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普課文教學例談_第1頁
小學科普課文教學例談_第2頁
小學科普課文教學例談_第3頁
小學科普課文教學例談_第4頁
小學科普課文教學例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科普課文教學例談廣漢市七一學校李忠富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不少常識性課文和科學小品文。這類科普課文包羅了動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現(xiàn)代高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識,內(nèi)容極為廣泛。這類課文大多采用說明文的形式, 也有不少采用詩歌、 童話、故事等文學樣式,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或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來傳授科學知識。應該怎樣教學這類課文呢?這類課教學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藝術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習科普文成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比較、制作等實踐能力的場所,讓他們樂于自行探究,增長才干。一、讓學生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都很喜歡常識性課文,原因是這類課的許多內(nèi)容

2、不僅是他們感興趣的,而且是能直接感知和動手實踐的。巴甫洛夫認為:一個人的認識活動及其認識興趣的生理基礎就是定向探究反射,這是進一步發(fā)現(xiàn)的基礎。好奇、好動、好探究、充滿幻想是孩子們的天性,實踐活動的教學正是迎合了兒童的這一身心特征。 在實踐過程中,孩子們的好奇心、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奇思異想會象泉水一樣噴涌出來,渴望知識,對未知事物的探索, 達到了刨根深究的程度。 薩其曼說過:“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好奇的傾向,這種自發(fā)的傾向會促使人們面對陌生的現(xiàn)象時盡力找出其發(fā)生的原因。 ”比如有的學生就種過爬山虎, 教師在上爬山虎的腳一課,就可以讓學生把爬山虎帶到課堂上來,分小組用放大鏡進行觀察,讓學生

3、自己去觀察爬山虎的葉和腳等特點。此時,他們就會想去搞個明白,為什么“爬山虎”會有這樣的腳,與它的生存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又可強化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二、讓學生感悟把握語言的生動性教學這類課文,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我們首先要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語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獲得科學知識,發(fā)展他們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情感和態(tài)度。常識性課文的語言一般都非常清楚明白,嚴密周到,遣詞造句準確傳神,所以教學時,要把正確理解課文中科學術語,感悟課文語言之精妙,學習作者靈活多樣的說明方式,生動的敘述和形象的描寫方法為主要目標。如鯨這篇

4、課文語言組織很有條理,且十分嚴密。鯨的形體變化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海洋生活環(huán)境,鯨的種類不同,所以生活習性各異,老師教學時,應緊緊抓住這些句子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準確。三、讓學生觀察強化教學的直觀性語文常識性課文教學中對某些事物和概念的學習,如果單從課文的語句中去理解、領會是很不夠的。學生往往死記硬背、一知半解,通過學生實踐,讓學生親自動手,加強了學生對事物和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在開展觀察和實驗活動中,我盡量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并用,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聽一聽、聞一聞、甚至嘗一嘗。心理學家沙爾達科夫的運用不同種感官重現(xiàn)圖片的實驗證實了多種感官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大腦皮層的分析

5、,綜合活動的功能,增強觀察和實驗的效果。如我是什么一課,對水的認識,我先請學生用眼看、鼻聞、手摸,去感受水的特點,再用實驗看看“雨”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在玻璃水杯中裝半杯熱水, 蓋上杯蓋,等一會兒就能看見杯蓋上形成了 “雨”。通過以上一系列活動,提高了學生大腦皮層綜合活動的功能,把各個神經(jīng)元輸送來的信息, 聯(lián)接起來,就更容易理解課文了。 看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干”是有深刻道理的。四、讓學生動手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在智力結構的五個要素中,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都是屬于認識范疇,而操作能力是屬于實踐的范疇。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轉化物質力量的憑借。人們在研究問題時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6、與創(chuàng)造性想象是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要把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轉化為實際的物質成果,必須通過操作能力來實現(xiàn)。只有認識能力,而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科學創(chuàng)造難以成功。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則更需要手腦并用的人才。操作能力已是人類改造自然、改革社會的一種重要因素。實踐活動的開展,正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實踐操作,孩子們可以逐步養(yǎng)成手腦并用的習慣。因為動腦時可以不動手,而動手時必須動腦,多做操作,更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的頭腦里會冒出許許多多的奇思異想,想象力會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如回聲一課,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回聲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 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

7、因此,課前教師就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學生可結合簡單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表達自己對回聲的認識。課中,啟發(fā)小組合作讀書,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這是回聲的?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誰來做一做這個實驗?從青蛙媽媽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課后讓學生回家后用臉盆做一個實驗,觀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蕩回來的樣子。鼓勵學生“考老師”,茅以升專門設計的“考老師”教學法,我也曾試過,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們很感動,并掀起過讀書求知的熱潮。五、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認知文中事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備越來越多地進入學校。這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媒體以視、 聽兩個渠道同時傳

8、播信息, 而且圖象清晰、聲音逼真、色彩艷麗,感染力強,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钴S課堂氣氛。常識性課文一般都是作者在觀察事物的基礎上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沒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是很難接受這些知識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應充分利用形象直觀的手段,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地認識客觀事物。如花鐘一課,課文按照“歸納現(xiàn)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文中列舉的午時花等九種花學生不一定都見過它的開放過程,學生是很想看一看的,也很想認識的,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把這九種花設置成“花鐘”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花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新型玻璃這篇課文,對于“夾絲網(wǎng)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學生都比較陌生。 所以在教學時如果教師能提供幫助, 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對它們有所認識后,學生對其特點和作用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培養(yǎng)小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還有很多, 除了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