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電核相測相量培訓課件分析PPT課件_第1頁
送電核相測相量培訓課件分析PPT課件_第2頁
送電核相測相量培訓課件分析PPT課件_第3頁
送電核相測相量培訓課件分析PPT課件_第4頁
送電核相測相量培訓課件分析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核查、測相量 電壓核相及電流測相量工作是基建、技改一、二次設備后必須的環(huán)節(jié),是確保繼電保護動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相量問題造成的保護誤動拒動問題不在少數(shù),影響了電網及設備的安全。第1頁/共45頁事故案例 2009年500kV洋中變電站的220kV母差保護誤動作,是由于一條間隔CT變比整錯,在測相量時沒發(fā)現(xiàn),造成間隔區(qū)外故障時母差誤動。 2005年220kV閩清變110kV母差保護一個間隔的CT變比整定錯誤,在測相量時沒發(fā)現(xiàn),造成后來該間隔負荷增加時,差流異常閉鎖了110kV母差保護。第2頁/共45頁事故案例 2008年福建省內多個縣公司也發(fā)現(xiàn)了多起由于相量沒發(fā)現(xiàn)問題,造成主變保護誤動事件。

2、PT二次回路接錯會造成二次并列時會造成PT爆炸或PT二次線燒毀,同期電壓錯誤一次并列會造成對電網特別是機組的沖擊(相當于機端三相短路)第3頁/共45頁事故案例 東郊變綜自改造時,兩次開口三角電壓回路接線錯誤造成送電時PT二次線燒壞 東嶺變開口三角電壓接線錯誤核相時未發(fā)現(xiàn)零序電壓回路問題,造成并列時(恰好發(fā)生接地故障)PT爆炸。第4頁/共45頁第一部分 電壓核相 分為同源核相和異源核相第5頁/共45頁第一部分:電壓核相一、 同源核相 主要是針對基建站或PT更換工作后的核相,主要是為了驗證PT一次及其二次回路的正確性,驗收兩組PT在同源下的二次回路是否一致,(站內設備)主要做法:第6頁/共45頁同

3、源核相1、測量各組PT 二次相電壓Uan、Ubn、Ucn及Un對地電壓。2、測量各組PT二次相間電壓Uab、Ubc、Uca及開口三角零序電壓Uln3、測量各組PT的試驗電壓小母線對各相的電壓Usa、Usb、Usc、Usl、Usn。4、測量兩組PT間的各相間電壓差第7頁/共45頁異源核相異源核相主要是針對PT回路是正確前提下,一次設備投產或線路技改后進行的送電核相(線路)第8頁/共45頁異源核相1、測量PT 二次相電壓Uan、Ubn、Ucn及Un對地電壓。2、測量PT二次相間電壓Uab、Ubc、Uca及開口三角零序電壓Uln3、測量PT的試驗電壓小母線對各相的電壓Usa、Usb、Usc、Usl、

4、Usn。4、測量兩組PT間的各相間電壓差第9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1、PT三次a頭接L, PT接線如圖一次第10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 相量圖及測量值第11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2、PT三次C尾接L, PT接線如圖一次第12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 相量圖及測量值第13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3、PT三次a尾接L, PT接線如圖一次第14頁/共45頁零序PT回路極性核對 相量圖及測量值第15頁/共45頁 PT核相中出現(xiàn)異常問題處理 1、由于一次得諧振出現(xiàn)電壓異?;兊奶幚硖幚韺Σ撸?)、投入消諧裝置 2)、零序PT回路并接150W左右 的燈泡 3)

5、、帶上電容器負載,可緩解諧振程度 2、并列時刀閘輔助接點快于一次刀閘接通造成二次向一次反充電 3、N點漂移 4、兩相PT間測量有電壓差值第16頁/共45頁第二部分:送電測相量(一)測相量的意義(1)保護通流試驗是驗證保護裝置交流回路的正確性(含方向),而一次帶負荷試驗可驗證CT、PT一次及二次回路接線正確性(2)驗證變比大小,是否與定值單整定一致(計量最好也驗證,記錄時不應含計量向量)(3)潮流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滿足保護方向要求。 第17頁/共45頁知識點-送出有功1、各種功率概念(1)送出有功:母線向線路(負載)送出有功,即負載為電阻母線電阻第18頁/共45頁知識點-送出有功電流電壓相量圖P

6、Q圖上的相量圖第19頁/共45頁知識點-吸收有功 線路(負載)接的是發(fā)電機,母線向線路(負載)吸收有功母線發(fā)電機第20頁/共45頁知識點-吸收有功 電流電壓相量圖第21頁/共45頁知識點-吸收有功 PQ圖上的相量圖第22頁/共45頁知識點-送出感性無功 母線向線路(負載)送出感性無功,相當于負載接的一個電感。母線電感第23頁/共45頁 知識點-送出感性無功 電流電壓相量圖第24頁/共45頁知識點-送出感性無功PQ圖上的相量圖第25頁/共45頁知識點-吸收感性無功母線向線路(負載)吸收感性無功,相當于負載接的一個電容。母線電容第26頁/共45頁知識點-吸收感性無功 電流電壓相量圖 第27頁/共4

7、5頁知識點-吸收感性無功 PQ圖上的相量圖第28頁/共45頁練習1、送出有功和感性無功2、送出有功和吸收感性無功3、吸收有功和感性無功4、吸收有功和送出感性無功第29頁/共45頁知識點-CT的極性端 原則上小瓷套側靠母線 第30頁/共45頁其他知識點 電流的參考方向:統(tǒng)一規(guī)定母線流向線路(或主變) 主變接線Y/11:恒指電壓關系。 相位表:三相式相位表和單相式相位表,其中單相式相位表顯示的角度為1表筆超前2表筆的角度,同時鉗表頭極性端向著電流流進方向,電壓表筆也有極性問題。第31頁/共45頁 知識點-測相量記錄內容原則上記錄在規(guī)范表格中(1)功率送受情況:P= 、Q= 計算出:S=,I=S/U

8、線,=argtgP/Q(2)基準電壓的選擇:Uan還是Uab或其他電壓(3)記錄電流的大小及角度:保護1:A411= B411= C411= (4)結論第32頁/共45頁線路送電測相量 1、送電前準備:認真整定定值,核對定值單變比與使用CT抽頭變是否相同,母差保護中CT變比系數(shù)整定是否一致,CT繞組級別使用是否合適,是否存在死區(qū)問題,在CT端子箱測量CT二次各相電阻基本相等。2、線路帶電但未帶負荷,測量保護和測控的線路PT電壓并判斷線路PT的極性。帶有旁路開關接線方式還應進行旁代測試相應的數(shù)據(jù)。第33頁/共45頁 知識點-測相量記錄內容3送電測相量:記錄保護、測控、錄波及計量各相電流大小及相位

9、;母差保護用的各相電流大小及差流。同時應查看保護裝置采樣核對是否正確。 鉗電流時要小心,采用小鉗頭的鉗表,防止CT開路4 根據(jù)一次負荷 P和Q算出功率因素角。5根據(jù)一次負荷(或參考間隔一般為母聯(lián)),將測得的各電流的大小校核CT變比大小是否正確。第34頁/共45頁 知識點-測相量記錄內容6將測得電流電壓的相位關系畫到PQ圖上,核對是否正確Ia與Ua間的角度為,而Ia超前Ib角度為120度,Ib超前Ic角度為120度。7分析判斷第35頁/共45頁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1、不關心潮流情況,無法判斷相量方向正確性2、不關心潮流情況,無法核對CT變比正確性3、主變后備保護方向經常被忽略第36頁/共45頁測相

10、量-習題(1)向220kV線路送出有功為4.5MW,無功為4.5Mvar,CT變比為1200/5,畫出PQ相量圖(2)向220kV線路送出有功為10MW,吸收感性無功為17.32Mvar,CT變比為1200/5,畫出PQ相量圖(3)向220kV線路吸收有功為10MW,送出感性無功為17.32Mvar,CT變比為1200/5,畫出PQ相量圖 假如相位表的U1口壞了,U2=UaN,A411= 0.4 240 B411= 0.4120 C411= 0.2 180第37頁/共45頁主變送電測向量 從單側來說主變送電測相量與線路送電測向量基本無異,但也有他特殊之處。1、送電前準備:認真整定定值,核對定值

11、單變比與使用CT抽頭變是否相同,母差保護中CT變比系數(shù)整定是否一致,CT繞組級別使用是否合適,是否存在死區(qū)問題,在CT端子箱測量CT二次各相電阻基本相等;差動用CT還應滿足差動保護極性要求。第38頁/共45頁主變送電測向量2送電測相量:記錄保護、測控、錄波及計量各相電流大小及相位;母差保護用的各相電流大小及差流。同時應查看保護裝置采樣核對是否正確,特別主變差動保護的差流。 鉗電流時要小心,采用小鉗頭的鉗表,防止CT開路3 根據(jù)一次負荷 P和Q算出功率因素角。4根據(jù)一次負荷(或參考間隔一般為母聯(lián)),將測得的各電流的大小校核CT變比大小是否正確。第39頁/共45頁主變送電測向量5將測得電流電壓的相

12、位關系畫到PQ圖上,核對是否正確Ia與Ua間的角度為,而Ia超前Ib角度為120度,Ib超前Ic角度為120度 6 有旁代開關者要一側一側旁代帶負荷測試第40頁/共45頁 主變保護送電特殊之處 以Y/-11接線為例 (1)高、低壓側正常電壓特點第41頁/共45頁 主變保護送電特殊之處(2)主變流過穿越電流相量特點 (微機型保護CT的接線方式Y/Y)第42頁/共45頁 主變保護送電特殊之處(3)主變保護橋斷路器CT極性接入問題第43頁/共45頁主變CT接線思考題1、主變保護采用電磁型保護,差動CT接線方式采用 /Y時分析正常時高低壓側電流相量情況。2、微機主變差動保護差動電流轉角采用保護內部轉角,外部CT采用Y/Y接線,高壓側由母線向主變送有功和送感性無功。(主變接線Y/ -11)不考慮變比,請判斷哪組CT接錯。(1)功率送受情況:P=0.7MW 、Q= 0.7Mvar 計算出:S=,I=S/U線,=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