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勘察驗槽_第1頁
地基勘察驗槽_第2頁
地基勘察驗槽_第3頁
地基勘察驗槽_第4頁
地基勘察驗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地基勘察、驗槽,7.1 巖土工程勘察階段與勘察等級,一、地基勘察的內容 查明場地與地基的穩(wěn)定性問題。 查明場地的地層類別、成分、厚度和坡度變化等,特別是基礎下持力層和下臥層的工程地質性質應著重進行分析研究。 查明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 提供滿足設計、施工所需的土的物理性質指標和力學性質指標等。 確定地基承裁力,預估地基沉降尤其應當注意的是不均勻沉降,并提出地基和基礎設計方案的建議,勘察工作,根據(jù)工業(yè)與民用建筑設計階段,二、勘察階段的劃分,選址勘察 對擬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作出評價。 選址時,宜避開下列地段: 不良地質現(xiàn)象發(fā)育且對場地穩(wěn)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潛在威脅的; 地基土性質嚴重不良地段

2、; 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洪水或地下水對建筑場地有嚴重不良影響地段,初步勘察 對建筑地段的穩(wěn)定性作出巖土工程評價。 初步勘察要求為: 查明地層、構造、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埋藏條件以及凍結深度; 查明場地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成因、分布、對場地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發(fā)展趨勢; 對抗震設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場地,應判定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 初步勘察,尚應調查地下水類型、補給和排泄條件,實測地下水位,并初步確定其變化幅度及判別地下水對基礎的影響,詳細勘察 主要任務是對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詳細的巖土勘察資料和設計所需的巖土技術參數(shù);對建筑地基應作出工程分析評價,并應對基礎設計、地基處理、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防治

3、等提出方案、論證和建議。 施工勘察 配合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巖土技術問題進行勘察工作。 當場地較小且無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階段。建筑物位置確定且場地或其附近已有勘察資料,可直接進行詳細勘察,二、巖土工程勘察等級 根據(jù)工程重要性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可按下列條件劃分巖土工程勘察等級。 甲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中,有一項或多項為一級; 乙級除勘察等級為甲級和丙級以外的勘察項目; 丙級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 注:建筑在巖質地基上的一級工程,當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時,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可定為乙級,7.2 地基

4、勘察方法,一、詳細堪查階段的任務 主要應進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qū)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guī)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2 查明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fā)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3 查明建筑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wěn)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4 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shù),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7 在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提供場地土的標準

5、凍結深度;8 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二、勘探點的布置及深度 勘探點布置 勘探點宜按建筑物周邊線和角點布置,對無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圍布置; 重大設備基礎應單獨布置勘探點,重大的動力機器基礎和高聳構筑物,勘探點不宜少于3 個; 詳細勘察的單棟高層建筑勘探點的布置,應滿足對地基均勻性評價的要求,且不應少于4 個;對密集的高層建筑群,勘探點可適當減少,但每棟建筑物至少應有1 個控制性勘探點,勘探點深度 勘探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勘探孔深度應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層,當基礎底面寬度不大于5m 時,勘探孔的深度對條形基礎不應小于基礎底面寬度的3 倍,對單獨柱基不

6、應小于1.5 倍,且不應小于5m; 對高層建筑和需作變形計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應超過地基變形計算深度;高層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應達到基底下0.51.0 倍的基礎寬度,并深入穩(wěn)定分布的地層,地基變形計算深度,對中、低壓縮性土可取附加壓力等于上覆土層有效自重壓力20%的深度;對于高壓縮性土層可取附加壓力等于上覆土層有效自重壓力10%的深度; 建筑總平面內的裙房或僅有地下室部分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適當減小,但應深入穩(wěn)定分布地層,且根據(jù)荷載和土質條件不宜少于基底下0.51.0 倍基礎寬度; 大型設備基礎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礎底面寬度的2 倍,詳細勘察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1

7、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的勘探點數(shù)量,應根據(jù)地層結構、地基土的均勻性和設計要求確定,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每棟不應少于3 個;2 每個場地每一主要土層的原狀土試樣或原位測試數(shù)據(jù)不應少于6 件(組);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層內,對厚度大于0.5m 的夾層或透鏡體,應采取土試樣或進行原位測試;4 當土層性質不均勻時,應增加取土數(shù)量或原位測試工作量,巖土試樣的采取,不擾動土的原位應力狀態(tài)雖然發(fā)生變化,但土的結構、密度和含水量變化很小,能滿足室內試驗的各項要求。 、級土試樣應妥善密封,防止?jié)穸茸兓?,嚴防曝曬或冰凍。在運輸中應避免振動,保存時間不宜超過三周。對易于振動液化和水分離析的土試樣宜就近進

8、行試驗,三、地基勘察方法 鉆探,井探、坑(槽)探 探井、探槽主要是人力開挖(需注意下井人員安全),也有用機械開挖。一般圓形直徑為0.81.0m,矩形探井可采用0.8m1.2m。坑探深度淺,一般不超過34m。探井深度超過地下水埋深時,應有排水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 作為鉆探的先行手段,了解隱蔽的地質界線、界面或異常點; 在鉆孔之間增加地球物理勘探點,為鉆探成果的內插、外推提供依據(jù); 作為原位測試手段,測定巖土體的波速、動彈性模量、動剪切模量、卓越周期、電阻率、放射性輻射參數(shù)、土對金屬的腐蝕性等,原位測試 是在巖土原來所處的位置上,基本保持其天然結構、天然含水量及天然應力狀態(tài)下進行測試的技術。它與室

9、內試驗是相輔相成、取長補短的。 常用的原位測試方法主要有:載荷試驗、動力觸探試驗、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旁壓試驗、現(xiàn)場剪切試驗、波速試驗等,靜力觸探 是通過靜壓力將一個內部裝有傳感器的觸探頭以勻速壓入土中,由于地層中各種土的軟硬不同,探頭所受阻力自然也不一樣,傳感器將這種大小不同的貫入阻力通過電信號輸入到電子測量儀中,測試時可由靜力觸探自動記錄儀繪制出深度與阻力的關系曲線。 根據(jù)靜力觸探資料可間接地按地區(qū)性的經驗關系推定土的承載力、壓縮性指標和樁承載力計算指標等。 靜力觸探試驗適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層。尤其是對地層變化較大的復雜場地以及不易取得原狀土樣的飽和砂土和高靈

10、敏度軟粘土地層的勘察。靜探不能直接識別土層,而且對碎石類土和較密實的砂土層難以貫入,所以必須與鉆探配合才能完成工程地質勘察任務,動力觸探 是利用一定的錘擊能量,將一定型式的探頭貫入土中,并記錄貫入一定深度所需的錘擊次數(shù),以此判斷土的性質,標準貫入試驗(SPT) 主要適用于砂土、粉土及一般粘性土。其設備主要由標準貫入器、觸探桿和穿心錘三部分組成。觸探桿一般采用直徑為42mm的鉆桿,穿心錘重63.5kg。 根據(jù)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并結合地區(qū)經驗可以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并對砂土的密實度、粘性土的稠度以及砂土、粉土的液化勢等作出評價,圓錐動力觸探 根據(jù)錘擊能量將圓錘動力觸探分為輕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種,其中

11、輕型圓錐動力觸探應用較多,試驗設備主要由探頭、觸揉桿、穿心錘三部分組成。 根據(jù)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指標,并結合地區(qū)經驗,可以判定不同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利用輕型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可以確定粘性土與素填土的承載力標準值以及判定砂土的密實度;采用重型動力觸探的錘擊數(shù)可以確定砂土、碎石土的孔隙比和砂土的密實度,還可以確定地基土承載力以及單樁承載力標準值;采用超重型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可以來確定各類砂土和碎石土的承載力等,勘察報告的編制 地基勘察成果報告的內容,應根據(jù)任務要求,勘察階段、地質條件、工程特點等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 擬建工程概述:包括委托單位、場地位置、工程簡介,以往的勘察工作及已有資料等。

12、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 場地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地質構造、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類型特征、發(fā)展預測及對工程的影響。 場地地層分布、巖性描述和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7.3 地基勘察報告,根據(jù)各項巖土性質指標的測試成果,并結合地區(qū)經驗,提出地基土承載力標準值、壓縮模量建議值。 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與評價。包括與地基土有關的氣象和水文條件、地下水的類型、埋深、補給、滲流和排泄條件、水位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環(huán)境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 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評價。 提出地基基礎方案、不良地質現(xiàn)象論證方案、開挖和邊坡加固方案等。 提出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發(fā)生的地基工程問題及監(jiān)控、預測措施的建議。 地基勘察成果表及所

13、附圖件,報告中應附的圖表種類,應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而定常用的圖表有: 勘探點平面布置點; 工程地質柱狀圖; 工程地質剖面圖; 原位測試成果表; 室內試驗成果表等,某科技園3號標準廠房的地基勘察報告 A 勘察的任務、要求及工作概況 根據(jù)勘察任務書,按照淺基礎和樁基礎設計、施工的要求進行一次性詳細勘察??辈旃ぷ髯阅暝氯臻_始,至月日完成,計完成勘察工作量。 B 場地描述 本場地位于市區(qū)亭西北約1000m?,F(xiàn)為農田,地勢平坦、地面標高為5.6m左右。小平原總體上屬溺谷相沉積,本場地由于受近期湖湖相沉積影響,鉆探揭示的上部覆蓋層層位變化較大,層層起伏顯著,。 C 地層分布 鉆探揭示的主要地層自上而下分為

14、六層: 第一層粘土層:層頂0.30.5m為耕植土,灰黑色,其下為灰黃色粘土,層厚約2m。粘土天的然含水量一般在35左右,呈可塑狀、飽和,第二層淤泥:呈深灰色,層厚4.910.8m。含腐植物和有機質,局部具有薄粉砂層理。天然含水量均在50以上,呈流塑狀、飽和。 第三層粉質粘土:灰綠或灰黃色。頂板埋深6.712.8m 、層厚2.28.2m,層位欠穩(wěn)定。層中多見薄粉砂層理、呈片狀結構。天然含水量變化在28.339,多呈可塑狀、飽和。 第四層含泥粉砂:灰黃色至淺灰色。頂板埋探13.517.2m ,層厚4.57.9m 。含泥量變化在1040之間,平均為25。平均標貫擊數(shù)N12,呈稍密狀態(tài)。 第五層淤泥質

15、土:深灰或灰褐色。頂板埋深19.222.8m,層厚11.919.3m。本層上部多見薄粉砂層理,局部含腐植物,在Z8孔出現(xiàn)厚達3.0m的含泥細砂透鏡體。天然含水量變化在4151之間,多呈流塑狀,局部為軟塑,第六層礫砂:淺灰至灰白色。頂板埋深3438.2m ,各鉆孔均末鉆穿該層,最大揭示厚度為8m。本層上部含泥量約10,往深處漸減。平均標貫擊數(shù)N31,呈中密或密實狀態(tài)。 D 地下水情況 本場區(qū)潛水位高程為3.8m,略受季節(jié)的影響,但變化不大。根據(jù)該場區(qū)原有瀾試資料,地下水無腐蝕性。 E 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 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詳見土工試驗成果表,F 地基基礎設計建議 根據(jù)3號標準廠房的建筑物情況及地

16、基條件,以粉質粘土與含泥粉砂層作為樁基持力層,選用沉管灌注樁或靜壓樁是適宜的。以礫砂作為樁端持力層,選用長預制樁或沖鉆孔灌注校對建筑物的安全是有利的,但基礎造價將明顯提高,因而似乎是不可取的。此外,對淤泥層采用探層攪拌處理后的淺基礎方案似也值得考慮。實行這一方案時,攪拌樁端部應深入粉質粘土層一定深度。 G 附表、附圖 附表:土工試驗成果總表(略); 原位測試成果總表(略)。 附圖:場地位置示意圖及鉆孔平面布置圖。 工程地質剖面圖,7.4 驗槽,一、驗槽的目的和內容 檢驗勘察報告所提供的地質條件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對異常情況,提出處理措施。 驗槽前作釬探,校核開挖平面位置,檢查釬探記錄,檢驗持力層土質,研究地基基礎方案是否需要修改,二、驗槽方法 觀察驗槽 注意柱基、墻角、承重墻下受力較大部位,觀察地基土的結構、孔隙、濕度等。 夯、拍驗槽 采用木夯/蛙式打夯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