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29685-2013 是一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全稱為《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這項標準規(guī)定了使用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對動物源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這三種抗生素殘留進行定量檢測的方法。以下是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概述:

標準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豬、牛、羊、家禽等動物的肌肉、肝臟、腎臟等可食用組織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克林霉素鹽酸鹽)及大觀霉素的測定。這些抗生素常用于獸醫(yī)治療,但其在食品中的殘留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風險,因此需要嚴格控制。

方法原理

  • 樣品前處理:樣品經過提取、凈化(如固相萃取SPE)等步驟,去除食品基質干擾,富集目標抗生素。
  • 檢測技術:采用氣相色譜與質譜聯(lián)用技術(GC-MS),通過將樣品中分離出的化合物導入質譜儀,根據(jù)保留時間和特征碎片離子的質量比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關鍵參數(shù)

  • 檢出限和定量限:標準明確了每種抗生素的最低檢出濃度和定量濃度,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靈敏度。
  • 回收率與精密度:規(guī)定了方法的回收試驗要求,確保檢測方法的準確性和重復性。一般要求回收率在一定范圍內,如70%-120%,相對標準偏差(RSD)應低于某個閾值。

標準操作程序

詳細說明了從樣品采集、保存、制備到儀器分析的每一步驟的操作方法,以及所需試劑、儀器設備的具體要求。

結果判定與報告

依據(jù)測定結果與標準限量比較,判斷樣品中抗生素殘留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檢測報告需包含樣品信息、檢測方法、結果數(shù)據(jù)及結論等。

目的意義

此標準的實施旨在為監(jiān)管機構提供統(tǒng)一、科學的檢測方法,以監(jiān)控動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殘留水平,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食品安全管理規(guī)范化,同時指導生產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藥物殘留風險。

該標準是食品安全監(jiān)管和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jù),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3-09-16 頒布
  • 2014-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29685-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pdf_第1頁
GB29685-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pdf_第2頁

文檔簡介

ICS G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國 家 標 準家 標 準 GB 29685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Determination of Lincomycin, Clindamycin and Spectinomycin residues in animal derived food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ic method (電子版本僅供參考,以標準正式出版物為準) 2013-09-16 發(fā)布 2014-01-01 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發(fā)布 I 目目 次次 目 次 . I 前 言 . II 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 1.范圍 .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3 原理 . 4 試劑和材料 . 5 儀器和設備 . 6 試料的制備與保存 . 6.1 試料的制備 . 6.2 試料的保存 . 7 測定步驟 . 7.1 標準曲線的制備 . 7.2 提取 . 7.3 凈化 . 7.4 測定 . 7.5 空白實驗 . 8 結果計算與表述 . 9 檢測方法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 . 9.1 靈敏度 . 9.2 準確度 . 9.3 精密度 . 附錄 A . II 前前 言言 本標準的附錄 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系國內首次發(fā)布的國家標準。 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多殘留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1.范圍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動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殘留量檢測的制樣和氣相色譜-質譜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豬、牛和雞的肌肉和腎臟以及牛奶和雞蛋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單個或多個藥物殘留量的檢測。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1-2000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 3 原理原理 試料中殘留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用磷酸緩沖液提取,3三氯乙酸沉淀蛋白,離子對原理反相 SPE 柱凈化,N,O-雙(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衍生,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外標法定量。 4 試劑和材料試劑和材料 以下所用的試劑,除特別注明外均為分析純試劑,水為符合 GB/T 6682 規(guī)定的一級水。 4.1 鹽酸林可霉素標準品:含量99;鹽酸克林霉素和鹽酸大觀霉素標準品:含量95。 4.2 N,O-雙(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 4.3 乙酸:優(yōu)級純。 4.4 甲醇:色譜純。 4.5 乙睛:色譜純。 4.6 正己烷:色譜純。 4.7 磷酸二氫鉀:優(yōu)級純。 4.8 磷酸:優(yōu)級純。 4.9 氫氧化鉀:優(yōu)級純。 4.10 三氯乙酸:優(yōu)級純。 4.11 十二烷基磺酸鈉:色譜純。 4.12 HLB 固相萃取柱:60 mg/3 mL,或相當者。 4.13 提取液 :取磷酸二氫鉀 1.36 g,用水溶解并稀釋至 1 000 mL,用磷酸調節(jié) pH 至 4.0。 4.14 3三氯乙酸溶液:取三氯乙酸 3.0 g,用水溶解并稀釋至 100 mL。 4.15 2mol/L 氫氧化鉀溶液:取氫氧化鉀 11.6 g,用水溶解并稀釋至 100 mL。 4.16 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取十二烷基磺酸鈉 2.78 g,用水溶解并稀釋至 50 mL。 4.17 十二烷基磺酸鈉緩沖液: 取十二烷基磺酸鈉 2.78 g, 用水溶解, 加乙酸 1 mL, 用水稀釋至 500 mL。 4.18 1 mg/mL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貯備液:精密稱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品各 10 mg,分別于 10 mL 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配制成濃度為 1 mg/mL 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貯備液。28避光保存,有效期 6 個月。 4.19 100 g/mL標準工作液: 精密量取1 mg/mL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貯備液各1.0 mL,分別于 10 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配制成濃度為 100 g/mL 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工作液。28避光保存,有效期 1 周。 5 儀器和設備儀器和設備 5.1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配 EI 源。 5.2 分析天平:感量 0.000 01 g。 5.3 天平:感量 0.01 g。 5.4 冷凍高速離心機 5.5 電熱恒溫水浴鍋 5.6 旋渦混合器 5.7 均質機 5.8 聚四氟乙烯離心管:50 mL。 6 試料的制備與保存試料的制備與保存 6.1 試料的制備 6.1.1 豬、牛和雞的肌肉、肝臟和腎臟組織 取適量新鮮或解凍的空白或供試組織,絞碎,并使均質。 取均質后的供試樣品,作為供試試料。 取均質后的空白樣品,作為空白試料。 取均質后的空白樣品,添加適宜濃度的標準工作液,作為空白添加試料。 6.1.2 牛奶和雞蛋 取適量新鮮或冷藏的空白或供試牛奶和雞蛋,混合,并使均質。 取均質后的供試樣品,作為供試試料。 取均質后的空白樣品,作為空白試料。 取均質后的空白樣品,添加適宜濃度的標準工作液,作為空白添加試料。 6.2 試料的保存 組織試料-20以下保存。雞蛋和牛奶試料 28以下保存。 7 測定步驟測定步驟 7.1 基質匹配標準曲線的制備 分別精密量取 100 g/mL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標準工作液適量,用甲醇稀釋,配制成濃度為 50、100、200、400、800、1 600 和 3 200 g/L 的系列混合標準溶液,各取 1.0mL,分別溶解經提取、凈化及吹干的空白試料殘余物,充分混勻,室溫吹干,加 N,O-雙(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 500 L 和乙腈 100 L,渦旋混合 1 min,密封,于 75恒溫箱衍生反應 1 h,于室溫氮氣吹干,加正己烷 0.5 mL 溶解殘余物,渦旋混勻,供氣相色譜-質譜測定。以測得峰面積為縱坐標,對應的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shù)。 7.2 提取 7.2.1 肌肉和腎臟組織 稱取試料(5 0.05)g,于 50 mL 聚四氟乙烯離心管中,加提取液 10 mL,振蕩 5 min,5 000 r/min離心 10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離心管中,殘渣中加提取液 10 mL,重復提取一次,合并兩次上清液,加 3三氯乙酸溶液 5 mL,混勻,8 000 r/min 離心 10 min,取上清液,用 2 mol/L 氫氧化鉀溶液調 pH至 5.8 0.2,加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 2 mL,漩渦混勻,靜置 15 min,備用。 7.2.2 牛奶和雞蛋組織 稱取試料(5 0.05)g,于 50 mL 聚四氟乙烯離心管中,加提取液 10 mL,振蕩 5 min,5 000 r/min離心 10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離心管中,殘渣中加提取液 10 mL,重復提取一次,合并兩次上清液,加正己烷 5 mL,混勻,5 000 r/min 離心 15 min,取下層液,用 2 mol/L 氫氧化鉀溶液調 pH 至 5.8 0.2,加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 2 mL,漩渦混勻,靜置 15 min,備用。 7.3 凈化 HLB 柱依次用甲醇 3 mL、水 3 mL 和十二烷基磺酸鈉緩沖液 3 mL 活化,取備用液過柱,用水淋洗兩次,每次 3 mL,用甲醇 4 mL 洗脫,收集洗脫液,于 40水浴氮氣吹至近干,室溫吹干,加 N,O-雙(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 500 L 和乙腈 100 L,渦旋混合 1 min,密封,于 75恒溫箱衍生反 應 1 h,室溫氮氣吹干,用正己烷 0.5 mL 溶解殘余物,渦旋混勻,供氣相色譜-質譜測定。 7.4 測定 7.4.1 色譜條件 色譜柱:毛細管色譜柱 Rtx-5(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 (30 m0.25 mm) ,或相當者; 進樣口溫度:280; 進樣方式: 不分流; 進樣體積:1 L; 模式: 恒流; 載氣:氦氣(99.999) ; 柱流速:1 mL/min; 柱溫升溫程序: 表 1 柱溫升溫程序 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升溫速率 /min 保持時間 min 總時間 min 150 150 150 300 20 2.0 10 2.0 19.5 7.4.2 質譜條件 離子源溫度:200 接口溫度:280 質譜采集(SIM)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掃描離子:126(定量離子) ,127,73 大觀霉素掃描離子:145(定量離子) ,171,187,201 7.4.3 測定法 7.4.3.1 定性測定 通過樣品色譜圖的保留時間與標準品的保留時間、各色譜峰的特征離子與相應濃度標準品各色譜峰的特征離子相對照定性。樣品與標準品的保留時間的相對偏差不大于 5;樣品特征離子的相對豐度與濃度相當混合標準溶液的相對豐度一致,相對豐度偏差不超過表 2 的規(guī)定,則可判斷樣品中存在相應的被測物。 表2 定性測定時相對離子豐度的最大允許偏差 相對離子豐度 50% 20%至 50% 10%至 20% 10% 允許的相對偏差 10% 15% 20% 50% 將供試試樣和標準溶液的定量離子面積之比作單點校正定量。 7.4.3.2 定量測定 取試樣溶液和標準溶液,按外標法,以峰面積定量,標準溶液及試樣溶液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響應值均應在儀器檢測的線性范圍內。在上述色譜-質譜條件下,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 霉素標準溶液和空白添加試樣溶液中特征離子質量色譜圖見附錄 A。 7.5 空白實驗 除不加試料外,采用完全相同的步驟進行平行操作。 8 結果計算與表述結果計算與表述 單點校準:AsCsAC 或基質匹配標準曲線校準:由AsaCsb, 求得a和b,則abAC 試料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觀霉素的殘留量( g/kg),按下式計算: mCVX 式中: X供試試料中相應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或大觀霉素的殘留量,g/kg; Cs標準溶液中相應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或大觀霉素濃度,g /L; C供試試料溶液中相應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或大觀霉素濃度,g /L; As標準溶液中相應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或大觀霉素的衍生物的峰面積; A供試試料溶液中相應的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或大觀霉素的衍生物的峰面積; V溶解殘余物體積,mL; m供試試料質量,g。 注:計算結果需扣除空白值,測定結果用平行測定的算術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9 檢測方法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檢測方法靈敏度、準確度、精密度 9.1 靈敏度 本方法的檢測限,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為 15 g/kg,大觀霉素為 25 g/kg。 本方法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在肌肉、牛奶和雞蛋中的定量限為 20 g/kg,在腎臟中定量限為 50 g/kg;大觀霉素的定量限為 50 g/kg。 9.2 準確度 本方法克林霉素在 20200 g/kg、林可霉素在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