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帶天線實驗報告_第1頁
微帶天線實驗報告_第2頁
微帶天線實驗報告_第3頁
微帶天線實驗報告_第4頁
微帶天線實驗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波與天線實驗報告實驗名稱:微帶天線(microstrip antenna)實驗指導:黎鵬老師學院:信息學院專業(yè):通信國防一、實驗目的:1.了解天線之基原理與微帶天線的設計方法。2.利用實驗模組的實際測量得以了解微帶天線的特性。二、預習內(nèi)容:1 熟悉天線的理論知識。2 熟悉天線設計的理論知識。三、實驗設備: 項次設備名稱數(shù)量備注1motech rf2000 測量儀1套亦可用網(wǎng)絡分析儀2微帶天線模組1組rf2km10-1a rf2km10-2a350 bnc及1m bnc 連接線4條ca-1、ca-2 、ca-3、ca-44直流電源連接線1條dc-15 microwave軟件1套微波軟件四、理論

2、分析:天線基本原理:天線的主要功能是將電磁波發(fā)射至空氣中或從空氣中接收電磁波。所以天線亦可視為射頻發(fā)收電路與空氣的信號耦合器。在射頻應用上,天線的類型與結構有許多種類。就波長特性分有八分之一波長、四分之一波長、半波天線;就結構分,常見有單極型(monopole)、雙極型(dipole)、喇叭型(horn)、拋物型(parabolic disc)、角型(corrner)、螺旋型(helix)、介電質(zhì)平面型(dielectric patch)及陣列型(array)天線。(一) 天線特性參數(shù)1. 天線增益(antenna gaing): 其中 g天線增益 p與測量天線距離r處所接收到的功率密度,wa

3、tt / m2pisotropic 與全向性天線距離r處所接收到的功率密度,watt / m22. 天線輸入阻抗(antenna input impedancezin): 其中 zin天線輸入阻抗v在饋入點上的射頻電壓i在饋入點上的射頻電流以偶極天線為例,其阻抗由中心處73變化到末端為2500。3. 輻射阻抗(radiation resistancerrad): 其中pav天線平均輻射功率,wi 饋入天線的有效電流,ai在饋入點上的射頻電流對一半波長天線而言,其輻射阻抗為73。4. 輻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 r ): 其中pradiated由天線幅射出的功率,wpin

4、put由饋入天線的功率,w5. 輻射場型(radiation pattern)天線的電場強度與輻射功率的分布可利用一極坐標圖來表示。6. 半功率角(radiation beam width)7. 方向系數(shù)(directivityd): 其中pmax最大功率密度,w/m2 pinput平均幅射功率密度,w/m2五、實驗結果分析1. 版圖設計2. s參數(shù)分析頻率設置 sweep1 1-5ghz count 200 sweep2 2.3-2.7ghz count 5從s參數(shù)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微帶天線的中心頻率為2.10ghz。3. smith 原圖分析freq 2.3-2.7ghz從smith原圖可以看出輸入主抗為1+1.5j - 1-1.5j ohm。4. animation5. layout 3d實驗總結根據(jù)仿真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