繼續(xù)蓄勢,為最后一句揭開謎底再鋪墊,寫漢文帝挪動坐處,靠近賈誼,竭力刻畫君主虛心納下的姿態(tài)。 D第四句揭開謎底:原來漢文帝并不關心百姓,而是向賈誼詢問關于鬼神的事。強烈地諷刺了漢文帝求賢不用賢,崇佛媚道的本來面目。,B,2、閱讀下列詩歌,然后回答(1)(2)兩題: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一二句是怎樣寫出了送朋友辛漸時的離情別緒的? 答: (2)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首句寫秋雨連江,夜暮降臨,以凄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

13、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答:作者不因流落他鄉(xiāng)而改變志節(jié),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馬 嵬,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詠史詩以史為鑒,多抒發(fā)興亡之慨。詠史之作,東漢的班固首開其端,但止于敘述史實,平實無華。至晉朝左思詠史、陶淵明詠荊軻之類,始借題發(fā)揮,寄寓懷抱。唐代詩人,如杜甫、劉禹錫等人,則多把詠史與詠懷古跡結合起來,擴大了詩的境界。 安史亂后,唐王朝由極盛走向衰敗,李商隱對玄宗的失政特別感到痛心,諷刺也特別尖銳。李商隱的詠史詩,主

14、要寫南朝和隋朝覆滅舊事及唐朝國家戰(zhàn)亂。,詠史懷古詩的閱讀方法 一、了解基本史實(典故) 二、把握古跡特點和人物形象 三、作者的身世、情感與古人、古跡有何共同之處,題解: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huán)(貴妃 )故事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1. 重點字詞解釋 更: 徒聞: 笑: 如何: 2跟著節(jié)拍讀,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

15、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還有。,空聞,沒有根據的說。,嘲笑。,為什么。,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 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空聽到禁衛(wèi)軍,夜間擊打刀斗, 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 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牛郎。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 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討

16、論完成課后練習二,用筆至細: 倒敘手法的運用。(你能說說詩歌哪些地方是倒敘嗎?) 措辭的委婉,如“空聞”“如何”等。 立意的含蓄。(最后在對比中點明題旨)。 諷意至深: 否認神仙怪誕、生命輪回說,為立論張本。 對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結尾通過設問深化議題。,鑒賞要點,首聯從“海外”說起,氣勢磅礴,筆力千鈞。傳說,楊貴妃死后,唐玄宗悲傷不已,就命蜀地方術之士尋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機進言,說在海外蓬萊仙山找到了楊貴妃,還帶回了她頭上的飾物。詩人這里用“徒聞”二字將此事輕輕帶過,實際上是否定了這虛妄之說。 接著,詩人又宕開一筆,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為:來世渺茫難求,可是李、楊今生的緣分

17、已然斷絕,卻是無爭的事實。此語如當頭棒喝,發(fā)人深省。,頷聯、頸聯二聯,都是從對比的角度來寫李、楊愛情悲劇的。馬嵬兵變之后,唐玄宗這位失去了權勢的皇帝,聽到的只是軍旅的梆聲,再也享受不到在長安宮殿里專人報曉的服務了?,F實的情景是軍隊嘩變,“六軍不發(fā)”,當年盟誓長生殿、嘲笑牛郎織女的賞心樂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謂“樂往哀來摧肺肝”!,鑒賞要點,尾聯點明題旨:如何貴為天子那么多年,卻無力保護自己的女人,反而連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沒有呢?這一反問雖然含蓄卻很有力,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悲劇。,鑒賞要點,煙 雨 迷 蒙,章法結構,這首詠史詩從章法上看,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先說唐玄宗“召魂之舉”的荒唐,再追述馬嵬之變后的凄涼,最后點出問題的實質,尺幅之間,可謂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兩句,也是“倒行逆施”:“當時七夕笑牽?!笔掳l(fā)在前,反而置后說;“此日六軍同駐馬”事發(fā)在后,反而先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