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考精選二十二篇文言文.doc_第1頁
江蘇省中考精選二十二篇文言文.doc_第2頁
江蘇省中考精選二十二篇文言文.doc_第3頁
江蘇省中考精選二十二篇文言文.doc_第4頁
江蘇省中考精選二十二篇文言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中考語文文言文精選 中考語文文言文向來是學生失分的重災區(qū),希望這二十二片精選文言文能助你成功! (一)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目:“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踩羯跗菡?。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即徒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蔽釃L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8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 A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B 永州之野產(chǎn)君蛇 卒中往往語(陳涉世家)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C 可以已大風 D 則久已病矣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9 聯(lián)系上下文,分別談談你對“余悲之”和“余聞而愈悲”兩旬中“悲”的理解。 (二)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無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jié),自仲淹創(chuàng)之。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扣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間請治第洛陽,樹園圃,為逸老地。仲淹曰:“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無幾,乃謀治第樹園圃,顧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及卒,謚文正。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選自續(xù)資治鑒卷五十二,有刪節(jié))【注】矯厲:振奮。重肉:兩種以上的肉。義莊:一種慈善救國機構,由范仲淹開創(chuàng)。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盒误w、身體。8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一 時 士 大 夫 矯 厲 尚 風 節(jié)9.請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1)每感激論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 (3)乃謀治第樹園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 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 11.文章結尾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用意何在? 1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請說說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三)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6 題目中的“”表明了這首詩的體裁。7 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春天來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開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位同學引用岑參詩句是否恰當?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8下面哪一項與“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一句在寫法與情感表達上最為接近?A.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B.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C.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D.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四)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夫大國,難測也B A 齊師敗績 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岳陽樓記) 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CD 戰(zhàn)于長勺 懼有伏焉又留蚊于素帳中(幼時記趣) 人皆伏其精練(梵天寺木塔)10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表現(xiàn)了曹劌怎樣的特點?請結合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五)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道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作者:元結)注 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諸使:指主持國家稅政的人。元結:唐朝詩人,曾任道州刺史。1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幾盡而去。 豈力能制敵與? 12 從本文看,作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這與你學過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 (六)天平山中明楊 基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注】楝(lin):楝樹,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6.請發(fā)揮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歌前兩句展現(xiàn)的畫面。 7. 有人認為本詩末句中“送”字用得最為精妙,請說說 “妙”在何處。 (七)云陽洞北小剛記趙垣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樹叢生,涼樾低蔭。沿港而西,竹籬映水,古屋參差。時疏雨乍過,新筍解籜,薔薇盛開,人語不傳。惟聞山鳥喚晴,草蛙鳴動而已。村之側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鐘。壘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盤山。其峰蓋慶忌塔,之址也。峰之陽不散步,下視懸崖百尺,石壁繞池,壁如玦,池如鏡,如奩初啟然。遂徇崖而下,臨水坐。坐甫定,忽有聲自壁內(nèi)出,各肖其人之聲。同游人相顧錯愕。始知陸士云所記小語小隱,疾語疾應,嘩然呼嘯,答響滿野,驚疑景況,語極真也。隨山東折,即港之陽。土阜隆然起者為金祝墓。其廟在港南小流水橋上。嗚呼,昔年血戰(zhàn)之地,今日徒見山高水深,惟留此叢祠,報賽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選自晚清文選,有刪改)【注】解籜(tu):脫殼。慶忌塔:塔名。奩(lin):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勝、祝威的合稱。金兵攻打杭州時,兩人串軍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敵眾,英勇就義。報賽:祭祀。勤事:盡職。8.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其 亦 知 勤 事 之 酬 耶9. 請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 (2)臨水坐 (3)即港之陽 (4)太息而返 10.請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其峰蓋慶忌塔,之址也。 11.文章第段分別從 、 角度寫出了小港景色 、 的特點。1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說說這段文字與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 (八)歸氏二賢傳歸有光 歸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賤,于是思以廣其傳焉。 孝子鉞,字汝威。早喪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愛。父提孝子,輒索大杖與之,曰:“毋徒手,傷乃力也。”家貧,食不足以贍,飯將熟,即罪過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飽食。孝子數(shù)困,匍匐道中。比歸,父母相與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賊耳?”又復杖之,屢瀕于死。方孝子依依戶外,欲入不敢,俯首竊淚下,鄰里莫不憐也。父卒,母獨與其子居,孝子擯不見。因販鹽市中,時私其弟,問母飲食,致甘鮮焉。正德庚午大饑,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內(nèi)自慚,終感孝子誠懇,從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饑色,弟尋死,終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無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終不言其后母事也。孝子繡,字華伯,亦販鹽以養(yǎng)母,己又坐市舍中賣麻。與弟紋、緯友愛無間。緯以事坐系,華伯力為營救。緯又不自檢,犯者數(shù)四。華伯所轉(zhuǎn)賣者,計常終歲無他故,才給蔬食,一經(jīng)吏卒過門輒耗,終始無慍容。(有刪改)注釋:擯(bn):拋棄,排斥。這里指被拋棄。7. 下列句中的“以”與“亦販鹽以養(yǎng)母”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不以物喜 B.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C.以土礫凸者為丘 D.策之不以其道8.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A.文中的兩個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為了宣傳他們的事跡給他們寫了傳。 B.后母為了自己和孩子吃飽,在飯將熟時,怪罪歸鉞,讓他父親發(fā)怒,將歸鉞趕出家門。 C.歸鉞雖然年少時受后母虐待,但當后母生活困窘時,卻關心、贍養(yǎng)她。 D.歸繡因販鹽、賣麻發(fā)財暴富,在他的弟弟歸緯多次犯事后,大力營救。9.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又復杖之 弟尋死 與弟紋、緯友愛無間 緯以事坐系 10. 翻譯下列句子。 (1)俯首竊淚下,鄰里莫不憐也。 (2)母內(nèi)自慚,終感孝子誠懇,從之。 (九)望江南李煜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注】望江南:詞牌名。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后所作。南國:李煜故國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6.這首詞寫江南秋景,選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繪出南國秋天 的景色。7. 有人評價這首詞“樸素自然,沒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試以末句“笛在明月樓”為例,加以賞析。 (十)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咀⑨尅窟@首詩寫于安史之亂后的夔州。渚:水中的小洲。 百年:猶言一生。8閱讀中間兩聯(lián),完成以下兩題。(4分)(1)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第二聯(lián)所展示的畫面。(2分) (2) 第三聯(lián)多角度寫出了詩人的悲苦,請簡要說出其中的兩種。(2分) 9 最后一聯(lián)抒發(fā)的情感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一樣,請分別回答。 (十一)【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疽摇堪?,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chǎn)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薄咀⑨尅烤壺暎撼弥M項的機會。才足貢數(shù):僅僅滿足進項數(shù)量。峭直:嚴厲剛直。10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1)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 (4)平居無私書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使楚)B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 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趙普)C故人、親黨皆絕之 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D奉命于危難之間 謹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12(4分)(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13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5分)(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敘了什么內(nèi)容?請簡要概括。(2分) (2)兩文同述為政與做人之道。諸葛亮建議后主要 。保證告誡后世子孫要 。(各用一個四字短語回答)(2分)(3)請用【甲】文中一個詞語(短語)概括包拯這個人物形象。(1分) (十二)【甲】王念孫,字懷祖,高郵州人。既罷官,日以著述自娛,著讀書雜志。于古義之晦,于抄寫之誤,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證,博及萬卷,其精於校讎如此。又以邵晉涵先為爾雅正義,乃撰廣雅疏證,日三字為程,閱十年而書成,凡三十二卷。其書就古音以求古義,引伸觸類,擴充于爾雅、說文,無所不達。然聲音文字部分之嚴,一絲不亂。蓋藉張揖之書以納諸說,而實多揖所未知,及同時惠棟、戴震所未及。21【乙】劉羽沖,滄州人也,性孤僻,好講古制,實迂闊不可行。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為所禽。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繪圖列說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溝洫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郁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院,搖首嘆息:“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咀ⅰ啃W嚕盒Α=澹航柚?。經(jīng)年:一年以后。17.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閱十年而書成(經(jīng)歷) B其書就古音以求古義(探求) C自謂可將十萬(帶領) D會有土寇,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會合)18.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4分) A乃撰廣雅疏證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蓋藉張揖之書以納諸說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全隊潰覆,幾為所禽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D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19.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既罷官,日以著述自娛,著讀書雜志。 恒獨步庭院,搖首嘆息:“古人豈欺我哉!” 20. 結合王念孫、劉羽沖不同的治學態(tài)度,談談你獲得的啟示。(4分) (十三)九日寄子約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興, 兼當望遠何? 對花驚白發(fā), 見雁憶黃河。 亂后書來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羈宦日, 同是阻干戈。注子約: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黃河:指代故鄉(xiāng);羈宦:離家在外做官。 從這首詩_、_等詞語中,可判斷標題中的“九日”是指 節(jié)。 本詩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請作賞析。(3分) (十四)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5 “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現(xiàn)了洞庭湖什么特點?(1分) 6 閱讀全詩,概括“憑軒涕泗流”一句蘊含了哪些情感。(2分) (十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諸葛亮出師表節(jié)選) 【乙】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鄙洗笈?,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蓖踉唬骸拔釣楣詾閷ⅰ!焙卧唬骸半m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焙卧唬骸靶疑??!庇谑峭跤傩虐葜?。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注釋信:韓信。蕭何:劉邦的丞相。上:帝王,這里指劉邦。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節(jié)選)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臣本布衣 先帝不以臣卑鄙 何聞信亡 王許之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此乃信所以去也。 9【甲】段中,諸葛亮為什么向劉禪追敘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許國的經(jīng)過?(4分) 10【甲】【乙】兩段中,先帝劉備與蕭何在對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 (十六)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5、本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6、請說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蘊含的人生哲理。(3分) (十七)【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積雨始霽,溪上大聲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樅、槐、楓、栗、橡,時有鳴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馬浴起,振鬣宛首而顧其侶。援石而登,俯視溶云,鳥飛若墜。復西循崖可二里,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右?;蛟凰卫罟胫按乖茮c”也?;蛟缓笕饲罄罟氲夭豢勺R,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樹,蔭數(shù)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書其上曰:“媚筆之泉”。泉漫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nèi)。左丈學沖于池側方平地為室,未就,要客九人飲于是。日暮半陰,山風卒起,肅振巖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是日,姜塢先生與往,鼐從,使鼐為之記?!咀⑨尅快V:天放晴。 漎:流水聲。 巂(gu):鳥名,即子規(guī),又名杜鵑。 鬣(li):馬頸上的長毛。 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何立端公:指何如寵。后文中的“左丈學沖”指左世容。“薑(jing)塢先生”指姚范。 就:完成。 卒:同“猝”,突然。 (姚鼐游媚筆泉記)7、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一處)(2分) 大 石 出 潭 中8、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水尤清洌 乃記之而去 被而名之 要客九人飲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翼乎臨于溪右 10、閱讀【甲】文,請概括作者瀏覽小石潭的感受。(4分) 11、 【甲】【乙】兩文畫線句子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共同之處,請加以分析。(4分) (十八)題齊安城樓杜牧嗚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不用憑欄苦回首,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注】嗚軋(y):擬聲詞。亭:古時三十里一驛,每驛有亭。9 (1)請說說你對第二句中“寒”的理解。(3分) (2) 古人評價杜牧的詩“好用數(shù)目”,“頗妙”。你認為本詩“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 (十九)秦興師臨周求九鼎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顏率請借救于齊。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與秦,不若歸之大國。愿大王圖之?!饼R王大悅,發(fā)師救周,而秦兵罷。齊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復詣齊。曰:“周賴大國之義,愿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臣竊為大王憂之?!饼R王曰:“子之數(shù)來者,猶無與耳?!鳖伮试唬骸安桓移鄞髧捕ㄋ鶑某?,敝邑遷鼎以待命?!饼R王乃止。 (選自戰(zhàn)國策,有刪改) 【注】顏率:人名。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 (1)周君患之 (2)發(fā)師救周 (3)顏率復詣齊 (4)子之數(shù)來者 1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子之數(shù)來者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黔之驢) B寡人將寄徑于梁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C齊王乃止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D發(fā)師救周,而秦兵罷 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3)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使楚) (二十)遣 興【清】袁枚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注釋】愛好(ho):追求藝術價值高的詩作。初笄(j)女:剛成年的女子。8.這是一首論詩的絕句。請結合全詩,談談你對“阿婆還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二十一)報恩塔【明】張岱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報恩塔成于永樂初年,非成祖開國之精神、開國之物力、開國之功令,其膽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磚十數(shù)塊湊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