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49 XX 九年級文言文專題復習資料 XX 九年級文言文專題復習資料 九年級文言文總匯 孟慶玲 陳涉世家 一、知人論世 1、司馬遷(約前 145 前 90 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夏陽人。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 3000 年的歷史。全書共 130 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 12 篇,世家(記諸侯本系) 30 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跡) 70 篇,表 10 篇,書(記經(jīng)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 8 篇。 二、詞語積累 通假字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適通 “ 謫 ” ,發(fā)配去守邊。 為天下唱唱通 “ 倡 ” ,倡導。 固以怪之矣以通 “ 已 ” ,已經(jīng)。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 “ 旨 ” 意圖。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 “ 披 ” ,穿著。 重點詞句 2 / 49 1、輟耕之壟上:停止 2、悵恨久之:失望嘆恨 3、茍富貴:倘使(如果) 4、若為傭耕:你 ;是 5、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征發(fā),駐守 6、屯(于)大澤鄉(xiāng):停駐 7、皆次當行: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 8、會天大雨:恰巧(適逢) 9、舉大計亦死:發(fā)動 10、等死:同樣 11、死國可乎:為國事而死;死,為 而死 12、天下 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統(tǒng)治) 13、今或聞無罪:有人 14、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果真 15、吳廣以為然:認為 16、固以怪之矣:原來,本來 17、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暗中命令 18、吳廣素愛人:平常 19、令辱之:讓 20、召令徒屬:召集并號令 21、藉第令毋斬:即使 22、死即舉大名耳:干出大名聲 3 / 49 2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有生來的貴種嗎 24、袒右:露出右臂(做為起義的標志) 25、收而攻蘄:收集義軍 26、行收兵:行軍中 27、比至陳: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職 29、號令召三老:封建社會里長官教化的鄉(xiāng)官 30、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指親自作戰(zhàn) 31、復立楚國之社稷:國家 詞類活用 1、大楚興,陳勝王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為王 2、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詞意動用法,以 為苦 3、尉果笞廣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陳勝目:名詞用作動詞,看 5、夜篝火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篝火:名詞用作動詞,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魚腹中罾:名詞用作動詞,本義為捕魚用的網(wǎng),這里 是 “ 捕撈 ” 的意思,與 “ 所 ” 一起作 “ 魚 ” 的定語 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8、忿恚尉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 惱怒 三、重點語句翻譯 4 / 49 1、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答:陳勝協(xié)助 (幫助 )吳廣一同 (一共 )殺了兩個軍官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如果我們這些人冒稱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fā)出號召,應該有許多人會響應。 3、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候?qū)⑾鄬幱蟹N乎! 答:何況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干一番大 事業(yè)。王候?qū)⑾嚯y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4、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答: (用土 )筑臺并 (在臺上 )宣誓,用 (兩 )尉的頭祭天。 5、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答: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 ! 6、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即使僅能免于斬刑,戍守邊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四、課文理解 1、起義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斬 2、起義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為起義所做的輿論準備: “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 與孟子所主張的觀點相似,用孟子的話來說是: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夜篝火,狐鳴呼曰 “ 大楚興,陳勝王 ” 。 4、陳勝、吳廣起義的策略是:今誠以吾眾詐稱公子扶蘇、5 / 49 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5、文中寫陳涉發(fā)動起義 “ 召令徒屬 ” 時,直接向封建統(tǒng)治者挑戰(zhàn),以激勵眾人的一句話是: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6、表明陳涉從小有遠大理想的一句是: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 7、陳涉揭竿起義,各地百姓紛紛響應的原因是:(諸郡縣)苦秦久矣 8、起義的導火線是:遇雨失期,失期當斬 9、 “ 將尉醉 ” 的 “ 醉 ” 在該段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 “ 醉 ” 為該段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鋪墊作用 10、人物欣賞 ( 1)從分析 當時形勢和所提策略口號中和為起義做輿論準備及發(fā)動起義,可以看出陳勝具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答:表現(xiàn)了他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超人的膽略。 ( 2)文中 “ 且壯士不死而已,死即舉大名耳,五候?qū)⑾鄬幱蟹N乎? ” 一句,表現(xiàn)陳涉叛逆的性格特點和出眾的宣傳鼓動才能。 11、吳廣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請你說說在殺死兩尉的過程中,他的智謀表現(xiàn)在哪里。 答: (1)抓住時機 (2)故意使自己受辱 (使用激將法 ) (3)激怒眾人 12、出自本文的成語及名句 6 / 49 鴻鵠之志:比喻遠大志向 篝火狐鳴:假托鬼狐之事誘眾起事。 茍富貴,無相忘: 有朝一日誰富貴了,別忘了咱們。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燕雀怎么會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呼!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13、補充 史記文體:本紀(帝王、皇后)、世家(諸侯將相)、列傳(普通人)、書(奏章)、表(大事年表) 唐雎不辱使命 一、知人論世 作家作品:劉向(約前 77前 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文選自戰(zhàn)國策 ?魏策。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 、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 二、詞語積累 通假字 1、說:( yu)通 “ 悅 ” ,高興。 2、錯意:注意,放在心上。錯,通 “ 措 ” 。 3、倉鷹:倉通蒼,青色的 4、寡人諭矣:諭:通喻,明白, 一詞多義 使: 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動詞,派,派遣)子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動詞,出使) 7 / 49 徒: A、免冠徒跣(動詞,光著) B、徒以有先生(僅僅,只) 夫: A、此庸夫妻之怒(名詞,指成年男子) B、夫?qū)VT之刺王僚(發(fā)語詞,不譯) 怒: A、懷怒未發(fā)(形容詞,憤怒) B、秦王怫然怒(動詞,發(fā)怒) 雖: A、雖然,受地于先王(表轉(zhuǎn)折,雖然) B、雖千里不敢易也(連詞,即使) 以: A、以頭搶地耳(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憑借)c、徒以有先生(因為) 與: A、輕寡人與(通 “ 歟 ” ,疑問語氣助詞,可譯作 “ 嗎 ” )B、與臣而將四矣(連詞,和,同) 于: A、受地于先王(從)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者: A、以君為長者( 的人)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的原因) 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詞,的) B、專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詞類活用 1請廣于君(形容詞活 用為動詞,擴充、擴大) 2、輕寡人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輕視、看不起) 3天下縞素(名詞用作動詞,穿戴孝服) 4、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伏,流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 伏 ”“ 使 流 ” ) 8 / 49 5且秦滅韓亡魏(動詞的使動用法,意思是 “ 使魏國亡 ” 古今異義 1休降于天(吉祥 /休息) 2、雖然,受地于先王(雖然這樣 /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3豈直五百里哉(只,只是 /指不彎曲) 解釋重點字詞 1.唐雎不辱使命 辱沒 辜負 2.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對 說 3.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換 4.安陵君其許寡人 用來加強語氣的助詞 答應 5.愿終守之,弗敢易 守護 不 6.大王加惠 給予恩惠 7.雖然,受地于先王 即使這樣 8、秦王不悅 高興 9.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遣;出使 10.請廣于君 擴充 11.而君逆寡人 違背 12.非若是也 您所說的這樣 13、若士必怒 假如(倘若) 14.豈直五百里哉 難道 只(僅僅) 15.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樣子 16.布衣之怒 平民 9 / 49 17.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光著腳 撞 18.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 平庸無能的人 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志士) 19.休祲降于天 吉祥,不祥 20.天下縞素 穿喪服 21.秦王色撓 屈服 22.長跪而謝之 道歉 23.寡人諭矣 明白(懂得) 24.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因為 文言虛詞 “ 以 ” 字的用法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君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 (憑借) 3、以君為長者 (把) 4、徒以有先生也 (因為) 5、以頭搶地耳 (拿) “ 于 ” 字的用法 1、倉鷹擊于殿上 (在) 2、受地于先王 (從) 3、請廣于君 (給) 4、使唐雎使于秦 (到、往) 人物稱謂 10 / 49 1、公:相當于 “ 先生 ” ,古代對人的尊稱。 2、布衣:平民。 3、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4、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三、疑難句子翻譯 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 答:用大換小,這非常好。即使這樣,但 是,我從先王那里繼承了這塊土地, 唐雎不辱使命 答: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使命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答:但是他卻違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實力嗎? 長跪而謝之 答: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說 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答:安陵君不答應我,這是為什么 ? 豈直五百里哉 答:何況只是五百里呢?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答:大王聽說過平民的發(fā)怒嗎 ? 否,非若是也 答: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 11 / 49 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 上。 答: 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慧星的光芒沖擊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般白色的云氣穿過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答: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 四、理解探究 1、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的話是何居心?語氣是怎樣的? 是以易地為借口設騙局,但秦國勢力強大、故語氣強硬,是命令式的。 2、安陵君是以怎樣的方式回答的?語氣是怎樣的? 安陵君因為國勢衰微,所以說話語氣委婉,以退為進,據(jù)理守土 3、秦王對唐 雎說話時語氣有怎樣的變化?唐雎的回答與安陵君有怎樣的不同? 因為唐雎為臣,所以秦王說話盛氣凌人,有質(zhì)問性的。唐雎的回答首先是直接否定,然后是反問,語氣比較硬朗。 4、遭到回絕后秦王的反應任何?唐雎是怎樣回應的? 秦王佛然怒、以武力相威脅;唐雎不畏強暴、挺劍而起、針鋒相對。 12 / 49 5、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唐雎面對暴秦展開斗爭直至折服秦王的記述,贊揚了唐雎堅持正義、勇敢無畏的愛國精神。 6、人物性格 秦王:狡詐、驕橫狂妄、不可一世、貪生怕死、外強中干 唐雎:堅持正義、維護尊嚴、忠于君主、不畏強暴、 勇于犧牲 7、如何刻畫人物? ( 1)、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語言。 ( 2)、通過對比來刻畫人物形象。 先倨后恭:使人謂 不悅 怫然怒 色撓長跪而謝 虎狼之國的國君:盛氣凌人,質(zhì)問威脅、奸詐狡猾、蠻橫無理 色撓內(nèi)荏、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先恭后倨:臨危出使 沉著應對 針鋒相對 挺劍而起 弱小之邦的使臣:從容鎮(zhèn)定,據(jù)理力爭 臨危不懼、機智勇敢、能言善辯 的伏虎英雄。 8、你還了解外交史上哪些出使他國而 “ 不辱使命 ” 的人或故事。 晏子:出使楚國 藺相如:完璧歸趙 諸葛亮:舌戰(zhàn)群13 / 49 儒 9、唐雎的說話技巧 概括說:第一言之有 “ 節(jié) ” 第二言之有 “ 據(jù) ” 第三言之有 “ 力 ” 。 他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從 “ 道義 ” 和 “ 威力 ” 兩個方面,針鋒相對,據(jù)理力爭,從而震懾對方,不辱使命。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 “ 孔孟 ” ,有 “ 亞圣 ” 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yǎng)。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 仁政 ”“ 兼愛 ”“ 非 攻 ” ,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 二、詞語積累 通假字 法家拂士:拂: b 弼,輔弼。衡于慮:衡: hng 橫,梗塞,指不順。 【注釋】 1、 人和 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2、 郭 外城; 3、 池 護城河; 4、 兵革 兵器甲胄; 5、 委 舍棄; 6、 域 這里是限制的意思; 7、 山溪 山河;14 / 49 8、 畔 通 “ 叛 ” :背叛; 9、 環(huán) 包圍 10、 至 極點 三、翻譯句子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 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也,米粟非不多也 答: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四、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 對 “ 天時 ” 、 “ 地利 ” 、 “ 人和 ” 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 “ 人和 ” 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15 / 49 此,再加引申,推出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的論斷,闡明了施行 “ 仁政 ” 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接著設例進行論證,再據(jù)此闡發(fā)引申,層層深入,最后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章由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歸納出自己的觀點: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為等方面都經(jīng)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煉。其次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jīng)過磨煉的益處,說明人處困境 能激發(fā)斗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進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五、理解探究 、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本文第一段為什么要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從反面論證了這一點? 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是為了說明逆境(困境)對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選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廣之治理國家更應如此。 “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這一句是從反面論證了這一點。 、從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話在結(jié)構(gòu)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 、 文章第三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么觀點? 16 / 49 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fā);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zhì)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比較孟子二章在論證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中心論點置于開頭,先用概括性很強的事例加以證明,然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的論斷,闡明了 “ 人和 ” 的實質(zhì),最后以得 “ 人和 ” 的君子 “ 戰(zhàn)必勝矣 ” 作結(jié)論,突出地說明了 “ 人和 ” 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將中心論點置于最后,先論證 “ 生于憂患 ” 后論證 “ 死于安樂 ” 。論證 “ 生于憂患 ” ,是全文的重點,方法是先舉同類事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的觀點,然后從理論上加以說明。論證 “ 死于安樂 ” ,只有 “ 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 ” 一句,這是歷史上大量亡國事實的高度概括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詞語積累 注音 1、畎畝之中( qun) 2、法家拂士( b) 3、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ye) 4、百里奚( x) 解釋詞語 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發(fā),指被任用 )(田畝,田野) 17 / 49 2、人恒過常;犯過失 3、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被選拔 4、衡于慮同 “ 橫 ” ,不順 5、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責任,擔子;這 6、而后作奮起,有所作為 7、苦其心志使 痛苦 8、征于色(征驗,顯露征兆)(臉色) 9、勞其筋骨使 勞累 10、發(fā)于聲吟詠嘆息之氣發(fā)于聲音 11、餓其體膚使 饑餓 12、而后喻了解 13、空乏其身使 貧困 14、法家拂士同 “ 弼 ” ,輔佐 15 拂亂(違背,阻礙)(使 顛倒錯亂) 16、入則指國內(nèi) 17、所以動心忍性使 驚動;使 堅韌; 18、出則指國外 19、曾益其所不 能(增加) 20、管夷吾舉于士(獄官) 通假字 曾同 “ 增 ” ,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 “ 橫 ” ,梗塞,指不順衡于慮 18 / 49 拂同 “ 弼 ” ,輔弼入則無法家佛士 二、翻譯句子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答: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勞其筋骨 答:一定要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 3、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答:使他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4、行拂亂其所為 答: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用這些辦法來 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干。 6、人恒過,然后能改 答:人常犯過失,這樣以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答: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8、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答:(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xiàn)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9、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答:(一個國家)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王19 / 49 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10、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答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fā)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三、填空題 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或: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 (用課文詞語回答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舉出古代六位圣君賢相為例,說明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經(jīng)受過艱苦環(huán)境的磨煉,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文章以此為根據(jù),說明了人要擔當重任,有所成就,必須先經(jīng)受一番艱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煉。 聯(lián)系全文,文中畫線句的作用是過渡 (或:承上啟下 )。 選文中孟子 主要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得出的結(jié)論是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憂患可以使人和國家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和國家萎靡滅亡。文中由個人升華到國家,論證 “ 死于安樂 ” 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 “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只有這樣,才能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20 / 49 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 “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 。 短文由個 人說到國家,提出 “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的論斷。 四、問答題 1.孟子在選文第 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就必須經(jīng)受磨練。請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兩句名言? 古人大業(yè)成,皆自憂患始。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2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強調(diào)了 “ 逆境能成才;現(xiàn)在有人認為 “ 順境也能成才 ”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舉例談談。 逆境能成才:司馬遷臏腿以成史記孫子臏腿以成兵法毛澤東向去北大教書卻分到北大圖書管理員,結(jié)果結(jié)識了當時共產(chǎn)主義先驅(qū)李大釗蘇武 牧羊而得封侯岳飛抗旨才有風波亭一幕 順境也能成才:我們知道,農(nóng)作物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給予水分,給予營養(yǎng),它們就能茁壯成長,春花而秋實。如果它們生長在貧瘠干旱的土地里,結(jié)果只能是一無所獲。再拿航行來說吧,如果我們乘船順風而去,那么我們一定能平安的到達彼岸。如果我們迎逆風惡浪而上,也許還未到達彼岸,21 / 49 我們已葬身魚腹了。所以說,順境是成才最有利的條件。 “ 兵家兒早識刀槍 ” 這句俗語,說明了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造就人才。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他的兒子梅保久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為現(xiàn)代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居里夫婦是偉 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女兒、女婿在他們的熏陶下,也成為杰出的物理學家,為科學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什么現(xiàn)在農(nóng)村學生大批涌入城市名校來求學?就是因為城市的教學環(huán)境好,教學設備先進,教學水平高,使學生們能更好的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好成才的基礎。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 3、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 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這段文字以 “ 必先 ” 二字領起 “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構(gòu)成一組排比,讀 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后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于變化,讀來節(jié)奏感很強。 4.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憂患意識。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要時時提醒自己勤奮學習,努力拼搏,積極進取,與是俱進,否則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22 / 49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開始就列舉了六個著名歷史人物的事例,這對闡明觀點有什么作用? 這六個事例很好的支撐了其后的論證。 魚我所欲也 一、作品簡介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 ?告子上 。孟子主張人性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 “ 善心 ” 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 “ 仁義理智 ” 。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不義的事來,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身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 “ 本心 ” 。 二、詞語積累 注音簞( dn)蹴( c)羹( gng)死亦我所惡( w) 通假字 “ 辟 ” 通 “ 避 ” ,躲避。 “ 辯 ” 通 “ 辨 ” ,辨 別。 “ 得 ” 通 “ 德 ” ,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 “ 與 ” 通 “ 歟 ” ,語氣詞。 “ 鄉(xiāng) ” 通 “ 向 ” ,從前。 重點詞解釋 23 / 49 1、故不為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 “ 茍且偷生 ” ,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2、故患有所不辟也: 禍患,災難 “ 辟 ” 通“ 避 ” ,躲避 3、賢者能勿喪耳: 有道德的人 不丟掉 4、一簞食: 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5、蹴爾而與之: 用腳踢 6、乞人不屑也: 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高位厚祿 “ 辯 ” 通“ 辨 ” 辨別 8、萬鐘與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處 9、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得 ” 通 “ 德 ” ,恩惠,這里是 “ 感激 ” “ 與 ” 通 “ 歟 ” ,語氣詞 10、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 鄉(xiāng) ” 通 “ 向 ” , 從前 11、義,亦我所欲也: 正義或仁義。 12、死亦我所惡: 厭惡。 13、此之謂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 三、翻譯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答: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 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24 / 49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么一切能夠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采用呢?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答: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答: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5、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 屑也。 答: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 (或踩過 )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6、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答:對于優(yōu)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 7、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答:以前寧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8、此之謂失其本心。 答:這就叫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四、整體把握 1、本文出自孟子 ?告子上,作者孟子,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25 / 49 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附 “ 四書 ” :孟子論語大學中庸) 2、歸納段意: 第一段:論述舍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本性的行為。(第一層( 1-2句)從正面舉例,說明義的存在。第二層從反面舉例,接受萬鐘這是喪失人的本性。) 五、理解及背誦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答: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開頭以 魚 和 熊掌 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xiàn)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lián)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guān)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 “ 性本善 ” 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6 / 49 5、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 7、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文中與 “ 嗟來之食 ” 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六、思考題 (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 義 ( 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 4)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答: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 5)文中多次使用對比這種手法,請舉例說明。 魚和熊掌對舉生與死對舉向與今天比較等 27 / 49 ( 6)寫 “ 魚 ” 和 “ 熊掌 ”“ 不可得兼時? ” 取 “ 熊掌 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 ” 舍生 取義 “ 的道理。 聯(lián)想題 本文觀點廣為后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并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舍生取義詩句:( 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應用題 ( 1)本文孟子用 “ 舍生而取義 ” 來表現(xiàn)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xiàn)這種追求的詩句是: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請寫出歷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例如: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jié),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 ( 2)本文所強調(diào)的 “ 義 ” 與市場經(jīng)濟下的 “ 利 ” 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fā)一點什 么樣的啟示,請簡要談談。答:不矛盾,在市場經(jīng)濟下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 3)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 “ 舍生取義 ” 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誓斗洪28 / 49 魔,以生身殉國。劉胡蘭,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 ( 4)列舉奉行 “ 舍生取義 ” 這一行為準者的事例,并簡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侵,失敗被捕后,面對元朝威逼利誘,竟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而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 后人學習。 ( 5)本文主要闡述了 “ 舍生取義 ” 的道理。作為 21 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 “ 義 ” 字?(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yè)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guān)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 “ 義 ” 不同。) ( 6)作者在文中贊揚的是怎樣的人:舍生取義的人(精神永存),批評的是怎樣的人:見利忘義的人(無生命價值) 曹劌論戰(zhàn) 一、背景簡介 本篇選文又題作 “ 齊魯長勺之戰(zhàn) ” 或 “ 長勺之戰(zhàn) ” 。這一戰(zhàn)事發(fā)生在魯莊公十年 (前 684),是齊桓公即位后向魯國發(fā)動的第二次戰(zhàn)爭。 曹劌論戰(zhàn): 戰(zhàn)前:取信于民 戰(zhàn)時:后發(fā)制人 戰(zhàn)后:總結(jié)經(jīng)驗 論戰(zhàn)勝原因: 彼竭我盈 敵疲我打 轍亂旗靡 29 / 49 敵退我追 二、詞語積累 注音 曹劌( gu)又何間焉( jin)肉食者鄙( b)犧牲玉帛( b)小信未孚( f)登軾而望之( sh)吾視其轍亂( zh)夫戰(zhàn),勇氣也( f)望其旗靡( m) 詞語詮釋 1、又何間焉: “ 間 ” ,參與 2、肉食者鄙: “ 鄙 ” ,鄙陋。這時指目光短淺。 3、何以戰(zhàn):就是 “ 以何戰(zhàn) ” 憑什么作戰(zhàn)。 “ 以 ” 憑、靠。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 安 ” 有 “ 養(yǎng) ” 的意思。 “ 弗 ” ,不。 5、小惠未徧: “ 徧 ” 通 “ 遍 ” ,普遍或遍及。 6、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 犧牲 ” ,祭祀用的豬牛羊等?!?加 ” ,虛報。 7、必以信: “ 信 ” ,實情。 (誠信,指對神說實話。 )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孚 ” ,為人所信服。 “ 福 ” ,賜福,保佑。 9、大小之獄: “ 獄 ” ,案件。 10、雖不能察,必以情: “ 雖 ” , “ 即使 ” 。 “ 察 ” 明察?!?情 ” , (以 )實情判斷。 11、忠之屬也: “ 忠 ” ,盡職盡力; “ 屬 ” ,類 30 / 49 12、公將馳之: “ 馳 ” ,驅(qū)車 (追趕 ) 13、遂逐齊師: “ 逐 ” ,追趕,追擊。 14、公問其故: “ 故 ” ,原因,緣故。 15、一鼓作氣,再而衰: “ 鼓 ” ,擊鼓。 “ 再 ” ,第二次。 16、彼竭我盈: “ 盈 ” ,充滿。這里指士氣旺盛。 17、望其旗靡: “ 靡 ” ,倒下。 18、可以一戰(zhàn): “ 以 ” ,憑借 三、翻譯語句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答: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情理處理。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我細看他們的車轍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了,所以追趕他們。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答:高官們會謀劃迎戰(zhàn)的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答:第一次擊鼓振奮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他們的士氣用盡了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 31 / 49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小的信用不能讓神信服,神靈是不會降福的。 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答:小的恩惠不能普遍,百姓是不會聽從的。 8、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答:衣食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四、課文默寫 1、曹劌論戰(zhàn)的背景是:十年春,齊師伐我。 2、表明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語句是:曹 劌請見 3、曹劌請見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4、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忠之屬也的標準)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5、文中和毛澤東 “ 敵疲我打 ” 孫子兵法中 “ 以逸待勞 ”戰(zhàn)術(shù)相近的句子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6、曹劌阻止魯莊公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這表現(xiàn)了曹劌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 7、與 “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 相照應的句子是: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8、曹劌兩次抓住戰(zhàn)機,一次是在彼竭我盈之時,第二次是32 / 49 在視其轍亂,望其旗靡之時。 9、本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在對話中,曹劌的 “ 遠謀 ” 和莊公的 “ 鄙 ” 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 五、理解探究 1、一鼓作氣,是出自本文的成語,在文中的含義是: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今義是: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2、 “ 十年春,齊師伐我。 ” 除了交代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外還指出了戰(zhàn)爭的雙方和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和。其中 “ 我 ” 指魯國 3、請分析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 1)是本文的線索( 2)為下文寫莊公作鋪墊,襯托了曹劌的遠見卓識 4、曹劌 認為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作戰(zhàn)時,曹劌和莊公的表現(xiàn)形成了對比,其作用是什么? 答:突出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軍事才能 6、曹劌的 “ 遠謀 ” 體現(xiàn)在哪里?(智慧表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說說。 答:政治上:認為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軍事上: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 7、曹劌是如何幫助莊公選擇戰(zhàn)機的呢? 答:戰(zhàn)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急于出戰(zhàn);魯軍剛剛獲勝,莊公又急于追擊。曹劌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為,他懂33 / 49 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jù)雙方士氣和實力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 8、本文寫鄉(xiāng)人對戰(zhàn)爭的冷漠態(tài)度和魯莊公的見識淺陋是為了反襯曹劌的愛國熱情和 深謀遠慮 9、戰(zhàn)前魯莊公的 “ 鄙 ” 表現(xiàn)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表現(xiàn)在把戰(zhàn)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 10、文章的主要寫作手法是:對比 六、理解拓展 1、你是否贊成 “ 夫戰(zhàn),勇氣也 ” 這一觀點?談理由。 答:贊成:在實力相當?shù)那闆r下,有勇氣的一方自然會取勝;不贊成:過于片面,戰(zhàn)勝不知靠勇氣 2、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談一談看法。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戰(zhàn)略上善于把握戰(zhàn)機(后發(fā)制人)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曹劌的政治思想用孟子的名言來概括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有人說 “ 長勺之戰(zhàn) ” 的勝利,曹劌功不可沒,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莊公也有一定的功勞,你的看法呢?(魯莊公被認為是 “ 肉食者鄙 ” 的形象,其實他不鄙,表現(xiàn)在哪里?) 答:我認為魯莊公也有一定的功勞,因為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作為決策者有一定的功勞。 34 / 49 5、孟子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條件是 “ 人和 ” ,曹劌以“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 作為可以一戰(zhàn)的重要條件,他們的觀點有無矛盾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答:孟子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條件是 “ 人和 ” ,曹劌以“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 作為可以一戰(zhàn)的重要條件,這沒有矛盾,二者共同強調(diào)了人心所向的重要性。 6、分析曹劌的人物形象 答:曹劌有愛國熱情,敢于負責任,有深謀遠慮,有遠見卓識,冷靜沉著,有卓越的軍事才能。 7、本文標題改為長勺之戰(zhàn)好嗎?結(jié)合內(nèi)容說明理由 答: 全文重點是寫人物曹劌,而非事件長勺戰(zhàn)役 敘事時詳寫了 “ 論戰(zhàn) ” ,略寫了作戰(zhàn)。 從記史文章的功能看,落筆的重心在于揭示戰(zhàn)爭取勝的原因,目的是提供治國方略,以鑒后人。 8斷句:一鼓作氣 ,再而衰,三而竭答:一鼓 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 9、曹劌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文說明理由 答: (1)、有愛國心和責任感。祖國被侵犯時,立即 “ 請見 ” ,去參與 “ 肉食者謀之 ” 的事,并主動要求參戰(zhàn) (2)、對作戰(zhàn)的條件有深刻的見解。把國君 “ 忠 ” 其事,取信于民作為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有 “ 遠謀 ” ,其見解顯然高于 “ 肉食35 / 49 者 ”(3) 、有很高的說服他人的技巧。與地位相當?shù)泥l(xiāng)人說話,直接解答題意,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fā)、分析,促其領悟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詞語積累 正音 昳 麗( y)朝服( zho)衣冠( gun)窺鏡( ku)期年( j) 朝于齊( cho)間進( jin) 詞語注釋 1、鄒忌諷齊王納諫:【諷】諷諫(委婉地規(guī)勸) 2、鄒忌修八尺有余:【修】身高 3、而形貌昳麗:【形】體形?!久病咳菝病!緯i麗】光艷美麗。 4、朝服衣冠:【朝】早晨。【服】穿戴。 5、窺鏡:【窺】照。 6、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誰。 7、旦日:【旦日】第二天。 8、孰視之:【孰】仔細、周詳。 9、吾妻之美我者:【美】以 為美認為我美 10、暮寢而思之:【暮】晚上。 【寢】睡覺。 11、私我也:【私】偏愛。 1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確實。 36 / 49 13、皆以美于徐公:【以】認為。【于】比。 14、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宮婦】宮里的妃子?!咀笥摇孔笥业氖虖?15、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四境之內(nèi)】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 16、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這里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7、面刺寡人之過者:【面】當面?!敬獭恐肛煛?18、上書諫寡人者:【諫】勸諫。 19、能謗譏于市朝:【謗譏】議論?!臼谐抗矆龊?20、聞寡人之耳者:【聞】使 聽到。 21、時時而間 進:【時時】不時,有時候?!鹃g進】偶然進諫 22、期年之后:【期年】滿一年。 23、皆朝于齊:【朝】朝見。 一詞多義 1、修 a.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b.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書(撰寫) d.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 2、朝 a.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上朝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戰(zhàn)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朝拜 37 / 49 c.于是入朝見威王戰(zhàn)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d.朝服衣冠戰(zhàn)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早晨 (zho) 3、孰 a.我與城北徐公孰美代詞,誰 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同 “ 熟 ” ,仔細。 4、誠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b.帝感其誠列子 ?愚公移山誠心、誠意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確實、的確 d.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曹軍必矣資治通鑒 ?赤壁之戰(zhàn)表假設,如果、果真 古今異義 【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諷,委婉勸說今義:誹謗 【修七尺有余】古義:長、高今義:修理 【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地方 【謗譏于市朝】古義:謗譏:指責今義 :諷刺 【明日】古義:第二天今義:將要到來的下一天 【宮婦左右莫私王】古義:偏愛今義:自私 二、翻譯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答: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漂亮?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8 / 49 答:城北徐公是齊國最漂亮的人。 3、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答:命令剛下達,官員們紛紛進言上諫,宮門口和院子里好像鬧市一樣。 4、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答: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zhàn)爭 (別國 )。 5、今齊地方千里。 答:現(xiàn)在,齊國的土地方圓千里。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答: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失的,授給上等獎賞。 (“ 受 ” 同 “ 授 ” ,授予。這句話表明了齊王納諫的措施、決心。 ) 7、其妻曰: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答:他的妻子說: “ 你漂亮多了,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 8、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答:妾說: “ 徐公哪能趕得上你呢! ” 9、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答:客人說: “ 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 10、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答:王宮里的嬪妃以及左右近侍沒有誰不偏愛王的,朝廷的臣子沒有誰不怕王 的,全國范圍內(nèi)沒有誰不對王有所求。 39 / 49 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鄒忌從妻、妾、客對鄒忌及徐公之美的評價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答: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往往不會說出事情真相,由此悟出治國道理,身居高位者,難以聽到反映客觀實際的話。因此要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環(huán)境治理與生態(tài)保護合同項目內(nèi)容與責任分配
- 2024年社區(qū)商業(yè)中心物業(yè)全面管理與維護合同2篇
- 2024版國際技術(shù)貿(mào)易須知
- 2025年度新能源項目投資咨詢與市場分析協(xié)議3篇
- 2024年行動協(xié)調(diào)與信息共享協(xié)議3篇
- 2024年環(huán)保項目投資無息借款合同3篇
- 2024年簡化離婚合同書范例不含子女撫養(yǎng)版B版
- win003-server-pop3-smtp郵件服務器搭建詳細圖解教程
- 專題07-語法填空之名詞性從句專練-2023屆英語語法填空強化100題-原卷版
- 2024舞蹈賽事組織舞蹈教練聘請合同3篇
- 升壓站設備基礎施工方案
- 洪恩識字識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高二物理選修講義
- 污水處理工程設備安裝驗收記錄
- 西藏甲瑪銅多金屬礦床地質(zhì)特征
- 真空采血管的分類及應用及采血順序課件
- 【解析】教科版(廣州)2023-2023學年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分類專項復習卷:閱讀
- 月日上午王一凡把問題當做教育的資源 優(yōu)秀獎
- 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2023年版
- 鑄造基礎知識及常見鑄造缺陷簡介課件
- 肝硬化護理教學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