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賞析_第1頁
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賞析_第2頁
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賞析_第3頁
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賞析_第4頁
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感遇十二首意思I賞析池潢:積水池,護(hù)城河,代指朝廷。雙翠鳥:即翡翠鳥,雄為翡,雌為翠,毛色華麗多彩。三珠樹:神話傳說中的寶樹。本作三株樹。見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三株樹在厭火國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 得無 句:豈不懼怕有子彈打來?得無,表反問語氣、豈不、 能不。金丸,彈弓的子彈。 美服 句:身著華美的服裝應(yīng)擔(dān)心別人指責(zé)。 高明 句:官位顯要會遭到鬼神的厭惡。高明,指地位官職尊 貴的人。西漢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冥冥:高遠(yuǎn)的天空。(11) 弋者 句:弋者,獵鳥的人。慕,想獵取鳥的欲望。(12) 伊:語助詞。歲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13) 薦:進(jìn)奉意。(14

2、) 樹:種植意。(15) 漢上二句:用詩經(jīng)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游女,在外游玩的姑娘。思:句尾助詞,無實義。(16) 欲寄句:是說想托飛鳥將信捎去。古人認(rèn)為雁可傳書。(17) 冥冥 二句:冥冥,天空。耿耿,不安。徒空。緘,默。這是說仰望天空,不見飛鳥,只好不安地默憶那位游女而已(18) 紫蘭四句:秀,開花。蹊,小路。空蹊:猶空谷。皓露,白 露。幽色,指幽谷中蘭花的顏色。何極,沒有窮盡。這是說紫蘭逢秋, 芬芳將歇,使人感嘆無窮。(19) 白云 句:白云,比喻小人。陸賈新語 慎微:邪臣之蔽 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南山,比喻君王。漢書 楊惲傳:田彼 南山。張晏注:山高而在陽,人君之象也。

3、(20) 太息:嘆氣。作者:佚名公元737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由尚書丞相貶為 荊州長史。晚年遭饞毀,忠而被貶,每讀韓非孤憤,涕泣沾襟(徐 浩張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酒湟弧窟@首是詩人謫居荊州時所作,含蓄蘊藉,寄托遙深,對扭轉(zhuǎn)六朝以來的浮艷詩風(fēng)起過積極的作用。歷來受到評論家的重視。高在唐 詩品匯里指出:張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沖淡,體合風(fēng)騷骎骎乎盛唐矣。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二句,互文見意:蘭在春天,桂在秋 季,它們的葉子多么繁茂,它們的花兒多么皎潔。這種互文,實際上 是各各兼包花葉,概括全株而言。春蘭用葳蕤來形容,具有茂盛而兼 紛披之意。而 葳蕤 二字又點出蘭草迎春勃發(fā),具有

4、無限的生機(jī)與活 力。桂用皎潔來形容,桂葉深綠,桂花嫩黃,相映之下,自覺有皎潔 明凈的感覺。而 皎潔 二字,又十分精煉簡要地點出了秋桂清雅的特 征。正因為寫蘭、桂都兼及花葉,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 加以總括,第四句又以自爾為佳節(jié)加以贊頌。這就巧妙地回應(yīng)了起筆 兩句中的春秋,說明蘭桂都各自在適當(dāng)?shù)募竟?jié)而顯示它們或葳蕤或皎 潔的生命特點。一般選注本將三四兩句解釋為: 春蘭秋桂欣欣向榮, 因而使春秋成為美好的季節(jié)。認(rèn)為寫蘭只寫葉,寫桂只寫花。這樣的解釋未必符合詩意。這大概是將 自爾為佳節(jié) 一句中的 自理解為 介詞從,又轉(zhuǎn)變?yōu)?因,把爾理解為代詞 你或你們,用以指 蘭、桂。這樣的解釋值得商榷。首先,前

5、二句盡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語分明是 蘭葉 和 桂花,怎能將 春 秋 看成主語,說 春秋 因蘭桂而成為美好的季節(jié) 呢?其次,如果這樣解釋,便與下面的 誰 知林棲者 二句無法貫通。再次,統(tǒng)觀全詩,詩人著重強(qiáng)調(diào)的是一種 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會把蘭、桂抬到 使春秋成為美好季節(jié) 的地步 呢?根據(jù)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結(jié)合上下文意來看,自爾為佳節(jié) 的自, 與杜甫詩句 臥柳自生枝 中的自為同一意義。至于爾,應(yīng)該是副 詞而不是代詞。與 卓爾、率爾 中的爾 詞性相同。佳節(jié) 在這里 也不能解釋為 美好的季節(jié),而應(yīng)該理解為 美好的節(jié)操。詩人寫了 蘭葉桂花的葳蕤、皎潔,接著說,蘭葉桂花如此這般的生意盎然,欣 欣向榮,自身就

6、形成一種美好的節(jié)操。用 自爾作為 的狀語,意在 說明那 佳節(jié) 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養(yǎng),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 這就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入下文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詩的前四句寫蘭桂而不及人,誰知林棲者 一句突然一轉(zhuǎn),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 誰知 兩字對蘭桂來說,大有出乎意料 之感。美人由于聞到了蘭桂的芳香,因而發(fā)生了愛慕之情。坐,猶深也,殊也。表示愛慕之深。詩從無人到有人,是一個突轉(zhuǎn),詩情也 因之而起波瀾。 聞風(fēng)二字本于孟子 盡心篇:圣人百世之師也, 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fēng)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 之風(fēng)者,薄夫敦,鄙夫?qū)挕^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wù)吣慌d

7、起也。 張九齡便運用這一典故,使詩意更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轉(zhuǎn)折,林棲者既然聞風(fēng)相悅,那末,蘭桂若有知覺,應(yīng)該很樂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賞了。然而詩意卻 另辟蹊徑,忽開新意。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其本性, 并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實際上,詩人以此來比喻賢人君子的 潔身自好,進(jìn)德修業(yè),也只是盡他作為一個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來 博得外界的稱譽提拔,以求富貴利達(dá)。當(dāng)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 絕人家賞識;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對人家采擇。從 何求美人折 的 語氣來看,從作者遭讒被貶的身世看,這正是針對不被人知、不被人 折的情況而發(fā)的。 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

8、茍余情其 信芳,乃是全詩的命意之所在。全詩句句寫蘭桂,都沒有寫人,但 從詩歌的完整意象里,讀者便不難看見人,看到封建社會里某些自勵 名節(jié)、潔身自好之士的品德?!酒涠?這是一種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寧靜致遠(yuǎn)。這種心如虛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誰能知道呢?對自己還沒有達(dá)道的功夫的 謙虛還是經(jīng)常有一點心亂,想更上一個境界一念不生是謂誠?!酒渌摹窟@是一首寓言詩,大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 ),李林甫、 牛仙客執(zhí)政后,詩人被貶為荊州刺史時所寫。詩中以孤鴻自喻,以雙 翠鳥喻其政敵李林甫、牛仙客,說明一種哲理,同時也隱寓自己的身 世之感。二年后詩人就去世了,這首詩該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詩一開始就將

9、孤鴻與大海對比。滄海是這樣的大,鴻雁是這樣 的小,這已經(jīng)襯托出人在宇宙之間是何等的渺小了。 何況這是一只離 群索處的孤雁,海愈見其大,雁愈見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 孤單寥落??梢?孤鴻海上來 這五個字,并非平淡寫來,其中滲透了 詩人的情感。第二句 池潢不敢顧,突然一折,為下文開出局面。這 只孤鴻經(jīng)歷過大海的驚濤駭浪,何至見到區(qū)區(qū)城墻外的護(hù)城河水, 也 不敢回顧一下呢?這里是象征詩人在人海中由于經(jīng)歷風(fēng)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時也反襯出下文的雙翠鳥,恍如燕巢幕上自以為安樂, 而不知烈火就將焚燒到它們。而且,這一只孤鴻連雙翠鳥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側(cè)見兩字顯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氣焰熏天,不可一

10、世。他們竊據(jù)高位,就象 一對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鳥,高高營巢在神話中所說的珍貴的三珠樹 上??墒牵灰靡饬?!你們閃光的羽毛這樣顯眼,難道就不怕獵 人們用金彈丸來獵取嗎?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這兩句,詩人假托孤鴻的嘴,以溫厚的口氣,對他的政敵提出了誠懇的勸告。不憤怒, 也不幸災(zāi)樂禍,這是正統(tǒng)儒家的修養(yǎng),也就是所謂溫柔敦厚的詩教。 然后很自然地以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這兩句,點出了全詩的主 題思想,忠告他的政敵:才華和鋒芒的外露,就怕別人將以你為獵取 的對象;竊據(jù)高明的地位,就怕別人不能容忍而對你厭惡。這里高明 兩字是暗用左傳中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的典故,但用得很 渾成,使讀者不覺其用典

11、,即便不知原典,也無妨于對詩句的欣賞。忠告雙翠鳥的話,一共四句,前兩句代它們擔(dān)憂,后兩句正面 提出他那個時代的處世真諦。然則,孤鴻自己將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呢? 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連池潢,它將沒入于蒼茫無際的太空之中, 獵人們雖然渴想獵取它,可是又將從何處去獵取它呢?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純以鴻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詩就在蒼茫幽渺的 情調(diào)中結(jié)束。這首詩開始四句敘事,簡潔干凈,第五句矯矯珍木巔 句中的矯矯兩字,上承翠鳥,下啟 美服:珍木巔 三字,上承三珠樹, 下啟 高明??梢娫娙诵形牡目b密。后六句都是孤鴻的獨白,其中四 句對翠鳥說,二句專說鴻雁自己。 今我游冥冥 句,用冥冥 兩字來 對襯上

12、文的 矯矯 兩字,迭字的對比呼應(yīng),又一次顯出了詩人的細(xì)針 密縷。這首詩勁煉質(zhì)樸,寄托遙深。它借物喻人,而處處意存雙關(guān), 分不出物和人來,而且語含說理和勸誡,頗得詩人敦厚之旨。【其七】讀著張九齡這首歌頌丹橘的詩,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頌。屈原生于南國,橘樹也生于南國,他的那篇橘頌一開頭就說: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見。張九齡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謫居地荊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國的 郢都),本來是著名的產(chǎn)橘區(qū)。他的這首詩一開頭就說: 江南有丹橘, 經(jīng)冬猶綠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顯。屈原的名句告訴我們:裊 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梢娂词乖谀蠂?,一到深秋,一般樹木也難免

13、搖落,又哪能經(jīng)得住嚴(yán)冬的摧殘?而丹橘呢,卻經(jīng)冬猶綠林。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丹橘經(jīng)冬猶綠,究竟是由于獨得地利呢?還是出乎本性?如果 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贊頌。所以詩人發(fā)問道:難道是由于地氣暖 的緣故嗎?先以反詰語一 縱,又以肯定語 自有歲寒心 一收, 跌宕生姿,富有波瀾。 歲寒心,一般是講松柏的。論語。子罕: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張九齡特地要贊美丹橘和松柏一樣具有耐寒的節(jié)操,是含有 深意的。漢代古詩有一篇橘柚垂華實,詩中說橘柚 委身玉盤中, 歷年冀見食,表達(dá)了作者不為世用的憤懣。張九齡所說的 可以薦嘉 客,也就是 冀見食 的意思。 經(jīng)冬猶綠林,不以

14、歲寒而變節(jié),已 值得贊頌;結(jié)出累累碩果,只求貢獻(xiàn)于人,更顯出品德的高尚。按說, 這樣的嘉樹佳果是應(yīng)該薦之于嘉賓的, 然而卻為重山深水所阻隔,為 之奈何!讀 奈何阻重深 一句,如聞慨嘆之聲。丹橘的命運、遭遇,在心中久久縈回,詩人思緒難平,終于想到了命運問題: 運命惟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看來運命的好壞,是由 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復(fù)始的自然之理一樣,是無法 追究的。這兩句詩感情很復(fù)雜,看似無可奈何的自遣之詞,又似有難 言的隱衷,委婉深沉。最后詩人以反詰語氣收束全詩: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一一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樹和李樹,硬是不要橘樹, 難道橘樹不能遮陰,沒有用處嗎?在前面,已寫了它

15、有經(jīng)冬猶綠林的美蔭,又有 可以薦嘉客 的佳實,而 所遇 如此,這到底為什么?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里講了一個寓言故事:陽虎對趙簡主說,他 曾親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難時,他們都不幫助他。因而感嘆道:虎不善樹人。趙簡主道:樹橘柚者,食之則甘, 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只樹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這樣的君子,總不能說 慎所樹吧!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一詩中稱贊張九齡詩罷地有余,篇終語清省。后一句,是說他的詩語言清新而簡練;前一句,是說他的詩意余象外,給讀者留有馳騁想象和聯(lián)想的余地。讀 這首詩我們不就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當(dāng)時朝政的昏暗和詩人坎坷的身世 嗎!這首詩平淡而渾成,短短的篇章中,時時用發(fā)問的句子,具有正 反起伏之勢,而詩的語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