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案_第1頁
《前方》教案_第2頁
《前方》教案_第3頁
《前方》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前方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簡單了解攝影散文的特點,學習文章中聯(lián)想和虛實結合、反彈琵琶手法的運用。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體悟文章立意,并作出點評。3、情感態(tài)度目標:理解作者對人類心靈家園、精神歸宿的哲學思考。二、教學重點1、學習文章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2、理解作者對人類心靈家園、精神歸宿的哲學思考。三、教學難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會人類精神家園的內涵。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直觀演示法四、課時安排:兩課時。五、教學媒體:多媒體六、教學內容和步驟(一)導入新課(課前播放樸樹的平凡之路)剛

2、剛給同學們聽的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正如歌詞中所寫的: 我曾經(jīng)擁有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jīng)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卻無法自拔。人生的路無數(shù)次讓我們歡笑與流淚,讓我們失落與忐忑, 然而冥冥中這條路也是我們唯一要走的路。人生中有些東西,可能回游離于視線之外,但始終寸步未離你的心間。明天依舊,路途遙遠,而我們都在路上,奔向前方。下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黑板上的這張照片,從這幅圖片中, 你看到了些什么? (請學生發(fā)言,最后由教師總結。“一輛破舊、簡陋的汽車,車中有幾位神態(tài)各異的旅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 望向窗外, 眼中流露出處于艱難旅程中的人的惶惑與茫然。 ”同學們對這幅畫的理解

3、是這樣的,曹文軒先生呢也觀察了這幅圖,并由此寫下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前方。(二)作者簡介曹文軒, 1954 年 1 月生于江蘇省鹽城市農村。1974 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是中國作協(xié)全國委員會委員,現(xiàn)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和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紅瓦細米 天瓢等;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等四十多種獎項。(三)簡介攝影散文介紹攝影散文, 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 它是由攝影和文

4、字構成的。它是按照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 通過一幅或若干幅的攝影畫面的展示,運用散文語言, 形象地創(chuàng)造生活世界、 塑造人物、抒發(fā)情感的綜合藝術形式。這種文體兼具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 直觀性、 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靈活。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開聯(lián)想。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動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國)(三)檢查預習學習必備歡迎下載遷徙( x) 襲( xí)擊 按捺( nà)不住 憔悴( qi áo cuì) 顛簸( b) 惶( huáng)惑 溫馨( xn)拋錨( m&

5、#225;o)(三)分析課文1. 請同學們朗讀全文,并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作者對這張照片的直接描述。(第 1、 8、 10、 12 段,并總結:車破舊、簡陋、擁擠不堪,人惶惑與迷茫)2. 請同學們再迅速瀏覽一遍文章,看看課文是如何劃分段落的?(第一段( 1):由照片引出話題;第二段(2-11 ):展開聯(lián)想,抒發(fā)感觸;第三段(12):回到照片,呼應開頭)3. 簡單分析第一段:從照片切入(“他們去哪兒”,“他們”指誰?),提出離家(歸家或遠行)這個主題,說明大家都正在路上,由照片的到最初的體驗。4. 第二部分分析( 1)請同學再次閱讀文章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出了哪些核心觀點圍繞哪幾個方面抒

6、發(fā)了感悟?(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人的悲劇性實質)(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這個觀點,為什么作者會得出這個觀點,引起人們產(chǎn)生離家欲望的原因有哪些呢?請同學依據(jù)課文分析概括一下。(原因:第3、 4 段:遷徙的習性;第5 段:外界的誘惑;第6 段:無奈的壓迫;第7 段:前方的召喚,分別分析補充,如人類第一次大遷徙是為了吃海鮮、畢業(yè)生一味向往北上廣、家庭的壓迫等)( 3)對第七段中的“前方”進行分析理解,請同學回答,文中的“前方”指的是什么,與課題前方的含義有何不同?(第七段中的 “前方” 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空間概念,它等同于理想, 理想在召喚

7、我們前進,奔向我們的精神目的地、精神家園。課題前方一方面。以照片為例,既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虛指人的理想,虛實結合。)(4)請同學回答第8 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過渡作用, 把讀者思緒從聯(lián)想感悟中拉回到攝影作品中, 再圍繞作品展開另一個觀點的解讀、鑒賞、議論和抒情。)( 5)第 9 自然段中,“路連接著家和前方?!边@里的“路”指的是什么?(不是單純的道路、大街小巷,是人生之路。)( 6)如何理解“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這句話?(人的肉體在家里, 可是靈魂找不到可以??亢托蓓母蹫?, 心靈就會有濃重的漂泊感與孤

8、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心靈的家園和歸宿。如長時間的假期會讓人變得百無聊賴。)(7)第 10 段中寫到了作者對去前方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這也是作者的第二個核心觀點,那么作者為什么說 “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人生之旅究竟苦在哪里 ?(皮肉之苦:擁擠不堪、坑洼不平、顛簸、東倒西歪;精神之苦:惶惑、茫然、不安、無奈、焦躁不寧、索然無味)( 8)為什么作者還要寫坐在豪華游艇、舒適飛機、火車上旅行的人,并且發(fā)出質疑“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說明物質條件好、免受身體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因為大家都需要努力追尋

9、自身的精神家園。)(9)“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中的“實質”可以刪去么?為什么?(不能刪去。 苦旅具體的說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說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的是豪華的游艇, 有人坐的是舒適的汽車或飛機, 但從本質上講他們同樣是想達到理想上的目的地而不能達到,想實現(xiàn)理想而不能實現(xiàn)自己所有的理想,所以實質上還是一場苦旅。)(10)第十一段中, 作者提到了人的悲劇性實質,那么作者認為人的悲劇性實質有哪些呢?(三重悲劇:到處流浪,惦念家鄉(xiāng); 無法還家(引用大量詩句證明,并借詩句加以佐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還家無家)( 11)如何理解“還家而

10、無家”?(可以依據(jù)崔顥的詩來分析,崔顥是在黃昏時分登上黃鶴樓的,孤零零一個人, 突然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被誰遺棄?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時間和空間。 在時間上, 古人飄然遠去不再回來,空留白云千載;在空間上,眼下雖有晴川沙洲、茂樹芳草,而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呢?崔顥的家鄉(xiāng)在河南開封,離黃鶴樓有點遠又不太遠, 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為什么還要這樣發(fā)問呢?我想任何一個早年離鄉(xiāng)游子在思念家鄉(xiāng)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xiāng)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換成回鄉(xiāng)的行動。然而真的回鄉(xiāng)又總是失望,天天縈繞我心頭的這一切原來是這樣的么?就像在

11、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詩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詩意頓消。因此, 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鄉(xiāng)的,即使偶爾回去一下也會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沒完沒了地思念, 結果終于傻傻地問自己家鄉(xiāng)究竟在哪里。由崔顥詩點出家園之思的人文內涵:人對家園的眷戀與追尋實際上是對某種精神的追求,一種近似于宗教的皈依感。)(12 )文章在第二段中寫道“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而在第11 段中卻又寫道“人的悲劇性實質, 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 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 。作者這樣寫矛盾嗎?為什么?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不矛盾

12、。本文的主題涉及的是對“家”的追尋?!凹摇币巡皇瞧胀ǖ纳B(yǎng)之地,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 “家” ,而是精神的棲息之所,人的精神家園。 離家是為了尋求理想歸宿,歸家是為了尋求精神寄托、心靈安慰。這種寫法是“反彈琵琶”。作者一改前人“戀家”“歸家”的思緒和吶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類遠行的原因和出走與鄉(xiāng)愁的關系。闡述了 “即便是還了家, 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這一觀點,這樣使作品主旨深刻,內蘊更加豐厚。突出強調了人苦苦追尋的“家園”是“精神家園”。簡單介紹“反彈琵琶”的寫作手法:反彈琵琶,即逆向思維。突破思維定勢,從人們淡忘甚至遺忘的角度切入, 或從常規(guī)的反面入手,往往會別有洞天, 使你的文章獨辟

13、蹊徑,熠熠生輝。寫出見解新穎獨特的文章。)5. 想一想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關系如何?( 第一節(jié)由攝影作品入手,猜測畫面上人物的目的,說明“歸家”和“遠行”都是“在路上”,都與離家有關。結尾再次猜測攝影作品“前方”中人們的命運,扣住文章的寫作緣由。首尾呼應,從淺層次的生活經(jīng)歷入手,上升到深層次的人生哲理的發(fā)掘。)(四)總結教學1. 寫作特色: 1.聯(lián)想與想象 2.虛實結合 3.反彈琵琶2.作者從一幅照片寫到了人們的離家,從離家看到了人們在精神受到的折磨(思鄉(xiāng)) 。虛實結合,這種折磨已不僅僅是單純的鄉(xiāng)愁,而更是一種對某種精神的追求,是一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種尋求精神上的依托感、依靠感,這種對家園的眷戀與追求是為了使人不再有精神上的孤獨感?!凹摇睂嶋H上已成為離家人們的精神寄托、精神歸宿。3. 學習完文章,請同學們再次朗讀全文,體會不一樣的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