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doc_第1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doc_第2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doc_第3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doc_第4頁
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yè)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價值取向研究關鍵詞:教育;學校體育;價值取向代寫論文一、學校體育價值取向及成因1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1)崇尚權威。中國自古是個農耕大國,興修水利,抗御天災,都要進行集體協(xié)作,這難免就要壓制個性,服從權威。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是君主集權制的國家,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以“君”為中心的集權理論。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天、地、君、親、師”,都說明君主的權力高高在上,僅次于天和地,是不容任何人冒犯的,是絕對的權威。同樣,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也是崇尚權威價值取向的,“唯古是法”,先人的話都是至理名言,是永遠正確的真理。具體表現(xiàn)在重書本知識、輕實踐體驗,重師道尊嚴、輕學生的感受,重整齊劃一、輕個性與創(chuàng)新幾個方面。崇尚權威,致使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缺乏靈活性,對教學大綱只是修修補補,無法建立一套真正適合我國國情、適應時代需要的教學大綱。(2)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思想,在中國人心目中可謂根深蒂固。中國人愛官、崇官、求官、懼官,這一思想滲透到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儒家就指出,大丈夫應當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志。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前提就必須當官。古人要當官,主要途徑是科舉。科舉取士,書本知識就成了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古人為了求官,就得重文輕武。同樣,今天的中考、高考等,考試成績就成了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尺度,從而就造成了教學質量的失衡,重文輕體,體育被放到次要的地位。有些學校領導認為,體育只是學校的門面,運動比賽名次可提高學校的聲譽,至于更大的作用,則全要靠學校的智育和德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思想嚴重影響了我國現(xiàn)代體育價值觀的形成。2歷史的影響從遠古到冷兵器時代,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殘酷的社會環(huán)境,人們強身習武、提高體能便成為當時的生存的需要,由此形成一個全民健身的良好社會氛圍??上У氖亲詽h武帝掃平匈奴后,中華民族習武、強身、健體、保家衛(wèi)國的雄風日漸衰微,特別是宋明理學興起后,文弱之風更大行其道,以致國人健身意識大為減弱,直至被外敵以“東亞病夫”稱之,丟盡了臉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引進了蘇聯(lián)的體育教學理論,認為個體發(fā)展屬于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范疇,強調社會需要才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范疇。雖曾提出并力求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但基本出發(fā)點是把它當做更好地實現(xiàn)社會需要或統(tǒng)一要求的手段看待,而并非真正為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體育價值取向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越來越暴露出其弊端。時代呼喚著現(xiàn)代體育價值觀的誕生。二、學校體育價值觀應“以人為本”1理論依據(jù)(1)儒家的“人本”思想。從孔子開始,我國儒家教育家非常重視人的價值,重視潛能的發(fā)展與完善,重視個性的培養(yǎng)。從尚書泰誓的“惟人,萬物之靈”起,直到清末龔自珍的“天地至頑也,得倮書而靈”止,形成了“人為貴”、“以人為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2)游戲理論。游戲理論的倡導者認為,游戲的目的在于把人從人生義務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它不是受物質利益關系左右的活動,它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忘卻了社會的存在、不以社會目的為目的的活動。(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構成了一個層次體系,包括生理、安全、愛、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五個層次的需要1。任何一種需求的出現(xiàn),都是以較低層次的需求的滿足為前提的,最終使自己更完備,更完美,更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人類在體育過程中,在滿足自身認知情感發(fā)展的同時,也滿足了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4)人本主義課程理論。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認為,人是有潛能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挖掘和發(fā)展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2現(xiàn)實的呼喚(1)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jù)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公布的一項青少年體質狀況的調查顯示,“在79歲的孩子中,貧血率達到30;55的初中生有近視眼,高中生高達70,大學生則為77;每年高考體檢身體合格率為15。”2與身體變化相伴隨的是道德、信念、情操等的退化。調查顯示,“有明顯心理障礙的小學生平均占1015,中學生占1520,大學生占2025。國內青少年犯罪占整個犯罪人數(shù)的80左右,而且平均每年以23的速度上升”3。上述情況表明,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擾。橫向看,原來平均身高低于我國的日本,由于注重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采取營養(yǎng)干預措施并加強體育鍛煉,目前,日本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總體上高于我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而且我國青少年與日本青少年相比,無論靈敏度、爆發(fā)力還是耐力,都有明顯差距4。(2)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隨著儒家思想及西方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發(fā)展,隨著現(xiàn)行學校體育教學的弊端越來越多地被暴露出來,現(xiàn)實強烈地呼喚一種新的學校體育價值觀的出現(xiàn)。197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提出,社會發(fā)展應是“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fā)展”;1994年3月,我國政府發(fā)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也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發(fā)展”觀,從而把人的發(fā)展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作為社會生活組成部分的體育,將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新世紀的最高命題,其根本意義在于認識到了人自身的價值,弱化了體育的工具價值取向,強化了體育的人本價值取向。這一趨勢,隨著社會的進步將越來越明顯。三、關于學校體育“以人為本”的幾點思考1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體育無“樂”,就沒有生命力。學校體育應做到競技性與娛樂性、技術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體育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快樂體育”與“成功體育”,變“壓學”為“樂學”,學生就會樂此不疲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形成良好的體育學風。2滿足學生的多樣化要求,培養(yǎng)其主動參與的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基礎理論和技能傳授的同時,還要把握當代學生追求新奇、追求時尚、追求刺激、追求美的心態(tài),可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一些現(xiàn)代的、時尚的運動項目,如街舞、網(wǎng)球、散打、體育舞蹈、跆拳道、攀巖、瑜珈等項目,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要求,以逐步培養(yǎng)其主動參與的意識、習慣和能力。3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學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而實現(xiàn)的。應千方百計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去,主動地獲得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