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學概論講義_第1頁
物流學概論講義_第2頁
物流學概論講義_第3頁
物流學概論講義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篇物流總論第一章 物流概述第一節(jié)商流與物流一、流通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一) 流通是聯(lián)接生產和消費的紐帶(二) 流通對生產的反作用(三) 流通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容(一) 商流(二) 物流(三) 信息流與資金流三、商流與物流的關系(一) 商流與物流的統(tǒng)一(二) 商流與物流的分離四、商流與物流分離的表現形式(一) 結算程序引起的商流與物流的 分離(二) 購銷方式引起的商流與物流的 分離(三) 期貨市場形成引起的商流與物流的 分離(四) 電子商務 環(huán)境 下商流與物流的分離第二節(jié)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二、 “物流”稱謂的由來三、物流的定義(一) 歷史上的物流定義(二) 對物流的通

2、俗解釋(三) 物流概念的未來四、物流活動的構成包裝活動;裝卸搬運活動;運輸活動;儲存活動;流通加工活動;配送活動;物流信息活動第三節(jié) 物流的性質和作用一、物流的性質(一) 物流的生產 屬性1. 物流是社會再生產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2. 物流活動同樣具備生產力的三要素,即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二) 物流的社會 屬性(三) 物流的服務性二、現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一)反應快速化; (二)功能集成化; (三)服務系列化; (四)作業(yè)規(guī)化;(五)目標系統(tǒng)化; (六)手段現代化; (七)組織網絡化; (八)經營市場化;三、物流的地位與作用(一)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動脈,是連接國民經濟各個部分的紐帶(二) 物流是

3、生產過程不斷進行的前提,是實現商品流通的物質基礎(三) 物流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條件(四) 物流是決定國民經濟生產規(guī)模和產業(yè)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五) 物流是改善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四、有關物流定位的幾種學說(一) “第三利潤源”說(二) “物流冰山”說1. 物流成本 所涉及的領域廣2. 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環(huán)節(jié)多3. 物流成本 所涉及的科目雜第四節(jié) 現代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場的延伸理念二、 “軍事后勤”與物流服務理念三、物流價值與利潤理念四、物流系統(tǒng)化理念五、精益物流理念六、物流一體化理念七、聯(lián)盟與合作理念 物流企業(yè)、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全球化物流八、綠色物流理念第二章 物流的分類與形式

4、第一節(jié)物流的分類方法一、傳統(tǒng)物流和現代物流二、自營物流、外購物流、第三方物流三、企業(yè)物流、行業(yè)物流、社會物流四、其他分類第二節(jié)企業(yè)物流一、供應物流(一) 供應物流的概念(二) 供應物流的結構采購、供應、庫存管理、倉儲管理二、生產物流(一) 生產物流的概念(二) 生產物流 的類型三、銷售物流(一) 銷售物流的概念(二) 銷售物流的功能四、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一) 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的概念(二) 回收與廢棄物流的意義1. 回收物流是社會物資大循環(huán)的組成部分2. 回收與廢棄物流合理化的經濟意義3. 回收與廢棄物流的社會意義(三) 回收與廢棄物流的技術特點1. 小型化專用化的裝運設備2. 簡單的儲存包

5、裝要求3. 多樣化的流通加工4. 低成本的要求第三節(jié)行業(yè)物流一、汽車物流(一) 汽車物流的涵義即指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物流配送作用,工作容(二) 汽車物流的分類(三) 汽車物流的特點技術復雜性;服務專業(yè)性;高度的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性二、家電物流(一) 家電物流的特殊性1. 家電物流的季節(jié)性明顯2. 家電物流的庫存周轉率低3. 家電物流對網絡的要求比較高(二) 家電物流模式1. 海爾模式 自營物流模式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全球供應鏈資源網、全球配送資源網和計算機信息網2. 安得模式物流子公司模式 2001 年從美的剝離出來3. 安泰達模式合資物流公司模式 由多家知名家電企業(yè)和倉儲運輸企業(yè)聯(lián)手成立4

6、. 伊萊克斯模式外包模式三、零售物流(一) 零售物流的含義零售商對商品從供給地到消費者移動的實際流程進行的計劃、執(zhí)行與控制(二) 零售物流的特點1. 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配送,規(guī)模效益明顯2. 訂貨批量小,訂貨頻率高3. 商品種類多,運輸和儲存的形式多樣4. 流通加工的地位較高5. 逆向物流比較普遍四、農產品物流(一) 農產品物流的概念是以農業(yè)產出物為對象,以實現農產品的保值增值為目的,以產后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物流作業(yè)為手段的一種行業(yè)物流形式(二) 農產品物流的分類(三) 農產品物流的特點源頭的分散性;資產的專用性;加工的增值性;對通道的依賴性五、快遞(一) 快遞的概念(二) 快遞的分類

7、門或桌 / 機場門或桌 / 門或桌專差(三) 快遞的特點 經濟適應性;快捷安全性;高科技性;服務性六、軍事物流(一) 軍事物流的概念是指軍事物資經由采購、運輸、包裝、加工、儲存、配送等環(huán)節(jié),最終抵達用戶部隊被消耗使用的整個運動過程(二) 軍事物流的特征1. 軍事物流系統(tǒng)的復雜性2. 國防倉庫地位的特殊性3. 軍事物資的專用性4. 軍事物流系統(tǒng)的指令性5. 軍事物流任務的突發(fā)性6. 軍事物流的性、安全性和危險性第四節(jié) 社會物流一、地區(qū)物流 是指在特定地區(qū)進行的物流活動以提高本地區(qū)企業(yè)物流活動的效率 和增進本地區(qū)居民的 福利 為目的在這兩個目標之間尋求平衡物流中心的規(guī)劃是地區(qū)物流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重中之重

8、要考慮本地區(qū)物流經營的環(huán)境因素,當地物流企業(yè)的有關資源狀況二、國物流單個企業(yè)缺乏整體觀念、全局觀念,也沒有能力組織公用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沒有能力制定和貫徹基礎性的技術政策和行業(yè)標準(一) 我國煤炭資源的分布與物流(二) 我國石油資源的分布與物流三、國際物流晉煤外運、兩淮煤炭、六盤水的煤炭石油流向、成品油流向、石油運輸方式、成品油的運輸(一)國際物流的含義指跨越不同國家(地區(qū))之間的物流活動【GB】“4D”壁壘:Distance,Demand,Diversity,Document(二) 國際物流的特點1. 物流環(huán)境存在 很大差異2. 國際物流必須有國際化 的信息系統(tǒng) 作支撐3. 國際物流 對標

9、準化的要求較高(三) 國際物流 的發(fā)展趨勢 服務化趨勢、信息化趨勢、智能化趨勢、環(huán)?;厔莸诙锪鞯幕竟δ芤氐谌?包裝第一節(jié)現代包裝概述一、包裝的起源與發(fā)展二、包裝的功能(一) 保護功能1. 防止物資的破損變形2. 防止物資發(fā)生化學變化3. 防止有害生物對物資的影響4. 防止異物混入、污物污染、丟失、散失(二) 方便功能 方便物資的裝卸搬運、運輸、儲存(三) 銷售功能三、包裝的分類(一) 按照功能的不同,包裝可分為商業(yè)包裝和工業(yè)包裝兩個大類(二) 按照層次的不同,包裝可分為個包裝、中包裝、外包裝(三) 按照容器質地的不同,包裝可分為硬包裝、半硬包裝和軟包裝(四) 按照使用圍的不同,包裝

10、可分為專用包裝和通用包裝(五) 按照使用次數的不同,包裝可分為一次用包裝、多次用包裝和周轉用包裝(六) 包裝的其他分類方法1按運輸方式不同,包裝可分為鐵路貨物包裝、卡車貨物包裝、船舶貨物包裝、航空貨物包裝及零擔包裝和集合包裝等等。2按包裝防護目的不同,包裝可分為防潮包裝、防銹包裝、 防霉包裝、 防震包裝、 防水包裝、遮光包裝、防熱包裝、真空包裝、危險品包裝等等。3按包裝操作方法的不同,包裝可分為罐裝包裝、捆扎包裝、裹包包裝、收縮包裝、壓縮包裝和纏繞包裝等。第二節(jié)包裝材料一、包裝用紙和紙板常用的包裝用紙、常用的包裝用紙板、紙和紙板用于包裝的優(yōu)點二、塑料(一) 常用的塑料包裝材料種類聚乙烯塑料 (

11、PE) ;聚氯乙烯塑料 (PVC);聚丙烯 (PP) ;聚苯乙烯塑料 (PS) ;聚酯 (PET)(二) 塑料用于包裝的主要優(yōu)點三、木材及木制品四、金屬材料五、玻璃六、復合材料第三節(jié)包裝容器與包裝標識一、包裝容器(一) 包裝袋 (Packaging Bag)集裝袋、一般運輸包裝袋、小型包裝袋(二) 包裝盒 (Packaging Box)(三) 包裝箱 (Packaging Case)瓦楞紙箱、木箱、托盤集合包裝、集裝箱、塑料箱(四) 包裝瓶 (Packaging Bottle)(五) 包裝罐 ( 筒) ( Packaging Tin)二、包裝標記(一) 一般包裝標記(二) 表示收發(fā)貨地點和單位

12、的標記(三) 標牌標記三、包裝標志(一) 指示標志(二) 危險品標志四、制作 包裝標記和包裝標志的要求1. 必須遵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統(tǒng)一規(guī)定2. 必須簡明清晰、易于辨認3. 涂刷、拴掛、粘貼標記和標志的部位要適當4. 標記和標志的顏色要醒目5. 標志的尺寸一般分為三種第四節(jié)包裝技術和機械一、包裝技術(一) 產品包裝的一般技法1. 對裝物進行合理的置放、固定和加固2. 對松泡產品進行壓縮3. 合理選擇外包裝的形狀尺寸4. 合理選擇包裝 ( 盒 ) 的形狀尺寸5. 包裝外的捆扎(二) 產品包裝的特殊技法1. 緩沖包裝技法 ( 或稱防震包裝技法 )2. 防潮包裝技法3. 防銹包裝技法4. 防霉包裝技法

13、(三) 包裝操作技術1. 充填技術裝放、填充、罐裝2. 封口和捆扎技術 封口、捆扎3. 裹包4. 加標和檢重二、包裝機械(一) 包裝機械的分類(二) 包裝機械的基本結構 進給機構、計量裝置、傳統(tǒng)機構、輸送裝置、動力部件、控制系統(tǒng)(三) 幾種常見的包裝機械1. 充填包裝機械裝箱機械、裝盒機械、裝袋機械、灌裝機械、填充機械2. 裹包和捆扎機械裹包機械、捆扎機械、封條和加標機械、封口機械3. 包裝技術機械的種類收縮包裝機械、熱成型包裝機械、拉伸包裝機械第四章 集裝化與集裝工具第一節(jié)集裝化一、集裝化的經濟意義二、實施集裝化的條件通用化、標準化、系統(tǒng)化三、集裝化的分類第二節(jié)集裝箱一、集裝箱的產生和發(fā)展(

14、一) 國外集裝箱發(fā)展的概況(二) 我國集裝箱發(fā)展概況二、集裝箱的定義及其分類(一) 集裝箱的定義(二) 集裝箱的分類1. 按集裝箱的用途分類(1) 通用集裝箱(2) 專用集裝箱1)保溫集裝箱隔熱集裝箱、冷藏集裝箱2)通風集裝箱3)罐式集裝箱4)動物集裝箱5)汽車集裝箱6)干散貨集裝箱7)掛式集裝箱8)其他平板玻璃及裝箱、機械及零部件專用集裝箱、石棉及其他纖維材料集裝箱、鋁材銅材及其他貴重金屬專用集裝箱,等等。2. 按集裝箱制作材質分類鋼質集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質集裝箱3. 按集裝箱的箱體構造分類折疊式集裝箱、拆解式集裝箱、臺式集裝箱、抽屜式集裝箱、隔板集裝箱側開門、前開門、前后雙開門和頂

15、開門4. 按集裝箱的規(guī)格尺寸分類(三) 集裝箱的結構 和標記1. 集裝箱的主要結構框架、端壁、箱門、側壁、箱頂、箱底2. 集裝箱的重要構件角件3. 集裝箱的標志(1) 識別系統(tǒng)箱主代碼、設備識別碼、箱號、校驗碼(2) 尺寸代碼和箱型代碼尺寸 ( 指外部尺寸 ) 代碼、箱型及其特征(3) 作業(yè)標記最大總 重量和空箱 重量、可擇性作業(yè)標記、標記的尺寸和顏色第三節(jié) 托盤一、托盤的概念 優(yōu)勢:自重小、返空容易、裝卸簡單、裝載量適中二、托盤的分類(一) 按托盤的實際操作和運用進行分類雙向叉入型托盤、四向叉入型托盤(二) 按托盤的材質進行分類木、鋼、鋁、膠合板、塑料、復合材料等(三) 按托盤的負載重量分類

16、 0.5 噸、 1 噸、 2 噸托盤等(四) 按托盤的結構分類平托盤 、箱式托盤、立柱式托盤三、托盤的規(guī)格1961年: 800 1 200 、8001 000 、 1 000 1 2001963年增加: 1 200 1 600 、 1 200 1 8001971年增加: 800 1 100 、900 1 100 和 1 100 1 1001988年將以上 8個整合為 4 個: 8001 200 、1 0001 200 、1 016 1 219 和 1 1401 1402003年再增加 2個: 1 1001 100 和1 067 1 067我國的托盤標準多而且雜, 1996 年采用 ISO 的

17、1988年4個標準2003年 ISO 增加標準后迫使我國不得不重新修訂國標準2006年最終選定1 000 1 200 和 1 100 1 100 兩種規(guī)格作為我國托盤國家標準,2007 年批準,2008 年實施利用率最高: 825 1 100 、 1 100 1 100 和 1 000 1 200使用率最高: 800 1 100 、 900 1 100 、 1 100 1 100四、托盤碼放的形式重疊式、縱橫交錯式、正反交錯式、旋轉交錯式五、托盤的流通對口交流方式、及時交換方式、租賃方式、租賃交換方式、結算交換方式第四節(jié)其他形式的集裝工具一、集裝袋(一) 集裝袋的用途盛裝食品、盛裝礦砂、盛裝化

18、工原料和產品(二) 集裝袋的類型1. 按袋形分主要有:圓筒形、方形兩種2. 按吊袋位置和裝卸方式分,可分為頂部吊袋式、底部吊袋式、側面吊袋式、叉車式袋 ) 和托盤式等幾種( 無吊3. 按制造材料分,可分為膠布集裝袋、樹脂加工布袋和交織布袋等4. 按有無卸料口分,可分為有卸料口和無卸料口集裝袋兩種(三) 集裝袋的操作過程裝料、運輸、卸料、回收二、貨捆三、框架四、滑板五、半掛車第五章 裝卸搬運第一節(jié)裝卸搬運概述一、裝卸搬運的意義和作用(一) 裝卸搬運是連接物流各環(huán)節(jié)的橋梁(二) 裝卸搬運已經成為生產或流通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裝卸搬運的特點裝卸搬運具有伴生性和起訖性;保障性和服務型;復雜性和延展性

19、三、裝卸搬運的分類(一) 按作業(yè)場所分類車船裝卸搬運、港站裝卸搬運、庫場裝卸搬運(二) 按操作的容分類堆碼拆取作業(yè)、分揀配貨作業(yè)和挪動移位作業(yè)( 即狹義的裝卸搬運作業(yè)) 等形式(三) 按機械及機械作業(yè)方式分類“吊上吊下” 、“叉上叉下”、“滾上滾下”、“移上移下”及散裝 散卸等方式(四) 按作業(yè)特點分類連續(xù)裝卸搬運與間歇裝卸搬運四、主要的 裝卸搬運機械(一) 起重機械1. 輕小型起重機滑車、手動或電動葫蘆2. 門式起重機(龍門起重機)軌道式、輪胎式3. 橋式類型起重機(天車)4. 臂架類型(旋轉式)起重機 門座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船吊(浮吊)5. 堆垛起重機(二)

20、裝卸搬運車輛1. 叉車(1) 根據動力來源的不同,叉車可分為:燃式叉車、電動式叉車和手動式叉車;(2) 根據結構的不同,叉車可分為:平衡重式叉車、前移式叉車、側叉式叉車;(3) 根據功能的不同,叉車可分為:集裝箱叉車、揀選叉車、堆垛叉車,2. 搬運車托盤搬運車、手推車和平臺搬運車等3. 牽引車和掛車(1) 根據動力來源的不同,可分為燃牽引車和電動牽引車;(2) 根據動力大小可分為普通牽引車和集裝箱牽引車(三) 連續(xù)輸送機械固定式和移動式帶式輸送機;斗式提升機;懸掛輸送機;埋刮板輸送機;螺旋輸送機;輥式輸送機;滾輪式輸送機;振動輸送機;氣力輸送裝置第二節(jié)裝卸搬運工作組織一、裝卸搬運 作業(yè)方式的選

21、擇(一) 單件裝卸搬運(二) 集裝化(單元化)裝卸搬運托盤、集裝箱、貨捆、集裝網、集裝袋、半掛車(三) 散裝作業(yè)氣力輸送裝卸搬運、重力裝卸搬運、機械裝卸搬運二、裝卸搬運的原則有效作業(yè)原則、集中作業(yè)原則、簡化流程原則、安全作業(yè)原則、系統(tǒng)優(yōu)化原則三、裝卸搬運 的合理化措施(一) 防止無效的裝卸搬運減少裝卸搬運次數、消除多余包裝、去除無效物質(二) 充分利用貨物自重進行少消耗的裝卸搬運(三) 充分利用機械設備的作業(yè)能力,實現“規(guī)模裝卸搬運”(四) 提高貨物的裝卸搬運活性指數(五) 縮短搬運距離第三節(jié)散裝和特種物 資的裝卸搬運一、散裝物 資的裝卸搬運(一) 散裝物資的專用裝卸搬運設備裝載機、卸載機、翻

22、車機、堆取料機(二) 典型的散裝物資裝卸搬運系統(tǒng)1. 泥漿噴射系統(tǒng)2. 干散貨物的裝卸搬運系統(tǒng)二、特殊物資的裝卸搬運第四節(jié)集裝箱的裝卸搬運一、集裝箱的裝卸搬運方式(一) 吊裝方式跨車方式、輪胎式龍門起重機方式、軌道式龍門起重機和底盤車方式(二) 滾裝方式二、岸邊集裝箱裝卸橋起重量 (Q) 、起升高度 (H) 、外伸距 (D) 、伸距 (E) 、軌距 (S) 、軸距 (F) 、門架凈空高度 (h) 、起重機的工作速度三、其他集裝箱裝卸搬運設備(一) 集裝箱跨 ( 運) 車(二) 輪胎式龍門起重機(三) 軌道式龍門起重機(四) 集裝箱牽引車和掛車(五) 集裝箱叉車(六) 集裝箱正面吊第六章 運輸第

23、一節(jié)運輸概述一、運輸的地位和作用二、運輸生產的特征(一) 運輸生產是在流通過程中完成的(二) 運輸不產生新的實物形態(tài)產品(三) 運輸產品采用特殊的計量方法(四) 運輸的勞動對象十分復雜三、運輸的分類(一) 按運輸設備及運輸工具分類鐵、公、水、航、管(二) 按運輸的疇分類干線運輸、支線運輸、二次運輸、廠運輸(三) 按運輸的作用分類集貨運輸、疏貨運輸(四) 按運輸的協(xié)作程度分類一般運輸、聯(lián)合運輸(五) 按運輸中途是否換載分類直達運輸、中轉運輸第二節(jié) 鐵路運輸一、鐵路運輸的技術經濟特點適應性強、運輸能力大、安全程度高、運送速度較快、能耗 水平低 、環(huán)境污染 小、運輸成本較低二、鐵路運輸的主要技術裝備

24、 (一) 固定裝備線路、車站(客運站、貨運站、客貨運站、編組站、區(qū)段站、中間站)信號與通信設備(二) 活動裝備機車(蒸汽機車、燃機車、電力機車)、車輛(敞車、棚車、平車、罐車、和保溫車等五大類)三、鐵路貨物運輸的組織方法 整車運輸、零擔運輸、混裝運輸、集裝箱運輸第三節(jié) 公路運輸一、公路運輸的技術經濟特點(一) 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運輸(二) 貨損貨差小,安全性高,靈活性強(三) 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技術改造容易(四) 適合中短途運輸,不適合長途運輸二、公路運輸的主要技術裝備(一) 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二) 汽車1. 普通汽車輕型貨車、中型貨車、重型

25、貨車2. 廂式貨車(1) 按貨廂高度分為低貨廂、高貨廂兩種(2) 按開門方式分為后開門式、 前開門式、 兩側開門式、 側后雙開門式、 頂開門式和翼式等多種類型3. 專用車輛4. 自卸車5. 牽引車和掛車三、公路貨物運輸的 組織 方法多班運輸、定時運輸、定點運輸、直達聯(lián)運、零擔貨物集中運輸、拖掛運輸第四節(jié)水路運輸一、水路運輸的 技術經濟特點 運輸能力大、運輸成本低、投資省、勞動生產率高、運輸速度低二、水路運輸的主要技術裝備(一) 船舶 客貨船、雜貨船、散裝船、冷藏船、油船、液化氣船、滾裝船、載駁船、集裝箱船、頂推(拖帶)船隊(二) 港口1. 按港口的用途分類商港、漁港、軍港、工業(yè)港、避風港2.

26、按港口的位置分類海港、河港、湖港3. 按港口的使用目的分類存儲港、轉運港、經過港4. 按國家的政策分類國港、國際港、自由港三、水路 貨物運輸的 組織 方法(一) 國際航運1. 班輪運輸2. 租船運輸 航次租船、期租船、光租船(二) 國航運航線營運方式;航次運營方式;客貨船運營形式第五節(jié)航空運輸一、航空運輸的 技術經濟 特點高科技特征、快速性 、靈活性、安全性、國際性、建設周期短,投資 回收快、航空運輸 量在物流 系統(tǒng) 中所占的比重小二、航空運輸 的主要技術裝備 飛機、機場、航空線三、航空貨物運輸的組織方法班機運輸、包機運輸、集中托運、航空快遞第六節(jié) 管道運輸一、管道運輸的 技術經濟 特點運 輸

27、能力較 大、建設工程比較單一、具有高度的機械化、有利環(huán)境保護、適用 圍有限二、管道運輸的主要技術裝備 管道、管道站(首站、末站、中間站)三、管道 貨物運輸的形式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氣管道、煤漿管道第七章 儲存第一節(jié)儲存概述一、儲存的概念庫存、儲備、儲存二、儲存的作用(一) 儲存創(chuàng)造時間價值(二) 儲存具有“蓄水池”式的調節(jié) 作用(三) 儲存可以降低成本(四) 儲存能夠保護物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三、儲存的分類(一) 按照儲備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不同,可將其分為生產儲備、消費儲備、流通儲備和國家儲備(二) 按照儲存的集中程度不同,可以將其分為集中儲存、分散儲存和零庫存三種(三) 按照儲備的目的

28、不同,可將其分為經常儲備、保險儲備和季節(jié)儲備(四) 按照儲存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倉庫儲存、車間儲存和場站儲存等等第二節(jié) 儲存技術一、倉庫部的規(guī)劃技術(一) 倉庫部區(qū)域布局的一般方法1. 根據儲存任務配置相應的庫房和貨場2. 制定合理的倉容定額3. 合理設置專用線與裝卸搬運機械(二) 按物資的收發(fā)狀態(tài)進行庫區(qū)域布局的方法ABC法關鍵的少數和一般的多數(三) 倉庫部的貨位(架)布局方式1. 垂直或平行的布置方式橫列式、縱列式、縱橫式2. 傾斜式布局(四) 倉庫部的編號與定位方法統(tǒng)一編號,四號定位1. 貨場貨位編號2. 貨架貨位編號以排為單位、以品種為單位、以貨物編號代替貨架貨位編號3. 四號定位

29、二、物資檢驗技術(一) 物資的計量 天平、案秤、臺秤、汽車衡、軌道衡、自動計量設備(二) 物資質量的檢驗(三) 物資的盤點和檢查1. 物資的保管損耗2. 物資盤點與檢查的容3. 盤點形式永續(xù)盤點(動態(tài)盤點) 、循環(huán)盤點、定期盤點、重點盤點三、物資的堆碼苫墊技術(一) 物資的堆碼技術重疊式、縱橫交錯式、仰伏相間式、襯墊式、串連式、栽柱式、壓縫式、魚鱗式、通風式“五五化”(二) 物資的苫蓋技術(三) 物資的襯墊技術四、貨架技術(一) 通用貨架層架、層格架、抽屜式和柜式貨架、U型架、柵架、懸臂架(二) 幾種典型的新型貨架重力式貨架、調節(jié)式貨架(層架調節(jié)貨架、單元調節(jié)貨架)裝配式貨架(組合式貨架)、旋

30、轉式貨架、 移動式貨架(活動貨架)、閣樓式貨架 、高層貨架五、庫房的溫濕度控制技術(一) 溫濕度的觀測(二) 倉庫溫濕度的控制和調節(jié)方法通風、吸潮、空調器調節(jié)、密封、第三節(jié)倉庫與倉儲業(yè)務一、倉庫的分類(一) 按倉庫在社會再生產中所處的領域不同分類1. 生產性倉庫2. 流通性倉庫儲運倉庫、儲備倉庫(二) 按照儲存物資種類的多少分類綜合性倉庫、專業(yè)性倉庫(三) 按照儲存物資的不同保管條件分類普通倉庫、保溫倉庫、恒溫恒濕倉庫、冷藏倉庫、特種倉庫(四) 按倉庫的建筑類型分類平庫、樓庫、筒倉庫、高層貨架倉庫二、倉儲業(yè)務的受理(一) 計劃委托儲存(二) 合同協(xié)議儲存由保管方統(tǒng)一安排、包倉代管、包倉自管(三

31、) 臨時委托儲存三、儲存貨物計量(一) 綜合噸重量噸、體積噸、擇大計算(二) 特定情況下的折噸按貨物實際占用面積折噸、零星折噸、拆零折噸第四節(jié) 物流中心一、物流中心的概念物流服務的 手段、容、形式、關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二、物流中心的作用(一) 集中儲備可以提高庫存的調節(jié)能力(二) 有效的銜接功能可加快物流周轉、降低流通成本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包裝或集裝工具之間、不同物流狀態(tài)之間的銜接(三) 適當的流通加工可合理銜接產需,有效利用物流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三、物流中心的種類集貨中心、分貨中心、配送中心、轉運中心、儲調中心、加工中心、物流基地四、自動化倉庫(一) 自動化倉庫的分類1. 按倉庫的建筑形式

32、有整體式自動化倉庫、分離式自動化倉庫2. 按倉庫 的貨架 高度分高層、中層、低層3. 按倉庫庫容量分小型、中型、大型4. 按控制方法分手動控制、電子計算機控制5. 按貨架形式分固定貨架式、重力貨架式(二) 自動化倉庫的運行1. 電子計算機控制巷道堆垛機的運行2.入庫作業(yè)過程碼盤、將托盤貨物置于入庫貨臺上、巷道堆垛機 叉取托盤貨物、巷道堆垛機 運行、向貨格存入托盤貨物、巷道堆垛 機回到原位3.出庫作業(yè)過程(三) 自動化倉庫的發(fā)展趨勢1. 自動化倉庫已經開始進入智能儲存階段2. 自動化倉庫的堆垛技術更加快速準確3. 自動化倉庫的信息處理技術更加實時可靠4. 自動化倉庫的建設規(guī)模不再盲目追求大型化5

33、. 自動化倉庫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生產方式第八章 流通加工第一節(jié)流通加工概述一、流通加工的概念(一) 流通加工的含義(二) 流通加工和生產加工的區(qū)別對象、程度、目的、責任人(三) 流通加工的容消費資料、生產資料二、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一) 流通加工在物流系統(tǒng)中的地位1.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完善流通過程2. 流通加工是物流系統(tǒng)中的重要利潤源3. 流通加工也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加工形式(二)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作用1. 彌補生產加工的不足2. 滿足需求的多樣化要求3. 保護產品的使用價值4. 提高物流的作業(yè)效率5. 促進產品的市場銷售6.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7. 銜接物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8. 形成新的利潤

34、增長點9. 促進生產與流通的一體化第二節(jié) 流通加工形式一、水泥的流通加工(一) 可以節(jié)省運力、降低運費(二) 在生產能力一定的情況下,更大限度地滿足需要(三) 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大批量、高效率輸送(四) 可以大大降低水泥流通過程中的損耗(五) 更好地銜接產需,方便用戶二、商品混凝土的流通加工(一) 大幅度地提高生產效率和混凝土質量(二) 降低消耗,利于環(huán)保(三) 可以使水泥的物流更加合理三、鋼板的流通加工(一) 可以有效保證加工對象的質量(二) 減少邊角廢料、提高精加工的生產效率(三) 大幅度提高加工的效率和效益(四) 使用戶能簡化生產環(huán)節(jié),提高生產水平。四、木材的流通加工(一) 磨制木屑壓縮輸

35、送(二) 木材的集中下料五、煤炭及其他燃料的流通加工(一) 除矸加工(二) 為管道輸送煤漿進行的加工(三) 配煤加工(四) 天然氣、石油氣的液化加工六、平板玻璃的流通加工(一) 提高平板玻璃的利用率(二) 促進平板玻璃包裝方式的變革(三) 有利于玻璃生產廠家簡化產品規(guī)格,實行大批量生產七、生鮮食品的流通加工冷凍加工、分選加工、精制加工、分裝加工八、機械產品及零配件的流通加工組裝加工、石棉橡膠板的開成型加工第三節(jié)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一、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幾種主要形式(一) 流通加工地點選擇的不合理(二) 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三) 流通加工 的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環(huán)節(jié)(四) 流通加工成本過高,效益不好

36、二、流通加工合理化的主要措施加工 與配送、配套、運輸、商流、節(jié)約相結合第九章 物流信息第一節(jié)物流信息概述一、信息及其屬性屬性:普遍性、中介性、知識性、時效性、對物質載體的依附性、可傳遞性、可處理性、可共享性二、物流信息 的特點 與作用(一) 物流信息的概念物流系統(tǒng)信息、物流系統(tǒng)外信息(二) 物流信息的特點數量大分布廣、動態(tài)性強、種類多、具有不一致性(三) 物流信息的作用交易功能、控制功能、決策功能、戰(zhàn)略功能三、物流信息的種類(一) 按物流信息溝通聯(lián)絡的方式劃分口頭信息、書面信息(二) 按信息的來源劃分部信息、外部信息(三) 按照物流信息的變動度劃分1. 固定信息物流生產標準信息、物流計劃信息、

37、物流查詢信息2. 流動信息比如:實際進度、計劃完成情況、各項指標的對比關系等第二節(jié) 物流信息技術一、物流信息技術的構成(一) 物流信息基礎技術 微電子技術、光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分子電子技術等(二) 物流信息系統(tǒng)技術獲取、傳輸、處理及控制技術(三) 物流信息應用技術各種物流自動化設備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統(tǒng)(四) 物流信息安全技術密碼技術、防火墻、病毒防治、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備份與恢復技術二、主要的物流信息技術條碼( Bar Code)電子數據交換 ( EDI)射頻識別 (RFID)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GI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技術(GPS)三、物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一) RFID 將成為物流領域的關鍵

38、技術(二) 物流動態(tài)信息采集技術將成為物流發(fā)展的突破點(三) 物流信息安全技術將日益受到重視第三節(jié)物流信息系統(tǒng)一、物流信息系統(tǒng)概述二、物流信息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一) 正確掌握訂貨信息并進行傳送出庫業(yè)務、營銷業(yè)務、生產計劃(二) 正確掌握物品的動態(tài)信息并進行傳送在儲存、運輸、出入庫環(huán)節(jié)的動態(tài)信息(三) 為顧客提供信息服務為零售商店、消費者、各方共享提供的信息(四) 控制各項作業(yè)計劃的實施為確定各項指標定額提供依據、收集整理基礎數據、解決信息領域的“二律背反”問題三、物流信息系統(tǒng)的類型(一) 按系統(tǒng)的結構分類單功能系統(tǒng)、多功能系統(tǒng)(二) 按系統(tǒng) 的功能性質分類操作型系統(tǒng)、決策型系統(tǒng)(三) 按系統(tǒng) 的

39、配置分類單機系統(tǒng)、網絡系統(tǒng)四、物流信息系統(tǒng)的構成(一) 客戶服務系統(tǒng)(二) 物流資源調度系統(tǒng)(三) 數碼倉庫應用系統(tǒng)(四) 數碼配送應用系統(tǒng)(五) 實時信息采集系統(tǒng)第四節(jié)物流信息化一、物流信息化的涵物流 設備的信息化和物流 管理的信息化二、物流信息化的層次單點應用流程優(yōu)化綜合管理公共平臺三、物流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容(一) 基礎環(huán)境建設(二)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三) 企業(yè)(或機構)的部信息系統(tǒng)建設四、我國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制約因素(一) 基礎信息缺乏,數據采集困難,標準不統(tǒng)一(二) 信息與業(yè)務管理脫節(jié),信息共享與交流機制欠缺(三) 國物流監(jiān)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四) 針對物流信息服務行業(yè)的法規(guī)、

40、制度、標準建設滯后第十章 配送第一節(jié)配送的概念與類型一、配送的概念(一) 概念的涵1. 配送是按用戶的訂貨要求進行的2. 配送的實質是送貨3. 配送是一種中轉形式4. 配送是“配”與“送”的有機結合5. 配送強調作業(yè)方式的合理性6. 配送是一種重要的資源配置手段(二) 配送的特點集多項功能于一身,商物合一1. 配送的輸送距離較短2. 配送活動也包含其他的一些物流功能要素3. 配送是物流系統(tǒng)的一個縮影二、配送的分類(一) 按配送主體所處的行業(yè)不同進行分類制造業(yè)配送、農業(yè)配送、商業(yè)配送、物流企業(yè)配送(二) 按配送結點的不同進行分類 配送中心配送、倉庫配送、商店配送、生產企業(yè)配送(三) 按配送商品的

41、種類和數量的不同進行分類單 ( 少 ) 品種大批量配送、多品種少批量配送、配套成套配送(四) 按配送時間和數量的不同進行分類定時配送、定量配送、定時定量配送、定時定線配送 、即時配送(五) 按配送經營形式的不同進行分類銷售配送、供應配送、銷售供應一體化配送、代存代供配送(六) 按加工程度的不同進行分類加工配送、集疏配送(七) 按配送企業(yè)的專業(yè)化程度不同進行分類 綜合配送、專業(yè)配送三、配送的作用(一) 完善和優(yōu)化物流系統(tǒng)(二) 改善末端物流的效益(三) 通過集中庫存使企業(yè)實行低庫存或零庫存經營(四) 簡化事務,方便客戶(五) 提高供應保障能力第二節(jié)配送中心 及其功能一、配送中心的含義貨物配備;組

42、織送貨; 不是單純的物流活動; 現代流通設施二、配送中心的功能儲存功能;集散功能;分揀功能;加工功能;銜接功能;信息功能三、配送中心的部結構接貨區(qū);儲存區(qū);分揀備貨區(qū);分放配裝區(qū);外運發(fā)貨區(qū);加工區(qū);辦公區(qū)(管理指揮區(qū))四、配送中心的 種類專業(yè)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應配送中心;銷售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 區(qū)域配送中心; 儲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第三節(jié)配送作業(yè)的程序與方法一、進貨訂貨、接貨、貨物的驗收二、儲存三、補貨(一) 補貨的基本方式 整箱補貨、托盤補貨、貨架上層至貨架下層的補貨方式(二) 補貨的時機批量補貨、定時補貨四、分揀按單分揀;批量分揀;其他分揀作業(yè)方法五、

43、配裝六、送貨劃分基本送貨區(qū)域、車輛配載、暫定送貨先后順序、車輛安排、選擇送貨線路、確定每輛車的送貨順序、完成車輛配載七、配送加工第四節(jié)配送模式與配送管理一、配送模式自營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二、配送管理配送模式管理、配送業(yè)務管理(線路選擇,作業(yè)計劃)、配送作業(yè)管理、配送要素的管理、配送具體職能的管理(計劃、質量、技術、經濟)、配送中心管理第三篇物流概念的運用與延伸第十一章物流系統(tǒng)第一節(jié)系統(tǒng)概述一、系統(tǒng)的概念(一) 系統(tǒng)整體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組成(二) 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之間的結合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目標(三) 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結構,以保證系統(tǒng)

44、的有序性,使系統(tǒng)具有特定的功能(四) 系統(tǒng)與各要素之間存在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五) 系統(tǒng)是對相于環(huán)境而言的,環(huán)境是系統(tǒng)形成和存在的基本條件二、系統(tǒng)的基本性質整體性、層次性、相關性、目的性、環(huán)境適應性三、系統(tǒng)分析 系統(tǒng)分析必須遵循系統(tǒng)的整體性 、系統(tǒng)分析重視系統(tǒng)外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系統(tǒng)分析將現代科技引入到了管理領域 、系統(tǒng)分析不能忽視非計量因素四、系統(tǒng)的評價標準第二節(jié)物流系統(tǒng)與物流系統(tǒng)分析一、物流系統(tǒng)的概念及組成二、物流系統(tǒng)的目 標服務、節(jié)約、快速及時、規(guī)模適當化、庫存調節(jié)三、物流系統(tǒng)的特點(一) 物流系統(tǒng)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二) 物流系統(tǒng)具有可分性(三) 物流系統(tǒng) 具有 復雜性(四) 物流系統(tǒng)是

45、一個大跨度的系統(tǒng)(五) 物流系統(tǒng) 廣泛存在二律背反現象四、物流系統(tǒng)分析(一) 物流系統(tǒng)分析的原則1. 外部條件與部條件相結合2. 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3.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二) 物流系統(tǒng)分析的容(三) 物流系統(tǒng)分析的步驟5W1H第三節(jié)物流系統(tǒng)的要素與結構一、物流系統(tǒng)的要素(一) 一般要素人、財、物(二) 功能要素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和配送等(三) 支撐要素和物質基礎要素體制、制度、技術標準等等物流設施、物流裝備、以及辦公場所、信息網絡和企業(yè)管理組織等等(四) 流動要素流體、載體、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二、物流系統(tǒng)的結構(一) 物流系統(tǒng)

46、的功能結構(二) 物流系統(tǒng)的治理結構多邊治理(市場治理)、三邊治理、雙邊治理、單邊治理(三) 物流系統(tǒng)的產業(yè)結構第四節(jié)物流系統(tǒng)的沖突一、物流系統(tǒng)沖突的表現形式(一) 物流系統(tǒng)的目標沖突1. 物流系統(tǒng)要素之間的目標沖突2. 物流系統(tǒng)要素部的目標沖突3. 物流系統(tǒng)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目標沖突(二) 物流系統(tǒng)要素之間的產權沖突(三) 要素運作沖突二、要素協(xié)同是物流系統(tǒng)形成的關鍵(一) 調整物流系統(tǒng)要素之間的目標(二) 統(tǒng)一物流要素之間的產權(三) 構建無縫的要素接口第十二章物流管理第一節(jié)物流管理概述一、物流管理發(fā)展的歷史(一) 物流功能個別管理階段(二) 物流功能系統(tǒng)化管理階段(三) 物流管理領域擴大化

47、階段(四) 企業(yè)物流一體化管理階段(五) 供應鏈管理階段二、物流管理的容物流活動諸要素的管理容運輸管理、儲存管理,裝卸搬運管理、包裝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客戶服務管理,等等對物流系統(tǒng)諸要素的管理人的管理、物的管理、財的管理、設備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管理物流活動中具體職能管理物流計劃管理、物流質量管理、物流技術管理、物流經濟管理(一) 物流計劃階段的管理(二) 物流實施階段的管理組織和指揮、監(jiān)督和檢查、調節(jié)(三) 物流評價階段的管理三、物流管理的原則(一) 物流管理的總原則物流合理化(二) 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三) 物流管理面臨的新挑戰(zhàn)四、物流管理的目標快速反應、最小變異、最低庫存、最高質 量產品所處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管理目標、第二節(jié)物流管理組織一、物流管理組織的分類(一) 根據物流組織所處的領域不同生產領域的物流組織、流通領域的物流組織(二) 按物流組織在物流管理中的任務不同物流管理的行政機構、物流管理的業(yè)務機構(三) 按物流管理組織層次與職權的不同中央、地方和企業(yè)層次的物流組織二、企業(yè)物流管理組織(一) 企業(yè)物流管理組織設計時應考慮的有關因素企業(yè)所屬類型、企業(yè)的戰(zhàn)略、企業(yè)的規(guī)模、企業(yè)的技術因素、企業(yè)所處的環(huán)境(二) 物流管理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1. 管理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