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基礎練習_第1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基礎練習_第2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基礎練習_第3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基礎練習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基礎練習班級:_ 姓名:_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曹沖稱象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也?!碧娲髳?,即施行焉。1解釋下列字的意思。及(_) 訪(_)咸(_)置(_)即(_)2解釋下列句子中“若”的意思。有若成人之智    (_)       若出其中 (_)中有樓若者

2、    (_)   未若柳絮因風起 (_)3解釋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欲知其斤重(_)  必細察其紋理(_)          人皆吊之,其父曰 (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樓漸低,可見其頂 (_) 其恕乎 (_)4翻譯下列句子:太祖大悅,即施行焉。_5文中哪句話從側面贊美了曹沖年幼卻聰明過人?_6曹沖是著名的少年聰明

3、人物,在我國歷史上這類人物很多,請再舉一個例子。_2. 古文閱讀。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湯湯乎_   鍾子期_2解釋加點字詞和句子的意思。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_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_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3由于這個傳說,人們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用(_)來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3. 文

4、言文閱讀。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解釋加點詞語。曝書畫_   謬矣_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只斷一處)力 在 角 尾 搐 入 兩 股 間4. 閱讀學弈,完成下列各題。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選擇句子中加點字“之”的意思。一人雖聽之(_),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_)。A弈秋   

5、B鴻鵠   C弓   D箭2在句旁的方框里,各用一個詞語批注兩個人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3學弈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5. 課外閱讀。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洌可鑒。稍東,其下又有一小樹,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蝴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注釋:東向:向東。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樹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樹根梳洗一樣??设b:可以當

6、鏡子照。方丈:一丈見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須翅栩然:觸須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煥然:光彩奪目的樣子。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記序(節(jié)選)(清)楊名時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絕壑,搜索于蛇龍窟宅。亙古人跡未到之區(qū),不惜捐軀命,多方竭慮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后止。學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則亦何深之不窮,何遠之不屆?”注釋: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窮,何遠之不屆:意思是什么樣艱深的學問都能窮究,什么樣高遠的境界都能達到。屆:達到。1將蝴蝶泉中寫花的句子畫上“_”,寫蝴蝶的句子畫上“”。2對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的是()A.“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

7、?!币馑际巧厦嬗腥?,從西面沖刷著樹干而流出來,清得可以用來照鏡子。B.“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币馑际怯钟谐汕先f的真蝴蝶,觸角和腳相連,從樹梢倒掛下來,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種顏色光彩過目,很好看。3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游歷時遇到各種常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危險,卻不畏艱辛、獻身科學、奮勇攀登,把這個句子畫上“_”。4讀兩個選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段一蝴蝶泉中沒有真蝴蝶。B.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堅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學探索精神。C.選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險比喻“學者之于道”,意思是說學者做學問應該像徐霞客探險一樣。6. 閱讀文言文,完

8、成練習。金鉤桂餌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黃金之鉤,錯以銀碧,垂翡翠之綸。其持竿處位則是,然其得魚不幾矣。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1解釋下列字義:好(_)餌(r)(_)是(_)2翻譯句子:(1)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黃金之鉤;_(2)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_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_7. 文言文閱讀。嫦娥奔月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選自淮南子(注釋)羿(yì):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堯時的善射者,山海

9、經(jīng)有“羿射十日”的記載。請: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漢代避文帝諱改“姮”為“嫦”。蟾蜍(cháng chú):也叫蛤蟆(há ma)。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nèi)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斫(zhuó):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謫(zhé):被處罰。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羿請不死之藥  常斫之  學仙有過 過故人莊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不相同D.不相同,相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_(

10、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_8. 閱讀課內(nèi)片段,完成練習。弈秋,通國之_。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_;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按原文填空。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通國:_誨:_弈:_俱:_其:_3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_(2)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_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學弈選自孟子·告子上,通過講述弈秋教兩個人下棋的故事,采用對比手法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B.可以用成語概括兩個人的學習態(tài)

11、度:一個專心致志、一心一意;一個一心二用、心不在焉。因此學習結果是“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C.文中有一個設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這個設問句告訴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9.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鐘子期聽之,俞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復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俞伯牙所念: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2翻譯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

12、為鼓琴者。_3請說出成語“高山流水”比喻什么?_10. 課外閱讀。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試之以足。B.寧信度 無自信也。C.鄭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2解釋“之”字在句中的意思。(1)反歸取之。(_)(2)何不試之以足。(_)(3)至之市而忘操之。(_)(_)3

13、翻譯下列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寧信度,無自信也。_4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_11. 閱讀伯牙鼓琴,回答問題。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伯牙絕弦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2為文中的“善”選擇正確的解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內(nèi)。a贊嘆b擅長、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吧圃铡敝械摹吧啤北硎荆╛)之義。3根據(jù)文中第2、3兩句仿寫句子。伯牙

14、鼓琴,志在明月,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絕弦是因為_。(原文回答)5面對如此傷心、絕望的伯牙,我想說:_。6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善聽者可以說是善聽者的知音。請寫出一句關于知音知己的詩句或名言名句。_1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譽之曰(稱贊) 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處) D.夫

15、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_。4學習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_。5在生活中你遇到過像楚國人那樣的人或事嗎?請舉例說說(不超過200字)。_。1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注釋)病心:心口痛。顰:皺眉頭。里:鄉(xiāng)里。挈(qiè):帶領。去:躲開,避開。顰美:皺著眉頭美。1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漂亮

16、) B.堅閉門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 D.彼知顰美(她,指丑人)2東施也捂著心口在村中走是因為_。3“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边@句話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西施皺眉的樣子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卻不知道西施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西施皺眉的樣子為什么這么美。4東施效顰之丑從文中哪句可以看出來?請用“”標出來。作者在這里運用了(A正面描寫B(tài)側面烘托)的描寫方法。5讀了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試著寫一寫。_14. 閱讀伯牙鼓琴,回答問題。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

17、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湯湯乎若流水(_)巍巍乎若太山(_)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_)2伯牙是傳說中的善彈琴的人,鐘子期是善聽音的人。與此典故相關的成語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3翻譯下列句子。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朋友之間的故事或者名言嗎?可以簡要地寫一寫。_15.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袢粲幸粐?,國有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國人既并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于是聚謀,共執(zhí)國主,療其狂疾?;鸢標帲划吘?。國主不任其苦,遂至泉所酌水飲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