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 新常營測量放線施工方案_第1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 新常營測量放線施工方案_第2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 新常營測量放線施工方案_第3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 新常營測量放線施工方案_第4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 新常營測量放線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名稱:北京市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兩限房及公共服務設施”a組團南區(qū)工程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朝陽區(qū)常營鄉(xiāng),東至辛莊路,西至雙橋東路,南至朝陽北路,北至幺家店路,總建筑面積91732平方米,共7棟樓,a10-1a10-6為住宅樓,剪力墻結構,采用閥板基礎;a11-1為商業(yè)樓,為框架柱結構。本工程0.000m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見下表。 根據(jù)北京市測繪院提供的起始水準點、紅線控制樁的報告成果,現(xiàn)場控制標高27.616,以及各個樓的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等特點,對其工程進行施工測量工作,具體工作根據(jù)建筑施工圖編制施工控制網(wǎng)平面圖。二、施工部署1、本工程由北京六建集團公司二分公司總包,項目部有專人驗線;由

2、信陽二建分包施工,同時負責施工測量放線工作。2、為了使施工進度按照施工計劃進行,應準時在各施工工種工作前做好放線工作,做好施工前的準備,為其提供良好的施工條件。3、有關技術現(xiàn)場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應認真審核現(xiàn)有的施工圖紙,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與施工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圖來測定需拆除、保留的原有地下建筑物、地下管線,確定場地平整與暫設工程定位放線工作內(nèi)容。三、測量施工準備1、 嚴格審核紅線樁、水準點高程的正確性,看點位是否有錯或樁位是否被碰動,因而對點位進行實測,并且測出的真實邊長和左加角數(shù)據(jù)與測繪報告、設計圖紙中所注尺寸和各點坐標進行比較,看其是否相符,是否正確。2、 全面了解設計圖紙,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

3、。3、 準備放樣數(shù)據(jù)(1) 根據(jù)測繪院所給的測繪報告,與本工程有關的紅線控制樁點坐標成果,測繪院給的原始坐標如下表:現(xiàn)場主控坐標:a10-3號樓南側x:3066611.230 y:520898.619 a10-6號樓南側x:306621.149 y:521074.575現(xiàn)場主控高程:27.616(東南配電箱側)(2)起始水準點高程數(shù)據(jù)2g1: 26.967米 2g2:27.006米 2g3:27.436米2、測量計劃(1) 首先對測繪院提供的坐標點進行理論計算,即2g22g1方位角為1773958.27,距離為275.260m。a10-1/2/3/4/5/6#樓的方位角為0,a11-1#樓方位

4、角為862238.69。據(jù)測繪院所給的原始坐標數(shù)據(jù),對現(xiàn)場控制坐標及建筑物紅線樁點進行校測,具體過程為:校測紅線樁點及測繪院給的現(xiàn)場坐標點的導線點詳細數(shù)據(jù)實測夾角:1=1194954 2=1570342 3=314504 4=2033138 5=275007實測距離: l1=88.480m l2=205.622m l3=219.980m l4=233.612m l=275.260m (距離均為三次精測平均值)實=5400025 理=540允=24n =245 =054測=測-理=5400025-540=+25 允改正后角度:1=1194949 2=1570337 3=314459 4=2033

5、133 5=275002各邊方位角:從2g22g1方向逆時針依次為:l=1773958.27 l1=1172947.27 l2=943324.27 l3=3061823.27 l4=3294956.27根據(jù)各邊方位角和實測距離推出各點坐標:d1: x=306622.038 y=520847.958 d2:x=306605.702 y=521052.930 d3: x=306735.953 y=520875.657x=+0.003m y=-0.005mk=f/d = = =1/128222 1/5000 精度合格,調(diào)整后最終坐標為: d1: x=306622.038 y=520847.959 d

6、2: x=306605.701 y=521052.932 d3: x=306735.952 y=520875.659l1=88.481 l2=205.623 l3=219.980 l4=233.609 根據(jù)測得的坐標用全站儀校測測繪院給的各樁點坐標,經(jīng)校核符合設計要求。(注:三級導線點允許誤差24,校正紅線樁允許誤差角度20”、邊長1/10000、點位相對誤差10mm)。(2)根據(jù)測繪院給出的起始水準點,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首先對現(xiàn)場高程點 27.616(配電箱點)進行附合測量,具體為:水準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或環(huán)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式

7、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l相應線路長度(km)n水準閉合環(huán)數(shù)中或附合路線條數(shù)。內(nèi)業(yè)計算的數(shù)字取位,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等級水準路線長(km)高差及改正數(shù)(mm)高程(mm)豎直角(”)三等0.010.11.0(其閉合差小于5mm),校測后控制網(wǎng)的高程控制點在每棟號附近設制兩個高程控制樁,根據(jù)每個樓的絕對標高設0.000點,要求便于施工并易于長期保留的地方,高程控制樁要嚴格加以保護,并在施工期間每三個月,復測一次,保存復測記錄。 (3)根據(jù)總平面圖,建筑圖和結構圖。確定各個樓的坐標點及方位角,制定各個樓的軸線十字坐標 網(wǎng)。 (4)根據(jù)現(xiàn)場控制樁坐標點對各個樓進行定位,建立軸線控制

8、網(wǎng)平面圖。各個樓的十字軸線控制坐標網(wǎng)具體如下:a10-1#樓: k軸(外墻西6m):x=306735.492 y=520907.250 (外墻東6m):x=306735.492 y=520969.19029軸:(外墻北6m):x=306741.662 y=520963.020(外墻南6m):x=306718.632 y=520963.020a10-2#樓: k軸(外墻西6m):x=306728.397 y=520993.635 (外墻東6m):x=306728.397 y=521055.57529軸:(外墻北6m):x=306734.567 y=521049.405(外墻南6m):x=3067

9、11.537 y=521049.405a10-3#樓: a軸(外墻西6m):x=306610.870 y=520881.472 (外墻東6m):x=306610.870 y=520918.6321軸:(外墻北6m):x=306648.150 y=520884.852(外墻南6m):x=306604.690 y=520884.852a10-4#樓: k軸(外墻西6m):x=306631.059 y=520921.993 (外墻東6m):x=306631.059 y=520983.93329軸:(外墻北6m):x=306637.229 y=520977.763(外墻南6m):x=306614.19

10、9 y=520977.763a10-5#樓: k軸(外墻西6m):x=306634.059 y=520989.393 (外墻東6m):x=306634.059 y=521051.3331軸:(外墻北6m):x=306640.229 y=520995.563(外墻南6m):x=306617.199 y=520995.563a10-6#樓: y軸(外墻西6m):x=306651.589 y=521054.532 (外墻東6m):x=306651.589 y=521094.4921軸:(外墻北6m):x=306657.769 y=521060.712(外墻南6m):x=306614.309 y=52

11、1060.712a11-1#樓: c軸(外墻西5m):x=306588.091 y=520888.824 (外墻東5m):x=306601.372 y=521098.5941軸:(外墻北5m):x=306593.916 y=520893.790(外墻南5m):x=306571.212 y=520895.228(5)測定各個樓主軸線的控制樁,并對其進行防護,妥善保護各個控制樁點。(6)對平整場地-土方開挖 - 邊坡支護 - 基礎施工 -結構施工樓層、軸線豎向投測 -樓層標高的控制定位測量放線。四、檢查與驗收:按照 iso9002要求對測量放線進行質(zhì)量與驗收控制。1、 班組對各測量部位進行自檢,合

12、格后上報工長。2、 平面控制網(wǎng)的定位放線、由技術負責人,工長組織質(zhì)檢及有關下道工序工長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填有關資料,參加人員簽字。 五、施工測量方法1、 施工測量順序:根據(jù)測繪院測繪報告,測量放線順序為:引高程 -軸線定位 放線(各部位控制線) - 驗線 -施工。2、施工測量方法:(1)根據(jù)測繪院的測繪報告確定建筑紅線和各個樓樁點, 樁點連線就是主軸線的交點, 作為設定軸線控制網(wǎng)平面圖的主要依據(jù).用極坐標法測繪控制網(wǎng)上各點。(2) 根據(jù)現(xiàn)場總平面圖,測繪院給出紅線樁要在施工中破壞掉,因而在挖土方前校完樁位后,制定建筑定位控制網(wǎng)平面圖,樁位,用極坐標法對現(xiàn)場坐標兩點校測后,測定建筑定位控制

13、網(wǎng)平面圖及平面圖各內(nèi)角是否閉合,閉合后再測出軸線樁點和各細部軸線的控制樁點的位置,再與紅線樁測定的控制樁位相比較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nèi),核對后固定樁位建立軸線控制網(wǎng)平面圖,并對樁位嚴格加以保護,定期校核檢查。 (3)高程的施工測量方法: 根據(jù)測繪院給出起始水準點高程,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首先對水準點測量成果進行校核,采用附合測量方法,由坐標2g1 點高程向求證點高程 27.616 引測,中間取3個測點,后到 2g2點,進行往返測量,再從2g2 點導測到2g1,( h往+h返) 允許誤差,閉合后閉合差h=0或小于5mm。 確定現(xiàn)場高程控制點為27.616米, (4)基礎施工測量方法:根據(jù)軸線控制樁測

14、設各個樓的主要軸線,根據(jù)肥槽寬為1米,放坡為1:0.2,撒出挖槽邊界灰線,并對建筑物基坑開挖、基礎投測(標高)進行定位,將軸線控制線、高程點引測至基礎底板上。(根據(jù)現(xiàn)場基礎施工流水段可用塔尺進行標高控制,可以在每一施工段上設置23個標高點,取平均值并與設計圖紙相比較,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再按這一標高點測設出其它設計標高 。(5)基礎上結構施工測量方法:(兩層地下室)根據(jù)本工程各個樓同時進行流水施工的特點,要做好結構施工階段測量放線工作,主要工作內(nèi)容包括:施工層的放線與標高控制,建筑軸線的豎向投測,(0.000以下采用軸線控制樁直接投測,0.000以上軸線采用內(nèi)外控相結合的豎向投測方法,并根據(jù)設計

15、圖紙工程要求確定內(nèi)控點位置)施工層標高豎向傳遞,大型構件彈線。上述內(nèi)容在施工測量過程中采取的具體措施在地下兩層每施工層結構施工完后,驗線合格后將軸線、標高、控制線引測至結構外立面上,(要求彈出每層建筑標高+500mm線)后投至首層結構外墻立面上,作為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基準和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的依據(jù)。軸線的豎向傳遞,每層必須以軸線控制樁為準向下傳遞,對每層軸線校核無誤后,再測設出墻邊線、柱位線、梁、門窗洞口邊線,要求墻、柱、門窗、洞口邊線在施工中用500mm線控制。在結構施工中,綁扎墻體鋼筋、支模板前,先測設出墻邊的500mm控制線??刂戚S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施工段分界軸線,樓梯間、電梯間兩側軸

16、線,組合成閉合圖形,且間距不得大于所用鋼尺長度(經(jīng)較核后),同時進行樓梯間、電梯間的垂直豎向觀測,要求控制滿足:各樓外輪廓線。在基礎施工層抄平時,閉合控制樁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誤差不大于3mm,然后進行抄平,水平標高誤差3mm。施工層放線時,首先對投測軸線進行校核,閉合后再對細步軸線進行定位,然后再測設墻、柱、梁、門窗、洞口邊線。在0.000以上結構施工層放線,據(jù)現(xiàn)場施工的要求,使測量放線能及時準確的做好其它工種的準備工作,采用設置內(nèi)控點(彎管目鏡,激光經(jīng)緯儀)投測主軸線的方法。同時用外墻立面上傳遞的軸線控制線進行校核。(內(nèi)控點位置布置圖如圖)內(nèi)控點布點方法:首層平面位置定位放線,根據(jù)軸線控

17、制平面圖的控制樁位及設計圖紙定各細部線,在按照內(nèi)控點布置圖做好預埋鐵位置,測定內(nèi)控豎向控制點,控制點測設要準確無誤,同時用極坐標法和左右盤校核讀數(shù)的方法進行校測,校測后在預埋鐵上打孔塞上銅絲,做上明顯標記。同時要求在軸線的豎相投測過程中各施工層頂板上預留測量放線施工洞,模板同時留洞,并與控制點位置一致,上下貫通。外控線吊線方法:首層放線后,在建筑物外墻夾角附近外墻立面上測定垂直軸線或距軸線0.5米垂直線,用墨線彈在外墻上,并于控制線上一致,作為向上引側及校核的依據(jù)。由于建筑物場地狹小,可在經(jīng)緯儀上安裝90o彎管目鏡,用經(jīng)緯儀延長軸線,采用側向借線法向上投測。也可用吊線墜法,要求靠近外墻皮,以首

18、層立線為準向上投測。施工測量方法:1、經(jīng)緯儀天測法:將經(jīng)緯儀安置首層(-0.60)處的內(nèi)控豎向投測的控制點上(光學對中,精密定平),同時安裝90度彎管目鏡,當豎盤指標270度時,為垂直視線向上投測。在頂板預留洞邊對投測的點彈上兩個方向的模線,進行此施工層細部軸線的測量工作,同時對放過的線用天底法進行校測。2、使用激光鉛垂儀時采用激光鉛直法,進行豎相投測。3、吊線墜法:對高度較小或在施工中有吊線預留洞的地方采用吊線墜法吊線。對0.000以上結構施工層放線時標高的傳遞,根據(jù)標高控制網(wǎng)平面圖的標高點位0.000點,引測至首層上,在利用鋼尺要求在每施工層上至少有三個臨時標高控制點進行標高引測。標高傳遞

19、點的部位應選擇在樓梯間、電梯井及外墻角等處彈上標高點或水平線,并注明標高。并在施工完后的內(nèi)墻體彈上裝修的建筑500mm線。(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流水段可用塔尺進行每層標高控制,可以把每施工段上設置的23個標高點取平均值,再與設計圖紙相比較,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再按這一標高點測設出其它設計標高 )。六、質(zhì)量保證措施1、標高控制:現(xiàn)場引高程必須嚴格閉合,精度要附合規(guī)范要求,水準點不得少于兩點,0.000標高必須嚴格控制好。2、對本工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要嚴格附合規(guī)范要求,施工測量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確保質(zhì)量。3、測量前應作好準備工作,對使用的水準儀、經(jīng)緯儀、激光經(jīng)緯儀、鋼尺必須經(jīng)測繪院

20、校測后方可使用,并且定期檢驗。依據(jù)校測,在測量工作中須按規(guī)定作好原始記錄,堅持測量工作步驟、方法,以確定測量成果正確性和精度,并做自檢合格后,申報上級驗收。(注:對鋼尺的實際長度、測繪溫度,進行尺長、溫度和傾斜要做相應的改正)。七、技術措施1、在放線過程中,為了確保精度,應以較長的邊測定短邊。2、在經(jīng)緯儀測角度及豎向觀測中,均取盤左盤右讀數(shù)的平均值,以抵消由于測量儀器本身產(chǎn)生的系統(tǒng)誤差。 3、.在水準測量中,盡量作到前后視距等長,抄測水平線時,精密定平水準管,投測水平線總的間距不得大于3.5米,以防彈水平線時,線下垂,墨量適中,彈線要水平(彈線要清晰并盡量彈一次)。4、在標高傳遞過程中,主要沿

21、結構外墻,樓梯間,電梯井等處直接向上量至施工層,每個幢號標高傳遞至少有3個傳遞控制點,在抄平時采用采用三點數(shù)值的平均值。為其它工種提供準確的標高,便于施工。5、用線墜豎向投測時,要保證線墜體型正,重量適中,要用編織的線及鋼絲,每隔34層,放一次通線,以做校核,吊線墜時,嚴禁抗線及側向風吹吊線,以免影響測量成果。 6、在進行樓梯間、電梯井、及外墻大角的豎向投測時,要對豎向線(垂直度)及時進行控制,措施為樓梯間、電梯井內(nèi)部至少彈上四道控制豎線(要求每面墻上一條豎線),豎線投測采用彎管目鏡或吊線墜法,四道控制豎線至各角距離數(shù)值的大小就可以對樓梯間、電梯井的平面位置、垂直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外墻大角的豎

22、相投測要在外墻模拆除后及時彈上控制豎線,并與內(nèi)控的控制線進行校核,采用雙控的方法。八、對放線人員的要求 1、了解儀器的構造,熟練掌握儀器的使用。2、儀器安置時,測量放線人員不得離開儀器。3、儀器按期校核和檢查,發(fā)現(xiàn)偏差過大或問題,不得隨意拆卸調(diào)試儀器的各部件,以防損傷,損壞,應及時上報,由專業(yè)人員校正維修。4、施工中儀器要防止碰撞,正確保養(yǎng),作到防潮,防震,保護物目鏡。5、儀器由于使用不當,造成儀器損傷,損壞,因而影響工程進度,根據(jù)情況罰款處理。6.測量儀器,是施工放線的重要器具,放線人員應愛護儀器,正確使用儀器,真正發(fā)揮儀器在測量放線中的作用。九、安全1.進入施工現(xiàn)場戴好安全帽,從事2米以上的高空作業(yè)系好安全帶。2.在施工現(xiàn)場內(nèi)禁止穿拖鞋。3.在外墻角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