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某知名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_第1頁
內(nèi)蒙古某知名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_第2頁
內(nèi)蒙古某知名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_第3頁
內(nèi)蒙古某知名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_第4頁
內(nèi)蒙古某知名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達旗一中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高一語文試題本試卷分第卷(閱讀題)和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所有單項選擇題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第卷閱讀題1、 現(xiàn)代文閱讀(37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元宵節(jié)舞魚龍燈的習俗在我國歷史悠久。在我國古代文獻、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中,均可以找到關于魚燈的記載。東漢張衡西京賦中有關于魚化龍、龍化魚的記載,兩千多年前,在西漢京都長安,魚燈、龍燈及魚龍文藝已盛極一時。南朝梁元帝蕭繹對燈賦中也有“本知龍燈應無偶,復訝魚燈有舊名”,對元宵夜搶眼奪目的龍燈、魚燈稱贊有加。宋朝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

2、#183;元夕“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中生動再現(xiàn)了通宵達旦舞魚龍燈的盛況,體現(xiàn)了魚龍舞在花燈表演中所擔負的重要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魚龍舞呢?魚龍舞是魚燈和龍燈混合表演的舞蹈。魚龍舞成為古代節(jié)日文化重要的表演習俗,源于古人的崇鯉觀念。這一觀念可以追溯至六千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生動的魚紋。人們在從事日常的捕魚生產(chǎn)中,把有關鯉魚無法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加以神化,將鯉魚視為神魚加以膜拜,并發(fā)展到以魚為圖騰的原始巫術(shù)舞蹈。這種發(fā)軔于巫術(shù)的舞蹈對后世魚龍舞的形成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元宵節(jié)表演的魚龍舞總給人魚龍相隨,魚龍混雜的印象。宋代埤雅·釋魚記載:“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

3、或然。”本草綱目稱:“鯉為諸魚之長,形狀可愛,能神變,常飛躍江湖?!鼻宕潦先赜浻涊d:“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shù)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不上者為魚,故云曝鯉龍門?!碧瞥笤娙死畎讓iT為鯉魚跳龍門寫了首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卑凑彰耖g傳說,凡跳過龍門的鯉魚即可變成龍,即與西京賦中“魚化龍”的說法相吻合;沒有跳過龍門的鯉魚“歸來伴凡魚”。也有記載顯示,“歸來伴凡魚”的既不是原來的鯉魚,又不是飛過龍門的飛龍,而是在“魚化龍”中變異而成的鰲魚。鰲魚保持了龍頭、龍角、龍須,其身上卻布滿魚鱗,保留魚尾。這一變異在傳說故事中是以鯉魚“偷吞了海里的龍珠”實現(xiàn)的。無論是“魚化龍”,

4、還是“龍化魚”,均反映了“魚龍合一”以及它們之間極為特殊的關系。傳承至今的魚燈舞是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們傳承千百年而不衰,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分布在深圳沙頭角的魚燈舞、廣東梅州的鯉魚燈舞以及福建莆田的九鯉魚燈舞,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三地的魚燈舞和宋代的魚龍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沙頭角魚燈舞的表演形式以眾魚圍繞“神魚”黃鱧角展開,整個舞蹈呈現(xiàn)了群魚獻祭的主題。舞蹈的重點角色“黃鱧角”即為鰲魚的化身;梅州的鯉魚燈舞也被稱作“五鯉跳龍門”。五鯉由一雄四雌組成,唯一的一條雄魚,即為青色的鰲魚。舞蹈由5位年輕的女子表演,鯉魚燈舞深受漢代樂舞百戲的影響。莆田的九鯉魚燈舞在表演時,由9條不同的魚在龍珠燈

5、的引導下出場。據(jù)考證,九鯉魚燈舞和深圳沙頭角的魚燈舞,無論在舞蹈動作,還是在魚龍組合上,均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從魚燈舞蹈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源流和傳承發(fā)展來看,三種魚燈舞均呈現(xiàn)了較強的獨立性和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它們與中原古代文化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和變遷中,不斷吸收各地方文化的精華,經(jīng)過沖突、融合、再沖突、再融合,才發(fā)展到如今人們在元宵節(jié)花燈中所看到的精彩紛呈的魚龍燈舞。(摘編自元宵時節(jié)舞魚燈,百科知識20161)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漢張衡的西京賦里就有關于“魚化龍、龍化魚”的記載,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西漢的京都長安,魚燈、龍燈及魚龍文藝已盛極一時。b

6、由梁元帝對燈賦所贊“本知龍燈應無偶,復訝魚燈有舊名”,可見在南朝時元宵節(jié)的花燈表演,龍燈和魚燈總是成雙成對出現(xiàn)。c宋人辛棄疾的著名詞作青玉案·元夕再現(xiàn)了民間慶元宵時舞魚龍燈的盛況,“一夜魚龍舞”說明魚龍舞在花燈表演中的重要性。d埤雅·釋魚本草綱目辛氏三秦記等古籍中都有關于鯉魚的記載,既寫其奇特可愛的形貌,也敘其具有飛越江湖的本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半坡先民之所以視鯉魚為圖騰,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無法解釋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出現(xiàn)的種種自然現(xiàn)象,于是只能將鯉魚神化。b“鯉魚跳龍門”的說法各異,有說未能跳過龍門的鯉魚“歸來伴凡魚”,也有說它“變異為非魚非龍的鰲

7、魚”,這些說法都具有神奇的色彩。c魚龍舞是古代節(jié)日文化表演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v觀魚龍文化,不論是魚龍相伴還是魚龍合一,都反映了它們之間極為特殊的關系。d閩粵地區(qū)的魚燈舞雖名稱不一、地域不同、表演人數(shù)各異,卻表現(xiàn)出同屬于“魚龍舞”的文化特征,既有共性,又各具鮮明的個性。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魚龍舞的形成離不開原始巫術(shù)舞蹈的影響,這種巫術(shù)舞蹈是在古人崇鯉觀念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而崇鯉觀念可追溯至半坡仰韶文化。b“鯉魚跳龍門”這一傳說的廣為流傳,是魚龍舞在各地域傳承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也為今天的人們研究魚龍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和線索。c從我國元宵節(jié)魚燈文化的發(fā)展歷程看,既有地

8、域間文化的矛盾沖突,也有彼此的借鑒、融合,這是它們具有較強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原因。d以研究魚龍舞的起源和發(fā)展為例,可以看出,在研究我國古代民俗文化中,古代文獻、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等資料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秋風裊裊秋蟲鳴張 強秋天是蟲的季節(jié)。蟬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著,仿佛已感到時光將盡,要抓住這最后的時刻釋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熱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蟈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著,和樹上的蟬聲相應和。夜晚月朗星稀,涼風習習,蛐蛐、油蛉、紡織娘躲在一個角落里忘我地彈唱,時而獨奏,時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闌珊,仍遲遲不肯睡去,它

9、們怕辜負大好的時光。 蟬從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開始羽化為成蟲,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聞蟬中寫道:“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笨梢娏戮鸵呀?jīng)可以聽到蟬聲了?!案呦s多遠韻,茂樹有余陰?!闭麄€夏季都是蟬的,它們不知疲倦,伴隨著一路攀升的氣溫,把一個夏天吵得沸沸揚揚,這盛大的陣勢一直要持續(xù)到秋初。古時有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為“寒蟬鳴”,這時的蟬已禁不住越吹越?jīng)龅那镲L和越來越濃重的夜露,開始發(fā)出凄苦的哀號。宋代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币粚忧镉暌粚記?,蟬弱小的身軀的確難以抵擋秋雨的侵襲,這凄凄切切的悲鳴或許就是它們無奈的抗爭吧? “薄暮寒蟬

10、三兩聲,回頭故鄉(xiāng)千萬里?!保ɡ墒吭?送別)一聲凄切的蟬鳴曾觸發(fā)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代名詞,這悲涼,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國之思,有的則是離別之苦。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秋夜中叫得最歡快最忘我的莫過于蟋蟀,月華如水,灑在庭院中、窗臺下,灑在枕邊,灑在滴露的夢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些從詩經(jīng) 中走來,唧唧吟唱的秋蟲,此時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墻縫里,趴在草叢中,它們歌唱涼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豐收,歌唱村莊的溫暖?!翱胀ナ栌旰?,四壁亂蛩鳴?!薄按倏椛跷⒓?,哀音何動人?!笨矗镆孤?,陪伴人打發(fā)這寂寥時光

11、的不只是一盞昏黃的燈, 還有蛐蛐纏纏綿綿的歌吟。秋夜,紡織娘“軋織,軋織”“織、織、織啊,織、織、織啊”的叫聲一點兒也不比蟋蟀遜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紡織娘似乎很少躲到村莊的屋檐下,野外的草叢才是它們最寬廣最自由的舞臺。紡織娘古稱“絡緯”,詩正義中“絡緯鳴,懶婦驚”是說紡織娘叫起來的時候,懶惰的婦人突然開始吃驚,原來她意識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遠了,還沒準備好過冬的棉衣,她怎能不驚呢?其實猛然吃驚的何止懶婦,李白長相思中寫道:“長相思, 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彼等驗椤跋U蟲咸俯”,俯,蟄伏也。過了霜降,秋蟲的吟唱漸漸稀疏,這時古人認為秋蟲都蟄

12、伏了,實則不然,即使養(yǎng)在籠中,置于爐旁,蟋蟀、蟈蟈、紡織娘也只能勉強活過春節(jié)。蟲的壽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蟲的一生是響亮的一生,它們認認真真活過,這是它們對生命的尊重。我慶幸和小蟲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吧,它們還醒著,還用村莊樸實的方言唱著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會停止!(有刪改)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文章開頭描寫秋蟲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現(xiàn)出秋蟲對時間、對生命的珍視,展示了它們對生命的熱愛。b. 人們常以寒蟬來表現(xiàn)身世之痛、家國之思或離別之苦,這體現(xiàn)了王國維所說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c. 古人認

13、為蟋蟀、蟈蟈、紡織娘到霜降后都蟄伏了,作者不認同這種說法,作者認為這時的秋蟲大部分因為寒冷而凍死了。d. 文章采用總分總結(jié)構(gòu),層次條理清楚,行文自然流暢,極富文化意蘊,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表現(xiàn)出作者對秋蟲的贊美。5文章多處引用古詩文,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5分)6在作者看來,“秋蟲鳴”表現(xiàn)了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6分)(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材料一:針對學生及其家長不太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問題,有建議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考試內(nèi)容。這其實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學什么”的應試思路。表面上看,這可以提高學校、家長、學生對傳

14、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應對”考試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會偏離初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感知,是很難通過考試考出來的。我國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是綜合素質(zh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讓學生重視傳統(tǒng)文化,需要綜合素質(zhì)評價在大學、高中招生中切實發(fā)揮作用。而在推進中高考改革過程中,需要學校教育從傳統(tǒng)的講授、灌輸,轉(zhuǎn)變?yōu)楦嗟奶骄?、交互,從過去重視結(jié)果評價,轉(zhuǎn)變?yōu)殛P注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學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課本,而應該采取多種方式,借助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社團活動等,引領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多感悟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進而幫助其做一個承繼傳統(tǒng)的人,成為有根的中國人。 (中國

15、教育報2017年03月07日第2版)材料二: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fā)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綱要,其中提到“厘清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改造陳舊的表現(xiàn)形式,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普及中華詩詞、音樂舞蹈、書法繪畫等,舉辦經(jīng)典誦讀、國學講堂、文化講壇、專題展覽等活動。鼓勵媒體開辦主題專欄、節(jié)目。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網(wǎng)絡傳播”。這為傳統(tǒng)文化的開發(fā)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傳統(tǒng)的魅力,又帶著時代的創(chuàng)意。談及傳統(tǒng)文化,言必及深邃與厚重。同時,任何一種文化,其生命力也來源于開放性與多義性,來源于多維度闡釋的可能。古語云:“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傳統(tǒng)文化也是如此,任何

16、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獲智慧的啟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陳寅恪先生的筆下,成就了元白詩箋證稿這樣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變成了網(wǎng)絡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現(xiàn)出多元豐富的包容。季羨林先生留學德國時,選修了一門梵文課,課堂上只有他一個學生,“絕學”的凄涼景象大抵如此。傳統(tǒng)文化要避免“絕學化”,就不能只有“陽春白雪”一種樣態(tài),也不妨親近“下里巴人”。綜藝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人數(shù)累計達到11億人次,在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歡上了詩詞?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詩詞的韻味?詩詞變身綜藝,樂器走進直播,這些傳統(tǒng)文化找到了新的落點,也就有了煥發(fā)新一輪蓬勃生命

17、力的可能。當然,強調(diào)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調(diào)來滿足所有人的口味。傳統(tǒng)文化的闡釋不是沒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儈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有足夠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銀鉤鐵畫,自有它的魅力。對傳統(tǒng)文化的詮釋,如果從形變變成了神變,模糊了本來的面貌,反而是打著弘揚的旗號,卻丟棄了內(nèi)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報2017年5月10日)材料三: “我從2014年開始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去年明顯感覺到關注這一節(jié)目的人越來越多學生、老師和孩子們身后的家長,這成為了一個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活動?!睆堃磺逭f,要想在某一領域取得一項突出的成績,必得有廣泛的參與群體作為支撐,

18、現(xiàn)在,聽寫大會就具備這個條件?!皥竺麉⑴c節(jié)目的孩子越來越多,經(jīng)過選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動都在貫徹這樣一種精神:參與不僅僅是為了最后獲得一個名次,還是因為學生喜歡漢字,愿意了解漢字背后的中華文化,進而了解我們的歷史。”讀書對張一清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靜下心來體味閱讀?!耙驗楣ぷ骱蜕罟?jié)奏的變化,閱讀越來越趨向于碎片化。人們只能從手機等移動終端上抽時間看一點兒。時間是碎片的,所以讀的東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東西只能作為休閑和娛樂。如果要通過讀書豐富和充實自己,還是應該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不受打擾的時間段去讀整本的書,真正享受閱讀的過程?!蹦骋淮纬霾钊B門時,張一清

19、遇到一個民間的讀書會,大家定期約見,交流閱讀所思所得,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十分欣喜。在他看來,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公眾對于閱讀的熱情不減。“現(xiàn)在出版的書太多,需要這樣的組織和個人起到引領的作用。” (選自張一清:探尋漢字文化基因有刪改)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上述三則材料雖然角度不同,側(cè)重不同,但均談及了傳統(tǒng)文化的話題。b. 材料一、三更多地關注學生,認為必須讓學生重視閱讀,重視傳統(tǒng)文化。c. 雖然電視綜藝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人數(shù)累計達到11億人次,但在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觀眾因此愛上詩詞。d.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原創(chuàng)文化電視節(jié)目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反映了社會

20、文化氛圍的升溫。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a. 材料一認為我國中高考改革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提升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很重要。b. 材料二以綜藝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為例,來說明傳統(tǒng)文化要找到新的落點,就能煥發(fā)生命力。c. 材料二指出,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要避免“絕學化”,就要親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親近群眾。d. 張一清認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一節(jié)目的關注度、參與率越來越高,表明現(xiàn)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漢字,了解漢字背后的文化。e. 張一清廈門出差時體悟到現(xiàn)在出版的書太多,必須有讀書會這個民間組織引領公眾閱讀,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9根據(jù)以上三則材料,談談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幾種方式。(6

21、分)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題。元景山,字珤岳。少有器局,干略過人。周閔帝時,隨從大司馬賀蘭祥擊吐谷渾,以功拜撫軍將軍。其后數(shù)從征伐,累遷儀同三司,賜爵文昌縣公,授亹川防主。后與齊人戰(zhàn)于北邙,斬級居多,加開府,遷建州刺史,進封宋安郡公,邑三千戶。從武帝平齊,每戰(zhàn)有功,拜大將軍,改封平原郡公。治亳州總管。先是,州民王回洛、張季真等聚結(jié)亡命,每為劫盜。前后牧守不能制。景山下車,逐捕之,回洛、季真挺身奔江南。禽其黨與數(shù)百人,皆斬之。法令明肅,盜賊屏跡,稱為大治。陳人張景遵以淮南內(nèi)屬,為陳將任蠻奴所攻,破其數(shù)柵。景山發(fā)譙、潁兵援之,蠻奴引軍

22、而退。宣帝嗣位,從上柱國韋孝寬經(jīng)略淮南。鄖州總管宇文亮謀圖不軌,以輕兵襲孝寬。孝寬窘迫,未得整陣,為亮所薄。景山率鐵騎三百出擊,破之,斬亮傳首。高祖為丞相,尉迥稱兵作亂。滎州刺史宇文胄與迥通謀,陰以書諷動景山,景山執(zhí)其使,封書詣相府。高祖甚嘉之,進位上大將軍。司馬消難之以鄖州入陳也,陳遣將樊毅、馬杰等來援。景山率輕騎五百馳赴之。毅等懼,掠居民而遁。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總管,進位柱國,前后賜帛二千匹。 高祖受禪,拜上柱國。明年,大舉伐陳,以景山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韓延、呂哲出漢口。遣上開府鄧孝儒將勁卒四千,攻陳甑山鎮(zhèn)。陳人遣

23、其將陸綸以舟師來援,孝儒逆擊,破之。陳將魯達、陳紀以兵守涢口,景山復遣兵擊走之。陳人大駭,甑山、沌陽二鎮(zhèn)守將皆棄城而遁。景山將濟江,會陳宣帝卒,有詔班師。景山大著威名,甚為敵人所憚。后數(shù)載,坐事免,卒于家。時年五十五。贈梁州總管,賜縑千匹,謚曰襄。(選自隋書列傳第四,有刪改) 10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斬級居多,加開府,遷建州刺史 遷:升遷。b景山下車,逐捕之 下車:官吏初到任。c宣帝嗣位 嗣:繼承。d未得整陣,為亮所薄 ?。狠p視。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

24、其域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與毅戰(zhàn)/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zhèn)/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12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元景山才略過人,英勇善戰(zhàn)。周閔帝時,跟隨大司馬賀蘭祥攻打吐谷渾,因戰(zhàn)功被授予撫軍將軍之職;后隨武帝平定齊地,每戰(zhàn)有功,被授予大將軍之職。b元景山管轄亳州時,治政有方。聚結(jié)亡命之徒的州民王回洛、張季真等人,歷任州官都

25、不能制服他們,而元景山在斬殺他們后,還抓住其同黨數(shù)百人。c元景山忠心于高祖,備受賞識。高祖做丞相時,元景山就因功得高祖贊許,晉升為上大將軍;在司馬消難之亂中,再立奇功,被授予安州總管,又提升為柱國。d元景山馳騁疆場,威名大著。高祖登基翌年大舉伐陳,元景山擔任行軍元帥,他率軍出征,調(diào)兵遣將,攻城取鎮(zhèn),所向披靡,大敗敵軍,甚為敵所忌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滎州刺史宇文胄與迥通謀,陰以書諷動景山,景山執(zhí)其使,封書詣相府。(2)陳人遣其將陸綸以舟師來援,孝儒逆擊,破之。(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杜甫大家東征

26、逐子回,風生洲諸錦帆開。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江魚入饌來。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黔陽信使應稀少,莫怪頻頻勸酒杯。【注】大家,典出后漢書:“帝召(班昭)入宮,號曰大家?!睎|征,班昭隨兒子到陳留赴任時作東征賦。逐子,跟隨著兒子。竹筍,典出楚國先賢傳:“孟宗母好食筍,冬月無之,宗入林中號,筍為之生?!苯~,典出后漢書:“姜母好飲江水,嗜魚膾,姜夫婦盡孝,力作魚膾以奉,舍側(cè)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輒出雙鯉,以供母膳。”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 首句暗寫王十五判官奉母歸養(yǎng)之事,呼應標題中“扶待還”三字,領起下文。b. “風生洲渚錦帆開”實寫歸舟之景,景中融情;“離別不堪

27、無限意”則是直接抒情。c. 頷聯(lián)用疊詞“青青”“白白”寫竹筍、江魚之美,抒發(fā)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d. 尾聯(lián)寫詩人為友頻舉酒杯,表達了對友人還黔后大展宏圖、建功立業(yè)的熱忱祝福。e. 全詩層次分明,多處用典,增強了內(nèi)容的厚重性。語言有的含蓄雋永,有的通俗。15本詩的頸聯(lián)(第三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2)歸園田居中透過_ ,_兩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閑適,有很多空閑時間。(3)離騷中通過自己退隱后騎馬到達長滿蘭草的水邊表

28、明自己從朝廷隱退是為了修養(yǎng)自己的一句是:_ 。 第卷 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17下列各句中劃線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在展映的影視作品中,開天辟地的創(chuàng)作者采用縱向的全景勾勒,展現(xiàn)我黨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的成長壯大與責任擔當。群眾項目登堂入室,跨省組隊打破藩籬,參賽觀賽積極踴躍,中國體育改革蹄疾而步穩(wěn),一個全民全運的時代正在拉開大幕。中國橋、中國車、中國路、中國港、墨子“傳信”、北斗組網(wǎng)、“天眼”探空新變化新成就“當驚世界殊”,值得濃墨重彩地宣揚。自貿(mào)區(qū)升級為自貿(mào)港,對地方來說,能有力促進發(fā)展外貿(mào),因此包括上海在內(nèi)已經(jīng)有不少沿海城市蠢蠢欲動,打算來爭奪這一紅利。記者在公共

29、場所走訪發(fā)現(xiàn),大部分公共場所禁煙標志張貼在醒目位置,但一些禁煙條例的模糊地帶,仍有漏網(wǎng)之魚,沒有張貼禁煙標志。中國共產(chǎn)黨領航奮斗幾千年,中國從生靈涂炭、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一個政黨的成長和一個國家的復興緊密相連。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 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屆國際兒童書展上揭曉的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花落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這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b. 通過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的日常生活化,使人們記住了要求,心中有了榜樣,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c. 在消費有所增長的情況下,政府需要規(guī)范市

30、場秩序,維持物價穩(wěn)定,思考如何保持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之間利益均衡的途徑,也要杜絕投機者的產(chǎn)生。d.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快遞實名制”實施一年多來,并未嚴格執(zhí)行,群眾對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和快遞員怕麻煩、不過問是“實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 手機的發(fā)明者無疑是偉大的,他改變了人們通訊的最基本的方式,_,_,_。_,_,_,騷擾信息、流量黑洞、惡意軟件、隱私威脅甚至病毒,都會讓你苦惱至極。很多人甚至把智能手機比作一個迷你型電腦當智能手機帶給你無限樂趣與便捷的同時在移動的狀態(tài)下依然可以讓人們實現(xiàn)通訊自由在此基礎上的智能手機又讓這個世界多了些變幻莫

31、測的色彩它的隱患黑洞會被無限放大然而造物者總是逃不出辯證法的“魔咒”a bc 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5分) 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創(chuàng)造和文化遺產(chǎn)。漢字,不僅僅是幾千年歷史傳承的記錄工具, 。有了漢字、才有了唐詩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靈動俏麗;有了漢字,才有了張旭、王羲之等人灑脫俊逸字體的千古流傳。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似乎更愿意借助鍵盤和鼠標來溝通和完成工作, 。人們的書寫潦草、沒有章法,橫平豎直都難做到,更別提漢字固有的神采、韻味了。21下面文字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的方式,說明另兩

32、處問題。(4分) 不少家長為了“充分利用”暑假,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因為參加了補習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更快的成長。但其實讓孩子上過多的補習班,除了需要家長付出金錢成本外,還勢必割裂家庭的親子關系。只要剎住這股“歪風”,孩子的假期就會有藍天白云。參加了補習班,孩子也不一定得到更大的進步、更快的成長。四、寫作(60分)閱讀下面的要求,寫一篇文章。在人的生命當中,人們經(jīng)常會因為遇到一段美麗的風景或遇到一個可以暢敘幽情的朋友或者做了一件助人為樂的好事,而感到心情愉悅,感到幸福,在生活中你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和體驗吧。請以此為內(nèi)容寫一篇記敘性的文章,要求適當運用描寫、抒情的表達方式。題目自擬,字數(shù)

33、不少于800字。高一語文參考答案1b b項信息來源于第一段 ,粱元帝蕭繹作對燈賦中 “本知龍燈應無偶,復訝魚燈有舊名。”兩句話是對魚燈的稱贊,而非說明“龍燈與魚燈” 成對出現(xiàn)。2a a項信息來源于第三段,原文“把有關鯉魚無法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加以神化”,a項“無法解釋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出現(xiàn)的種種自然現(xiàn)象”,擴大概念范圍。3b b項“鯉魚跳龍門”這一傳說的廣為流傳,是魚龍舞在各地域傳承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屬于無中生有。4c “秋蟲大部分因為寒冷而凍死了”說法錯誤,應是壽命使然。5(1)增添文章的文學性(語言典雅,富有文采),增強文章的藝術(shù)感染力。(2)豐富文章內(nèi)容,使自己的見解更加深刻(突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

34、態(tài)度),增強文章的說服力。6(1)不辜負美好時光,釋放生命的熱情(忘我地歌唱)。(2)面對生活中的凄苦,雖無奈,但依然抗爭。(3)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豐收、村莊的溫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4)生命雖短暫,但應尊重生命,要認真地活。7c “但在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觀眾因此愛上詩詞”錯,原文結(jié)尾段只是說“在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歡上了詩詞?”,選項曲解了文意。8ad b“就能煥發(fā)生命力”太絕對;c“也就是要親近群眾”錯,親近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e“必須有讀書會這個民間組織引領公眾閱讀”錯,原文是“需要這樣的組織和個人起到引領的作用”。9(1)中高考要重視學生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學校教育改變傳

35、統(tǒng)文化的講授灌輸方式(2)傳承傳統(tǒng)文化,要賦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3)青少年要多讀書,不能用碎片化閱讀取代書籍的閱讀。(4)社會要加強對民眾的閱讀引領。10d 薄:迫近。11c 12.b元景山?jīng)]有斬殺王回洛、張季真,原文是說二人逃奔江南了,其同黨數(shù)百人皆被斬殺。13(1)滎州刺史宇文胄與尉迥串通謀反,暗地里寫信游說鼓動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們的信使,封好書信送到丞相府。(2)陳人派遣他們的將領陸綸率領水軍來增援,鄧孝儒迎頭攔擊,打敗了敵軍。 【參考譯文】元景山,字珤岳。年少時就很有器量,才干謀略過人。周閔帝時,隨從大司馬賀蘭祥攻打吐谷渾,因戰(zhàn)功被授予撫軍將軍之職。這以后多次隨軍

36、出征討伐,多次升遷后為儀同三司,賜文昌縣公爵位,被授予亹川防主之職。后來與齊人在北邙大戰(zhàn),斬敵首級最多,加授開府,升遷為建州刺史,晉封宋安郡公,食邑三千戶。跟隨武帝平定齊地,每次作戰(zhàn)都立下戰(zhàn)功,被授予大將軍之職,改封平原郡公。元景山擔任亳州總管。先前,亳州百姓王回洛、張季真等聚集一些亡命之徒,常常搶掠盜竊。歷任州郡長官不能制服他們。元景山到任之后,追逐搜捕他們,王回洛、張季真孤身逃奔江南。元景山擒獲他們的同黨數(shù)百人,全部斬首。法令清明嚴肅,盜賊收斂形跡,被稱為政治修明,局勢安定。陳人張景遵以淮南之地歸附,被陳將任蠻奴攻打,被攻破了好幾個營寨。元景山調(diào)動譙地、潁地的軍隊救援,任蠻奴帶領軍隊退去。

37、周宣帝繼承君位,元景山跟隨上柱國韋孝寬規(guī)劃治理淮南。鄖州總管宇文亮謀圖不軌,率輕銳部隊偷襲韋孝寬。韋孝寬處境險惡,沒來得及整列隊陣,宇文亮軍已經(jīng)迫近。元景山率三百鐵騎出擊,大敗宇文亮,斬了他的首級并傳送到京師。高祖做丞相的時候,尉迥興兵作亂。滎州刺史宇文胄與尉迥串通謀反,暗地里寫信游說鼓動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們的信使,封好書信送到丞相府。高祖非常贊許他,加封他為上大將軍。司馬消難舉鄖州郡投奔陳,陳派遣將領樊毅、馬杰等增援司馬消難。元景山率五百輕騎兵奔赴戰(zhàn)場。樊毅等人畏懼,搶掠了居民就逃跑了。元景山追趕他們,一天一夜行軍三百多里,與樊毅在漳口作戰(zhàn),兩次交戰(zhàn)都勝利了。樊毅等退守甑山鎮(zhèn)。該城是被司馬消難攻陷的城池,全都平定了。元景山被授予安州總管,又提升為柱國,前后賞賜兩千匹帛。高祖登基,元景山被授予上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