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繼續(xù)教育學院畢業(yè)設計(2016屆)設計題目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對策 專業(yè)年級 2014級金融學專升本 學 號 * 姓 名 * 函授站名 * 指導老師 * 2016年*月*日1目 錄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引言3一、農村信用社的概述3 (一) 農村信用合作社定義3 (二) 農村信用合作社性質3 (三) 農村信用合作社特點4二、農村信用社發(fā)展歷史回顧與進展4 (一)農村信用社發(fā)展歷史回顧4 1.農村信用社改革初期(1979-1995)4 2.農村信用社全面改革階段(1996-2002)4 3.深化改革階段(2003-至今)5 (二)我國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的最新進程5三、農村信用社發(fā)展中存在的
2、問題6 (一)農村信用社產權主體結構不夠明確6 (二)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7 (三)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職權和責任需要進一步明確7四、農村信用社發(fā)展對策7 (一)完善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7 (二)完善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改革8 (三)完善完善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經營管理9結 論11謝 辭12參考文獻13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對策摘要:農村信用社是為農業(yè)、農民和農村經濟發(fā)展提供金融服務的社區(qū)性地方金融企業(yè),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3年試點改革以來,我國農村信用社獲得了飛速發(fā)展。全國各地的農村信用社在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3、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服務“三農”的功能進一步強化。然而,當前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發(fā)展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產權不明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管理責任不落實等制約農村信用社作為金融企業(yè)法人發(fā)展的核心問題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關鍵詞:農村;信用合作社;發(fā)展2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Abstrac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for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financial
4、 services community of local financial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Since the pilot reform in 2003,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our country. Across the countr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
5、ht system,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ransform manage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incentive constraints mechanism, etc, made great development,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he function of the service "three rural" to further strengthen. Howe
6、ver, the curren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ask is still arduous. Unclear property rights, im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not to carry out the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a financial enterprise as a le
7、gal person is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re problem.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Credit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引言“三農”問題近年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 村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而農村金融體制事關著農民、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大局,由于農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成為農村金融中關注的重點。農村金融市場的版圖必將重新劃分,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聯系農民最好的金融紐帶的農信社,農村信
8、用社如何發(fā)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農村信用合作社概述(一) 農村信用合作社定義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是獨立的企業(yè)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農村信用社債務承擔責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其財產、合法權益和依法開展的業(yè)務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其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yè)、農民和農村經濟發(fā)展提供金融服務。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規(guī)定,組織和調節(jié)農村基金,支持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綜合發(fā)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農信社分為以下部門,農信社合作社,農信社國
9、際金融部門,政通農信社培訓學校,農信社信貸部門等,是目前有銀監(jiān)會和國務院雙重領導的部門(二)農村信用合作社性質農村信用合作社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所謂銀行類金融機構又叫做存款機構和存款貨幣銀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fā)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yè)務,直接參與存款貨幣的創(chuàng)造過程。農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機構,所謂信用合作機構是由個人集資聯合組成的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機構,簡稱“信用社”,以互助、自助為目的,在社員中開展存款、放款業(yè)務。信用社的建立與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發(fā)展直接相關。由于農業(yè)生產者和小商品生產者對資金需要存在季節(jié)性、零散、小數額、小規(guī)模的特點,使
10、得小生產者和農民很難得到銀行貸款的支持,但客觀上生產和流通的發(fā)展又必須解決資本不足的困難,于是就出現了這種以繳納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是由農民入股組成,實行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是經中國人民銀行依法批準設立的合法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yè)、農民和農村經濟發(fā)展提供金融服務。同時,組織和調節(jié)農村基金,支持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綜合發(fā)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三)農村信用合作社特點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農民和
11、農村的其他個人集資聯合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其業(yè)務經營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由社員指定人員管理經營,并對社員負責。其最高權利機構是社員代表大會,負責具體事務的管理和業(yè)務經營的執(zhí)行機構是理事會。 2、主要資金來源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金、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于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起初主要發(fā)放短期生產生活貸款和消費貸款,后隨著經濟發(fā)展,漸漸擴寬放款渠道,和商業(yè)銀行貸款沒有區(qū)別。 3、由于業(yè)務對象是合作社成員,因此業(yè)務手續(xù)簡便靈活。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是: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規(guī)定,組織和調節(jié)農村基金,支持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綜合發(fā)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
12、,限制和打擊高利貸。二、農村信用社發(fā)展歷史回顧與進展(一)、農村信用社發(fā)展歷史回顧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是始于1979年,迄今已有27年。農信社改革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農村信用社改革初期(1979-1995年)1979年1月,為了加強對農村經濟的扶持,國家成立了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委托中國農業(yè)銀行管理農村信用社。1984年,國務院105號文件批準中國農業(yè)銀行關于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的報告,明確提出要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群眾性的合作金融組織,在農業(yè)銀行的領導、監(jiān)督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存貸業(yè)務,成立了由其控制的縣聯社。譬如,吸收農民入股,取消入股數量限制,按盈余對股民分紅,恢
13、復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及干部選舉制,改農業(yè)銀行對信用社的指令性計劃為指導性計劃,建立縣聯社領導基層信用社等。這一階段,農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取得了如下一些成就:其一,初步改變了信用社“既是集體金融組織,又是國家銀行基層機構”的組織管理體制。通過清股、擴股,落實股權,密切了信用社與社員的經濟聯系。其二,經營管理體制有了明顯的改善,內部經營機制逐步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方向轉變。其三,初步理順了農業(yè)銀行與信用社之間的關系。農業(yè)銀行改變了以往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轉而實行運用經濟手段,并通過縣聯社進行間接管理的方法。2.農村信用社全面改革階段(1996-2002年)1996年8月22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農
14、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實施以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新一輪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首先,農村信用社與農業(yè)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其次,由農村信用社縣聯社和中國人民銀行承擔對農村信用社的業(yè)務管理和金融監(jiān)管;最后,按合作制原則對農村信用社進行規(guī)范。隨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農村信用社合作社管理規(guī)定和財政部金融保險企業(yè)財務制度,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規(guī)范。具體內有如下:第一,改變單一股權結構,增加團體股,吸收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信用社職工入股,適當充實股本;第二,建立健全社員民主管理制度,實行“一人一票”制,充分發(fā)揮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jiān)事會的積極作用;三是堅持主要為社員服
15、務的方針,優(yōu)先安排對農村種養(yǎng)業(yè)的貸款,對本社員的貸款不少于全部貸款金額的50%。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表明:這一階段改革的目標和核心是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社員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服務的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3.深化改革階段(2003年-至今)為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2003年6月國務院下發(fā)國務院關于印發(f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這次改革要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開始浙江、山東、江西、貴州、吉林、重慶、山西和江蘇8個省市率先以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為核心的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這次信用社改革,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
16、是以法人為單位,改革信用社產權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區(qū)別各類情況,確定不同的產權形式,根據經濟發(fā)展程度的差異,采取不同的發(fā)展模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將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負責,成立農村信用社?。ㄊ校┘壜撋纭C魑a權關系,區(qū)別對待,妥善處理信用社歷史包袱。(1)按照股權機構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原則,不同地區(qū)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合作制等不同產權形式。(2)因地制宜確定信用社的組織形式。一是在經濟比較發(fā)達、城鄉(xiāng)一體化程度較高、信用社資產規(guī)模較大且以商業(yè)化經營的地區(qū)組建股份制銀行機構;二是在人口相對稠密或糧棉商品基地縣(市),可以縣(市)為單位將信用社和縣
17、(市)聯社各為法人改為統一法人;三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礎上,繼續(xù)實行鄉(xiāng)鎮(zhèn)信用社、縣(市)聯社各為法人的體制;四是對少數嚴重資不抵債、機構設置在城區(qū)或城郊、支農服務需求較少的信用社,可給予撤銷。(3)銀監(jiān)會及地方各司其職,分別負責對信用社進行金融監(jiān)管和行業(yè)管理、指導和協調,承擔對信用社的風險防范和處置責任,但不得干預其正常的經營活動,地(市)和縣、鄉(xiāng)政府無權行使對信用社的管理權。(4)國家對試點地區(qū)的信用社給予政策扶持。一是對虧損信用社因開辦保值儲蓄多支付的利息給予補貼;二是對試點地區(qū)信用社實行稅收減免。對西部地區(qū)和其它地區(qū)分別實行暫免和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三是采取專項再貸款或發(fā)行中央銀行票據方式
18、對試點地區(qū)信用社進行適當的資金支持;四是在民間借貸比較活躍的地方實行靈活的利率政策。(二)我國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的最新進程 第一,基本實現統一法人:上世紀90年代末,江蘇在全國率先試點將農村信用社與縣聯社各為法人合并為一個法人。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有利于明細產權關系,有利于減少管理環(huán)節(jié),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大部分農村信用社組建了同一法人的機構。 第二成立了多家銀行機構。(1)成立了多家農村商業(yè)銀行:組建省級農村商業(yè)銀行或者是以地級市農村商業(yè)銀行,從以組建的農村商業(yè)銀行來看,產權關系比較清晰,公司治理較為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抵御能力較強,主要監(jiān)管指標全面達標,多核心經營指標達
19、到國內商業(yè)銀行先進水平,已成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一支充滿生機的主力軍。(2)成立農村合作銀行:這些銀行機構成立后通過引進戰(zhàn)略投資,投資參股其他機構,業(yè)務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第三,支農主力軍的地位突出。在長期的發(fā)展中,農村信用社始終堅持為三農服務的經營宗旨,以農村為服務領域,以農民為服務對象,不斷加強三農金融支持,形成了與三農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雨水關系。在支持三農中快速發(fā)展壯大,取得了雙贏的效果。第四歷史包袱消化成營業(yè)稅優(yōu)惠效顯現。由于體制方面的原因,農村信用社承擔了大量的政策性負擔,形成了沉重的歷史包袱。2003年以后,國家對試點信用社實行所得稅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農村信用社在不良貸款率,資本充
20、足率等指標均有了較大的提升。三、農村信用社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經歷了多年的不間斷的農村信用社制度演進后,我國農村信用社在探索體制改革、改進經營管理、增強為農服務以及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我們必須看到農村信用社依然存在不少問題,而且很多問題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僅僅通過一次改革是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這些問題還將繼續(xù)影響著我國信用社的發(fā)展,筆者認為農村信用社以后的改革應該重點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取得突破。(一)農村信用社產權主體仍不夠明晰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近來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重點。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在表面上是明確的,但實際上,法人產權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導
21、致產權邊界不清晰、產權監(jiān)護人不落實等情況。入股農民沒有獨立的產權并與農村信用社建立穩(wěn)定的利益機制。入股農民不能或很少轉讓自己的股份,得不到分紅派息,也不能參與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農村信用社的經理人員不是由股東雇用的,而是政府任命的,股東就不可能監(jiān)管自己的資產,也就不可能充分享受自己的資產收益權。盡管2003年以來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實驗這有利于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向前進,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fā)展和自擔風險的市場主體,但這次試點改革并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股東在信用社所擁有的相應諸如監(jiān)督權、選舉管理者權、收益權等權利并沒有得到真正體現。(二)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農村信用
22、社目前的法人治理機構不符合現代企業(yè)制度的要求,還沒有建立起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之間的相互制衡機制,激勵和約束的問題也沒有很好的配合。法人治理不完善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極度分散,缺乏持股份較大的股東,也沒有建立起小股東參與治理的有效機制;二是社員(股東)參與管理的機制都還很不健全,對經營管理層的約束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內部人控制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三是董(理)事會職能發(fā)揮不充分,職責不明確;四是監(jiān)事會缺乏獨立性,制衡和監(jiān)督作用沒有真正體現;五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農村信用社的績效考核機制不能有效評價農信社高管人員的經營業(yè)績。(三)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職權和責任需要進一步明確按照國
23、務院關于“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負責”的要求,由省級人民政府全面承擔對當地信用社的管理和風險處置責任,形成了“國家宏觀調控、加強監(jiān)管,省級政府依法管理,落實責任,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農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框架。根據新的監(jiān)管要求,銀監(jiān)會等有關部門加強金融健全,省級人民政府通過省級聯社等機構依法實施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農村信用社自主經營、自我發(fā)展。由省級政府管理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明確權責,減少管理層次,加強經營管理,同時,地方政府也應對農信社承擔一定風險,并負責消化一部分歷史壞賬。而且,地方政府承擔農信社管理的責任是建立地方金融監(jiān)管框架的契機。但是地方政府均有干預金融進而控制金融資源
24、的激勵,因為地方經濟的發(fā)展需要金融的支持,政府會想方設法占據金融資源。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農業(yè)主管部門和各級政府干預和控制導致農村合作基金會破產的事實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有干預地方性金融機構的內在沖動。因此,如何保證地方政府只行使管理權而不干預農信社的經營是農信社改革試點成功與否的關鍵。四、農村信用社發(fā)展對策(一)完善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1.農村信用社改革一直是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從歷史經驗來看,政府直接干預和參與農村信用社和銀行,都是不良貸款產生的重大根源。地方政府如果不退出這些金融結構,很容易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取款機。即便地方政府有著稅費來源作為政府信用的保證,三農服務將受到實質性
25、的影響。無論是新建真正意義的農村信用社,還是改制后的農村信用社或銀行,應該對政府股份或者政府通過其控股公司所掌握股份的退出限定時間,確立程序。2.即使把一個地方的現有農村信用社全部改為縣聯社單一法人、農村商業(yè)銀行或者農村合作銀行的地方,也要鼓勵農民建立真正的意義上的村級合作社。村級合作社的優(yōu)勢在于,它是自下而上建立的,扎根于農村最基層。其業(yè)務主要集中在村莊社員之間的資金融通,而對外部非社員的資金融通則是輔助性的。社員之間的信任和信息對稱是其開展資金融通的基礎。3.將現有農村信用社改制為縣聯社單一法人、農村商業(yè)銀行或者農村合作銀行的同時,也要鼓勵農民創(chuàng)建新的各種類型的競爭性金融機構。一個地方存在
26、一家農村商業(yè)銀行并不意味著這種“壟斷競爭”(對于一個地方是壟斷,對于真?zhèn)€地區(qū)是競爭)就是最優(yōu)結構,這種行政控制造成的均衡往往是低水平均衡。要相信農民即市場的力量能夠自我作出合理的選擇,即選擇是否另起爐灶,建立新的金融機構。4.從德國經驗看,只有地方政府持有大股份的商業(yè)銀行(如德國的儲蓄銀行)才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信貸監(jiān)管部門一起實行雙重監(jiān)管。我國農村信用社改制之后,仍應由新成立的銀監(jiān)會根據銀行的財務指標、貸款風險指標和巴塞爾協定的標準來監(jiān)管。地方政府只因對其所實際擁有的股份責任負責。(二)完善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根據公司治理理論,農村信用社的治理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益相關者治理模式
27、;二是以農村信用社股東為中心的治理模式。從現代企業(yè)制度演進的歷史邏輯角度考察,利益相關者模式早已對股東治理中心模式進行了修正,因為企業(yè)的行為后果會滋生很多相關社會問題,企業(yè)理應負起解決相關社會問題的義務,而不僅僅是對股東負責。作為向現代金融企業(yè)逼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除了向股東負責以外,還應該向農村信用社的所有員工、存款人、借款人、農村信用社存貸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務的需求者等等利益相關者負責。因此,我們應該抓住利益相關者這條主線來完善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逐步樹立農村信用社利益相關者概念這樣,農村信用社的目標不僅僅是考慮股東利益,還要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
28、追求經濟績效、關注股東利益的同時,不能忽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能損害社會利益和農村區(qū)域發(fā)展利益。2.要充分界定政府在農村信用社發(fā)展中的作用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過程,應以市場為主要發(fā)展方向,并逐漸完善治理機制,是一個發(fā)展市場、減少計劃控制和政府干預的過程。對政府而言,農村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務是要培育和發(fā)展和市場有關的機制,如:明晰產權、制定經濟法規(guī)、鼓勵市場競爭等,對農村金融企業(yè)而言,就是要不斷深化市場機制的利用,減少政府干預,在提高所有權結構的多元性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產權制度。3.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外部治理的作用在農村信用社的治理結構中,當然也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考慮所有相關參與,如要考慮眾多
29、的存款者和貸款者的現實參與,在操作難度太大。因此,這些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的維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一種制度性的合約或市場型合約來維護。監(jiān)管機構通過法律形式界定一個框架,建立某種市場秩序,并通過市場自發(fā)的優(yōu)勝劣汰機制激勵和約束農村信用社及其經營者,發(fā)揮外部治理的作用。具體包括四方面內容:(1)銀行監(jiān)管機構要切實履行對農村信用社實施金融監(jiān)管的職責,強化對其法人治理結構的監(jiān)管處置權;(2)省級聯社要承擔起行業(yè)自律和管理的職能,加強對轄區(qū)內農村信用社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管理和指導;(3)國家立法機關應盡快制定合作金融法,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范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尤其是法人治理結構的框架和運行。4.引進機構投資
30、者機構投資者是一個專家化的群體,代表農村信用社的自然人投資者行使資本經營權或所有權,一是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可以克服農村信用社眾多單個自然人股東行權能力不足或五行權能力的問題;二是機構投資者集農村信用社眾多小額投資者的資本,股權集中度較高,也具備參與農村信用社治理的條件。5.增大經營者持股份額農村信用社的資本結構會影響經營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與農村信用社本輪改革前相比,已經實現改革的地區(qū)的農村信用社在資本結構上有較大的變化,那就是經營者所持有份額大大增加,有利于對經營者的激勵,使經營者的收入與資本利得掛鉤,使對經營者的激勵和對股東的激勵更趨于理性。(三)完善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經營管理金融業(yè)是高風險行
31、業(yè)。當前農村信用社在經營管理和業(yè)務發(fā)展中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防范化解風險的任務尤為艱巨。因而,盡快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健全信貸風險防范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培育高素質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經營發(fā)展環(huán)境,都是農村信用社加快發(fā)展過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1.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當前農村信用社正處于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和業(yè)務大發(fā)展時期,管理工作要適應形勢發(fā)展,針對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新變化,內控管理新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當前,首先要學習和借鑒發(fā)達國家銀行業(yè)經營管理的成功經驗和作法,深入研究農村信用社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歷史、現實和未來趨勢,以及農村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穩(wěn)步推進農村信用社體制改
32、革,確保農村信用社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2.加強各項業(yè)務管理(1)強化貸款管理要積極倡導新的信貸管理理念,實行有效信貸管理方式,切實加強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管理工作。(2)強化不良資產管理農村信用社要進一步強化不良貸款的清收和管理工作,堅持不良貸款分賬管理制度,對分賬后的不良貸款要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堅持專項考核,促進擴大清收效果。(3)強化資金管理。近兩年來,由于農村信用社存款規(guī)模的快速擴張,大部分地方信用社在留足備付頭寸、滿足“三農”貸款和社區(qū)貸款需求以后,資金普遍富余,各地對富余資金要嚴格管理,按規(guī)定積極為富余資金尋找安全的運用出路,不準盲目放貸,不準進入股市,不準購買各類基金;要切實加強對“三外”資金的管理,嚴禁擅自外存、外拆、外貸。3.開發(fā)中間業(yè)務市場,拓寬創(chuàng)收渠道第中間業(yè)務一直是農村信用社業(yè)務發(fā)展的一大薄弱環(huán)節(jié),品種少、層次低,功能不健全。在以后的發(fā)展中,農村信用社應該加大對中間業(yè)務的開發(fā)和投入力量,加快產品創(chuàng)新,完善服務功能,努力實現品種的多樣化和服務的多樣化。農信社需要對現有業(yè)務進行改進、完善、細化;對未開發(fā)新業(yè)務的信用社要積極進行前期探討和踐,力求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個人金融產品,例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7403:2024 EN Cybersecurity – IoT security and privacy – Guidelines for IoT-domotics
- 2025年無機分離膜材料合作協議書
- 2025版安置房買賣合同范本:限價房交易政策范本
- 2025年度廠區(qū)門衛(wèi)智能化升級改造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高壓清洗車合作協議書
- 社團活動反饋與改進方案計劃
- 教學資源整合與優(yōu)化策略計劃
- 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思考計劃
- 財務企劃管理計劃
- 建立健全院內溝通反饋機制的計劃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 懸挑式卸料平臺安拆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
- 疾病診斷編碼庫ICD-10
- 蘭州市規(guī)范醫(yī)療服務價格項目基準價格表
- 西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學課件
- 產品設計材料及工藝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06年度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信息科技風險評價審計要點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2022年全國高考詩歌鑒賞試題-教學課件
- 化學檢驗工高級工理論知識試題題及答案
- 廣東省五年一貫制語文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