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_第1頁
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_第2頁
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_第3頁
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_第4頁
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啟東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腳手架施工方案南通啟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啟東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項目部2010年9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啟東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建設單位:南通啟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蘇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地點:啟東市江海路西側、中央大道南側建筑面積:20565.7m2建筑層數(shù):地上17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74m建筑等級:本工程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物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功能:公共建筑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二、腳手架設計1、總體部署:本工程腳手架采用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桿。13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4層及4層以上采用16號工字鋼5層一懸挑。本方案是為結構施工階

2、段提供腳手架服務,工程后期幕墻施工擬采用電動吊籃,吊籃專項施工方案待分項施工前單獨報驗。2、腳手架搭設參數(shù):名稱規(guī)格備注鋼管483.5mm布距1.8m立桿縱距1.65 m立桿橫距1.05m連墻件二步二跨采用硬拉接,呈梅花形布置腳手板竹芭層層鋪滿離墻距離0.30m與樓板連接16a3圓鋼拉鎖鋼絲繩212.5619鋼絲拉繩吊環(huán)16a3圓鋼懸挑水平鋼梁16號工字鋼懸挑段長度1.45m,錨固段長度1.55m3、地基處理: 腳手架部位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上層用厚100mm的c20混凝土進行硬化,內配8200。 底端設置槽鋼底座下鋪設50mm2003000mm木墊板,墊板設置必須平穩(wěn),不得懸空。 四周挖設明

3、排水溝200200,確保無積水。腳手架基底做法三、腳手架平面布置圖(見附頁)四、施工日期自2010年10月1日開始,至2011年11月1日結束。材料、人員根據(jù)搭設進度的需要,隨時調節(jié)。五、施工準備1、人員: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jīng)過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50 36 )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架子工配備20人,地下室施工階段配合6人。啟東汽車客運站培訓中心 說明:地下室到三層為落地式腳手架,四層以上為懸挑腳手架。2、材料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chǎn)品不得使用。經(jīng)檢驗合

4、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wěn),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扣件的堅固程度應在40 50n m,并不大于65n 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維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適當?shù)臄Q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脆裂、變形、滑絲等現(xiàn)象的扣件。、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塑料混用。、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材料按工程進度隨時進場進行使用。3、腳手架的基礎必須經(jīng)過硬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

5、,頂板基礎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才能腳手架搭設施工。腳手架基礎經(jīng)驗收合格后,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線定位。4、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護欄和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六、施工流程:1、腳手架搭設場地平整夯實并設排水措施安放墊板安放底座豎立桿并同時按掃地桿搭設水平桿(設置拋掌)搭設剪力撐、斜桿和連墻桿鋪腳手板搭檔腳桿和欄桿搭設安全防護措施驗收。2、腳手架拆除拆除程序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拆除順序:安全網(wǎng)欄桿腳手板剪力撐小橫桿大橫桿立桿。七、施工方案:1.、腳手架搭設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2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立桿的步距為1.80 米;計算的

6、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2.0 米,立桿采用單立管;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shù)為 2;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6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a.立桿:全樓腳手架采用雙排雙立桿,立桿頂端高出結構檐口上皮1.5米,立桿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xiàn)在同步同跨內,并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各接頭中心距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60。b.大橫桿:大橫桿置于小

7、橫桿之下,在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柱扣緊;其長度大于3跨、不小于6米,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各接頭距立桿的距離不大于50。c.小橫桿: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即主節(jié)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15。小橫桿間距應與立桿柱距相同,且根據(jù)作業(yè)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可在兩立柱之間在等間距設置增設12根小橫桿,其最大間距不大于75。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伸出里排大橫桿距結構外邊緣15,且長度不大于44。上、下層小橫桿應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

8、層的相鄰小橫桿在立柱處相向布置。d.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e.剪刀撐:本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xù)布置。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度之間。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xù)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結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jié)點距離不大于15。最下部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內。剪刀撐的桿件連接采用搭

9、接,其搭接長度100,并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的距離10。f.腳手板:腳手板采用松木,厚5、寬3545、長度不少于3.5米的硬木板。在作業(yè)層下部架設一道水平兜網(wǎng),隨作業(yè)層上升,同時作業(yè)不超過兩層,設置安全網(wǎng)防護。腳手板設置在3根橫向水平桿上,并在兩端8處用直徑1.2的鍍鋅鐵絲箍繞23圈固定。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米時,可采用兩根小橫桿,各桿距接縫的距離均不大于15??繅σ粋鹊哪_手板離墻的距離不應大于15。拐角處兩個方向的腳手板應重疊放置,避免出現(xiàn)探頭及空檔現(xiàn)象。g.連墻件: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為3米,水平間距為4米。連墻桿用483.5的鋼管,它與腳手架、建筑物的

10、連接采用直角扣件。在結構每一外框架處設一組雙桿箍柱式拉桿與框架柱拉結。在頂板上兩框架柱間中點處,距結構外皮1.5米處預埋hrb335鋼筋,用483.5的鋼管與腳手架可靠拉結。在腳手架的轉角處,于框架柱上雙向設置上述箍柱式拉桿。在建筑物的首層設置兩道連墻桿。連墻桿橫豎向順序排列、均勻布置,與架體和結構立面垂直,并盡量靠近主節(jié)點(距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30)。連墻桿伸出扣件的距離應大于10。底部第一根大橫桿就開始布置連墻桿,靠近框架柱的小橫桿可直接作連墻桿用。h.防護設施:腳手架要滿掛全封閉式密目安全網(wǎng)。密目網(wǎng)用網(wǎng)繩綁扎在大橫桿外立桿里側。作業(yè)層網(wǎng)應高于平臺1.2米,作業(yè)層下步架處設一道水平兜網(wǎng)。示

11、意圖如下所示:室外平網(wǎng)示意圖作業(yè)層腳手架立桿于0.6米及1.2米處設有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高的擋腳板。防護欄桿如下圖所示:臨邊防護示意圖i. 腳手架出入口的構造:大小為45米(寬高)的防護棚,上鋪50厚的雙層腳手板。在出入口兩側的內、外排單立桿處分別增設一根輔立桿,并高于門洞口12步,立柱用短管斜撐相互聯(lián)系。上方懸空立柱處增加兩根斜桿,斜桿與各主節(jié)點相交處用扣件固定。洞口上方增設兩道橫向支撐,應伸出斜腹桿的端部,以保證立柱懸空處的整體性。門洞15兩側分別增加兩根。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應在相交的大橫桿處增設一根小橫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接長時用對

12、接扣件連接。如下圖所示:j. 樓梯間防護措施樓梯的側邊利用腳手架做安全防護,架子立管從梯井內搭設,側邊沿樓梯坡度方向做一道1.2米高的護身欄,側邊底部設18高的擋腳板。2、腳手架拆除(1)、查待拆腳手架,根據(jù)檢查結果,擬出作業(yè)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備工作。(2)、拆架時應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繩綁圍欄立警示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3)、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在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拖住中間,再解端頭扣。所有連墻桿等必須隨腳手架拆除同步下降,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shù)層拆除后在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

13、應增設連墻件加固。(4)、不準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5)、拆除后架體的穩(wěn)定性不被破壞,如附墻件被拆除前,應加設臨時支撐防止變形,拆除各標準節(jié)時,應防止失穩(wěn)。(6)、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6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件。(7)、拆除時要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當解開與另一個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墮落。(8)、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9)、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八、安全施工技術措施8.1.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8.1.1.扣件的緊固程度應在40

14、50n.m,并不大于65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奂下菟ū3诌m當?shù)臄Q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8.1.2.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8.1.3.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xiàn)象的扣件。8.1.4.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混用。8.1.5.嚴禁將外徑48與51的鋼管混合使用。8.2.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8.2.1.腳手架的基礎必須經(jīng)過硬化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頂板基礎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

15、才能施工。8.2.2.搭設過程中劃出工作標志區(qū),禁止行人、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yè)。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8.2.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wěn)定后,方可根據(jù)情況拆除。8.2.4.腳手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wěn)定。8.2.5.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8.2.6.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每兩步驗收一次,達到設計施工要求后掛合格牌一塊。8.2.7.外腳手架的

16、卸荷嚴格采用15.5的鋼絲繩通過梁上對拉螺栓孔與腳手架連接,嚴禁私自拆改。8.3.腳手架上施工作業(yè)的安全技術措施8.3.1.結構外腳手架每支搭一層,支搭完畢后,經(jīng)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jīng)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8.3.2.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放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確保較大安全儲備。8.3.3.結構施工時不允許多層同時作業(yè),裝修施工時同時作業(yè)層數(shù)不超過兩層,臨時性用的懸挑架的同時作業(yè)層數(shù)不超過1層。8.3.4.當作業(yè)層高出其下連墻桿3.6米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桿時,應采取適當?shù)呐R時撐拉措施。8.3.5.各作業(yè)層之間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防

17、止附落物體傷人。8.3.6.定期檢查腳手架,發(fā)現(xiàn)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yè)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wěn)定,確保施工安全。九、落地式腳手架計算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等規(guī)范。 一、參數(shù)信息: 1、腳手架參數(shù)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8m,18m以下采用雙管立桿,18米以上采用單管立桿; 搭設尺寸為:橫距l(xiāng)p為1.05m,縱距l(xiāng)a為1.65m,大小橫桿的布距為1.8m; 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m;

18、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數(shù)為2根;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為1.00; 連墻件采用兩步兩跨,豎向間距3.6m,水平間距3.3m,采用扣件連接; 2、活荷載參數(shù) 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shù):2層; 3.風荷載參數(shù) 本工程地處江蘇啟東市,基本風壓0.5kn/m2;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z,計算連墻件強度時取1.206,計算立桿穩(wěn)定性時取1.084,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s為1.239; 4.靜荷載參數(shù)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92; 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

19、):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1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wǎng)(kn/m):0.005; 腳手板類別:竹芭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沖壓鋼腳手板擋板; 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0.035; 腳手板鋪設總層數(shù):10層 5.地基參數(shù) 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20.00; 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0;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1.00。 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5

20、 kn/m ;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1.05/(2+1)=0.105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5+1.20.105=0.168 kn/m;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050=1.470 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681.652+0.101.4701.652 =0.437

21、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681.652-0.1171.4701.652 =-0.514 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max(0.437106,0.514106)/4730.0=108.668 n/mm2; 大橫桿的抗彎強度:= 108.668 n/mm2 小于 f=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5+0.105=0.14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50

22、kn/m; 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0.6770.141650.04/(1002.06105113600.0)+0.9901.050 1650.04/(1002.06105113600.0) = 3.593 mm; 腳手板,縱向、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為 l/150與10 mm 請參考規(guī)范表5.1.8。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650.0/150 mm 或者 10 mm,滿足要求! 三、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23、 0.0351.65 = 0.058 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1.0501.65/(2+1)=0.173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65/(2+1) =1.733 kn;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0.173)+1.4 1.733 = 2.703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81.0502/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2.7031.050/3 = 0.946 kn

24、.m ;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952 kn.m; = m / w = 0.952106/4730.000=201.285 n/mm2 ;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51050.04/(3842.060105113600.000) = 0.024 mm ; p2 = p1 + p2 + q = 0.058+0.173+1.733 = 1.964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

25、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964.1610504(31050.02-41050.02/9 ) /(722.060105113600.0) = 3.449 mm; 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24+3.449 = 3.473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050.000/150)=7.000 與 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取值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1.0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6.0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

26、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51.650=0.058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2=0.0351.050=0.019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3 = 0.301.0501.650/2=0.2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650 /2 = 2.599 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0.019+0.26)+1.42.599=4.042 kn;

27、r 16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為0.1292 ngd1= 0.1292+(1.652/2) 0.035/1.80 (18.00-18.00) = 0kn; ngs1= 0.1292+0.035+(1.65 2/2) 0.035/1.80 18.00=3.547 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g2= 0.30(10-0)1.650(1.050+0.3)/2 = 3.341

28、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沖壓鋼,標準值為0.11 ng3 = 0.110(10-0)1.65/2 = 0.908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wǎng)(kn/m2);0.005 ng4 = 0.0051.6518.000 = 0.149 kn; 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7.944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chǎn)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0001.0501.6502/2 =5.198 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

29、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 wo = 0.450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 uz= 0.840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us =0.649 ; 經(jīng)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4500.8400.649 = 0.172 kn/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0+ 1.45.198= 7.277 kn; ns=1.27.944+1.45.198=16.809kn;

30、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 ng+0.851.4nq = 1.20+ 0.851.45.198= 6.815 kn;ns=1.2 7.944+0.851.45.198=15.718kn;六、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考慮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7.277 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 :k = 1.155 ; 計算長度系數(shù)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表5.3.3得 :u = 1.500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uh 確定 :lo = 3.118 m; lo/i = 196.000

31、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8 ;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 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6185.025/(0.188450.000)+332707.487/4730=143.449n/mm2; 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 = 143.449 小于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 = 86.011小于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 2.架體底部立桿穩(wěn)定性

32、計算??紤]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d+ngs)+0.851.4nq/2=7.859kn;不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1.2(ngd+ngs)+1.4nq /2=8.405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i30-2001)表5.3.3得:k=1.155;計算長度系數(shù)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i30-2001)表5.3.3得:=1.5;計算長度由公式l0=kuh確定:l0=3.118m;長細比:l0/i=196;軸

33、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a=4.5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73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n/mm2;考慮風荷載時 =7859.002/ (0.188450)+299050.511/4730=156.12n/mm2;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小于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滿足要求!不考慮風荷載時 =8404.74/(0.188450)=99.347n/mm2;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小于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滿足要求!八、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1=n1w+n0連墻件風荷載標準值按腳手架頂部高度計算z=1.206,s=1.239,0

34、=wk=0.7zwk=0.7zs0=0.71.2061.2390.5=0.523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11.88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i30-2001)5.4.1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chǎn)生的軸向力(kn),n0=5.000kn; 風荷載產(chǎn)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 n1w=1.4wkaw=8.698kn;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n1=n1wn0=13.698kn; 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nf=a f 其中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 出長細比1/i=300/15.9的結果查表得到=0.949,1為

35、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a=4.5cm2;f=205n/mm2; 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nf=0.9494.510-4205103=87.545kn;n1=13.698nf=87.545,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 由以上計算得到n1=13.698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16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p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fgkkc=120kpa;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120kpa;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kc=1;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78.59kpa;其中,上

36、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n=1.2(ngd+ngs)+0.851.4nq=1.2(0+7.944)+0.851.45.198=15.718kn;基礎底面面積:a=0.2m2. 。p=78.59kpafg=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十、普通懸挑架計算書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等規(guī)范。一、參數(shù)信息:1.腳手架參數(shù)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9.5m,立桿采用單立桿;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1.65m,立桿的橫距為1.05m,立桿的步

37、距為1.8m;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m;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數(shù)為2根;才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為1.00; 連墻件采用兩步兩跨,豎向間距3.6m,水平間距3.3m;2.活荷載參數(shù) 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 同時施工層數(shù):2層; 3.風荷載參數(shù) 本工程地處江蘇啟東市,基本風壓0.5kn/m2;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z,計算連墻件強度時取1.206,計算立桿穩(wěn)定性時取1.084,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s為1.239; 4.靜荷載參數(shù)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92; 腳手

38、板自重標準值(kn/m):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10:; 安全設施與安全網(wǎng)(kn/m):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shù):10層; 腳手板類別:竹芭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沖壓鋼腳手板擋; 5.水平懸挑支撐梁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45m,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1.55m。錨固壓點壓環(huán)鋼筋直徑(mm):16.00;樓板混凝土標號:c30; 6.拉繩與支桿參數(shù) 單位:mm;懸挑腳手架正立面圖單位:懸挑腳手架側面圖 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為:6.000:; 鋼絲繩與墻距離為(m):3.300;懸挑水平鋼梁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最里面面鋼絲繩距離建筑物

39、1.2m。 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5 kn/m ;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1.05/(2+1)=0.105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2+1)=1.050 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5+1.20.105=0.168 kn/m;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050=1.470 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

40、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681.652+0.101.4701.652 =0.437kn.m; 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681.652-0.1171.4701.652 =-0.514 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max(0.437106,0.514106)/4730.0=108.668 n/mm2; 大橫桿的抗彎強度:= 108.668 n/mm2 小于 f=205.0 n/m

41、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5+0.105=0.14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50 kn/m; 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0.6770.141650.04/(1002.06105113600.0)+0.9901.050 1650.04/(1002.06105113600.0) = 3.593 mm; 腳手板,縱向、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為 l/150與10 mm 請參考規(guī)范表5.1.8。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650.0/150 mm 或者 10

42、mm,滿足要求!三、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51.65 = 0.058 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1.0501.65/(2+1)=0.173kn; 活荷載標準值:q=3.0001.0501.65/(2+1) =1.733 kn;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0.173)+1.4 1.733 = 2.703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

43、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81.0502/8 = 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2.7031.050/3 = 0.946 kn.m ;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952 kn.m; = m / w = 0.952106/4730.000=201.285 n/mm2 ;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5

44、1050.04/(3842.060105113600.000) = 0.024 mm ; p2 = p1 + p2 + q = 0.058+0.173+1.733 = 1.964 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964.1610504(31050.02-41050.02/9 ) /(722.060105113600.0) = 3.449 mm; 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24+3.449 = 3.473 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 (1050.000/150)=7.000 與 10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

45、力的計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取值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1.0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6.0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51.650=0.058 kn;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2=0.0351.050=0.019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3 = 0.301.0501.6

46、50/2=0.2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01.0501.650 /2 = 2.599 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0.019+0.26)+1.42.599=4.042 kn; r 16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為0.1292 ngd1= 0.1292+(1.652/2) 0.035/1.80 (18.00-18.00) = 0kn; ngs1= 0.1292+0.035+(1.65 2/2

47、) 0.035/1.80 18.00=3.547 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g2= 0.30(10-0)1.650(1.050+0.3)/2 = 3.341 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沖壓鋼,標準值為0.11 ng3 = 0.110(10-0)1.65/2 = 0.908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wǎng)(kn/m2);0.005 ng4 = 0.0051.6518.000 = 0.149 kn; 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7.944kn;

48、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chǎn)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0001.0501.6502/2 =5.198 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 wo = 0.450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 uz= 0.840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us =0.649 ; 經(jīng)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4500.8400.649 = 0.172 kn/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0+ 1.45.198= 7.277 kn; ns=1.27.944+1.45.198=16.809kn;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 ng+0.85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