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人教版生物解題高效訓練 必修1 第1單元 第1講 走近細胞 含解析_第1頁
2014屆高三人教版生物解題高效訓練 必修1 第1單元 第1講 走近細胞 含解析_第2頁
2014屆高三人教版生物解題高效訓練 必修1 第1單元 第1講 走近細胞 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祝學子學業(yè)有成,取得好成績第一講走近細胞 課堂考點集訓考點一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與細胞學說1(2013鄭州四中調研)有關“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a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不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因為它們不能完成生命活動b一個病毒不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因為病毒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c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而多細胞生物中的一個細胞不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d一個細菌屬于生命系統(tǒng)中的細胞、個體結構層次,同時也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結構層次解析:選c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和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單細胞生物既屬于生命系統(tǒng)中的細胞、個體結構層次,同時又參與構成

2、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結構層次;生命系統(tǒng)的判定依據是能否獨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因此分子、原子、病毒不是生命系統(tǒng); 多細胞生物屬個體層次,其一個細胞也能完成相應的生命活動,是生命系統(tǒng)中的細胞層次。2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經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fā)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發(fā)現細胞并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認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d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由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解析:選c細胞的發(fā)現者是英國科學家虎克;細胞學說是針對動物和植物而言的,認為一切動植物

3、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細胞學說使人們認識到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共同的結構基礎,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研究進入細胞水平.考點二細胞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3在光學顯微鏡下鑒定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所屬類群,不能作為鑒定依據的結構是()a有無成形的細胞核b有無核糖體c有無葉綠體 d有無細胞壁解析:選b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無成形的細胞核,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qū)別是動物細胞無葉綠體和細胞壁。核糖體是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都具有的.4細胞的統(tǒng)一性體現在()一切生物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組成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等真核細胞細胞核內有染色體(質),原核細胞無染色體(質),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dn

4、a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多種多樣a bc d解析:選b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dna,而表現了細胞的多樣性,不符合題意。是錯誤的,病毒無細胞結構.考點三顯微鏡的使用5.如圖是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如果顯微鏡上安置的兩個物鏡標有40和10,目鏡標有10,那么根據圖中物鏡的安放狀態(tài),所觀察到的物像_(填“長度“面積”或“體積”)是物體的_倍。(2)下面是某同學觀察某動物細胞顯微結構的操作步驟:制臨時裝片:取一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將該動物組織細胞置于水滴中,蓋上蓋玻片;用左眼注視目鏡視野; 轉動粗準焦螺旋調至看到物像;轉動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清晰。該操作程序不完整

5、,請作補充說明_.上述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錯誤是_,正確的應是_。(3)當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該同學觀察到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組織細胞數為_個。(4)假設一個理想的物像,位于視野右下方.為了便于高倍(40)觀察,他應向_移動載玻片,再轉換高倍鏡。(5)大部分動植物體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要經過特殊處理,如將標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綿、洋蔥表皮等材料卻可以直接做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主要是因為它們a是單個或單層細胞 b都帶有特殊的顏色c是無色透明的 d是活的細胞解析:(1)根據圖示,對準通光孔的物鏡較

6、短,應是10的物鏡,因此放大倍數為1010100倍。(2)顯微鏡的調焦操作不完整,應為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用左眼注視目鏡視野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上升鏡筒至看到物像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置于清水中會吸水脹破,影響觀察。(3)在放大100倍時,設視野中圓直徑為d,則面積s(d/2)2,此時視野中有64個細胞;當放大400倍時,圓的直徑相當于原來的1/4,則圓面積s(d/8)2,即為原來的1/16,故看到的細胞數目為64/164個。(4)因為顯微鏡成倒立的像,所以物像偏向哪個方向,裝片應向相同的方向移動。(5)酵母菌為單個細胞,水綿和洋蔥表皮為單層細胞,因此可以直接做成裝片

7、.答案:(1)長度100(2)顯微鏡的調焦操作不完整,應為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上升鏡筒至看到物像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相應濃度的生理鹽水(3)4(4)右下方(5)a課下綜合檢測一、選擇題1細胞可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比較的描述錯誤的是()a兩類細胞中8種核苷酸都含有c、h、o、n、pb兩類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c遺傳物質載體都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原核細胞都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解析:選c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含有dna和rna,共有8種核苷酸,含c、h、o、n和p;蛋白質的合成場所都是核糖體; 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裸露的

8、環(huán)狀dna分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2(2013長沙模擬)藍藻和綠藻都是單細胞生物,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它們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都屬于自養(yǎng)型b它們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它們產生atp的場所不完全相同d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上它們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解析:選b選項a,藍藻和綠藻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它們都屬于自養(yǎng)型.選項b,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但綠藻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細胞核.選項c,綠藻的線粒體中可以產生atp,但藍藻沒有線粒體.選項d,藍藻和綠藻都是單細胞生物,因此,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上它們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

9、體層次。32012年12月1日是第25個“世界艾滋病日”,其活動主題“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關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體內只有一種細胞器,所以其營寄生生活c獲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營養(yǎng)物質齊全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dhiv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等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解析:選d艾滋病病毒(hiv)不具有細胞結構,不是單細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因而沒有細胞器;病毒營寄生生活,因而培養(yǎng)病毒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含有寄主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艾滋病病毒作為一種生物,可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10、、生物圈等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4(2013鄭州三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有關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藍藻、霉菌、水綿的細胞都含有核糖體,遺傳物質都是dnab人和動物細胞在無氧條件下也能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并產生二氧化碳,但不產生水c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無線粒體的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d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和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解析:選a藍藻、霉菌、水綿均為細胞型生物,細胞內均含有核糖體,遺傳物質均為dna;人和動物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不能產生co2;沒有線粒體的細胞如硝化細菌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5(2013豫北五校檢測)

11、“超級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有許多變種,其中pvl是毒性較強的一個變種。該變種繁殖速度驚人,一個pvl病菌能在24小時內繁殖成1 700萬個。下列有關“超級病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超級病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bmrsa的遺傳物質是rna,變異快,所以有很多變種cmrsa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不存在染色體的變化d該“超級病菌”合成蛋白質時,轉錄發(fā)生在細胞核內,翻譯發(fā)生在核糖體上解析:選c由題干信息可知,“超級病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除核糖體外,沒有其他的細胞器,也沒有細胞核和染色體。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6現有兩種細胞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12、:特征細胞壁核糖體核膜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細胞有有無有有細胞有有有無有從表中給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是原核細胞,可能是硝化細菌b細胞是真核細胞,但不可能是植物細胞c細胞在化石記錄中出現的時間比細胞要晚d兩種細胞的細胞壁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解析:選c由核膜的有無可判斷細胞是原核細胞,細胞是真核細胞。在化石記錄中真核細胞比原核細胞出現晚。硝化細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不同.7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病毒是一類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b藍藻細胞具有細胞核且dna分子呈環(huán)狀c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相同d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都具有流動性解析:選d病毒

13、沒有細胞結構;藍藻細胞為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人體內進行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而神經細胞、肌肉細胞等高度分化的細胞沒有細胞周期;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的結構類似,組成膜的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是可以運動的,即具有一定的流動性。8(2013安徽名校模擬)下列有關“菌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b硝化細菌無染色體,故不能產生可遺傳變異c乳酸桿菌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乳酸ds型肺炎雙球菌有莢膜,菌落光滑,有毒性解析:選b酵母菌為兼性厭氧型微生物;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無染色體,但可以產生基因突變;乳酸桿菌為原核生物,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

14、基質中;s型肺炎雙球菌菌落光滑,有毒性.9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敘述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利于血紅蛋白攜帶氧b葉綠體內類囊體膜堆疊使膜面積增大,利于光能充分利用c低等植物細胞中心體的存在,利于其有絲分裂的正常進行d癌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促使細胞分散和無限增殖解析:選d癌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能促使細胞分散,但與無限增殖無關。10(2013廣州模擬)下列是關于幾類生物的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菌和藍藻在結構上有統(tǒng)一性,具體體現在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膜、核糖體及相同類型的遺傳物質等b硝化細菌與變形蟲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有細胞壁,營養(yǎng)方式屬

15、自養(yǎng)型,后者無細胞壁,營養(yǎng)方式屬異養(yǎng)型c顫藻與發(fā)菜的共同點是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顫藻含光合色素,而發(fā)菜細胞中含葉綠體d一個動物體的不同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有其多樣性,本質上是由于不同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不同的解析:選a硝化細菌與變形蟲在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硝化細菌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顫藻與發(fā)菜都屬藍藻,是原核生物,無葉綠體;一個動物體的不同細胞遺傳物質是相同的,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有其多樣性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菌和藍藻雖然各自的遺傳信息不同,但都以dna為遺傳物質。11對下列幾種微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藍藻煙草花葉病毒噬菌體a從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質和dnab從結構上看

16、,為真核生物,為原核生物c從同化作用類型上看,為異養(yǎng)型,為自養(yǎng)型d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是分解者,是生產者解析:選c煙草花葉病毒是由蛋白質和rna組成的,不含有dna;煙草花葉病毒和噬菌體都屬于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硝化細菌屬于化能自養(yǎng)型生物,藍藻屬于光能自養(yǎng)型生物;硝化細菌屬于化能自養(yǎng)型生物,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屬于生產者。12(2013鎮(zhèn)江模擬)小芬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現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c若玻

17、片右移,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解析:選a隨著放大倍數增大,視野變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視野較乙視野亮。甲是低倍鏡下看到的圖像,若置于高倍鏡下,視野范圍變小,故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觀察到;由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動;高倍鏡下觀察物像需要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鏡下并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至清晰。13有關下圖所示的四種不同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兩種細胞的細胞壁都可用纖維素酶完全水解b乙為低等植物細胞,細胞中的核糖體和葉綠體均含rnac丙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其突變率遠高于dn

18、a病毒d丁的細胞中無線粒體卻能進行有氧呼吸解析:選c水綿是植物細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不能用纖維素酶完全水解;而藍藻是原核細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纖維素,故也不能用纖維素酶完全水解。藍藻是原核細胞,細胞中無葉綠體。艾滋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單鏈rna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變異。變形蟲為真核生物,細胞中含線粒體。二、非選擇題14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下列生物中,與引起“發(fā)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新型布尼亞病毒”病原體有明顯區(qū)別的是_。大腸桿菌發(fā)菜藍藻酵母菌霉菌hiv水綿sars病原體細菌(2)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

19、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察和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核膜光合作用(能否)核糖體細胞壁甲乙丙甲、乙、丙3種細胞最可能取自哪類生物?甲_,乙_,丙_。a洋蔥 b兔子c蘑菇 d藍藻細菌的細胞結構(下圖1)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下圖2)在光學顯微鏡下比較,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這說明細胞具有_性.圖1圖2解析:(1)大腸桿菌、發(fā)菜、藍藻、細菌均屬于原核生物 ,酵母菌、霉菌、水綿屬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細胞結構,而hiv、sars病原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2)洋蔥是植物,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膜、核糖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動物,其細胞含

20、有核膜、核糖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膜、核糖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藍藻是原核生物,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糖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但無核膜.大腸桿菌是細菌,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糖體,無核膜,在有無核膜這一方面與植物細胞相比充分顯示細胞間的差異性.答案:(1)(2)abd大腸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洋蔥表皮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差異15俄羅斯科學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來的乳酸食品中含有雙歧桿菌和乳酸菌,專門適合俄羅斯人的體質,俄羅斯媒體稱這種新型酵母菌為“愛國細菌”.請回答下列問題:(1)媒體稱新型酵母菌為“愛國細菌”存在知識性錯誤,原

21、因是酵母菌和細菌不是一類生物,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_。(2)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都有細胞壁,請?zhí)骄科浼毎诘闹饕煞质欠窈刑穷惡偷鞍踪|。(已知糖類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作用,生成紫色物質,且二者單獨檢驗時互不干擾.)實驗步驟:將細菌細胞粉碎后,用高速離心機分離得到細菌細胞壁.將細菌細胞壁分成兩等份,編號為a、b。_。預測實驗現象及結論: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若a出現磚紅色沉淀,b出現紫色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和蛋白質解析:(1)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菌是原核生物.(2)由題干信息可知,可通過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對細菌細胞壁成分進行分別檢測,根據結果的不同,確

22、定細菌細胞壁中所含有的化學成分。答案:(1)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細菌是原核生物,無核膜(2)實驗步驟: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并加熱;取b加雙縮脲試劑,搖勻預測實驗現象及結論: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若a出現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紫色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而不含有蛋白質若a中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中出現紫色細菌細胞壁中含有蛋白質,不含糖類若a中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中不出現紫色細菌細胞壁中既不含糖類,也不含有蛋白質教師備選題庫1(2012海南高考)關于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硝化細菌雖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自養(yǎng)生物b藍藻雖然無葉綠體,但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生產者c酵母

23、菌呼吸作用的終產物可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d大腸桿菌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轉錄,在細胞質中翻譯解析:選d硝化細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可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將氨等物質氧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利用該過程釋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機物,為自養(yǎng)生物;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是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生產者;酵母菌的代謝類型為兼性厭氧,有氧呼吸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無氧呼吸產物為酒精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大腸桿菌為原核生物,沒有核膜,轉錄和翻譯同時在細胞質中進行.2(2012北京高考)從生命活動的角度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為()a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c元素、無機物、有機物、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