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嵊州市三界鎮(zhèn)各村村名來歷上龔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莊坐落在上首,以姓龔為主所以得名上龔村。 龍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于明朝末年,有一條斷尾巴龍降于村后山頂,山頂有口井,稱為龍井,該山故名龍山,村名改為龍?zhí)辽较?,現(xiàn)更名龍山村。 后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前有大董村,故名后董村。 大山下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是地形的座落,村東面是溪和田地,三面靠山,其中北面是座大山。村朝南坐北在山腳下,取名大山下村。 荷明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宋朝金兵反中原,原籍從安徽安定郡逃難至浙江胡村,三面環(huán)山,東面作逃出之路,地處屬四明山腳。 范洋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在宋末年間,由一姓范與一
2、姓楊的兩戶人家落戶現(xiàn)在的范洋,“范洋”由“范楊”演變而來。 石塔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莊在小山坡突兀處,形如石塔,故名。 朱孟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很久以前有姓朱、孟的兩先輩來此建立山莊,后便稱朱孟至今。 寺后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很早有一寺廟“桐松寺”,守寺人在此定居蕃衍,后逐漸形成一小村落,俗稱“寺背后”。 大水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200多年前,李岙李氏分居來此,因村東有一條在車騎山發(fā)源的水坑,故成大水坑。 八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約在700年前,山陽長嶺姓鄭的人入贅到此,生下八子,發(fā)展成族,故稱八鄭。 外崗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杜氏宗譜記載,祖先于宋末由陜西遷此
3、定居,地處丘陵山崗,故名外崗山。 花里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清咸豐年間,四周皆是果園,冬去春來,百花齊放,人們猶如處在花叢中,故稱花里頭。 李宅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很久以前東陽義烏李宅人出來打獵安居,以姓氏命名,故稱李宅。 黃岸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黃岸在明朝年間,有姓黃居民居住,所為黃岸,在清朝太平天國以后,有河南榮陽地區(qū)遷居黃岸村。 翔聯(lián)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始祖百四自嵊邑剡北諸烏山分遷于大董炮烏村豪塘而居。到仕六祖又于隔山另卜一宅,后經(jīng)侄孫婿翰林積峰章公送匾,題額曰“祥隆堂”。遂以名匾者名其地云,已有六百余年之久,村中有一方塘,先祖以吉祥雅名為“翔鳳塘”。 杜家山村 浙
4、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杜氏祖先隨宋高宗南渡,途經(jīng)此地,見山明水秀,建宅定居,取名杜家山。 沈塘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從前村邊是一片山林,有一口碧水清清的塘,名曰碧塘。村亦名碧塘,后江西姓沈的遷此定居,子孫繁衍,便將碧塘改為沈塘。 大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地處三面環(huán)山,前有一條大坑,這樣便形成一個很大的灣,故被人們稱為“大灣”。 袁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早期在毛岙弄,由于被長毛的殺害,后移至回山,朝前有姓袁的祖先居住此村,故得名袁岙村。毛坪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地形象一只貓,故取名毛坪山。 下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山下之岙稱為“下岙”。 西謝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說,這里
5、原是個山莊,從前住有姓謝的母女兩人。紹興富盛姓趙的人來此打獵,后入贅謝家,因趙從西方來,故稱西謝。 大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曾有一寺廟,寺廟旁有一姓夏的住戶。后因寺內(nèi)和尚被官兵殺絕,姓夏住戶絕代,留下姓夏屋基地,祖先原居住在樓家塘里面,因老虎時常出現(xiàn),搬遷于姓夏屋基地居住,由于地理位置四周環(huán)山,位于岙里面,后改為大岙村,村東有嶀浦至大岙公路,村西與紹興縣交界。 西坂庵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從前這里有個西坂庵,以庵名為村名,位于嵊州市城北面20公里外的黃土丘陵地,落在庵園山腳,村東有嶀浦至杜家山的公路,村南有前巖水庫渠道。 長新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在原東岳廟基周圍,原稱長興地,
6、后來荒蕪了,稱長荒地,后改名為長新村。 溪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村東面有條由東向北的溪江,故名溪頭村。 泉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村基象畚箕,所以取名畚箕灣,后因村里挖口井。泉水長流不息,便將村名改為泉岙。 兩溪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位于城北面18公里處,坐落在里岙山南麓有兩條溪匯合于村西,溪流環(huán)繞村東、南、西三方。 陳村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拓基建村的祖先姓陳,現(xiàn)村民亦多姓陳,村民姓氏命名,故名陳村。 黃荊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村后有一座山,風水較好,是塊靈地,因遍山生長著荊刺,就美其名曰“皇荊山”。后來人們根據(jù)山的土質(zhì)是黃泥,寫成黃荊山,村以山為名。 剡嶺村 浙江省嵊
7、州市三界鎮(zhèn) 村北有條嵊州市和紹興縣的分界嶺,名曰剡嶺,故名。 前巖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前巖水庫得名。 西后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西后原系兩個小村組成,均處山坡。山西面住戶姓蘇,稱西蘇;山后面住戶姓陳,稱后陳。人民公社化時,兩村聯(lián)合,各取一字,故名西后。 長一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解放前本村原屬長橋堡,地處村堡西首。解放后,根據(jù)地理位置,故稱長橋一村。后改為長一村。 長二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自有長橋堡,本村屬堡中最高處,設(shè)閣牌埠等,處鹿臺山西,建一“留耕祠堂”,為長橋堡宗祠。后改稱“高山祠堂”。本村由此得名。 三聯(lián)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很久以前本村前面有一大江,江上架一長橋,
8、東連上虞,西連嵊縣,故稱長橋村。 外莊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村子在長橋村外,原系田莊,后發(fā)展成村,故稱外莊。 寺下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莊山頂有一“廣愛寺”,故稱寺下。 舒斗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歷史上傳說本村的地形似孩子的肚兜,故稱舒家斗(兜)。 大爿地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從前這里是水泊中的一爿大荒地,后開墾定居成村,取名為大爿地。 王先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南宋時小康王逃難途經(jīng)此地,故名“歇灣”。 沈湖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內(nèi)湖多,河埠多,故稱“沈家埠頭”。 水甲岙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本村三面環(huán)山,氣候、環(huán)境極佳,適宜桃、李、桔等水果種植,歷史名稱“水果
9、岙”,后演變?yōu)樗畩A岙村。 李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李岙原是唐朝李世民后代,唐皇李世民姓李,居住山岙,所以稱為李岙。 里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300多年以前是一片涂灘,隨著人類的遷移,朱氏大姓,簡稱里家埔,后與釣漁潭村合并,取名里釣村。 橋墩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村址原是清潭田畈,散居少數(shù)人家,南宋初,河南省胡氏兄弟來此落戶,因姓胡,故稱胡村,屬嵊縣。后以二十二都江為界,胡村大都劃給上虞縣,因村址處在橋的上游,稱為橋等,“等”諧音“墩”故名橋墩。大金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明朝時上虞清潭村方氏子孫沿襲,因溪東南方有一座大灣山,而山北有一處歷史形成的平曠田畈,故遷其中一子定居此
10、畈,得名大坂,另有陳氏被己族因犯族規(guī)而被驅(qū)逐至金家岙,后子孫沿襲,發(fā)展得名金村。新中國建立以后合并大金大隊后改稱大金村。 白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址處于剡溪江邊,溪灘上黃沙甚多,在日月光下,猶如堆堆白沙,故名白沙。 馬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嶀浦廟神的坐騎大白馬。趁夜闌人靜,常渡河至東對岸的董家門前畈吃麥作崇,尋歡作樂,后人就把此地稱作馬岙,村名也由此而來。 大毛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址處于茅草叢生是山上,故稱大茅灣,后為書寫方便,改車大毛灣。 仁聚里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約在三四百年前,有個名叫吳仁八的從棠頭溪遷來此地創(chuàng)業(yè),后發(fā)展成村,為紀念這位祖宗,故取名仁聚里
11、,意為由仁八祖開發(fā)而聚居的村子。 招士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過去村旁山灣棗樹成林。故名棗樹灣。乾隆年間,村里人丞盼多出有識之士,乃以“棗樹”的諧音改為“招士”,故名招士灣村。 沈家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沈氏祖先,從紹興皋埠遷居于此,后漸成村落,地處山灣,故名沈家灣。 南二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序數(shù)命名。 北街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三界鎮(zhèn)所屬地劃分為南、北兩街,因在街之北端,故名北街。 鄭家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宋朝年間,金兵入侵,一位鄭姓商人從河南來浙江經(jīng)商,后定居在這里,并取名鄭家,一直用至今。 王家書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600多年前,有縣城三角道
12、地枉費原禮先生來此教書,落戶此岙,故稱王教書岙,后演變成為王家書岙。 茶農(nóng)隊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楊家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于200多年前紹興斗門楊巴橋姓楊的人流入落戶成村,故稱楊家。 疊石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于1675年,從上虞馮家浦石靳頭遷入。村四面環(huán)山,村前有兩顆大石重疊,故取名疊石。 戩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李氏宗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漁溪坑人李宗善來此打獵定居,后發(fā)展成村,村北有座牮石橋,又地處山岙,牮戩同音,為示吉祥,故稱戩岙。 盛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在1000年前,居民多姓盛,村位于山岙,故名盛岙。宋朝時金兵入侵,人絕村廢,后來有河南姓祝的人遷來定
13、居,村名仍沿襲。 小鄭家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在200多年前,先由鄭家姓鄭的遷此定居成村,因從鄭家分遷來的故名小鄭家。 木家橋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此地原是莫家田莊,建村已有200余年,溪中建有莫家橋,“莫”諧音“木”后改稱木家橋。 傅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300年前,有姓傅的人遷住于此,將村東的來龍山改稱傅家山,村以山為名,后簡稱傅山。 良種場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任家弄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祖先姓任,從原三塘公社花田村遷移過來,故以姓氏命名。 上潛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清末民初,一錢姓財主用銀兩購得兩大塊無名土地,因地處山岙,兩塊土地又有上下之分,因此地當時習慣
14、加姓曰“上錢岙”,后財主因故,改姓“潛”,所以大伙又改“錢”為“潛”稱上潛岙。 下市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三界設(shè)始寧縣時有城隍廟下有關(guān)帝廟時,因下市頭村有一定的店鋪,有一定的市頭。故稱下市頭村。 南一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序數(shù)命名。 南街三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序數(shù)命名。 南四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序數(shù)命名。 姚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姚氏宗譜記載:始祖姚念世原系晉溪人,因觸忤官吏,被發(fā)配遼東。期滿返回故鄉(xiāng),途經(jīng)于此落戶,漸成村莊,因地處山岙,故名為姚岙。 茶園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世代以種植茶葉為生,故改名為茶園頭村。 楊樹嶺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古時村邊有一條
15、嶺,嶺邊有一排楊柳樹,因此稱楊樹嶺村。 清水塘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此地原是一片蘆葦,有口水塘,面廣水清。后有張姓兄弟兩人在此看鴨為生,建屋居住,后逐漸繁衍成村,乃取名為清水塘。 南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王氏宗譜記載:宋朝時,畫(“華”)堂村有個姓王的人來此定居,因地處綠溪之南的山岙,故稱南岙。 祝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南宋末年,建平縣丞祝彌明公避難隱居在此,故名祝岙。 永豐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以前,老百姓以耕舊種地為生,希望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盼望種糧種地永獲豐收,故取村名為永豐村。 大王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該村最早的時候叫陳村,因為村里住的人都姓陳,后陳姓人氏逐漸
16、衰落,到后來,南岙村有一姓王人家的大兒子遷住該村,此后王姓人氏逐漸人丁興旺,故將原村名改叫大王村,并一直延叫至今。 箬嶺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傳,約在宋朝年間,南岙王氏在此安家,后逐漸發(fā)展成村。因村旁的山嶺毛竹茂盛,春夏之際竹箬遍地,故名箬嶺。 塘岙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從前有姓唐者在此山定居,故名唐岙。后因唐家無嗣,招王姓繼之,現(xiàn)姓王者多,唐岙名仍沿襲。唐、塘同音,后改成塘岙。 獨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王氏宗譜宋朝時有南岙人王欽六分居到此,因村址地勢高峻,山巖陡峭,茂林修竹,景色獨具一格,故名獨山。 外大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宋朝時有南岙王氏遷
17、此定居,因地處嶀大山上,故名外大山。 方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方氏宗譜記載:祖先姓方,從上于清潭遷此居住,地處山谷,故名方山。 柿樹灣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據(jù)傳,250多年前,先祖從大洋遷此定居。那時山灣里有一株大柿樹,故名柿樹灣。 新華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1956年,由新華、華光兩個初級社合并為高級社時,各取一字為新華高級社,名稱沿用至今。 巖后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因座落在毛狗巖下,又連接童家?guī)r、唐家?guī)r,故原稱巖下村。1958年后王村有部分社員并入,逐改稱為巖后村。 新大洋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據(jù)傳,此地從前是四山環(huán)抱,汪洋一片的龍?zhí)?,東南面
18、是鉗口嶺,形似閘水口,先祖定居于此,故名大洋。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大隊屬重名,改為新大洋。 后王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相傳村里原有一廟,名后王廟。以廟名為村名。 五圣堂村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辦事處 村內(nèi)原有一普濟堂庵,庵中有五圣菩薩,殿堂就叫五圣堂。五圣堂名聲大,年長月久,相沿成習,就成于村名。 澄溪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傅氏宗譜記載:明孝忠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蒿壩人傅靖四游獵到此,見崇山茂林,秀木參天,溪水澄清,遂定居安業(yè)。并取名為澄溪。 里大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據(jù)王氏宗譜記載:宋朝時有南岙王氏遷此定居。因地處嶀大山,故稱大山,又因村子在里半山,故名里大山村。 聯(lián)歡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在大躍進時代,三個自然村合并為聯(lián)歡高級社,寓有聯(lián)合辦社,大家歡喜之意。 高山頭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在周圍自然村中地勢最高,故名高山頭村。 楓樹嶺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村北有石塔崗嶺,嶺上楓樹密集,故名楓樹嶺村。 大董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相傳在500年以前,姓董的在此定居,村子在大嶺崗腳,故名大董。 鴿雞山村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zhèn) 因山形如金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秋季版)山東省鄒平縣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第23課 從鄭和下西洋到閉關(guān)鎖國教學實錄 北師大版
- 2025年護師類之主管護師考試題庫
- 唐山市灤縣二中高三期中考試理綜試卷
- 公眾號管理競選方案
- 北京天安偉業(yè)天津海河左岸新天項目形象策略
- 小學生考前教育
- 廣東省茂名市5+2校際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質(zhì)量檢測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公司美工個人上半年工作總結(jié)
- 血透室護士個人年終工作總結(jié)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擴展協(xié)議
- 事故隱患內(nèi)部報告獎勵制度
- 《阿Q正傳》(課件)2023-2024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保安公司客戶滿意度調(diào)查表
-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明方法爆款課件
- 簡約中國戲曲文化鑒賞工作匯報工作總結(jié)PPT模板
- 一文讀懂泡泡瑪特
- 2022年《江蘇省機動車維修費用結(jié)算清單》格式
- Q∕GDW 11304.15-2021 電力設(shè)備帶電檢測儀器技術(shù)規(guī)范 第15部分:SF6氣體泄漏紅外成像檢測儀
- GB∕T 41441.1-2022 規(guī)?;笄輬隽己蒙a(chǎn)環(huán)境 第1部分:場地要求
- 品質(zhì)異常獎罰規(guī)定001
- 《網(wǎng)店客服》5套綜合模擬試卷期末考試卷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