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13.060.30Z 23DB64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方標準DB 64/ T699 201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Tech nical Specificati ons of Domestic Wastewater polluti on for Tow n and Village2011 - 09 - 05 實施2011 - 09 - 05 發(fā)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環(huán)境保護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DB64/ T699 2011#II前言1 范圍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 術語和定義24 水量和水質 35 總體要求56 工藝設計67 檢驗與過程控制 98 主要輔助工程 109 勞動安全與職

2、業(yè)安全 1010 施工與驗收1011 運行與維護 11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設計規(guī)范 14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農村生活污水穩(wěn)定塘處理技術設計規(guī)范 20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農村生活污水土地滲濾系統處理技術設計規(guī)范 24本標準的編寫格式符合 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與編寫的要求。本標準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環(huán)境保護廳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寧夏環(huán)境科學設計研究院、寧夏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席北斗、張列宇、夏訓峰、李曉光、趙穎、熊瑛、劉錦霞、王德全、張生海。DB64/ T699 201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guī)范1范

3、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術語和定義、水量和水質、總體要求、工藝設計、檢驗和過程控制、主要輔助工程、勞動安全與職業(yè)安全、施工與驗收、運行與維護。本標準適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規(guī)劃、立項、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與維護。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J 141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4284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 12801生產過程安全衛(wèi)生要求準則GB 14554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50003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

4、1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3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 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 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 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9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 50023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 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guī)范GB 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 5006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70礦山電力設計規(guī)范GB 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 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31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uī)范GB 5026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T 13663-

5、2000給水用聚乙烯(PE管材)HJ/T 15-2007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CJJ 17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技術規(guī)范CJJ/T 54-1993污水穩(wěn)定塘設計規(guī)范CJJ 60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guī)程HJ/T 96-2003 pH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1-2003HJ/T 103-2003HJ/T 353-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安裝技術規(guī)范HJ/T 354-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驗收技術規(guī)范HJ/T 355-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guī)范氨氮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 總磷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7HJ/T 377-2007 化學需氧量( COD

6、Cr )水質在線自動監(jiān)測儀HJ 2005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B64/T 700-2011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西北地區(q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試行)(2010年 9月)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農村公用設3.1 農村生活污水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農村居民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廁所衛(wèi)生間沖廁、 洗滌、洗浴和廚房排水,施、旅游接待戶、旅館飯店、家庭農副產品加工及畜禽散養(yǎng)農戶等排水,不包括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工業(yè)廢水。3.2人工濕地 Constructed Wetland 參見 HJ 2005中3.1 的有關規(guī)定。3.3預處理 Pretre

7、atment 參見 HJ 2005中3.12 的有關規(guī)定。3.4基質 Bed Filler參見 HJ 2005中3.11 的有關規(guī)定。3.5孔隙率 Porosity 參見 HJ 2005中3.6 的有關規(guī)定。3.6 水力停留時間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參見 HJ 2005中3.7 的有關規(guī)定。3.7表面有機負荷 Organic Surface Loadi ng參見HJ 2005中3.8的有關規(guī)定。3.8表面水力負荷Hydraulic Surface Loadi ng參見HJ 2005中3.9的有關規(guī)定。3.9水力坡度 Hydraulic Slope參見HJ 2005

8、中3.10的有關規(guī)定。3.10滲透系數 Permeability coefficie nt參見HJ 2005中3.13的有關規(guī)定。3.11土地滲濾系統 Subsurface soil in filtrati on systems由土壤-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tài)污水處理系統,通過系統內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使營養(yǎng)物質和水分得到循環(huán)利用,實現污水的資源化、無害化。3.12穩(wěn)定塘 Stabilizati on pond參見CJJ/T54-93中2.0.1的有關規(guī)定。4水量和水質4.1 水量寧夏地區(qū)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數、污水排放量按表1取值。表1農村生活污水用水量、排放系數及排放量取值

9、表區(qū)域衛(wèi)生設施情況人均用水量(L/ Ad)污水排放系數人均排水量(L/ 人 d)沿黃灌溉農業(yè)區(qū)全日供水、戶內有給水、排水設施 且衛(wèi)生設施較齊全80 1000.7 -0.855 80全日供水、戶內有洗衣機等部分用水設施及部分衛(wèi)生設施50 800.6 -0.730 55表1 (續(xù))區(qū)域衛(wèi)生設施情況人均用水量(L/ Ad)污水排放系數人均排水量(L/ 人 d)沿黃灌溉農業(yè)區(qū)有供水龍頭,基本用水設施不完善30 500.5 -0.61530無供水龍頭,無基本用水設施20 300.4 -0.5815全日供水、戶內有給水、排水設施 且衛(wèi)生設施較齊全70 800.6 -0.740 55中部干旱風沙區(qū)全日供水、

10、戶內有洗衣機等部分用水設施及部分衛(wèi)生設施50700.5 -0.625 40有供水龍頭,基本用水設施不完善30 500.4 -0.512 25無供水龍頭,無基本用水設施20 300.3 -0.4612全日供水、戶內有給水、排水設施且衛(wèi)生設施較齊全50700.5 -0.625 45南部山區(qū)全日供水、戶內有洗衣機等部分用水設施及部分衛(wèi)生設施40 500.4 -0.51525有供水龍頭,基本用水設施不完善20 400.2 -0.368無供水龍頭,無基本用水設施10200.2 -0.326注1:取值時,應對各村具體用水現狀、用水條件、供水方式、經濟條件、用水習慣、發(fā)展?jié)摿Φ惹闆r進行調查分析,并綜合考慮以

11、下情況:村莊一般比鎮(zhèn)區(qū)低;定時供水比全日供水低;發(fā)展?jié)摿π∪≥^低值;制水成本高取較低 值;村內有其他清潔水源便于使用時取較低值。調查分析與本表有岀入時,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當增減。注2:本表中的衛(wèi)生設施主要指洗滌池、洗衣機、淋浴器和水沖廁所等。4.2 水質農村生活污水排水水質因排水類型不同而差異較大,宜根據實地監(jiān)測確定。 若無條件實地監(jiān)測,則按表2取值。表2寧夏地區(qū)農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值單位:mg/L區(qū)域類型水質指標SSCODrBOD氨氮總氮總磷pH沿黃灌溉農業(yè)區(qū)20030030040015020030 5030 50586.5 8.5中部干旱風沙區(qū)20030030050020030040 6

12、040 60686.5 8.5表2 (續(xù))單位:mg/L區(qū)域類型水質指標SSCODrBOD氨氮總氮總磷pH無量綱南部山區(qū)20030030060020035040 8040 80686.5 8.5注:表中取值來源于寧夏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2011年監(jiān)測數據5總體要求5.1 工程類型及規(guī)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可分為單戶、村分散型、單村集中型、連片集中型等處理工程類型,各類型劃分按表3執(zhí)行,鼓勵結合實際的創(chuàng)新型分散處理形式。表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類型工程類型水量(m/d)家庭數(戶)人口數(人)距離要求(km)單戶、村分散型 200500 2500村村距離V 5注:分散型、集中型主要以距離要求區(qū)分,不宜單純

13、以水量、家庭數及人口數區(qū)分。5.2 工程項目組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由主體處理工程和輔助工程組成:a)主體處理工程:預處理、人工濕地、穩(wěn)定塘、土地滲濾系統、污泥處理、惡臭處理等污水處理 構(建)筑物與設備;b)輔助工程:廠區(qū)道路、圍墻、綠化、電氣系統、給排水、暖通、建筑與結構等工程。5.3 場址選擇5.3.1 應符合不同區(qū)域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和農村環(huán)保專項規(guī)劃的要求。5.3.2 綜合考慮交通、土地權屬、土地利用現狀、發(fā)展擴建、再生水回用等因素。5.3.3 應考慮自然背景條件及特點,包括土地面積、地形、氣象、水文以及動植物生態(tài)因素等,并進 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方面的勘察。5.3.4 場址應不受洪水或

14、內澇的威脅,且不影響行洪安全,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再利用。5.3.5 土地滲濾系統應選擇在地下水位較深,土壤滲濾性能較好的場地。5.3.6 工程選址應充分利用廢舊河道、池塘、溝谷、荒地、鹽堿地等閑置土地及未利用土地。5.3.7 土地滲濾宜選在村鎮(zhèn)的水源地下游,且應位于居民點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防止水體散發(fā)臭 氣和滋生蚊蟲的侵擾。5.4 總平面布置5.4.1 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條件,按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流程要求,結合地形、氣候、地質條件、 便于施工、維護和管理等因素,合理安排,緊湊布置。5.4.2 場區(qū)的高程布置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符合排水通暢、降低能耗、平衡土石方的要求。多單元 濕地系統

15、、多塘系統高程設計應盡量結合自然坡度,采用重力流形式,需提升時,宜一次提升。5.4.3 應綜合考慮系統的輪廓,不同系統單元的搭配、水生植物的配置、景觀小品設施營建因素,使 工程達到相應的景觀效果。6工藝設計6.1 一般規(guī)定6.1.1 工藝設計應綜合考慮處理水量、原水水質、占地面積、建設投資、運行成本、排放標準、穩(wěn)定 性及區(qū)域自然氣候條件、植被類型和地理條件等因素,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適宜的方案。6.1.2 預處理程度根據具體水質水量情況與污水處理技術政策,選擇適宜工藝,其設計應符合GB50014中的有關規(guī)定。6.1.3 預處理設施宜采用懸浮物去除效果較好、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的工藝。6.1.4

16、后處理、污泥處理、惡臭處理等工藝設計應符合GB50014及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6.2 工藝流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應綜合考慮當地水文、地質、規(guī)劃、村落分布特征、現場調查等情況來確定。單戶、村分散型及連片集中型處理工藝選擇流程分別如圖1、圖2所示:河流、湖泊、濕地等土壤、底土、基巖、地下含水層類型 及地下水保護要求等地下水保護規(guī)劃、名勝古跡、實際經驗等圖1農村生活污水單戶、村分散型處理工藝選擇流程圖圖2農村生活污水連片集中型處理工藝選擇流程圖農村生活污水單戶、村分散型及連片集中型處理工藝流程分別如圖3、圖4所示:圖3單戶、村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注:圖中的“排放標準指寧夏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

17、準,虛線框表示不同預處理工藝。一級標準達標處理中,人工 濕地或土地滲濾系統岀水要回流。其中人工濕地回流比為1:3,土地滲濾系統回流比為1:1 o圖4連片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注:圖中的“排放標準指寧夏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虛線框表示不同預處理工藝。一級標準達標處理中,人工濕地或土地滲濾系統岀水要回流。其中人工濕地回流比為1:3,土地滲濾系統回流比為1:1 o6.3 預處理6.3.1 農村生活污水預處理設施應包括格柵、沉砂池、沉淀池等,其設計應符合GB50014的有關規(guī)定。6.3.2 預處理的程度和方式應綜合考慮污水水質特征、出水水質要求、污水處理工藝類型等因素,可選擇格柵、沉砂等處理

18、工藝、水解酸化及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池等強化處理工藝。6.3.3 單戶、村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宜采用改良式化糞池進行污水預處理。6.3.3.1 改良式化糞池污染物產生量取0.1 m3/人年0.14m3/人年。6.3.3.2 改良式化糞池有效水深取2m3m6.3.3.3 池體容積為污水量與污泥量之和。6.3.3.4 濾料層高度為 0.8m1.2m。6.3.4 連片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6.3.4.1 一級標準達標技術可采用格柵、沉砂池、接觸氧化池等預處理技術。6.3.4.2 二級標準達標技術可采用格柵、沉砂池等預處理技術。6.3.4.3 三級標準達標技術可采用格柵、沉砂池等預處理技術。DB64/

19、 T699 20116.3.5 綜合考慮污水水質特征,可按下列指標選擇預處理措施:a) 污水的B0D/C06V 0.3時,宜采用水解酸化處理工藝;b) 污水的SS含量100mg/L時,宜設沉淀池;c) 污水中含油量50mg/L時,宜設除油設備;d) 污水中的D0 1.0 mg/L時,宜設曝氣裝置。6.4 人工濕地工藝設計人工濕地處理工藝設計詳見附錄A。6.5 穩(wěn)定塘工藝設計 穩(wěn)定塘處理工藝設計詳見附錄 B。6.6 土地滲濾系統設計土地滲濾系統處理工藝設計詳見附錄C。6.7 一體化設備一體化設備可采用接觸氧化工藝、 氧化溝工藝, 工藝具體要求可參考 西北地區(q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技術指南(試行)(中

20、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0年9月)。7 檢驗與過程控制7.1 一般規(guī)定7.1.1 應按國家現行的排放標準及環(huán)境保護部門的要求,設置相應的檢測儀表和控制系統。7.1.2 參與控制和管理的機電設備應設置工作和事故狀態(tài)的檢測裝置。7.1.3 安裝在線監(jiān)測系統的,應符合 HJ/T353-2007、HJ/T354-2007 、HJ/T355-2007 、HJ/T101-2003 中的有關規(guī)定。7.1.4 所用監(jiān)測儀器應符合 HJ/T15-2007、HJ/T96-2003、HJ/T103-2003、HJ/T377-2007 中的有關規(guī)定。7.2 檢測與控制7.2.1 對系統各環(huán)節(jié)的進出水進行監(jiān)

21、測,監(jiān)測項目主要包括:流量、水位、pH值、BOD、CODc、氨氮、TN糞大腸桿菌等。7.2.2 監(jiān)測頻率:水位和 pH值每月1次,其他指標每季度 1次。7.2.3 人工濕地系統的檢測還應包括降雨量、濕地水位、植株密度等。檢測頻率根據管理要求確定。7.2.4 其他監(jiān)測項目應按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進行。7.2.5 大中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主要處理工藝單元,應采用自動控制系統。小型人工濕地污水 處理工程的主要處理工藝單元, 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控制。 采用成套設備時, 設備本身控制宜與系統控 制結合。7.2.6 自動控制系統可采用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LC控制,實時監(jiān)控運轉情況,可設集中和現場兩種操

22、作方式。7.2.7 關鍵工藝控制參數,如預處理系統的流量、DO SS CODcr等檢測數據宜參與后續(xù)工藝控制。8 主要輔助工程9DB64/ T699 20118.1 電氣系統8.1.1 供電方式應根據用電要求,與當地電力部門協商確定。8.1.2 供配電系統應符合 GB50052和GB50023中的有關規(guī)定。8.1.3 低壓配電設計應符合 GB50054中的有關規(guī)定。8.1.4 照明設計應符合 GB50034中的有關規(guī)定。8.2 給水、排水及消防8.2.1 應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完善的供水設施。給水設計應符合GB50015和GB50013的有關規(guī)定。8.2.2 排水設計應符合 GB50014中的有

23、關規(guī)定。8.2.3 管理區(qū)消防應符合 GB50016和GB50140中的有關規(guī)定。8.3 采暖、通風和空調8.3.1 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調的設計應符合 GB50019中的有關規(guī)定。8.3.2 當建構物的機械通風不能滿足工藝對室內溫度、濕度要求時,應設置空調裝置。8.3.3 建筑造型應簡潔、新穎、并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調。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間布局應滿足工藝設備 布置要求,同時應考慮今后生產發(fā)展和技術改造的可能性。8.3.4 建(構)筑物結構設計應符合GB50069的有關規(guī)定。8.3.5 構筑物設計應符合 GB50003和GB50070的有關規(guī)定。8.3.6 建筑物抗震等設計應符合GB50011的有關規(guī)

24、定。9 勞動安全與職業(yè)安全9.1 在設計、施工和生產過程中,勞動安全和衛(wèi)生可參考GB12801的有關規(guī)定。9.2 工程建設運行的同時,應保證安全和衛(wèi)生設施同時投入使用。9.3 建立并嚴格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特別是秋季人工濕地收割植物應妥善處置, 以免引起火災。10 施工與驗收10.1 一般規(guī)定10.1.1 施工單位應具有國家相應的施工資質, 除遵守相關的施工技術規(guī)范之外, 還應遵守國家有關部 門頒布的勞動安全及衛(wèi)生、消防等國家強制性標準。10.1.2 施工中使用的設備、材料、器件等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并取得產品合格證。10.1.3 構筑物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 GBJ141的有關

25、規(guī)定,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 GB50204 的有關規(guī)定;設備安裝和驗收應符合 GB50231的有關規(guī)定;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 GB50268的有 關規(guī)定。10.2 工程施工10.2.1 施工前期準備的主要任務是清理和平整場地。 清理工程包括清理場地內的垃圾、 樹木以及其它 障礙物等。10.2.2 潛流人工濕地及土地滲濾系統周邊圍堰宜采用夯實的土壤構建,坡度宜為4:12:1。在夯實過程中,應考慮土壤的濕度,不得在陰雨天施工。圍堰建成后,應進行表面防護,如種植護壩植被等。10.2.3 基質鋪設過程中應從選料、洗料、堆放、撒料 4 個方面加以控制。10.2.4 基質應進行級配、清潔

26、,保證填筑材料的含泥(砂)量和填料粉末含量達到設計要求值。10.2.5 人工濕地植物種植時應有專業(yè)人員指導。10.2.6 人工濕地防滲材料采用聚乙烯膜時, 應由專業(yè)人員用專業(yè)設備進行焊接, 焊接結束后, 需進行 滲透試驗。10.3 環(huán)境保護驗收在生產試運行期間應進行處理效果試驗,試驗報告作為環(huán)境保護驗收的重要依據。10.3.1 處理效果試驗包括以下項目:a) 處理污水量;b) 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c) 污泥的處理情況;d) 電能消耗。10.3.2 污水處理工程環(huán)境保護驗收的主要技術依據包括:a) 各類污染物環(huán)境監(jiān)測報告;b) 批準的設計文件和設計變更文件;c) 主要材料和設備的合格證或試驗記錄

27、;d) 試運行期間污染物連續(xù)監(jiān)測報告;e) 完整的啟動試運行、生產試運行記錄。10.3.3 經竣工環(huán)境保護驗收合格后,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運行。11 運行與維護11.1 調試與運行11.1.1 人工濕地調試與運行11.1.1.1 在調試運行階段,應進行前期測試,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 應進行池內水深測試,檢查配水管道,配水應均勻;b) 應檢查水泵、水位控制器,確保設備正常工作。11.1.1.2 在調試運行期間,應逐步提高污水處理的負荷。11.1.1.3 為了促進植物根系發(fā)育,人工濕地運行初期應進行水位調節(jié)。11.1.1.4 在調試運行階段,應符合下列要求 :a) 制定相應的運行管理指導手冊;b

28、) 專業(yè)管理人員具有污水生態(tài)處理的相關專業(yè)知識;c) 按污水處理的管理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規(guī)章;d) 設置護欄、警示牌,非工作人員不得接觸。11.1.1.5 工程的運行應符合 CJJ60 中的有關規(guī)定,同時還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11.1.1.6 運行人員、 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應進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專業(yè)技術、 安全防護、 應急處理等理 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運行人員應具備國家有關環(huán)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崗位合格證書。11.1.1.7 工程在運行前應制定設備臺帳、運行記錄、定期巡視、交接班、安全檢查、應急預案等管理 制度。11.1.1.8 工藝設施和主要設備應編入臺帳、定期對各類設備、電氣、自控

29、儀表及建(構)筑物進行檢 修維護,確保設施正常運行。11.1.1.9 工藝流程圖、 操作和維護規(guī)程等應貼掛于明顯位置, 運行人員應按規(guī)程進行系統操作, 并定 期檢查構筑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11.1.1.10 各崗位人員在運行、巡視、交接班、檢修等生產活動中,應做好相關記錄。11.1.1.11 應定期檢測進出水水質,并定期對檢測儀器、儀表進行校驗。11.1.1.12 應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并報請環(huán)境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備案。11.1.2 穩(wěn)定塘運行與維護11.1.2.1 穩(wěn)定塘竣工驗收后,用未污染水預灌,確定滲透率,維持防滲層水分、防止雜草生長。11.1.2.2 在堤坡上栽植多年生型

30、、 低矮型植被, 及時去除懸至水面的樹枝和雜草, 并保持塘內不出現 泥灘。11.1.2.3 及時修復塘堤的受損和被沖刷部位。11.1.2.4 檢驗進水和出水的水質和水量。11.1.2.5 排水前,應先對塘水和受納水體水質進行檢測。11.1.2.6 定期清除塘底污泥。11.1.2.7 日常維護中要注意保護塘內生物的生長, 但也不能讓水生生物過度生長, 特別是藻類的快速 繁殖會使出水水質下降。11.1.2.8 塘是否出現滲漏是檢查的重點, 要注意對塘的出入水量進行定期測量, 以查看有無滲漏。 也 可抽取地下水進行檢測,查看是否受到塘水的下滲污染。11.1.3 土地滲濾系統運行與維護無復雜設備,僅在

31、秋末冬初進行植物收割,其它不需要日常管理維護。11.2 運行管理和故障處理措施11.2.1 人工濕地及土地滲濾系統運行管理與故障處理措施11.2.1.1 日常運行管理事項:a) 濕地及土地滲濾系統單元進水后,應檢查配水效果,確保配水均勻;b) 根據暴雨、洪水、干旱、結冰期等各種極端天氣情況,調節(jié)和控制人工濕地水位,不得出現進 水端壅水現象和出水端淹沒現象;c) 應根據植物不同生長期進行田間管理,補種缺苗,勤除雜草,及時收割處置;d) 應對濕地工程及土地滲濾系統污水輸送管道、 集排水設施、 濕地進出水裝置進行定期的清理維 護。11.2.1.2 特殊控制事項:a) 應加強植物的病蟲害控制,在控制過

32、程中應防止引入新的污染源;b) 應加強人工濕地及土地滲濾系統的雜草控制。11.2.1.3 故障處理:a) 應對處理系統的管件進行定時巡查,當出現故障時,應及時清理或更換管件;b) 當池內產生斷流時, 可通過調節(jié)水位解決,出現水質不穩(wěn)定現象時,應檢查填料是否堵塞, 必 要時更換部分填料。11.2.1.4 防堵塞措施a) 控制進水懸浮物濃度;b) 適當的采用間歇運行方式;c) 局部更換人工濕地或土地滲濾系統的基質;d) 具備條件的,可采取反沖洗措施。11.2.2 穩(wěn)定塘運行管理與故障處理措施11.2.2.1 穩(wěn)定塘溢流與防滲措施:a) 穩(wěn)定塘應防止暴雨時期產生溢流,在穩(wěn)定塘周圍要修建導流明渠將降雨

33、時的雨水引開;b) 暴雨較多的地方,襯砌應做到堤頂,以防雨水沖刷;c) 塘的底部和四周可作防滲處理, 預防塘水下滲污染地下水。 防滲處理方式可采用粘土夯實、 土 工膜、塑料薄膜襯面等。11.2.3 穩(wěn)定塘二次污染控制措施11.2.3.1 防臭措施穩(wěn)定塘是敞開式的污水處理構筑物, 且水面較大, 污水在其中長時間停留, 運行管理不善將會對環(huán) 境衛(wèi)生造成一定影響,如產生臭味、滋生蚊蟲等??刂瞥粑都拔孟壙蓞⒖家韵路椒ǎ篴) 穩(wěn)定塘前宜設置沉淀池或水解池,應避免塘的負荷過高;b) 當無法降低進水負荷時,可增設間歇運行的表曝機,增加上層水體的溶解氧;c) 塘周圍植樹,綠化環(huán)境;d) 及時清除老化的浮水植物

34、。11.2.3.2 污泥處理工程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泥, 按照國家現行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和標準進行處理, 防止二次污染。 污泥處 理應符合以下要求:a) 沉砂池(渠)宜采用機械或重力沉砂,并應設置貯砂池或曬砂場;b) 污泥脫水宜采用污泥干化床自然風干,亦可采用機械脫水;c) 污泥作為農田肥料使用時,應符合GB4284中的有關規(guī)定;d) 污泥作填埋處理時,含水率應小于85%;e) 塘的設計應考慮排泥或清除污泥的設施;f) 污泥間歇清除時段,一般采用5年10年;g) 塘底污泥的蓄積深度,通常按0.3m0.5m設計。13AA附錄 A(規(guī)范性附錄)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設計規(guī)范A. 1 工藝設計A.1.

35、1人工濕地的設計應包括水力負荷設計、集配水系統設計、基質設計、植物選擇、防滲設計。A.1.2人工濕地的設計程序采用圖A.1的流程進行。調試運行、工程驗收:運行與管理圖A.1 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設計流程A. 2 設計參數A.2.1人工濕地出水達到 DB64/T700-2011中規(guī)定的二級標準時,按 BOD表面有機負荷確定濕地面積,同時應滿足水力負荷要求。人工濕地出水達到DB64/T700-2011中規(guī)定的一級標準時,按TN表面負荷確定 濕地面積。A.2.2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宜根據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采用經驗數據或按表A.1的數值取值。出水水質達到 DB64/T700-2

36、011中規(guī)定的二級標準時,采取 BOD進行計算,出水水質達到 DB 64/T700-2011中規(guī)定的一級標準時采用 TN進行校核。DB64/ T699 2011表A.1連片集中型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人工濕地類型BOD負荷2(kg/hm .d )TN負荷2(kg/hm .d )水力負荷(m/m.d )水力停留時間(d)水平潛流80 120812V 0.513垂直潛流80 1208120.2 0.513A.3幾何尺寸A.3.1連片集中型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面積宜小于800mtA.3.2連片集中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面積宜小于1500 m2oA.3.3潛流人工濕地設計中如采用多個人工濕地單元時

37、,應考慮建立跌水式多級人工濕地,每個獨立單元面積不宜大于800m oA.3.4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長度宜為20m-50m,對于長寬比小于1或不規(guī)則潛流人工濕地單元,應考慮均勻布水,減少死角。A.3.5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長寬比宜控制在1:14:1之間,最適長寬比3:1 oA.3.6潛流人工濕地深度宜為 1.6m2.0m,其中單戶、村分散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床體深度1.4m1.8m。A.3.7潛流人工濕地的水力坡度宜為0.5%1%其中單戶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力坡度為0.5%2.0%,具體應根據所采用的基質來確定。A.4 集、配水系統A.4.1 人工濕地單元宜采用穿孔管、配(集)水管、配(集)水堰等裝置

38、來實現集配水的均勻。A.4.2穿孔管的長度應與人工濕地單元的寬度大致相等。管孔密度應均勻,管孔的尺寸和間距取決于污水流量和進出水的水力條件,管孔間距不宜低于人工濕地單元寬度的10%A.4.3 穿孔管周圍宜選用粒徑較大的基質,其粒徑應大于管孔孔徑;或穿孔采用透水土工布或60目尼龍網包裹。A.4.4集、配水與進、出水管的設置應采取冬季防凍措施。A.4.5人工濕地出水可采用溝排、管排、井排等方式,并設溢流堰、可調管道及閘門等具有水位調節(jié)功能的設施。A.4.6 人工濕地出水量較大且跌落較高時,應設置消能設施。A.4.7人工濕地出水應設施排空裝置。A.5 清淤與通氣A.5.1人工濕地預處理系統應設置清淤

39、裝置。A.5.2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設置通氣管,同人工濕地底部的排水管相連接,并且與排水管管徑相同。A.6 填料層設計A.6.1基質材料選擇15DB64/ T699 2011A.6.1.1人工濕地基質的選擇應根據基質的機械強度、比表面積、穩(wěn)定性、孔隙率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確定。A.6.1.2以就近取材為原則,但要保證所選基質達到設計要求的粒徑。A.6.1.3潛流型人工濕地基質的孔隙率宜控制在35%-40%以便具有較大的空隙和較好的水力傳導。A.6.1.4潛流型人工濕地基質層的厚度應與植物根系長度相協調。A.6.1.5人工濕地填料應能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且應具有良好的滲透性。A.6.1

40、.6 達到DB64/T700-2011中規(guī)定的一級排放標準的人工濕地基質中鈣、鐵、鋁、鎂含量均不能低 于20%保證較咼氮、磷去除率。A.6.1.7濕地中的表層土壤要求質地為粘土-壤土,土壤滲透系數為 0.025cm/d0.35cm/d為宜。A.6.1.8水平潛流濕地基質一般可采用粒徑為16mm- 32mm勺礫石,分布于整個床體。A.6.2填料層結構設置A.6.2.1垂直流型人工濕地的濾料層應由單一且較均勻的填料組成。A.6.2.2垂直流型人工濕地的排水層(亦稱承托層)應保證充分排水并且不出現積水情況。A.6.2.3 對于垂直流型人工濕地,為防止霜凍可設置覆蓋層;對于水平潛流型人工濕地,可根據需

41、要 設置覆蓋層。A.6.2.4應保證垂直流型人工濕地各層之間的穩(wěn)定性。A.6.2.5在水平潛流型人工濕地的進水區(qū),應沿著水流方向鋪設粒徑從大到小的礫石和砂填料,顆粒粒徑宜為16mn6mm在出水區(qū),應沿著水流方向鋪設粒徑從小到大的填料,顆粒粒徑宜為8mn16mmA.6.3填料層厚度設計人工濕地填料層的填充厚度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a)水平潛流型人工濕地和垂直流型人工濕地的濾料層厚度應根據濕地的運行方式和濾料層濾料的滲透系數確定,濾料層厚度宜為1.2m1.4m。b)垂直流型人工濕地填料層各層的填充厚度宜按表A.2進行設計。表A.2 垂直流型人工濕地填料層從下而上結構分層及特點單位:mm分層功 能厚

42、 度材料注意事項排水層匯集排岀已處理污水200350粒徑816礫石需洗滌 不應帶泥過渡層防止上層砂粒堵塞下面排水層100粒徑48礫石需洗滌 不應帶泥濾料層核心處理區(qū)12001400特殊級配816無泥粗砂符合級配曲線范圍覆蓋層防砂層表面沖蝕50 (污水噴流范圍內局部鋪設)粒徑816礫石根據噴流距離鋪設A. 7.1濕地植物選擇A.7 濕地植物選擇與種植#DB64/ T699 2011人工濕地植物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a) 人工濕地宜選用耐污能力強、根系發(fā)達、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凍及抗病蟲害能力、有一定經濟價值、容易管理的本土植物;b) 濕地植物應能忍受較大變化范圍內的水位、含鹽量、溫度和pH值;c)

43、 成活率高,種苗易得,繁殖能力強;d) 有一定的美化景觀效果;e) 應盡可能增加植物的多樣性、提高對污水的處理性能、延長使用壽命;f) 人工濕地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時,應謹慎選擇鳳眼蓮”等外來入侵物種;g) 人工濕地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為主;h) 人工濕地植物配置按表 A.3選取。表A.3人工濕地植物配置表污水處理類型植物選擇種植密度(株、芽、叢/ m2)分散型(注重景觀效果)香蒲2025千屈菜1625水生美人蕉912連片型(注重去除效果)蘆葦1620茭白910千屈菜1625荷花23菖蒲2025水蔥812A.7.2濕地植物種植A. 7.2.1人工濕地植物的栽種移植包括根幼苗移植、種子繁殖、收割

44、植物的移植以及盆栽移植等,不宜選用苗齡過小的植株。A. 7.2.2植物宜在每年春季種植。A. 7.2.3植物種植初期的適宜密度可根據植物種類與工程要求進行調整。挺水植物種植密度宜為9株/m2 25 株 /m2oA. 7.2.4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植物宜種植在滲透系數比較高的基質上。A. 7.2.5植物種植的質地應為松軟粘土-壤土,土壤厚度宜為20cm40cm,滲透系數宜為0.006cm/d0.084cm/d。A. 7.2.6應優(yōu)先選用當地的表層土種植,如當地原土不適宜人工濕地植物生長時,則需進行置換。A. 7.2.7植物種植時,應搭建操作架或鋪設踏板,嚴禁直接踩踏人工濕地。A. 7.2.8植物種

45、植時,應保持基質濕潤,基質表面不得有流動水體;植物生長初期,應保持池內一定水深,逐漸增大污水負荷使其馴化。A. 7.3 防滲層人工濕地的防滲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a)中部干旱風沙區(qū)、南部山區(qū)地下水位較低,人工濕地建設時,采用素土夯實等基本防滲措施, 防止地下水污染;19b) 沿黃灌溉農業(yè)區(qū)地下水位較高, 人工濕地建設時, 應在底部和側面進行防滲處理, 底部不得低 于最高地下水位;c) 當原有土層滲透系數大于 10-8m/s 時,應構建防滲層,敷設或者加入一些防滲材料以降低原有 土層的滲透性,防滲層可采用黏土層、聚乙烯薄膜及其他建筑工程防水材料,可參照 CJJ17-2004 執(zhí)行;d) 選擇防滲層

46、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 塑料薄膜:薄膜厚度宜大于1.0mm兩邊襯墊土工布,以降低植物根系和紫外線對薄膜的影響,宜優(yōu)選 PE 薄膜,敷設時應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2) 水泥或合成材料隔板:應按建筑施工要求進行建造;3) 黏土:如原有土壤含砂量較高、黏土含量較低、透水性好,應敷設2 層黏土防滲層,每層厚度宜為30cm;如原有土壤含砂量較低、黏土含量較高、透水性較差,可敷設一層黏土 防滲層,厚度宜大于 30cm。亦可將黏土與膨潤土相混合制成混合材料,敷設60cm厚的防滲層,以改善原有土層的防滲能力。e) 對于滲透系數小于 10m/s7 m/s且厚度大于60cm的土壤,可直接作為人工濕地的防滲層,可 不

47、需采用其他措施進行防滲處理。工程建設中,應對濕地底部和邊坡60cm厚度的土壤進行滲透性測定。A. 8 保溫防凍人工濕地保溫防凍應滿足以下要求:a) 池內水溫應保證不低于 4C;b) 定期做人工濕地的凍土深度測試,掌握人工濕地系統的運行情況;c) 強化預處理,減輕人工濕地系統的污染負荷;d) 冬季管理宜采用植被覆蓋、 塑料大棚溫室、 增加濾層厚度、 建造雙層保溫墻等保溫措施以保證 人工濕地冬季正常運行。A. 9 管材與閘閥A. 9.1管材選用PV(或 PEf時,應按 GB/T13663-2000的規(guī)定執(zhí)行。A. 9.2 閥門選用應滿足耐腐蝕性強、密封性好、操作靈活等要求。A. 9.3 水位控制閘

48、板、可調堰等裝置采用非標設計時,應考慮材質、控制方式、腐蝕及耐用等因素。A. 10 后處理A. 10.1 應根據污水排放標準的要求, 選擇是否設置消毒設施。 當出水對病原菌指標要求較高時, 消毒 應符合GB5001鐘的有關規(guī)定。A. 10.2 人工濕地出水作為再生水利用時,應符合 DB64/T700-2011 中的有關規(guī)定。A. 10.3 人工濕地出水作為灌溉用水時,應符合 DB64/T700-2011 中的有關規(guī)定。A. 11.1.1預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處理與處置應符合GB5001知的有關規(guī)定。A. 11.1.2 人工濕地系統應定期清淤排泥。A. 11.2 惡臭處理A. 11.2.1 連片集

49、中型人工濕地應設置除臭裝置處理預處理設施產生的惡臭氣體。A. 11.2.2惡臭氣體排放濃度應符合 GB1455仲的有關規(guī)定。A. 11.2.3 人工濕地應遠離居民區(qū),并設于其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A. 12 突發(fā)事故應急措施A. 12.1 人工濕地系統應設置雨水溢流口、排洪溝渠等排洪設施。A. 12.2 人工濕地系統應設置超越管、溢流井等分流設施。A. 13 其它人工濕地系統出單戶、村分散型及連片集中型污水排放達到 DB64/T700-2011 中規(guī)定的一級標準時, 水應進行回流,回流比為 1:3 。DB64/ T699 2011BB附錄 B(規(guī)范性附錄)農村生活污水穩(wěn)定塘處理技術設計規(guī)范B.

50、 1工藝設計農村生活污水穩(wěn)定塘處理技術方案設計按圖B.1執(zhí)行。調試運行、工程驗收:運行與管理圖B.1農村生活污水穩(wěn)定塘處理技術設計流程圖B. 2設計參數B. 2.1穩(wěn)定塘通常是按有機污染物的負荷、塘深和停留時間等參數設計的。厭氧塘、兼性塘、部分曝氣塘及生態(tài)塘通常按B0I5表面負荷確定水面面積。厭氧塘亦可按BOD容積負荷設計,部分曝氣塘亦可按B 0D污泥負荷進行設計。B. 2.2控制出水塘宜按其前置處理設施的實際處理流量與受納水體季節(jié)允許排放污水流量之差設計。用于農灌的控制出水塘可按農灌需水量進行設計。B. 2.3各種污水穩(wěn)定塘設計參數可按表B.1選取。表B.1各種污水穩(wěn)定塘工藝設計參數常規(guī)塘型

51、BOD表面負荷kg/10 4mi d有效水深(m處理效率(%進塘BOD濃度(mg/L)I區(qū)U區(qū)厭氧塘2003003530 70 400兼性塘30 5050 701.2 1.560 80V 150部分曝氣塘50 1001002003560 80V 200生態(tài)塘203040 501.5 2.57090V 50注:I區(qū)系指南部山區(qū);H區(qū)系指沿黃灌溉農業(yè)區(qū)和中部干旱風沙區(qū)。B. 2.4 厭氧塘B. 2.4.1厭氧塘并聯數目不宜少于2座。42B. 2.4.2為使厭氧塘處于厭氧狀態(tài),厭氧塘BOD表面負荷最小容許值采用300 kg/10d。B. 2.4.3厭氧塘的水力停留時間應按水體積計算,底層污泥所占的容

52、積應另加。厭氧塘水深一般為3mr-5m;當土質或地下水條件許可時,宜采用上限值。B. 2.4.4厭氧塘可采取加設生物膜載體填料、塘面覆蓋和在塘底設置污泥消化坑等強化措施。B. 2.4.5 厭氧塘應從底部進水和淹沒式出水,厭氧塘進口位于接近塘底的位置,高于塘底0.6m1m塘底寬度小于9m寸,可只用1個進口;大塘應采用多個進口。 厭氧塘出口為淹沒式, 淹沒深度不應小于0. 6m不得小于冰覆蓋層或浮渣層厚度,在堰和孔口之間應設置擋板。B. 2.5 兼性塘B. 2.5.1兼性塘可以按串聯形式,也可以按并聯形式布置,一般多用串聯塘。B. 2.5.2兼性塘系統可采用單塘,在塘內應設置導流墻。B. 2.5.

53、3兼性塘內可采取加設生物膜載體填料、種植水生植物和機械曝氣等強化措施。B. 2.5.4應在滿足表面負荷的前提下考慮塘深,適當增加塘深以利過冬。B. 2.5.5兼性塘深應有貯泥層的深度、北方地區(qū)冰蓋的厚度,以及為容納流量的變化和防風浪沖擊的超高,塘內貯泥層厚度可按0.3m考慮,冰蓋厚度一般為 0.2m0.6m,超高為0.5m1.0m。B. 2.6 部分曝氣塘B. 2.6.1部分曝氣塘用于生活污水出水水質要求達到DB64/T700-2011中規(guī)定的二級或三級標準的農村地區(qū)。B. 2.6.2部分曝氣塘的曝氣供氧量應按生物氧化降解有機負荷計算,其比曝氣功率負荷應為1 W/m323W/m。B. 2.7 生態(tài)塘B. 2.7.1生態(tài)塘水中溶解氧應不小于4mg/L,可采用機械曝氣充氧。B. 2.7.2 生態(tài)塘中放養(yǎng)的魚種和比例應根據當地養(yǎng)魚的成功經驗和有關研究成果確定。B. 2.7.3 塘中養(yǎng)殖的水生動植物密度應由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