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_第1頁
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_第2頁
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_第3頁
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_第4頁
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摘 要】督冷溝銅鈷礦床位于東昆侖造山帶東段,含礦地層主要為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組火山巖。本文從地層、構造和圍巖蝕變方面,對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了分析;認為圍巖地層為成礦作用提供了物質來源,構造控制著成礦物質的活化、運移和富集。 【關鍵詞】成礦作用;圍巖蝕變;礦源層 引言 督冷溝礦床為東昆侖地區(qū)一典型銅鈷礦床,位于雪山峰-布爾漢布達華力西-印支期鈷、金、銅、玉石(稀有、稀土)成礦帶的東端;前人已對礦區(qū)做過大量的物、化探工作,并對其成因及控礦因素進行了討論1-3。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了分析。 1.礦區(qū)地質特征 1.1地層 礦區(qū)分為南北

2、兩個成礦帶,出露地層主要為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組的火山巖。北礦帶僅見哈拉郭勒組下部中性火山巖組,巖性為安山巖或玄武安山巖與凝灰質板巖和少量粉砂質板巖互層、綠泥絹云母千枚巖和硅質巖。南礦帶主要出露下部中性火山巖組,巖性為安山巖夾絹云母千枚巖類,部分因較強烈的變質變形而成絹云母綠泥片巖和絹云母石英片巖;其次是中部碳酸鹽巖組灰?guī)r和白云質灰?guī)r,出露于礦帶南西部邊緣。其中絹云母千枚巖是礦區(qū)主要賦礦巖石,礦區(qū)已知的銅(鈷)礦體均賦存于該類巖石中。 1.2構造特征 礦區(qū)地處昆中花崗-變質雜巖隆起帶與昆南陸緣活動帶的兩個三級構造單元內,大地構造環(huán)境復雜;區(qū)內主要以斷裂為主,其次為褶皺。 礦區(qū)地處上龍崗向斜的北西翼

3、,總體上呈一向南西傾斜的單斜構造。褶皺構造呈緊閉線形構造,且對礦化的形成和分布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斷裂構造大多呈北東向,具逆斷層性質, 往往形成寬窄不等的破碎帶1。北礦帶中部斷裂,呈北東東向延伸,傾向南西西,傾角455,具平移-逆斷裂性質,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斷層或破碎帶和炭化帶組成;主斷裂面中西部多以破碎帶形式出現(xiàn)。南礦帶北部斷裂,為一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60左右的逆斷裂,斷裂通過處常見有斷層三角面且多形成數(shù)米至十余米的斷裂破碎帶和構造角礫巖;斷裂上盤分布有較多的含炭巖石。南礦帶南部斷裂,為一北東向延伸,東部向南偏移的逆斷裂,傾向南東,傾角5055。斷裂出現(xiàn)部位的巖石中常常含有炭質且較為破

4、碎。區(qū)內斷裂對礦化的分布也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1.3巖漿巖 礦區(qū)巖漿-火山活動強烈,巖石類型復雜,經歷了前加里東期、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印支燕山期四個旋回,其中華力西印支期活動最為強烈。 礦區(qū)巖漿巖主要為火山巖,發(fā)育于晚石炭世,構成礦區(qū)地層的主體。主要為火山碎屑巖、火山熔巖、噴流沉積巖。火山碎屑巖為凝灰質板巖,火山熔巖為中基性熔巖(安山巖或玄武安山巖),噴流沉積巖為富含鐵鎂物質的硅質巖和具陽起綠泥硅質巖夾層的絹云母千枚巖。這些巖石在礦區(qū)多次重復出現(xiàn)(間夾沉積巖),顯示出較為明顯的韻律性,因而礦區(qū)礦化也呈多層分布。 2.礦床特征 2.1礦體形態(tài)及其產狀 礦體形態(tài)主要呈脈狀,少量呈似層狀。無論是走

5、向上還是傾向上,礦體的波狀起伏、尖滅再現(xiàn)、膨大縮小、分枝復合現(xiàn)象普遍,形態(tài)極不規(guī)則,變化復雜。 礦體產狀走向北東東,傾向南南東、傾角4870,但也有少數(shù)走向南東東,傾向南南西,傾角3070。部分礦體產狀受構造影響變化較大,同一礦體的傾角可以在3590之間變化。 2.2礦石品位與礦化類型 礦體平均銅品位在0.3620.10%之間,單樣最高品位達28.41%;鈷品位在0.0110.405%,單樣最高0.93%。 從礦化賦存特點分析,礦區(qū)礦化分為三種類型:脈狀礦化、細脈狀、網(wǎng)脈狀礦化、浸染狀礦化。 脈狀礦化:含銅(鈷)硫化物石英脈,賦存于北東東向斷裂帶的張性部位,形成脈狀礦體、塊狀礦石,一般品位較高

6、。當脈體中有碳酸巖分布時,品位則變貧。 細脈狀、網(wǎng)脈狀礦化:賦存于北東東向或北東向斷裂帶的碎裂巖中,形成似層狀、透鏡狀礦體。該類型礦化礦石品位中等。 浸染狀礦化:產于北東東向和北東向斷裂兩側的噴流沉積巖中,構成不甚規(guī)則的透鏡狀、網(wǎng)狀礦體。浸染狀礦石品位相對較低。 3.成礦地質條件 3.1地層與成礦作用 礦區(qū)含礦圍巖主要為一套噴流沉積建造的火山巖,此類地層建造對礦床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4。 督冷溝礦床早期成礦作用屬于海底噴流沉積成礦,在火山噴發(fā)間隙期的海底噴流作用形成的富含cu、co 、fe 等元素的流體, 形成層紋狀黃銅礦、輝鈷礦和浸染狀、塊狀硫化礦床。 礦區(qū)地層作為礦源層,為成礦作用提供了重要

7、的物質來源。已知礦體大多賦存于上石炭統(tǒng)地層中的具硅質巖夾層的絹云母千枚巖中,部分產于安山巖中。 表1 督冷溝地層中各類巖石元素特征表(/10-6)1 巖石名稱 cu co pb zn 灰黑色板巖 34 14 14 48 凝灰質板巖 97 32 22 116 綠泥絹云母千枚巖 155 39 11 58 砂巖 52 23 22 88 凝灰?guī)r 125 39 12 88 玄武巖 170 44 16 104 由表1可已看出除含礦巖層絹云母千枚巖,銅、鈷含量較高外,其圍巖中玄武巖、凝灰?guī)r及凝灰質板巖中的銅、鈷含量亦較高;這說明督冷溝礦區(qū)含礦地層為為成礦作用的礦源層。 3.2構造與成礦作用 督冷溝礦床的形成

8、受控于昆南和昆中兩大斷裂,在東昆侖地區(qū)構造演化和成礦上具有重要意義。華力西-印支期復合造山作用帶來了強烈的構造-成礦效應。構造對成礦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同生構造對礦源巖分布的影響,二是后期構造對成礦物質的活化、遷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 在含礦構造帶上容礦圍巖中的硅質巖質同生角礫巖,表明在噴流沉積巖成巖時期有同生斷裂活動。這些同生斷裂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噴流沉積巖-礦源巖的分布。晚華力西-印支期強烈的造山作用,不但使先期形成的似層狀礦體被構造破壞,而且同與造山有關的流體一起改造了先存礦體,使礦源巖成礦物質的活化、遷移和再富集,具有鮮明的控礦作用。礦區(qū)內許多斷裂既是導礦構造又是容礦構造。已知礦體多分

9、布在北東向的逆斷裂及其附近,多產于斷裂帶及其碎裂巖中,而在遠離破碎帶的地方,礦化變弱。礦體產狀多與礦區(qū)地層總體產狀及斷裂產狀基本一致。表明斷裂構造控制了礦物質富集和礦體的分布特征。 3.3圍巖蝕變與成礦作用 與銅鈷礦化有關的圍巖蝕變類型有絹云母化、碳酸鹽化及硅化,其中硅化和絹云母化與礦化關系較為密切。 已知礦體均與硅化、碳酸鹽化蝕變密切相關,所有礦體的賦存部位均可見到不同程度的硅化和碳酸鹽化,尤以硅化最甚;當順層硅化呈大脈出現(xiàn)時,往往形成富礦。主要礦體出現(xiàn)的部位,其硅化、碳酸鹽化蝕變均較強烈,這是改造型礦體存在的必備條件。 4.結論 督冷溝銅鈷礦床形成具多期性特征:石炭紀海底熱水噴流作用使深源巖層中的cu、co 等成礦元素沉淀富集, 為礦床形成初始層狀礦體或礦源層;后期造山過程中,在區(qū)域動力和熱力作用下,含礦巖系在變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熱液使成礦物質活化和進一步富集成礦。圍巖地層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來源;斷裂構造一方面促進了其內含礦物質的形成、活化,另一方面又控制著成礦物質的運移和富集。 參考文獻: 1 潘彤.青海東昆侖督冷溝銅鈷礦控礦條件分析j.礦產與地質,2004,18( 2):18 - 21. 2 姚文光,賈群子等.青海督冷溝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