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1.gif)
![湘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2.gif)
![湘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3.gif)
![湘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4.gif)
![湘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4/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8e49bd15-1bb6-4df2-a716-cf3223ef2e3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三年級共有14人.三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級學生樂理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識譜能力和欣賞能力都較差,但他們的感受、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正逐步增強,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美。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歌曲和樂曲十八首,這些作品思想政治內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積極向上,音樂形象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優(yōu)美、質樸,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與較大的吸引力。其體裁形式活潑多樣,格調清新高雅。它充分體現教科書對學生進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與人合作、處世的生
2、活態(tài)度(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方面的培養(yǎng)教育,有利于學生個性和諧健康的發(fā)展。三、教學資源開發(fā) 發(fā)重視直觀性和實踐性教學,充分利用卡片、錄音帶、VCD、多媒體(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教學工具和現代遠程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四、教學任務和目標 唱歌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2)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3)學生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4)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5)學習簡易的輪唱、二重唱。 (6)學會使用豎笛吹湊簡單的歌曲2、音樂知識 學習有關識譜知識。較難的音程、節(jié)奏,可通過教師方案%范%文庫_搜集整理/范唱、學生模唱的方法來解決。 3
3、、欣賞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傾聽或哼唱主旋律,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的記憶力。五、教學措施 在課堂上通過激趣、協(xié)作學習、自主學習。借助各種不同的課外資源,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氣氛中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六、教學進度: 周 次教學內容第一周機動第二周一、祖國媽媽 釣魚 4課時第三周二、春來了 &
4、#160;兩只老虎 5時第四周三、愉快的勞動 2 課時第五周你唱我唱大家唱 1課時 第六周四、兩只小羊
5、0; 4 課時第七周五、小騎手 5 課時第 八周六、母子情
6、 3 課時第九周七、友愛之花 3 課時第十一周八、快樂的節(jié)日 2 課時第十二周九、小駱駝
7、60; 3 課時第十三周十、夢之船 2 課時第十四周十一、音樂家冼星海 2 課時第十五周 花兒朵朵開 2課時第十六周十二、喜洋洋 &
8、#160; 3 課時第十七周考試 3 課時第一課 祖國、媽媽 一、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2、能認真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達
9、的愛祖國的真摯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發(fā)聲口型。 4、在豎笛吹奏練習中,能掌握“6、3、2”三個音的指法,并為歌曲牧童謠作簡單伴奏。 二、課時安排:2節(jié)課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1、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2、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 3、唱一唱 教學重點:教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并指導學生從音樂中體驗、表現愛祖國、愛他*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1、聽賞歌曲。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感情等。 2、朗讀歌詞。播放伴奏帶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對他*的真摯情感。 3
10、、學唱旋律。采用聽唱法和視唱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唱旋律。首先讓學生聽旋律,數音樂旋律34 56 | 5 1 |出現的次數,然后根據樂句特點,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每個樂句1、2小節(jié)與3、4小節(jié)的接龍視唱。 4、學唱歌詞。在旋律與歌詞都已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跟著琴唱歌詞,個別不夠準確的地方在糾正。 二、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 1、認真聆聽歌曲。 2、說一說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3、讓學生畫一畫歌曲中“綠水映青山”、“綠葉捧紅花”、“小鳥睡在綠樹上”、“苗苗長在大地間”的景象。 4、在次聽賞并輕聲跟唱歌曲。 三、音樂活動:唱一唱v 1、讓學生說一說對“魚”的種類和喜愛
11、等。 2、引導學生掌握元音“v”的發(fā)聲口型,要求聲音集中、統(tǒng)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識。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學吹豎笛,掌握“6、3、2”三個音的指法和伴奏練習。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吹奏“6、3、2” 三個音 教學難點:熟練每個音的指法,并按好氣孔,防止漏氣造成變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吹奏“1、5”兩個音 二、指導學生吹奏“6、3、2”三個音 1、聽一聽。老師新吹了三個什么音? 2、看一看。每個音老師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學生試著吹這三個音。 4、說一說。學生之間交流學吹這三個音的體會。 5、比一比。分組進行比賽,看哪組音吹得最準,音色最好聽。 6、課件游戲:一
12、顆音樂蘋果樹,學生根據樹上掉下的一個個音樂蘋果,馬上吹出這個音。 三、學唱牧童謠并為之伴奏。 1、學生跟琴唱譜。 2、學生跟琴唱詞。 3、學生根據教材編排的伴奏譜模仿牧童吹笛的樣子為歌曲伴奏。 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五、課后記: 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大部分同學都能吹準新學的三個音,并能為歌曲牧童謠伴奏,學生吹奏的興趣很高。 第二課 春來了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聽賞活動,能感受到杜鵑圓舞曲的不同情緒,并能用不同標志區(qū)分不同樂段。 2、能學會演唱歌曲春來了。 3、能參加并學會演唱二部輪唱兩只老虎。 課時安排:2節(jié)課。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
13、。2、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3、唱一唱教學重點:教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并指導學生從音樂中體驗、表現愛祖國、愛媽媽的情感。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把這種“愛媽媽”的具體情感溶入到較為抽象的“愛祖國”的情感之中。教學過程:一、學唱歌曲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1、聽賞歌曲。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感情等。2、朗讀歌詞。播放伴奏帶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對媽媽的真摯情感。3、學唱旋律。采用聽唱法和視唱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唱旋律。首先讓學生聽旋律,數音樂旋律34 56 | 5 1 |出現的次數,然后根據樂句特點,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
14、每個樂句1、2小節(jié)與3、4小節(jié)的接龍視唱。4、學唱歌詞。在旋律與歌詞都已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跟著琴唱歌詞,個別不夠準確的地方在糾正。二、聽賞童聲合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1、認真聆聽歌曲。2、說一說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3、讓學生畫一畫歌曲中“綠水映青山”、“綠葉捧紅花”、“小鳥睡在綠樹上”、“苗苗長在大地間”的景象。4、在次聽賞并輕聲跟唱歌曲。三、音樂活動:唱一唱v1、讓學生說一說對“魚”的種類和喜愛等。2、引導學生掌握元音“v”的發(fā)聲口型,要求聲音集中、統(tǒng)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識。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學了三個方面的內容,明白了“祖國就象媽媽一樣”的道理。第二課 兩只老虎
15、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聽賞活動,能感受到杜鵑圓舞曲的不同情緒,并能用不同標志區(qū)分不同樂段。 2、能學會演唱歌曲春來了。 3、能參加并學會演唱二部輪唱兩只老虎。 課時安排:4節(jié)課。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1 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統(tǒng)一的聲音演出春來了,用歌聲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韻味、連音與斷音的 對比。2 認識3/4拍的拍號,并感受其強弱規(guī)律以及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通過聽音填空練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聽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線譜寫出來。3 通過欣賞,進一步熟悉我國民族吹管樂器中,嗩吶的音色及其表現特征,感受音樂,并通過音樂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4 通過學習,勇敢的鄂倫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
16、奏能力。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春來了了解并掌握有關知識一 組織教學:1 引導學生說一說上學期所學的內容, 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2 復習1-2支歌曲。二 放一首樂曲-關于春天的。1 師:同學們,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2 請學生說一說對春天的感受,說一說你們眼里的春天。 三 教新歌春來了1 聽音樂春來了感受三拍子的韻律。2 復習音樂知識 3 每小節(jié)三拍4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3 隨音樂感受三拍子的韻律。4 學唱歌曲1)哼鳴歌曲旋律2)聽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3)學唱歌詞:注意:娘???。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練習)。符點音符要唱準。最后的結尾要唱的輕快一些。四 引導學生總結:春姑娘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出一幅
17、春滿枝頭、桃紅柳綠的春色圖。五 邊唱歌曲,邊踏腳、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六 教師總結,學生聽音樂出教室。第二課時教學重點:聽音填空 欣賞 八孔豎笛一 組織教學1 復習第一課時歌曲春來了2 進一步指導學生處理好歌曲。用正確的方法演唱。二 聽音填空:(P2歌譜)1 教師彈琴學生聽音,把聽到的音填入括號中。2 唱一唱這一條旋律,并注意拍子的韻律。三 八孔豎笛勇敢的鄂倫春1 學唱第3頁歌譜。注意唱譜時兩個聲部的和諧。2 分聲部吹奏練習。3 兩個聲部的合奏練習。注意:第二聲部進入要及時、準確,演奏中不要受第一聲部的影響。演奏時,注意運舌的力度、速度,區(qū)分節(jié)拍重音與其它音的不同舌位。四 欣賞山村來了售貨
18、員1 介紹樂曲的大致內容:樂曲以東北民歌音調為基礎,運用描繪性手法,通過挑貨上山,吆喝叫賣,以及山民爭相購貨的場景,熱情的歌頌了售貨員送貨上們,為山區(qū)人民服務的精神。2 指導學生將富有想象力的旋律唱一唱,3 指出嗩吶和樂隊對答的旋律(采用模進手法)啟發(fā)學生說一說聯(lián)想到的場面。 3 初聽全曲辯別所用樂器(嗩吶)4 嗩吶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于合奏、獨奏,也用于戲曲歌舞伴奏。5 再聽全曲辨別哪一段音樂描繪售貨員挑擔上山的情景?并隨著音樂做動作。6 聆聽音樂,細心體會閱曲的內容。五 教師總結所學內容,布置豎笛練習,聽音樂出教室。第三課時教學內容:聽賞杜鵑圓舞曲及學唱歌曲春來了。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在“尋找
19、春天、歌唱春天”的環(huán)節(jié)中,感受3/4拍子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歡快、愉悅的情感,并大膽參與表現。 教學難點: 1、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2、用歡快、愉悅的情感演唱春來了。 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磁帶、掛圖、卡片、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尋找春天”聽賞杜鵑圓舞曲 1、導入 (1)律動:學生伴隨著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興地走進教室。 (2)師:小朋友,春天在翠綠的山林里,春天在我們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們的耳朵里,你們聽、 2、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一段音樂主題 聽一聽: (1)聆聽第一段音樂主題。 (2)提問:小朋友,你們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說一說: (1)啟發(fā)學生:“大家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情景?” (2)說
20、一說小杜鵑唱歌的情景。 學一學: 用不同的節(jié)奏學一學小杜鵑不同的叫聲。 唱一唱: 用小杜鵑“布谷”的叫聲摸唱第一段音樂主題。 3、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二段音樂主題 聽一聽: (1)聆聽第二段音樂主題 (2)提問:小朋友,你們在音樂中聽出小杜鵑在做什么? (3)聽音樂想象。 說一說: (1)啟發(fā)學生:“從音樂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勵學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說出來。 跳一跳: 隨著音樂,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種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 講一講: (1)介紹圓舞曲的特點。(3/4拍,圓舞曲) (2)學小杜鵑跳圓舞曲。(兩個人手拉手跳,全班圍成圈) 二、“歌唱春天”學唱春來了 1、導入 師:小杜鵑給我
21、們帶來了好消息,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2、聽:聽賞春來了 3、說: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要求:用輕快、活潑的聲音隨旋律模唱。 (2)唱歌詞 (3)演唱春來了 三、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二部輪唱兩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戲。 教學過程: 一、定向 學生聽動物之歌邊律動邊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導入情景。二、導學 1、情景導入 師:踏著歡快的樂曲,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森林,小動物們都來歡迎我們。讓我們來看一看,第一個出來歡迎我們的是誰呢?(播放多
22、媒體課件) (1)觀看森林動物,聆聽動物的叫聲或腳步聲,并進行模仿。 老虎的吼聲:2/4 x - | 恐龍的腳步聲:2/4 x - :| 小雞的叫聲:2/4 xx xx :| (2)學生用擊拍和聲音進行模仿,組合成“森林之聲”。 2/4 x - | x - |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 - | x - | (3)用上面的節(jié)奏,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節(jié)奏卡農。 師:突然,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播放課件) 畫面:由暗變亮,太陽慢慢升起來,各種動物從睡夢中蘇醒,兩只老虎從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兩只老虎。 發(fā)生了什么怪事
23、? 來了一只沒有耳朵和一只沒有尾巴的老虎。 會唱這首歌嗎? 2、熟悉歌曲 (1)學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導學生體會小老虎的動作,用活潑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2)學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學習二部輪唱(奏) (1)兩個聲部先后結束的二部輪唱(奏)。 師:兩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賽跑的游戲,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倆是怎樣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著跑(先后出發(fā),先后到達) 師:兩只老虎一前一后賽跑,有點像我們節(jié)奏練習中的哪種形式? 生:“森林之聲”的節(jié)奏練習(卡農)。 學生分成兩組,按節(jié)奏念兩只老虎歌詞做卡農練習。 師:你們能不能用歌聲把兩只老虎一前一后追著跑的情景模仿出來?(將學生分成兩大
24、組,由組長組織討論,分別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著跑的情景模仿出來。) (2)兩個聲部同時結束的二部輪唱(奏) 師:第一次跑完了,沒尾巴的老虎不服氣,要求再比一次。請你們仔細觀察第二次比賽與第一次比賽有什么不同?(播放課件) 為什么沒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沒尾巴的老虎? 沒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沒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勵它。 2、模仿與活動 由一位學生選擇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沒耳朵的老虎是怎樣跑得。(最后兩小節(jié)進行反復) 全班分成兩部分,用歌聲或吹奏口琴進行模仿,第一組反復最后兩小節(jié)后,兩組同時結束。 學生把老虎第一次賽跑和第二次賽跑的情形連起來,模仿一至兩次。 四、創(chuàng)作與表現 1
25、、創(chuàng)編歌詞 兩只老虎跑累了,想歇一會兒。森林里有跑來了幾只小動物,你們瞧瞧誰來了? 四只小松鼠。 把兩只老虎換成四只松鼠,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并進行即興表演。 2、表現 學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戲。 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模仿同時結束的二部輪唱形式進行游戲;另一組模仿先后結束的二部輪唱形式進行游戲。然后兩組互換輪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戲。學生邊唱邊做,當唱到最后一拍時,做山洞的同學雙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間的同學要求表演一個節(jié)目。 五、尾聲 第三課 愉快的勞動教學目標:1、會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種身勢參與歌曲表現。2、聆聽鐵匠波爾卡時,能與同學配合,模仿“打鐵”的聲音、動作,共同參與
26、聽賞活動。3、能積極參與綜合表演,從中感受勞動的愉快和豐收的喜悅。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聽、唱、拍、跳、”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各種勞動的場面,體驗勞動的喜悅感。教學難點:解決兩聲部協(xié)調配合問題。教具準備:課件、鋼琴、玩具棒課時:三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認識勞動的人們”附點節(jié)奏學習1、律動聽音樂勞動最光榮進教室。2、導入師:剛才同學們聽到了什么歌曲?生:勞動最光榮。師: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一切。為了生活,人們辛勤地勞動著。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勞動的人們,你看他們在干什么?3、附點節(jié)奏學習引導學生看圖片、講內容、讀兒歌。工人叔叔敲鐵錘,叮 叮.叮 咚,農民伯伯割稻子,嚓 嚓.嚓嚓;司機叔叔開汽車,
27、嘀嘀.嘀噠;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掃地,刷 刷.刷 刷。二、“參與勞動的過程”學唱剪羊毛、聽賞鐵匠波爾卡1、導入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勞動的人們,他們都在辛勤地勞動。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樂從房子傳出,音樂聲中有一種勞動時發(fā)出的聲音,請你仔細聽一聽,猜一猜。2、初聽鐵匠波爾卡3、介紹鐵匠波爾卡師:你覺得勞動者的心情是怎樣的?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師:有同學見過打鐵嗎?大家看,年輕的彼特拿著大鐵錘和師傅一起打鐵。大鐵錘“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鐵打平,師傅用小鐵錘“叮?!钡那脙上率窃诟嬖V彼特該打這里了。他們“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鐵多么有意思??!4、參與表現(
28、1)用“?!薄斑恕泵餍伞#?)打鐵的節(jié)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師:同學們,其實,大小鐵錘在勞動的時候必須相互配合??矗@就是他們打鐵時的節(jié)奏。A.集體讀。B.分組配合讀。一組讀大鐵錘,一組讀小鐵錘。C.按節(jié)奏自由練習D.請你先讀一讀,再敲一敲。(3)和著鐵匠波爾卡音樂,按節(jié)奏參與伴奏。師:同學們做得真不錯。讓我們都來做做小鐵匠。隨著鐵匠波爾卡的音樂開始愉快的勞動。5、小結師:同學們,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這就是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 第二課時一、學唱剪羊毛1、導入師:下面我們一塊兒聽一首歌,看看這首歌中的人們在干嗎?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2、初
29、聽歌曲3、練習剪羊毛節(jié)奏師:同學們,你們也想剪羊毛嗎?讓我們也一起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吧!剪羊毛節(jié)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4、創(chuàng)編活動(1)用“嘿”聲。師:瞧!那兒有一個老爺爺,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紀大了,你們想想老爺爺歌聲的速度是怎樣的?會發(fā)出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學老爺爺剪羊毛。(2)跺腳。師:這邊有個小朋友蹦蹦跳跳地過來了。想想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跺腳)我們來學學。5、學唱歌曲(1)用“l(fā)u”哼唱。師:這真是一派歡樂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說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用“l(fā)u”中速地唱一遍。(2)分組找附點節(jié)奏,唱樂譜。師:
30、這首歌中有一個剛才我們練習了的節(jié)奏“x.x”出現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嗎?請各組分別找一找,并唱一唱。(3)集體跟琴唱譜。(4)引導質疑。師: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沒見過,你們呢?對這項勞動還有什么問題嗎?(5)再聽歌曲,引導學生聽詞。(6)學生輕聲讀歌詞,解決質疑的問題。(7)教師簡介澳大利亞。(8)學生輕聲跟唱歌詞。(9)分組互相糾錯。第一組唱第一句,第二組唱第二句、提出難點,互相幫助。6、演唱歌曲分組用剪羊毛的動作和聲音(嚓)為歌曲伴奏。第三課時一、“歡慶勞動的豐收”綜合表演1、導入學生聽音樂勞動最光榮看畫面。師:同學們,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勤勞的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31、:農民伯伯在田間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廠里揮灑汗水。二、聽鐵匠波爾卡,參與表演師:聽,鐵匠鋪中“叮叮咚咚”的聲音敲響了,我們也與他們一起打鐵吧!三、演唱剪羊毛與參與表演師:澳大利亞的人們開始剪羊毛了。讓我們用愉快的聲音來表現他們勞動的情景,各組同學準備好,剪羊毛開始了四、聽豐收之歌,看勞動豐收圖。五、小結師: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生活,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己辛勤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見! 第四課 兩只小山羊教學目標:1、能學會演唱兩只小山羊。2、能積極參與表演兩只小山羊的活動,并領悟到互相禮讓的道理。教學重點:表演唱兩只小山羊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生動有趣的聲
32、音和動作來表演歌曲。課時:四課時教具準備:CAI課件、小山羊頭飾、小木橋、披風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情景導入1、導入師: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小精靈劇場,我是這個劇場的導演?,F在我們正在招聘音樂童話劇兩只小山羊的演員,你們有興趣嗎?好的,大家先來看看我的招聘啟事。(課件展示文字)2、講讀招聘啟事3、簡單介紹劇情師:這個音樂童話劇共有三幕戲,兩只小山羊到底在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二、學唱歌曲1、學唱第一段師:同學們,請你們邊聽邊想,第一幕戲發(fā)生在野外的什么地方?主人公是誰?(播放動畫和第一段歌曲)生:(小橋上,白山羊和黑山羊相遇。)師:對,這第一幕戲呀,主要表現兩只小山羊在橋上相遇了!其實
33、,剛才你們說的就是我們第一幕戲的臺詞。作為一個演員,臺詞可是基本功,我們一起來念念吧!師:我剛才說了,我們這是音樂童話劇,會念還不行,最主要的是你要會唱,我們一起來聽聽應該怎么唱?(播放第一段歌曲)師: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一段吧!首先請大家學羊的叫聲,用咩來哼唱旋律。(學生隨樂哼唱)師:下面我們把歌詞加上,誰先學會誰就有希望當演員了?。ɡ蠋煆椙?,帶唱第一段)師:會唱還不夠,還要能表演。我首先來友情客串扮演小白羊,誰來扮演小黑羊呀?你們要是覺得我們演得好就給我們掌聲好嗎?(啟發(fā)學生表演要神氣,還要有動作和造型。)師:下面我請全體同學和我一起表演一次。(全班參與表演) 第二課時一、學唱第二段
34、師:第一幕戲是最簡單的!兩只小山羊在橋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我們進入第二幕的表演,現在賣個關子,我請兩為主角先躲起來,你們聽聽有什么聲音,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播放片段錄音)師:是什么的叫聲?你們能拍出小羊叫的節(jié)奏嗎?師:請大家模仿一下。師:請你們想想這兩只小羊它們這時可能在干什么?師:下面我們就來模仿它們爭吵的聲音好嗎?看我的手勢請第一組的同學扮演小白羊,第二組的同學扮演小黑羊,我點到哪邊就請哪邊的同學發(fā)出聲音。(老師帶領學生模仿)師:剛才這兩只小山羊在爭吵,那你在模仿時就要將爭吵的動作和表情也表現出來。(學生表演)師:它們?yōu)槭裁磿幊常空堈f一說。(啟發(fā)學生給小羊配音)師:好,我來問問,
35、(點擊白羊)白羊要干嗎?生:(白羊要回家。)師:(點擊黑羊)黑羊要干嗎?(生答要上山崗)師:你們知道它們要去干什么嗎?(跟琴唱第一、二段歌詞)師:這幕戲主要講的是兩只小山羊在橋上怎么樣呀?(課件:互不相讓。)師:接下來我這個導演來唱群眾演員的臺詞(齊唱),你們來扮演兩只小羊(獨唱),我們一起來表演。(全班唱一遍)(全班唱一遍)師:下面我們來拍第二幕戲。首先請兩個小演員上臺表演。(學生上臺表演,然后進行自評和互評)師:這兩只小山羊站在一起時,它們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啟發(fā)表演白羊要會家和黑羊要上山崗的表情和動作。)師:每組派兩名代表到前面帶領大家一起表演。(全班邊唱邊表演第二段。) 第三
36、課時一、學唱第三段師:下面我們來看第三幕戲,兩只小羊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呀,你們看它們會怎么辦?(課件出示帶括號的文字)師:你們看,兩只小羊的什么頂在了一起呀?(羊角)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念這段臺詞。師:接下來我們玩游戲。老師的兩只手分別代表兩只小羊,你們看到白羊就說頂呀頂,看到黑羊就說撞呀撞。(老師演示兩種節(jié)奏)師:你們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啟發(fā)學生說出用力頂和用力撞,解決附點節(jié)奏,引導學生表演。)師:兩只小羊見這樣仍不能分勝負,它們就湊到一起,頂呀撞呀,現在你們來試試。(學生將歌詞念一次。)師:這只小白羊很狡猾,它在頂的時候偷偷用力了,你們看。(手勢表演。)師:你們能讀出來嗎?(解決附點節(jié)奏
37、)師:下面,我們用手勢合著歌聲表演一下好嗎?請仔細聽它們是怎樣唱的?(播放音樂。)師:我來做手勢,你們來唱好嗎?(學生再唱一遍)師:同學們,它們這樣爭下去,最后結局會怎樣?對了,掉進河里。掉進水中的聲音是怎樣的?生:“撲通”一起掉進河里。師:對!這一段是表現它們掉入水中的情景。(出示歌曲)師:大家想想,為什么最后一句要慢下來?師:落水的時候要怎么表演?(請學生上臺表演。)第四課時一、整段表演師:好,我們三段戲都排練完了,下面我們要開始正式演出了。你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角色,既可以兩人一組來扮演小山羊,也可以幾個人為一組來扮演群眾演員。(指導學生排練,請第一組學生上臺表演。)師:同學們,如果你在路上
38、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們會怎么辦?通過這節(jié)課你懂得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回答: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謙讓,團結協(xié)作。)師:再請你們想想,兩只小羊落入水中后會怎么樣?誰來為這個音樂童話劇加個結尾。(學生上臺表演,并共同評出最佳表演獎,當場簽約。)師:我這兒只有一個皇冠,給誰呢?(讓學生把互相謙讓的美德落實到行動中。)二、小結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會了兩只小山羊這首歌,還懂得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謙讓、團結協(xié)作才能成功,是嗎?今天大家表演得都很精彩,我決定全部聘用你們?yōu)樾⊙輪T,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相逢在下次的小精靈劇場吧! 第五課 小騎手教學目標: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
39、小騎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能主動參與歌曲表現。2、在聆聽二胡獨奏器曲時,感受二胡的音色特點和樂曲所表現的熱烈歡快的賽馬情景,能主動參與表現樂曲情景。教學重點: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能主動參與歌曲表現。2、感受賽馬的基本情緒,并能參與音樂表現活動。教學難點:1、唱準歌曲中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2、聽賞時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樂曲的幾個場景。教具準備:課件、鋼琴、打擊樂器教學課時:四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初步體驗在賽馬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走進教室。1、說一說師:剛才小朋友們和老師“騎著馬兒”,非常神氣地走進了教室,小朋友們知道哪個少數民族的人最喜歡騎馬嗎?生:蒙古族。
40、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你對蒙古族的生活還了解哪些?(生答)2、看一看師: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為新朋友,讓她帶領大家到草原上去游覽一番。(課件:出現小精靈:“大家好!我是草原小精靈。草原上的景色非常迷人,今天由我當小導游,帶大家到草原上好好玩一玩?!保?)課件呈現草原迷人的風光,并以內蒙古音樂作品長調為音樂背景,在音樂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2)課件再播放一遍草原風光。提示學生注意聆聽其中具有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背景。師:你對這個旋律有什么感受?生:(略)3、學一學師:剛才在屏幕上你們看到草原上的人在進行哪些活動?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生答)師:你能上臺來
41、做一做你最感興趣的那種活動的動作嗎?(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并稱贊他們是神氣的“小騎手、小射手”等。 第二課時一、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1、聽一聽草原小精靈:蒙古族的小朋友看到我們來了,高興地唱起歌來,你們聽: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1)學生聆聽師:請大家?guī)е鴨栴}聽,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2)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歌詞。2、念一念、敲一敲師:下面讓我們也當一回神氣的小騎手、小射手、小摔交手。請隨老師的鼓聲有節(jié)奏地念一念這寫歌詞。(1)生在老師的鼓聲的指揮下,模仿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詞。(2)生一邊有節(jié)奏地念,一邊跟著歌詞內容做自己想做的內容。(3)選擇樂器和節(jié)奏型,邊念詞邊進行敲擊。(雙響筒、
42、鈴鼓)(4)一、二組邊念詞邊律動,三、四組用打擊樂器為他們加油。3、唱一唱草原小精靈:大家想成為真正的小騎手嗎?那就先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來學學這首歌吧。(1)聽歌曲(2)唱旋律難點教學“6.i 2 , 6.i 1”七度、八度音程主要通過摸唱和教師的手勢來引導。(3)自學歌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唱準,并引導學生在歌唱速度以及七度、八度音程和下滑音處體會感情。二、合作、表現1、敲一敲、跳一跳2、師: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表現這首歌曲?(生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全班分成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用筷子伴奏等小組。(1)討論、創(chuàng)編:各小組根據各自的任務進行討論,如何用自己的方
43、式更好地表現歌曲。(2)分組展示:每組派一位代表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表現的最佳方案,并整組展示。(3)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并得出最佳方案。(4)集體展示:播放我是草原小騎手的音樂,全體同學大膽表現。三、擴展、延伸師:草原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同樣,草原兒女創(chuàng)作的音樂也豐富多彩,有熱烈奔放的,有優(yōu)美抒情的,也有深沉感人的。在這堂課結束前,讓我們再聽賞一首由草原歌手騰格爾演唱的天堂。四、小結師:今天,咱們在草原小精靈的帶領下一起感受了草原上迷人的風光,并體驗了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下節(jié)課老師再帶領大家繼續(xù)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各種有趣的蒙古族人民的民俗風情。 在我是草原小騎手的
44、音樂中,學生律動出教室。第三課時一、導入激趣課件播放我是草原小騎手的MTV,學生律動進教室。師:草原的景色讓我們流連忘返,這節(jié)課繼續(xù)讓小精靈帶著我們感受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二、整體聽賞想象畫面學生聆聽全曲。師:這首樂曲的名字老師要先保密,讓我們接下來聽它的第一樂段。三、分段欣賞1、第一樂段:聽配圖、敲擊師:這里有兩幅圖,大家邊聽邊思考,如果要你給這樣的音樂配上畫面,你會選擇哪一幅?為什么?(1)聆聽第一樂段。(2)給音樂配上相應的畫面。(3)總結出相通之處,即二者所營造的氛圍都是熱烈奔放的。(4)揭示主題二胡獨奏賽馬。(5)敲一敲a.出示第一音樂主題,啟發(fā)學生觀察節(jié)奏特點。b.老師敲鼓帶領
45、學生用筷子模擊節(jié)奏。c.隨音樂即興伴奏。引導一部分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伴奏,沒有打擊樂器的同學敲擊筷子伴奏,并引導學生站起來到教室里尋找聲源,如拍擊桌、門、凳等,鼓勵學生大膽表現。d.讓學生說一說敲起這樣的節(jié)奏有什么感覺,說一說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場面。 第四課時一、第二樂段敲擊、吹奏(1)聆聽第二樂段(課件出示第二部分音樂主題)聆聽要求:a.邊聽邊想象相應的畫面。b.如果你聽到的是輕快活潑的音樂,可用相應的舞蹈動作表示。(2)檢查課前布置的從日常生活用品中尋找聲源的情況。學生展示自己所帶的物品和各種不同敲擊方式。a.課前要求所帶日常生活用品能敲擊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如用調
46、羹敲碟子等。b.鼓勵學生用與他人不一樣的方式敲擊,看是否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3)敲一敲a老師彈奏第二音樂主題,請學生用自己準備的樂器伴奏。b.比較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在節(jié)奏、速度上有何變化。(4)奏一奏學生用豎笛吹奏第二音樂主題。(5)說一說a. 比較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在情緒上有何變化。b.聽到活潑輕快的旋律,你想到怎樣的畫面?(6)敲一敲一部分學生用豎笛吹奏第二音樂主題,一部分學生用自備樂器伴奏,再次表現輕快活潑的旋律。二、第三樂段跳(1)聆聽第三樂段:師指出第三樂段有再現了第一音樂主題。(2)在聆聽的過程中鼓勵大膽想象賽馬場景。(3)隨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現。三、完整聽賞創(chuàng)作、表現1、討論(以賽
47、馬為背景音樂)學生針對不同樂段用何種相應的方式表現進行討論,如:打擊樂器伴奏、視奏、舞蹈、情景表演等。2、評價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評價,歸納出最合適每個樂段的方式。3、創(chuàng)編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各自的任務進行創(chuàng)編。4、參與、表現完整地伯父播放音樂,學生根據不同樂段的情景用相應的方式進行表現。四、課堂小結師:同學們,大草原是美麗的,大草原上的音樂又是如此動聽,以后有機會,希望大家到大草原上去,親身體驗一下那充滿情趣的生活,親耳聽聽那里人們演奏的動聽的旋律 第六課 母子情教學目標: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2、能積極參與活動獻給媽媽
48、的愛,并從中體驗和表達對母親的深情。教學重點、難點:充分感受、體驗、表現母子情。教具準備:CAI課件、鋼琴教學課時: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學生聽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走進教室。二、感受母子情學唱游子吟1、導入師:上課之前請同學們觀看一段影片,請大家在看完影片后談談自己的感受。(播放媽媽再愛我一次片段。)生:(自由發(fā)言)師:大家說得都對,從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愛。其實自古以來,媽媽給予自己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愛。今天我還想給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媽媽,請大家看這張圖片,說說這張圖片上描繪的是什么?(課件展示圖片)師:圖片上的這個兒子就是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孟郊,他為了表達對
49、母親深深的愛和感激之情,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游子吟。2、讀師:(聽老師朗讀古詩游子吟)你們也想試試嗎?(全班讀)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詩歌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歡其中的哪一句?為什么?(生答)師:那就讓我們帶上對詩歌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一、歌曲學唱 師:看來大家都背詩歌深深地打動了其實被打動的不光是你,還有許許多多的兒女們。有一為作曲家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的表達這種感情,為詩歌譜寫了優(yōu)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曲游子吟。師: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用歌聲來表達這種愛。(1)教師范唱歌曲師:你們覺得老師唱得怎么樣?好在哪里?(學生回答)(2)學生用“l(fā)u”音輕聲跟唱
50、旋律。師:樂曲中有沒有我們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音符?(引導學生說出有前倚音的地方)(3)前倚音的教學。師:這個音是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你們看它的形狀像什么?(老師和一位同學牽著手)大家看,它的形狀就好象媽媽緊緊地拉著小朋友的手,害怕他離開自己的那種依依不舍的感覺。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前倚音。那么我們在演唱的時候也要注意將這兩個音符連起來唱,就像媽媽和她的孩子緊緊連在一起。(教師范唱)師:你們也來試試好嗎?注意要唱出母子之間依依不舍的感覺。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這首歌有很多前倚音?為什么?(生答)師:既然前倚音在歌曲里起到了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對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唱唱前倚音,老
51、師唱前面的曲子,你們接后面的前倚音。(4)學唱歌曲師:剛才大家在唱前倚音的已經充分感受到了母子情,其實歌曲的旋律同樣也表現了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深厚感情,你們看。(課件出示歌曲的第一樂句)現在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我來唱前半樂句,你們就是我的孩子,請你們接后半樂句,好嗎?媽媽開始招呼自己的孩子了。師:孩子們快來呀?。ㄒ龑W生接后半樂句)師:同學們真聰明,那我們就一起來玩媽媽呼喚孩子的游戲吧。老師把歌曲分成了八個小樂句,這邊是樂句媽媽也就是后半樂句?,F在我請小組長上來選擇你們組想唱的樂句,每組唱一句。師: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在游戲之前先練習一次。聽到你們的那個余句,就請這組的同學趕緊站起來一起唱這一樂句
52、,看哪組同學反應最快。(學生做游戲)師:動人的旋律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母子之間深厚的感情,現在讓我們唱著歌詞,再來感受孟郊對母親深深的愛。(5)輕聲地演唱全曲。師:這樣一首感人的歌曲,我們應該帶著一種怎樣的情緒來演唱呢?(深情地)師:那請大家?guī)е鴮δ赣H的感激之情,來演唱歌曲。4、演師:前面我們在唱前倚音的時候,大家都唱得很好,可是剛才加上歌詞一唱,好象沒有前倚音了,你們聽。(教師唱兩種,讓學生比較。)師:你們覺得哪種更能表達媽媽和孩子之間依依不舍的感情呢?那我第二種有沒有唱前倚音,你們也來試試。(再次演唱歌曲)師: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表達情感,老師來當演員,請一位同學和我配合一下,我們來演媽媽和游子
53、,你們來唱。(師生表演)師:你們也想試試嗎?我們邊唱邊來演一演。同桌的同學商量,一位演媽媽,一位演游子。(學生自由表演)師: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媽媽。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出水痘,病情很嚴重,媽媽為了照顧我,整整兩天兩晚沒睡覺,一直守侯在我身旁,不讓我的小手到處抓?,F在想起來,我仍非常感激我的媽媽。我想你們的媽媽一定也非常愛你們。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讓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好媽媽。誰先說?生:、師:前面的演唱,我們體會的是孟郊對母親的愛,現在請大家?guī)е鴮ψ约簨寢尩膼?,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第三課時一、導入師:同學們,從你們的歌聲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對母親的愛,相信你們的媽媽聽了一定會
54、很高興。詩人孟郊寫下了千古絕句來回報媽媽。你想怎樣報答媽媽呢?生:、二、愛師:你們知道媽媽的節(jié)日除了“三八”婦女節(jié),還有一個什么節(jié)?(引導學會上說出母親節(jié))師:那么過節(jié)的時候,你想怎么想媽媽表達你的心意呢?現在雖然不是母親節(jié),但是我們今天感受到了深深的母子情,我想大家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媽媽說。老師這給大家準備了明信片,你們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寫下來,老師幫你們轉給你們的媽媽,好嗎?(2)學生各自寫自己最想對媽媽說的話。三、小結師:今天,大家不僅學會了一首感人的歌,還為媽媽獻上了一份愛心。我相信媽媽們一定會很高興。等你們將來長大出門求學,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時,一定別忘了你的媽媽,要記得為媽媽
55、獻上自己的愛心;別忘了還有關心你的祖國母親,要記得為祖國母親奉獻自己的力量。學生邊獻卡片邊唱著歌曲走出教室。第七課 友愛之花教學目標:1、能在音樂游戲中認識八分、十六分音符及其組合,并知道其時值。2、能與同學配合,學會演唱二部練習曲王老先生。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在演唱和聽賞活動中,體驗和表現歌曲的情感,知道“友愛”是人類美好的情感態(tài)度。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在二聲部合唱中協(xié)調配合,幫助學生建立相互傾聽聲部,共同平衡聲部音量的意識。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激趣師:今天,農莊里發(fā)生了一個意外事件,究竟是什么事呢?讓我們來看看吧?。–AI播放動畫短片)師:原來是粗心的小鼴鼠嚇跑了剛剛下完蛋的母雞,現在它正要把雞蛋送還給母雞的主人王老先生,讓我們也來幫幫它吧!二、導學鋪墊情境一:拜訪王老先生1、讀讀拍拍(課件展示王老先生的家)師我們來到了王老先生的家,讓我們跟他打個招呼吧!生:王老先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齡球館簡易裝修合同模板
- 預制性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 印染行業(yè)氨水配送協(xié)議
- 咖啡館設計合同樣本
- 旅游景區(qū)裝修安全合同范本
- 汽車維修中心裝修合同樣本
- 保健食品道路運輸合同樣本
- 專業(yè)錄音棚裝修合同模板
- 旅游業(yè)務居間合作協(xié)議模板
- 順義重防腐地坪施工方案
- 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模板)
- 危險化學品目錄2023
- TSXDZ 052-2020 煤礦礦圖管理辦法
- GB/T 7631.18-2017潤滑劑、工業(yè)用油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18部分:Y組(其他應用)
- 2022年第六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翻譯大賽
- GB/T 14258-2003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條碼符號印制質量的檢驗
- 政府資金項目(榮譽)申報獎勵辦法
- 最新如何進行隔代教育專業(yè)知識講座課件
- 當前警察職務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論文
- 奧特萊斯專題報告(經典)-課件
- 《新制度經濟學》配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