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_第1頁
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_第2頁
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_第3頁
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_第4頁
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西桂林靈川縣第三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 新人教版二、初讀課文,走近作者作品(生放聲朗讀)師:大家讀后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齊答:孔子說。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子曰”呢?生1: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用“子”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師:大家可以參看書上插圖。我感覺到的不僅是高大、莊嚴,我還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形象。相傳孔子有門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稱為“賢人”,課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

2、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鬃邮侵袊鴼v史上創(chuàng)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yè)教師,得到子弟子們的衷心尊敬。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孔子的學生,如何?(點評:用做“作家作品讀書卡”的形式促使學生自主地去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利用資料、資源共享,對于今天的信息時代不失為一種高效之舉。對論語及孔子的了解也為下面文言文的學習張本。)三、讀準節(jié)奏,讀出文言韻味1.師:好文不厭百回讀。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釋讀準字音。(生朗讀課文)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讀準了字音。(一生范讀課文)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1:他注意到了關鍵字的讀音,音咬得很準。師:你很會傾聽。你剛才說的“關鍵字”是哪些字?生1:

3、第一則中的“說”同“悅”,故讀“”;第五則中的“女”同“汝”,故讀“”。師:你怎么知道的?生1:下面注釋有。師:借助注釋讀準字音,好方法。這種用一個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文言現(xiàn)象叫做“通假”,大家只需了解即可。你能否再舉一例?生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中的“見”就是通“現(xiàn)”。生3:童趣中的“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的“強”通“僵”。(點評:根據(jù)學生的朗讀及評價歸納出了讀準字音的方法,對文言特殊現(xiàn)象的講解適可而止。)師:好,大家不妨將剛才所說的這些關鍵字的讀音專門設置一個門類積累到你的讀書卡中去。剛才大家由一個例子聯(lián)想到其它,這種學習方法叫什么?生4:舉一反三。師:你知道是誰提出的嗎?生4:孔子。(點

4、評:適時引導學生做讀書卡,并及時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師生互動,體現(xiàn)了教學機智。)2.師:好,注意了平時的課外積累??鬃釉诒疚闹幸蔡岢隽嗽S多的學習秘訣,請大家細讀課文。要求讀準節(jié)奏,讀出文言的韻味。讀準了節(jié)奏,文言文就讀懂了一大半。大家可以四人為一小組互讀互評,將不太理解的字詞找出,抄寫到你的“難句理解”類讀書卡上,然后小組討論。讀書時看誰搖頭晃腦搖得好。(生搖頭晃腦地讀)師:有沒有小組解答不了的問題提出全班討論?生5:前七則比較好懂,第八則的含義我們這一組不太明確。師:哪一組的同學來幫他們解決?最好能“授之以漁”。生6: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剛毅,因為他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xiàn)仁的

5、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理解這一句話并不難。這一則中有一個關鍵詞“弘毅”,可用換字辦法來解釋,即“剛毅”“強毅”;有的可用加字辦法來解釋,如“任(任務)重(重大)而道(路程)遠(遙遠)。師:請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礎上齊讀這一則,讀準節(jié)奏。(生齊讀第八則。)(點評:通過理解文意讀準節(jié)奏,行之有效。在讀中做“難句理解”讀書卡,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并由學生自己交流解難方法。時時處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3.師:會總結(jié)的人一定是會學習的人,由“學會”走向“會學”,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實還可采取“會意”的方法,讀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這一則中

6、還有兩個詞語被作為成語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哪兩個?生7:任重道遠、死而后已。師:像這類成語在論語中還有很多。除了這兩個,你還知道哪些呢?生8:溫故知新、見賢思齊。生9:學而不厭、循序漸進。師:看來你的閱讀面很廣。有的同學已將這些成語寫在了讀書卡上。論語中的成語非常豐富,大家下課之后可設置一個“論語與成語”專題進行摘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其實除了成語,還有許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膾炙人口。下面請就你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凑l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韻味來。(點評:成語是古今漢語的橋梁。通過對成語的摘抄,既走進了文言文,又增強了現(xiàn)代語的積累。)4.(生背讀)生10:我最喜歡第一則。(生背誦

7、“學而”章)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則呢?簡要說明理由。生10:所謂“學習”就是既要“學”(學道理)又要“習”(練習、溫習),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師:好比游泳,先學游泳知識,再下水實踐。談學習方法的還有哪幾則呢?生11:“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師: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呢?生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睅煟何覀兓仡^再來看看關于孔子被那個七歲孩子攔路的故事,孔子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蹦懵?lián)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句話呢?生1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鄙?4:我聯(lián)想到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師:兩位同學都讀得有

8、節(jié)奏、有韻味,看來是真正理解了。不錯,這兩句講的都是隨時隨地要注意學習。那么由這一句話我們又可以聯(lián)想到哪些成語呢?生15:取長補短。生16:不恥下問。師:其他幾則,是關于哪些方面的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生17:關于思想品德修養(yǎng)。我喜歡“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師:由這一句你聯(lián)想到了哪句古詩呢?生1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師:剛才所背誦的這些格言警句,相信對每位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啟示。關于這些格言警句你打算如何摘抄呢?生19:進行分類:學習態(tài)度類、學習方法類、思想品德修養(yǎng)類。(點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格言警句當堂背誦,背出韻味,既加深了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又培養(yǎng)

9、了學習文言文的語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自然地得以實現(xiàn)。)第二課時四、讀后思辨,讀出個性化見解師:在上一節(jié)課的自由背誦中每個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為每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閱讀體驗自然也不可能相同。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大家再品讀這些語句,聯(lián)系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見解。(生再讀、背課文。)生1:我特別喜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為這句話道出了我的心聲。從小爸爸媽媽就逼著我學鋼琴,強迫我按照他們的意愿去做,我很苦惱。我真想把孔子的這句名言送給我的爸爸媽媽。師:你與孔子的思想發(fā)生了碰撞,產(chǎn)生了共鳴,回去后別忘了與父母交流。與作者進行對話,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

10、,這種學習方法值得每位同學借鑒。閱讀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這句話你還有不同看法嗎?生2:我不完全同意這位同學的觀點??鬃拥倪@句話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請注意文中一個“恕”字,本身包含了“相互體諒”之意。既是體諒,那么就要就事論事,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父母確實是為了你好,“己所不欲”,也可“施于人”?,F(xiàn)在不理解,等長大以后你也許就會明白父母的苦心。師:相互體諒、換位思考,就可搭起一座理解之橋。俗話說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閱讀就是要有自己的個性化見解。我在讀第二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感慨頗深。今天讀來也似諄諄教誨,如在耳畔,發(fā)人深思,耐人尋味。你從

11、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生3:古人很重視品德修養(yǎng)。曾子是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如果每天我們也能自我反省一次:今天的我是不是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去做了呢?對朋友是不是講信用呢?老師講的是不是都復習了呢?我相信這樣便能使自己不斷提高。師:正如竹每前進都要作一個小結(jié)一樣。說到自省,論語書中多次談到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yǎng)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的學習評價中不是特別重視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嗎?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新的啟示呢?生4:讀到這一句我聯(lián)想到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即講信用。師:“忠”“信”是儒家

12、文化道德條目中重要的兩條,是立德之本?!爸摇北憩F(xiàn)在盡心竭力去做事,“信”即對朋友講信用。這“忠”“信”二字在當今時代仍需倡導。要誠實不欺,敢說真話,說話算數(shù),這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大家能從中讀出如此多的感悟,這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養(yǎng)料。(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聯(lián)系學生的自身實際及自我體驗再來品讀這些語句,進行思辨,就會“溫故而知新”,讀出更多個性化的理解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性閱讀。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地展現(xiàn)。)五、激趣探究,綜合實踐活動我在讀論語時,我的思緒就常常穿越時空走進孔子的那個時代,戰(zhàn)爭、疾病、欺凌、掠奪使世界陷入痛苦的呼喊中。正義在哪里?良知和道德在哪里

13、?這時候孔子出現(xiàn)了,他不顧一切地奔走呼告他的神圣理想。應該說,游走于諸候之間是一種悲壯的舉措,也許正因為他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任重道遠精神,才與眾弟子無間隔地坐而論道,使那些學說成為中國數(shù)千年綿綿不絕的浩然正氣。我想,孔子這樣做時,一定沒有認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師。他不過是一個童心未泯又熱愛藝術且善于思想的真誠人罷了。與其說喜歡孔子的學說,不如說更喜歡孔子這個人??鬃拥恼嬲\坦蕩,仍然是我們現(xiàn)代人最需要的品質(zhì)。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課后廣泛地搜集資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張、他的性格、他的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寫一份讀書報告。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走近它

14、、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植根于我們的心靈,伴我們成長。(點評:師生同講同議,引出爭議的話題,留待學生在課外以更高的熱情更濃的興趣去讀論語、去讀孔子、去讀更多的文言文、去背更多的文言名句。) 【教學反思】1. 在教論語時,感覺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兩千多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繼承并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有興趣,愿意去讀,這兩節(jié)課就沒有白上。如果還能讓學生樂于去讀,那么課堂上所學的就不僅僅是論語十則了。2.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寫作,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5、熏陶道德修養(yǎng)。什么是閱讀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將文言文譯成順暢的現(xiàn)代漢語,也不是對文言語句作細致的語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經(jīng)過查工具書和注釋會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學習或生活中也許會在他的腦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幾句類似“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凹核挥鹗┯谌恕钡奈难哉Z句來。多讀文言文,浸潤其中,涵詠體味,會使人無形中受到熏陶感染。3. 如何學文言文,一個字:讀。相信文言文是讀懂的,決不是老師講懂的,更不是老師分析詞法句法而懂的?!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又不如“授之以漁場”(北師大肖川教授語)。在讀中進行朗讀指導,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做讀書卡積累語言的習慣、質(zhì)疑探究學會思辨

16、的習慣。一句話,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要我學”走向“我要學”。論語十則教學實錄一. 導入新課,培養(yǎng)興趣,強化動機。師先提出一個問題: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書是哪部?生毛澤東選集。師毛澤東選集影響是很大,“文革”中印了上億套,但它的影響才只有幾十年,而我說的這部書卻影響中國幾千年。生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紅樓夢師它們影響也確實很大,所以叫“四大名著”嘛。但是,四大名著的影響至今也才有幾百年而已,仍然不能與我說的相比生師告訴你吧是論語。注意,讀“l(fā)n”語,不讀ln語。就是這部書(圖片:古代版本的論語、 當代各種版本的論語)生哇!這么多!師這還不是全部呢!不可能找全啊。你知道論語是一部什么書嗎

17、?生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師你怎么知道的?生課本44頁,注解。師你真聰明!你猜著今天學這一課了,是不?不過,這個注解說得不準確不僅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生是“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師還不行,應說是“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不能帶“之一”,甚至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也不帶“之一”。因為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它成了中國正統(tǒng)思想的代表。師論語還有兩個“最”:中國兩千年來最重要的課本每個讀書人的必讀書。出成語比例最大的書全文11750字,卻出常用成語173條,也有人統(tǒng)計是300多條,平均30多個字出一條。生哇!師下列成語就出自論語:溫故知新見義勇為

18、樂在其中既往不咎盡善盡美見賢思齊聽其言,觀其行不恥下問三思而行文質(zhì)彬彬敬而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舉一反三發(fā)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熑沃氐肋h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言必信,行必果怨天尤人殺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氣方剛殺雞焉用牛刀道聽途說患得患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師論語作者是誰呢?生孔子。師不對,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注意:可不是孔子,因為論語是孔子去世之后才由他的弟子,甚至是再傳弟子輯錄成書的。生什么是再傳弟子?就是弟子的弟子唄。師你們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嗎?生知道,大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

19、家、教育家。師你念的是注釋。不過這個注釋也不太準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加一個字生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師對。不過還不是最準確,還得去倆字生古代。師對啊,不僅是古代最偉大的,近代、現(xiàn)代、當代都算上,還有比孔子更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嗎?生毛澤東毛澤東只是思想家,不是教育家。師況且毛澤東這個思想家的思想可是有嚴重錯誤哦,他那“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可是給中國帶來一場浩劫。孔子作為思想家,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內(nèi),是中國的正統(tǒng)思想。作為教育家,他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他創(chuàng)造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原則,現(xiàn)在仍在使用。他是中國所有讀書人包括你、我的祖師! 師(圖:

20、孔子像,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孔子不僅是思想家、教育家,還是一位典籍整理編訂家 相傳詩經(jīng)尚書春秋等“六經(jīng)”是他整理編定的。師下面咱們看一段視頻:孔子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曲阜東南的尼山師下面再看一些圖片,理解孔子的影響:這是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這是其中供奉的孔子塑像這是大成殿前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這是孔廟中孔子講學的杏壇這是曲阜孔府大門,和孔廟、孔林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孔子墓,碑文寫的是什么?大成至圣文宣王孔仲尼之墓這是張老師于2005年10月12-13日第三次到曲阜拜訪孔子。生第三次!你去了三次?師是啊,三次就是為了給你們上好這一課,也為了作好這個課件,專去拍片子生哇!師這是北京的孔

21、廟,以及大成殿。注意匾額寫的是什么?生萬世師表。師對,萬世師表!師這是中國最好的兩個大學之一清華大學的孔子塑像。這是中國最好的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孔子塑像,香港孔教學院贈送的。其實不僅北京有孔廟,全國各地都有生邢臺沒有。師有!現(xiàn)在的市政府,原來就是孔廟,可惜被當作四舊全拆了。師這是韓國的孔廟韓國都有孔廟說明什么?生說明影響大影響超越了國界。師這是日本的孔廟,這是日本研究論語的著作知道不,大和民族是由儒家思想哺育出來的。這是新加坡的孔子塑像知道不,新加坡一直大力推行“儒教治國”。這是法國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國著名哲學家孔子生平:享譽世界的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盂德斯鳩等都從儒家文化中吸取

22、了豐富的營養(yǎng)。師再給你提供消息三則:1998年,七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發(fā)表巴黎宣言:“人類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里尋找智慧?!?004年9月26日,在孔子誕辰2555周年之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宣布設立“孔子獎”,主要獎勵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學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總統(tǒng)、部長和專家。目前,已有80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36個國家和地區(qū)落戶。同時還有38個國家的99個機構提出了建立孔子學院的申請。(新華網(wǎng) 2006年7月7日)師好了,下面咱們學習論語十則,打開書師你們還記得學習文言文的“四字真言”嗎?生記得讀懂、背過。師對,這節(jié)課也是先讀懂,再背過。為了讀懂,請你

23、先預習。預習任務是3項:朗讀;看注釋理解意思;標出不懂的詞句。二. 閱讀第1則師第一則,先齊讀一下。生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n,不亦君子乎?”(學而)師讀得不錯,沒有把“說yu”讀成“說”,也沒把“不慍yn”讀成“不溫”。但學而時習之的“之”字,你們讀得太重了。應是(示范):學而時習之,“之”字堯輕讀。不信你聽聽朗讀錄音。(放錄音,然后學生個人讀、指名讀)。師誰能說說這一則的意思?生孔子說:學習并按時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師第三句不準確。不是“人不知”不是“別人不了解”,而是“別人不賞識”。 “知”不僅是“了解”和“知道”,還有賞識、理解的意

24、思,它和“知遇之恩”、“與君相知”的“知”同義。這句應解釋為:別人不賞識,自己也不怨恨,不是君子嗎?師我說的“讀懂”,由兩個意思:懂得能說出每個句子的意思;記住一些關鍵詞的意思。下面幾個關鍵字的意思要記住,請你加上著重號:子先生、老師。時按時。習復習。 說同“悅”,高興,愉快。知了解并賞識。不亦乎表示輕微的反問,可譯為“難道不嗎”。師下面是思考答問:這三句話中,哪一句是講學習方法?哪一句是講個人修養(yǎng)?生學而時習之學習方法;人不知而不慍個人修養(yǎng)。師“不亦說乎”的“說”和“不亦樂乎”的“樂”都有“高興”、“快樂”之義,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嗎?生“樂”比“說”程度深?!罢f”是愉快、高興;“樂”是快樂。 師

25、這一則很重要??!知道嗎?“學而時習之”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論語的編著者把它放在開篇第一句,決非偶然。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顏元理解最深刻,他說:“孔子開章第一句,道盡學宗。”把這句話記下來“宗”在這里是“本”、“根本”之義?!暗辣M學宗”就是說“學而時習之”是求學之根本、教學之根本,學習成績不佳,往往是因為沒有“學而時習之”。 師讀懂了,再熟讀背誦:先讀到一字不錯,一次也不磕絆,然后背過。生(先自己背,然后指名背、齊背)三. 閱讀第2則1. 先讀讀這一則有三個字要注意:曾zng子。三省xng吾身。為wi人謀而不忠乎? 2.聽朗讀錄音。學生個人讀、指名讀、齊讀。3.說大意: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

26、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過呢?” 4.記住幾個關鍵詞語:日:每天。?。悍词 z查。信:誠信。 其中“省”重點解說如下: 甲骨文、金文:箭頭+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小篆加了一條眼眉。 本義是“看”;引申為查看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如:反省、省察、發(fā)人深省、三省吾身 5.思考答問:“三省”是反省三次嗎?“三省”是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shù)。下述三事是巧合。“三省”的內(nèi)容哪是學習方面的?哪是修身方面的?答案:為人謀而不忠乎?修身方面;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修身方面;傳不習乎?學習方面。7.熟讀背誦。四. 閱讀其他各段說

27、明:以下每一則大致都是朗讀、注釋、翻譯、答問、背誦這幾項任務。但后面8則,老師的講可以逐步減少,學生的活動可以逐步增多,甚至,最后幾則可以先讓學生書面翻譯過來,然后當眾講解,大家訂正。具體過程從略。五. 歸納 復習1.論語是一部什么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2.用一句話概括:孔子是什么時代的人?是哪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時代魯國人。3.讀準下列字音: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4.解釋加點的詞:吾日三省吾身與朋友交而不信5.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說明通什么字。6.這一課出了哪些成語?不亦樂乎、溫故知新、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

28、我?guī)煛裆贫鴱?、任重道遠、死而后已、歲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文白對譯(略)8.背誦默寫指導:學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背誦。背過,才能化為身內(nèi)之物,說話、作文才能信手拈來,揮灑自如。這一課的作業(yè),最中要的是背誦和默寫。要求:正確。不能有一個讀錯、寫錯的字。默寫時不能有一個寫錯的標點。背得流利,不能磕磕絆絆。光背過還不行,還要理解、會用。(組織背誦、默寫比賽:個人賽、小組賽、男女生賽、接力賽)其中理解性、應用性背誦默寫是:孔子論述學習與思考的關系的一句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學們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

29、你怎樣對待?(用孔子原話回答)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孔子認為當老師必須有什么能力?“溫故而知新”的能力。港臺明星蘇有朋、任賢齊的名字出自何處?分別出自論語下列兩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七,課外活動1.網(wǎng)上拜訪孔子:“中國孔子”網(wǎng)站;孔子博物院;論語;孔子箴言名句;2.欣賞視頻:中央電視臺“千秋史話”節(jié)目“孔子”。(本人有該節(jié)目光盤)3.探究性學習朱熹:“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你有疑,特別是“無疑之疑”嗎?老師提出的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30、乎? 這三句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對這個問題,歷來眾說紛紜,你的見解是什么?可能不可能沒什么聯(lián)系?充分討論后揭示答案:這是孔子治學修身的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學而時習之”,包括讀書、練習、復習、實習;第二境界,是與志同道合者講談、研討,進一步提高;第三境界,是做一個“人不知而不慍”的 “君子”。論語十則教學教學實錄及點評一、導言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到底應該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來做,讀一讀、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個人認為,這得依據(jù)所選文言文文本的特點來定,標準里的要求是總體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這不應

31、成為語文教師從事單篇文言文文本教學的桎梏。語文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在“思考”這面超驗的旗幟下借助語言文字進行“聚會”的活動,這思考拒絕以某個在先的目的的名義而結(jié)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教學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文言文教學如何讓學生進行大量實踐呢?最為有效的一條就是把教學的觸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場景或文本作者所處的時代去,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際場中,進行場復原。這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是一致的。只不過,這種聯(lián)系,是一種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稱之為場復原(回到原始狀態(tài))。場復原,說簡單一些,就是把教師與學生的“思考”通過時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場景或文本作者所

32、處的時代之中,讓這種“思考”接近更為原始的狀態(tài),實現(xiàn)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完全融合,進而讓教師、學生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交際,實施教學行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對十則的教學,若能采用這種方式,其教學必將產(chǎn)生特效。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所記多口語,文辭簡古。其篇章雖有記事,但卻簡略;記言雖多,但卻只是片言只語,且多為自言自語,有問語又有答語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門弟子的疏忽呢?在論語中將一句話的來龍去脈都記錄下來的也有。這說明,他們是有意給后人留下空缺的。這個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論語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們知道:一個詞語,如果離開了句子,就很難確定它的意義;一個句子,倘若離開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

33、正確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寫作背景等特定的環(huán)境,便談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義。一句話,如果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為什么要這樣說,那對這句話的理解也僅僅是走馬觀花。在對十則的教學中,我們?nèi)绻苡谩皥鰪驮钡姆椒?,把教師、學生置身于這句話產(chǎn)生的原生態(tài)中,進行聽說讀寫思的訓練,是不是更有利于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呢?二、設計思路文本教學的基本策略是“個性解讀,對話生成”。文言文教學要把握好“度”:太淺,學生學得皮毛;太深,學生無法理解。對十則的教學,這個“度”以場復原為標。具體地說,就是要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礎上,穿越時光隧道,完成對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創(chuàng)造;學生、教

34、師這個復原的“場”中,對言語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實現(xiàn)平等對話。三、精彩教學片段實錄師:論語寫作體例為語錄體,語錄體一般由問語和答語兩部分組成。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你能找出既有問語又有答語的一則嗎?生:第十則。師:是誰問誰答?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答。師:請問,子貢問了一個什么方面的問題?他怎么問,孔子如何答呢?(學生思考了一會兒,有學生站了起來。)生:我認為子貢問的這個問題是關于修身做人的。他這樣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師:你能結(jié)合問語和答語的意思給大家以解釋嗎?生:可以。用現(xiàn)代文翻譯這一問一答,子貢問的就是“有一詞可以用來一生踐行嗎

35、?”孔子說,“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寬恕”之心。所以,子貢的問題是關于修身做人的。師:是呀!你的思考嚴密,也很正確。謝謝!請坐!師:同學們,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正是通過他與弟子的問答式對話進行的,論語記錄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語。課文十則中的其余九則僅有答語,沒有問語。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當時你給學生提的問題嗎?假若你是孔子的學生,你能回想出你當時向老師提的問題嗎?(教師依據(jù)全班同學自然分組情況,由第一大組完成第一、三則,由第二大組完成第二、八則,由第三大組完成第四、五、六則,第四大組完成第七、九則的問語設計。先獨立思考,再前后四個同學一組討論修正,形成統(tǒng)一意見。由中心發(fā)言人匯總討論結(jié)果,準備發(fā)言。)師:下面,我們來聽聽大家學習的成果。(第三大組多人舉手,我點了一人發(fā)言。)生:第四則,僅有孔子的答語,我們經(jīng)過討論認為,答語回答的是學習方法中學習與思考的關系這一問題。所以,問語應這樣設計,“先生,學習與思考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師:那你能如同第十則那樣,把你加入到問語之前嗎?(生有點不理解。師提示:第十則中是誰提問的?學生答,子貢。師提示,這時是你提問,你應將自己的名字加到問語之前。是不是?生笑了。)生:XXX問曰:“先生,學習與思考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