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 年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語文試卷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共8 頁,總分120 分,考試時間120 分鐘。2. 答卷前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3. 答案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書寫。第一部分(1 4 題 21 分 )1. 在下列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句子。( 每空 1 分,共 8 分 )(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與“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有異曲同工之妙。(2) 白居易賣炭翁中的“, ”形象地寫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態(tài)。(3) 3) ,正天下之正位,?!泵献恿x正詞嚴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實質。(4) 歐陽修 醉翁亭記中的“, ”表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2.
2、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共 4 分 )章魚是一種海洋肉食性動物,以捕食魚蝦為生,由于沒有脊椎,章魚的身體異常柔軟,可以靈活地變形,為它的捕食活動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在發(fā)現獵物時,章魚會偽妝成一塊長滿苔蘚的石頭藏身在珊瑚的縫隙問,或者把自己塞進海螺殼里潛伏 起來,等猜物靠近后,就迅速撲過去,用布滿吸盤的觸手纏住獵物,注入毒液使其麻痹 、然后美美地享用一餐。(1) 這段文字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加以改正。(2 分 ) 應改為 應改為 (2) 給這段文字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2 分 )潛伏 ( )麻痹 ( )3. 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古代住宅旁邊
3、常栽種桑樹和梓樹,后來就用“桑梓”指代家鄉(xiāng)。B. “晉太元中”中的“太元 " 、 “元豐六年”中的“元豐”, 都是帝王的年號。C. “無絲竹之亂耳”中的“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絲竹”泛指音樂。D.古代的中國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棄疾字稼軒,韓愈字退之。4. 請仔細觀察下面這幅書畫作品松鶴延年,回答問題。( 共 6 分 )(1) 請用說明性語言簡要介紹圖畫畫面的內容。(3 分 )(2) 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對聯“東海白鶴千秋壽,南嶺青松萬古春”。 (3 分 )第二部分(5 20題 49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5 6 題。 (6 分 )水調歌頭·明月
4、幾時有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 分 )A. 詞前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及寫作的緣由,并領起全篇。B. 詞人把酒問天,寫出了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達了對明月的贊關和向往。C. 訶人在“我欲” “又恐” “何似”的情感波瀾中,含蓄地表現用對人間生活的厭棄。D.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圈”表面寫對明月的
5、埋怨,實際表達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6. 這首詞中加線的句子為什么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3 分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710 題。 (14 分 )凡讀書,二十歲以前所讀之書與二十歲以后所讀之書迥異 。少年知識未開 ,天真純固, 所讀者雖久不溫習,偶爾提起,尚可數行成誦。若壯年所讀,經月則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經,秦漢之文,詞語古奧 ,必須幼年讀。長壯后,雖倍蓰 其功,終屬影響 。自八歲至二十歲,中間歲月無多,安可荒棄或讀不急之書?此時,時文 固不可不讀,亦須擇典雅醇正,理純詞裕,可歷二三十年無弊者讀之。若朝華 夕落,淺陋無識,詭僻 失體,取悅一時者,安可以珠玉難換之歲月而讀此無益之文;何如誦得
6、左國 一兩篇及東西漢典貴華腴之文數篇,為終身受用之寶乎?我愿汝曹? 將平昔已讀經書,視之如拱璧? ,一月之內,必加溫習。古人之書,安可盡讀?但讀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誦,然后思通其義蘊? ,而運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則才氣自然發(fā)越? 。 若曾讀此書,而全不能舉? 其詞, 謂之 “畫餅充饑”; 能舉其詞而不能運用,謂之 “食物不化”。二者其去? 枵腹 ? 無異。汝輩于此,極? 宜猛省。(選文有刪節(jié))迥異:相差根遠。開 : 開導, 啟發(fā)。 古奧 : 古指深奧,不容易理解。倍蓰 (x ): 數倍。影響 : 影子和回聲。指不切實際、不持久。時文:當時適行的文體,多指利學應試之文。華 : 花。 詭辯 : 荒
7、謬邪僻。左國: 左傳 國語 。華腴(yú) : 豐美有文采。?曹:輩。? 拱璧 : 大壁,泛指珍寶。? 義蘊:內在的意義。? 發(fā)越 : 散播。 ? 舉:舉出。? 去 :距。 ? 枵腹 : 腹中空虛。? 極 : 通“ 亟 ”,急。7.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每小題 1 分,共 4 分 )(1) 時文固 不可不讀固:(2) 若 朝華夕落若:(3) 古人之書,安可盡 讀盡:(4) 然后思通 其義蘊通:8.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每小題 2 分,共 4 分 )(1) 安可以珠玉難換之歲月而讀此無益之文?( 2)汝輩于此,極宜猛省。9. 作者認為“六經、秦漢之文詞誕古奧。必
8、須幼年讀”,其理由是什么 ? (3 分10. 從選文加線句子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3 分 )三、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1 13 題。 (8 分 )何尊這是一件青銅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又富有變化。此刻,它被安置在國寶最高 展臺。三千年前的日落,在大地上映射出兩個年輕人的身影。他們一個建立了一座至今依舊繁 榮的都城,一個鑄造了一件記載榮光跨越十幾個朝代不朽的青銅器。他們的父輩曾經浴血并肩 奮戰(zhàn),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這兩個青年一個是周武王之子,剛剛繼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誦,另一個是同 宗的貴族何。雖然王朝新的領袖姬誦才十幾歲,但已經在他四叔姬旦(一位令后 世孔子都尊崇的儒學先驅)輔佐下開始勵
9、精圖治,并依照父王姬發(fā)臨終的遺愿, 為保江山永固,在距離當時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陽建立了新的都城,這 些事跡使得同是年輕人的何熱血沸騰,父親的業(yè)績得到一國之君的認可,自己又 被新王看重,為此,他也要做一件熱血的事情。在得到批準后,何鑄造了一件青 銅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圍里最大限度地記載了父輩們和新王的功績,以及新王對 自己的告誡??脊艑W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銘文里發(fā)現“宅茲中國”四個字的時候,無異于在方寸之間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謎底。這是關于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宅茲”是居住在這里的意思。在 城邦的中心會樹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來;家園需要有護城河阻擋外來入侵,并在軍 隊的護衛(wèi)下才能得
10、以安寧,因此金文的“國”字有兵戈守護。尊里的中國所指的是當時天下的 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現在的洛陽一帶。這些寫給祖先的字跡,更像是寫給數千年后十三億中國人的信。三千年歷史演進、朝代更替, “中國” 一詞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繼而又被賦予了王朝統(tǒng)治正統(tǒng)性的意義。直到清末,中國一詞被用作國名出現在官方正式文書 當中。三千年過去,那對年輕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黃土掩蓋,但洛陽城繁華依舊。同樣被黃土掩埋的青銅尊于1963 年在陜西的一處土崖中被發(fā)現,后被命名為何尊。雖沒有了最初奪目的光澤,但尊底的一百二十二字銘文卻沒有辜負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個千年,將祖先的豐
11、功偉績展現在后人眼前。中國,三千年前被鐫刻于方寸之間,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連接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作:中國。11. 貴族何鑄造這件青銅尊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12,何事銘文中的“中國”一詞的含義是什么? (2 分 )13. 請結合全文說說何尊為什么被稱為國寶? (3 分 )四、根據你對文學名著的閱讀,回答14 15 題。 (7 分 )14. 下面文段表現了小蘿卜頭怎樣的心理? (3 分 )他把盒子重新打開,輕聲說道: “飛吧,你飛呀 ! ”蟲子終于輕輕扇動翅膀,飛起來,緩暖飛出祉桿,一會兒就看不見了。小蘿卜頭高興地拍著手叫: 飛了,飛了,它坐飛
12、機回家去了!”回過頭來,小蘿卜頭把火柴盒還給了鐵窗里的劉思楊。 “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 ”( 節(jié)選自 ( 紅巖)15. 請觀察下面這枚紀念幣圖案,回答問題。( 共 4 分 ) (1 分 )(1) 這校紀念幣圖案表現的內容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2)請簡述“李逵背母”的故事情節(jié)。(3 分 )五、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6 20 題。 (14 分 )遠行的童年記憶又是麥浪翻滾時,這些金色的麥田,麥客撞開了我漸行漸遠的童年記憶的大門。天剛剛有些微弱的無亮,那些頭頂草帽、手持鐮刀,挑著簡單行囊的麥客便候鳥似地穿梭在鄉(xiāng)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聲帶著一路風塵,隨著麥香的氣息驚擾了鄉(xiāng)村的美夢。天大亮時,村
13、子中心的磨盤前已聚集了好多麥客。男人頭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條毛巾。他們衣著簡樸,操著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隨,看起來都很壯實。有雇主過來了,他們便簇擁上前,談好價錢的人跟著去了,剩下的人則繼續(xù)等待。村子地處川道。家家戶戶都有七八畝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畝。一晌太陽兩陣風,麥子瞬間成熟。若不及時收割,一場風雨就有可能讓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戶戶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齊上陣,忙不過來的人家便去請麥客。父親在煤礦上工作,不能回來,奶奶便張羅著叫麥客幫忙。經過一番比較,特會算計的奶奶相中了一對夫婦,每畝價格比別人少兩元錢。奶奶說,女人割麥沒有男人快,可是心細,兩畝地少四元錢。劃算。母親把夫
14、要倆帶到地頭,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熱,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褲腿,全副武裝,拱著腰,低著頭。飛快地揮舞著鐮刀。男人在前邊開道,割邊做捆蠅女人緊跟其后,邊割邊捆。隨著有節(jié)奏的唰唰聲響,麥子便一排摔倒在腳踝前,用腳一勾、鐮一挾,便成一抱麥子,三纏兩繞后干凈利索地綁出一個半人高的大麥捆來。躲在地頭樹下乘涼的我,只能看到兩個貓著腰的背影在麥田掘土機似地前進。在他們身后,濕氣尚未散盡的斷鮮麥茬如海岸線般不斷延長。田野里沒有一絲風,太陽越來越高。刺眼的陽光如麥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難受。蟬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兒乘涼去了。雖然他們一個戴著草帽,一個頭頂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卻濕透了一層又一
15、層,割麥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奶奶顛著小腳到地里送水來了。看著地里麥薦很低,麥穗給得干凈,奶奶露出了滿意的 笑容,招呼他們到地頭吃饃喝水。當男人搖著草帽扇風,女人扯下頭上的毛巾擦汗時,我發(fā)現。 原本眉清目秀的兩個人,此時臉上黑一道兒白一溜兒,衣服上也爬滿了麥芒和灰塵。一肆子,你家的麥穗又大又長,顆粒飽滿,估計畝產能上八百斤。 ”男人的話讓奶奶眉開眼笑。“都是老天爺幫忙,風調而順,麥子才長得這么好。奶奶說。女人順著媽奶的話去。說: “這么大的地,這么好的麥子,夠你們家吃幾年呢。可比我們山里強多了。原來男人和女人來自深山人家。山大溝深地薄、田地少,多種玉術少有麥子。每到收麥時,他們便出山當麥客維持
16、生計。午飯,奶奶給做的涼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飯,麥客夫妻倆繼續(xù)割麥。中午的太陽最毒、但麥稈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麥海在麥客揮舞的鐮刀下不斷地后退著。臨近黃昏,整整兩畝麥子金被割完,? 夜風掃去了一天的燥熱,滿天星斗點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盤旁。結算完工錢的麥客們聚集于此休息。男人們袒著曬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鐮刀,有的吸旱煙,有的倚靠著麥秸堆打起響亮的鼾聲來。女人們又恢復了愛熱鬧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語地拉起了家常。很快,這些技術過硬、勤勞肯干的麥客又要追著麥子成熟的氣息,開走在一個又一個鄉(xiāng)村。? 當現代機城碾碎麥客的足跡,當鐮刀成為陳列在展館的紀念物時,有多少人還能記得麥客這個行當?而
17、我存留于童年的麥客記憶。也已經蒙滿灰塵,遠行四十年了。16. 請簡要概括這對麥客夫婦的人物形象。(3 分 )17. 請簡要分析選文第段中加線句子的表達作用。(3 分 )18. 選文第段的對話,表現了“女人”怎樣的情感 ? (2 分 )19. 選交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20. 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 )第三部分(21 題 50 分 )21. 作文。 (50 分 )請根據你對“認識你自己”這句話的理解和越悟,寫一篇文章。要求 : 自選角度,白擬題目;有真情實感;除詩歌外。不限文體;不得套寫、抄襲;不少于600 字;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19 河北中考
18、語文真題答案1. (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3)居天下之廣居行天下之大道。(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2.(1)錐 椎 妝 裝(2) qián fú má bì3. D4.(1)整幅松鶴延年的畫面是由圖案和文字構成的,畫面的主體是中間的圖案部分,從近及遠分別是是仙鶴,青松和高山。畫面的兩側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東海白鶴千秋壽”,下聯是“南嶺青松萬古春”。畫面的最左側有作畫時間和作者。(2)對聯使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 “東海白鶴”和“南嶺青松”都是來自于歷史典故,都是長壽的象征。而且“千秋壽”和“萬古春
19、”也都表達了長壽的意思,表達了對老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美好祝愿。試題分析:1.(1)首先要理解“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臨”的意思是彼此相互了解的人是不分遠近的,即使相隔萬里也可成為鄰居(即彼此相知之人),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是此意。(2)這句填空重點要寫賣炭翁的精疲力盡的情態(tài)。考生容易誤寫成對賣炭翁的外貌描寫,比如“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等(3)本題根據挖空的位置,根據給出的一句填空。(4)醉翁亭記中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句子也是文章中心的句子應該是歐陽修表明自己并不是因為酒而醉的,而是因為沉醉于山水風景。3. D 選項文學常識: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4.
20、(1)本題考查對漫畫徽章這類畫面描述題的考察,首先要描述畫面的主體由幾部分組成,其次按照一定的空間順序描述畫面其他內容。(3)本題要先確定修辭手法,然后在展開修辭手法后,還要補充說明畫面整體所表達的寓意。5. C6.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這兩句詞的意思是說:但愿人們彼此珍重,在遠別的時光中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2)體現了作者不羈的才情與超脫達觀的個性,很好地化解了人們分別時的苦悶與惆悵,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時空阻隔,由對兄弟的思念轉為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3)想象豐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詞的詩的意境豪放而闊大,蘊含的情懷樂觀而曠達。試題解析:這套題是考察了學生對詞這一文體的
21、認知,和詞整體意思的理解和把握。5.A 選項中,談到小序的作用。宋詞小序,本為詞之附庸,用于補充說明詞的內容,如交待背景、點明時序、說明原委等。一般認為,宋詞較多出現題序,始于張先;而蘇軾主張“以詩為詞” ,小序承載的功用越發(fā)明顯,也由此開始轉向繁復;到南宋小序甚至不再是詞的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由此看,A 選項的說法沒有問題。B 選項中,把酒問天見于首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開篇陡然發(fā)問,把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來,也顯露出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因此沒有問題。C 選項中,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句詞情感波瀾起伏。首先,
22、接續(xù)上文對明月的贊美向往之情,更向深遠發(fā)展,傾心于天上宮闕,產生乘風歸去的念頭。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真要棄絕人世,飄然仙去,詞人又有些猶豫了,終不忍棄絕人間。由此可以看出,選項中說“對人間生活的厭棄”是不正確的。D 選項中,字面意思是“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 看起來是在埋怨月亮,實際上借景抒情,表達了因親人不能團聚產生的惆悵之情。6.對于“句子為什么有名氣”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對句子的賞析。通常我們說,賞析要包含詩句原意,運用的手法,表達的深層含義以及作者的情感幾個
23、方面。這里我們就可以從原意入手,然后寫出詩句的深層含義,由于沒有復雜的意向和典故,最后分析一下詩句的寫作手法即可。7. 固:本來;若:像 ;盡:全、都;通:通曉、理解。8. (1)怎么能用珠寶玉石都難以交換的歲月(時間)來讀這些沒有益處的文章。(“安”、 “以”各一分,句意通順)(2)你們這些人對于這件事(這種行為),應該馬上深深地自我反省(自省)。(“宜”、 “省”各一分。句意通順)試題解析:7 .考察字詞均較為常見,注意 “固” 的本義為 “堅固” , 這里考察的是引申義 “本來”;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之中的“固”意義相同。“通”的本義是“通達”,這里引申為“通曉”;與
24、“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通”意義相同。“若”的本義是“理順”,這里考察的引申義“像”; 與“門庭若市”中的“若”意義相同?!氨M”的本義是“空,沒有”,這里考察的是副詞“全,都”,與“一食或盡粟一石”中的“盡”意義相同。8 .第一句翻譯注意“安”翻譯為“怎么”, “以”必須翻譯成“用”,而不是“可以”, “益”要翻譯為“益處”,翻譯后注意語句通順;第二句中“此”作為代詞要翻譯為“這件事”或“這種行為”, “極”按照原文注釋翻譯,“宜”翻譯為“應該”要前置,使語句通順, “猛”的翻譯要靈活, “省”翻譯時注意聯想“吾 日三省吾身”,最后句意要通順。9 .幼年時期所學知識較少,天真無邪,記憶力較強
25、;壯年時人記憶力不如幼年時好。10 .(1)讀書務求成誦(2)以成誦為基礎理解文章或書本的含義。(3)將所讀內容消化吸收,化為己用,能夠做到運用自如。試題解析:9 .注意在原文尋找答題區(qū)間,確定題干出自第三行,詢問原因,且使用了“故”字開頭,屬于總結句,所以上兩行即為答案。特別提起注意:不能只寫少年時的原因,也要寫成年后的原因,注意分條和語言組織。10 .題干要求談啟示,注意文中關聯詞語“然后”, “而”, “如此”的使用,劃分層次,總結概括大意即可。附:文言文翻譯人們凡是讀書,二十歲之前所讀的書與二十歲之后所讀的書相差很遠。(人們 )幼年時期知識未經開導,性格天真固執(zhí),所讀的書即使很久不復習
26、,偶爾提起,也可以背誦幾行。如果壯年時期所讀的書,過了一個月就忘了,這樣一定不能長久。所以六經和秦漢時期的文章,詞語古拙深奧,一定要在幼年時期讀。等到壯年之后,即使花費數倍于(幼年時期)的努力,終究也只是不切實際罷了。從八歲到二十歲,這之間時間不長,怎么能荒廢時間或讀無關緊要的書呢?這個時候,科舉應試之文本來不能不讀,(但)也要挑選內容典雅純正、內涵豐富且文字優(yōu)美、歷經二三十年沒有錯誤的書來閱讀。像早上開花傍晚落下、淺薄低俗、荒謬邪僻、毫不得體、 取悅一時的文章,怎么能用珠寶和玉石都難以交換的時間來讀這些沒有任何益處的文章呢不如背誦左傳、 國語中的一兩篇文章和東西漢經典華美且富有文采的幾篇文章
27、,作為終身受用的珍寶呢!我希望你們這些人把過去已經讀過的經書,視若珍寶,(讀過后 )一個月之內,一定加以溫習。 古人寫的書,怎么能全部讀完?但每讀一篇,必須做到能夠背誦,之后考慮通曉其中的含義,并且在手中靈活運用,像這樣做,才氣自然散播。如果曾經讀過這本書,但根本不能舉出書中的字詞的,就叫他“畫餅充饑”; 能舉出其中的字詞而不能運用的,就叫他“食物不化”,這兩者大概距離空腹沒有什么差別。你們這些人對于這種做法,應當立刻深深地反省。11、記載父輩們建國的功績,新王遷都的成就,以及新王對自己的告誡。12、中指的是城邦中心,國指的是家園需要保護?!爸袊币辉~在何鼎銘文中指的是當時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
28、央。13、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又富于變化,是藝術瑰寶; 記載了周朝祖先的豐功偉績,歷史悠久,是歷史瑰寶;何尊中關于“中國”的記載,傳承更迭,文化底蘊豐厚,是文化瑰寶。試題解析:11 .閱讀全文可知,答題區(qū)間在第三段,根據“在得到批準后,何鑄造了一件青銅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圍里最大限度地記載了父輩們和新王的功績,以及新王對自己的告誡。12 .閱讀全文可知,答題區(qū)間在第四段,根據“尊里的中國所指的是當時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13 .本文主要從三方面介紹何尊,外形,歷史由來以及價值作用。本題正式考察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梳理和篩選能力,從這三方面入手,就更較為清晰的明確答案要點。14、通過對小蘿卜頭放
29、蟲子這一事件的刻畫,表現了小蘿卜頭雖然身陷困境,但他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渴望自由、對解放后的生活充滿希望的心理。解析:本題考查小說人物心理。本文段選自紅巖。通過閱讀文段,可知是描寫了小蘿卜頭獄中“放蟲子”這一事件。結合紅巖的背景,這里小蘿卜頭將“蟲子”放飛,正體現了小蘿卜頭固然身陷逆境,但他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渴望自由、對解放后的生活充滿希望的心理。紅巖中小蘿卜頭的善良、樂觀、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閃光點,也正是他短暫人生的超人之處。15、 (1)水滸傳(2)在梁山已經安身下來的李逵想起在家中受苦的母親,決定下山探母,帶母親回梁山享福。當李逵背母回轉山寨路過沂嶺時,老母口渴,李逵便為
30、老母去尋水,此時突生變故,猛虎現身, 吞食了老母。李逵悲憤異常,殺死四虎,哭祭母親一番,回山而去。解析:本題考查名著情節(jié)。(1)題要求熟知名著人物形象。紀念幣圖案中描繪的是“李逵背母” ,并有文字提示“黑旋風李逵”,通過這些提示,可知紀念幣描繪的是水滸傳中的情節(jié)。(2)題考查學生概括能力。由題干要求可聯系到水滸傳第四十三回中李逵背母上山享福的故事情節(jié),并對該情節(jié)進行概括。16、答案:麥客夫妻勤勞樸實、踏實肯干、配合默契、任勞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奮斗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難度指數三顆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言行、事跡,得出對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傾向、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準確認識。答題思路是四步走:第一步,審清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方式計劃
- 家庭保險的重要性與選擇計劃
- 改進生產計劃的實踐探索
- 前臺文員如何與同事共同合作與進步計劃
- 客戶服務計劃
- 鋼結構構造與識圖 課件 單元三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一單元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001
- 公司合伙經營合同
- 手房買賣電子合同
- 如何構建高效的財務報告體系計劃
-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66條課件
- 我是少年阿凡提課件
- 肥胖癥康復課件
- 2023供熱行業(yè)發(fā)展報告
- 學生試卷分析萬能模板
- 胸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術前宣教
- 固定式起重機每月定期檢查表
- 腳手架驗收合格牌
- 可修改版五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答題卡模板
- 造口袋技術要求
- 3.7 移動終端應用安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