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_第1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_第2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_第3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_第4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1.設計題目: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閥式精餾塔的設計2.原始數(shù)據(jù)及條件: 生產(chǎn)能力:年處理乙醇水混合液7.92千噸(開工率為3000/天)原料:來自原料罐,溫度20,乙醇含量為48%(質(zhì)量分率,下同)分離要求:塔頂乙醇含量不低于92% 塔底乙醇含量不高于0.03% 塔頂壓力p=105kpa 進料狀態(tài)為泡點進料塔釜為飽和蒸汽直接加3.設計任務:1. 完成該精餾塔的各工藝設計,包括設備設計及輔助設備選型。2. 畫出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塔板版面布置圖、精餾塔設計條件圖。3. 寫出該精餾塔的設計說明書,包括設計結果匯總和設計評價。摘要本次設計針對二元物系的精餾問題進行分析、計算、

2、核算、繪圖,是較完整的精餾設計過程。精餾設計包括設計方案的選取,主要設備的工藝設計計算、輔助設備的選型、工藝流程圖的制作、主要設備的工藝條件圖等內(nèi)容。通過對精餾塔的核算,以保證精餾過程的順利進行并使效率盡可能的提高。本次設計結果為:理論板數(shù)為20塊,塔效率為42.2%,精餾段實際板數(shù)為40塊,提餾段實際板數(shù)為5塊,實際板數(shù)45塊。進料位置為第17塊板,在板式塔主要工藝尺寸的設計計算中得出塔徑為0.8米,設置了四個人孔,塔高22.19米,通過浮閥板的流體力學驗算,證明各指標數(shù)據(jù)均符合標準。關鍵詞:二元精餾、浮閥精餾塔、物料衡算、流體力學驗算。第一章 緒論5第二章 塔板的工藝設計72.1 精餾塔全

3、塔物料衡算72.2 乙醇和水的物性參數(shù)計算72.2.1溫度72.2.2密度82.2理論塔板的計算11第三章 塔體的工藝尺寸計算123.1塔徑的初步計算123.2溢流裝置143.3塔板分布、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15第四章 篩板的流體力學驗算164.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降164.2淹塔174.3物沫夾帶18第五章塔板負荷性能曲線195.1物沫夾帶線195.2液泛線195.3液相負荷上限205.4漏液線205.5液相負荷下限20第六章 塔附件的設計216.1接管216.2筒體與封頭236.3除沫器236.4裙座246.5人孔24第七章塔總體高度的設計247.1塔的頂部空間高度247.3塔總體高度24第八

4、章 附屬設備的計算248.1 熱量衡算248.1.1 0的塔頂氣體上升的焓qv248.1.2回流液的焓qr258.1.3塔頂餾出液的焓qd258.1.4冷凝器消耗的焓qc258.1.5進料口的焓qf258.1.6塔釜殘液的焓qw268.1.7再沸器qb268.2 冷凝器的設計268.3冷凝器的核算278.4泵的選擇27浮閥塔工藝設計計算結果列表28主要符號說明29參考文獻31致 謝31iv第一章 緒論精餾的基本原理是根據(jù)各液體在混合液中的揮發(fā)度不同,采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來實現(xiàn)連續(xù)的高純度分離。在現(xiàn)代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于物系的分離、提純、制備等領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其

5、中主要包括板式塔和填料塔,而板式塔的塔板類型主要有泡罩塔板、浮閥塔板、篩板塔板、舌形塔板、網(wǎng)孔塔板、垂直塔板等等,本次課程設計是浮閥塔。精餾過程與其他蒸餾過程最大的區(qū)別,是在塔兩端同時提供純度較高的液相和氣相回流,為精餾過程提供了傳質(zhì)的必要條件。提供高純度的回流,使在相同理論板的條件下,為精餾實現(xiàn)高純度的分離時,始終能保證一定的傳質(zhì)推動力。所以,只要理論板足夠多,回流足夠大時,在塔頂可能得到高純度的輕組分產(chǎn)品,而在塔底獲得高純度的重組分產(chǎn)品。精餾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輕工等工業(yè)生產(chǎn)中,是液體混合物分離中首選分離方法本次課程設計是分離乙醇水二元物系。在此我選用連續(xù)精餾浮閥塔。具有以下特點: (1

6、) 處理能力大,比同塔徑的泡罩塔可增加2040,而接近于篩板塔。 (2) 操作彈性大,一般約為59,比篩板、泡罩、舌形塔板的操作彈性要大得多。 (3) 塔板效率高,比泡罩塔高15左右。 (4) 壓強小,在常壓塔中每塊板的壓強降一般為400660n/m2。 (5) 液面梯度小。 (6) 使用周期長。粘度稍大以及有一般聚合現(xiàn)象的系統(tǒng)也能正常操作。(7) 結構簡單,安裝容易,制造費為泡罩塔板的6080,為篩板塔的120130。本次設計針對二元物系的精餾問題進行分析、計算、核算、繪圖,是較完整的精餾設計過程。精餾設計包括設計方案的選取,主要設備的工藝設計計算物料衡算、工藝參數(shù)的選定、設備的結構設計和工

7、藝尺寸的設計計算、輔助設備的選型、工藝流程圖的制作、主要設備的工藝條件圖等內(nèi)容。通過對精餾塔的運算,可以得出精餾塔的各種設計如塔的工藝流程、生產(chǎn)操作條件、物性參數(shù)及接管尺寸是合理的,以保證精餾過程的順利進行并使效率盡可能的提高。工科大學生應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解決實際生產(chǎn)問題的能力,課程設計是一次讓我們接觸實際生產(chǎn)的良好機會,我們應充分利用這樣的時機認真去對待每一項任務,為將來打下一個穩(wěn)固的基礎。而先進的設計思想、科學的設計方法和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是我們所應堅持的設計方向和追求的目標。第二章 塔板的工藝設計2.1 精餾塔全塔物料衡算f:進料量(kmol/s) xf:原料組成d:塔頂產(chǎn)品流量(kmo

8、l/s)xd:塔頂組成w:塔底殘液流量(kmol/s)xw:塔底組成原料乙醇組成: xf= =26.54%塔頂組成: xd=81.82%塔底組成: xw=0.012%進料量: f=7.924千噸/年=0.0167 kmol/s物料衡算式:f=d+w f xf=d xd+w xw聯(lián)立代入求解:d=0.0054 kmol/s w=0.0113 kmol/s2.2 乙醇和水的物性參數(shù)計算2.2.1溫度 常壓下乙醇水氣液平衡組成與溫度的關系溫度t液相中乙醇的摩爾分率%氣相中乙醇的摩爾分率%1000.000.0095.50.01900.170089.00.07210.389186.70.09660.43

9、7585.30.12380.470484.10.16610.508982.70.23370.544582.30.26080.558081.60.32730.582680.70.39650.612279.80.50790.0656479.70.51980.659979.30.57320.684178.740.67630.738578.410.74720.781578.150.89430.8943利用表中數(shù)據(jù)由內(nèi)差可求得tf td tw tf := tf=70.85 td := td=78.28 tw := tw=99.97 精餾段平均溫度:=74.57 提留段平均溫度:=85.412.2.2密度

10、已知:混合液密度: 混合氣密度:塔頂溫度: td=78.28氣相組成yd: yd=83.79%進料溫度: tf=70.85氣相組成yf: yf=77.1%塔底組成: tw=99.97氣相組成yw: yw=0.11%(1)精餾段液相組成x1:氣相組成y1:所以 (2)提留段液相組成x2:氣相組成y2:所以由不同溫度下乙醇和水的密度,內(nèi)差法求tf td tw下的乙醇和水的密度溫度t,708090100110,kg/m3754.2742.3730.1717.4704.3,kg/m3977.8971.8965.3958.4951.6tf=70.85 td=78.28 tw=99.97 所以2.2.3混

11、合液體表面張力 由內(nèi)差法求得在tf td tw下的乙醇和水的表面張力 乙醇表面張力 cf=18.02mn/m cd=17.30mn/m cw=15.20mn/m 水表面張力 wf=64.34mn/m wd=62.89mn/m ww=58.81mn/m塔頂表面張力 d=22.61mn/m原料表面張力 f=47.06mn/m塔底表面張力 w=58.80mn/m(1)精餾段的平均表面張力 1=(22.61+47.06)/2=34.84mn/m(2)提餾段的平均表面張力:2=(58.80+47.06)/2=52.93mn/m2.2.4相對揮發(fā)度由 xf=26.54% yf=77.1% 得由 xd=81

12、.82% yd=83.79% 得由 xw=0.012% yw=0.11% 得(1)精餾段的平均相對揮發(fā)度提留段的平均相對揮發(fā)度2.2.5混合物的粘度 =74.57 查表,得水=0.382mpas, 醇=0.493mpas =85.41 查表,得水=0.334mpas, 醇=0.429mpas(1)精餾段粘度:1=醇x1+水(1-x1)=0.493*0.5418+0.382*(1-0.5418)=0.4421 mpas(1) 提留段粘度: 2=醇x2+水(1-x2)=0.429*0.1328+0.334*(1-0.1328)=0.3466 mpas2.2理論塔板的計算繪出乙醇水的氣液平衡組成,即

13、x-y曲線圖,作進料線,與平衡線的交點坐標為xq=0.2654 yq=0.54最小回流比為取操作回流比r=1.7rmin=1.722精餾段 l=rd=1.722*0.0054=0.0093kmol/s v=(r+1)d=2.722*0.0054=0.0147kmol/s提留段 因本設計為飽和液體進料,所以q=1 則精餾段操作線方程為y=0.63x+30.06 提餾段操作線方程為采用圖解法求得理論板層數(shù)nt=20,加料板為第17塊理論板(1) 精餾段 已知a=5.23 l1=0.4421 mpas所以(2) 提留段 已知a=9.25 l2=0.3466 mpas所以全塔所需實際塔板數(shù):全塔效率:

14、第三章 塔體的工藝尺寸計算3.1塔徑的初步計算3.1.1氣液相體積流量計算(1)精餾段 質(zhì)量流量: 體積流量: (2)提留段 質(zhì)量流量: 體積流量: 3.1.2精餾段塔徑計算 由u=(安全系數(shù))*umax,安全系數(shù)=0.60.8,umax= 橫坐標數(shù)值: 取板間距:ht=0.40m , hl=0.06m .則ht- hl=0.34m查圖可知c20=0.071 ,取安全系數(shù)為0.7 ,則空塔氣速按標準塔徑圓整后為=0.8m塔截面積為實際空塔氣速為3.1.3提留段塔徑計算 橫坐標數(shù)值: 取板間距:ht=0.40m , hl=0.06m .則ht- hl=0.34m 查圖可知c20=0.072 ,

15、按標準塔徑圓整后為=0.8m塔截面積為實際空塔氣速為3.2溢流裝置3.2.1堰長 取=0.65d=0.52m3.2.2溢流堰高度 選擇平直堰 堰上層高度(1)精餾段 (2)提留段 3.2.3弓形降液管寬度和截面積由 查得, 則驗算降液管內(nèi)停留時間 精餾段: 提留段:停留時間5s,故降液管可使用3.2.4降液管底隙高度(1)精餾段 取降液管底隙的流速=0.08m/s 則=(2)提留段 取=0.08m/s 則=故降液管設計合理選用凹形受液盤:深度3.3塔板分布、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3.3.1塔板分布 本設計塔徑d=0.8m 采用整塊式塔板3.3.2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 (1)精餾段 取閥孔動能因子f0=12.

16、 則孔速 每層塔板上浮閥數(shù)目為 取邊緣區(qū)寬度 破沫區(qū)寬度 計算塔板上的鼓泡區(qū)面積,即 其中 所以 浮閥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個橫排的孔心距t=75mm 則排間距: 按t=75mm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圖,排得閥數(shù)39個 按n=39 重新核算孔速及閥孔動能因子 閥孔動能因子變化不大,仍在913范圍內(nèi) 塔板開孔率= (2)提留段 取閥孔動能因子f0=12. 則孔速 每層塔板上浮閥數(shù)目為 按t=75mm ,估算排間距取t=90mm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圖,排得閥數(shù)39個 按n=23 重新核算孔速及閥孔動能因子 閥孔動能因子變化不大,仍在913范圍內(nèi) 塔板開孔率= 第四章 篩板的流

17、體力學驗算4.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降氣體通過塔板時,需克服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板上充氣液層的阻力及液體表面張力造成的阻力,這些阻力即形成了塔板的壓降。氣體通過塔板的壓降pp可由 和計算式中 hc與氣體通過塔板的干板壓降相當?shù)囊褐叨龋琺液柱; hl與氣體通過板上液層的壓降相當?shù)囊褐叨?,m液柱; h與克服液體表面張力的壓降相當?shù)囊褐叨?,m液柱。 4.1.1 精餾段(1)干板阻力 因u01u0c1 故(2)板上充氣液層阻力取 則(3)液體表面張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計。因此與氣體流經(jīng)塔板的壓降相當?shù)囊褐叨葹?4.1.2提留段(1)干板阻力 因u02u0c2 故(2)板上充氣液層

18、阻力取 則(3)液體表面張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計。因此與氣體流經(jīng)塔板的壓降相當?shù)囊褐叨葹?4.2淹塔為了防止淹塔現(xiàn)象的發(fā)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高度4.2.1精餾段(1)單層氣體通過塔板壓降所相當?shù)囊褐叨?(2)液體通過液體降液管的壓頭損失 (3)板上液層高度 則取,已選定 則可見所以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 4.2.2提留段 (1)單層氣體通過塔板壓降所相當?shù)囊褐叨?(2)液體通過液體降液管的壓頭損失 板上液層高度 則取,已選定 則可見所以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 4.3物沫夾帶4.3.1精餾段 板上液體流經(jīng)長度:板上液流面積:取物性系數(shù),泛點負荷系數(shù)圖泛點率=對于小塔,為了避免

19、過量物沫夾帶,應控制泛點率不超過70%,由以上計算可知,物沫夾帶能夠滿足的要求。 4.3.1提留段 取物性系數(shù),泛點負荷系數(shù)圖泛點率=由計算可知,符合要求。第五章塔板負荷性能曲線5.1物沫夾帶線 據(jù)此可作出負荷性能圖中的物沫夾帶線,按泛點率70%計算: 精餾段 0.7= 整理得: 即 由上式知物沫夾帶線為直線,則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兩個值算出 提留段 0.7= 整理得: 即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兩個值算出 精餾段 ls (m3/s)0.0020.003vs (m3/s)0.6930.639提餾段 ls (m3/s)0.0020.003vs (m3/s)0.8450.7765.2液泛線 而精餾段 整理得:

20、提留段 整理得: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若干個值,算出相應得值: 精餾段 ls1 (m3/s)0.00010.00040.00150.003vs1 (m3/s)0.7880.7700.6890.460提餾段 ls2 (m3/s)0.00030.00070.00150.003vs2 (m3/s)0.5920.5780.5510.4815.3液相負荷上限 液體的最大流量應保證降液管中停留時間不低于35s 液體降液管內(nèi)停留時間 以作為液體在降液管內(nèi)停留時間的下限,則 5.4漏液線 對于f1型重閥,依作為規(guī)定氣體最小負荷的標準,則(1) 精餾段 (2)提留段5.5液相負荷下限 取堰上液層高度作為液相負荷下限條

21、件作出液相負荷下限線,該線為與氣相流量無關的豎直線。 取e=1.0 則由以上15作出塔板負荷性能圖 第六章 塔附件的設計6.1接管6.1.1進料管進料管的結構類型很多,有直管進料管、彎管進料管、t型進料管。本設計采用直管進料管。管徑計算如下: 取 查標準系列選取6.1.2回流管采用直流回流管 取查標準系列選取6.1.3塔底出料管取 直管出料查標準系列選取6.1.4塔頂蒸汽出料管直管出氣 取出口氣速 查標準系列選取6.1.5塔底進氣管 采用直管 取氣速 查標準系列選取6.1.6法蘭 由于常壓操作,所以法蘭均采用標準管法蘭、平焊法蘭,由不同的公稱直徑,選用相應法蘭。進料管接管法蘭:hgt+2059

22、2-2009鋼制管法蘭回流管接管法蘭:hgt+20592-2009鋼制管法蘭塔底出料管法蘭:hgt+20592-2009鋼制管法蘭塔頂蒸汽管法蘭:hgt+20592-2009鋼制管法蘭塔釜蒸汽進氣法蘭:hgt+20592-2009鋼制管法蘭 6.2筒體與封頭6.2.1筒體 由d=800mm 選取壁厚為4mm6.2.2封頭 封頭分為橢圓形封頭、碟形封頭等幾種,本設計采用橢圓形封頭,由公稱直徑d=800mm,查得曲面高度,直邊高度,內(nèi)表面積,容積。選用封頭n8006,jb1154-736.3除沫器 當空塔氣速較大,塔頂帶液現(xiàn)象嚴重,以及工藝過程中不許出塔氣速夾帶霧滴的情況下,設置除沫器,以減少液體

23、夾帶損失,確保氣體純度,保證后續(xù)設備的正常操作。常用除沫器有折流板式除沫器、絲網(wǎng)除沫器以及程流除沫器。本設計采用絲網(wǎng)除沫器,其具有比表面積大、重量輕、空隙大及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設計氣速選?。?系數(shù) 除沫器直徑: 選取不銹鋼絲網(wǎng)除沫器,高度為0.2m,直徑為0.46m6.4裙座塔底采用裙座支撐,裙座的結構性能好,連接處產(chǎn)生的局部阻力小,所以它是塔設備的主要支座形式,為了制作方便,一般采用圓筒形。選取裙座壁厚為16mm?;A環(huán)內(nèi)徑:基礎環(huán)外徑: 圓整:,;基礎環(huán)厚度,考慮到腐蝕余量取18mm;考慮到再沸器,裙座高度取1.6m。6.5人孔人孔是安裝或檢修人員進出塔的唯一通道,人孔的設置應便于進入任何

24、一層塔板,由于設置人孔處塔間距離大,且人孔設備過多會使制造時塔體的彎曲度難于達到要求,一般每隔1020塊塔板才設一個人孔,本塔中共45塊板,需設置4個人孔,每個孔直徑為450mm,人孔伸入塔內(nèi)部應與塔內(nèi)壁修平,其邊緣需倒棱和磨圓,人孔法蘭的密封面形及墊片用材,一般與塔的接管法蘭相同,本設計也是如此。 第七章塔總體高度的設計7.1塔的頂部空間高度 塔的頂部空間高度是指塔頂?shù)谝粚铀P到塔頂封頭的直線距離,取除沫器到第一塊板的距離為600mm,塔頂部空間高度為1200mm。 7.2塔的底部空間高度 塔的底部空間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層塔盤到塔底下封頭切線的距離,釜液停留時間取5min。7.3塔總體高度

25、第八章 附屬設備的計算8.1 熱量衡算 8.1.1 0的塔頂氣體上升的焓qvtd溫度下,即 78.28 tw溫度下,即 99.97 td溫度下,即 78.28 0的塔頂氣體上升的焓qv 塔頂以0為基準8.1.2回流液的焓qr 注:此為泡點回流,據(jù)t-x-y圖差得此時組成下的泡點td,用內(nèi)差法求得回流液組成下的,查得=78.15 此溫度下: 注:回流液組成與塔頂組成相同 8.1.3塔頂餾出液的焓qd 因餾出口與回流液口組成一樣,所以 8.1.4冷凝器消耗的焓qc8.1.5進料口的焓qft溫度下,即 70.85 所以8.1.6塔釜殘液的焓qw8.1.7再沸器qb塔釜熱損失為10%, 則 設再沸器損

26、失能量q損=0.1qb 加熱器實際熱負荷= 8.2 冷凝器的設計有機物蒸汽冷凝器設計選用的總體傳熱系數(shù)一般范圍為5001500)本設計取k=700)=2926)出料液溫度:78.28(飽和氣)78.28(飽和液)冷卻水溫度:2035逆流操作:t1=58.28 t2=43.28 傳熱面積:根據(jù)全塔熱量衡算,得qc=2093693.05kj/h按雙管程計時,初步選定換熱器,其具體參數(shù)見表殼徑/mm400管子尺寸19mm2mm公稱壓力/mpa0.6管長1.5m公稱傳熱面積/m214.5m2管子總數(shù)174管程數(shù)1管子排列方式正方形斜轉45殼程數(shù)1折流擋板形式圓缺形8.3冷凝器的核算 核算傳熱面積而該型

27、號換熱器的實際傳熱面積a為從傳熱面積的核算中也可知,所選的換熱器合適所以本實驗最終選取的換熱器為:,管心距25mm,公稱直徑400mm,管程數(shù)n為2,管子根數(shù)為174,換熱管長度1500mm,換熱面積為14.5m28.4泵的選擇用泵將料液輸送到5米高的容器中,泵的吸入管道為的無縫鋼管,容器的表壓為0.05mpa,進料泵的流速 uf=1m/s, 主加料管長為20m,90彎頭5個,截止閥(全開)個。則已知: 湍流 揚程: 額定: hc=(1.051.10)he=7.948.32m.取hc=8.2m.流量: 所以泵型號為 : is50-32-160型號is6550-160流量m3/h3.75揚程m8

28、.5電機功率 kw0.55軸功率 kw0.25轉速 1450效率35%泵殼許用壓力kgf/cm352/38浮閥塔工藝設計計算結果列表 浮閥塔工藝設計結果項目符號單位 精餾段提留段 備注塔徑d m0.80.8塔間距htm0.40.4塔板類型 單溢流弓形降液管 整塊式塔板空塔氣速um/s0.830.53堰長lwm0.520.52堰高hwm0.0550.075板上液層高度hlm0.0050.0075降液管底隙高h0m0.0090.015浮閥數(shù)n3923 等腰三角形叉排浮閥動能因子f010.739.74臨界閥孔氣速u0cm/s8.6610.53閥孔氣速u0m/s10.0712.02 同一橫排孔心距孔心

29、距tm7590相鄰橫排中心距離排心距tm90120單板壓降pppa617.05648.83降液管內(nèi)清夜層高度hdm0.140.134泛點率%42.7723.44441氣相負荷上限(vs)maxm3/s0.6850.562物沫線控制液泛線控制氣相負荷下限(vs)minm3/s0.3250.13下限線控制漏液線控制操作彈性1.632.09主要符號說明符號意義si單位f進料流量kmol/h;d塔頂產(chǎn)品流量kmol/h;w塔釜產(chǎn)品流量kmol/h;x進料組成無因次v上升蒸汽流量kmol/h;l下降液體流量kmol/h;粘度mpas板效率無因次p壓強pat溫度;r回流比無因次n塔板數(shù)無因次q進料狀況參數(shù)

30、無因次m分子量kg/kmol;c操作物系的負荷因子m/s密度kg/m3;表面張力mn/m;u空塔氣速m/s;ht板間距m;hl板上液層高m;降液管低隙高度m停留時間sd塔徑m;at塔截面積m2;af弓形降液管面積m2;g重力加速度n/kgwd降液管寬度m;uo閥孔氣速m/s;z塔高m;aa鼓泡區(qū)面積m2;開孔率無因次壓降pauoc孔速m/s;n開孔數(shù)無因次k物性系數(shù)無因次f0動能因子無因次阻力因子無因次t閥孔直徑m;hd液體通過降液管的高度m;lw堰長m;hw溢流高度m;堰上液層高度m;泛點率無因次wc邊緣區(qū)寬度m;g料液的質(zhì)量流率kg/hv料液的體積流率m3/hd進料管的直徑m基礎環(huán)內(nèi)徑m基礎環(huán)外徑mnf加料板數(shù)個np人孔數(shù)個hd人孔高度mhb塔底空間高度mhf有人孔的加料版高度mhd塔頂空間高度m下標的說明下標意義下標意義min最小值f進料板l液相m平均值v氣相a乙醇d塔頂b水w塔底參考文獻 1劉光啟,馬連湘,劉杰.化學化工物性數(shù)據(jù)手冊(有機卷).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