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傷仲永,到底是誰造就了神童的悲劇,馬來西亞華裔神童張世明,12歲從初中跳到美國大學一年級,15歲攻讀博士,博士畢業(yè)后,由于沒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壓力,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患上精神疾病,最終英年早逝,我國神童寧鉑,兩歲半能背誦幾十首詩詞,4歲時學會了400多漢字,13歲就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大學生。然而卻無法和社會、他人溝通,屢次單獨出走,最終丟掉大學講師職位,出家為僧。 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神童魏永康,2歲時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念書,13歲考上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然而,他卻中途肆業(yè)回家。他退學的原因很簡單:自己無法一個人去面對社會??粗裢瘋兊倪@些悲劇,
2、我不禁想問自己,到底是誰造就了神童的悲劇,到底這悲劇帶給了世人多少沉重的思考,1.讀熟課文,讀準字音,讀準文言語句中的停頓。 2.積累文言詞匯,在理解的基礎上翻譯課文。 3.領會文中蘊含的道理,學習目標,一、作家作品簡介 1、作者簡介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集等,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2、題解,本文用“傷”字點出作者的寫作意圖。 “傷”是哀傷、嘆惜的意思,是作者對人才毀滅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對人才摧殘
3、的譴責,3、背景資料,本文選自臨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時代寫的一篇隨筆。文中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變化的故事,告誡人們:一個人不論先天條件多么優(yōu)越,如果自恃聰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堅持自學,不僅難以長進,就連后來的聰明也保不住,二、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隸( ) 謁( ) 邑(,稱( ) 泯( ) 矣(,焉( ) 扳(,l,y,y,chn,mn,y,yn,pn,三、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7、余聞之也/久
4、 8、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才藝展示,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掌 握節(jié)奏,把握語氣,1、其文理皆有可觀者,2、父利其然也,3、不能稱前時之聞,4、泯然眾人矣,憤怒語氣,驚嘆語氣,遺憾語氣,痛心語氣,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讀語氣,朗讀檢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
5、,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傷 仲 永王安石,給,不曾,從來沒有,索要,對感到驚異,他,立即,馬上,這,那,指代文具,寫,作,寫,用,作為,主旨,看,文采,此,這,立刻,馬上,完成,思想,都,認為驚異,這件事,紛紛,把當成賓客,有的人,用,拿,求,索取,它,認為有利,這樣,每天,牽,拉,到處,拜訪,對,到,鄉(xiāng)人,讓,學習,我,聽說,這件事,跟從,回,他,在,讓,符合,助詞“的,名聲,回家,再一次,消失,這件事,的樣子,一般的人,隸屬,附屬,四、注意下列實詞的理解,1傷仲永 2世隸耕 3養(yǎng)父母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5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6或以錢幣乞之 7邑人奇之 8從先還家 9前時之聞 10泯然眾人矣
6、11卒之為眾人 12如此之賢也 13且為眾人 14固眾人,傷: 哀傷、嘆惜,隸: 屬于,養(yǎng):贍養(yǎng),立就: 立刻完成,一鄉(xiāng): 全鄉(xiāng),或: 有的人,邑人:同縣的人,從: 跟從,聞:聽到的名聲,泯然: 完全,卒: 最終 眾:普通,賢: (有)才能,且: 尚且,固: 本來,五、需要理解活用的字詞,2、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3、邑人奇之,4、稍稍賓客其父,5、父利其然也,1、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為動詞,寫,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奇:形容詞作動詞,對感到驚奇,賓客:名詞作動詞,把當賓客對待,利:名詞作動詞,認為有利,六、理解下列句式 “不使學” “還自揚州” “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
7、)學”:不讓(仲永)學習,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從揚州回家,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于)天”:從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賦予的,翻譯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
8、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泯然眾人矣。,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
9、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參考譯文,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種田為業(yè)。仲
10、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給全鄉(xiāng)的秀才看了。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的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完全
11、同平常人一樣了。,王先生說:仲永通達聰慧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常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比較下面各組加點詞的用法,之 于 然,余聞之也久(,借旁近與之(,不能稱前時之聞(,定華、王之優(yōu)劣(,何以謂之“文也”(,是以謂之“文也”(,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或以錢幣乞之(,環(huán)謁于邑人(,于舅家見之(,何有于我哉(,余聞之也久(,奇聞趣事(,稱前時之聞(,父利其然也(,泯然眾人矣(,自是指
12、物作詩立就(,并自為其名(,這個故事,代詞,他,助詞,的,助詞,的,憑借,因為,根據(jù),用,拿,對于,到,在,聽說,名聲,事件,的樣子,這樣,從,自己,以,聞,自,父異焉(,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比較下面著色的字詞的古義和今義,或以錢幣乞之 古義: 今義,泯然眾人矣 古義: 今義,本所以疑 古義: 今義,寧可以急相棄邪 古義: 今義,詞類活用(意動用法,不恥下問(,有的,有的人,表示選擇的關聯(lián)詞,一般的人,許多人,的原因,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可以因為,表示肯定的能愿動詞,對感到驚異,認為有利,把當成賓客對待,認為不尋常,認為羞恥,結合課文內容思考: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
13、幾個階 段? 2.方仲永最后變得“泯然眾人”的 原因是什么?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道理,小組討論交流,兩分鐘后回答,第一段為什么特別交代方仲永“世隸耕” ,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分析本文,第一階段 幼年作詩表現(xiàn)出非凡的才華與天賦。 第二階段 十二三歲時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階段 寫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滅,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三個階段,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xiàn)在哪里?在課文中找出原句,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即書詩四句”;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3、寫仲永最終淪為平庸,又是以“聞”的形式,見聞結合,使
14、敘事顯得真實可信,2、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是以“見”的形式,這三個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1、寫仲永少時天資聰明,是以“聞”的形式,1、課文詳寫第一階段。鋪陳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貪利導致他才能衰退,2、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其淪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這樣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傷”這一 主題,這三個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那么仲永為什么會“泯然眾人矣”? 我們一起來分析吧,明確: “世隸耕”,點明了其家庭背景,也暗示造成他悲劇的深層原因,2) 知道仲永才華出眾時,父親是怎樣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
15、是怎樣的一個人,明確: 父親是“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是貪圖小利,目光短淺,愚昧無知,1) 仲永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獨到的見解嗎,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 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作者對此是什么態(tài)度,哀傷、惋惜,試分析“傷”的具體內涵是什么,1、因仲永的悲劇而“傷”,幼時天資過人,最終卻“泯然眾人,2、“傷”社會上如仲永之父貪財短視的可悲之輩,3、“傷”邑人聞聽盛名趨之若鶩的不良心態(tài),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遠意味,課文的兩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 重點在哪一部分,明確:本文采用了借
16、事說理的寫法,第一部分敘事,第二部分說理,兩部分是證明和被證明的關系。重點是在第二部分的議論,最后一段作者講了什么道理,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強調后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一是說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與后文“泯然眾人矣”形成強烈對比。 二是點明“泯然眾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說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余聞之也久”這句話在本文敘事中有什么作用,本文敘事采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第一段是“聞”,第二段是先“見”后“聞”。 這種見聞錄的
17、方式給人以真切真實之感,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作者所說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資;“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認為,二者之間,后者更為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至關重要的,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愚昧無知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因素是三個字,不使學,歸納本文主題,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什么是天才?怎樣成為天才?請搜集關于天才的名言,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魯迅 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魯迅未有天才之
18、前,擴展遷移,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學習!學習! 高爾基,飯可以一日不吃, 覺可以一日不睡, 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毛澤東,贈 言,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歌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愛迪生,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因于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罷了。 愛因斯坦,贈 言,自寫格言比賽:天才就是(請你續(xù)寫,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勁 天才就是入謎 天才就是長久的忍耐,未嘗識書具(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即書詩四句(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余聞之也久(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從先人還家( )不能稱前時之聞( ) 或以錢幣乞之( )世隸耕( ) 曰“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泄爆輕質墻體施工方案
- 真空電加熱鍋爐施工方案
- 衢州籃球場圍網(wǎng)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文化旅游投標保密協(xié)議模板3篇
- 物業(yè)水井房拆除方案
- 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fā)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 退款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戶外場地租賃合同范本
- 汛期管道施工方案
- 辦公樓項目勞務分包合同
- 三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玩具有害物質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2024年河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GB/T 44351-2024退化林修復技術規(guī)程
- 《軟件培訓講義》課件
- 行政單位閑置資產清查盤活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