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_第1頁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_第2頁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_第3頁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_第4頁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課程作業(yè)(一)論語與三生教育 -從X中學“讀儒家經(jīng)典,悟三生教育”活動談起 學院:教育管理 專業(yè):教育管理2008級 學號:08420101009 姓名: 李超超2011年1月論語與三生教育 -從西山區(qū)實驗中學“讀儒家經(jīng)典,悟三生教育”活動談起【摘要】任何一部經(jīng)典從不同角度去探究都可以獲得不同的感受,論語亦是如此。它在幫助人修身治國的同時,還蘊涵了十分豐富的教學思想,它簡明扼要的言語與三生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其中包括對受教育者教學目的的一致性、以及教育理念中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存、生活能力的重視等等。西山區(qū)實驗中學從2009年開始的“讀儒家經(jīng)典,悟三生教育”活動,抓住了論語與三生

2、教育的切合點,從具體的文本出發(fā),由讀書,而到做人,教學生正真的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對教育本真的追求?!娟P鍵詞】論語;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人的全面發(fā)展在2008年秋季學期開學,“三生教育”在云南省各級學校實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為核心內(nèi)容的“三生教育”旨在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礎,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標,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努力構建現(xiàn)代教育價值體系過程形成的新思路、新途徑。西山區(qū)實驗中學從2009年開始的“讀儒家經(jīng)典,悟三

3、生教育”活動,抓住了論語與三生教育的切合點-對受教育者教學目的的一致性、以及教育理念中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存、生活能力的重視等等,從具體的文本出發(fā),由讀書,而到做人,教學生正真的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對教育本真的追求。論語作為不朽的儒家經(jīng)典,在三生教育中也可以發(fā)揮它的特殊作用。雖然它篇幅不過二十七篇,字數(shù)僅僅一萬一千多,卻包含著說不盡的奧妙。它可以用來修身,從古至今論語塑造了無數(shù)個人格模范;它可以用來資政,宋代名臣趙普曾用半部論語來治天下;作為孔子實踐教育理念的記錄,它更有資于教育教學,它是傳統(tǒng)社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它的教育思想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我

4、們開展的三生教育也有著極大的啟示作用。一、共同的目標培養(yǎng)“人”論語一書,是孔子實踐教育理念的記錄。它并不抽象談論義理,而是從實人實事出發(fā),寓義理于實人對實事的具體應對判斷和抉擇中。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日常生活中指點宇宙人生的大關節(jié)。根本目的,不是傳授一般知識,而是通過對具體事情、具體處境的點撥,使學生得以通過日常立身處世的種種行為,人格境界得到提升,成己成物,達于大道?!熬硬黄鳌保ㄕ撜Z為政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僅僅具有一才一藝就行)。君子謀道不謀食(衛(wèi)靈公三十二),學不是一個純粹的知識活動,而就是人生的實踐活動。學習的過程就是人生完善的過程?!靶杏杏嗔?,則以學文”(學而六)。在傳統(tǒng)教育的

5、語境中,論語所教是一個人(仁)字,學者所學,也在這個人(仁)字。學習的目的是變化氣質(zhì),成就人生。故程子說:“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三生教育是以人為主體的教真育愛的社會活動過程。是人對人的主體間的知識傳授、生命本質(zhì)領悟、意志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文明傳承的活動過程。教育的最終價值是使人成其為“人”,使人有全面教養(yǎng),使人能全面發(fā)展,淳民強國,使人類走向幸福。 “三生教育”自覺融入到每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實踐了教育的本質(zhì),體現(xiàn)了教育的價值。實施“三生教育”,體現(xiàn)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實踐著素質(zhì)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論語和三生教育強

6、調(diào)的都是對社會成員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對學生情操的陶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強調(diào)技能,把人作為器具來培養(yǎng),注重道德修養(yǎng)、人格培養(yǎng),從而使受教育者成為社會傳承的延續(xù)者和合格的社會公民。著眼于人本身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關心人格的培養(yǎng)與完善,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知識全面,有道德理想和判斷能力,有人文教養(yǎng)和關懷。對未來有憧憬,對人類偉大的過去也有興趣。論語和三生教育擔當了“人格的塑造者,價值的批評者和文化的守衛(wèi)者”的責任的。二、珍視生命“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當子路問服侍鬼神的方法時,孔子說“活人還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死人?”子路又說:“我大膽地

7、請問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說:“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清楚,怎么能夠懂得死?”)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也就是說比“知死”更重要的是“知生”,孔子倡導的就是“知生”的教育,即去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自我在社會中的價值??鬃釉唬骸案改冈?,不遠游,游必有方?!保ㄕ撜Z里仁意思是說,父母在世的時候,不出遠門去求學、做官,萬一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在這里,孔子所著重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不遠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對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盡為人子女的孝道。這里的在家或不遠游可以有多重意義:或是以農(nóng)耕贍養(yǎng)父母,或是照顧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遠游而擔

8、心,等等。如果子女出遠門而又沒有一定的去處,那么父母的牽掛之情勢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別強調(diào)“游必有方”。其重點是對父母盡責,使對給與自己生命的父母的孝道,是對生命的敬意。同時,他還認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保ㄕ撜Z泰伯)強調(diào)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以及重視學習者主體性參與的教學活動,體現(xiàn)著對個體的發(fā)現(xiàn)與尊重,強化了個體的自我主體精神和價值意識,增強了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和對自我人生實現(xiàn)的期待。作為一個教育者來說,首先要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教育學生,讓他們在生命歷程中發(fā)揮生命該有的作用。一個人只有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才會珍惜自己,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如果被教育者明白了生命存

9、在的價值,懂得去關心他人,隨時散發(fā)著善的力量,這樣的生命教育才是成功的,因為這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善的循環(huán),社會才會走向良性發(fā)展。教真理、學真知、做真人、行真事,愛自己、愛他人、愛團體、愛民族、愛國家、愛黨、愛社會、愛自然,是教育的根本價值?!皭邸钡闹腔墼诮逃信囵B(yǎng),“真”的能量在教育中釋放。論語和生命教育都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fā)展生命,提升生命質(zhì)量,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fā)展規(guī)律,最終樹立

10、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fā)展。三、學會生存“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這是宋代理學津津樂道的“孔顏樂處”,它不是形而下的物質(zhì)享樂,而是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宇宙觀的生活層面體現(xiàn)。在論語中最能體現(xiàn)這種人生境界的是孔子所贊同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在這里,自然與人類之間的對立消除了,人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物我兩忘,天人一體??鬃诱f

11、“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仁者不僅“愛人”,而且熱愛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中得到無限樂趣。山水是自然界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與棲息地,對山水的熱愛充分體現(xiàn)了仁者的情懷??鬃犹岢氖亲詯酆蛺廴??!安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chǎn)生。然而,當利益沖突一旦出現(xiàn)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diào)的是忠和恕??鬃釉谡撜Z中曾兩次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體會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忠恕是實現(xiàn)

12、仁的具體方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tài)度待人,以恪盡職守的態(tài)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所有這些,如今已成為多數(shù)人立身處世的準則??偟膩砜?,論語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生存,人與人和諧相處,和諧不僅出于人的內(nèi)在情感需要,也出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這與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我們希望同感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huán)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guī)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fā)展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同時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

13、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fā)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論語和三生教育都注重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強調(diào)人要與自然和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四、懂得生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薄懊舳脤W,不恥下問?!?“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

14、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保ㄕ撜Z為政)孔子自己經(jīng)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說自己不是生下來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jīng)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論語中的這些句子,點出了我們在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品格:惜時、勤奮、謙虛、樂觀。這幾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應該以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多看到身邊的

15、人的優(yōu)點,抓緊時間,多向平凡的人學習。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yè)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

16、責任感,形成立足現(xiàn)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人不僅要活著,還要追求有質(zhì)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當然不同的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是對美好、對幸福、對快樂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認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美好、幸福和快樂,也有人認為簡單、樸實、平淡就是美好、幸福和快樂生活教育就是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學會與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同時我們不僅要適應生活,更要努力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學會

17、學習、樹立理想都是我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五、人的全面發(fā)展-知命 知禮 知言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保ㄕ撜Z堯曰)知命,知禮,知言,這三個境界在人生中的順序是倒著的:我們都是最先知言,在與人交談和讀書中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了解他人-了解什么是生活;但是知言還不夠,還不足以在社會上立足。還需要你懂得禮儀,能夠充分尊重他人,多一分尊重,就會少一分抱怨-學會生存;更高的一個層次是知命,知命就達到了孔子所說的君子的境界,他已經(jīng)建立了一個自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他內(nèi)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珍視生命。而我們?nèi)逃康氖鞘箤W生“知生理、調(diào)心理、守倫理、懂哲理、明

18、世理”,促進學生的主動、健康、全面發(fā)展,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落實到國民教育全過程。正如賞識教育專家大山在博客中指說,現(xiàn)在云南省教育廳實施的“三生教育”就是一種“完整的教育”,形成了“一條生命河”的教育:只有“珍愛生命”才能“好好生存”,只有“生存教育”才能提高“生活品質(zhì)”;要“珍愛生命”就必須“全接納”,接納生命中的如意與不如意;要“好好生存”也必須“全接納”,接納生存中的成功與困難;要“熱愛生活”也必須“全接納”,接納生活中的愉悅與痛苦。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開展“三生教育“事業(yè)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更是當代教育實踐的共同價值追求。以生命教育為前提和根本,以生存教育為基礎和關鍵,以生活教育為方向和目標的“三生教育”體系,有機地整合了現(xiàn)有教育資源,全方位地推動了傳統(tǒng)教育理念變革?!叭逃标P注人類發(fā)展面臨的普遍普遍問題,關注個體生命、生存、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