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部編版 2018 秋九年級上冊課內(nèi)古詩詞匯總及賞析(一)行路難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咀g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遙想當(dāng)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堅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機定會
2、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緞?chuàng)作背景】公元 742 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dān)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局髦肌渴惆l(fā)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也表達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滿樂觀的豪邁氣概?!咀⑨尅? .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金樽(zm):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 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2 .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3 .投箸
3、:丟下筷子。箸(zhu)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4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歧:岔路。安:哪里。5 .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會:當(dāng)。6.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举p析】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笆染埔娞煺妗钡睦畎?,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 “一飲三百杯”的。 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
4、,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 “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fù)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
5、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dāng)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這是感情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慰( que)所說的那樣,乘長風(fēng)破萬里 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
6、彼岸。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fù)雜變化。詩的一開頭, “金樽美酒”, “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 “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 “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
7、求的復(fù)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fù)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fù)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咀g文】巴山楚水一片荒遠凄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里?;氐郊亦l(xiāng)熟悉的
8、人都已逝去,只能吟著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人相識,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貴們好比千帆競渡,飛馳而過,又如一棵病樹,眼前都是萬木爭春,生機盎然。今天聽到你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憑借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緞?chuàng)作背景】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 826 年) , 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注釋】( 1 )酬:答謝,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3)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曾被貶
9、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到之地。( 4)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 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共22 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 年。( 5)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 6)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quán)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序文中說:自己經(jīng)過嵇康舊居,因?qū)懘速x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懷舊:懷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 9)爛柯人:指晉人王質(zhì)。相傳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
10、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jīng)朽爛?;氐酱謇铮胖酪堰^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 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10)長(zh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举p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xiàn)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樂天” ,白居易的字。 “見贈”指白居易贈給作者的詩,那首詩的最后兩句說: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的這首答謝詩就是從這里開頭的: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意思
11、是他被貶低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qū),二十三年就如同棄置在道旁一樣。劉禹錫想改革時弊,遭到打擊,被貶到朗州(在今湖南省)、連州(在今廣東?。①缰荩ㄔ诮袼拇ㄊ。┑鹊?。夔州屬于古代巴國。朗州、連州等屬于古代楚國。這些地區(qū)古代都很荒涼,所以用“巴山楚水凄涼地”來概括。 “凄涼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區(qū)。這兩句寫出了作者長期被貶的憤慨心情。貶謫到異地, 空有懷念老朋友的心情也無由見面,一再吟誦 思舊賦也沒有用,所以說 “空吟” 。 寫出了作者對舊友(王叔文) 的懷念?!奥劦奄x”,指向秀的思舊賦。西晉時,向秀、呂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dāng)時掌握政權(quán)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很悲痛,一次他從嵇康的舊居路過,
12、聽到有人在吹笛子,笛聲使他想起被殺害的好友,就以悲憤的心情寫了一篇思舊賦來悼念嵇康,從側(cè)面顯示出對時政的不滿。劉禹錫借這個典故寄托了他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懷念。 “爛柯人”的典故見述異記 ,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zhì)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縣)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邊大石上正在下圍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邊地上,駐足觀看??戳硕鄷r,童子說“你該回家了”,王質(zhì)起身去拿斧子時,一看斧柄(柯)已經(jīng)腐朽了,磨得鋒利的斧頭也銹的凸凹不平了。王質(zhì)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已經(jīng)大變樣。無人認(rèn)得他,提起的事,有幾位老者,都說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原來王質(zhì)石室山打柴誤入仙境,遇
13、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百年作者借這個典故來比喻自己長期貶謫在外,乍回京城鄉(xiāng),仿佛有隔世之感。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dāng)之達觀。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他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 “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yīng),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
14、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并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 “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 ”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沉舟”二字描寫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因而成為廣為傳誦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哲理)末尾兩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贈言上來,意思是: “今天聽到您唱的這支歌曲(指白居易贈給他的詩) ,就暫且憑借酒的力量,來增長我繼續(xù)努力的精神吧! ”詩人沒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筆鋒一轉(zhuǎn),又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了。他對生活并未完全喪失信心。詩中雖然感慨很深,但讀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卻是振奮。總體
15、來說,詩的首聯(lián)以傷感低沉的情調(diào),回顧了詩人的貶謫生活。頷聯(lián),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以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lián)是全詩感情升華之處,也是傳誦千古的警句。詩人把自己比作 “沉舟”和“病樹”,意思是自己雖屢遭貶低,新人輩出,卻也令人欣慰,表現(xiàn)出他豁達的胸襟。尾聯(lián)順勢點明了酬答的題意,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全詩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之上品!(三)水調(diào)歌頭【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
16、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愿親人
17、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076 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因為與當(dāng)權(quán)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zhuǎn)在各地為官。他曾經(jīng)要求調(diào)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 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公元 1076 年的中秋,皓月當(dāng)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主題】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本來甚為明顯
18、,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xiàn)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举p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上片望月,下片懷人。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dāng)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dāng)中,滲進濃厚的哲學(xué)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四)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咀g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
19、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緞?chuàng)作背景】這首詩是759 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dāng)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咀?/p>
20、釋】1 . 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2 .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3 .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4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5 .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6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7 .長:一直,老是。.達:到。8 .況乃:何況是。未休兵: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五)長沙過賈誼宅【唐】 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作者簡介】劉長卿,唐代詩人,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
21、 756)進士,曾任長州縣尉,因事下獄,兩遭貶謫,量移睦州司馬,官終隨州刺史。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離亂之作,善于描繪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長于五言,稱為“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的內(nèi)容,與作者的遷謫生涯有關(guān)。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第一次遷謫在公元758 年(唐肅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被貶為潘州南巴縣尉;第二次在公元773 年(唐代宗大歷八年)至777 年(大歷十二年)間的一個深秋,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被貶為睦州司馬。從這首詩所描寫的深秋景象來看,詩當(dāng)作于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那時正是秋冬之交,與詩中節(jié)令恰相符合。在一個深秋的傍
22、晚,詩人只身來到長沙賈誼的故居。賈誼,是漢文帝時著名的政論家,因被權(quán)貴中傷,出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雖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類似的遭遇,使劉長卿傷今懷古,感慨萬千,而吟詠出這首律詩。【譯文】賈誼被貶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萬代令人傷情。我在秋草中尋覓人跡不在,寒林里空見夕陽緩緩斜傾。漢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無意憑吊有誰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因何天涯飄零?【注釋】1 . 賈誼: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xué)家。后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長沙有其故址。2 .謫宦:貶官。棲遲:淹留。像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3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賈誼。長沙舊屬楚地,故有此稱。4
23、 .漢文:指漢文帝。【賞析】這是一篇堪稱唐詩精品的七律。“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謫宦”,只落得“萬古”留悲,上下句意鉤連相生,呼應(yīng)緊湊,給人以抑郁沉重的悲涼之感。 “此”字,點出了“賈誼宅”。 “棲遲” ,這種生活本就是驚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賈誼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 ,標(biāo)舉賈誼的身份。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diào),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頷聯(lián)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的。 “秋草” , “寒林” , “人去” , “日斜” ,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
24、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dāng)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漢文有道恩猶薄, 湘水無情吊豈知?”頸聯(lián)從賈誼的見疏,隱隱聯(lián)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個 “有道” , 一個 “猶”字。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dāng)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dāng)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這就是所謂“言外之意”。詩人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dāng)今皇上,手法是相當(dāng)高妙的。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寫出了這一聯(lián)的對句“湘水無情吊豈知” 。這也是頗得含蓄之妙的。湘水無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國的屈原哪能知
25、道上百年后,賈誼會來到湘水之濱吊念自己;西漢的賈誼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劉長卿又會迎著蕭瑟的秋風(fēng)來憑吊自己的遺址。后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dāng)世更沒有人能理解。詩人由衷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徒呼負(fù)負(fù)的心境,刻畫得十分動情,十分真切?!凹偶沤綋u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尾聯(lián)出句刻畫了作者獨立風(fēng)中的形象。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一陣秋風(fēng)掠過,黃葉紛紛飄落,在枯草上亂舞。這幅荒村日暮圖,正是劉長卿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它象征著當(dāng)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與第四句的“日斜時”映襯照應(yīng),加重了詩篇的時代氣息和感情色彩。 “君” ,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 “憐君” ,不僅是憐人,
26、更是憐己。 “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yīng)該放逐到天涯。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yán)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xiàn)實的強烈控訴。讀著這故為設(shè)問的結(jié)尾,仿佛看到了詩人抑制不住的淚水,聽到了詩人一聲聲傷心哀惋的嘆喟。詩人聯(lián)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滿凄涼寥落之情。滿腹牢騷,對歷來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將自己和賈誼融為一體。這首懷古詩表面上詠的是古人古事,實際上還是著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間處處有詩人的自我在,但這些又寫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講究含蓄蘊藉的,詩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jié)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
27、,給人以警醒的感覺。(六)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唐】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咀g文】一篇諫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陽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云彩橫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guān)外,馬也停住腳步。知道你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殮我的尸骨。【創(chuàng)作背景】唐元和十四年( 819 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
28、,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jié)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zé)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后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 悲傷。 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dāng)時的京師長安有千里之遙。韓愈只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趕到,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咀⑨尅孔筮w:降職,貶官,指作者被貶到潮州。藍關(guān):在藍田縣南。地理志:“京兆府藍田縣有藍田關(guān)?!毕妫喉n愈的侄孫韓湘,字北渚,韓愈之侄,韓老成的長子,長慶三
29、年( 823 年) 進士, 任大理丞。韓湘此時27 歲, 尚未登科第,遠道趕來從韓愈南遷。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論佛骨表。朝(zhg)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ch mg)天:古稱天有九層,第九層最高,此指朝廷、皇帝。路八千:泛指路途遙遠。八千,不是確數(shù)?!坝麨椤倍洌合胩婊实鄢ビ泻Φ氖拢哪芤蛩ダ暇土呦堄嗟纳?。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豈肯。衰朽(xi u)衰弱多病。惜殘年:顧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秦嶺:在藍田縣內(nèi)東南?!把怼本洌毫ⅠR藍關(guān),大雪阻攔,前路艱危,心中感慨萬分。擁:阻塞。藍關(guān):藍田關(guān),今在陜西省藍田縣東南。馬不前: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驅(qū)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
30、。 ”汝(rd)你,指韓湘。應(yīng)有意:應(yīng)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昂檬铡本洌阂馑际亲约罕厮烙诔敝荩蝽n湘交待后事。瘴(zh eng)江:指嶺南瘴氣彌漫的江流。瘴江邊:指貶所潮州。潮陽:今廣東潮州潮安區(qū)?!举p析】本詩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在貶謫潮州途中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律。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郁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傷情緒。首聯(lián)寫因“一封(書) ”而獲罪被貶, “朝夕”而已,可知龍顏已大怒,一貶便離京城八千里之遙;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尾聯(lián)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詩熔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七
31、)咸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兼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譯文】登上百尺高樓,引我萬里鄉(xiāng)愁。蘆葦楊柳叢生,好似家鄉(xiāng)沙洲。烏云剛剛浮起在溪水邊上,夕陽已經(jīng)沉落樓閣后面。山雨即將來臨,滿樓風(fēng)聲颯颯。秦漢宮苑,一片荒涼。鳥兒落入亂草之中,秋蟬鳴叫枯黃夜間。行人莫問當(dāng)年繁華盛事,都城依舊,只見渭水不停東流?!咀⑨尅肯剃枺航駥訇兾鳌O剃柵f城在西安市西北,漢時稱長安,秦漢兩朝在此建都。隋朝時向東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師長安。唐代咸陽城隔渭水與新都長安相望。兼葭:蘆葦一類的水草。兼,荻;葭,蘆。汀洲:水邊之地為汀
32、、水中之地為洲I,這里指代詩人在江南的故鄉(xiāng)?!跋啤本洌合竷ο?;閣,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 “南近儲溪,西對慈福寺閣?!薄傍B下”二句:夕照下,飛鳥下落至長著綠草的秦苑中,秋蟬也在掛著黃葉的漢宮中鳴叫著。當(dāng)年:一作“前朝”。行人:過客。泛指古往今來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內(nèi)?!肮蕠鴸|來渭水流”:一作“渭水寒聲晝夜流”,“聲” 一作“光”。故國:指秦漢故都咸陽。東來:指詩人(不 是渭水)自東邊而來。【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大約是許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 年)任監(jiān)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jīng)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fēng)景,即興寫下
33、了這首七律?!举p析】此詩首聯(lián)扣題,抒情寫景?!凹孑纭?,暗用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兼葭的詩意,表思念心緒。詩人一登上咸陽高高的城樓,向南望去,遠處煙籠蒹葭,霧罩楊柳,很像長江中的汀洲。詩人游宦長安,遠離家鄉(xiāng),一旦登臨,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蒹葭楊柳,居然略類江南。萬里之愁,正以鄉(xiāng)思為始: “一上”表明觸發(fā)詩人情感時間之短瞬, “萬里”則極言愁思空間之迢遙廣大,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筆觸低沉,景致凄迷,觸景生情,蒼涼傷感的情懷落筆即出,意遠而勢雄。頷聯(lián)寫晚眺遠景,寓意深遠。詩人傍晚登上城樓,只見磻溪罩云,暮色蒼茫,一輪紅日漸薄遠山,夕陽與慈福寺閣姿影相疊,仿佛靠近寺閣而落。就在這夕照圖初展麗景之際,驀
34、然涼風(fēng)突起,咸陽西樓頓時沐浴在凄風(fēng)之中,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了。這是對自然景物的臨摹,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化勾畫,它淋漓盡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傳出了詩人“萬里愁”的真實原因。云起日沉,雨來風(fēng)滿,動感分明; “風(fēng)為雨頭”,含蘊深刻。此聯(lián)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頸聯(lián)寫晚眺近景,虛實結(jié)合:山雨將到,鳥雀倉惶逃入遍地綠蕪、秋蟬悲鳴躲在黃葉高林,這些是詩人眼前的實景。 但早已蕩然無存的 “秦苑” “漢宮” 又給人無盡的聯(lián)想禁苑深宮, 而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雀和蟲鳴,不識興亡,依然如故。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滄桑,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
35、推向“千古”,以實景疊合虛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聯(lián)作結(jié),融情于景。詩人最后感慨道:羈旅過客還是不要索問當(dāng)年秦漢興亡之事吧!我這次來故國咸陽,連遺址都尋不著,只有渭水還像昔日一樣長流不止而已。 “莫問”二字,并非勸誡之辭 ,實乃令人思索之語,它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鉤沉歷史的教訓(xùn);一個“流”字,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令人傷感。咸陽城東樓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此詩用云、日、風(fēng)、雨層層推進,又以綠蕪、黃葉來渲染,勾勒出一個蕭條凄涼的意境,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fā)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慨。全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詩人通過
36、對景物的描寫,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在呈現(xiàn)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xiàn)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景別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神完氣足,為唐人登臨詩篇之佳作。(八)無題【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咀g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fēng)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jié)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dān)憂豐盛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
37、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注釋】1 .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biāo)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biāo)題。2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這里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jié)。東風(fēng),春風(fēng)。殘,凋零。3 .絲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4 .蠟炬:蠟燭。5 .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guān)義,指相思的眼淚。6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鏡,用作動詞,照鏡子的意思。7 .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fā),這里比喻青春年華。8 .應(yīng)覺:設(shè)想之詞。9 .月光寒:指夜?jié)u深。10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
38、,指仙境。11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12.殷勤:情誼懇切深厚。 【創(chuàng)作背景】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shù)。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xué)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nèi)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九)行香子【宋】秦觀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fēng)、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譯文】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fēng),帶著豪興我信
39、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遠遠一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fēng)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咀⑨尅口椋╞ei)塘:池塘。徜(chSg)徉(yg):自由自在來回地走動。%(y eng):飛揚,飄揚。青旗:青色的酒幌子。【創(chuàng)作背景】該詞大約作于作者創(chuàng)作早期的熙寧年間,當(dāng)時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間作者也曾寫過同類題材的田居四首等詩,也曾寫過一些學(xué)習(xí)鄉(xiāng)言土語的詩詞?!咀髡吆喗椤壳赜^( 1049 年 1100 年 9 月 17 日) ,淮南東路高郵人,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學(xué)
40、者稱其淮海居士。官至太學(xué)博士、國史館編修。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長于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 卷、 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 ) 3 卷、 勸善錄、 逆旅集等。為“蘇門四學(xué)士”、 “蘇門六君子”之一。秦觀是北宋文學(xué)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但在秦觀現(xiàn)存的所有作品中,詞只有三卷100 多首,而詩有十四卷430 多首,文則達三十卷共250 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举p析】行香子樹繞村莊,北宋詞人秦觀的詞作。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 發(fā)
41、的田園風(fēng)光圖。上闋表現(xiàn)的是一處靜態(tài)風(fēng)景,主要是小園和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下闋則描寫流水青旗的農(nóng)家鄉(xiāng)院以及鶯歌燕舞、蝶影翻飛的迷人春色。上下兩闋的風(fēng)景合起來,便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農(nóng)村畫卷。它的獨特之處在于一反詞人其他詞中常有的哀怨情調(diào),變?yōu)樯术r明,形象生動,從而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以輕松愉快的美的享受。(十)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咀⑨尅砍笈珒海涸~牌名。又名采桑子 、丑奴兒令、羅敷媚、羅敷艷歌。唐教坊大曲有楊下采桑,是兼有 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錄作涼下采桑,屬“太簇角
42、”。丑奴兒為雙調(diào)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為之。尊前集注“羽調(diào)”,張子野詞入“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別有添字格,兩結(jié)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 疊韻。博山: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 因狀如廬山香爐峰, 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 常過博山。少年:指年輕的時候。不識:不懂,不知道什么是。陳情無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為賦”句: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強( qi eng),勉強地,硬要。識盡:嘗夠,深深懂得。欲說還(hucn)休:內(nèi)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詞:“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毙?,停止?!咀g文】人年
43、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F(xiàn)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創(chuàng)作背景】此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創(chuàng)作時間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游覽,博山風(fēng)景優(yōu)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 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举p析】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 態(tài),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
44、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 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gòu)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 深,令人回味無窮。(11)商山早行唐代: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棚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明驛墻一作:照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譯文及注釋譯文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思故鄉(xiāng)。雞聲噫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依稀,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棚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里。 注釋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
45、,在今陜西商洛市東南山陽縣與丹鳳縣轄區(qū)交匯處。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60)末年離開長安,經(jīng)過這里。動征鐸: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棚(hu):陜西山陽縣盛長的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fā)芽時才落。每逢端午用這種樹葉包 出的棚葉粽也成為了當(dāng)?shù)靥厣h谆黧A墻:個別版本(如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外古選詞背誦”)作“枳花照驛墻”,有人認(rèn)為“照”是錯誤的(見枳花明驛墻一一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指瑕)。明:使明艷。枳( zhi ):也叫“臭橘”,一 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驛( yi)墻:驛站的
46、墻壁。驛:古時 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意思是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墻邊。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今陜西西安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筑陵于東原上,因名杜陵,這里指長 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jīng)商山。這句意思是說:因而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鳧(fu)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往北飛,秋往南飛?;靥粒喊哆吳鄣某靥痢_@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靥粒喊哆厪澢暮?。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在準(zhǔn)確寫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聯(lián)系 溫庭筠生平,他曾任隋縣尉, 幽鎮(zhèn)襄陽,他被辟為巡官。據(jù)夏承素溫 飛卿系年,這兩件事均發(fā)生在公元 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當(dāng)年溫庭筠四十八歲。 自長安赴隋縣,當(dāng)?shù)莱錾躺健?此詩當(dāng)是溫庭筠此次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經(jīng)過商山時所作。賞析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務(wù)租用合同范本
- 醫(yī)生兼職社工合同范本
- 修腳房投資合同范本
- 共同紅酒合同范本
- 加強合同范本庫
- 副食版合同范本
- 50%股權(quán)合同范本
- 業(yè)務(wù)介紹抽成合同范例
- 代購代銷電子合同范本
- 代理進口合同范例15篇
- 三、膽石癥課件
- 學(xué)生作業(yè)情況登記表模板(可打印)
- 兔子坡(閱讀課上課課件)
- 高中數(shù)學(xué)《立體幾何》教材分析及教學(xué)建議
- 八年級英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閱讀專項練習(xí)試卷附答案
- 固定資產(chǎn)清查盤點明細表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課件【全冊】
- 物聯(lián)網(wǎng)管理平臺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
- 1例妊娠糖尿病的個案護理
- 光伏發(fā)電職業(yè)病危害預(yù)評價方案方案
- 財務(wù)報表涉稅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