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課件:第三章少陽病脈證并治_第1頁
傷寒論課件:第三章少陽病脈證并治_第2頁
傷寒論課件:第三章少陽病脈證并治_第3頁
傷寒論課件:第三章少陽病脈證并治_第4頁
傷寒論課件:第三章少陽病脈證并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少陽病脈證并治,一、概 說,教學目的,【掌握】 掌握少陽病概念、分類、治則。 【熟悉】 熟悉少陽生理功能、與其他臟腑關(guān)系。 【了解】 了解少陽病轉(zhuǎn)歸。,少陽病 是邪犯少陽,膽火內(nèi)郁,樞機不利所致的疾病,是外感熱病發(fā)展過程中呈里熱不太盛、正氣略有不足的階段。,(一)少陽循行位置 少陽與厥陰互為表里,其經(jīng)絡(luò)行人身之側(cè) (一)足少陽膽經(jīng) (二)手少陽三焦經(jīng),二、少陽之生理: (一)少陽之氣是膽和三焦功能的概括,性疏泄,主決斷 藏精汁,內(nèi)寄相火,三焦 主持諸氣 決瀆水道,少陽功能有三,疏泄胃腸 轉(zhuǎn)樞氣液 通調(diào)水道,膽,二、少陽之病理:,少陽病是膽氣內(nèi)郁,三焦失樞所引起的病變。 (一)成因: 1

2、、風寒直犯; 2、太陽病失治或誤治轉(zhuǎn)屬; 3、臟病還腑,(二)病機:膽氣內(nèi)郁,三焦失樞 病位:半表半里 病性:熱證,(三)總特點: 1、易經(jīng)腑同病 2、易氣郁、易化火 3、易生痰、生飲、生火 4、易伴發(fā)太陽、陽明、太陰經(jīng)病,三、少陽病的診斷: (一)主要依據(jù)是脈證 1、主證: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2、主脈:弦。 (二)輔助依據(jù)是經(jīng)絡(luò)癥狀:耳聾、目赤 (三)兼夾證: 少陽位處半表半里,或兼陽明、太陽、水飲,四、少陽病治則:和解少陽 代表方:小柴胡湯 兼夾證:隨證加減,五、注意事項: 原則上禁汗、吐、下、溫針 少陽三禁要詳明,汗譫吐下悸而驚,甚則吐下利不

3、止,水漿不入,命難生。,少陽病發(fā)病示意圖:,太陽病,厥陰病,邪盛直犯,少 陽 病,(失治誤治轉(zhuǎn)屬),自傳(與素質(zhì)有關(guān)),(臟病還腑),兼太陽,兼陽明,傳三陰,第一節(jié) 少陽病辨證綱要,教學目的,【掌握】 掌握少陽病提綱。 【了解】 了解少陽病治禁。,一、少陽病提綱 (263/P175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邪在少陽,樞機不利,膽火上炎“火氣為病” 火勝則苦,膽氣上逆-口苦 灼傷津液-咽干 循經(jīng)上擾清竅-目眩,二、少陽病治禁,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少陽中風 證:耳聾、目赤-風火循經(jīng)上擾,清竅不利 胸中滿而煩-邪郁少陽,經(jīng)氣被阻 禁治:不

4、可吐下 誤治變證:心悸、驚惕-氣血耗傷,心失所養(yǎng),少陽中風證治及禁忌與誤治后的變證264/P175),少陽傷寒禁汗及誤治后的變證與轉(zhuǎn)歸(265/P175),頭痛-膽火上炎 發(fā)熱-少陽熱邪外現(xiàn) 脈弦細-少陽主脈 決診:屬少陽 治禁:不可發(fā)汗 誤治變證:譫語-此屬胃(胃熱甚) 轉(zhuǎn)歸:胃和則愈-若泄熱和胃,則譫語自止 胃不和,煩而悸-若熱甚而胃不和, 熱擾心神,則煩而悸,傷 寒,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第二節(jié) 少陽病本證,一、小柴胡湯證,學習要求:,掌握小柴胡湯證 了解小柴胡湯證的禁例,案1劉某,男,48歲。右脅脹痛反復發(fā)作3年

5、,加重2天?;颊?年前診斷為膽囊炎、膽石癥。近日因受涼,出現(xiàn)脅痛加重,伴惡寒發(fā)熱,口苦口干,納差,時時欲嘔。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提問: (1)該患者主要脈癥? (2)診斷、辨證? (3)治法、用方?,小柴胡湯證的證治 (96/P17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

6、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 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岑,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者,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傷寒或中風,病程:五六日,主證,往來寒熱正邪分爭,邪勝則寒,正勝則熱 胸脅苦滿少陽經(jīng)氣不利 神情默默 心煩 不欲飲食 喜嘔,病機:膽郁胃虛,三焦失樞,治:小柴胡湯和解少陽,驅(qū)邪達表,膽郁,膽熱擾心,膽熱胃虛,胃氣上逆,(續(xù)后),小柴胡湯的證治 (96/P176),(續(xù)前),或然證,胸中煩而不嘔痰熱結(jié)聚于胸 渴津液不足 腹

7、中痛脾虛肝旺 脅下痞硬水飲結(jié)聚于胸脅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飲停留,影響及心 不渴,身有微熱表證仍在 咳寒飲傷肺,處理:小柴胡湯隨證加減,對“往來寒熱”的理解:,內(nèi)涵,寒熱往來,時作時止 惡寒發(fā)熱俱見,但時發(fā)時止 但熱不寒,定時而潮,外延,陰陽往來陰陽不平衡 動靜往來種種癥狀之休作,案1劉某,男,48歲。右脅脹痛反復發(fā)作3年,加重2天?;颊?年前診斷為膽囊炎、膽石癥。近日因受涼,出現(xiàn)脅痛加重,伴惡寒發(fā)熱,口苦口干,納差,時時欲嘔。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提問: (1)該患者主要脈癥? (2)診斷、辨證? (3)治法、用方?,少陽病的發(fā)病機制與轉(zhuǎn)歸陽明的證治(97/P178),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

8、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少陽病的發(fā)病機制與轉(zhuǎn)歸陽明的證治(97/P97),病因: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論發(fā)病 病理: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部位 結(jié)果: 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 - -正邪分爭于半表半里 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 -臟腑經(jīng)絡(luò)密切相聯(lián),病邪較重所致之癥 治療:小柴胡湯 藥后反應(yīng):渴者-病轉(zhuǎn)陽明 處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參湯,少陽病,討論: 案2黃某某,男,59歲??诳誓蚨?年,全身浮腫半年?;颊哂?年前診

9、斷為糖尿病。近半年出現(xiàn)全身浮腫,前醫(yī)與麻杏薏甘湯、參苓白術(shù)散、真武湯療效欠佳?,F(xiàn)證:口渴喜飲,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煩,大便欠通暢,全身浮腫。舌淡暗,苔薄黃白稍膩,脈沉弦。 提問: (1)該患者主要脈癥? (2)診斷、辨證? (3)治法、用方?,辨太陽病轉(zhuǎn)入少陽的脈證治法 (266/P178),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辨太陽病轉(zhuǎn)入少陽的脈證治法 (266/P178),病程: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 主證:脅下硬滿-邪郁少陽之經(jīng) 干嘔不能食-邪犯少陽,胃氣不和 往來寒熱-正邪分爭,樞機不利 主脈:沉緊-邪離太陽,緊乃弦之甚 治療經(jīng)

10、過:尚未吐下-未經(jīng)誤治,乃病邪自然 傳變所致 處理:與小柴胡湯-病關(guān)少陽,宜和解,太 陽 病,辨柴胡湯的使用法及誤下后復與柴胡湯的機轉(zhuǎn) (101/P179) 傷寒中風,有柴胡湯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傷寒或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四大主證之一)-說明證情的不典型性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 -病程的曲折性 復與柴胡湯-再與小柴胡湯 藥后反應(yīng):蒸蒸而戰(zhàn),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戰(zhàn)汗,三陽證見,治從少陽,以和解為主 (99/P179)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 小柴

11、胡湯主之。,病程:四五日 證:身熱、惡風-太陽表證未解 頸項強、脅下滿-邪犯少陽 手足溫,渴-病邪初入陽明 治:小柴胡湯主之-三陽合病,治從少陽,傷寒,少陽兼里虛寒證,治以先補后和之法 (100/P179)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比較: 同屬少陽病,木邪乘土之證,96條腹痛:木郁乘土 -少陽為主,脾虛次之 -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 本條腹痛:土虛木乘 -中虛為主,少陽之邪次之 -先宜小建中湯,再投小柴胡湯,陽明兼少陽的證治 (229/P180) 陽明病,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證狀:發(fā)潮熱-熱入陽明之證 大便溏-

12、雖有陽明熱象,但腑未成實 小便自可-津液未傷 胸脅滿不去-熱郁少陽,經(jīng)氣不利 病機:少陽陽明同病,少陽為主,陽明臟實未成 治療:與小柴胡湯-治宜和解,陽明病,陽明病柴胡證未罷的治法及小柴胡湯的作用機理 230/P180)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證狀:不大便-陽明病 脅下硬滿而嘔-少陽病 舌上白苔-入里化熱尚少 病機:少陽未罷,兼及陽明 治療:宜小柴胡湯-和解 機轉(zhuǎn):上焦得通-胸脅硬滿可解 津液得下-大便得通 胃氣因和-嘔逆可止 濈然汗出而解-三焦通暢,表里氣和,陽明病,邪結(jié)于有形,可隨大便而去,邪結(jié)于無形,可隨

13、汗出而解,二、小柴胡湯禁例,論表病里虛誤治后變證及中虛飲停證禁用小柴胡湯。(98/P181),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欲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論表病里虛誤治后變證及中虛飲停證禁用小柴胡湯。(98/P181),病程:得病六七日 證候: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太陰兼表 處理:醫(yī)二三下之-誤以陽明,用攻下 誤治結(jié)果: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 -脾虛不運,寒濕郁滯,氣機不利 再誤治:與柴胡湯-誤以少陽證,投小柴胡湯 后果:必下重-脾虛氣陷而泄利下重 證候:渴飲水而嘔-脾虛飲

14、停 治禁:柴胡不中與也 誤治結(jié)果:食谷者噦-苦寒傷陽,胃氣衰敗,證情一,證情二,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掌握】 掌握柴胡桂枝湯證、大柴胡湯證、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熟悉】 熟悉柴胡加芒硝湯證、柴胡桂枝干姜湯證、熱入血室證。,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一、少陽病變證治則: 若已吐下發(fā)汗溫針,讝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 釋義 壞病 即變證。 變證治則 “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即審因 辨證,以法論治。,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二、少陽兼太陽之表證治柴胡桂枝湯證: 146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

15、釋義 1、辨證: 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疼太陽表證未罷 太陽表證未罷而 風寒留連于表 初及少陽未深, 微嘔,心下支結(jié)(梗阻感)邪犯少陽 太少并病,證候 口苦咽干目眩未顯著少陽未深,火郁未盛 俱輕。 2、治法、方劑: 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肌辛散桂枝湯治太陽之表 合方為柴胡桂枝湯 和解少陽,宣轉(zhuǎn)樞機小柴胡湯治少陽半 但用量各為原方一 表半里 半(輕劑),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3.臨床應(yīng)用: 1)體虛感冒或流感身熱惡寒、關(guān)節(jié)酸楚、嘔惡納呆、胸脅滿悶、苔微黃或白膩。有咽痛者加桔梗、玄參。身熱重、脈數(shù)者加大柴胡劑量。 2)風濕病四肢煩疼、兼胸脅苦滿或脅背作痛者 3)慢性膽囊炎或膽石癥胸脅支滿、膽囊區(qū)疼痛、口苦惡心、

16、納呆便溏苔白膩而滑者,加金錢草、蒲公英、山楂。 4)神經(jīng)官能癥自覺氣在周身竄動、氣竄處有疼痛發(fā)脹感,噯氣打嗝,隨之緩解。 4、本方是和法兼汗法汗吐下之禁只是針對少陽本證而言。,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三、少陽兼陽明里實證治大柴胡湯證、柴胡加芒硝湯證 1、大柴胡湯證: 103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 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

17、恐不為大柴胡湯。 165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釋義 1、辨證: (1)太陽病 少陽病,誤下后柴胡證仍在先用小柴胡湯治療病愈。 (2)病未愈仍有柴胡證:寒熱往來 少陽郁熱 胸脅苦滿 少陽病兼 因誤下出現(xiàn)變證:嘔不止心下急 陽明里實 郁郁微煩(大便 邪入陽明 秘結(jié)或熱結(jié)旁流)化燥成實,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2、治法、方劑: 和解少陽,通下里實大柴胡湯 3、方解: 柴胡、黃芩、半夏疏暢少陽氣機而治水火(同小柴胡湯) 枳實 利氣消痞,通下熱結(jié),瀉陽明之實 大黃 芍藥 酸苦涌泄,以平肝膽氣逆 緩急止痛 生姜止嘔 大棗和中,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

18、4、適應(yīng)證: 1)急性膽囊炎寒熱往來、胸脅疼痛劇烈、口苦嘔惡、大便秘結(jié)或干結(jié)、腹脹或黃疸(陽黃)。 2)膽石證、急性胰腺炎有以上表現(xiàn)者。 5、療效判斷: 應(yīng)觀察熱、嘔、痛、秘四方面表現(xiàn),以秘為重點。服湯后,腑氣通,大小便利,則發(fā)熱、嘔吐很快會緩解。辨證論治要抓住這一關(guān)鍵。,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2、柴胡加芒硝湯證: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104) 柴胡加芒消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

19、云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釋義 1、辨證: 胸脅滿而嘔邪傳少陽,樞機不利 少陽兼陽明里實, 日晡發(fā)潮熱邪入陽明,腑實已成 正氣已傷。 微利誤用丸藥,正氣已傷 、治法、方劑: 和解少陽,瀉熱(輕劑)柴胡加芒硝湯(劑量為小柴胡湯 1/3) 、鑒別: 大柴胡湯都用于少陽-正氣未傷通腑之力強 柴胡加芒硝湯兼陽明里實-正氣已傷破結(jié)之力較弱,但 泄熱潤燥力強。,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四、少陽兼水飲內(nèi)結(jié)柴胡桂枝干姜湯: 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

20、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主之。(147)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樓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釋義 、辨證: 傷寒五六日,誤用汗下邪傳少陽: 邪正交爭往來寒熱 膽火上擾心心煩 經(jīng)氣郁結(jié)胸脅滿微結(jié)樞機不利 三焦決瀆失常,水飲內(nèi)結(jié)口渴,小便不利水飲內(nèi)結(jié) 病不在胃不嘔 水飲郁火結(jié)而上蒸頭汗出 、治法、方劑: 和解少陽,溫化水飲 柴胡桂枝干姜湯,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方解: 柴胡、黃芩清解少陽之邪 桂枝、干姜通陽散寒,溫

21、化水飲寒溫并用側(cè)重溫化 瓜蔞根、牡蠣逐飲開結(jié)辛開苦降注重辛開 甘草調(diào)和諸藥 4、應(yīng)用: 用于感冒、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神經(jīng)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胸膜炎、瘰疬、黃疸、膽囊炎等(少陽火郁水停證)。,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五、少陽兼火逆心包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 龍骨 黃芩 生姜 鉛丹 人參 桂枝 茯苓 半夏 大黃 牡蠣 大棗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釋

22、義 、辨證: 水氣上逆心包驚悸,小便不利 少陽病邪彌漫三焦郁火上攻心包胸中煩滿而譫語 水逆火郁上擾心包水逆火郁于胸一身盡重不可自 上焦陽氣不得宣達周身轉(zhuǎn)側(cè) 、治法、方劑: 和解少陽,降水火,重鎮(zhèn)安神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方解: 小柴胡湯(去甘草)和解少陽,疏利三焦 茯苓、大黃通利二便,以降水火 龍骨、牡蠣、鉛丹鎮(zhèn)驚安神 桂枝宣通胸陽,以布周身 4、應(yīng)用: 神經(jīng)系統(tǒng)多種疾病精神分裂癥、癲癇、高血壓、神經(jīng)官能癥、美尼爾氏綜合癥、更年期綜合癥、失眠等。以熱、實、半表半里為主往來寒熱、胸脅滿悶 煩躁多言錯語、驚惕不安、失眠惡夢多、身重、苔黃厚濁膩。脈沉弦。,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

23、婦人中風,發(fā)熱惡寒,經(jīng)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脇下滿,如結(jié)胸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143)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144) 婦人傷寒,發(fā)熱,經(jīng)水適來,晝?nèi)彰髁?,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必自愈。(145),六、熱入血室證治:,第三節(jié) 少陽病兼變證,釋義 婦人經(jīng)期感受外邪,血室空虛,外邪從少陽三焦內(nèi)陷血室熱入血室證。 (1) 脈遲邪與血結(jié),氣血澀滯 刺期門泄實去熱 胸脅下滿如結(jié)胸狀肝膽氣機疏泄不利 肝經(jīng)之熱除,血室 譫語血熱上擾心神

24、 之熱解。 (2)寒熱往來如 少陽邪熱初陷血 治從少陽之樞而解 瘧狀,發(fā)作有時 室(血分)未深 小柴胡湯 無譫語 (3)病在血室下焦,與上、中二焦及胃無關(guān)。 血下則熱邪有外泄之機經(jīng)水未斷,邪熱外泄而自愈。,第四節(jié) 少陽病傳變及預后,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269)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270)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271),第四節(jié) 少陽病傳變及預后,釋義:少陽病傳變及預后: 1、病進:傷寒六、七日為傳變之期: 表無大熱邪已入里 傳陽明兼惡熱口渴汗出腹脹便秘脈沉實有力 煩躁表病入里,陽去入陰 傳三陰兼吐利肢厥

25、脈微,第四節(jié) 少陽病傳變及預后,2、病退 (1)病入少陽,樞機不利,引起胃氣不和嘔吐、不能食。 現(xiàn)在能食而不嘔說明少陽邪衰,但胃氣尚旺,此為病退,疾病未傳變。 (2)少陽病之脈應(yīng)當是弦脈,如脈不見弦而是小脈(脈漸平和)說明少陽病邪微,疾病向痊愈方面發(fā)展。,小結(jié),本章討論了少陽病病因病機、主癥、治法、禁忌、預后及兼變證,共有六個方證。 1、少陽病的病因病機: 病因:多由正氣虛弱,風寒之邪侵入少陽。 病機:正邪分爭,樞機不利,膽火內(nèi)郁,虛實夾雜。 2、少陽病主癥: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脈弦。 小柴胡湯適應(yīng)證為:1)少陽半表半里證;2)肝旺脾虛之腹痛;3)三陽合病,陽明里實不顯著者;4)陽明病潮熱、大便溏、胸脅滿不去者或陽明病脅下硬滿、大便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