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_第1頁
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_第2頁
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_第3頁
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_第4頁
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美國循證教育的發(fā)展脈絡、應用與主要經(jīng)驗    三、美國循證教育的主要經(jīng)驗美國循證教育雖短期內(nèi)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過諸多困境和挑戰(zhàn)。為此美國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并逐漸積累了較多的實踐經(jīng)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各國循證教育的健康推進和本土化開展。(一)高度重視循證教育,在政府主導下開展多方協(xié)作與整合循證教育受科學研究的證據(jù)文化驅(qū)動,是教育實踐領域科學化發(fā)展的結果,同時也是一場“自下而上”的實踐運動,需要自上而下地推行。在國際上尤其是英美循證實踐推進中,都有強大的政府領導的運動,存在包括教育在內(nèi)的許多社會科學領域建立基于證據(jù)的做法。美國總統(tǒng)奧

2、巴馬曾呼吁人們:“我們的任務是找出那些對成就影響最大的改革,為他們提供資金資助,并消除那些沒有產(chǎn)生成果的項目。”28nclb和essa均指出,聯(lián)邦基金應該支持并優(yōu)先資助以“科學為基礎的研究”支持的教育活動。在聯(lián)邦政府主導下,美國教育部及教育科學研究所采取一系列措施,同時與循證政策聯(lián)盟、教育捐贈基金會等開展多方協(xié)作和整合,來促進全美教育領域中循證研究的實施與發(fā)展。得益于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逐漸形成的學術界、實踐界與行政界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及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精誠合作氛圍,循證教育在全美范圍內(nèi)的建設與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循證教育大綱,而且還催生了一系列循證教育

3、項目,如閱讀優(yōu)先(reading first)、寫作教學(writing instruction)等,為循證教育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可靠的證據(jù)資源。此外,政府與社會組織還致力于創(chuàng)建支持循證的教育政策和評估標準,聚焦循證實踐,消除實踐中的誤解和個人偏見。(二)持續(xù)加大經(jīng)費投入,為循證教育深入推進提供必要保障近年來,美國對循證教育改革越來越重視,并不斷加大研究和傳播力度。具體體現(xiàn)在:一是大量增加教育中的隨機對照實驗數(shù)量,二是借鑒循證醫(yī)學發(fā)展的經(jīng)驗,或從其他領域的循證實踐中,思考如何改變教育領域?qū)嵺`者的行為甚至文化,從而促進貫穿全美各級教育從業(yè)者決策的證據(jù)文化形成。為促進循證教育的實施,美國對循證教育、

4、培訓、輔導和繼續(xù)教育進行大量投資,在構建有效證據(jù)及權威知識庫的基礎上,注重創(chuàng)造一種真正的證據(jù)文化氛圍,期望從根本上改變與完善循證教育實踐。2009年在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a)中,美國建立了投資創(chuàng)新基金以支持創(chuàng)新實踐的實施。該基金下創(chuàng)新投資計劃(investing in innovation,i3)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實施的標志性的分級證據(jù)資助計劃,它將核心教育改革領域的贈款供資與有效的嚴格證據(jù)聯(lián)系起來,實施至2016年底已收到4000多份申請,并向50個州的學校和非營利組織合作伙伴提供了172筆共14億多美元的贈款

5、,同時配以超過2億美元的私營部門配套資金,對全美循證教育的實施與改革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29近年來,美國陸續(xù)出臺相關政策和法規(guī),在不斷改善其實踐領域證據(jù)文化的同時,也為循證教育實施提供決策支持及為循證教育成效提供經(jīng)費保障。(三)嚴格進行證據(jù)審查,創(chuàng)建本土化的循證教育證據(jù)資源庫在循證教育實施過程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證據(jù)的不確定性,進而帶來不相關、不清楚、不可用等一系列證據(jù)問題。同時,證據(jù)何其之多,又各有不同,如何才能審查并保證研究者所提供的證據(jù)為最佳證據(jù),已成為循證教育得以健康實施的首要前提。而證據(jù)審查可以在回顧總結證據(jù)的基礎上,明確有效和無效的證據(jù)。因而,類似于循證醫(yī)學,美國教育部依據(jù)所用研究方法

6、的嚴格程度將證據(jù)分為六個等級,即隨機實驗或者真實驗、比較組實驗或者準實驗、前后比較研究、相關研究、案例研究、趣聞軼事。30其中所用方法越嚴格,所得結果越接近事物本質(zhì),從而對應證據(jù)的級別自然也就越高。為推進循證教育快速發(fā)展,縮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美國按照證據(jù)的六級劃分標準對證據(jù)進行審查,在嚴格把關有效性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本土化的證據(jù)資源庫。如有效教學策略網(wǎng),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關教育中不同項目、產(chǎn)品、實踐及政策的現(xiàn)有研究信息,以供其選擇有效性的最佳證據(jù),并將干預報告、實踐指南、個人研究綜述及數(shù)據(jù)等證據(jù),以分級的形式形成證據(jù)資源數(shù)據(jù)庫;essa的證據(jù)資源網(wǎng)站,由多方合作制作并免費提供有關

7、符合essa證據(jù)標準的課程信息等;最佳證據(jù)百科全書旨在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供關于支持為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學生提供的各種項目證據(jù)強度的公正和有用信息等。(四)以循證教育方法為指導,注重從業(yè)人員循證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循證教育的實施,需要教育工作者評估其需求并在已被證實的干預措施中作出選擇。針對每個領域都有許多經(jīng)過驗證的干預措施這一現(xiàn)象,美國政府提供資金幫助教育工作者實施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并協(xié)助他們作出明智選擇并妥善執(zhí)行,從而逐漸形成了一種教育領域中的科學實踐觀。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循證教育是“由研究支持”的自上而下的行為規(guī)范及為教師提供研究支持的一般原則,當然也并不是讓一線教育者成為研究人員、要求

8、每一所學校發(fā)明自己的認識研究方法等,而是要求從業(yè)人員在以此方法為指導的同時,提升自身循證實踐能力,促進教育研究、政策與實踐之間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教育互動共贏。美國循證教育的實施取得突破性成功,除了政府和社會提供了大量循證教育產(chǎn)品與服務外,還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實施了大量的從業(yè)人員教育。它不僅指循證教育實習,更重要的是在專業(yè)實踐決策等方面。從職前培養(yǎng)、入職教育到職后培訓等人才培養(yǎng)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入手,不斷提升教育工作者及相關人員的循證實踐能力。美國教育部及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培訓、講習、考察等多項措施,鼓勵更多的教育決策者及實踐者轉變?yōu)閾碛醒C教育知識和方法的專業(yè)人士,使其能自主、合理決策,并參與循證

9、實踐改進政策及項目。參考文獻:118hargreaves, d. teaching as a research-based profession: possibilities and prospects (the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lecture 1996)a. hammersley m.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c. ca: sage, 2007: 3-17.2俞可,陳丹,趙帥.循證:歐盟教育實證研究新趨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3):142-149.3吳海鷗.從

10、十一項改革讀懂每一個學生成功法n.中國教育報,2015-12-16(011).4徐文彬,彭亮.循證教育的方法論考察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4):10-14.5童峰,鄭昊,劉卓.從循證醫(yī)學到循證實踐的思辨與發(fā)展j.醫(yī)學與哲學(a),2017,38(2):38-42.6楊文登,葉浩生.社會科學的三次“科學化”浪潮:從實證研究、社會技術到循證實踐j.社會科學,2012(8):107-116.7bush v, bloch e. 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a program for postwar scie

11、ntific researchj. journal of the arizona-nevada academy of science, 1960, 37(1): 32-35.814paul d. hoo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db/ol. (2003-07-01)2018-03-29. 9goodheart cd, kazdin ae, sternberg rg. 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y: whe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meetm. washington dc

1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6: 15.10cochrane al.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random reflections on health servicesm. london: nuffield provincial hospitals trust, 1972: 12.11tanenbaum 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mental health: practical weaknesses meet political strengthsj. journal o

13、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3, 9(2): 287-301.12hitt, j. the year in ideas: a to z.: evidence-based medicinen.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9-09.13trinder l, reynolds 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 critical appraisalm.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2000: 17.15sackett david l, rosenberg william m c

14、,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6, 312: 71-72.16sackett david l, straus sharon e,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2nd editionm.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0: 1.17楊文登.循證實踐:一種新的實踐形態(tài)?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26

15、(4):106-110.1930whitehurst g j.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ebe)eb/ol. (2002-10-08)2018-04-09. 20上海情報服務平臺.美國2005財年預算資助九大研發(fā)優(yōu)先領域eb/ol.(2005-02-06)2018-04-09.21wong c, et 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children, youth, 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journal of

16、autism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5, 45(7): 1951-1966.22ryan jb, pierce cd, mooney p. evidence-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with ebdj. beyond behavior, 2008, 17(3): 22-29.23means barbara, toyama yukie, et al.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17、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r. washington, d. 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0.24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evidence-based instruction and teacher inductioneb/ol. (2015-08-10)2018-04-14. 25davies philip. what is evidence-based educ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999, 47(2): 108-121.26odom samuel l., buysse virginia.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early intervention/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b/ol. (2007-04-10)2018-04-14. 27楊文登,葉浩生.縮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基于循證教育學的視野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3):11-17.28obama barack. 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