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 南京長江大橋 2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1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南京長江大橋 2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2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南京長江大橋 2教案 浙教版 教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南京長江大橋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17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理解其他新詞語。2.結(jié)合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3.以第1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著重理解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4.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詩句。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6.了解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麗和建橋意義,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建設(shè)成就的自豪感,培養(yǎng)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一是結(jié)合插圖和重點詞句理解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麗,二是著重弄清課文第1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教學難點是理解引用詩句的含義。教學思路:本文的教學步驟是: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讀音,了解全文的大體內(nèi)容;細讀課文,具

2、體理解詞句的意思及各段課文內(nèi)容;精讀課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體會思想感情;綜合訓練,熟讀課文并背誦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讀寫有關(guān)詞語。細讀、精讀課文這兩步,運用“讀議導練”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詞句與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聯(lián)系。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結(jié)合插圖理解有關(guān)詞句和課文內(nèi)容,獲得真切的認識。對于意思相近的詞語,如“挺立”、“聳立”,采用比較法理解;對于難懂的詞語,如“天塹”、“通途”,運用對比法理解。教學各段課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為例,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chǔ)上,分析句子之間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以突出連句成段的訓練重點。教學資料:南京長江大橋,位于江蘇南京市

3、下關(guān)和浦口之間,跨越長江,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和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鐵桁梁橋。鐵路橋全長6772米,雙軌。公路橋全長4589米,寬19.5米。正橋長1577米,有10孔鋼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為128米外,其余均為160米。江中橋墩9個,高約80米,扎根在江底巖盤上。正橋兩端各有橋頭堡一對,高70米。公路橋兩側(cè)人行道各寬2.25米,兩岸公路引橋由富于民族特色的雙曲拱橋組成。1960年初動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車。它連接津浦、滬寧兩鐵路以及蘇南蘇北的公路,加強了我國南北的交通聯(lián)系,在政治、經(jīng)濟和戰(zhàn)略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理解課題。1.板書課題,齊讀。2.南京在

4、什么地方?你到過南京長江大橋嗎?你見到的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3.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作簡要介紹。二、初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漢語拼音把生字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連貫。同時思考問題: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再想想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問題。2.檢查。(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后讓學生正音、正讀。(2)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我”參觀南京長江大橋的事。)課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先寫了從遠處看長江大橋,后寫了在橋上看到的和聽到的,最后寫了“我”的感受。)(3)把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4)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作簡要的概括。三、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

5、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2.回答。3.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4.議論引導。 (7句話:時間、地點;天氣;大橋壯麗;橋墩;正橋連接著引橋;大橋分兩層;公路上行人車輛多。)議論每句話的意思,要先引導學生結(jié)合句子理解有關(guān)詞語,再結(jié)合詞語理解句子;對兩個比喻句,要著重引導理解。萬里碧空:碧空,淺藍色的天空。形容天氣非常晴朗。明媚:鮮明可愛。顯得:表現(xiàn)出。壯麗:雄壯而美麗。穩(wěn)穩(wěn)地:結(jié)合插圖理解,說明橋墩的巨大、堅固。仿佛巨龍:結(jié)合插圖引導想象,體會大橋宏偉的氣勢。雙軌:可供兩列火車同時運行。穿梭似的: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形容來往行人車輛很多。5.默讀課文,思

6、考:這7句話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6.議論引導練習。(1)議論7句話的順序。(先寫參觀的時間、地點、天氣,再總寫大橋的壯麗,接著從下到上寫橋墩、正橋與引橋、下層與上層、公路上。)(2)引導的重點是第3句與以后各句的關(guān)系(總分)。(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你體會到了什么?7.概括段意。(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2)議論。(3)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我”從遠處看到的南京長江大橋十分壯麗。四、練習。熟讀并背誦課文。第二課時一、復習。1.背誦第1自然段。2.說說第1自然段的大意。二、細讀課文。1.學習第2自然段。(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2)回答。(3)課文

7、中寫“我”的觀察點是一處嗎?請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4)“我”在走近正橋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5)議論引導。工農(nóng)兵塑像、橋頭堡、紅旗、玉蘭花燈柱,聯(lián)系插圖讓學生認識;對比喻句要認真引導理解。挺立、聳立:都有高高地立著的意思,但前者側(cè)重于“直”,后者側(cè)重于“高”。檢閱:高級首長檢驗軍隊或群眾隊伍的儀式。(6)你從這幾個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大橋雄偉壯觀。)(7)這幾個句子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按照“我”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8)指名朗讀第5句。思考:這句話寫了什么?你體會到了什么?(9)議論引導。(看到和聽到的情景;大橋雄偉。)扁舟:小船。時起時伏:一會兒升起來,一會兒落下去。側(cè)耳傾聽:形

8、容集中注意力聽的樣子。呼嘯而過:本課指火車發(fā)出長而高的聲音迅速通過。(10)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我”在橋上看到和聽到的情景,南京長江大橋既雄偉又壯觀。2.學習第3自然段。(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我”的感受)(2)議與導。浩浩蕩蕩:形容水勢浩大。天塹: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溝。通途:暢通無阻的大道。引導的重點:“我們”指誰?水勢浩大的長江自古被稱作天塹,結(jié)果被我們征服,變天塹為通途,說明了什么?(“我們”指黨領(lǐng)導下的中國人民。說明“我們”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我”看了南京長江大橋后的感受,為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感到高興和自豪。三、精讀課文。1.默讀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2.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寫了“我”參觀南京長江大橋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寫出了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麗。)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答,但務(wù)必真實。)第三課時一、熟讀課文。思考:以一個自然段為例,說說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怎樣把句子連接起來的。在議論中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