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步步高答案___下編~~~~~~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_第1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步步高答案___下編~~~~~~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_第2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步步高答案___下編~~~~~~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_第3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步步高答案___下編~~~~~~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_第4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步步高答案___下編~~~~~~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宋詞鑒賞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浣 溪沙 秦 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1)后人認為該詞描繪了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懷抱里所生發(fā)的“淡淡哀愁”,亦體現(xiàn)作者秦觀的心中的“淡淡的愁”。請你說說“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詞中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請結合具體詞句作答。(2分)(2)“自在飛花輕似夢”一句是個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詞賞析中將其成為“奇喻”,請你說說這個比喻“奇”在何處?(4分)2、參考答案:(1)詞人使用或選取了“輕寒” “曉陰”“淡煙” “絲雨” “如夢的飛花”等詞語或意象,通過輕淺的色調、幽渺的

2、意境,體現(xiàn)了“淡淡”二字。(得分關鍵:“輕寒” “曉陰”“淡煙” “絲雨” “如夢的飛花”這些意象。)(2)它的奇,可以分兩層說。第一,“飛花”和“夢”本來不相類似,無從類比。但詞人卻發(fā)現(xiàn)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美”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兩樣原來毫不相干的東西聯(lián)成一體,構成了既恰當又新奇的比喻。(該點2分。如果考生圍繞“通感”這種特殊的比喻來作答,此點亦可給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里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說夢似飛花,而說飛花似夢,也同樣很新奇?!保ㄔ擖c2分)這個比喻用語奇絕,特別具有一種詩意美和畫境美。3、閱讀下

3、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1)、作者辛棄疾詞派的代表,這一詞派是宋代大詞人開創(chuàng)的。(2分)(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這首詞所描寫的內容和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4分)答:(3)唐張繼有詩云“月落烏啼霜滿天”,辛棄疾這首詞中說“明月別枝驚鵲”。請就辛詞這句中“別”字的精妙之處作簡要的分析。(2分) 3答案(1)豪放、蘇軾(2分)(2)寫出了作者夏夜行走在黃沙道中所見到的自然景物和農村豐收在望的景象,流露作者的歡樂情緒。(4分) (3)“別”字是一種很

4、細致的寫實,說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樹枝上的鳥鵲都驚動起來,很生動形象,暗示了鵲和枝對明月的依依不舍的意味。(2分)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江城子蘇軾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譴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開頭三句寫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上片運用多種手法描寫彈箏女,請擇其一種作具體分析。(3分) 下片重在寫音樂,最后三小句詩意味深長,試作簡要評析。(3分) 4(8分)答案:寫美麗的山色湖光是為人物設置背景,使人物與自然景

5、物相映成趣味?;颍簩懮缴鉃槿宋锍鰣鼋淮尘?,以景的美麗襯托人的美麗。比喻、雙關“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寫花的美麗輕盈,其實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一語雙關;襯托“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將白鷺人格化,或許是因為仰慕美人,或許是因為音樂動聽而停息,以此襯托彈箏女的美麗或音樂的美妙。(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縱的手法,未正面寫人、寫音樂,反而寫曲終人散,只見青翠的山峰仍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音樂仍蕩漾在山水之間,縈繞在人的心頭,言有盡而意無窮。(要扣信音樂評論,點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意。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青玉案

6、賀 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注釋凌波二句:指和美人離別?!傲璨ā敝该廊瞬铰妮p盈,“芳塵”指美人走過揚起的塵土,這里借指美人。錦瑟年華:指美好的青春年華。本詞以“梅子黃時雨”之句來描寫“閑愁”歷來為詩家所稱賞,作者由此而獲“賀梅子”之稱。這樣的寫法妙在哪里?請以具體詩句作簡要賞析。答: 5、答案:運用比喻的手法,用三種景物來比喻閑愁,極言閑愁之多。當時正是黃 梅時節(jié),滿河煙雨迷蒙,滿城飛絮飄蕩,這幾句,既是以景襯情,烘托氣氛,又是用來比喻愁思之多。所以,這些詩句

7、能獲如此高的評價。6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采桑子 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1)“采桑子”是本詞的 。從篇幅看,本詞是一首 。(2分) (2)這首詞的主人公是一位思婦,本詞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緒?(2分)(3)請簡要分析這首詞運用比喻手法的特點。(4分)6古詩詞鑒賞及文學常識(8分)(1)詞牌 小令(每點給1分)(2)表現(xiàn)了思婦對夫君既不滿又期盼、既渴望又無奈的復雜心緒。(“既不滿又期盼”1分,“既渴望又無奈”1分)(3)一個喻體,卻從相反的角度設喻。(2分)上片,月作為喻體,是正面形象,反襯

8、夫君的薄情;下片,月作為喻體,是反面形象,同樣襯托出夫君的薄情。(2分)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紅蕖紅荷花的別名。(1)蘇軾,字子瞻,號 ,宋代著名文學家。“鷓鴣天”是他寫的這首詞的 名。(2分) (2)詞的上片寫景。你認為這首詞寫景的優(yōu)勝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請就其中一個方面作簡要分析。(3分) (3)最后兩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畫龍點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慨?(3分) 7. (8分)

9、(1)東坡居士 詞牌(2分)(2)開放性題目,只要能夠從一個方面簡要分析,有理有據(jù)則可。(3分)示例:描寫景物生動活潑,層次分明。先由遠到近:遠景(“林斷”“山明”),描寫遠處的樹林盡頭,高山清晰可見;近景(“竹隱墻”“亂蟬”“衰草”),描寫翠竹遮隱著墻,墻外小池塘旁長滿枯草,蟬聲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寫景:上寫白鳥在空中翻飛,下寫紅荷映水,散發(fā)著幽微的清香。 寫景動靜結合,形象逼真。詞中寫“林”“竹”“山”是靜景,但用了動詞和形容詞“斷”“明”“隱”,使這些靜景頓時栩栩如生;寫動景“亂蟬”“翻空白鳥”,形象活潑。動靜結合,生動地描寫出一幅夏末秋初美麗的圖景。 寫景有聲、有色、有香,相映成趣?!皝y

10、蟬”描寫雨后蟬的嗚叫;“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紅白相映,色彩鮮明;“細細香”寫出荷花散發(fā)出的淡淡清香。(此外,還可以從煉字、修辭、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據(jù)則可)(3)詞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涼爽出游時的所見所聞,從表面看,這兩句似 乎是作者感謝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過了涼爽的一天。其實從“又”、“浮生”等詞語中隱隱可見作者被貶黃州后無所事事,得過且過, 日復一日消磨歲月的無可奈何的失意情 緒。(意思對即可3分)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謁金門馮延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11、。(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析“吹皺一池春水”中“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3分) (2)詩評家認為,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墨刻畫了主人公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和變化過程,請從這一角度做簡要分析。(4分) 8(1)“皺”字寫出了春風吹拂水面,蕩起波紋的樣子。(1分)用“皺”字把景物寫活了,化靜景為動 景。(1分)同時也揭示出春風乍起,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愁緒的內心活動。(1分) (2)詞中無論寫景還是對人物外表的描寫,都襯托出女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微妙變化。(1分)開頭由景人情,引出思春少婦,接著用“閑”字描摹出她那無所事事的生活,(1分)她無精打采地逗著鴛鴦,漫不經心地揉著杏花,孤獨地看著鴨子相斗等

12、描寫展示了她的內心惆悵空虛和懶散愁悶。(1分)最后一句喜鵲的叫聲,帶給她希望,使她高興起來,“喜”字寫出了少婦微妙的情緒變化。(1分)9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搗練子令李煜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注:白練是古代一種絲織品,制作過程中要經過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搗這道工序,一般都是由婦女操作的。這首詞的詞牌即因其內容以搗練為題材而得名。 (1)這首詞從風格上看,可以歸入 類。(1分) (2)“深院靜”和“小庭空”,這兩句是否重復?試加分析。(3分) (3)自古以來,砧上或搗練的聲音一直成為詩人創(chuàng)作的詩料。例如李白在子夜吳歌的第三首里寫道:“長安一

13、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本詞和此詩所寫的角度不一樣。李詩是從搗衣人的角度出發(fā)的,而本詞是從 的角度來寫的。本詞和李詩都抒發(fā)了 之情。(2分) (4)前人評論李煜詞的特點,都說他不假雕琢,純用白描。請結合本詞的特點談談你的看法。(3分) 9(9分) (1)婉約派(1分) (2)這兩句看似重復而并不重復。第一句是訴諸聽覺,第二句是訴諸視覺。然而盡管耳在聽目在看,卻什么也沒有聽到和看到。至于“深院”,是寫居住的人遠離塵囂,“小庭”則寫所居之地只是一個空蕩蕩的小小天井,不僅幽靜,而且空虛。這兩句景物描寫,襯托出主人公內心的寂寞無聊。(3分) (3)聽砧聲的人

14、。相思離別。(每空1分,共2分)(4)李煜寫詞也是有雕琢的。只是洗盡鉛華,擺脫了塵俗的濃妝艷抹,使人不覺得其雕飾的痕跡而已。這首詞無論結構、布局、遣辭、造句,作者都經過了嚴密的構思和細致的安排,而讀者在讀詞時卻仿佛只是在自然流露。一個作家能于樸實無華之中體現(xiàn)匠心,才是真正的白描高手。(或具體就某一點展開分析也可以。如果是完全贊成“不假雕琢,純用白描”的觀點,得分不能超過1分)(3分)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從詞的格式看,“武陵春”是這首詞的

15、 。李清照是 (朝代)婉約派詞人。(2分) 這首詞的上闋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細致刻畫一個流蕩無依、孤苦凄涼的中年婦女形象?請作出具體的分析。(3分) 古代詞人運用多種手法來形容人的愁緒。如李煜虞美人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鼻赜^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與這兩個名句相比,你是否認為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在藝術效果上比它們更勝一籌,為什么?(3分) 10【古詩鑒賞及文學常識】(8分) 參考答案: 詞牌 南宋(宋)(2分)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1分)“日晚倦梳頭”既是動作,也是一種寂寞悲涼心情的折射,“欲語淚先流”是寫淚,看似平易,但用意精深,寫

16、出了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1 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只答“風住塵香花已盡”句暗含著作者對春天逝去的惋惜、傷感和自身年華已逝、流蕩無依的感慨。(只得1分)三個詞人都運用夸張和比喻手法來形容愁緒,都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但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秦觀的“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已經把愁物質化變?yōu)樵诮锌呻S水流不盡的東西。李清照“載不動許多愁”好在用夸張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現(xiàn)的愁有了重量和質感,造語奇特而有新意。可見李清照更勝一籌。(3分)(本題為開放性題,能自圓其說,意思相近即可)11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

17、題。(8分)月 上 瓜 州南徐多景樓作南宋 張揖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zhèn)江北固山上。(1)“月上瓜州”是這首詞的 ,從風格上看,該詞應屬于 詞作。(2分)(2)請結合詞的上闋,簡要分析“幾多愁”一句中詞人生“愁”的具體原因。(3分)(3)詞的下闋寄托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3分)11(1)詞牌。(1分) 給分說明:如果答“詞名”、“題目”、“標題”、不給分。 豪放派。(1分) 給分說明:如果答“婉約”、“抒情”、“敘述”等不給分。(2)登樓北望,看見塞草連天

18、的荒敗秋景。山河破碎,中原地區(qū)淪陷于金兵之手。年復一年,春去秋來,時光流逝,中原恢復無望。(3分)(意思對即可。解答本題時要注意題干中“結合詞的上闋”的要求。第一點要扣住“塞草連天”的秋景來答,第二點要扣住“何處是神州”的感喟來答,第三點要扣住“又見新秋”的“又”字來答。本題共三個得分點,每點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1分。)(3)有心報國卻又壯志難酬的憂憤、失望之情。迫于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郁孤獨、無可奈何之情。(3分)(意思對即可。以上兩點各為一個得分點,答對第一點得2分,答對第二點得1分。第一點應扣住下闋“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來答。第二點應扣住“惟有”兩字來答。思路不清楚,

19、語句不通順,酌情扣1分。)12閱讀下列詩詞,回答下列問題。 (8分)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注:造口:地名,在江西萬安。郁孤臺:在江西贛州西南,又名“望闕臺”。愁予:使我發(fā)愁。本詞作者是宋代詞壇上兩大流派之 的代表作家;另一大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 、 (填兩個)(3分)此詞寫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詩人當時正任江西提刑。其中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人們稱道的名句,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和意境。(5分) 12豪放派 婉約派 柳永、李清照 以無數(shù)“青山”雖阻

20、隔了望見“長安”,卻阻擋不了滔滔江水的滾滾東流,奔騰不息,表達了詩人收復中原的決心和重見“長安”的希望,將報國之志與山水景物巧妙融合,把個人抱負與興國大業(yè)彼此交織,渲染了一種穿越時空、不可遏制的銳氣和力度,構筑了豪邁大氣而雄奇高遠的意境。13.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8 分 )更漏子 (* *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衿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1)根據(jù)你的判斷,這首詞屬于 (流派),這種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2分)(2)這首詞的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說明。(2分)答: (3)“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

21、情正苦?!笔鞘裁匆馑??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4分)答: 13 ( 8 分)(1)答:婉約(派)、溫庭筠(或柳永或李清照)(本詞作者是溫庭筠)(2分)(2)答:是一個容貌不整、整夜難眠、孤寂冷清、心有牽掛的思婦形象。(2分)(3)答: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2分)抒情特點: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正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2分)14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臺 城 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1)根據(jù)題材分類,這首詩是 詩。(2)“六朝如夢鳥空啼”中的“空”字與杜甫的“隔葉黃鸝空

22、好音”中的“空”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分析其中妙處。 (3)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答: 14(7分)(1)懷古(1分)(2)(3分)“空”在詩中指“徒然、白白地”。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只有鳥兒依舊在那里徒然嗚叫。著一“空”字,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昔盛今衰的傷感。(3)(3分)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臺城堤柳,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1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玉樓春 歐陽修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

23、夢又不成燈又燼。(1)歐陽修字永叔,號 ,是 朝代的文學家、史學家。(2分)(2)后人在評價歐陽修這首詞時認為,本詞在對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極具特色,“字字沉著,句句推進,如剝筍抽繭,逐層深入”。請問詩人在詞中著力渲染了怎樣的感情?又是怎樣逐層渲染這份感情的?(6分)答: 15.(1)醉翁 宋代(2分)(2)詩人在詞中著力渲染了妻子對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2分) 作者由分別-遠別-無音信-夜聞風竹-尋夢不成-燈又燼,自外及內、從現(xiàn)實到幻想又回到現(xiàn)實,使用“風吹竹”“燈又燼”借景抒情,一層層將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凄絕。(4分)16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劉克

24、莊風高浪快,萬里騎蟾背。曾識嫦娥真體態(tài),素面原無粉黛。 身游銀闕珠宮,俯看積氣濛濛。醉里偶搖桂樹,人間道是涼風。注:劉克莊(11871269),宇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1)清平樂是這首詞的_名。從這首詞的風格看,作者與我們讀過的作品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作者_同屬_流派。(3分)(2)這首詞主要是運用什么手法來描繪詞人“玩月”的?試簡要賞析這樣寫的好處。(6分)16.(9分)(1)清平樂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從這首詞的風格看,作者與我們讀過的作品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作者辛棄疾同屬豪放流派。(3分)(2)這首詞是用幻想(或:想象)的手法來描繪詞人“玩月”的。 (2分)這樣寫幻想豐

25、富奇特,夸張大膽,詞人突破現(xiàn)實的樊篙,竟然能夠騎蟾上天游玩月宮,天上搖桂樹人間吹涼風,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嫦娥洗盡鉛華,“素面原無粉黛”,詞人騎蟾、喝酒、搖樹,風流倜儻瀟灑;描繪的幻境壯闊輝煌,宮闕鋪銀嵌珠,云海滔滔翻騰,人間積氣濛濛;整首詞氣勢豪邁,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色彩。(4分) 高中語文答題公式(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26、(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三)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為

27、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

28、么,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xiàn)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夸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yōu)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tǒng)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

29、,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傊b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lián)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lián)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guī)范。附:易混術語區(qū)分(一)“方式、手法”的區(qū)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表現(xiàn)手法:起興、聯(lián)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

30、、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修辭: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二)“情”、“志”的區(qū)別在詩歌里,“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例如,宋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及對新事物的喜愛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笔且员逵駶嵉拿坊ǚ从匙约翰辉竿骱衔鄣钠焚|,屬于言

31、志。(三)“情”、“景”關系區(qū)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fā)現(xiàn)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四)描寫的角度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tài)、味?!靶巍?、“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tài)”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味”是觸覺角度。 答題舉例(06浦東新區(qū)模擬)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為題,以擬人化的手法鋪寫了眾多山的不同性情,賦予其以人的靈性:無論是南方的山

32、靈秀不失狂野,還是北方的山健壯而不失嫵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嚴而沉默總之,作者在對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風格的描述中筆意縱橫,令人飽覽山之情味,行文大氣而穩(wěn)重。回答2:同意。首先,運用了大量擬人、比喻等修辭格,把山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賦予豐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選材大氣,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個性,給讀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與人之關系升華作結,拓展了思考空間:大氣盡顯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學生升入高校服務的,而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設立難題,為難學生,它會為學生提供了舞臺和機會,所出的題應該能夠解答,但必須是有道理、有準備、有基礎的。 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

33、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人

34、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8表示目的關系,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籍吏民

35、,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技經肯綮之未嘗,

36、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2【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37、(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婀賯餍颍?(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 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

38、怎么辦”“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39、 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 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悔相道

40、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于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于)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乎:在)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吾嘗疑乎是。(乎:對。)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于) 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41、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4.【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zhàn))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

42、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shù))。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肅迎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